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太平”号却像一只狡猾的狐狸,不仅是悄悄地驶出,而且是径直驶向渔山列岛。
  这回,我军指战员既没有灰心,也没有放松警惕。他们依旧全力以赴地耐心等待。
  零时21分,高岛观通站报告:敌军的“太平”号护卫驱逐舰从渔山列岛驶出,已经航行到距离高岛海里的地方,目前海上风力……
  纪智良听到报告,忙把那句到了嘴边的命令,强咽下来,脸上露出了犹疑的神色。这是因为小型鱼雷快艇抗风力弱,在风浪里航行,风险太大,再加上视距过近,又赶在黑夜,按说,这样的气象条件是不宜出击的,可是,这么难得的战机,怎舍得抛下?!
  他坐下来,捧着脑袋,思索了一会儿,猛地抬起头来,对准无线电话筒,交代海上指挥艇155号的铁海江副中队长:“老铁,你自己驾着快艇到海上去,看看战区的实况怎样?”
  “好!”海上指挥员铁海江快活地回答。
  只一刻工夫,铁海江清亮的嗓音便在无线电话中出现:“战区实测,风力2~3级,轻浪,视距~3海里,适合出击!”
  天从人愿,纪副大队长笑得大咧开嘴,望着通信长猛喝:“命令各艇,火速出动,铁海江在前面等着呢!”
  夜雾蒙蒙中,4条鱼雷快艇由铁海江率领,编成单纵队,向大海深处驰去。留下的两条预备艇,只好在锚地上跺脚叹气。
  铁海江副中队长驾着155艇,劈开墨黑色的浪涌,溅起蓝荧荧的磷花,在海风中飞也似的前进。朱洪禧指导员同他肩并肩地靠在一起,沉静地观察着前方的情况。艇艏激起的水珠,像小石子似的扑打过来,扎得脸皮生痛。鱼雷艇一会儿落进波浪的谷底,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一会儿又蹿上浪尖,眼前惊起一片白光。
  在惊涛骇浪中扑腾的鱼雷艇上,忽然响起了岸上指挥员纪副大队长的声音:“155;155;你现在距‘大鱼’还有10海里,10海里。”
  “大鱼”便是敌舰。10海里是个准备进入战斗的最佳距离。
  岸上指挥员的声音,激动得铁海江全身热血沸腾,他正要把大队指挥员的命令传达给身边的那三艘鱼雷艇,这时,又听见枪炮手王日春发出声叫喊:“报告艇长,左舷,5度,发现灯光。”
  铁海江压低嗓门,发出了第一道作战命令:“继续加强瞭望,发出战斗警报,按原航向前进。”
  铁海江的第一道命令同时也飞进了岸上指挥所的无线电里。于是铁海江便听见了纪智良副大队长的回声:“小铁,看准啦!那灯光就是“太”字号!”
  紧接着铁海江的耳朵里又传来了纪副大队长干脆响亮的命令:“按第一作战方案执行,开始攻击!”
  “第一作战方案”是纪副大队长在舟山基地练兵时同艇长们几番研究几番修正才最后敲定的。这个方案经过“图上导演”,“夜间实兵攻击”等不间断的演练,已经在每个鱼雷兵号手的心中扎下了根。临到这个决定胜败的紧急时刻,只要指挥员一提到这个方案,每个鱼雷兵号手便能分毫不差地绣出这朵奇花来。铁海江听到纪副大队长的这声命令,一个斩钉截铁的声音便飞进了每一个鱼雷兵的心中:“跟我来!”
