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而的,俄国大军移兵科诺托普城外十里处构筑了工事,以逸待劳等待决战的到来。
在此期间,阿列克谢亲王用尽了各种办法提振大军的士气,他让随军的神父将这次的远征冠上了圣战和解救斯拉夫兄弟的名义,以宗教鼓舞士气;他向贵族和军官许诺,在征服了乌克兰后,那里的沃野千里将是他们的庄园和草场,沙皇陛下会免除五年的田赋以弥补长期征战给他们造成的损失;而对于由市民组成的士兵,亲王也承诺他们,战后将给予他们金钱补偿;对于农奴们,亲王更是开出了杀敌一人便给予其自由的赏格。
同俄国大军相比,维戈夫斯基身边集结的同样是哥萨克酋长国能征惯战、饱经烽火锤炼的各路团队:安东日丹诺维奇上校、帕夫洛戈蒙上校、伊凡费多伦科上校、彼得多罗申科上校、卢基扬默日拉上校、瓦西里佐洛塔连科上校、马克西姆涅斯捷连科上校、普罗科普舒梅科上校、费奥多洛博达上校、季莫菲诺萨奇上校、马特维格拉德基上校、马丁普什卡连科上校、菲隆雅拉里上校、拉夫林西诺诺斯连长、莱什格里岑科连长这是人不管秉性如何,但他们自孩提时代起就在战争的硝烟里、在刀光剑影中成长起来的人们。他们经历过数不胜数的行军、远征、围攻和阵地战役。他们中有许多人参加过当年兹巴拉日保卫战的鏖杀、参加过数十万大军在别列斯捷奇科原野打的那场史无前例的大会战;许多人跟俄国人、鞑靼人、波兰人都曾长期厮杀过,有着极其丰富的战斗经验。
而维戈夫斯基本人虽然战功不显,但他却计谋过人。而他鼓舞士气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把阿列克谢亲王鼓舞俄国大军士气的言论原封不动地告诉所有的哥萨克战士。
自从哥萨克酋长国建立以来,乌克兰的田地和草场大部分都在各个哥萨克团队长、连长和头目的名下,阿列克谢亲王的言论无疑将自己变成了所有哥萨克人的血仇。哪怕之前有些哥萨克团队长和连长首鼠两端、三心二意并且和伊凡希尔科暗通私曲,此时也嗷嗷叫了起来,表示要与俄国人不共戴天。
1658年7月2日,在经过了一天的休整后,俄国大军与哥萨克…波兰…鞑靼联军的决战由单兵决斗开始。
成群的俄国人从工事后面冒出头来,一名又一名出众的骑士越阵而出。而求战心切的鞑靼和哥萨克骑士也迅速成群地迎向了他们。
一番交战后,双方各有伤亡。不过在步战中,联军的伤亡是要小于俄国人的,只是骑战,由于娜塔莉率领的翼骑兵并未有一人参战,故而鞑靼骑士和哥萨克骑士伤亡更重一些。
不过无论俄国方面还是联军方面,知名人士中在大战伊始便倒地殒命者毕竟都寥寥无几。
这样群体决斗或单兵决斗,最能激起了观战中越来越高的战斗热情。
终于的,在餐前甜点品尝完毕后,真正的大餐被端了上来。
俄国大军在阿列克谢亲王的指挥下摆出了俄国大军野战传统的阵型——即步兵摆在中间,骑兵位于两翼。亲王自己独自居于中军指挥,而他将右翼交给了鲍里斯列普宁奥博莱夫斯基将军,而左翼则是西蒙波扎尔斯基亲王指挥。
