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11日本特大地震海啸反思:日本大地震启示录-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及官僚主义的作风问题。在地震发生之后,日本政府表面上给外界带来反应迅速的感觉,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援计划,从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和核泄漏的问题上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些破绽——日本政府在救灾期间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信息滞后、救援行动迟缓、救灾措施不力等,这些都导致了危机进一步扩大,并引发了世界各国民众的恐慌。
  2011年3月21日,由数千人组成的示威游行队伍来到了日本政府前,他们抗议菅直人内阁在此次事故中表现出的行动的迟缓。这说明日本民众对于日本政府在危机面前的慌乱表现十分忧虑,也对日本政府在危机中不能“淡定”的表现表示失望。3月23日,日本文部科学省表示:日本已经发现12个都县的自来水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这在日本引发了民众抢购矿泉水的热潮。而就在此前,菅直人内阁还多次表示,核泄漏事故不会对福岛地区及日本其他地区的水质造成污染。
  其实,美国早就意识到福岛核泄漏的危险性要远远高于日本当局的预测,而菅直人内阁只是简单地认为将人员撤离至距福岛核电站20公里以外的地区就相对安全了,而美国将这个范围扩大至距100公里,并及时派专机接回了被困的美国民众。有人调侃道:“在危机面前,菅直人内阁政府显然没做好心理准备,他们大脑中一片空白,才导致了他们应对危机时杂乱无章。”
  从日本经历的这次灾难中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天灾面前陷入到“管理危机”中,这是日本政府不能及时解决问题的根源所在。日本在灾难中的管理危机为世人敲响了警钟,也提醒世人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3。救灾不力——产生二次伤亡的根源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日本是一个追求高效率的国家,然而这次日本地震带来的重大人员伤亡不仅有天灾的因素,因救灾不力而产生的二次灾难也是造成重大伤亡的关键因素。事实证明,日本政府在地震中的救援行动没有效率——救援缺少组织管理、救援现场秩序混乱等因素都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在日本地震后,细心的人们很快发现,虽然此次地震震级巨大,但震中距日本大概有130多公里,且震源较深,因此日本大陆受地震的烈度影响并不明显。另一方面,由于民众经常受地震的侵扰,所以防震意识非常强,因此,地震并没有给日本带来过多的伤害,最大的伤害反而是地震引发的海啸,以及日本救治不及时造成的人员损失。
  众所周知,地震是海啸的天然预警,往往发生特大地震的同时,也伴随有巨大的海啸发生。每个人都不希望经历灾难,但灾难来临之时,如果政府能够及时组织民众进行有序的撤退,就会最大限度地避免民众的生命受到威胁。
  这不仅可以控制伤亡人数,还体现了政府的责任。面对灾难,日本政府如果在震后及时组织民众撤离危险地区,并对伤员做好及时的救治,伤亡人数就会降低许多,政府也就不会成为国际众多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那么,日本政府救灾不力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缺少组织民众安全撤离的政府人员
  在日本发生地震的一个小时后,第一波海啸便“呼啸而来”。
  众所周知,日本的交通十分便捷,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汽车,此时如果政府组织得当,民众完全有时间抵达安全的地方逃离海啸的袭击。然而,当海啸发生时,人们并没有看到政府人员组织民众有序撤离。此时很多民众都慌了神儿,根本不知道逃向哪里。由于撤离秩序的混乱,很多老人和儿童被挤倒,因此发生了不必要的踩踏事件。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要么被四处狂奔的民众踩倒在地,要么眼睁睁地被海浪卷入海中。这样混乱无序的撤退大大降低了民众撤退的效率,也延误了宝贵的撤离时间。
  (2)缺少必要的医护人员及药品
  日本福岛县政府对外通报称,日本自卫队在大熊町双叶医院内救出患者后,部分病人相继死亡,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病人在撤离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医护人员和维持生命的药品——大熊町双叶医院原有338名患者住院,其中有146人残疾或身患重症。3月14日上午福岛核电站3号反应堆爆炸后,日本自卫队于14日、15日分3次救助了这些患者。而福岛县政府称,在自卫队实行救援时,该医院的一些医护人员还留在医院内,并没有随行。3月15日,累计撤离的55名患者中更是没有得到医护人员的照料,因此当他们到达避难所后,已经有21人相继死亡。随即福岛县的工作人员与医院院长取得了联系,但该医院院长却推卸责任。
