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秋芳闻言,好奇道,“家里开铺子了?在哪里开的,我咋没看到?”
“就在镇上车站那边,你们刚来的时候没注意吧,还是之前我让李强去找的铺面,在那边搭了棚子,主要是卖早点的,中午也卖点粉面。现在镇上的人越来越多了,做这个生意还是有些赚头的。”
孙秋芳笑道,“你这也是个生意脑袋。”
苏兰叹气,“我这也是混口饭吃的。对了,嫂子,你们不是在城里做杂货生意吗,是不是有些别零食卖的,我想批发一些,回来在车站那边卖。到时候我也可以带着孩子去那边守铺子了。”
“这个没问题,你看你家里啥时候有时间,就过来找我和你哥。让你哥带着你去进货去。苏长富就是之前你哥带着他去的,为了这事情还吵了一架呢。”
苏兰撇嘴,“我说他咋突然开了店子呢,原来是我哥帮着忙的啊,听说他们那个店子生意还不错,现在镇上买这东西的人也少,他店子开的打,镇上好些人都来他家里买东西。”
孙秋芳听了,摇头道,“就这样,他都不念着我们的好,还觉得我们帮的不够多。非得我和你哥往他口袋里塞钱,他才高兴。这次进货,长荣带着他进货,你三哥给的一半货款。也不知道他这会子还钱没。我和长荣啊,现在都不想管他们这些事情了,每次都要受气。”
苏长荣是中午要吃饭的时候过来的,脸上的神色倒是没有啥子不对劲的。
李家人很热情,虽然不是年三十的,但是知道苏长荣他们吃饭之后就要回城里之后,还是做了一大桌子菜,和年饭有的比了。
苏长荣高高兴兴的和李强李父喝了几杯酒,听说李强要去城里工作之后,也让李强到时候去他那边坐坐。
看着话多起来的苏长荣,孙秋芳对着旁边的苏敏道,“你爸这又是喝多了。”语气里满是担心。
苏敏也皱了皱眉头,他爸这性子,要么非常开心,没有是顾忌的时候,才会多喝酒。要不然平时都挺清醒的。这会子就算在小姑家里吃饭,也不会这么高兴啊。
难道是心里不高兴?
吃完饭之后,孙秋芳又和苏兰说了一会儿话,才准备去赶车回城里了。
临走的时候嘱咐苏兰要是要进货,就进城里来找他们。
看着苏长荣和孙秋芳一家子走远了,苏兰问着旁边的李强,“我哥这是咋了,看着心里有事啊。”
李强道,“刚刚听爸说,他回来的时候,看着苏家那边在闹腾,好像三哥三嫂和二哥他们这边闹起来了,挺凶的,也不知道为了啥子。”
“他们能闹起来?”苏兰有些不信,她虽然回去的少,但是也知道家里都捧着三个一家子的,哪里还会闹起来啊。
一家人到了车站的时候,趁着等车的功夫,孙秋芳也问起了这事情。
“长荣你今天咋了,不是说留在那边吃午饭吗,咋那么早就去兰子家里了?”
苏长荣蹲了下来,揉了揉脸。
苏敏和孙秋芳见着了,都担心的看着他。
苏长荣叹气道,“原来之前长贵给长富的那两百块钱,是长贵和学校的老师借的。结果长富这么长时间都没还钱的意思,长贵也没好要钱。结果这要过年了,那些老师就和长贵提了提,长贵拿不出钱来,人家媳妇就和高红说了。结果高红知道了这事情,今天就在家里闹起来了,还差点打起来呢,我在那边呆不下去,就过来找你们了。”
“长贵借钱给长富?”孙秋芳听了想笑,“他这些年,就一点钱都没有?”
