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扬泽诺维奇紧张的等待着。他不断地吞咽着口水,喉结有规律地上上下下动着。一阵激动不安的絮语有如风扫落叶似地传来了:“他们来了!他们来了!”
部队又是一阵忙乱的高潮,那是最后的准备工作,站在扬泽诺维奇身后的军官们冲进了各支部队。
一队渐渐移近的骑兵在前面的地平线那边出现了。这天一直是风平浪静的,可就在这时候军队中起了一阵微风,轻轻地拂动矛上的小旗,迎风招展的军旗拍打着旗杆。在两位国王驾到的时候,这一大自然的无心之举仿佛是在欢迎国王和王后一般。
一名元帅的传令兵骑着快马传来了一声口令:“陛下到!”,紧接着就像公鸡报晓似的,各个角落里重复着“立正”的口令。这之后一切都沉默下来。
在死一般的沉寂中,可以听见“嘚嘚嘚”的马蹄声。
今天的卡齐米日国王罕见地穿上了一身带皮的翼骑兵盔甲,他骑着的马是白色的,翼骑兵巨大的羽翼在其身后招展,如同天使一般。
而路德维卡王后则是一身黄色的猎装。王后戴着顶小帽、也骑着白色的马,手上握着柄小手杖。
吕保玛茨基元帅跟在国王和王后的身后,他穿着一身金灿灿的鳞甲,戴着一顶有着巨大护鼻的头盔。元帅的战马是黑色的,如同一头黑龙一般。
在国王还没有驰近的时候,每个兵团沉默不言,毫不动弹,俨像没有生命的物体一般;卡齐米日国王一走到他们近旁的时候,兵团就活跃起来、喧哗起来,“万岁”,“万岁!”的欢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强烈,终于汇成一片震耳欲聋的轰鸣。
在这可怕的震耳欲聋的高喊声中,卡齐米日国王向每一名军人致意。
扬泽诺维奇站在检阅部队的最右侧的地方,他用他那锐利的目光一直迎接着国王的到来,注视着他的莅临。当卡齐米日国王走到离他二十步远的地方,扬泽诺维奇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国王陛下那饱经沧桑的面孔以及路德维卡王后那温暖的笑容。他觉察到一种他未曾觉察的温情和欣喜。扬泽诺维奇觉得国王就是自己的一切——他愿为两位至尊战斗到死。
接着,扬泽诺维奇看到了国王身后的元帅。他的心意动摇了。
“元帅才是我真正的恩主和保护者。”扬泽诺维奇想道。
国王和王后来到了扬泽诺维奇面前。
“陛下,这位就是巴尔要塞的指挥官,扬泽诺维奇上校。就是他夺回了巴尔要塞。”吕保玛茨基为国王和王后介绍道。
卡齐米日国王点了点头。他温言抚慰了扬泽诺维奇一番,并赞扬了其从哥萨克人手中夺回要塞的功绩。
“这都是上帝保佑,还有元帅指挥有方。”扬泽诺维奇答道。
“当然,朕的元帅当然功不可没,可你在前线的奋勇拼杀也是有大功的。”卡齐米日国王说道。
接着,路德维卡王后问起了扬泽诺维奇有无结婚,这让还未结婚的扬泽诺维奇罕见地脸红了起来。
炮兵点起了火炮,在一片轰隆声中,翼骑兵们表演起了元帅最喜欢的刺环运动
阅兵结束后,吕保玛茨基志得意满地说道:
“陛下,王后。你们也看到了,有这精锐之师,我们必将收复华沙。”
“当然,元帅的强兵,您来迎驾的时候,我就见识到了。”卡齐米日国王虚应道。
其实这场阅兵式并非卡齐米日国王所要求的,完全是吕保玛茨基的意思。而每一次的元帅的这种近乎强制国王做的炫耀活动,事后都让卡齐米日国王愤懑不已。
“三万大军,每一支都如同今天检阅了的部队一般。”吕保玛茨基浑然不觉卡齐米日国王的不喜,继续炫耀道。
“我想,萨佩加的部队,恐怕连我的一半精锐都没有吧。”吕保玛茨基夸赞完自己的军队,又贬低起立陶宛大统领来。
卡齐米日国王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幸好路德维卡王后反应快,笑着对元帅说道:“利沃夫的官兵胜在骁勇,立陶宛的官兵长在坚韧,你们两方可谓各擅胜场。再过十几日,我们就要和萨佩加统领汇合了,到时候元帅可亲自看看。”
第362章 出发之前()
由于立陶宛糟糕的路况以及道路沿线城镇落后的补给,从立陶宛出发的三万大军并没有一股脑的出动,而是分批进发。
在米哈乌沃罗德雅夫斯基和安杰伊克米奇茨的部队进发后,彻辰的佣兵团也被排上了出兵的日程。按照萨佩加统领的命令,彻辰的佣兵团将与扬索别斯基的部队一同出发,时间就定在了五月二十二日。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派到佣兵团来传递命令的竟然是米哈乌王子。
米哈乌王子趾高气昂地来到佣兵团,宛如钦差大臣一般。而在此之前,彻辰由于将心力都放在了重建佣兵团上,对于自己这个“情敌”的升迁竟然毫无所知。
“看到了吧,阿勒瓦尔彻辰。这就是你和我的差距。我现在是立陶宛大统领的副官,你拿什么和我争?”米哈乌王子说道。
此时,在米哈乌王子身上看不出一丝的贵族教养。
皮德罗等人看着米哈乌王子那张可恶的脸,每个人都有一种想给脸一拳的冲动。
“米哈乌副官,大统领地命令您都说完了吧,说完了的话你就快些回城吧,不然可赶不上吃午饭了。”彻辰将手令折了折,对米哈乌王子淡淡地说道
见自己的挑衅对彻辰竟然毫无作用,米哈乌王子哼了声,然后一甩手走了出去。
米哈乌王子走后,彻辰对同伴们说道:“我们马上要出发了,大家今天休息一天。我出去一下。”
“团长你去哪?”
