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花好玉圆-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云去了另一个济民所,果然小儿比较多,这边收治的人就更穷了,得了病就被扔进来,活不活得了,只能看天意了。
  看到弘云捐的三百两银子,小管事连连哈腰,“小哥您说,小人保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弘云将此病描述一番,小管事叹气道:“小哥算是问对人了,小人的父亲以前也在这里当个管事,所以知道这病还真是奇怪。以前咱们不知道,将孩子混在一起,结果一个传一个,都得了一样的病。偏偏又不传大人,这才疏乎了。等后头知道了,这病一得就给隔离开,要强得多了。”
  “那这些孩子如果没了,他们身上的衣裳你们怎么处理。”弘云问道。
  “这样会传染的病,死掉了都是拉出去烧掉的,连着东西一块。”小管事有些奇怪,这个小哥看着体体面面,怎么会问这么奇怪的问题。
  “那,生病的时候,有外人能接近他们吗?”弘云觉得,从死人身上扒衣裳的事,吴氏就是愿意,她指派的那些丫鬟婆子也不一定敢。
  “外人肯定不能,万一传染了呢,只有咱们济民所的人,偶尔有些好心人会来看看,送些吃的。”
  “好心人,什么好心人。”弘云仿佛看到曙光,抓住小管事问道。
  “就是,就是捐钱的人。”小管事吓了一跳,想后退却被弘云牢牢抓住衣领,急的脸都白了。大喊大叫,“放开,放开我。”
  “哦哦,抱歉抱歉,告诉我这些好心人都有谁。”弘云跑了大半天,总算听到有用的线索,怎么能不高兴呢。
  吴氏当然不可能自己来这种地方,甚至吴家也没有人过来。但弘云不气馁,直接将这些捐钱捐物的人名录了一份,他一家一家查,就不信了,吴氏还真能手眼通天,瞒过所有人。

☆、第116章 名单

  宫中的怡亲王从侍卫手里接过同样的一份名单,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你去查查,这些人怎么回事。”
  “是。”侍卫恭敬的施礼退下。
  为什么弘云要瞒着自己,去济民所查这些和阿元得了同样病的小儿呢,这些资助的人,又有什么问题?难道?阿元的病不简单?
  怡亲王还没想出个结果,已经到了出宫的时间。回府见到阿元被人抱出来,果然精神头极好,一见他笑的露出没有牙齿的嫩肉,张着双手往要往他怀里扑。
  “唉哟喂,我的大孙子。”王爷兴致很高,抱着他颠了两个,乐的阿元直喷口水。
  他最喜欢玛法抱的原因,就是他每回都会抱着阿元举高飞飞,或是把阿元架到脖子上,可以低头看所有人。
  “咦咦哦哦,噗……”阿元窝在王爷怀里,不停发出奇怪的声音,最后索性吐了一个口水泡泡。
  “阿元在喊玛法是不是,是不是觉得玛法是全天下最好的玛法,最喜欢玛法对不对。对,我们阿元说的都对。”
  一老一小,一唱一和,说的跟真的一样。引得众人掩口而笑,纷纷打趣。
  三阿哥屋里的姨娘也有了,心里想,不知道他的孩子生下子,有没有阿元这么可爱。原本对孩子无感的,这会儿看到阿元也喜欢的不行,却识趣的只在一边看看,并不敢上手去抱。
  二阿哥也在,但他的额娘和福晋还在西山没有回来,心想还是赶紧递信让他们回吧。
