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知君用心如日月-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五 燕飞人静画堂深(图)(4)   
  美人与花原是这样相互缠绕一生。 
  玉局敲闲 
  清人李渔有“纤手拈棋,踌躇不下,静观此态,尽勾销魂,必欲胜之,恐天地间无此忍人也”。这对弈之人必是佳人文士,眼光在棋盘棋子之间,心早已不知去哪里游曳了。 
  佳人棋子迟迟不落,落子之时,必是眼波如秋山秋水般,就那么决绝地一横,“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如沙场的千军万马般就抵了过来。对面弈棋人必定心下一凛一颤,倾刻就倒戈过去了。没有理由,男人就此心就软得如水,水已漫过了心灵的堤,且浩浩地挡也挡不住,哪里去找淡定从容意。 
  这哪里是下棋,分明是娱棋。与京剧《红娘》里面的棋盘意义相近,“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后面的结局不说也知道,不过都是成就了一段风流佳话而已。这棋盘与棋局成了助情的媒,棋的味道已淡得了无痕迹。 
  而小莲的画正是人世的浮花浪蕊都尽后的一种闲意,一种淡定。宛然如轻雾笼在画里,让人觉察得到那里的光阴有一种月步闲庭的幽,登时就松下心来,倚住身子,长长舒一口气,闭上眼,有了想歇一歇的好心情。 
  闲落棋子,黑白相对相融,也是人世的沸沸扬扬的热闹,虽然闲,女主人的脸上终也浮着人世的晴暖薄凉,闲也闲得热络。华屋的一角,落地的屏风前,这家的几个女人这样平心静气地坐在一处,面带几许笑意,抬腕落棋,凝神而心无旁骛。这坐在上席的主夫人,与围在丈夫身边的如许粉黛相对而弈,心平气稳,实在需要一种功力。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这美艳善歌舞的女人们被自己的夫君一个一个娶回来,放在她的身边。她看着他的脸,他不给她一丝不悦的机会,她便真的笑脸相纳。《棋经》说:恋棋子以求生,不如弃子而取势。 
  夫君为官,文士风雅,娶回来的女人也个个远山眉、芙蓉脸,琴棋书画才色甚好。何不作个闺中伴,焚香煮茗、涉趣观鱼正好与她们一起消这无聊的白日长昼。 
  熏上一炉紫木香,插上几枝淡荷,一缕幽渺的味道宛若隐隐箫音。屏是一色屏,不绘山水颜色,她需要素心地面对一切,太过渲染的墨笔是需要留白的,那片空白是用来疏处走马的,虚生处才有起承转合的余地,她需要这种空灵,可以在人静时让她的心搁一搁。桌上雅供也唯有玉如意。   
  十五 燕飞人静画堂深(5)   
  牛郎织女一年相会一次,许是人间正道。男的田间耕作,女的房内机杼,彼此隔河相望,银河满满的都是希望,彼此谁都不荒废,不耽于性情,千年情话说也说不完。 
  屋内目凝一局,屋外流水汤汤。 
  局方而静,举手敛眉,棋圆而动,意在子先。 
  心是流水意,水流心不竞,棋是山外云,云在意俱迟。 
  下棋与观棋者面上皆有如此的温润笑意,明了这一个闲字,才是真棋局。   
  十六 恰对妆台(图)(1)   
  树里闻歌,枝中见舞,恰对妆台,轩窗并开,遥看已识,试唤便来。 
  一种人世间的不期然的浅浅的缘分叫“恰对妆台”,是人生大信之外的一种巧缘,一种不早不晚的天机。正好伊人的妆台就恰巧对着你,你站在树影参差的楼上,另一个轩窗中望着,真是巧了,两扇窗就同时地打开了,像是在小时候的哪一年的哪一天里的一个约,开在窗前的树阴里,伊人在妆镜中望见你的人,心花一绽,双眸顿如秋水。那份端然亲切,“试唤便来”,犹如故人,唤一声,应一声,笑笑地相对而坐下,名姓都是多余的。 
  遥看已识,仿佛有太多的幽丽的怨,一句使唤便来,使人微笑。我知道这里没有太沉重的故事,遥看已识,男人站在那里是花来衫里一样的轻慢。相对佳人,洽洽款谈,已是可以相互愉悦,不用瑞脑亦不用沉香来点缀光景,窗外面青气漫漫,一波一波,何时已染绿了妆台?面前有一几,温润阔厚,细滑如窗外密实的流光,几是有岁月的。两人相对而坐,这几便是山树云水,隔开了纷繁,晤对也是遥对,这一几的距离让人觉得对面之人有如此的人生大美。清宵语罢,起身而去之时,一样的清悦,不牵连,留着那点闲闲的笑意,再相见。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这是宋时女子朱淑真的词。写这首词时,她还待字闺中,曾与情郎在西湖边上的幽花深处约会,这是她俏丽娇嗲的少女情怀,像泉水一样澄澈。在宋代道学家瞪大了的眼光里,她斜睨着他们,手里握着刚采来的莲,从长满藕花的湖上小路走过去,身着秋色的宽畅的水裤,软锻面的绣花鞋子上带着湖边湿气,一步一摇地回家了。 