  (3)燃油匮乏加之供应不利成人员二次伤亡元凶
  日本强震后,燃油短缺成为地震灾区的民众最头疼的问题。
  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3月18日上午,岩手县警方发现一位在加油站等待加油的中年男子死在车里——由于当地早上的气温还在零下几度,这名死亡的司机从3月17日开始排队,排队时间已经超过16个小时,在此期间他仅仅吃了很少的一点食物。为了节省汽油,他关闭了发动机,点燃了车内一台用于取暖的煤油取暖器。在漫长的等待中,由于身体的极度疲劳,他很快便睡了过去,可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其他日本地震灾区。可见,燃油的匮乏和燃油供应的不及时也成为了导致民众二次伤亡的元凶。
  (4)日本政府信息不透明的典型案例——南相马市市民无奈之下自发慌乱大逃亡
  在海啸袭击日本福岛县南相马市时,正是福岛核电站险情危急的时候,于是,该市市长马上联系上级政府部门,了解福岛核电站的情况,并请示是否需要立即撤离,然而却迟迟没有得到上级政府给予的答复。经过几番波折后,该市市长终于有机会能和上级领导对话,上级领导向该市长保证,福岛核电站事故没有想象中严重,民众没有必要撤离。市长对此深信不疑,并向该市民众传达了这个消息。
  3月12日,日本职权部门保证,只有福岛核电站半径10公里以内的民众才需要撤离,并对核泄漏事故轻描淡写。而仅仅过了两天,政府又将半径扩大到20公里。此时民众并没有特别恐慌,因为该市距离福岛核电站有25公里,按照政府的说法是“相对安全的”。但在3月15日,政府又将避难半径扩大到30公里。
  与此同时,美国和韩国认为日本政府低估并隐瞒了福岛核电站带来的危害,进而他们将避难范围扩大至80公里,但日本政府仍将避难范围维持在30公里的范围内,并仅要求福岛核电站附近的居民采取室内躲避的方法。
  美国核专家一致认为:日本官方对核泄漏危害的预测与他们的测试结果存在很大落差。这种情况导致日本民众不知道是留在家中,还是尽快撤离,大多数人都在等待政府进一步的指示。
  3月17日,当福岛县南相马市的民众看到自卫队开始撤离时,才大呼上当。随后,该市民众纷纷表达了对政府信息不透明的愤怒与失望。他们认为,政府已经将他们抛弃。此时恐慌在该市蔓延开来,民众纷纷带上行李,使用各种方法希望尽快离开这座危险的城市。但由于缺少汽油,即使幸运逃离的人,处境也非常糟糕——天寒地冻、缺衣少食等成为他们必须要克服的难题。此外,该市民众撤离的速度较慢,再加上身体遭受了一定量的核辐射,所以他们的健康问题非常令人担忧。
  从日本政府在此次地震中的救灾表现来看,以上这些事情都可以真切地反映出日本在救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是这些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救灾不力,并引发了民众的二次伤亡。这些都是警醒各国政府最有力的真实案例。
  

4。东京电力公司——触动世界敏感神经
日本发生强震及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和福岛核电站泄漏危机时刻牵动着世人的心,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也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对它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东电公司俨然成为了众矢之的。很多日本民众对东京电力公司没能进行及时通报核事故的做法和回答记者提问时模棱两可的态度表示气愤。他们认为,东京电力公司试图用掩盖事实的方式使民众降低对核泄漏产生的恐慌。
  其实,与核泄漏无法割裂联系的东京电力公司的实力非常雄厚。这家创立于1951年、约占日本电力六分之一份额的电力公司在日本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其电网覆盖的范围包括东京及其周边的8个都县,同时它还是国际上数一数二的民营核电企业。在日本,超过一半以上的核能发电量都是由东京电力公司提供。根据该公司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09年,东京电力公司的营业收入高达2844亿日元,是日本盈利最高的电力公司。同时,从该公司的网站上可以看到,“东京市政府”位列公司前十大股东之一。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具备强大背景、实力公司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光彩的记录。