  155号快艇像只振翅飞翔的海鹰,对准“太”字号的红灯猛冲过去。156、157、158三条鱼雷艇也紧咬着跟在后面。

击沉“太平”号(3)
几乎是刹那之间,我人民海军部队的4艘鱼雷快艇如离弦之箭,成单纵队乘风破浪,向着攻击目标高速驶去,对敌军“太平”号护卫驱逐舰形成半圆形包围圈,并依次发射出鱼雷。我空军部队的轰炸机、强击机也闻风而动,搏击长空。
  此时,“太平”号依然亮着灯,在一种轻松、潇洒的状态下,四平八稳地行驶。他们没有接到任何解放军海军已经出海活动的报告,也不知道这片原来完全属于他们的海域会潜伏着解放军的鱼雷快艇。
  雷达兵向值班的副舰长宋季晃报告:“雷达屏幕上有几个小亮点正快速向我舰!”
  宋季晃竟然满不在乎地说:“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那不过是几条打鱼的机帆船,不足为惧。”
  直到解放军的4艘鱼雷快艇距“太平”号不到4海里时,在舰桥上观测的国民党兵才从望远镜中清楚地看出冲着他们驶来的不是渔民的机帆船,而是解放军的鱼雷快艇。霎时间,“太平”号上乱了营,凄厉的战斗警报划破了夜空的宁静,“太平”号开足马力,加速向渔山列岛方向逃跑。
  然而,它这个时候再想逃跑已经为时太晚了!解放军驾驶的鱼雷快艇是新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4个大功率发动机可以使快艇的航速达到52节。这个速度是国民党海军中当时任何一艘军舰都望尘莫及的。
  一个高高的黑色烟柱,在“太”字号敌舰前面升起,紧跟着便是一记闷雷似的轰响。头一个黑色烟柱刚刚落下,另外几个烟柱又升腾起来……
  水兵们狂呼欢叫的声音,从快艇编队里飞荡过来,“命中啦,命中啦……”
  铁海江回转身来,望着通信手高喊:“向岸上指挥所报告,命中敌舰,我艇全部安全返航。”
  战后查明,击中“太”字号的那枚鱼雷是158号艇射出的。鱼雷命中了“太”字号的右舷,它立刻歪倒在水中。
  此时,敌舰还误判我鱼雷艇中队是轰炸机群,仓皇中向空中盲目射击,曳光弹在夜空中发出一道道白光。
  我方的158号鱼雷艇跟进157艇转向,打开消声器,采取35节高速向敌舰冲击,1时37分距敌舰5链,发射了两条鱼雷。
  这样,在不到90秒的时间内,几艘鱼雷艇都相继向“太平“号发射了鱼雷,海面上掀起巨大的水柱和黑烟。
  “轰隆隆!”伴随着一阵巨雷般的爆炸声,”太平“号的右舷被鱼雷炸开一个1米见方的大洞,海水汹汹涌入,军舰开始向右侧倾斜。宋季晃吓得手忙脚乱,扯着嗓子喊叫:“快发报!快发报!叫基地马上派军舰前来救援,快!快!”
  岸上指挥所里。纪智良副大队长站在高突的礁岩上,透过望远镜,望着大海中正在燃烧的一个大火团。在红色的火团中,一艘大军舰的舰尾正缓缓地翘了起来,舰艏沉重地埋在海水里,那根挂满旗帜的桅杆,倾斜得好像一门半升起的高射炮炮筒,被大潮拥裹着,慢慢地向南面漂移。
  又过了两小时,海上天色大明,从大陈方面赶来三艘大军舰,靠近了正在沉没中的太字号。最前面的一艘护卫舰上拉出一根长长的缆绳来,拖着沉没中的“太”字号,慢慢地往回转……这时,纪智良副大队长从架在悬崖顶上的高倍望远镜中终于认准了舰上的两个大字:“太平”。