  四阿哥自己还是个孩子,和坐在身边的吴涯说着话,“你看,阿元分明没什么事,怎么会和表姐有什么关系呢,你别多想了。”
  乌兰蹦着跳着要抱阿元,王爷不给,她叉腰大骂,“好个阿元,我天天陪你玩,这会儿看到玛法就不认我了。看我以后有好东西,还给不给你。”
  “咦哦哦……”阿元看她的样子有趣,张嘴叨咕几句,又裂开嘴笑了起来。
  这一笑,简直将乌兰的心都笑化了,上手捏了他的小胖脸一下,“臭小子,懒得跟你计较。”
  吴氏一直笑着,笑的极是温柔可亲。看阿元的眼神,更是满满都是慈爱。心里却突突个不停,阿元居然没事人一样抱了出来,一点也看不出生过病的样子。
  是了,毕竟都这么多年了,以前这个病难治,不代表现在也难治。看样子,这回的太医比较厉害啊。
  这么一想,就觉得自己送吴溪回去的事做的太明显了。但好在她没有任何把柄落在别人手里,吴溪怎么想都没关系,她没有证据。至于小雅,一个死人而已,找不找得到尸体,都影响不了任何事。
  想到这里,她就放下心来,冲四阿哥一笑,“你和吴涯两个人别尽想着骑马玩耍,也要做好功课。”
  “放心吧,咱们有阿玛盯着,一刻都不敢松懈的。”四阿哥和吴涯相视一笑,回答道。
  兆佳氏和黛玉坐在离众人较远的方向,看样子婆媳俩是在说话。兆佳氏面色严肃,黛玉面带微笑,这也是他们婆媳俩平日里相处的样子,倒没让人升出什么特别的感觉来。
  “弘云将名单拿了回来,媳妇把这件事交给沉香去办了,这些名单上的人,都不是大户人家,让弘云去反而容易打草惊蛇。倒不是让沉香他们去办,也许更合宜。”之前隔离的几个丫鬟,三天一过都没有症状,自然是放出来了,再加上这病并不传染大人,想来更是无事。
  “好,既然你觉得合适,必然就是合适的。当初,你敢为了弘云把弘时拖下水,现在,我信你为了阿元,必不会放过吴氏。”兆佳氏是个好面子的人,生的尊贵,嫁的尊贵,从未有求于人,更不会给人道歉。她肯这样说一句,已经是难得。
  “额娘……”黛玉看她又去看吴氏,忍不住出言提醒,这种时候,万不可打草惊蛇啊。
  “我知道了,明天我就放出消息,说身体有恙。”兆佳氏闭上眼睛,在别人看来,怕是又被儿媳妇气着了。
  兆佳氏比她想像中的还要沉不住气,黛玉却不能多要求什么,任何一个当母亲的人,遇到这种事,恐怕也没办法伪装的象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吃饭的过程,就是王爷抱着阿元,天一口地一口的喂他吃鸡蛋羹。阿元已经五个多月了,开始吃一点点辅食,滑滑嫩嫩的鸡蛋羹更是适合。
  一个想吃,一个不会喂,气的阿元啊啊啊的直叫唤。黛玉也不理他,只笑眯眯的看着他出丑,没有一点帮的意思。
  好容易喂完了,阿元窝在王爷怀里睡着了,他倒是比喂的人还累。王爷也不顾一身的鸡蛋羹,将阿元递给白露,冲黛玉道:“这小子不错,有劲,跟弘云小时候一样。”
  黛玉只管抿了嘴笑,还调侃道:“阿玛多喂几回就好了,看阿元多喜欢玛法,平日可吃不了这么多。”
  满府的人,皆抽抽嘴角,这个林黛玉,也太会拍马屁了吧。
  他们不敢附和,只淡定的吃着饭,好像没看到王爷身上的鸡蛋羹。二阿哥还记得小时候阿玛也想这样喂乌兰吃饭来着,被沈氏眼泪汪汪的吓的不敢动了,这回算是得偿心愿了吗?
