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鞭,把它放在水瓮里,水就会出来,但是千万不要把马鞭提出瓮外。”
后来恶婆婆为了弄清楚媳妇不用挑水之谜,便假惺惺的安排春英回娘家,然后抽出了马鞭,瞬间大水淹没了村庄,春英听到消息急急忙忙回到家中,用草甸盖住了瓮口,然后往上一坐,水便细细流出,从此春英就成了水母娘娘了。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但是在太原就有这么一个地方,同一座山上却修建了两座龙王庙,传说天龙山上住着两条龙,一条白龙一条黑龙,有一年晋阳城连续大旱,小白龙于心不忍偷偷下山,找到了一个老翁,把龙宫里一双筷子给了老翁,告诉老翁拿筷子在地下画圆圈,画多大的圆圈就可以下多大的雨。
但是这件事被小白龙的表弟小黑龙知道了,小黑龙认为小白龙违反了天条,要驱逐小白龙,不能在天龙山上居住,双方约定在天龙山决斗,谁赢了谁就镇守天龙山,最后小白龙杀死了小黑龙镇守天龙山。
人们为了答谢小白龙就在天龙山上修了一座龙王庙,小黑龙虽然死了但是人们怕他死了上天庭告状,为了安抚他就也修了一座黑龙庙,这就是一山两座龙王庙的由来。
一山两座龙王庙,事情说来虽然罕见,但是太原这个地方,还有着华夏一个非常大的神话传说,那就是伏羲和女娲。
上古时期,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巡游名山大川时路径龙山,看到此处气场强大,森林茂密,环境清雅便在此处留下遗训,后人便在山的南峰建了“祖先神庙”,昊天观和道教石窟,石窟中有大小石像60余樽,是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道教石窟。
然而到了南北朝时期,高欢高洋父子崇信佛教,便找了一个大师找一个风水好的地方建造佛寺,这个大师叫宏礼禅师,选了很多地方,最终也选了龙山,就在距龙山道教石窟不足1000米的龙山北峰建了佛寺,叫童子寺,从此佛道两家同处一山和谐相处,成为太原县城外的又一圣地,这边是佛道石窟的由来。
早以前,太原有很多五道庙,供奉的事五道将军,又叫五道神。这个五道将军叫柳下石,是春秋时期的农奴起义首领,从鲁国起兵,来到太原后,在西山柳子峪安营扎寨,竖起一面大旗,上面写着:盗亦有道。
史书记载,他有九千兵马,横行天下,各国诸侯听见他名字都头疼,觉得他是强盗的祖宗。这个柳下石的哥哥也很有名,柳下惠,坐怀不乱的那个。孔子和柳下惠是好朋友,就想去权柳下石,于是来到了太原,和柳下石辩论,结果被柳下石辩论的面如死灰,哑口无言,灰溜溜的回了鲁国。
柳下惠看见了,就说:“看你这脸色,是不是去见我弟弟了?被他骂了吧”,孔子说,我这才是没事找事了。后来柳下石死了之后,太原的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就在太原建了很多五道庙。
最后一怪,说的乃是九龙圣母的事情。
相传晋祠圣母有个九妹,从小就好吃懒做,干啥啥不成,吃啥啥不够。圣母很生气,就骂他:“就你这德性,嫁都嫁不出去,正经人家谁娶你了”。
九妹就说,“我将来要嫁个有本事的人”,圣母说:“快拉倒吧,你要是能嫁个有本事的人,我脸向外见你”
结果,九妹后来嫁给东魏权臣高欢了,生了六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先后嫁给东魏的两个皇帝,都是皇后。六个儿子里,四个儿子后来都当了皇帝。
后人在晋祠旁边的古城营村建了一座九龙庙,供奉九龙圣母,也就是这个九妹,每次祭祀的时候,就要把晋祠圣母像脸朝外抬进九龙庙,以兑现圣母当年的承诺。
进入太原市区之后,闫雪开车从京昆高速直接拐进了二广高速上,下了高速进入市区的时候,已经将近凌晨了,比方的天很冷,尽管在车里面还感觉不到,但是当易尘在网上订了一家酒店,闫雪这边开车到了之后,从车里面一出来,顿时就是一股寒风袭来,零下几度的温度确实不是闹着玩的,而易尘和闫雪离开锦都的时候,身上穿的本就单薄,这一下子冷不丁的就打了个哆嗦,易尘倒是没想到,僵尸居然也怕冷。
第两百四十四章 苦海幽州()
下了一天的雪,尽管并不大,但是地面之上已经是白茫茫一片了,神农架虽然冬天也挺冷的,但是巫灵谷毕竟是一个谷,常年四季如春,温度并不低,也就没什么积雪了,而成都这个地方更是不太可能积雪了,下个雨夹雪都是一年难有的事情。