  为了情窦初开的恋,她抛了一切,心中坦坦荡荡全是昭昭的爱,如十六的满月般充盈饱满。这份大胆,是她明白告诉世人她拥有的这份情使她多么得快乐,多么称愿。有了牵衣连襟,身心的交汇,便再不能忘。可是她却躲不过人世的捉弄,他的情郎得了他的资助进京取仕,一去却再无踪影,她小女子再有绮丽的梦,奈何命里没有蟾宫折桂人,她巴巴地望穿秋水等枯了心。 
  再后来,就随便找个人嫁了吧。最终的结局就是所爱非人、所嫁非人,这“淫娃佚女”的罪名竟不知枉为谁担了。如果没有那个湖边的约,如果那个约是改在自己的窗下,两人隔着朦胧的绿纱窗,正像她的词里所写的,那个月夜里矜持的女孩,就那样说: 
  “今夜月弯如曲,新年新月月如钩啊!。”她说。外面一轮清辉皎洁。 
  “像你的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他痴醉如梦呓,满是挑逗。 
  “今夜是烛龙火树的元宵三五啊!”她扬起声音,机灵地打断他的念想。 
  “却不如初六!”她的话比月色还凉,他怅怅地低语。 
  以上场景是据朱淑真早期《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化境而成。这诗词是她所有的词中比较烂漫和开朗的,那时的心还清凉如新月,弯弯浅笑,如佳人额上眉。原词是这样的: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这样的对话也一样美得惊心,何必那么早就合衣睡倒人怀,青春蛮暴的热情岂能如此烂漫招惹。如果是这样的隔帘而语,他去就去吧,能负她多少呢,至多是看到了她“凤鞋儿小,翠眉儿蹙”。如果真是这样的对话,她或许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活得快乐一点,她一定不会在细雨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的时候,哭损双眸断尽肠吧。 
  纵使亲近,也不沾染!你是来得去得!宛若影落池里一样无声无息! 
  朱淑真与李清照几乎就生活在同一个时期,断肠集因为悲苦过之,所以那个词心词意便窄了,痛得没有了退路,如她人一样,唯有那一点初恋的情意可让她逗留人世。   
  十六 恰对妆台(2)   
  与粗鄙之人婚后的朱淑真,自是不满,后来她三年后回得娘家,与夫家誓断。但是他梦寐的前缘终也尽了,心念俱灰后,郁郁而卒。她的词意与人生的意思终是纤巧了,然而词论家仍不吝予以赞扬:“易安‘眼波才动被人猜’,矜持得妙;淑真‘娇痴不怕人猜’,放诞得妙。均善于言情。” 
  但她没有易安“红藕香残玉簟秋”那般精秀明丽地不食人间烟火。也没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雄阔。易安的一生,该经历的什么都经历了,生香真色,闺阁旖旎,甚或家国流离,易安是为她的词而生的,她的一生起落,恰入词味,品之如暮春海棠,绿肥红瘦得正好。易安的痛谁人堪比,她中年丧夫丧家丧国,但她要活,因为这一生总像是还有未尽的事在前面等,未了的愿要偿。 
  佳人晨起理妆,会艳得有故事发生。这一天晓妆时,难得一个恰字,你那扇窗,正对着我的妆台,打开来,我们相视相识,唤一声,人世的诸般情意也一样如外面的花光月影一样姗姗地走过来,就是这样的轻松简单,原来真的不必花尽一生气力。 
  身着繁花锦缎的宋代女子也这般简约得美。   
  十七 玉窗红子斗棋时(图)(1)   
  费丹旭如果是词人,他的细腻婉约也一定是词中晏小山,是比小山还要闲淡,还要有一种妩媚情致。他的深挚有一点似是柳永,却没有柳永的艳冶,没有他的情苦,多了几许恬媚,他的画凄婉柔丽,描摹闺中风情,于恻恻轻怨中自有一种旖旎,闺中画卷似是依韵展开,宛然是有音节的,可以逐弦而歌。 
  画中女子或操琴或弹棋或读史或临书或焚香或啜茗,或临风念远或凭栏怀人,一年之内四季不同,一季之内物候不同,甚或一日之内各有时晨,亦各有意趣。他的画能读到窗外梧桐叶落的声音,能闻见院中梅花的点点冷香,闺中人也随着四时的情绪,魂梦逐天涯。 
