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三经概览-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玄妙而神秘的《周易》
《周易》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奇书,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也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具璀璨夺目的华章。

  两千多年来,《周易》不断地释放出它的智慧能量,影响着华夏民族及世界各族人民心理特征的形成,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为之孜孜以求,皓首探索。它博大精深,玄奥神妙,自从汉代被奉为“众经之首”以来,古今中外的研究者,所作注释和解疑之书多达两千余种。“易学”之学,已成为世界级的专门学问!

  欧洲哲学权威捷恩称赞《周易》是“智能宝典”,说它“亘古常新,并且与最新的原子论物理学颇多相同之处。”我们的东邻日本,更是推崇《周易》,明治维新时期曾严格要求政治家:“不知《易》者,不得入阁。”

  当今社会,《周易》更是风靡世界。国际上普遍认为《周易》是一本奇妙的未来学著作。《周易》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引起人们如此强烈的兴趣,主要在于它深奥的哲理和对事物作出判断、预测的准确,以及它提出的变易、简易、不易宇宙法则和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

  一、人更三圣  世历三古

  1.伏羲构画八卦

  伏羲是神话传说中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如同亚当、夏娃缔造了西方文明一样,伏羲、女娲点燃了华夏文明的薪火。

  远古时期,伏羲的母亲华胥在经过一片水草丰美的雷泽之地时,看见一个巨大的脚印,十分好奇,便赤足踏上去,从此有了身孕,生下儿子伏羲。

  为了繁衍人类,伏羲与妹妹女娲滚石成婚。后来,他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成为部落中最具威望的首领。他教人们打猎、捕鱼,并教人们把渔猎得来的鱼虾兽肉放在陶器里煮熟了吃,把活着的野兽畜养起来,以供不时之需,从而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结绳记事的历史。他还遵照母亲的遗嘱,沿渭水、黄河向东而行,最后辗转、迁徙至陈仓(今淮阳一带),并在此建都,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帝王。

  伏羲爱民如子,到处考察风土人情,为民兴利除弊。通过观察,他发现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譬如日月运行,四季变化,草木枯荣,甚至男女雌雄等等,都包含着阴和阳、表与里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他将观察到的这一切,用简单的“—”(阳)与“……”(阴)符号记录下来,然后“观物取像,取像类比”,并依龙马之图,将“—”与“……”重叠,即 (乾)、 (坤)、 (震)、 (艮)、 (离)、 (坎)、 (兑)、 (巽),画成圆形图案。此即被后人称之为的“伏羲八卦图”。每卦三爻,下面一爻代表地,中间一爻代表人,上面一爻代表天。其实这些符号,在当时只是用来记事和占卜的一种文字,它们分别代表了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物或自然力。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伏羲八卦不断演变和发展。夏有《连山》,商有《归藏》,最终流传下来的是文王八卦。为了区别,后人把伏羲八卦叫做先天八卦,把文王八卦叫做后天八卦。前者讲的多是自然规律,后者讲的多是人与社会。

  2.周文王推演八卦

  周文王,姓姬名昌(公元前1213年-公元前1117年)。商末,周族在岐山之南开荒种地,筑城设吏,逐渐形成一个奴隶制国家,并且日趋强大。商王文丁感到威胁,派人杀害了姬昌的父亲季历。

  后来,姬昌继位。他勤于政务,重视农业,礼贤下士,广罗人才,不断为翦商大业作准备,终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殷纣王十分惊恐,设计把姬昌骗到羑里(今河南汤阴县北),囚禁起来。

  殷纣王采取种种野蛮手段,对姬昌进行侮辱和折磨,并残忍地杀害了姬昌的长子,做成肉羹逼其吞食,企图从精神上到肉体上彻底摧毁姬昌。姬昌不屈不挠,在被囚的七年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伏羲的先天八卦,预测自己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他用蓍草做工具,将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并系以卦爻辞。每卦六爻,加上为首两卦各多出的一爻,共三百八十六爻。

  爻,皎也。一指日光,二指月光,三指交会。爻代表阴阳气化。爻之动而有卦之变。故爻是气化的始祖。

  “—”性刚属阳,为阳爻;“……”性柔属阴,为阴爻。万物的性能即由此阴阳二气演化而来。在阴阳的交互作用下,乾坤定位,万物化生。宇宙间变化万千错综复杂,都是基于乾坤开合、阴阳运化的结果,从而揭示了宇宙万物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易”者,变也。《易经》即阐释“变”的经典。

  3.孔子晚年作十翼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整理古籍、教育和讲学授徒。据《周易乾凿度》载:“孔子五十究《易》,作《十翼》,明也。”

  所谓“十冀”,即《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及《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七种十篇文章,是解读《易经》的最权威著作,被称为《易大传》或《易传》。犹如《易经》的“羽翼”,故称“十翼”。

  《易经》有了“十翼”,即等于有了一把开启神秘殿堂的金钥匙。它使人们揭开了《易经》的外表卜筮现象,透过“数”寻求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即孔子所谓的“幽赞而达乎数”,并且用“数”形成自已的德和理想,“明数而达乎德”,最终把《易经》与自已的思想结合起来,形成形而上的哲学。