  啊,真是“太平”号呀!他终于笑着喊出声来。
  3时20分,从大陈岛驶出国民党海军扫雷舰、护卫舰、战列舰各一艘,前往救援。5时左右,前去求援的护卫舰系上缆链,艰难地拖着“太平”号往南慢慢移动。7时15分,“太平”号急速下沉 “太平”号被护卫舰拖着拽着,在海浪中吃力地移动着,越来越慢。早上7点15分,护卫舰上走出来两名水兵,挥动手中的大斧,朝缆绳狠砍……“太平”号失去依托,舰首立即沉入海中,15分钟后,这艘火力和吨位在国民党海军中均排列第7位的大型军舰,带着没有来得及逃出来的副舰长宋季晃和28名官兵葬身大海。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击沉“太平”号(4)
“太平”号被击沉的消息,引得台湾和国外的舆论一片哗然。“太平”舰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海战中被击沉的第一艘驱逐舰以上的战斗舰艇。合众社说,“太平”号军舰的被击沉是一个“惊人的行动”。还说,人民海军部队显示的攻击力量,“使得台湾的军事当局感到越来越惊慌”。
  路透社报道,华盛顿方面人士表示,“太平”号军舰的被击沉“证明共产党中国现在拥有很大的海军力量”。
  美联社说,“太平”号军舰的被击沉是人民海军部队的“重大胜利”,它“使国民党大吃一惊”。这次海战被命名为“第一次东海海战”。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国民党当局在“太平“号被击沉后的24小时内,在蒋介石的亲自主持下接连召开了两次紧急会议,商讨应对办法。第二天,蒋介石为给被震惊的台岛军民鼓气,颁布了对“太平”号军舰官兵的抚恤令和褒奖令,并派人组织台南工学院等大专院校学生发起了一个“建舰复仇”运动。同时,蒋介石还授意有关部门与美国政府协商,要求给予台湾更多的军事援助。
  国民党海军司令官马纪壮不仅遭受到蒋介石的严厉训斥,承受着巨大的舆论攻击和压力。好不容易度过那段火烤油煎的痛苦日子之后,马纪壮开始反思国民党海军的防务。马纪壮知道,如果没有国民党海军的舰只运送给养、护航保驾,金门、马祖、大陈等国民党占领的沿海岛屿可以说连一天也守不下去,因为解放军可以随时发起登陆作战。可是,派出军舰在这些岛屿来回巡弋,面对日益强大的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的攻击,这些军舰遭到攻击的危险越来越大。马纪壮进退两难,思来想去,他决定采取保存实力的策略;在大陈岛一带护航的军舰,白天一律行驶到外海去,以躲避解放军空军的轰炸,晚间再返回大陈港口,以安抚岛上的军心。
  自认为万无一失的马纪壮万没料到,解放军很快就掌握了国民党海军的这一活动规律,1月10日晚,人民解放军海军再次在海上设伏,第1鱼雷大队102艇在张逸民艇长的指挥下,单艇单雷击沉了国民党海军“洞庭”号炮艇,创造了海战史上的又一奇迹。
  据可靠情报说:蒋介石在接到“大平”号护卫驱逐舰被我军击沉的报告后,颇感迷惑不解。他问:“你们不是说浙东沿海没有*的舰艇吗,怎么会冒出来那么多的鱼雷快艇?”