  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府,王爷歇在了兆佳氏的屋里。吴氏没做任何动作,坦然离开。
  回到屋里,招来小丫头,“还说叫你问问怎么样了,没想到阿元的病好的这么快,福晋操了不少的心吧。”
  “是呀,奴婢的姑姑说,当时元哥一病,院子里的人都吓死了,说话都不敢大声。幸好没事了,大家伙都松了口气。我姑姑还说,是玉兰立了大功呢。”
  “哦,这话怎么说。”吴氏看着漫不经心,实则袖子里的手紧紧攥在了一起。
  “听说是玉兰请了吉嬷嬷进来,说是有什么秘方吧,不过也有人说,是吉嬷嬷八字重,压得住,有她在元哥才能无恙。”小丫头说的津津有味。
  “这样啊,那真是多亏了吉嬷嬷。不过大少奶奶看起来不像是会相信这些事的人啊,不过为了儿子,总归试试也不为过。”吴氏听了也是笑笑的。
  小丫头越发说的有劲了,“奴婢的姑姑说,世子就是吉嬷嬷带大的,从小就壮实,无病无灾的,所以说,还是吉嬷嬷的八字好,旺贵人。”
  吴然又笑了,不是吉嬷嬷的八字好旺贵人,是自从有了前车之鉴,兆佳氏就将弘云看的比眼球子还紧。事事不假借他人之手,片刻不离她的眼线。不相干的人,就是多看一眼弘云,都要招来兆佳氏怀疑的目光。
  后头王爷也看不下去了,将弘云带到前院,虽说看上去管的松了,但前院那些侍卫太监管事长随,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最重要的是,神出鬼没,根本防不胜防。
  吴氏是个极小心的人,如果没有机会宁可按兵不动,等弘云长大了,她自然就更没机会了。
  “那燕嬷嬷请的人,是不是就是吉嬷嬷。”吴氏想到这个人,顺口问道。
  “那倒不是,燕嬷嬷请的人,说是医婆,大家都不认识的。”吉嬷嬷曾经是弘云的奶嬷嬷,走在府里,一大半的下人都认得的,绝不是什么生面孔。
  可是等一下,昨天晚上又是医婆又是吉嬷嬷,来了这么多的人,显然是阿元病的不轻。可是今天看他的样子,哪有大病初愈的模样,连脸蛋都没有瘦一点点。
  一天的时间全好利索了,有这么夸张吗?
  一个晚上的时间,来了这么多老人,真的没有别的原因?
  “奴婢去叫婆子担了热水进来给主子洗漱。”见吴氏不在说话,小丫头赶紧福礼,告了差事退了出去。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失败了,果然,同样的方法,就不能用两次。明天赶紧通知他们,有些线,可以剪了。”吴氏叹了口气,看向摇曳的灯火,一脸忧伤。
  第二天兆佳氏告病,说是阿元病了一场,她累着了,这会儿阿元好了,她便发作起来。不是大病,人却乏的很。又不许黛玉来伺候她,说阿元也是刚刚好,万一再给传染上了,岂不是麻烦。
  不管黛玉还是弘云,哪怕黛玉抱了阿元,兆佳氏也只让他们在门外说说话,说不上几句就要赶人。王爷急的不行,太医来了一看,说是要静养。
  通知富察氏回府,石佳氏过来也被兆佳氏赶了,“三阿哥的事不能耽误,你忙你的去吧。”三阿哥屋里一个怀孕的姨娘,外头一个准备迎娶的福晋,的确事情不少。
  于是沈氏和吴氏便过来侍疾,兆佳氏这才没有说话了。只是兆佳氏明显更劳动吴氏多一点,王爷也夸她用心。这下吴氏几乎就被钉到了兆佳氏这里,偏兆佳氏这病,睡又睡不好,一时这样一时那样,极是麻烦人。
  吴氏有时候怀疑,是不是兆佳氏故意折腾她,但也没见她做出更过份的事来。不过是念念书,说说话,帮着拿拿主意,真正的辛苦活都是丫鬟婆子在做。她也只能笑脸相迎,继续忍受下去。

☆、第117章 打狗

  “你的意思是说,济民所的这些小儿和福儿之前得的病一样?”怡亲王听到侍卫的回报,脸上的表情迟疑不定。
  “是,世子可能是怀疑之前福阿哥的病,和现在小世子的病,都是由济民所的病童所传染。”侍卫拱手一礼,等着怡亲王的进一步吩咐。
  二十几年前的福儿得这个病可能是碰巧,如果现在的阿元也得了同样的病,那就一定不是碰巧。更何况,这种由小儿之间互相传染的病,深处王府之中的阿元怎么可能传染的到。
  “还有呢?”
