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前行了一个上午,娜塔莉她们来到了一个庄园附近。这个庄园是属于前克拉科夫的老市政官波格列谢的。老市政官退休后原本住在克拉科夫,可瑞典人占领克拉科夫后的暴行逼得波格列谢带着家人返回了他在乡下的庄园。原本老人认为这里远离城市,也就远离了瑞典人的骚扰,可是他想错了。一伙波兰伪军看中了老人带回庄园的资财,他们诬蔑波格列谢私通反抗军并且窝藏逃犯,要进庄园搜查。老市政官一眼就看出了这些瑞典人的走狗的心思,他拒绝这伙伪军进庄园搜查。于是的,这伙伪军恼羞成怒,他们竟然开始攻打起庄园来。
当娜塔莉的队伍经过的时候,这伙伪军已经跃进了庄园的外墙,正在和据守房屋的老市政官的家人和仆人在交火
眼见这伙败类欺压良善,娜塔莉当即地命令雇佣兵们去替老市政官解围。雇佣兵们从伪军的后方杀出,将毫无准备的伪军砍了个七零八落。老市政官的家人和仆人也趁机杀了出来,将这伙助纣为虐的伪军全部消灭了。
对于娜塔莉的仗义相助,老市政官当然是感激不尽。他竭力地挽留娜塔莉在庄园住一夜,并且拿出地窖中的美酒招待雇佣兵。
盛情难却,娜塔莉只好留了下来。
波格列谢将娜塔莉和密茨凯维奇邀请进了客厅内,而其他的人则被留在了外面——庄园内的房屋容纳不下这么多的人。
在屋内,老市政官问起了娜塔莉的家世。当得知娜塔莉是雅努什基什卡的女儿后,老市政官大声地赞叹了起来。
波格列谢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娜塔莉的父亲共事过,虽然波格列谢的年纪还大过雅努什基什卡,却多次受到雅努什的照拂。没想到今天,他的女儿竟然又救了自己。
娜塔莉知道波格列谢老人是个忠义之士,而且年高识广。她本次前往琴斯托霍瓦本是事关国事,这下正好向老人请教对共和国命运的看法。
“娜塔莉,”老人说道:“如果早四十年前,你问我这个问题我会说共和国一定会战胜敌人。因为那个时候的我年轻力壮,共和国也正当壮年。可是现在,以我半辈子的人生阅历,我看不到任何战胜瑞典的希望。哪怕我们的国王没有弃国,各个统领和领主同心协力,我们也很难赢得胜利。”
“怎么会这样?”娜塔莉呻吟道。她原本想从老人这里得到慰藉,得到战胜敌人的希望,可波格列谢给她的竟然是如此的噩耗。
而站在旁边的密茨凯维奇见老人如此都悲观,开口反驳道:“怎么会这样?我们的人口和国土都是瑞典人的无数倍,我们一定能组成一支强大的军队,将敌人赶出赶出国土。”
见密茨凯维奇如此的慷慨激昂,波格列谢老人凄惨地笑了笑:
“我不想打击阁下,可是我们的失败是上帝的旨意。所以我们变弱了,敌人变强了。他们打败了我们。”
说着,老人从口袋里取出一本书来。
“我看见羔羊揭开七印中第一印的时候,就听见四活物中的一个活物,声音如雷,说,你来。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拿着弓。并有冠冕赐给他。他便出来,胜了又要胜。
揭开第二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二个活物说,你来。就另有一匹马出来,是红的。有权柄给了那骑马的,可以从地上夺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杀。又有一把大刀赐给他。
揭开第三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三个活物说,你来。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黑马。骑在马上的手里拿着天平。我听见在四活物中,似乎有声音说,一钱银子买一升麦子,一钱银子买三升大麦。油和酒不可糟蹋。
揭开第四印的时候,我听见第四个活物说,你来。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惨绿色马。骑在马上的,名字叫做“死亡”。阴府也随着他。
有权柄赐给他们,可以用刀剑,饥荒,瘟疫,野兽,杀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
娜塔莉和密茨凯维奇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关于“天启四骑士”的预言。可她们不明白,老人读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波格列谢也看出了二人的疑惑,他解释道:“你们不觉得,圣经的预言就是在说我们的国家吗?第一个骑士是白马,传统上代表的是征服者,魔鬼之子,反基督。弓和冠冕都代表着征服,而白色代表的是神圣的逆反。这指的不就是北方那位沙皇吗?众所周知,沙皇的皇袍就是白色的。而第二位”
“第二个骑士是红马,传统上代表大领主,大刀象征着战争和毁灭。是亚努什拉齐维乌!”娜塔莉替老人说道。亚努什拉齐维乌作为立陶宛最大的领主,正是由于他的背叛才导致了共和国的局势进一步的恶化,而战争也在同胞之间展开。
