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景气不气馁-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潮”的万向节。
  有意思的是,鲁冠球的工厂一开始竟是从生产进口万向节起步的,今天为人们所称道的国际化也是被逼出来的。道理很简单,那时候的乡镇企业在国内市场上没有任何优势,没谁会把一个小小的万向放在眼里,鲁冠球他们要技术没技术,要实力没实力,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20世纪80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机会,鲁冠球从北京得知因为进口汽车万向节型号多、批量小、质量高、工艺精、利润薄,国内企业都不愿意生产。正愁找不到突破口的鲁冠球眼前一亮,马上向有关领导拍了胸脯说要生产进口汽车万向节。其实这个时候,厂里所有的职工恐怕连进口万向节碰都没碰过,这个承诺简直是有些异想天开了,谁都不相信,一家员工都是农民出身的乡镇小厂能在进口产品上折腾出什么名堂呢?
  然而路终归是自己走出来的,既然决定了做进口汽车万向节,剩下唯一要做的就是怎样完成。
  大家想出的办法是,照着实物绘图纸。鲁冠球打听到当时的进口汽车集中在天津港进关,就想办法通过当地海关搞清楚进口汽车的实际去向,然后派人大江南北分路跟踪,好不容易找到一辆进口汽车后,就恳求驾驶员允许他们利用晚上的停车时间把万向节卸下来,按照实样描成草图,再赶在早晨出车以前把万向节装上去。就是用这样最原始、也最费力的办法,万向开始了各种进口汽车万向节的试制,随后他们带着研制出来的样品对号入座地又找到驾驶员,再次请求用他们的产品替换,保证上门服务,免费安装。其中万向只有一个要求,将使用情况反馈给他们,便于改进。今天这样的创业故事听起来已像是天方夜谭,但事实上万向就是这样开始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鲁冠球:自己的梦自己圆(6)
整个20世纪80年代,鲁冠球用力最多的是产品质量,价廉质优是他手中唯一的武器,但要过质量关又谈何容易。他的农民队伍起点实在是太低了,全厂高中生只有两名,初中毕业已经算是高学历了。现实是令人尴尬的,很多工人一边嚼着甘蔗一边上班,嚼剩的甘蔗皮在工作现场随处可见;工人们看不懂图纸,不习惯用千分尺、游标卡;几乎没有质检制度,全面质量管理三个英文字母缩写(TQM)中只认识一个字,称之为“皮蛋”,出了废品怕惩罚就干脆扔到田野里、河塘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鲁冠球就是带着这样一支刚刚洗脚上田的农民队伍,踏上了日后国际化的征程。
  1980年初春,万向发生了一件日后影响企业发展的大事。一天,鲁冠球收到了安徽芜湖客户的一封来信,信中说“贵厂的产品价格虽公道,但有些万向节出现了裂缝”,经过一番沉思之后,鲁冠球马上决定派人到大江南北寻访所有客户,把有问题的产品统统背回来,免费调换合格产品,谁知竟有3万多套次品被追回,堆在仓库里像个小山包,价值40多万元。
  40多万元在当年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有人建议修补后再降价处理,但鲁冠球却决定用另一种方式来处理。在报废产品现场会上,作为一厂之长的鲁冠求首先作了自我检讨,并请扣除自己半年奖金,说完就第一个扛起装满次品的草包向镇废品收购站走去,在他的带动下,身后排起了一条长龙。由于这次损失,万向职工半年都没发奖金,但却唤醒了全厂员工的质量意识。
  在以后的很多年里,鲁冠球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几乎是想尽了办法:他拿着鞭子把所有职工赶进业余补习班,谁不愿意就缓调工资,甚至罚款;不惜一切代价引进人才,提升职工队伍素质;为了进入当时机械工业部确定的国内三家万向节定点生产厂行列,鲁冠球派人拿到《整顿条例》,对照标准逐项整顿,在后来的检查中得分居同行之首,硬是以乡镇企业的身份挤了进去,按规定,作为全国生产万向节唯一的乡镇企业,万向本来连参选的资格都没有。
  1984年,鲁冠球第一次打开了国际市场,美国汽车零配件领域排名第三的舍勒公司找上门来,订了3万套万向节。1987年,这家企业提出今后万向的所有出口产品都必须经过他们公司,否则就将削减每年20多万套的采购量,鲁冠球当即拒绝了对方的要求。他不信这个邪,也不想将企业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戏剧性的是,一年之后,舍勒公司的订单又回来了。而在第一次合作的16年后,万向竟将这家企业收入囊中,成为世界上拥有万向节专利最多的企业。