  “十翼”最大的贡献,就是将卦象所蕴含的义理,做哲学的探究,完成伏羲、周文王思想上的发挥和升华,把卦象演变成认识世界万物及其变化规律的最高哲理。

  二、一阴一阳谓之道

  《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早期的《周易》是《易经》、《易传》各自成编,不相统属。魏晋时期,玄学理论家王弼将《易传》中的《彖》、《象》按六十四卦分别配在每卦的卦辞和爻辞之后,将《文言》分成两部分,附于《乾》、《坤》两卦之后,使《易经》、《易传》合二为一,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

  《易经》分上、下两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每卦分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几部分。卦画又称卦形,即“—”与“……”组合而成的图形;卦画即在此基础上,由下而上,两两相重,顺序以六画构成。

  每一卦画都有一个相应的卦名,如乾、坤、蒙、屯等。每一卦名之后的文字叫卦辞,如《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每一卦由六爻组成,其位置自下而上,最下方的位置称“初”,依次而上为“二”、“三”、“四”、“五”,最上方的位置称“上”。凡是阳爻(自下而上数单数)均称作“九”,而阴爻(自下而上数双数)均称为“六”。如“初九”、“九二”、“六三”、“*”等,叫做爻题。每一爻题有一段爻辞,如《乾》卦“初九”的爻辞是“潜龙勿用”。

  卦辞、爻辞都是对卦名、爻题的解释与说明,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取象,说明事理;一部分是断语。取象即叙述一件事,或描述某一自然现象,以此说明一个道理。断语即下结论,如“吉”、“凶”、“悔”、“吝”等。

  《易经》在阴阳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易”原则,即变易、简易、不易。所谓“变易”,即世界上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不变的,即因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情感不同,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事物存在着两重性,对立的双方相反相成是事物存在的本质,单纯的一方不构成事物的真实。阳刚阴柔的变化法则,是宇宙法则,也是人生法则。天地之间,唯有变化才是永恒。

  “简易”则是求简求易,这是科学的办事方法和精神。“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不易”是说万事万物在变的同时,都遵循着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不易的道理除“健”义之外,还有“恒”的精神。天地之道,恒,久而不绝也。

  《易传》则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易经》进行了探讨,揭示其深奥的易理。《彖》是对各卦卦名、卦象、卦辞的解释,而不涉及爻辞;《象》解释各卦的卦象、爻象;《文言》专门解释乾、坤两卦卦义;《系辞》通论《周易》原理;《说卦》阐明了八卦的性质、方位及象征意义;《序卦》即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杂卦》破解各卦之间的错综关系。

  在《易传》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是“天地人合一”。“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上星转斗移,地上春夏秋冬,都在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着。

  人在天地间,要随天地之道的变化而变化、运动而运动。天、地、人是浑然一体的。“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即规律。

  然而,在乾与坤、天与地、阳与阴、刚与柔这两对矛盾中,它们却又不是平起平坐的,而是有主有从的。“大哉乾元,万物之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乾阳居尊位,坤阴处卑位,坤顺于乾,阴从于阳。将这一理论应用到社会上,人的行为应该是“顺天应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孔子认为,“德”是人修养的至高境界。“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只有崇尚其道德,才能成就其大业。

  《周易》与西方宗教哲学相比,它没有建立独立于人格之外而主宰一切的上帝概念,其中所谓的“天”,或表示“道”,或表示自然界,或与地相对应,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统一,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

  西方宗教哲学则将人与“上帝”永远地割裂开来,人始终成为上帝的“奴仆”。

  三、“易学”的兴起和影响

  《易传》的问世,仿佛一下子打开了“易学”神秘殿堂的大门,研究者接踵而来,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派六宗、互相攻驳”的现象。

  西汉初年,“天下但有《易》,未有它书”。将《周易》推上显赫的位置,并冠以儒家经典之首,促成了汉代“易学”的勃兴。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注重“象数”,强调卦的形象与数字。“象”指卦象和爻象,即卦、爻所象征的事物及位置关系,“数”指阴阳数和爻数。这种以“象数”解说《周易》并推测宇宙或人生变化的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

  魏晋时期,王弼力矫汉儒“以象求理”的弊端,提出“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观点。他认为,“象”只是用来“存意”的手段,人们不必拘泥于具体的“象”。他专讲《周易》的思想,力废象数。

  然而,唐代陆德明的《经点释文&;#8226;周易音义》、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和孔颖达的《周易正义》等,则特别多的保留了汉代“易学”成果,成为后人研究“汉易学”的重要资料。

  宋代把“易学”研究推到历史的顶峰。据《宋史&;#8226;艺文志》统计,“易类三百十三部,一千七百四十卷”。其显著特点是对《易》图的研究。《易》图指“河图”、“洛书”和“先天图”、“后天图”。

  他们在理学思想影响下,以“义理”释《易》,强调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涵义来解释卦爻象与卦辞、爻辞。主要著作有程颐的《易传》和朱熹的《周易本义》。