“去扬索别斯基那里。”
彻辰真没想到自己会有和扬索别斯基共事的一天。在利达堡之战中,二人曾身处敌对的两方,在战场上打生打死。而之后,扬索别斯基投靠了萨佩加统领,被萨佩加安排在一个虚职上,按他自己的说法,或许今生都和军队无缘了。
可没想到这么快,这位曾经的年轻的共和国将军竟然东山再起,而自己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将和他一同行动。
扬索别斯基是将军,在军衔和地位上是要高于彻辰的,既然马上要共同行动了,彻辰便去拜访了扬索别斯基。
扬索别斯基的军营同样在维尔纳的郊区,当彻辰到达那里的时候,军营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倒不是说扬索别斯基的军队在操练,而是一辆辆运输货物的马车不停地在军营内驶进驶出,在军营的大门两侧,物资堆的和小山一般的高,上百名士兵脱光了膀子在“小山”间劳作着。
“你好,我是佣兵团长阿勒瓦尔彻辰,来见扬索别斯基将军。”彻辰牵着马走到军营门前,对站岗的士兵说道。
那名一名站岗地士兵看了彻辰一眼,请他在门口稍等,然后便进去通报了。
由于彻辰和米哈乌王子之间的赌约,彻辰这个名字在立陶宛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很快的,扬索别斯基便亲自出来迎接彻辰。
“我的朋友,听到你来了我连鞋子都没穿就出来了。”扬索别斯基拥抱了下彻辰,然后指了指自己的脚说道。
扬索别斯基竟只穿着袜子便出来了。
若是一般人,还真得被扬索别斯基感动死。可彻辰对扬索别斯基在亚努什麾下以及利达堡之战中的某些表现印象太深刻了,无论如何也很难对他产生好感。
“将军,好久不见了。相信你也接到了大统领的命令,他让我和您一起前往华沙。”彻辰退后了一步,然后礼貌地对扬索别斯基说道。那态度和动作是带着拒人的疏离的。
见彻辰如此的态度,扬索别斯基也不以为意。他牵着彻辰的手便往里走去。
边走,扬索别斯基边向彻辰感慨道:“战争真能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我原本以为要在维尔纳坐冷板凳坐一辈子了,没想到收复华沙的战争一起,萨佩加统领叶想起了我和斯坦尼斯瓦夫利安茨科隆斯基。大统领让我们统领着五千立陶宛兵马,未收复华沙贡献一份力量。”
“我也正想恭喜您了。”彻辰道。
“你不也是吗?从被驱逐的罪犯到共和国的英雄,人生的大起大落莫过于此。既然上帝让我们进了同一条战壕,那以后我们可要精诚团结了。”扬索别斯基语带双关地说道。
这话彻辰可不好接,他转移话题道:“对了,将军。你这为何囤积这么多的物资,大统领不是说一路上会为我们提供补给吗?”