“说是都给高红管着了。”
“那也是他该的。他自己要是有本事,也不会给高红管的这么紧了。老爷子老太太对咱们是不好,但是对他们可是好得很,他们这些年也没见回报啥子的。就从这一点来说,长贵这也不像话。还有长富,借钱不还,幸好当初咱没给钱,要不然今年和他们打架的就是咱们了。”
孙秋芳说起婆家这些人,就觉得真是一场闹剧。
苏敏也觉得挺闹剧的,她记得上辈子,三叔家里和二叔家里一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三叔回了就被二叔家里供起来的。咋这辈子就能闹腾起来的。
看来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就是兄弟,有利益冲突了,兄弟也能变成仇人的。
第44章()
家里闹起来,苏长荣自然也不想再回去了,索性带着孙秋芳和苏敏回城里去。
这次家里闹的这么凶,让他心里越发的是不想回家了,只是到底两老也在,再不好也是他爹妈,以后还得回来看看。但是也没法子像以前那种心情了。
回了城里之后,孙秋芳就在家里准备过年的饭菜。晚上请了朱强和张慧一家子过来吃饭。
张慧听说要请自家吃饭,早早的就过来帮着孙秋芳做饭了。
廖招娣则在苏敏房里一起看书。
“苏敏,朱叔说带着朱小兵做生意,我妈也说等我读完初中,就不读书了。”
“啥,为啥不读书啊,你的成绩,读高中完全没问题的。”
苏敏将手里的书放下,“你这两年这么认真,现在都是班上的前五名了,你要是不读书,多可惜啊。”
廖招娣低着头叹了口气,“我妈说了,小兵现在不读书了,我要是继续读下去,人家会说朱叔不疼亲生的,疼外人。”
“这是什么道理,朱小兵不读书,是他自己不读书的,关你啥事啊。招娣,你自己想清楚你想不想读书,你要是想读书,你这两年存钱的钱,也够你高中学费了,你好好考上,自己去报名,谁还能拦着你啊。以后我再有挣钱的事情,我也带着你,别担心没学费。”
廖招娣的努力,苏敏是看在眼里的。平时张慧和朱强顾着菜场那边挣钱的事情,家里洗衣做饭的廖招娣也没少干活,寒暑假和她一起挣钱,还得保持成绩。这样的情况下,要是还为了别人的闲言碎语就放弃自己的前程,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现在也许只是看着不读书而已,但是只有以后,她才会知道,自己放弃的东西有多重要。
苏敏自认为自己不是个天才,也不是个商业鬼才,不读书就能懂很多东西的。上辈子吃过了没有文化的苦,她比谁都懂这种无奈。
所以这辈子,她努力的读书学习,想把成绩给弄好,以后考大学。
这辈子,招娣已经是她很要好的朋友了,她不希望招娣因为一时的软弱,就放弃的前程了。
廖招娣心里也不想放弃读书的事情,但是想到她妈脸上的为难,她心里就没法子自私了。
“招娣,听我一句劝,咱不靠别人,靠自己读书,不欠任何人的,也不要为了任何人委屈自己。”
廖招娣看着苏敏脸上的认真,心里突然多了一些信心,似乎苏敏说的事情是完全可能的。她靠着自己的能力,自己读书,念大学。
厨房里,孙秋芳也正和张慧说着孩子们的事情。
张慧边剁着鱼块,边笑道,“你们家敏子真是出息,不止学习成绩好,还能做生意。之前小兵就说你们家的串串香好吃。”
“她那是自己瞎琢磨的,瞎猫碰着死耗子。”孙秋芳嘴上谦虚道,心里却觉得很是自豪。自己闺女,不说村子里了,就是整个县城,都是难得再找到好的了。
她本来想说廖招娣也是跟着自己闺女一起做生意的,又想起苏敏之前提过,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包括张慧,所以也把话给留在嘴里了。
她心里想着,这母女也真是奇怪,咋这好事也要互相瞒着呢。
张慧笑道,“我也打算让招娣初中毕业之后,到菜场里面做生意。想着菜场的生意挺好的,我和朱强准备先把孩子们带出来。以后我们年纪大了,他们也好接这个摊子的。”
“那招娣不读书了?”孙秋芳诧异的看着张慧。又不是没钱读书,干啥不让孩子念书了。
“哎,小兵不想读书了,现在也跟着朱强在菜场里卖猪肉,他不读书了,招娣也不方便读书。要不然亲戚朋友知道了,都要说朱强欺负没娘的孩子了。我想了想,反正女孩子读书也没啥子用,不如在菜场做生意,以后也能多挣点钱了。”
“你这真是……”孙秋芳猛然收住了嘴巴。有些事情,她这个外人真是不好开口的。只是觉得张慧有时候挺明白一人的,咋就在做后妈这方面这么糊涂。做后妈是要注重名声,但是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啊。这后妈是最好了,亲妈就做的不合格了。