老人点了点头,他和娜塔莉的想法一样。
“第三个骑士是黑马,代表的是饥荒和不公正的交易,这是天平的象征意义。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密茨凯维奇惊叫道。
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这位扎波罗热哥萨克酋长国的大酋长,虽然他是共和国衰落之源,可是没有人能够否认,若非波兰贵族对他的不公正待遇,他是不会走到这一步的。
三人不再言语。显而易见,第四个骑士是青马代表的是纯粹的死亡和与无尽的苦难。这指的就是卡尔十世。
一切都对上了。
“上帝啊,你为什么要如此对待你的仆人!”密茨凯维奇哀叹道。
“这都是上帝的旨意。”波格列谢老人哀叹道。
和密茨凯维奇相比,娜塔莉却镇静的多。她相信预言,却不相信命运。更何况老人如此解释预言也有穿凿附会之嫌。
“上帝不会抛弃他忠诚的仆人的。”娜塔莉坚定地说道。
这话被老人听在耳里,波格列谢老人仰面说道:“除非上帝能赐予我们一位拯救者。”
这时,彻辰推开门走了进来。
“我说,那些雇佣兵叫我过来再拿些酒。”
虽然见气氛不对,彻辰还是尴尬地说道。
第258章 拯救者()
“滚出去!”密茨凯维奇对彻辰大喝了一声。因为波格列谢老人的预言心情低落、陷入绝望的他,再也不顾贵族的礼貌了。
彻辰被吓了一跳,他赶忙将门关了回去。
“这是谁?”波格列谢老人问道。
“路上遇到的一个雇佣兵,他带着的武器上有拉齐维乌家族的徽记。”娜塔莉说道。
“那个卖国贼的人!”波格列谢老人一听,霍然站了起来。他不明白,娜塔莉怎么和亚努什的人在一起。在老人的心中,亚努什比瑞典人更加的可憎。
“并不是,据他自己说他是结束了和亚努什的雇佣合约后,准备去琴斯托霍瓦朝圣的。和他一起都还有一个货真价实的神父。”娜塔莉解释道。
听娜塔莉这么一说,老人心安了下来。
“那么,老爵爷。你觉得国王陛下会是我们的拯救者吗?”娜塔莉将刚才彻辰这事放到了一边,然后问起了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她还是希望能有拯救祖国的良方,这也是她前往琴斯托霍瓦的原因所在。
“我们的国王?”波格列谢老人摇了摇头。
“如果是国王陛下的哥哥瓦迪斯瓦夫四世陛下还在位,那我觉得我们的共和国还会有希望,因为扎波罗热的哥萨克们将他当做自己的保护者好恩主。只要他的一纸文书,赫梅利尼茨基必会束手就擒,而瑞典人和俄国人也害怕他。可是扬卡齐米日国王,他对敌人过于的仁慈而对自己人又过于的苛刻。我并不是为亚努什这个卖国贼说好话,可是如果当时我们的国王陛下能够给他一个元老院的位置,他是定会感恩戴德,不至于在共和国危难之际叛变的。”
“狼就是狼,哪怕给它再多的肉,它也不回感恩戴德的。”娜塔莉并不同意老市政官的看法,而一旁的密茨凯维奇也是一脸的认同。
“那么,娜塔莉。你这是要去哪?”波格列谢并不想为这个问题和娜塔莉争辩,他顺势地转移了话题,问了娜塔莉一个问题。
老市政官可不认为娜塔莉是为了救自己而来的。
娜塔莉知道波格列谢老人虽然对局势悲观,可却并不是那种会卖国投敌之人。可即便如此,娜塔莉还是看了一眼密茨凯维奇,在征得密茨凯维奇的同意后,她才开口说道:“实不相瞒,我们是奉国王陛下的命令去琴斯托霍瓦的。”
国王陛下!娜塔莉的话如同一针强心剂般注入老市政官的心脏,波格列谢的脸红了起来,他那浑浊的眼睛也似乎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虽然在刚才波格列谢这样或那样对卡齐米日的举措和施政不满,可是这毕竟是老人宣誓效忠的共和国的国王。在卡齐米日失踪日久、臣民绝望之际咋一听到国王的消息,也不由得老人不激动。
“国王陛下在哪?”老市政官用颤抖的声音问道。
“国王陛下在西里西亚。”密茨凯维奇说道。
波格列谢脸上的红润退去了。共和国的国王竟然逃到了国外,他这是放弃了他的臣民。
似乎是看出了老人对卡齐米日国王驻骅国外的不满,娜塔莉连忙解释道:“国王陛下也是迫不得已。现在共和国的国土上到处都是敌人,陛下虽然几次的要回国,可波托茨基大人担忧陛下的安危,和皇后一起劝阻了他。”
娜塔莉并没有告诉波哥烈谢,自己都父亲雅努什基什卡也是劝阻者之一。
“那么你们奉国王陛下的命令去琴斯托霍瓦是做什么?”波格列谢老人认可了娜塔莉的说法,他不再纠结这一问题,而是继续问道。
“国王陛下要我们去取回王室寄放再修道院的王冠。陛下他担心,卡尔十世准备在克拉科夫为自己加冕。”娜塔莉说道。
原来如此,波格列谢明白了。
历代的波兰国王继位都是在克拉科夫,而戴上王室寄放在大光明山修道院的王冠则是继位的必要程序。缺少了王冠,那么卡尔十世的继位就将名不正言不顺。
“我和修道院的副院长有些交情。这样吧,我为你们写一封信,希望对你们有些帮助。”波格列谢说道。
虽然老人对局势悲观,沉溺于神秘主义,可他仍然愿意为这些心向光明未来都年轻人提供帮助。
对于老市政官的帮忙,娜塔莉和密茨凯维奇当然是千恩万谢。
“嘿!阿勒瓦尔,我们的酒呢?你怎么没有搬来?”