  鲁冠球的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2009年春,就在美国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他却一反平日的低调,投资数亿在家乡建造电动汽车产业园。做汽车是他毕生的梦想,为这一天的到来,他已经足足准备了半个世纪。回首来时路,他曾意味深长地说:“人世间的事物,别人要打倒它很难,怕就怕被自己打倒。历史告诉我们,城堡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要通过市场竞争把它挤垮是很难的,就怕自己站不住。未来的胜利,关键还是靠我们自己,靠强大的精神力量,靠对事业有一种永不满足的态度。只要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比尔·盖茨:除了自己,没有人能使你倒下(1)
比尔·盖茨背景
  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前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世界首富”、“商业天才”等带着无限光辉的定语是“比尔·盖茨”这个名字永远的光环,在资本时代,比尔·盖茨几乎就是智慧、财富、梦想的代名词。
  1955年,比尔·盖茨出生于美国华盛顿西雅图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但从小盖茨便展现出在数学与自然科学方面的极高天赋。1967年,盖茨进入私立湖滨中学,在这里盖茨首次接触到了计算机,并从此与计算机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而他在计算机方面惊人的天赋在湖滨中学开放、自由的氛围中也得到了最大的展现与发展,他的人生就此开始走向传奇。
  青少年时期的盖茨已经展现出了让人惊叹的商业才能与在软件设计方面的天赋。13岁时,盖茨就开始编程;15岁时,盖茨带领着学校的计算机程序编制小组为一家大公司编制了工资单程序,并出人意料地提出按版权抽取利润的合作形式,显露出精明的商业意识;17岁时,盖茨向自己的学校卖出了课程表程序,这一程序至今仍被湖滨中学沿用;而在读中学期间,盖茨已经与好友保罗·艾伦及伊文斯创办了一家公司,他们雇用廉价的学生劳动力,招揽生意,寻找一切可以赚钱的软件项目;在进入大学前,盖茨与艾伦便已经坚信计算机总有一天会像电视机一样走进千家万户,而他们的目标就是让每台计算机里面都装上他们设计的软件。
  1973年,比尔·盖茨进入哈佛大学,但谁也没有想到,两年后,他便从这所世界著名的学府退学,于1975年与保罗·艾伦共同创立了日后的软件业巨子——微软,此时,盖茨19岁,促使他作出这一惊人决定的原因是:“我们意识到软件时代到来了,并且对于芯片的长期潜能我们有足够的洞察力,这意味着什么?我现在不去抓住机会反而去完成我的哈佛学业,软件工业绝对不会原地踏步等着我。”正是从比尔·盖茨意识到这点起,世界上少了一位数学家或律师,却多了一位软件天才、商业巨子和一家叫“微软”的公司。当时的微软公司聚集了一帮为软件而疯狂的年轻人,在盖茨的带领下,这家公司渐渐崭露头角,至1980年微软公司获得了与“蓝色巨人”IBM的合作机会,迎来了微软发展的辉煌转折点,微软一跃成为软件行业内的佼佼者。随后,盖茨以其极佳的商业嗅觉与技术敏锐感判断出Windows将成为日后的主流,开始着力开发Windows系统,于1985年推出操作系统 ,并不断升级换代,又相继推出Office办公软件、Internet网络浏览器、搜索引擎等,至今雄踞软件行业霸主地位。
  比尔·盖茨曾对自己的大学老师说,他要在30岁时成为百万富翁,而事实上,当他31岁时他已成为亿万富翁,并在39岁时成了世界首富,此后连续13年稳稳地坐在世界首富的宝座上。
  2008年6月,比尔·盖茨辞去在微软的一切职务,全身心地投入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盖茨将自己几乎所有的个人财产都投入了这一基金会,股神沃伦·巴菲特亦将个人财产的85%捐赠给了基金会,交给盖茨夫妇打理。自此,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基金会。
  有人说盖茨是神话和奇迹,但也有人说盖茨是撒旦和希特勒,打着深深盖茨烙印的微软,在商界里似乎无往而不胜,但创业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守业永远不可能风平浪静,创业前期的艰辛,决策失误带来的巨大风险,由于桀骜、霸道、强势惹来的非议进而转化为一场场严峻的生死危机……世人就像看惊险大片一样看着微软在惊涛骇浪的商海里翻滚,但盖茨凭借着其魔鬼般的心智,心无旁骛,永不畏惧,带领着微软一次次化险为夷,疾驰前进。

比尔·盖茨:除了自己,没有人能使你倒下(2)
除了自己,没有人能使你倒下
  【观点】