  似是随意勾勒出的那枝杏花疏影,让人宛然听见月下的清音缕缕,萧萧淡淡吹彻天明,那心中相牵的人,可知这份相牵相思的苦。怎样的末路情缘,如清夜笛声,让人痛彻,让人整夜低徊而不能去。清晨打开窗子,一树杏花已惊泣而落。 
  水满池塘花满枝。 
  乱香深里语黄鹂。 
  东风轻弄帘帏。 
  日正长时春梦短,燕交飞处柳烟低。 
  玉窗红子斗棋时。 
  打开这幅画时,赵令畤的这首词便一下浮上来,竟然与画意契和得没有一点缝隙。 
  最是一句“乱香深里语黄鹂”,将画面中自然的繁复之景,一语道中,繁而不乱,园子悄无人声,柳烟低压,竹碧桃红,自有春深园阔,日长飞花的一种深静。耳边唯有轻曼空渺的黄郦语。古人有诗“鸟声无人,我友来即”,与此句笔法异曲同工,却各有一种境界。前句是繁丽的庭院之美,后句是白云抱幽石的自然清净,友人在鸟声中来访,踏踏屣音,清悦的扣门声,在山中响起时,与那暮鼓疏钟一样,玄静而有禅意。惊得身边一树黄叶亦哗哗自鸣,主人听见了,便知是老友来了,早早捧出嫩茶,自是喜悦盈怀。 
  人在闺中,日长人静,也得有另一种智慧将这白日消磨。 
  香已焚在金兽里,如云如缕弥于一室,桌上残笺,提了几句,又放下,心意似是初春的恻恻寒风,寥落冷清。这一走就是一春鱼雁无消息,只是空劳梦魂绕过千里关山。人在关山,也总有个归期,只怕是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那种寂寞,也是更在关山之外的空茫和心意荒乱,有时落寞得看见阶下庭草,也似是到了地角天涯,也似是到了地老天荒,不免伤春不免悲秋。 
  流年虚度的惊是一种挽不回的失,痛得让人心肝俱碎,双脸消红。 
  林黛玉葬花归来,忽然就听到了从梨香院中传来的一曲牡丹亭“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原来姹紫嫣红早已开遍; 我也不曾觉得,原来似这般都付与了断井颓垣。谁都有这样惊见自己的刹那,一瞬间心痛神痴。黛玉叹自己身世无着,终身大事人人看在眼里,明在心里,却是无人提及更无人作主,抬头问天,谁人堪怜! 
  怎样的幽情密意,到头来只不过是流水恋落花。这一天一天要怎样过,才配得上这春光。我一下子明白杜丽娘的游园中那份心意撩乱,看见满园花好,不禁叹息说“这锦屏人忒看得韶光贱”。韶光何贱,只问自己心意在何处。 
  无论多么有才色的女人也不能没有一种依赖。那种安定的心思,父母不能给,富贵不能给,唯是一个装在心里的人,牵着系着,彼此才觉此生的意义和落地的踏实。 
  原来现实安稳,是衣食有着,可不必钟鸣鼎食。 
  原来岁月静好,是有人爱有人想有人疼,是人去了关山,千里之外还夜夜入梦来。是心在心里的安静。抬首即可看见一树海棠的明艳,低头能看见池中夏荷的清圆。能从容感觉自然真趣而不惊,是人走在自然里,与之相融,不觉突兀。 
  百无一遣之时,可约上女伴,坐在凉亭里,临一池绿水,对弈。 
  水色漾漾地晃在脸上,照得人有一种迷离恍惚之感,抬头就看见一对红嘴鸳鸯在荷叶下相互交着颈,细细喁喁。刚才收拾好的心情,顿时就又乱了。那棋子啪就落下,明知那只是一招死棋,只是为吐出心中那一口气,气是赌跟自已的。也只能闷闷地空叹一声,人不如物。   
  十七 玉窗红子斗棋时(2)   
  晋人说,棋为手语,她这一招,如此的蛮,对面弈棋人,一下子便明了她心绪的不稳,掩口一笑,心中并无千万雄兵之戾气,于是淡淡出手,不忍伤她,使棋局两两对峙,谓之双活。 
  身边侍女珊珊而来,端来了两杯刚刚淘制出来的玫瑰露,时值春末夏初,风清日炎,正好可以消渴。两人端起杯来,看亭树间有双燕剪剪而飞,海棠花瓣不经意间潇潇落下,两人相视,不由会心一笑。 
  知道赵令畤还是缘于他那个香艳的‘二十八字媒’。 赵令畤本是皇室后裔。元佑中时,结识苏轼,并于其交好。他贤妻早丧,却念念不能忘,尝凄然有悼亡词: 
  东风依旧,着意隋堤柳。 
  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 
  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 
  可巧这同城有王氏女,岁已壮年,父母为其择偶,却屡不称其心,心心念念欲寻得有诗心的才子为婿。并作《咏怀》诗: 
  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 