“沿线当然会为我们提供补给,可是到了华沙以后呢?瑞典人势必不会轻易让我们夺回首都的,到时候必有一场恶战。不提随时有可能从普鲁士返回的卡尔十世的大军,若果我们在城下拖延日久,军粮的供应都会是个大问题。瑞典人一定会在华沙一带坚壁清野的,到时候我们只能吃从后方运来的粮食。可你想想看,只我这一个拥有六门十二磅野战炮的炮兵连就有包括152名炮兵在内的154匹马,不说人了,光是这些马匹每天要吃掉12磅干草和14磅谷物(燕麦、玉米和大麦)。依靠立陶宛糟糕的道路,能否支撑三万人在华沙城下的消耗?万一有敌人偷袭我们的补给线呢?”扬索别斯基说道。
听完扬索别斯基的话,不管之前对扬索别斯基地观感如何,彻辰有些佩服起他的未雨绸缪了。据彻辰所知,很少有将领向扬索别斯基考虑到了后勤补给的情况。他们总是一味地去计算士兵的人数和火炮的数量。
“那将军你没和萨佩加统领提吗?”彻辰问道。
“我去提过了,可是大统领表示等到了华沙,他会有办法的。我看除非他是个巫师能变出粮食来,否则一二十日还好说,拖得久了,大家就准备饿死了城下吧。”扬索别斯基愤恨地说道。
这一次的,彻辰站在了扬索别斯基的一边。他暗自决定,等回到佣兵团也得让英格丽多在维尔纳购买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等到了大帐内,彻辰和扬索别斯基分别坐下。将军的副官为二人端了杯红酒上来。
扬索别斯基喝了口,然后问起了彻辰的佣兵团重新组建的如何了。
“一千六百人的步兵,三百人的骑兵以及一个三磅炮连,已经全部到位了。随时可以出发。”彻辰骄傲地说道。
这的确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一个佣兵团便从无到有建立了起来。虽然这个佣兵团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总体实力上也不能和一些为共和国服役的老牌佣兵团相提并论。
“哈,真不愧是我看中的人!彻辰团长,还记得我当初的话吗?如果‘你选择留在立陶宛为共和国效力,我很欢迎你来我这边。’”扬索别斯基旧事重提道。
“这”
“不急,你可以慢慢考虑。顺便说一句,你和米哈乌王子的赌约,我是站在你这边的。”扬索别斯基说道。
“好,我会考虑的。”彻辰说道。
“那我们继续喝几杯。今天你就别走了,我们来个一醉方休。”
五月二十二日,两支共计七千人的大军从立陶宛出发了。和先前的几支部队不同,这支大军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紧随在大军之后的,由数百辆马车组成的运输队。
第363章 华沙,华沙一()
五月二十三日这一天,身处利沃夫的卡齐米日国王的大军按照原定的计划向着华沙进发了。
这支军队的名义上的统帅是国王陛下,可实际的指挥官则是吕保玛茨基元帅。在元帅的身边,可谓是将星云集:有斯特凡恰尔涅茨基总兵、扬斯科热杜斯基上校、亚历山大卡西米尔上校、扬泽诺维奇上校、克日什托夫格日穆托夫斯基将军、卡西米尔特什克维奇伯爵等一众的共和国将领。这支军队的总人数,也超过了三万人。
在进军途中,吕保玛茨基元帅也充分显示了自己爱慕虚荣、奢侈无度的本色。在这支军队中,元帅和他的随身侍从共使用了60辆6匹马拉的豪华马车,而为其服务的其他私人服务人员则占用了另外10辆6匹马拉的马车,元帅的厨房工作人员和就寝保障人员使用35辆4匹马拉的马车。这还不是他的全套排场,在队伍的最后,元帅还有50名马夫赶着100匹名贵纯种马。
可以说光这一切,就占用了660匹军马。这些马足以武装起一支精锐的骑兵团了。
与之对应的,元帅为卡齐米日国王提供的,不过五十匹马和一百一十名随从。
可吕保玛茨基完全不在乎,他要的就是这样让人瞠目结舌的效果。
在卢布林的时候,扬扎莫伊斯将军前来拜见卡齐米日国王。这之前,这位将领坚守卢布林可谓劳苦功高。卡齐米日国王也对将军的功绩进行了极高的赞扬。可在元帅这里,吕保玛茨基因为扬扎莫伊斯先去拜见国王而生了气,他让这位将军在营地的帐篷外站了一个小时,才和其见了面。
在二人谈话期间,吕保玛茨基也是傲慢无比,做足了元帅的架子。这导致了扬扎莫伊斯回到卢布林后,只派出了五千人的部队随同卡齐米日国王前往华沙,而自己则直接拒绝前往了。
这件事情当然也让卡齐米日国王和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很是不满,可是为了收复华沙的大局,波托茨基劝说国王忍了下来。同时的,波托茨基还给扬扎莫伊斯写了一封信,以国王的名义对其温言抚慰了一番。