所以当从车里面走出来之后,看到大街上白茫茫的大雪,易尘多少还是有点新奇的,而闫雪就不一样了,出身小兴安岭的她,也算是东北的正宗五大仙儿之一,小时候属于成年在雪窝子里面蹦跶,这种积雪压根儿就不够看的。
闫雪直接拐着易尘走进了酒店里面,一对俊男悄女倒是引来了大厅之内不少人的关注,进了房间之后,闫雪是累的不想动弹了,直接躺在床上不起来了。
“饿了么?”易尘坐在床边上,将电视打开了说完,说完就感觉房间挺热,于是把外套脱了。
到了北方之后,挨家挨户的都有暖气了,所以虽然外面冷一些,但是到了房间之后,那就是另外两个世界了,不开窗户的话,在家里光着膀子都不会冷。
“嗯,有点,点个外卖吧,懒得出去了,明天就能到京城了,而且到了还要再赶路,从北京到内蒙还是有段时间的,再加上要出边境去外蒙,想想都头大呀,皮肤要遭罪啦。”闫雪翻了个身,趴在了床上,挺翘而有人的屁股漏了出来。
易尘忍不住拍了拍闫雪手感完美的翘臀说道:“你一个狐狸精还担心皮肤不好么。”
闫雪小嘴一咧说道:“那当然啊,万物有灵,狐狸精要是不保养,就变成老狐狸精了,那多难看呀,我才不要呢。”
“说的很有道理的样子。”这话事情和女人去争辩,本来就是错的,易尘点了点头就掏出手机点了一些快餐过来。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尽管外面风雪依旧,稳定也低,时间都快要到凌晨了,但是外卖小哥依旧是顶着风雪将外卖准时送到了,这份辛苦活儿虽然遭罪,但是也算是正经工作,虽然不怎么收到交警同志的待见,但是只要勤快一些,还是比一般的打工族要强的。
厉害点的月入过万都有,所以对于外卖小哥没必要去同情,给予正常的尊重就可以了。
吃了个夜宵之后,两人一起洗了澡就草草睡觉了,一觉睡到大天亮。
从太原到京城,全称大概有五百多公里,正常走高速的话,也要六个多小时。
早上九点出发,车子中间去服务区加了个油,休息了一个小时后再次上路,到了下午五点左右,这才进入了京城地域。
说起京城的话,那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了,那就是刘伯温,作为历代首府的京城,正是刘伯温建的。
刘伯温建京城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高亮赶水”。
据说元朝皇帝住在苦海幽州府,燕王扫北以后,这幽州府没了,就剩下一片苦海了。刘伯温要建京城,就要制服盘踞在这里边的老龙王和老龙母。他们一看朱棣修北京的决心越来越大,刘伯温的主意也越来越坚定,便决定来捣乱,他们化成了一对老夫妇,用两只水篓装起全城的井水,推车带走。
刘伯温就选山东大汉高亮去追水,并告诉他,在捅破水篓后,赶紧往回跑,不可回头。高亮骑了马,出了西直门,追上了龙王、龙母,捅破了一只水篓,高亮就往回跑,可是他没完全记住刘伯温告诉他的话,回头看了一下,结果被浪头卷走。
高亮被水卷走的地方,就是高亮桥。现在按谐音叫“高粱桥“。
可惜,他捅破的水篓装的不是那个甜水,是咸水。另一只装甜水的水篓被龙王就带到了玉泉山,所以喝水老爱玉泉山的水。城里边的水井不是甜水井。
再有一个传说,就是赶石的传说。建京城得有材料,特别得用石材。京城房山区有一个大石窝,叫石窝村。石,就是所谓的汉白玉。这些石头怎么运过来的,这也有传说。传说这些石料都是有灵性的,可以像赶牲口一样赶到京城来。
有一个传说,来自一句口头禅叫“大青不动,二青摇,三青落在卢沟桥”。
就是说从那大石窝赶这三块大青石,要修京城。但是大青、二青和三青都商量好了,说刘伯温要赶咱们上京城,咱们就坚决不动。
刘伯温拿鞭子就抽这三块大石头,最大的那块大青石它不动,它忍着疼;这二青呢?稍微动弹了一下,所以这二青就离开了石窝村了;这三青实在受不了,就被赶走了。
可是赶着、赶着,到了卢沟桥那儿的时候,有一个绊脚的地方,就把三青给绊住了,三青一下趁势也就不往前走了。所以说叫“大青不动,二青摇,三青落在卢沟桥。“
当然,现在是看不见这个景观了。
要修京城,得用银子吧,这里面也有一个传说。
刘伯温听说京城有个活财神名叫沈万三!就是有聚宝盆的那个人。
就命令手下人四处找他。手下人就在鼓楼一带看见一个穷要饭的正跟人抢烧饼,一问正是沈万三。沈万三就受到刘伯温的款待了,可是他不肯承认自己有钱。
刘伯温就叫手下人拿板子痛打沈万三,沈万三只好带人找银子,边走边挨打,走到后门桥那儿实在受不了啦,忍不住啦,随便就那么一跺脚“就在这儿!”
