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业余爱好,而且还不知道在越来越沉重的生活压力下,是否能够保持得住……
我和其他几位作者朋友聊天的时候,偶尔也会说起如果不写小说,今时今日的我们会在哪里,做着什么呢。
答案真是五花八门。
但我对自己那样的生活是没什么美好憧憬的。如果不是写作,我恐怕只会成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市民,每日为生活奔波,养活自己恐怕都要竭尽全力,更不要说老婆孩子和父母了。
我自认自己不是那种能够在职场文化、社会上混的如鱼得水的人,我的性格不讨人喜欢。
当初我妈就批评过我的性格太倔太死板,不讨人喜欢。我的亲戚也断言我这样工作之后是难有出头之日的,还号召向我的人精表姐学习学习。我当时梗着脖子说:“人跟人不一样,让我像她那样是绝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当时的我刚刚加入一家小小的广告公司,因为能写会画——老读者或许都还知道,《我踢球你在意吗》最开始是被我画在速写本上的漫画,后来因为画的太慢了,才写成文字放到了网上——我在广告公司里身兼数职:文案创意、广告分镜制作员。
那不是一个很大很正规的公司,老板是峨影厂的一个摄影师,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出来下海开了个影视广告公司。除了我和他儿子,以及司机之外,公司里全都是女性。经常拿着他当初拍摄的裸体人体写真给我们炫耀他当年是多么先锋。
但脾气不是很好,经常无缘无故骂人,所以工作压力很大。
工作也没什么意思,因为虽然是文案创意,但很多广告根本不需要我做创意,只需要照着国外成功广告抄袭就好了——不仅仅是公司这么要求,有些广告客户往往也会拿着国外优秀广告来要求我们抄。
那个时候,写张俊他们的故事就是我在枯燥无聊的工作之余唯一的消遣,以及唯一能让我有成就感的事情了。
平时我是一个小广告公司被老板骂得狗血淋头的应届毕业生小文案,但晚上回到出租屋时,在我把小说发到网上之后,看着那些热情洋溢的评论,我是无数未曾谋面的读者口中的“大大”。
这种割裂的生活真是有种难以言语的奇妙感受。
这种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工作干的苦闷,看不到任何希望,收入也难以提升。再加上《我们是冠军》第一次拿到了稿费,竟然比我工资多一倍。于是我以要熬夜看欧洲杯,没法保证上班为由辞职,老板也没有对我进行任何挽留,我估计我和他都互相看彼此对方不顺眼很久了……
于是就这样我辞职,成为了一个全职的网络作者。那个时候其实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规划,甚至连有没有规划我现在都记不清楚了。反正当时《我们是冠军》写的很慢,一本书写了三年。
当时我恐怕还不觉得我是否能够把写作当成我一生的职业。
这种心态在我写了《冠军教父》也都还存在,说白了我对自己的信心并没有那么大,从小我就不是一个很有自信很有安全感的人,也许和家庭环境、人生经历都有关系。
所以就算是在《胜者为王》的上架感言里,说起入行二十年的时候要再写一个类似总结时,我的语气都不是很确定。
所以竟然一口气写了十五年,并且只写足球这一种题材,现在想起来都还是很让我惊讶的——没想到有一件事情,我竟然可以坚持做这么久。
这十五年里有过对未来的茫然,有过对自己的全盘否定,有过极度悲观觉得自己不适合干一行了,但也有过很多喜悦和快乐的回忆:第一次被读者叫“大大”,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读者qq群,有以自己小说为主题的网络社区论坛,有看到自己的作品和人物影响了现实中的读者,也还记得自己的小说变成漫画时的成就感……
如果要说有一件事情是绝对没选错的,那一定是在2003年的三月,决定把《我踢球你在意吗》放到网上去。
当时在我对面的室友,正在制作个人主页,憧憬着日后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网站制作者。
而我则在把写在笔记本上的故事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上电脑,绝不敢想此后十五年我一直都在重复做这件事情。
套用一句那个时候网络小说流行的一句话:某某某并不知道,从那一刻起,历史的车轮就开始了转动……
如果我当初没有选择写网络小说,如今的我会在哪里,会在做什么,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呢?