  后来,不过只有短短2个月,又一艘上千吨的大军舰葬身海底,台湾岛朝野震惊。蒋介石大发雷霆,责令马纪壮检讨海战失利的原因。
  情绪沮丧的马纪壮召集部属们一连开了好几天的军事检讨会,他们分析来,分析去,始终不得要领。最后还是海军副司令官梁序昭得出的结论语出惊人:“经我反复研究后发现,国军战舰连遭不幸,实属‘八字’不佳。‘太平’的舷号是22,‘中权’(被解放军空军击伤)的舷号是202,‘洞庭’的舷号是103,每艘舰的舷号数字相加,总数是4,音同‘死’,可见是凶吉天注定,非战之罪也。”
  马纪壮明知这是无稽之谈,梁序昭纯粹是胡说八道,但为了稳定军心,消除海军内部日益蔓延的恐慌、厌战情绪,还是接受了梁序昭的建议,下令海军各舰艇凡舷号数相加为“4”者,立即予以更改。
  蒋介石对梁序昭的辩解更是很难相信,但事已至此,再说什么也无济于事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击沉“太平”号(5)
一周以后,迫于当时的形势,为了保存海军仅有的一点实力,在马纪壮的一再请求下,蒋介石下令把大陈岛舰队全部撤至南麂岛。此后,国民党海军舰艇轻易不敢到大陈岛海面活动,国民党空军的飞机也不敢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在大陈的上空飞来飞去,人民解放军完全掌握了大陈附近海域的制海权和制空权。解放军前线战士高兴地说:“现在,天是我们的,海是我们的,不要多久,连敌人盘踞的大陈也会是我们的。”
  从此,敌人的军舰再也不敢在大陆近海区露面了。至于空中飞贼,仅从1954年11月1日至登陆作战发起之日,华东空军先后对大陈岛、一江山岛轰炸7次,投弹1600枚,炸毁炸伤敌舰5艘;歼击机出动279架次,击伤、击落敌机多架,摧毁了一江山敌军的高炮阵地,牢牢地筑起了空中长城。
  夜深人静,张爱萍床头的电子管收音机里,一个嗲声嗲气的女播音员正在播放着台湾 “外交部长”叶公超同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华盛顿签署《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的最新消息。
  对于张爱萍来说,这个最新消息早已没有了新鲜气味,这个闹腾了快一年的公开秘密,这笔“拉锯战”拉个没完没了的政治交易,在张爱萍的脑子里,已经翻来覆去地演绎过多少遍,条约中的那套政治空话、假话、大话,令他听得大倒胃口。不过这个关系到大陈岛、金门、马祖前途的条约,还是牵扯着他的心,他不能不耐着性子顺着那播音员怪腔怪调的声音,一句一句地往下听。他是只从狂风暴雨中成长的雄鹰,他对美蒋头子们反革命的两面派嘴脸,两手策略,阳谋阴谋,已从愤恨和鄙视升华到了冷静审视、深刻解剖、从容应对的理性认识阶段。此时此刻,他正要从这一大堆老掉了牙的旧闻新闻中看出台湾海峡上空即将卷起的风云,他想从这一大堆假的空的大话的背后找出那些在黑幕中达成的确确实实的肮脏交易。他想从杜勒斯和叶公超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下面看出艾森豪威尔和蒋介石肚里那长满钩刺的九曲回肠来。他对云遮雾障的政治风云揣摸猜测了半天,末了,他终于得出了一个明确无误的判断──美蒋间签订的这个条约,对于他和浙东前线陆海空三军指战员来说,正是擂响了一通催征的战鼓!他坚信,只要浙东前线三军登上一江山岛,这个信誓旦旦的庄严“条约”立刻便会化做一纸空文,成为一场笑话,他巴望联合渡海登陆的胜利,能像原子弹爆发的冲击波一样,把美国总统和蒋介石的痴心妄想在东海上空冲刷得干干净净。
  他在一种将军的智慧和安然中,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清早,他在天主教堂前面庭院里散步时,望见老烟枪聂凤智笑憨憨地走了过来,“报告首长,昨天夜里,我偷听了敌台广播……”
  两位将军在哈哈大笑中,话题很快便专注到了北京中南海,毛泽东主席为了回应这个条约将要挥出的那记老拳来……两人不约而同地料定:毛泽东这记回应的老拳,肯定砸在一江山上,一定会用一江山-大陈岛的汪洋火海,来把这个纸老虎条约烧成灰烬,而这记老拳出手的时刻,就迫在眉睫。
  一触及上阵交兵的大事,两位将军的豪兴便立刻变成凝重深沉的思考。
  张爱萍郑重地问聂凤智:“我们封锁海岛的战斗,打到现在,距离完全夺得两权的要求还有多远?”