于是就按其所指开始挖地,真挖出了一窖银子。后来又打他,因为一窖银子不够,刘伯温又不断地痛打沈万三,结果他一共跺了十回脚,在这个地方挖了十窖了银子,所以这个地方叫“十窖海”,后来念白了,叫“什刹海”,其实这都是富贵之水。
上古时期,京城相传还是一片苦海,所以这京城啊,还有一个别称,叫做‘苦海幽州’。
世人都知道哪吒闹海这个传说,但是应该很少有人知道哪吒闹得海,正是这‘苦海幽州’,因为京城原来是一片苦海,所以老百姓们没法子过日子,只好住在西面和北面的山上,把这片苦海让给了龙王。
第两百四十五章 鬼市()
龙王和龙母就带着全家占据了苦海。
躲到山上去过日子的人苦到什么份上呢?
苦到泥锅做饭、斗量薪柴、人吃血米的地步。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代,苦海幽州来了一个穿着红袄短裤的小孩,名字叫哪吒!
哪吒跟龙王、龙子打了起来了,整整打了九九八十一天,最后拿住了龙王、龙母,放跑了龙子、龙孙。这龙王、龙母被拿住以后,水就平下去了,慢慢地露出了陆地。
接着哪吒又封闭了各处的海眼,把龙王、龙母关在一处大的海眼里,上面砌了一座大白塔,叫龙王、龙母永久地看守白塔。从此,这个地方就不叫苦海了,光叫幽州。
说这刘伯温和姚广孝俩人建了北、京城,发现京城有几口海眼,东边通到大海。
最大的俩:一个在京西玉泉山,镇在一个大庙地下;一个在北海,被白塔镇着;还有一口在北新桥,没镇住。
这镇海兽就老出来闹腾。刘伯温就跟它商量,说:“我们要建京城,你先进去,等什么时候这桥变了旧桥你再出来。”镇海兽想了想就跳进了海眼。回头刘伯温就告诉百姓,说这里只能叫北新桥,永远不能叫旧桥了。
后来,北新桥的海眼被动过两回:一回是鬼子进京城,使大铁链子往上拉,拉了一两公里,就看底下呼呼的往上翻黄汤,还隐隐的有海风的声音,伴着腥味。
小鬼子慌了,赶紧把链子又顺了回去。第二次是红卫兵为破四旧,也用大铁链子往上拉,也全吓傻了,赶紧恢复了原貌,神乎其神的。
关于京城除了刘伯温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鲁班了,也就是公输班,古时候墨家和公输家的斗争,不压与如今企鹅和阿里,鲁班在晚年的时候还著作了一本神书,历来都被当做了禁书,那就是《鲁班书》。
鲁班在建京城的传说里面是个重要人物,有“锔大家伙“,修白塔的传说。什么叫“锔大家伙“,就是白塔裂了,石匠们不知道怎么办来修这缮,每天都愁得要死。
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位老人,他是锔锅锔碗的。这位老手艺人故意地在这边喊“锔大家伙喽,锔大家伙喽。“哦!这些木匠听明白了,咱们得把这白塔裂的这缝给它锔起来,所以后来这白塔就按他的指点给修好了,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鲁班。
现在很多的小学生,应该都觉得鲁班是一个萌萌哒的小个子,这就是被王者荣耀所误导的,其实王者荣耀中的鲁班,只不过是鲁班所建造的一个木偶人,并非鲁班的真身。
京城的城门在动工时总应该有先有后,据传最早建设的便东直门。京城所有城门都要按照东直门修建,因为修建这座城门不是别人,就是瓦木工祖师爷鲁班师傅!
传说明成祖朱棣决定重新修建京城。修东直门时候,楼檐东北角比其它楼檐略高一些。众木工急得直出汗。正在犯愁之时,人群中走出中年壮工一名,围着东北角楼檐察看了一圈。突然,三下两下爬上脚手架顶,一个鹞子翻身,一只大脚正落在楼檐东北角的椽子之上。再一转身,飞一般溜滑下来,钻进人群,不见了踪影。
大家互相看看,正在犯疑,一位年轻木匠手指楼檐惊叫:“大家快看!”
众人聚齐观看,只见斗拱已经四角平服,稳稳当当!
工头大喜,上楼一看,角上椽头黑乎乎一个巨大脚印,恍然大悟,对众人道:“原来就是祖师鲁班,快敬快拜!”