相对的,维戈夫斯基则采用了彻辰推荐的,在当时西欧和北欧流行的,被称为“瑞典时尚”的战术,即展开一个棋盘式布局,骑兵在两翼交替移动,步兵和火枪手放在中心。
而之所以采用此种战术,彻辰也是考虑到哥萨克的军事组织是以步兵为核心、且团队的番号和数目众多,如此布局可以最大限度的扩展战线的纵深,发挥每个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和火器的威力。但这也造成了哥萨克军队的阵列的宽度,还不到俄军左中右三军的宽度的一半。
和阿列克谢亲王一样,维戈夫斯基本人坐镇中军,除布拉茨拉夫团队,所有的哥萨克团队都听从他的号令统一指挥,而彻辰率领的布拉茨拉夫团队的骑兵和穆罕默德格莱伊率领的鞑靼骑兵则在左右两翼交替移动,随时准备突击。
决战的第一枪有彼得多罗申科团队的哥萨克火枪兵打响。他们朝着俄国步兵的阵列猛烈的开口,试图用火力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
位于俄军战线最前端的是农奴组成的长枪兵和射手,他们本就是阿列克谢亲王拿来作为肉盾掩护其后精锐的俄国新军步兵前进的存在。他们虽然在哥萨克的火力打击下尸首枕籍,但为了那一颗人头的自由,他们还是边还击便缓慢地前进。
在哥萨克火枪兵为火枪装药的间隙,鲍里斯列普宁奥博莱夫斯基将军率领的俄国骑兵从右翼猛地扑向了哥萨克放在右翼的三个团队。
但还未接近,正在右翼机动的鞑靼骑兵便迎了上去,挡住了鲍里斯列普宁奥博莱夫斯基将军的侧击。
鲍里斯将军的骑兵主要以轻骑兵和手枪骑兵为主,他们和同样是轻骑兵的鞑靼骑兵杀的难解难分,战况一时陷入了焦灼。
而在中央战场,两军地步兵也终于短兵相接。
双方的部队像两道人墙,相互进逼,相互挤压,相互搏杀,乱成一团,像两只棕熊一般相互角力,杀得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在这儿、那儿各种兵器都用来鏖杀:有用战刀的,有用短矛的,有用枪托的,有用鹰嘴锄的,有用铁棒的,有用长枪的;也有互相投掷石头和互砸钢盔的;有时人体贴着人体,拥挤得那么可怕,以至人们相互揪打,只能用拳头和牙齿战斗。
西蒙波扎尔斯基亲王两次试图借助骑兵冲锋,哥萨克步兵的攻势,但阿列克谢亲王都拒绝了。
西蒙波扎尔斯基亲王的骑兵部队是真正的主力,是俄军最核心的战力,不到最关键时候,阿列克谢亲王绝不会轻易使用。
在混战中,阿列克谢亲王几次的命令指俄国炮兵朝着鞑靼骑兵,特别是穆罕默德格莱伊可汗的位置开火——这些火炮一也取得了一些战果,使得不少鞑靼骑兵毙命,甚至有一发炮弹落到了一名陪伴在可汗身边的汗国米尔咱的头顶,将其砸成了肉泥,但这一次,穆罕默德格莱伊虽然也肝胆俱裂并拔腿就跑,但他聪明地留下了一名替身和代表可汗权威的六尾旌在阵地上,让汗国的骑兵误以为可汗与他们同在,使得鞑靼骑兵没有因为炮击而崩溃。
从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双方鏖战了四个多小时。终于的,以步兵见长的哥萨克在中央战线取得了优势,俄军的战阵被打的凹了进去。