  晚云带雨归飞急,去作西窗一夜愁。 
  赵令畤见其诗词语工丽,语意深婉,女儿心思似是一只鸟,从白藕池花中扑扑而出,化作清愁,飞至西窗。词中清丽无助的闺怨,正暗和了自己失伴的孤独失意,读罢此诗,心早已随人绕天涯,于是请人为媒,欲与王氏女成其姻缘。那王家姑娘终是苍天不负她,终于等到了自己梦中人,两人相遇,各是惊喜到心里去,遂成眷属,恩爱终老。 
  刚才还在紫陌青门徘徊,口口声声说为妻断送一生,只为这王氏女的二十八字便已然魂倾。 
  赵令畤也一定是曾经看见新妻与人斗棋,他人在书房,外面风清日暖,唯听见棋子啪啪而落,他走出来,外面正花风阵阵,妻午睡初醒,正一身慵色,在亭上与人对弈,自有一种随心自适、逸神闲情。 
  所有的一切,是这样的静美,圆满,如他开篇之句:水满池塘花满枝。满得还似是要溢出来。   
  十八 掺掺女手,可以缝裳(图)(1)   
  自己手也纤纤,可是不会缝裳。穿针引线,为亲人缝制,长长的一件衣服,想必得用上数日光阴,日日捧在手里,铺在膝上,一定是有人生的大爱在里面。那衣服也会如软玉一般,温润地有了性情,穿在身上时,那不寻常的感觉,可以入诗的。 
  我真是喜欢画里的光阴岁月,这样缓缓地,在亭台的芭蕉树下面,缝着一件衣裳。那衣裳清风抚过,有蕉叶的清阴,树下刚才还有一只仙鹤,修长的颈,啄着羽翎,临水照花一样的娴雅淑静。 
  风透湘帘花满庭的好日子,四个女人,从陈年的箱子底下,搬出来各色宫匹锦缎,铺展开来,裁定、熨贴,为一件衣服,围坐在一起,这样风清日艳,都有了好性情,好心思,人也变得慷慨亲切。“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四个女人心有深爱,愉色婉容,将富贵花开、金玉满堂、山河日月绣了个满衣满衫。 
  古人制物都寓着个理儿,制冠有冠理,制衣有衣理,衣服上如有这些繁华大气象,人也会清晏沉厚,必定坚起一个信念,堂堂正正地走在岁月里,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人着上此服,有了王者镇重、安静四方之风仪。那“衣理”束着他,也照在扰扰人行过往处,邪僻之心也不得而入了。家中的女人有此灵慧的内心,男人在外面也会心性平和,眉清目扬,事事占得一个先机先运,福禄寿禧天也赐。 
  而这女人终是“碧梧栖老凤凰枝”,庭院深处,琴瑟在御,岁月静好,原是福与慧双修而得的。 
  纤手所制,因为有心思,有对话,有交流,穿着之人也必定在有一刻感怀。或远行或羁旅,愁思怅然时,睹物怜人。“此中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的念想是怎样起的呢,必定亦是低眉敛首心有落寞的那一刻,看见了那个用尽气力与心思的《如意云锦图》的衣纹,贵气而贞静,突然让人那么强烈地开始想家,想念堂前一几一桌一瓶一花,都有妻的温婉笑语、眼光如波徘徊流连。万事万物如有让人琢磨让人寻味的,便多了自身份量以外的东西,就格外让人珍惜。衣物也不只是用来暖身,它也有着太多的东西附着。 
  唯其美,还因为它的“缓”,“缓”便有养,有养便有韵。这个养字是一种蕴含收集,收集心思,想了又想,改了又改,最后得了一个最完美的。因为缓,给了自己重头再来的机会,所以这样翻来覆去地就有了感情,无论衣衫穿在谁的身上,几时看到,都有一种亲情。 
  此画题跋出自《诗经·魏风》: 
  掺掺女手,可以缝裳? 
  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以《诗经》里的《魏风》点题,让人想起劳作的和谐之美,无论是身在候门,亦或是落在贫家,图中所绘的场景也是和气而贞静,上下有序的。 
  《诗经·国风》源于礼乐行起的周,那时人们有了私有的井田,人也大气开豁了,五谷黍麦,花初叶嫩,有了自己的田产,可以随意耕种,人与人之间有了不一样的东西,可以相互欣羡,人也有了个性的扬溢,我猜想有那么一个时期,社会和谐,人们是快乐劳动的。“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缝裳也开始有人歌了,闲暇之余,人们有了心情来关注一下别人的生活。“掺掺女手”之中的那个“好人”的不配合,想必也是一时兴起,撒娇使性子,有人便站出来说说她,口气也像是堂上婆婆。我读着不觉是讽诗,只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