  “世子曾经问过济民所的管事,这些病童如果死掉,他们的衣裳物品怎么处理?”
  “名单你们不是也有吗?查,从祖宗十八代开始挖,看看有没有和王府任何人,不管是主子还是下人能沾到一点关系的人。”怡亲王愤怒了,更愤怒的是弘云为什么会对他选择隐瞒。
  “主子。”黛玉这边,沉香悄身进屋回报。
  “有嫌疑的有三户,他们都是二十多年前开始资助济民所,其中一户家里是开布庄的,有换季卖不动的粗布衣料,也会制些成衣送去给济民所的病人穿。”
  “查出谁和吴氏有联系没有。”这里头,无疑是布庄的人最为可疑。
  “布庄的人跟吴家倒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布庄派去济民所的管事,和另外有嫌疑的一户里头的管事是连襟。两人常在一块喝酒,私下关系极好。”
  布庄的田管事和乡绅家的王管事是连襟,而王管事的亲妈是个会烧全灶的能干妇人,以前曾在吴家帮佣,签了二十年的长契,将两个女儿养大。
  头几年期约到了,这才回家养老,两个女儿轮流过来看望,极是孝顺和睦的一家子。
  “一个灶上的嬷嬷,将两个女儿都嫁给外头的管事,真是够能耐的。”黛玉心中有了数。
  弘云回来听黛玉说了这事,蹙了眉头想了半响,最后冷笑道:“得让他们自己露出狐狸尾巴。”
  “既然如此,我就等夫君的好消息。”黛玉见他有了主意,也不多说了。反倒是弘云好奇,“怎么,你是打算如何,不如说来参考参考。”
  “狗都是有主人的。”黛玉轻轻一句话,惹得弘云笑了出来。
  “咱俩想到一块去了。”头挨着头靠在一处,黛玉轻声道:“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你阿玛也是受害者,我相信,他也是被蒙蔽了。”
  “我明白,可是吴氏凭什么这么笃定没有我,没有阿元,四阿哥就一定可以上位呢。”如果没有王爷的宠爱让她产生错觉,她又何至于此。
  “谁关心变态怎么想,你阿玛怎么可能想到自己的枕边人是个变态杀人犯。变态杀人犯想些什么,正常人怎么可能猜得到。如果因为这件事怪来怪去,就算她死了,她也一样赢了。”
  “可是……”弘云长叹一声,情感上很难接受,理智却告诉她,妻子说的是对的。
  “我相信,阿玛只要知道了真相,会有自己的选择的。至少,你应该给他一个机会。”
  “你这样说话,让我想到以前,我小时候,阿玛跟我说话的时候也爱用这样的词。”弘云不知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布庄的东家姓施,三代单传,到了他这一代,子嗣更为艰难。三十年前发下宏愿,给穷人施衣舍药,好容易在十年前生下一个宝贝疙瘩,爱若珍宝。从此越发觉得是自己积德行善有了果报,虽然家业也没有多丰厚,却一直往济民所捐银子,就是希望保佑施家香火不断。
  这几天施老爷却有点闹心,不光是闹心,已经到了心惊胆战的地步。他把田管事叫到自己屋里,不等他说话就将人拿住捆了。
  “老爷,老爷,小人冤枉,小人一向勤勤恳恳,从不懈怠,老爷……”田管事不解,他自认没干过对不起东家的事,自然是说的理直气壮。
  “说,你拿那些病童的衣裳做什么用了?”