来自利沃夫的军队继续启程。这时候,连同一路加入的贵族武装,大军已经膨胀到了四万人。每天,还有不少的义军加入进来。对于加入的义军,如果其统帅是位贵族,吕保玛茨基元帅则接纳了下来,如果是平民或者农民,元帅则是直接将其驱逐了的。而斯特凡恰尔涅茨基则将这些不被元帅所重视的义军全部招致麾下,并毫不在意元帅的讥笑。
如此声势浩大的军事行动,当然引起了瑞典人的注意和警觉。留守华沙的瑞典军队总司令阿尔维德维登贝格紧急命令各处的瑞典守军和皇协军撤往华沙,并一天之内三次修书派人送往普鲁士,请求卡尔十世国王马上率军回援。
在布列斯特要塞方向,古斯塔夫弗兰格尔男爵的军队因为离华沙最远,也是最晚接到撤退命令的。当男爵聚拢大军刚刚离开布列斯特要塞不久,波兰共和国的大军前锋已经到达了距离他不到五里的地方。而前锋指挥官,便是被包洪掳走了妻子和孩子的扬斯科热杜斯基上校。
这位饱尝丧妻失子之痛的上校,对哥萨克、对包洪是满怀仇恨的。现在包洪远在华沙,他便把一腔怒火宣泄在了古斯塔夫弗兰格尔男爵的身上。
最先与接触的是古斯塔夫弗兰格尔男爵接触的是上校充做侦察兵的波兰敢死骑兵。这些波兰敢死骑兵装备简陋,却悍不畏死。他们仗着快马轻刀直冲古斯塔夫弗兰格尔男爵的中军,试图将行进中的瑞典军队截成两段。
一个中队的瑞典步兵迎了上去。他们用长枪组成长枪阵,与波兰敢死骑兵搅在一起。这两方在干燥的平原上展开了厮杀。若非一方穿着灰色的军服一方穿着蓝色的军服,那真是无法区别谁是谁的敌人,谁又是谁的战友。
波兰敢死骑兵人人装备着马刀和手枪。他们绕开了长枪阵的正面,试图不断地用手枪消磨瑞典人的兵力和意志。可在长枪兵的保护下的瑞典火枪手用更为强劲的火力回敬了波兰敢死骑兵。使其最先无法承受伤亡而退到了火枪的射程外。
虽然初战告捷,可古斯塔夫弗兰格尔男爵不敢久留,也不敢扩大战果。因为他知道,更多的敌人正向他涌来。
果不其然,在男爵率领的部队前进了不到半个小时,斯科热杜斯基率领的主力也赶了过来。
斯科热杜斯基是翼骑兵指挥官出身,他带来的骑兵中更有曾经在雅里梅亲王指挥下与哥萨克和鞑靼人交锋的老翼骑兵。
斯克热杜斯基率领着骑兵在高速行进中从行军队形变换成了进攻队形,翼骑兵们以上校为中心一字展开,披甲哥萨克骑兵在两翼掩护朝着古斯塔夫弗兰格尔男爵扑了过来。
这一次,男爵的步兵们虽然也及时地摆开了防御阵型,可却没有抵挡住翼骑兵的骑枪冲锋。一阵骑枪与胸甲的撞击声后,瑞典军队的阵型被撕裂了开来,两军陷入了混战。
在混战中,翼骑兵和披甲哥萨克开始凸显巨大的威力。由于瑞典士兵聚成一团,波兰骑兵的马刀左砍右劈、长枪上挑下刺,几乎没有一下是落空的。
当然,瑞典步兵也是极其勇敢的。他们虽然被打乱了阵型,可三三两两地聚成了小方阵。小方阵中,两名士兵挥舞着短阔剑、一名士兵使用长戟,长短配合。每当长戟手将一名骑兵勾下马的时候,手握短阔剑的士兵就跃上去将其杀死。一些胆大包天的家伙甚至发动了反冲锋,并试图将斯科热杜斯基包围杀死。
最终,瑞典军队的努力归于了徒劳。斯科热杜斯基身边的护卫将瑞典人的反冲锋撵了回去。而之后匆匆忙忙到达的波兰炮兵更是用三磅炮将一个个小方阵轰了个稀巴烂。
自知死战毫无意义,古斯塔夫弗兰格尔男爵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可这道命令,并非所有的士兵都听到了。
最后,古斯塔夫弗兰格尔男爵带着八百多人人带伤的士兵仓皇逃离。两百多名瑞典士兵战死,三百人做了俘虏,这其中,便有那位卡尔松。
而布列斯特要塞,也为共和国军队打开了大门。再往西,就是华沙了。
第364章 华沙,华沙二()
古斯塔夫弗兰格尔男爵带着败讯逃回了华沙。卡齐米日国王率领大军已越过布列斯特的消息让华沙城内的瑞典人一阵惊慌失措。
特别是当古斯塔夫弗兰格尔男爵为了掩饰自己的败绩,将波兰共和国的军队成倍的夸张后,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军人和贵族贵族纷纷请求阿尔维德维登贝格总司令放弃华沙,前往普鲁士与国王陛下汇合。
这些曾经骁勇无比的军人和贵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开始爱惜起自己的生命,而原因则是由于他们在波兰得到的那在瑞典连做梦都不敢梦想的巨额财富。
可以说,每一个随同卡尔十世国王来到波兰的侵略者,上到贵族下到士兵都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