大家一听,扔下手中家伙跪地便磕,口中高呼祖师慢走!
东直门修缮完工,那椽上的鲁班脚印一直留着,凡是后来到京的木工瓦匠都要登上城楼,观瞻祖师留下的足迹。如今,东直门早已拆除,留给后人的,只有这一点点神乎其神的传说而已!
京城的古城墙没有西北角,即二环路没有西北角。据史书记载,京城古城墙在元代时是方方正正的,此所谓“城方如印”。
但是到了明代,内城、外城和皇城均有缺角现象。明朝建筑北城墙时,西北角修建为直角,但不知何故,屡建屡塌,前后百年间,不知道修建了多少次。
有人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西北角撑不住天空的重量。
所以再建时就把城墙向里挪了一些,从此再没有塌过,这就是现在的斜角。从科学上讲,明代西北角这里是积水潭,西北角城墙因积水潭而成斜角。
国人都知道钓鱼岛,有句绕口令叫做钓鱼要到岛上钓,这个很多整蛊类的街头采访,都喜欢在大街上这么整妹子,而京城却还有这么一个钓鱼台,这就是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弄得。
姜子牙有一个妹妹,在北方幽州一带出了家。她就是后来京城西妙峰山上的碧霞元君娘娘。姜子牙云游天下,来到了苦海幽州京城。见水草丰茂,人烟稀少,便在现在的玉渊潭畔定居下来。
兄妹二人在此垂钓,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玉渊潭里居住的龙王是东海龙王敖广的幼子,生性暴躁,容不得人。便想教训一下姜于牙兄妹,让他们远离此地。于是就把玉渊潭水涨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将他们站立的河坡给淹没了。
姜子牙掐指算出是龙王在搞鬼,他在龙宫的上方,砌成一个圆圆的台子,随后又建了一座望海楼。
龙王被巨石压得动弹不得,姜子牙死后,望海楼也逐渐坍塌了,但他铸的石台子依旧将龙王牢牢地压在下面。后来,人们就把这台子叫做钓鱼台。
车子刚进入京城,易尘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正是梁超打过来的,从巫水县到京城,从高速走半天就到了,所以梁超已经在京城等了易尘和闫雪一整天了。
梁超在电话中让易尘去京城一个比较有名的地方,那就是鬼市,就在朝阳门外面,是京城的四大鬼市之一。
挂断电话之后,易尘就拿出手机,打开地图搜了搜位置,就把手机丢给了闫雪,让闫雪沿着导航一路开了过去。
第两百四十六章 真货假货()
鬼市,老京城的一类市场。老北京的“鬼市”四城有八个,据说西城老皇城根下的那个最大。夜市”以售卖估衣为主,其他货物鱼目混珠,既有来路不正,也有珍奇物品,更有假货蒙人,所以人们又把夜市称为“鬼市”。
老京城人说去“鬼市”,不能说去,亦不能说上,更不能说逛,得说“趟鬼市”。
这“趟”字有学问,水深水浅,水急水缓自己趟着试,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思。
朝阳门外的“鬼市”沿朝阳门城墙一字摆开,由北向南,兴旺时能摆出二里路去。“鬼市”卖什么的都有,但不分门别类。出摊儿的谁来得早,谁先占地。
老京城人说“鬼市”,一是市有鬼,假东西、来路不明的东西、非法的东西多;二是“鬼市”凌晨天明前就开市,天刚刚一擦亮就像晨风吹雾一样自然就散了,来无踪去无影,既无人组织亦无人管理,像荒地里的野葱,谁也不知道怎么就长在那儿了,怎么就长那么大了。
因为天黑,影影绰绰站着、蹲着好些人,也有人在脚前摆一马灯,但灯捻都调得小小的,真像是走夜路过坟圈子看见的“鬼火”。看见一主儿,手上提着一道白物,白亮亮地闪着银光。走近一看是一领“全须全尾”的白狐皮。“鬼市”也有讲究,看货不问货,不能问哪儿来的?哪儿得的?看好一手钱一手货,两清以后转身掉头就可以不认账。打眼不打眼是你自己的本事。看好以后再讨价还价。
那时候的老京城一般不在袖筒里捏手指头,顶多是摘下头上的瓜皮帽,扣在手上说事,一般都是耳语为准。
老前辈说“鬼市”上有假货,他就讲过连卖孩子的都有假。解开婴儿的尿布,一兜子屎,但也让你看清楚了婴儿长的是“***”,因为裆上沾的尽屎,你就只能看不能摸,交钱抱回家洗干净一看才知道是个丫头,那“***”是人工做的。
但“鬼市”上也有真货。
据说有一汉子,担着一挑全套的景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