  田管事一抬头,这才发现东家的须发一夜之间竟变得灰白了,不由一愣。
  待听到是这件事,脱口而出道:“老爷就是为了这点小事?”
  施老爷气的上前踢了他一脚,“怡亲王府的小世子差点死了,你再说一遍看看,老爷我全家都要被你害死了。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我施向德自问对得起你,你为什么要这般害我,你说,说啊……”
  说着抬腿又是一脚,颇用了些力气,将他踢在地上滚了好几滚。
  “什么王府,老爷,这是什么意思?”田管事一听犹如五雷轰顶,几件病人的衣裳,怎么会事关王府。他脸色煞白,象死狗一样瘫软在地。
  “一五一十的给我说,隐瞒一句,我施向德今天就当场把你剐了,反正都活不成了,我全家都要死了,也要先拉你陪葬。”施老爷当了几十年佛爷一样的人,此时却是手持匕首,一脸凶神恶煞。
  田管事已经抖糠一样,抖的话都说不清了,心里将自己的妹夫一家骂了个狗血淋头。等他刚说明白,施向德哈哈大笑,“好,好,李家是不是,总算不是我们一家孤零零的上路。”
  “老爷,李老爷来了,有急事。”外头有下人来报,后头已经传来李老爷的声音,“性命攸关,报什么报,施向德,赶紧出来一见。”
  李老爷一脚踏入门坎,看到瘫在地上的田管事,当即苦笑,“看来施老爷也知道了。”
  “你的耳朵也够灵便的,说吧,人抓到没有,可别说人给跑了。”施向德看着李老爷,心里那个恨啊。
  “自然是抓到了,他们全家人都给关起来了,包括你们田管事的一家人,一个都没走脱。”李老爷心里也不痛快,这可是掉脑袋的事,他一个管事,怎么就这么大的胆子呢。
  田管事一听,哀嚎一声,“不关他们的事啊,老爷,要罚就罚我一个,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啊。”
  “呸,你老爷我全家的命都不保了,又关我们什么事了,你是跟我商量过,还是分了银子给我了。还有脸说他们无辜,我告诉你,你们全家,一个都别想活命,现在知道求饶了,当初收银子的时候,怎么就不动动脑子呢。”施向德气的七窍生烟,大骂田管事。
  “跟这种人还有什么好说的,捆起来,赶紧往王府送吧。”李老爷心里的想法何尝又不是这样,王管事真的过不下去了,来找他啊,他还能不管吗?
  “等等。”施向德把李老爷一拉,“人家王府要是查清楚了,你以为咱们还能站在这儿?”
  李老爷毕竟是个乡绅,没有生意人的脑子快,闻言转了半天才道:“那你说怎么办。”
  “审,审清楚了,我们再决定怎么办。”
  把人一个个分隔开,连夜提审,不开口就拿二寸重的木板往死里抽,再把孩子拖到跟前,不想说的也只能说了。
  把所有的口供一对,两个大老爷心里有数了。
  两个管事的岳母,曾经在吴家帮工,和吴家的一个嬷嬷关系极好,而这个嬷嬷正是吴氏的奶嬷嬷,等吴氏成了庶福晋,就从吴家去了王府,陪在吴氏的身边。
  而所有的事,正是这位嬷嬷主使的,他们辩称这些人根本不知道这些病童的衣裳有什么用,更不知道是拿来害人的。
  “怎么办?”两位大老爷出现了难题。
  “我让我家夫人递个贴子,如果能见到福晋是最好,咱们什么也不求,只求留孩子一条命。怡亲王府虽然威名赫赫,却也没干过仗势欺人的事,试一试,总比人家找上门来强。”施向德说了自己的主意。
  “要我说,把这些人全都……”李老爷比划了一下抹脖子的动作,“死无对证,谁又能拿我们怎么办。”
  “老弟,要不怎么说你天真呢?人家正查着的事,你把人都灭口了,黄泥巴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