击沉“太平”号(6)
聂凤智抽完一支烟卷,正要张口回答,参谋长王德捏着一张字条走过来对张爱萍说:“陶勇司令员决定,再派一支鱼雷艇大队南下参战……”王德将字条递到张爱萍手里。
  字条是“海指”副司令马冠三的电话记录,说明了鱼雷艇大队到达宁波港的行程和日期,还有对这个大队具体布置的建议。张爱萍让聂凤智看过了电话记录。聂凤智笑笑说:“鱼雷艇的首战大捷吊出了陶大哥的胃口,他想再抓条大鱼过足馋瘾,好呀,实在太好啊!”
  张爱萍轻拍着马冠三的字条问王德:“你看,这新来的鱼雷艇大队,安在什么地点为好呢?”
  聂凤智一听这话,立刻背转身去,走开。他不想插手这兄弟军种具体部署之事。张爱萍伸手把聂凤智拽住:“你也来参谋参谋嘛!”
  “我完全赞成马冠三同志的意见,白岩山那地方不错。”
  “把新来的鱼雷艇大队摆在白岩山,这样便同高岛鱼雷大队形成了两只拳头,南北呼应,两面夹击。”王德对马冠三的建议进行分析。
  “在拳术上这叫抱虎归山。”聂凤智带点开玩笑地说,“两拳相向,这么一抱,便把大陈湾的这些军舰,抱进怀里来了!”
  “既然你们都说好,就这样定吧。”张爱萍笑着一锤定音。他对马冠三的建议是满意的。
  张爱萍此言既出,王德连忙说:“那我马上去找海指司令部,照此执行。”
  张爱萍把话题重又拉到夺取大陈岛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上面:“说说你的打算吧!”张爱萍催促着。
  聂凤智咂了咂嘴,好一会儿才说:“事情有点麻烦呢!”
  他望着大陈海湾方向:“现在的问题,就在这几条军舰上面。经过上次那场轰炸,特别是海军鱼雷艇把“太平”号炸沉,大陈湾这十来条军舰也学乖了,他知道我们空军的飞机至今还不能在夜间出动,所以它就在夜间出来巡逻,夜间在大陈湾里补充给养,天一亮,便躲到海里去,同我们打游击,让我们没法下手啊!”
  “总不能老让它这个样子‘油’下去呀!你想想办法嘛。”
  “办法,我是想过的,我想抓几个恶劣天气,趁他的军舰大白天也只能停在大陈湾里,不能出海去游击,这时我们空军给他来个突击,搞掉它几个大家伙,这样可能解决问题。”
  “这样的天气,能抓到吗?”“难,难啊!”“难,并不是没办法。还能难倒你聂老总吗。”张爱萍纵声笑了。聂凤智回到自己的指挥所,便忙着给南田前进引导站打电话。
  离宁波市100公里的东矶列岛上面,有个名叫南田的小岛。岛上没有人家,长满乱刺和荒草,还有几处龇牙咧嘴的礁岩,小岛东头有座高地,站在高地一望,上下大陈岛、一江山、披山、南北麂山诸岛尽收眼底,大陈湾里那些进进出出的军舰、渔船,也一眼望得清清楚楚。
  1954年4月,聂凤智来到南田,一眼看中了这个不起眼的荒凉小岛,便让华东空军司令部组成一个“前进指挥引导站”,扎根这小岛上面。引导站的二十来个官兵肩扛背抬着雷达装备和无线电通信器材,攀悬崖,过绝壁,沿着没有路的山路,把一个雷达通信站安在了敌人的眼皮底下。
  小小的前进引导站在南田小岛上站稳脚跟后,聂凤智又把另一个小站推进到距此地100公里外的松门。南田和松门两个引导站一旦建立起来,聂凤智在宁波城里便确切地掌握了大陈列岛天空和海上的情况,便把航空兵作战的飞行半径向南推进了100公里,使台湾空军在大陈上空战斗停留的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为我军在大陈岛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斗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国民党大陈守将刘廉一把两处小站视为戳进他眼中的两根刺,立即派出飞机、炮艇和小股匪特不断地来偷击。一天夜里他从台湾调来一架轰炸机,对南田站的雷达阵地进行毁灭性的打击。飞机对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