而此时,阿列克谢亲王除了中军的三个新军团外,能救场的只有西蒙波扎尔斯基亲王的骑兵部队了。
眼见于此,阿列克谢亲王知道不能犹豫了。于是他命令旗手一挥战旗,命令西蒙波扎尔斯基亲王突击哥萨克中军。
以一千波耶骑兵为核心的俄国重骑兵终于等来了战斗的命令,他们在西蒙波扎尔斯基亲王的指挥下,朝着哥萨克的步兵方阵冲去。
面对俄国骑兵的冲锋,哥萨克们英勇异常。他们一批接一批地投入到抵挡俄国骑兵的冲锋中,全然不顾他们犹如被暴风雨摧毁的庄稼成片倒地。哥萨克们呼吸着死亡的气息,排山倒海的马胸从他们头顶掠过,他们的队列给撞得七零八落,他们给冲翻撞倒但即便仰卧在地面,幸存者还是用用匕首去捅去刺俄国骑兵的马腹;数以千计的战刀无止无休地砍向了他们;刀锋起落如闪电,砍向头颅,砍向脖颈,砍向肩胛,砍向双手;他们的短矛仍在不停地捅、刺,他们专刺骑者的两脚、膝盖,他们像毒虫一样蜇人,像飞蛾扑火一般不知生死。
彻辰战前的棋盘布阵终于奏效了。虽然西蒙波扎尔斯基亲王的重骑兵冲垮了五个团队的方阵、击溃了三个、全灭了一个,可更多的团队方阵像钉子一样固守原地,俄国重骑兵逐渐丧失了速度和机动性,他们越来越多的被长矛刺杀,被火枪射杀,很快便无所作为了。
也就在此时,看准了因为西蒙波扎尔斯基亲王的突击俄军左翼产生的空当,彻辰率领的骑兵朝着阿列克谢亲王所在的中军发起了冲锋。
“凭上帝襄助,即刻冲向他们!”彻辰命令道。
“冲锋!”叶利谢伊喝令道。
“前进!”娜塔莉叫道。
而在他们之后,各位连队长重复了口令。
刹那之间,那如林的长矛带着可怕的响声以一个动作倾向了马首,两个翼骑兵连队、十个扎波罗热哥萨克骑兵连队一齐出动,势不可挡,这些连队习惯于摧毁沿途遇到的所有障碍,一往无前,有如遮天蔽日的乌云。
三个护卫阿列克谢亲王和作为总预备队的新军团急忙摆出又厚又密的阵势,成千上万条火枪同时轰响,整齐得就像一个人在射击。枪声过后,有那么一会儿,战场似乎空寂了下来,安静的不同寻常。
俄国新军士兵中有些人眯缝起眼睛窥视那狂风暴雨似的可怕逼攻,有些人执矛的手在瑟瑟发抖,所有人的心都像有把榔头在敲得扑通扑通响。他们牙关紧咬,胸口在猛烈地起伏,喘息沉重。
阿列克谢亲王在马镫上站直了身体。他非常明白,战场的胜负手就在此一举。
新军火枪兵的这轮齐射只要挡住了翼骑兵为矛头的骑兵冲锋,那么胜利的填平必将向己方倾斜。到时候中央战线上的新军长矛手一拥而上,两翼的骑兵击退鞑靼骑兵并对哥萨克主力进行包围,胜利的就必将是自己这一方;反之,如果新军火枪兵没能击退敌军的骑兵冲锋并且被其击穿了方阵,将大军截为不能相顾的两段,那么自己将只能咽下失败的苦果。
战场上黑烟笼罩,哪怕阿列克谢亲王再如何的盯视,他的眼睛仍然无法穿透黑烟看到浓烟中的一切。
恰在这时,一阵大风吹过,竟奇迹般的将浓烟吹散了开来。
阿列克谢亲王瘫坐在了马上。他看见翼骑兵铺天盖地直向己方的新军方阵攻杀过来。
恍惚间,他甚至能听到响如闷雷滚动的马群鼻息了。
紧接着,破坏从天而降,毁灭从天而降,死亡从天而降!