或许会这样,或许会那样。
但值得庆幸的是,幸好,幸好我当初决定把写在本子上的故事放到网络上来。
幸好,幸好我第一次把自己的故事放到网上就遇到了热心的你们,才支撑着我一直写了十五年。
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我遇到了最好的那一种。
真好啊。
※※※
以往的上架感言,总是要说几句大话,喊几个口号,立几个目标,比如什么争月票一类的。
但自从《冠军之心》开始,我发现自己的写作速度大不如以前,无论是自身身体素质在下降也好,还是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分心也好。
总之更新变慢了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事实,我曾经试图努力一下,看能不能恢复到《胜者为王》时的速度,但我发现不太可能了。现在的我甚至没办法一口气专注地在电脑前写一个小时。
今年十月份过了生日,我就三十六了,正式奔四。
或许人不得不服老。
能够保证每天两更对现在的我来说,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所以这本书就不争月票了,也没脸争。
订阅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月票随缘吧。
我当然知道争月票对于订阅成绩有正面促进作用,但实在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过几天我还要回老家给我妈过六十大寿,又要耽误四五天的时间。
孩子暑假了,他妈妈张罗着让他学滑冰、游泳、足球……一个星期都没几天能在家里吃饭的。
就今天,上架的第一天,她就带着孩子出去了,我一个人留在家里,中午饭是叫的外卖金拱门。之所以没跟着出去,是因为家里约好保洁来做大扫除,必须留人看家。
其实《冠军之心》时就没争过月票了,实在是更新不给力,拿不出手段去争,我总不能干嚎两嗓子,什么福利都不给,就指望大家热情洋溢地为我投月票吧?我自认还没这么大的个人魅力。
所以还是那句话,喜欢我的书,正版订阅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也是本分了。
其他的不奢求。
谢谢大家来看我的书。
毕竟都十五年了,我还在写,还有人看,我就已经很高兴了。
祝你们看书愉快,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谢谢。
第一百零四章 圣诞节(求订阅)()
“比赛结束!桑普多利亚在客场逼平了佩斯卡拉!以一场平局结束了冬歇期前的比赛。联赛踢了二十轮,经历了换帅风波的桑普多利亚在新主教练上任之后重新找到了正确的节奏……目前暂列联赛第七,虽然并没有进入联赛前六,但还有半个赛季,以桑普多利亚目前的势头,下赛季重新出现在甲级联赛中并非不可能的事情……而在联赛上半程最后时刻桑普多利亚的明星人物,当然就是高了!”
当西利奥这么说的时候,电视转播就给到了高峥特写镜头。
他和他的队友们正一边聊着什么,一边从球场上走下来。
因为他始终用手捂着嘴巴,所以没有人知道他在说什么,但从他的表情来看,很放松。
“也许是在问队友圣诞节去哪儿度假吧……哈!”西利奥瞎猜道。
※※※
“嘿,高,你的圣诞节假期要怎么过?”走入球员通道的时候,奥比昂亲热地把手臂搭在高峥的肩膀上问他。
“没想好呢,可能就在博里亚斯科呆着吧。”
“真是无趣,好不容易有个假期,难道不应该好好放松一下吗?”
“我觉得家里就很放松啊……”
“别这样,高,你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你需要发泄一下过剩的精力!”
高峥乐了:“我觉得还好,佩德罗。”
“我打算去马洛卡,不跟我一起去吗?那里有游艇,还有大把大把漂亮的妞儿!以及狂欢派对!”
“算了,佩德罗,我可不想上八卦小报的花边。”高峥耸耸肩。
奥比昂大笑起来:“你们中国人就是这么害羞!”
高峥在心里默默吐槽,中国人才不害羞呢,而且酒池肉林这种娱乐方式还是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宗发明的,你们现在玩的都是我们玩儿剩下的……
但他脸上依然面带微笑地说:“我和阿尔贝托他们约了要在假期聚一聚的。”
奥比昂知道高峥所说的阿尔贝托他们是谁,是上赛季预备队的队友,不过自己和他们交情不深,而且这帮人玩的太清淡了,他也不喜欢,于是他摆摆手:“那我祝你假期愉快!”