  近年来,东京电力公司不断爆出触动世界敏感神经的事情:2000年7月以及2000年11月,原日本通产省资源能源厅就收到了关于东京电力公司涉嫌隐瞒事故的检举信。检举信中明确指出了东京电力公司在1987年至1995年对日本境内下属核电站进行维修及例行检查时,查出部分核电站反应堆管道存在裂痕的现象。本应该及时修补裂痕,可他们不仅没有及时对裂痕进行补救,还未按规定向日本核安全管理部门提交检修报告。
  此事引起了日本通产省的高度重视,通产省迅速成立了故障专案组,并对东京电力公司展开了调查。2002年,迫于舆论的压力,东京电力公司不得不承认此前编造虚假检查报告的情况。此后,该公司包括董事长在内的5名高层相继辞职。在2003年4月之前,日本政府责令东京电力公司关闭17座核反应堆并进行彻底整改,而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机组也属于被整改的范围之列,因为它未按标准进行安全壳的密封试验。
  2007年,经济产业省敦促东京电力公司提交核电站的调查报告,此时东京电力公司终于承认从1977年起在对公司所属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二核电站和柏崎刈羽核电站的13座反应堆进行的199次巡查过程中,存在篡改数据以及刻意隐瞒安全隐患的行为。在这些被隐瞒的问题中,就包括造成此次福岛核泄漏事故中紧急堆芯冷却系统失灵的问题。
  实际上,不仅东京电力公司存在隐瞒安全隐患等行为,其下属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也暴露出超期服役的问题——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机组的使用时间长达40年之久,内部早已出现一定程度的老化,但东京电力公司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将其“延寿”了20年。
  这些消息一经公布,立即招来众多媒体和社会团体的唾弃,“黑心企业”、“没有道德良知”、“缺少责任感”等社会声音纷纷向东京电力公司“砸去”。
  分析学家们认为,这些事件证明,东京电力公司确实是一家存在很多弊病的企业,它在核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正因为东京电力公司没有及时解决暴露出的问题,才发展到了如今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这大大降低了日本民众对东电公司的信任,并引发了世界民众的强烈谴责。
   。。

5。灾难面前的日本自卫队
——“视死如归”的精神在何处?
  日本大地震不仅摧毁了日本大量房屋及建筑,还使日本福岛核电站遭到严重破坏,福岛核电站的爆炸及其引发的核泄漏一夜间成为了日本乃至世界瞩目的焦点。
  日本首相菅直人曾在3月15日要求日本自卫队紧急出动直升机前往福岛核电站参加灭火工作,却遭到日本自卫队的拒绝。拒绝的理由是:“自卫队没有处理核电厂事故的工作经验,按照惯例,只有日本遭受核生化攻击时,日本自卫队才会到现场检测核辐射的浓度,并对其进行清除作业。虽然自卫队配备了能隔离有毒气体和辐射尘的防护服,但没有准备应对核电厂所发生的外泄事故的措施。”一位自卫队的官员曾表示,自卫队能做的只是配合和协助具有核电工作经验人员的工作。他们认为,核电厂出现的核泄漏会使自卫队队员受到严重的核辐射,贸然去核电站灭火无疑是白白送命。自卫队的这种表现立即遭到了日本舆论的强烈批判。
  在菅直人的一再敦促下,日本自卫队迫于压力不得不参与救灾行动。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在记者招待会中表示,日本自卫队于3月16日上午已经派直升机赶往福岛核电厂,并在3号反应堆上空进行灭火作业。就在同一天下午,日本自卫队决定暂时中止对福岛3号反应堆的空中注水作业。日本防卫省的官员表示,自卫队中止注水作业的原因是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空存在浓度过高的核辐射物质,这些核辐射物质能在短时间内使日本自卫队队员全部致死。此时,有日本舆论批评自卫队“临阵脱逃”。
  日本自卫队表现出的“临阵脱逃”激怒了日本首相菅直人,他对日本自卫队在行动中的表现十分不满,认为日本自卫队“胆小怕死”。3月18日下午,菅直人与内阁成员对救灾问题交换了意见,他们批评了日本自卫队的表现,认为自卫队没有及时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福岛核电站,延误了救灾的黄金72小时。同时,菅直人还表达了对福岛核电站的担忧。
  事后,日本自卫队新闻发言人向媒体爆出“隐情”,他们抱怨东京电力公司没有提供真实的灾情,致使4名自卫队队员在未受过专业的辐射训练的情况下受伤。日本自卫队认为,如果东京电力公司继续隐瞒灾情,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自卫队队员因此而送命。
  由此可以看出,在处理福岛核电站事故方面,日本自卫队起初并没有做到军人应尽的责任,更没有表现出“视死如归”的精神,这也许就是使福岛核电站接连出现险情和福岛6个机组全部报废的原因。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