仿佛不是从人的胸膛里发出来的,它们是如此可怕,听起来令人不寒而栗,令人毛骨悚然!阿列克谢亲王身前那堵由活人组成的大墙在摇晃,在扭曲,在爆裂;矛柄折断的咔嚓声,有一会儿淹没了其他一切声响,随后响起了成千把铁锤在全力锤击铁砧的声音,响起了千百连枷在打谷场上拍打谷物的声音。
单人发出恐怖的叫喊,群体发出悲惨的呻吟。
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相互混杂,杀到了一处,在一种不可思议的恶战漩涡中翻滚;接着是无情的屠戮,从漩涡里冒出热气腾腾的鲜血,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气味。
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第五列的俄国新军方阵被冲垮了,成片倒地,遭马蹄践踏,被长矛戳穿,给刀剑砍劈。
阿列克谢亲王也被冲击的险些摔落下了马。是护卫着他的一百名执戟郎拼死救护才救他脱离了险境。
中军被击破,俄军各部开始动摇了。鲍里斯列普宁奥博莱夫斯基将军不顾来自侧翼的哥萨克人的火枪队对他的骑兵的持续打击和鞑靼骑兵的纠缠奋不顾身地返回,他拦住了试图追击阿列克谢亲王的彻辰,并死死地拖住了他。
西蒙波扎尔斯基亲王则负责殿后,在掩护绝大多数俄军撤离后,他本人和许多俄军贵族被俘。亲王本可以活下来,因为他是被鞑靼人俘虏的,对于鞑靼人来说,他就是活的金袋子。可西蒙波扎尔斯基亲王在见到穆罕默德格莱伊后,竟向可汗的脸上吐了口水,勃然大怒的穆罕默德格莱伊随即命令将其斩首。
阿列克谢亲王这一次的战败,不仅大量辎重、军旗和一些大炮被联军俘虏,还有近15000俄军战死。
哥萨克们在保卫乌克兰的战斗中获得了空前的胜利。
第737章 战后婚礼()
在1658年9月16日,波兰共和国与哥萨克酋长国间终于签署了哈佳奇条约,并且是以维戈夫斯基提出的条件为蓝本的。
当合约签订的消息传来,正在布拉茨拉夫休整的彻辰兴奋的骑着马在草原上跑了三圈。
没有什么比这更值得高兴了。
在彻辰想来,乌克兰真正的和平了,而包洪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他的父辈们不曾有过的和平和安宁。
万事顺遂,但有一件事情却一直令彻辰感到非常不满——那就是扬卡奇米日国王对自己的赏赐。
虽然彻辰是作为哥萨克的团队长在科诺托普作战,但他的另一身份却是波兰的贵族,并且协助维戈夫斯基也是由于来自扬卡奇米日国王的密令。可在战后的论功行赏中,扬卡奇米日国王却只给了彻辰一个伯爵的爵位以及五千塔勒的赏金。
要知道,哪怕是维戈夫斯基,在战后都一次性给予了参战的布拉茨拉夫的哥萨克十万塔勒的赏赐。扬卡奇米日国王的穷酸和维戈夫斯基的慷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更可气的是,哪怕布拉茨拉夫的哥萨克在战场上元气大伤,扬卡奇米日国王的特使对于当年彻辰承诺的税负一分钱都没有减免。不得已之下,彻辰只得自己掏了腰包,让英格丽从出口到意大利的粮食收入中拿出大部分来抵偿了那些税负。
当然,在娜塔莉口中,扬卡奇米日国王也是有着各种各样不得已的理由。国王要增强王权,要建立直属于自己的王室军队,这些都是花钱的项目,并且一旦开始花出去的钱就如流水一般,作为国王和王后的支持者,他们夫妻当然咬着牙也要支持的。况且,他们家还不需要咬牙,只要拿出部分的战利品和税收就足够了。
眼见着妻子如此,彻辰当然也不好说什么。
但有一次皮德罗小声的像彻辰发牢骚道:“国王和王后我们当然是支持的,改革我们也是支持的,可最好不要花我们的钱。”
彻辰却罕见的没有任何的反驳,而是自己灌了一杯黄汤下肚。而闻弦之雅意的皮德罗之后让英格丽偷偷地做两本假账,一本用来给娜塔莉看,一本记录真实的收入,彻辰知道后也没有阻止,反而听之任之。
入夜,彻辰回到了布拉茨拉夫,这里早已灯火通明,因为一场婚礼马上要举行。
婚礼的双方,男方是佣兵团的第一猛将叶利谢伊,女方则是奥克萨娜。
是的,就是那位吉普赛女人奥克萨娜。就连彻辰都没想到,严肃苛严的叶利谢伊和轻佻妩媚的奥克萨娜竟然会看对了眼,并且还产生了情愫。
主持婚礼的是斯帕索库科茨基神父,这也是神父兑现当初在科诺托普对叶利谢伊的承诺。
本来,婚礼在科诺托普战役结束后不久就要举行的。可一向不注重礼法的奥克萨娜这一次却出奇的固执,一定要等她的几位亲人到来后才肯举行仪式。
谁都知道吉普赛人居无定所,要找到人无异于比登天还难,可为了遂奥克萨娜的意,叶利谢伊主动的将婚礼的日期无限期的拖延了,并亲自带着人去找寻。
终于的,历经3个多月,他将奥克萨娜的几位在世的亲人一一请了来。
这才在布拉茨拉夫能够举办婚礼了。
当彻辰回到布拉茨拉夫的时候,他听到的是前来参加婚礼的人群顿时爆发出一阵响彻云霄的欢呼,巨大的声浪震得房屋的墙壁都在打颤,震得树上的残叶纷纷飘落,人们的耳朵都快震聋了。哥萨克们开始举起了火绳枪朝天鸣放,帽子都飞上了半空。举目四望,前后左右到处都是乐得眉飞色舞、笑逐颜开的面孔,兴奋得冒火的眼睛和张得老大的嘴巴,到处听到的都是:“新人万岁!”,“叶利谢伊万岁”,“奥科萨娜万岁!”