※※※
俱乐部并没有在打完佩斯卡拉的比赛结束之后就给球员放假,而是选择在圣诞节前进行了一次球员聚餐。
聚餐完毕,假期才算正式开始。
高峥虽然并没有安排去外地度假的活动,但他已经接到了马西的电话,他们约好了要利用圣诞假期在热那亚聚一聚。
“我就知道他会叫伊卡尔迪来,还好我叫了你们,还好不是孤军奋战……”看到高峥身边的伊卡尔迪,马西对身边的桑彼得罗和托佐说道。
“行行好吧,阿尔贝托,如果我不叫上毛罗的话,他就要被人遗忘了。”高峥拍了拍身边的伊卡尔迪。
“我可以证明!”桑彼得罗举起手说。1993年出生的桑彼得罗因为年龄的原因,还可以继续在预备队踢球,所以他和伊卡尔迪是预备队的队友。在预备队中,伊卡尔迪确实没有什么朋友,总是独来独往。
但伊卡尔迪却似乎并不领情,瞪了高峥一眼:“那是因为我在预备队专注于进球而已,才没空交什么朋友呢……”
高峥一把搂住了伊卡尔迪,揉着他的头发说:“行了行了,我知道你在预备队进了十二个球,真是厉害!”
伊卡尔迪皱着眉头不满道:“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我怎么觉得你是在嘲讽我?”
“别胡思乱想。”高峥又使劲揉了一把伊卡尔迪的头发,“我是很真诚地在恭喜你,你在预备队干得不错!”
“但你在一线队干的更不错……”伊卡尔迪小声嘟囔道。
高峥就像是没听到伊卡尔迪的嘟囔一样,将目光投向了马西、桑彼得罗和托佐,然后发现少了个人:“咦,莱托没来吗?”
马西和托佐、桑彼得罗对视了一眼,有些不自然地说:“我给那小子打了电话,但他说自己已经出去度假了,就不来了……”
“什么度假,大卫就是不愿意来。”旁边的托佐说。
“为什么呀?”高峥很意外。
“他现在混的不太好……”马西解释道。“或许觉得在我们面前会有些自卑吧。”
“他去了哪儿?”高峥问。
上赛季结束之后,莱托并没有能够和桑普多利亚俱乐部成功签约,合同到期的他离开了俱乐部。
“博里亚斯科……”马西说。
“那不是我们小镇吗?”高峥奇道。
“对,你不知道这个小镇上也有一支球队吧?”
高峥茫然地摇摇头。
“事实上那确实有一支球队。我不想这么早下定论,但去那种球队踢球基本上和离开职业足球没什么区别了。”马西摊开手。“博里亚斯科俱乐部连职业俱乐部都算不上。在那种地方踢球,除非才华横溢,否则很难踢得出来。”
“大卫心里恐怕也清楚,所以他才不愿意和我们聚会,他觉得我们已经和他拉开距离了。”托佐说。
这就是职业足球的残酷性了。
哪怕他是在一支获得了预备队全国冠军的球队里踢球,也不一定就能够在一线队立足。
在成长的路上,有很多曾经一路同行的人会慢慢掉队,最后还能一起并肩站在职业球场上的人屈指可数。
※※※
三个人在一起吃完了晚饭,聚会就到此为止了。
没有去夜店嗨到凌晨,也没有找个酒吧继续叙旧。
高峥谢绝了马西要开车送他回家的好意:“我真不是不放心你的车技——你开车我都能睡着,你说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他这么解释道。“我只是想要随便逛逛,既然从博里亚斯科出来了,我还是想看看大城市的夜景嘛。”
随后他在餐厅门口告别了马西和伊卡尔迪,将鸭舌帽的帽檐往下再压一压,把羽绒服的领子高高竖起来,挡住大半张脸,再加上是晚上,灯光昏暗,不仔细看也未必能认出他来。
就这样,高峥在游人如织的街道上漫步起来。
这是圣诞节假期,类似于中国的春节,是外国人最隆重的节日。
平日里就很热闹的热那亚街上更是人潮涌动。
随处可见挂着彩灯的圣诞树。
高峥看到这一幕就响起一年前,他和老赵坐在马路边吹冷风的日子,当时自己已经决定重返意大利来追寻自己的目标,但对于未来究竟怎么样,不管是他还是老赵,其实心里都没谱。
那天晚上老赵喝了很多酒,说了很多话,高峥也颇多感慨。
那种圣诞的热闹欢乐和老赵的失落迷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今天,他又想到了莱托,当时在预备队里关系比较好的队友,一起拿到了预备队全国冠军,但现在却在一支小镇球队踢球,未来能否杀的出来,真不好说。
虽然应该是很开心的时候,但结束了聚会的高峥心情却并没有因此而好起来。