以后养老的,还不是靠着自己亲闺女的,这个朱小兵,现在都这个样子,以后指望他养老,还不如指望铁树开花。
晚上朱强和朱小兵也过来了。
苏长荣和朱强已经很熟悉了,饭菜一上桌子,朱强和苏长荣就坐在那边边喝酒,边吃菜。朱小兵也坐到了边上,熟练的拿着酒瓶子倒酒。
“你这孩子,这个年纪咋能喝酒的。”
朱强不悦的看着他。
朱小兵眉头一皱,将酒瓶子重重的放下,“你以前不管我,现在管我干啥。”
苏长荣见着,赶紧拉着朱强,又对朱小兵道,“好了小兵,大过年的,咱们和和气气的,别和你爸吵架。”
“我才不和他吵呢。”朱小兵吃了两口菜,十足的一副大人的模样,突然筷子落到了地上他眉头皱了皱,大声喊道,“廖招娣,跑哪里去了,给我换个筷子。”
廖招娣听到了,不情不愿的从屋里出来,钻进厨房里去拿了干净的筷子出来。
苏长荣看着,暗自摇了摇头,倒是没好说话。
苏敏也在门口见着朱小兵这个样子,又看着朱叔虽然不高兴的,但是也没说话,心里顿时有些微妙的感觉。
果然,再好的人,在是非面前,还是选择自己的儿子的。
她心里更加坚定了,绝对不能让招娣因为别人,而牺牲自己的幸福的。
什么亲事,什么辍学做生意,这些事情都不值得。
虽然中间出了这些小插曲,大人们的热情还是没减,两家人坐在一起,高高兴兴的提前吃了一顿年夜饭。
孙海两口子和孙姥姥是大年初一下午回来的。
一回来,孙海就给大伙说了一个消息。
孙兵和张桂花已经准备来城里了。而且过了正月就出来。
“两孩子不读书了?”苏长荣首先想到了这个问题。
孙姥姥摇头道,“桂花这是中邪一样了,非得要来城里。家里的地都借出去了,还说让燕燕和强子先不读书,像敏子那样,先帮着家里挣钱,等有钱了,再在城里读书。我和孙海劝了好几次了,桂花都直接骂人了。我和孙海也没法子。兵子也是听桂花的,咋说都不听了。”
孙秋芳闻言,气道,“不识好人心,让他们自己折腾去。你们也别劝着了,要不然还以为咱们是不想他们挣钱呢。”
“二姐说的对,大嫂和大哥这是已经陷进去了,咱们要是拦着,他们真是能把咱们当仇人的。”李檬立马附和道。在老家的时候,她就不想管这事情的,大哥大嫂那个样子,在她没进门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她也没打算和这两人处好关系。只不过她刚嫁进来,不好管家里的事情,这才没好说话。要不然,早就和张桂花吵起来了。
苏长荣也道,“算了,这事情你们就别操心了,小海也是,你现在自己都成家了,先操心自己家里的是吧。要是大哥那边真的需要咱们帮忙,他们自己会过来开口的。你这管多了,大嫂那边还得有话说。”
孙海点了点头。这几天在家里,他也觉得挺无力的。管不了,看着也烦,这才早早的来了城里了。
晚上吃完饭之后,李檬就帮着孙秋芳在厨房里收拾碗筷。过了一会儿,孙海就进来了。
孙秋芳打趣道,“咋了,这才分开多大一会儿,就跑来找了。”
李檬听着,红着脸道,“姐,他才不会这样呢。”
孙海也红了脸,“姐,我是来找你的。”
孙秋芳一听,顿时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了自己小弟一眼。这么好的气氛,聪明人早就顺着承认了,让自己媳妇高兴一下。他倒是好,这否认的可真是快的。
她道,“啥事啊?”
“我和檬檬在家里的时候就商量过了,准备年后就换个房子,换个一楼的,有两个房间的。我们想把妈接到一起去住。这次回去之后,我们两也在家里看过了,不想妈再回去了。而且现在大哥大嫂是铁了心的要来城里,以后妈肯定是不会和他们在一起的。我们也不能让妈一个人回去了。”
孙秋芳皱眉道,“妈在我们这边住着挺好的,让她折腾啥子啊。”
孙海叹气,“姐,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妈的心思的。让她跟着女儿女婿住,几天还好,时间长了,她心里有事情。再说了,你毕竟是嫁人了,要是让你婆家人知道你养咱妈,没接姐夫那边的爸妈过来,人家又得说闲话了。”
李檬刚刚因着孙海直接否定的话,心里还有些小难受。听着孙海提起这事情之后,也顾不上心里那点小心思了,顺着孙海的话道,“我和孙海现在也没啥子压力,让妈跟着咱们一起住正好。你们现在还要照顾敏子,新店这边也要顾着,实在是太辛苦了。”
孙秋芳有心照顾自己老娘,但是孙海和李檬说的这些话,也是实打实的难处。
苏长荣是个好男人,但是女儿养娘家人,确实是有些说不通。要是她以后老了,也是绝对不会让敏子养她和长荣的。
她道,“你们要是有这心,也别这么急。现在找房子不好找,白折腾的。还不如等过段时间,咱们买的房子做好了,直接搬进去住自家的新房子的。”
“你们买的房子?”