  “当你陷入人为困境时,不要抱怨,你要悄悄地振作起来,重新奋起。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
  【核心提示】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微软的商业帝国也曾经历风雨无数。Windows开发的一再失败曾经是微软历史上最大的伤痛,当比尔·盖茨满怀激情想要争夺Windows市场时,迎来的是一次接一次的失败。伟大的企业家从不会在危难时怨天尤人,而是默默地振作。此时的盖茨冷静地抵抗住内外压力,带着自己的信念,带领微软走出危机,走向进一步的辉煌。
  【进阶阅读】之危机背景
  “在微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么让人伤心和沮丧的经历。”说这话的是当时微软Windows研究小组的主要负责人麦克·乔治。
  1981年,苹果抢先一步开发出了被称作麦金塔的电脑软件,这种软件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图形用户界面。让别人拔了头筹,这是比尔·盖茨无法容忍的,于是开发“Windows”更为紧迫,盖茨希望凭借这一软件夺回一城。盖茨对此软件的开发无比重视,从外寻求了麦克·乔治等技术人才,并划出微软最优秀的20名程序设计员组成团队,全力以赴地进行研发。而且,微软对外许诺这将是个颠覆性的新产品,由此给外界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与期待。
  然而,由于当时的个人电脑内存容量太小,其8088微处理器的速度很慢,无法满足Windows所需,同时比起以往的MS—DOS等系统,Windows本身的复杂程度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想,因此Windows软件开发了两年多,却一直身陷泥潭,并未见任何实质性的突破,Windows的面世似乎遥遥无期。无奈之下,微软只得无可奈何地宣布将原定于1983年底的交货时间推迟至来年的第一季度,这让号称“我们出售的是承诺”的微软公司,特别是盖茨个人觉得非常有失体面,然而,真正让人沮丧的事情随后一件接着一件发生,后果完全出乎了盖茨的预料。
  1984年2月,当300多家硬、软件公司满怀期待地赶往西雅图希望可以拿到微软关于Windows的产品时,微软再次宣布将Windows的供货时间推迟至5月,众人失望而回;待到5月,微软的销售经理一一拜访各家用户公司,向他们道歉说Windows软件的供货将再次推迟至8月。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让用户们逐渐失去耐心,转而开始探寻“可视”公司的VisiOn软件的可能性。这对微软来说是个极度危险的信号,如果“可视”公司抢先一步实现了技术的突破,那么这块市场微软就将失之交臂。所幸的是VisiOn软件以及其后IBM亲自出马推出的“顶视”软件皆由于技术上并未有彻底突破而遭遇市场的冷淡反应,人们转而继续期望Windows的诞生。这对微软来说是一次喘气的好机会,但无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Windows依然无法达到人们的期望,就意味着微软也将黯然退出这场角逐。8月旋即而来,然而微软依然交了白卷,这次,在失望之余大家再也没有多少耐心,新闻界开始极尽挖苦之能事:“如果你想成为像比尔一样的亿万富翁,你必须先学会当众吹出直径一寸以上的大泡泡。”舆论的冷嘲热讽,市场的失望情绪,让微软陷入两难境地,Windows的开发进退维谷。

比尔·盖茨:除了自己,没有人能使你倒下(3)
但是,坚持只做最好的软件的盖茨以其坚定的信念激流勇进,并摒弃外界的一切杂音,转身寻求公司内部的症结。当意识到自身在行政管理经验上有不足时,盖茨果断退居董事长之席,将总裁之位让给了具有高超组织能力的谢利。而正是因为这次转换,Windows的开发终于出现了的转机。谢利经过一番调查发现,Windows计划之所以推进缓慢,除了技术上的原因,组织与管理上的混乱也是阻碍计划推进的重要原因。快刀斩乱麻,谢利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组织结构的变革与调整,而此时的盖茨则全身心地投入软件总体框架和发展方向的制定。1985年初,Windows的开发终于走上了有条不紊的轨道,而此时的盖茨更是展现出临危不乱的大将风范,为了开发出尽可能完美的软件,盖茨索性将Windows的交货时间一下子推迟至1985年6月。外界的一切质疑与非议都变得无足轻重,在盖茨心里,他只要他的最完美的Windows。随后,盖茨带领着微软Windows小组开始魔鬼式的集中开发,大家吃住在实验室,没日没夜,开足马力,所有设计人员进入近似疯狂的状态。