这其中,彻辰的叔叔皮德罗吼叫的格外的卖力,可他的声音还是给淹没在人们暴风雨般的欢呼声里了。
此时的布拉茨拉夫简直变成了一座欢乐的海洋。遵照彻辰婚礼按照最隆重的样式办理的指示,数百头牛羊被宰杀,从地下挖出成桶的蜜酒和啤酒堆的超过了军营的屋顶。
当彻辰回来,所有的人都入席饮宴。
佣兵团的军官和奥科萨娜以及叶利谢伊的亲戚在大厅,其他年长的和身份高的都在各个房间里坐席,年轻些的则在广场上、操场上与普通百姓围着熊熊的篝火同样饮宴作乐。
在主桌席上,人人畅饮开怀,传杯弄盏,互诉衷情,不停地为两位幸福的新人祝酒。
当人们的兴致达到了最高潮时,彻辰作为地位最高者站起来说道:“祝福新人。”
所有人都举起了酒杯准备说同意的话,可就在这时,皮德罗打了岔:
“嗨,我的侄子,祝酒词不是这么说的。”
接着,皮德罗站起身举杯清了清嗓子说道:“叶利谢伊阁下,奥科萨娜女士,我代表我那不会说话的侄子向你们举杯祝酒!祝你们鸾凤和鸣,百年偕老,多子多孙。奥克萨娜,你别看叶利谢伊驰骋疆场,英勇杀敌是个英雄,可他在那方面还是个雏鸟,面嫩的很!不过我相信他很快就会成熟的,因为他毕竟是个男人——虽然我不知道在哥萨克中不喝酒的算不算男人(有人大喊:不算,当然不算)。好了,玩笑开完了,我要说的是,叶利谢伊,我待你就像对我的侄子一样的亲,看到你结婚,我是由衷地高兴。我已有了个孙女,但我还想要个孙子,这个就看你和彻辰谁先让我得偿所愿了。不过我相信,对于此事,你是既不会缺少大丈夫的气魄,也不会缺少愿望!那么尊敬的在座各位,请大家举杯!让我们为不久的将来就要降生的后代祝酒!愿上帝赐福他们!”
“万岁!”众人无不应和道。
娜塔莉的面色酡红,她悄悄地靠在彻辰的肩膀上,看着那一对新任小声说道:“彻辰,我们也该努力生下我们的后代了。”
第738章 有事献殷勤()
叶利谢伊和奥克萨娜结婚后不久,在布拉茨拉夫的彻辰被一纸加急的信件召回了华沙——扬卡齐米日国王有要事要见他。
彻辰本想着单人独骑的赶往华沙,可前来的信使却暗示彻辰,此次国王召见是有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他去完成,所以请他务必带上可靠的人手。
听到这话,皮德罗拍了拍手说道:“上帝啊,我们的国王陛下总是在有事的时候才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