漫步间,他来到了一个小广场,广场里聚集了不少人。
原来有不少街头艺人都在这个小广场里表演,吸引了游客们的关注。
有人在表演街头魔术,有人在玩花式足球,也还有人将浑身涂成金属色,模仿雕像……
高峥挨个浏览过去,在一角发现了一个带着毛线帽子的女歌手,她穿着紧绷的牛仔裤,上身是里面带绒毛的高腰夹克,脚蹬一双长皮靴,很随意地坐在音箱上,怀里抱着一把吉他,拨动琴弦的同时,轻轻摇摆身体,正在唱着一首节奏欢快的歌曲。
“……自从我来到这里,感觉到了快乐和恐惧,发现自己正在犯着每个可能出现的错误。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备注:歌自vox angeli的《new soul》)
她摇头晃脑哼着“啦啦啦”的时候,闭着眼睛,嘴角微微翘起,带着心满意足的微笑。
这幅样子打动了高峥,让他决定停下来驻足欣赏。
在他身边不时有人走上前去,将手里的硬币放在打开的吉他盒里。
高峥也打算这么做,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枚硬币,上前一步,半蹲下来将硬币放进了进去。
这位女歌手见状抬头向高峥报以感谢的微笑。
但高峥却愣住了,眼前的女孩子有一张让他感到熟悉的面容。
他仿佛在哪儿见过一样。
第一百零五章 会唱歌的女孩()
“你不是学小提琴的吗?”高峥看着坐在他对面的女孩子,有些迫不及待地问出了自己内心的疑惑。
这个疑惑是在他发现抱着吉他唱歌的女孩子竟然就是他在飞机和火车上两次遇到的同行者时诞生的。
他对古典音乐懂得不多,但也知道古典音乐总是需要着正装,在很高大上的地方演奏,是很严肃很庄重的一种音乐形式。
而却小提琴的女孩子在他心目中也应该是端庄典雅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与在街头弹吉他唱歌联系不上。
冯诗谣笑着说:“谁说学小提琴的就不能弹吉他唱歌了?”
高峥被反问的哑口无言,似乎是这么个道理……
“我喜欢唱歌。”冯诗谣又解释道。“学小提琴是我妈妈的心愿,和拉小提琴比起来,我更喜欢唱歌。”
“你唱歌很好听。”高峥诚恳地点头道。他刚才明明情绪不是很高,但在听到了冯诗谣的歌声,尤其是看到了她的笑容之后,不知怎么的,他的心情也随之好转起来。“你以后一定可以成为歌星的!”
“谢谢。”
高峥说:“没想到我们竟然能遇到三次,热那亚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想要连续遇到三次也不容易吧?”
“这倒也是。”冯诗谣轻轻点了点头。“这说明我们俩有缘。”
“既然这么有缘,留个联系方式呗。”高峥掏出手机。
冯诗谣并没有拒绝,也没有犹豫,而是很大方地也拿出了手机:“好啊。你有微信吗?”
“有!”
随后他们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互加了微信。
高峥注意到冯诗谣的微信名叫“冯姐”,这么直白的自称让他有些错愕,没想到一个学小提琴的女孩子取名这么社会……
当高峥盯着冯诗谣的微信名字发呆的时候,冯诗谣也注意到了高峥的微信名:“小高”。
她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小高?你这么大个子取这名字?”
“冯姐?你就不怕别人误会你年纪很大?”高峥撇撇嘴。
“你不觉得这样反而可以给人惊喜吗?”
两人相视一笑。
“我要回学校了。”冯诗谣抬腕看了看表上的时间,已经不早了。
“坐车吗?”
“五站公交车。”
“我送你吧。”高峥主动说。“你这吉他音箱的一个人也不好拿。”
冯诗谣并没有拒绝,依然很大方地说:“好啊。”
就这样,冯诗谣背起吉他,高峥拉起音箱,两人走向了公交车站。
一直把冯诗谣送到了学校门口,高峥才和她挥手告别。
“再见。”
“嗯,再见。”
高峥看着冯诗谣背着吉他,拉着音箱一个人步入热那亚音乐学院的大门,他也转身离去。
※※※
当冯诗谣返回宿舍的时候,有些惊讶地发现室友肖莹莹竟然在房间里。
“咦?你不是和帅哥过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