  工夫不负有心人。1985年5月,盖茨终于带着演示版Windows软件出现在当年的dex电脑大展上,向成千上万的观众展示同时用鼠标和键盘打开或关闭“窗口”的效果,同时宣布软件售价仅95美元。1个月后,微软公司正式对外发放测试版。自此,微软在软件行业的地位更难撼动。此后微软不断推出性能上更为完善的、……Windows2000乃至Vista,其中推出时曾创下了在1992年发售量达700万套的惊人业绩。
  微软就是凭借着这样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在危机当头仍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稳稳占据软件霸主地位,几乎没有给任何竞争对手任何机会,创下了一个个商业奇迹。
  “坚持下去,成功就在下一个街角处等着你。”这是比尔·盖茨对于成功的理解,事实上,在事业上遭受挫折时,如果打了退堂鼓,那么挫折就会成为失败;如果始终以自己的信念坚持下去,挫折就有可能转变为磨砺之后更为光辉的成功。除了自己,没有人能让你倒下,请不要向自己低头。
  在不公平里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效
  【观点】
  “公平并不总是存在的,在各个方面总有一些不能如意的地方。但只要适应它,并坚持到底,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核心提示】
  有人说,除了反垄断,微软已经无敌。也正是反垄断,曾让微软一度面临灭顶之灾,甚至它像梦魇一样纠缠无休。微软有诸多委屈,在盖茨的心目中,这是最大的不公,但是环境既定,盖茨选择的是面对、接受这样的现实,坚持到底,寻求一切可能的突破口,最终破茧而出。
  【进阶阅读】之危机背景
  树大招风。而微软这棵大树不仅大还无比高调甚至霸道,大手笔的收购、不择手段的竞争、不给竞争对手留一点生存空间的强势,其市场占有率颇有垄断市场之嫌,以至于有人宣称“千万不要碰盖茨想做的生意”——“比尔·盖茨”和“微软”这两个名字有着令竞争对手不寒而栗的杀伤力。也因此,“垄断”这个阴影始终笼罩着盖茨与微软公司。
  早在1993年,美国联邦法院就宣布,他们要开始调查微软公司违反反垄断法的嫌疑,而此事的起因是加州的一家小软件公司SATC ELECTRONICS起诉微软有侵权行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比尔·盖茨:除了自己,没有人能使你倒下(4)
但真正让微软头疼的是,由于挤垮网景浏览器而招致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指控,这一指控差点让微软面临解体的危险。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脑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互联网的崛起,Internet浏览器技术方兴未艾,而一向对未来发展趋势有着先见之明的盖茨却认为,决定未来计算机世界命运的,仍是“Windows”技术而不会是浏览器技术。因此,微软并没有开发浏览器技术的计划。正是这一致命的错误,让一家叫网景的小公司欣喜地发现了巨人阴影下透露出来的一丝阳光。在随后的两年内,网景专注于浏览器技术的开发,推出了一款名为“领航员”的全新浏览器。很快,一种基于Internet而首次与微软无关的新的软硬件体系形成了。以网景为首的一批互联网技术公司应声崛起,迅速构成了一股隐隐然可以与微软分庭抗礼的新力量。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看着这样一个事实:如果网景在浏览器市场上取得垄断性优势,它就完全有可能也有实力推出一套新的操作系统以替代微软的Windows。一下子,似乎全世界都看到微软帝国大厦的根基在摇动,无数人摆好了舒服的姿势想看看微软和盖茨如何应对这一场“自作孽”的祸端。
  盖茨也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荒谬。盖茨开始迅速采取行动,在与网景的战略合作谈判破裂后,凭借财大气粗的实力,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微软豪掷20亿美元,通过购买、兼并和开发等多种手段,迅速推出了一个浏览器产品IE 20。为了彻底摧毁网景,盖茨决定将这一产品实行免费开放。这个决定一出,浏览器市场马上一片骚乱,因为当时网景浏览器的收费标准是45美元,而IE的功能与之相近却分文不收,无疑让包括网景在内的所有公司和消费者都目瞪口呆。随后,微软宣布将Windows 95与IE捆绑销售,而当时全球85%的电脑安装了Windows 95操作系统,这几乎是挤占了网景绝大部分的市场,并且微软还利用其强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