在庄园外的空地上,见出来的彻辰两手空空,几个雇佣兵不禁大声嚷嚷道。
“你们的雇主把我赶了出来。你们想要喝酒自己去要吧。”彻辰没好气地说道。
这话引起了雇佣兵们的哈哈大笑,他们取笑彻辰连个女人都对付不了。(虽然他们自己也狠畏惧娜塔莉,可这并不妨碍雇佣兵们取笑其他的人)
“不是娜塔莉,是密茨凯维奇赶我出来的。”彻辰辩解道。
说完,彻辰理也不理这些个佣兵,他走回到斯帕索库科茨基神父的身边坐下。斯帕索库科茨基神父坐在奥克萨娜那辆敞篷马车的旁边,在他的身前放着几个面包和一小碟的盐。
彻辰顺手拿起一个面包咬了一口。
“奥克萨娜呢?”彻辰看了一圈没看到奥克萨娜的身影,于是问神父道。
“奥克萨娜去骗钱去了,我看到她牵着一个侍女的手进了柴房,说是要给她算命。”斯帕索库科茨基神父说道。
“团长,你怎么两手空空地出来了?”斯帕索库科茨基神父看着彻辰进了屋,却两手空空地出来,也有些奇怪。
“别提了,”彻辰抱怨道:“我刚到门口就停到他们说什么‘拯救者’,我也没在意。可我一进门,就看见里面那三个人脸黑的就像碳一样。尤其是那个密茨凯维奇。然后我一提到自己是来拿酒的,那个密茨凯维奇就把我骂了出来。我还真没见过这么凶的仆人。”彻辰抱怨道。
“拯救者吗?”斯帕索库科茨基神父重复了一遍。虽然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可神父却能猜出他们谈的肯定是和共和国的命运有关,而且讨论的结果一定不是很乐观,彻辰这才触了霉头。
“是啊,就是拯救者。他们也是的,自己不去救自己,却要靠别人来救!”彻辰负气道。
这话可把神父逗笑了。斯帕索库科茨基神父对彻辰说道:“团长你自己不也是一直希望靠着亚努什亲王来着。”
被神父抢白,彻辰有些抓头挠痒腮。他想辩解,可是却发现自己的确也是这样。彻辰沉默了。
“所以团长,记住你自己说的话: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斯帕索库科茨基神父说道。
第259章 茫然()
第二天一早,娜塔莉告别了老市政官继续往琴斯托霍瓦前进。可和前一天相比,这位贵族少女的心情是低落的。虽然娜塔莉并没有被宿命论所左右,也没有波格列谢老人那么的悲观,可是聪慧的娜塔莉却由此联想起一个事实,一个娜塔莉不愿意面对的事实。那就是对于这个国家,只有你一个人在拯救了。
娜塔莉出身名门望族,祖祖辈辈都效忠于共和国。她之所以接下这个危险的任务,潜回共和国,就是为了能像祖先那样为国尽力。可是现在她却发现自己有心杀贼,却找不到和她一起救亡图存的人。是的,密茨凯维奇一直跟着自己,是她最亲密的战友,可像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在这个国家,所有的人大体分为了这四类:
第一类就是卖国贼们。他们全心全意地投靠了瑞典人,摇尾乞怜地祈求一点主子扔掉的残羹剩饭。他们每天花天酒地、饱食终日,却将羞耻心和贵族的荣誉置之脑后;他们对瑞典人像狗,对本国人却像狼。
这第二类则是“理想家”。他们醉心于自我描绘的虚妄图景。他们妄想着瑞典王国和波兰共和国合并后,在世间最为伟大的战士的权杖的引领下,建立一个伟大的国家。这种人甚至比卖国贼还可怕。因为卖国贼出于自私自利的目的,一旦形势逆转,他们是会改弦更张的;而理想家却自认为把握住了真理,会一条道走到黑。
而第三类则是像波格列谢老人这样的悲观主义者。他们品行高洁,不愿与侵略者和卖国贼为伍,也会去帮助抵抗者。可对反抗却也极度的悲观。他们沉迷于各种预言无法自拔,把一切都看做是上帝对共和国的惩罚。