“是啊,这事情我和你姐夫都商量好了,只是没和你说。之前县里建的那房子,我们已经定了两套了,都是三个房间的大房,你不是城里户口买不了。你姐夫说先给一套你住着。以后要是你有能耐了,还要这房子,就转给你。要是你不要了,这房子就留给敏子以后住。”
“姐。”孙海抿着嘴不知道咋说话了,只是觉得心里堵塞的慌,好半响才道,“姐,你和姐夫,不用对我这么好的。”
孙秋芳笑着叹了口气,“我和你姐夫都看着你走过来的,你能有出息,我和你姐夫也跟着高兴。大忙帮不上,能够做的还是要搭把手的。我知道大哥心里不舒坦,觉得我和你姐夫偏心,我也承认,我和你关系要好一些。但是他和张桂花要不是这么不靠谱,我还能真的不管他这个兄弟的?这人啊,想要别人帮忙,就要有让人值得帮衬的地方。所以大哥要是自己没立起来之前,你别去掺合。要不然,他和张桂花总看不出自己哪里不好的。”
“我知道了姐。”孙海点点头。
说完了话,李檬又去和孙姥姥打了招呼,就和孙海一起回家了。
路上,孙海将自己的围巾把李檬的脸包着严严实实的,小两口手挽着手往家里走。
“檬檬,以后咱不管过的咋样,都不能忘了姐姐和姐夫的帮衬。你以后可千万别学大嫂那样子,我接受不了。”
“我记住了,大嫂对咱这样,不用你说,我都记着的。”
过了正月十五之后,县城里也都开始忙活起来了。
苏敏到了学校报了名,才发现,薛勉果真没有回来。
她这才意识到,这个万年同桌真的不会再回来了。
上课后,吴老师就说了薛勉转学的事情。
看着薛勉空出来的位置,几个成绩好的学生都给盯上了,最后让期末考试考了全班第三名的女生吴晓娟给坐上了。
一整节课下来,苏敏都有些心不在焉的。有时候转过去,看到的不是熟悉的那张脸,她心里还恍惚一下。
直到一整天下来都是这个状况之后,苏敏才知道,原来习惯是这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三月份的时候,县里出台了一项政策。在县城里的国营厂子的工人,如果想要购买县里的房子,而且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厂里,提出贷款申请,向银行申请贷款。每月换二十块钱给银行。一直到贷款资金和利息换清楚为止。
这想政策一出台,县城里那些买房子又没钱买的人,瞬间就热闹起来了。
虽然都有房子住,但是一家子人挤在一个屋子里住着,转个身都能撞上,以前没指望,大伙也觉得好了。但是现在有大房子住了,谁还愿意受这个罪啊。
有些人脑袋活络的,已经开始算了一笔账了。买一套房子,每月还二十块钱,只要自家这旧房子租出去,到时候就能缓解一部分的还款压力了。家里人都在厂里有工作,一个月十块钱,真不算个事情的。
这种想法一旦传开,更多的人都觉得买房子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不止自己家里住着舒服,以后还是属于自家在资产。
厂里的房子毕竟不是自家的,万一哪天要收回去了咋办啊,所以,还是买一套房子住这安心。
各种原因纠结在一起,所以厂子里专门负责贷款申请的办公室,每天都挤满了想要买房子的人。
很快,县里那些还在建设中的房子,就被抢售一空了。
“勉勉那个同学,确实是个聪明的。话不多,但是每次都能说到正点上。”
赵县长笑眯眯的喝着茶。
薛念在沙发上织毛衣,听着这话,抬头看他一眼,“倒是很少听你夸人的。”
赵县长笑道,“这孩子确实很不错,是该好好夸夸。勉勉那些朋友,倒是没有一个比得上的。”
“你还说呢,勉勉昨天还打电话过来了,说是让我帮着盯着苏敏,有啥子情况要及时告诉他,我这个姑姑都成了通风报信的了。不过我爸妈也是的,勉勉好好的在这边呆着,一年都等不了,非得让勉勉回去读书的。要是这样,当初干什么非得送过来的。”
“爸的身体最近不大好,勉勉回去陪着也是好的。”赵县长心里倒是明白一些。现在勉勉已经快十五岁了,半大的人了,只怕老爷子这会子就算是顾不过来,也是不放心让他在外面的。薛家的第三代,哪里能长歪了。这次勉勉回去,只怕有苦头吃了。
四月份的时候,县里的第一批房子终于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