  元明时期,不但笃守程、朱遗说,而且进一步阐发其“图”、“书”与“性”、“理”。胡广“奉敕”编撰《周易大全》,主要采用了程、朱注本。这是一部作为科举取士用的标准读本,是明代儒生的必读之书。

  到了清代,古老的“汉易”复又得到学者们的重视,一度出现“汉易”、“宋易”百家争鸣的局面。

  为了调和两派“关系”,康熙命李光地等人“采摭群言”,编撰成《周易折中》,乾隆命傅恒等人编撰成《周易述义》,使“象数”、“义理”齐头并进,一起发展,把“易学”推向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同时,清儒还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历代“易学”著作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为后人了解“易学”的发展源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进入20世纪,“易学”研究越发火热,除了继续从“象数”、“义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外,还出现了大量的运用新理论、新方法进行探讨的著述,使《周易》在历史、文学、宗教、科技等方面,都得到广泛而深刻的阐述,拓宽了“易学”的研究视野。

  这一时期,以传统方法研究《周易》的著作主要有注释与考证两大类。前者有黄焕钊的《周易辅注》、沈竹祁的《周易易解》、杨树达的《周易古义》等;后者有闻一多的《周易义证类纂》、白寿彝的《周易本义考》、王明的《周易参同契考证》等。

  民国期间,拈辛斋是最具影响的易学大家之一。他著有《易楔》、《学易笔谈》、《易数偶得》、《愚一斋易说订》、《读易杂识》、《改正揲蓍法》等七种,其学说贯通古今,集儒、道、释、耶稣为一体,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易学”体系。

  尚秉和则是以专门研究象数之学而闻名海内的易学大家,他著有《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周易尚氏学》等,对《易》象有独到的见解,深受学界的推祟。

  三、四十年代,出现了运用西方思想和理论阐述《周易》的新思潮,“科学易”流派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版了一大批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研究《周易》的论著。如沈仲涛的《易卦与科学》、《易卦与代数之定律》、薛学潜的《易与物质波量子力学》及《超相对论》、丁超五的《科学的易》、周永暮的《孔子数理哲学初稿》等。这些论著的问世,给传统“易学”注入了清新的空气,拓宽了《周易》研究新领域。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中华大地悄然兴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周易》热,各类研究著作相继问世,各级学术团体相继成立。上海、济南、武汉、福州、长春等地,相继成立了《周易》研究学会,山东大学创办了学术刊物《周易研究》。

  台湾、香港地区的《周易》研究也呈现出繁荣景象。台湾成立了“易经学会”、“河图洛书学会”等,出版了《中华易学月刊》。

  在台湾众多的《易》类著作中,高明、徐芹庭合编的《六十年来之易学》和陈立夫、周鼎珩主编的《易学应用之研究》最具代表性。

  《周易》作为儒家的主要经典,不仅在中国备受历代学者重视,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十七世纪起,《周易》就到西方学者的关注与喜爱,尤其十八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根据法国传教士白晋寄给他的《易》图资料,发现了六十四卦的二进制奥秘,使《周易》在世界科学史上显示了出诱人的魁力。

  国外“易学”研究组织如雨后春笋,相继问世。如美国的“国际《易经》学会”、“《易经》研究会”、“东方文哲精华学会”、“《易经》考古学会”等,并出版了《周易网罗报》等。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上古祖先的声音《尚书》
《尚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史书。

  古人“尚”与“上”通用。“尚”即上古,“书”即记录在竹帛上的历史。“尚书”即“上古的史书”,也有“君上之书”的意思,因为这部书的内容多是臣下对君上言论的记载。

  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8226;正说篇》中说:“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

  《尚书》所记始于尧、虞、舜,中历夏、商、周,终于春秋中前期的秦穆公,跨度1500多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是来自上古祖先的声音,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一、扑朔迷离话古今

  《尚书》成书于春秋末年,由孔子编纂而成。

  其时,正是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史记&;#8226;孔子世家》)孔子深感不安,他一边搜集整理古藉,编订《诗》、《书》、《礼》、《乐》、《易》、《春秋》,一边讲学授课,把上述六种典籍作为教材向弟子传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统一思想、令行禁止,他在李斯建议下,大举焚书坑儒。除医药、占卜之类的书藉外,凡不是秦国史官所写、不是官家所藏之书,统统在三十天内焚毁。

  《尚书》自然难得幸免。

  当时,济南有个姓伏、人称伏生的人,曾在秦朝做过博士,有一部私藏的《尚书》。秦始皇下令焚书时,他偷偷将《尚书》藏在了家中的墙壁内。

  过了七八年,待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结束,“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史记&;#8226;儒林传》),其余数十篇朽折散绝,成了残文断简。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伏生就用这部不全的《尚书》讲学于齐、鲁之间。

  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十分注重搜集整理古籍。他听说伏生有一部《尚书》,就派掌故官晁错前去搜集。

  此时的伏生,已经九十多岁,不能进京,而《尚书》也早已破烂残缺。晁错只好住在伏生家中,由他口授讲解,自己一一记录。

  伏生所藏《尚书》是用什么文字写成,已不得而知,但晁错记录时所用文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