这最后的一类人则是躲进了森林,或者为求保命逃到了国外。
虽然娜塔莉听说过在立陶宛地区,以萨佩加为首的一群军官竖起了反抗的大旗,可西里西亚距离立陶宛路途遥远,消息不便,娜塔莉并没有听闻那里闹出多大的动静。(卡齐米日接见沙皇俄国使者波将金并达成协议是秘密进行的,娜塔莉并不知情)
一想到这,娜塔莉就一阵心烦。她掀起马车车窗上的窗帘探出头,对后面一辆敞篷马车喊道:“阿勒瓦尔,你给我过来。”
马车停了下来。很快地,彻辰不情不愿地上了马车。
“尊敬的小姐,你有什么吩咐?”彻辰问道。
“你不是来自立陶宛的吗?和我讲讲那边的事吧,特别是关于那些抵抗者的。”娜塔莉说道。
“在那边,我们把反抗亚努什的人叫做同盟军。”彻辰指出了娜塔莉说法上的一个错误。
可彻辰显然搞错了情况,现在可不是讨论用词准确与否的问题。为此,他受到了惩罚。
娜塔莉用马刀的刀柄狠狠地捅了彻辰的肋骨一下,让彻辰感到钻心的疼。
“快说!不要和我扯那些没用的,我今天没那个心情。”娜塔莉对疼的弯成虾米状的彻辰说道。
彻辰强忍着直起了腰,他现在对眼前这位美丽的少女那是一点好感都没有了,有的只是恐惧。
“最近发生的事情我不知道,因为我离开立陶宛已经二十多天了。在这之前,亚努什和布拉厄威兴斯堡元帅的大军攻占了利达堡,将扬索别斯基的部队消灭了”彻辰简要地概述了利达堡之战的情况。
彻辰在说的时候,娜塔莉一直拄着马刀闭着眼睛在听着。当彻辰说完的时候,娜塔莉问了句:“那么说立陶宛已经彻底地被瑞典人给平定了?”
对于这个问题,彻辰给与了否定的答复:“不,被打败的只是扬索别斯基那一支的队伍。而帕维尔萨佩加率领的同盟军才是亚努什最顽强的敌人。在同盟军中汇聚了很多出名的勇士,像米哈乌沃罗德雅夫斯基、安杰伊克米奇茨,这些人都令大亲王手下的雇佣兵们闻风丧胆。”
“这些人我都知道,他们的确都是共和国闻名遐迩的骑士。”娜塔莉点了点头。
知道了在立陶宛还有像自己一样的爱国者在奋战,这算是昨天以来娜塔莉唯一听到的好消息了,这也给了她那干涸的心田以滋润。
“这个家伙还是有点用的。”娜塔莉暗想道。
就在这是,马车车窗的门被敲响了。
“小姐,我有紧急的事情要和您说。”是密茨凯维奇的声音。
娜塔莉打开了窗户,当密茨凯维奇看到彻辰还在车上的时候,他迟疑了一下。
娜塔莉明白密茨凯维奇的意思,她命彻辰下了马车。
“小姐,我刚刚从附近村子听来的消息,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御前掌旗官科涅茨波尔斯基大人向卡尔十世投降了。”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娜塔莉感到一阵的目眩。
御前掌旗官乃是昔日兹巴拉日包围战的一员猛将,现在竟然连他都投降了。
“密茨凯维奇,马上叫队伍抓紧赶路。我要明天早上就赶到琴斯托霍瓦。”好一会儿,娜塔莉才收敛回心神,她对密茨凯维奇命令道。
投降者越多,瑞典人的实力也就越大。卡尔十世也就会更加迫不及待地加冕为波兰共和国的国王。必须赶在这之前将王冠带回到西里西亚。这是娜塔莉的想法。
队伍陡然地加快了速度。由于奥克萨娜的敞篷马车并没有安装昂贵的减震装置,所以在高速行驶下,敞篷马车极为的颠簸。彻辰和斯帕索库科茨基神父不得不抓住身边的重物,以防被甩出去。
和出发时相比,奥克萨娜车上的东西又多了不少,按照她自己的说法,这些都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