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一到十谈养生-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使得各种骗术永远大有市场。
  对于社会上用中医做幌子的一些骗术,我教给大家几个识别方法:首先,要知道给你讲养生经验、养生知识的“专家”有没有个正式单位?他敢不敢说出来?其次,“专家”有没有医学背景?大家不要以为医学院校的教授就都懂得医学,他也可能一天医学,甚至连解剖学都没有学过。因为医学院校里面也有别的专业,比如哲学、文学、医学史等。
  

第九讲 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1)
九窍要通,通则无病
  九窍即指人体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尿道和肛门。这些身体上的孔窍平时要多注意保健,保持畅通无阻,九窍要通,通则无病。
  窍穴保健按摩主要是利用各窍穴与内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关系,进行窍穴保健治疗,从而达到调节内脏功能、防病强身的目的。
  下面,我们逐一介绍九窍的保健方法。
  眼睛保健四法
  一法:目宜常运
  古人称之为运睛,用双掌小鱼际分别按眉棱骨,向内外作圆圈移动各18次,接着双目轻闭,以双手拇指,轻轻在上下眼皮抚摸各36次,然后双目睁开,眼球作顺、逆时针转动各18圈,转睛时动作宜缓慢,最后远眺片刻。长期坚持此法,具有去内障外翳,增强视力的作用,能防治近视、远视、目疾、眉棱骨痛等。
  二法:按摩熨目
  以两掌相摩擦,待手掌擦热后,将手掌置于两眼之上,如此反复3次。接着以食指、中指、无名指轻压眼球,稍停片刻再压,反复3次。长期坚持此法,有养目明目,消除眼肌疲劳,令两眼明亮有神、视物清晰的作用。
  三法:穴位保健法
  按睛明穴保健——两眼闭拢。拇指、食指二指指端按于睛明穴上,边按边振动,用力均匀,每次5~10分钟。睛明穴在目内眦旁寸处。
  切承泣穴保健——两手食指指尖切按承泣穴,用力均匀,不可切破皮肤,边切边振,每次5分钟左右。承泣穴在哪里?目正视,瞳孔直下,眼眶下缘与眼球之间就是承泣穴。
  捻瞳子髎穴保健——两眼闭拢。两手拇指、食指二指指端同时捏住瞳子髎穴,不停地捻动,用力均匀,每次5分钟左右。瞳子髎穴在哪里?目外眦旁寸,眶骨外缘凹陷中便是瞳子髎穴。
  点按攒竹穴——曲肘置桌,两手平握拳,拇指伸开,以拇指指端附着在眉头下缘攒竹穴处。然后,两拇指逐渐用力向穴位上方顶压,采用切法、揉法,待穴位周围至眼区有酸胀感觉时,再按压1分钟后松指,如此4~6次。攒竹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点按此穴可以明目通络。攒竹穴在眉头凹陷处。
  四法:运目弹睛
  头部不动,眼球向四周环绕一周,正反向各3次。然后用力闭紧双眼同时呼气,待气吐尽后,迅速睁大眼睛,同时吸气,共3次。
  耳窍保健五法
  一法:振耳保健
  用两手食指指面按压耳道,一按一放,快速振动,使耳道内产生振动,并传至大脑。每次5~10分钟。
  二法:扣耳保健
  用掌心按紧耳道,食指指尖在脑后部上下来回弹叩,力量自行掌握,可觉脑后部有“咚咚”声。两耳可同时进行,每分钟弹叩80次。
  三法:扯耳保健
  用拇、食指捏紧耳垂或耳尖,一上一下拉扯,力量自行掌握,每分钟60次,每次5分钟左右。
  四法:揉耳保健
  两手食指分别按揉耳门、听宫、听会等穴,在按切时配合切法、振法、叩法。每次19分钟,力量自行掌握。
  叩翳风穴保健——两手食指指尖同时叩击两侧翳风穴,每分钟100次。力量自行掌握,至穴位处有胀痛热感,大约5分钟。
  几个穴位的取穴方法:
  听宫穴:耳屏前,下颌骨踝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耳门穴: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踝状突的后缘凹陷中。
  听会穴: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踝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孔。
  翳风穴: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
  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讲 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2)
五法:耳宜常弹
  古人称为击探天鼓、鸣天鼓,用双手掌掩耳,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轻轻叩击风府穴附近36次。接着用食指塞耳窍,压耳门,然后骤放各3次。坚持此法,有增强听力,醒脑通窍的作用,能防治头晕、耳鸣、耳闭、脑鸣等疾患。
  耳朵上的穴位非常多,它就像一个倒立的胎儿,所以要经常地到处揉一揉,掐一掐。
  鼻窍保健八法
  一法:揉鼻根
  两手食指位于鼻根,用力挤压穴位,配合振发,然后由鼻根向鼻翼两侧迎香穴滑动按揉。迎香穴在哪里?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寸、鼻唇沟中。由上而下连续10~20次,动作宜缓慢,用力均匀。每次10分钟。
  二法:捏鼻孔
  拇指与食指捏鼻孔,一捏一放,每分钟60次左右,用力均匀,至鼻有酸胀感为度。每次5分钟。
  三法:揉鼻梁
  右手食指指面位于鼻尖部,以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揉动,由鼻尖部向鼻根部揉,再由鼻根部向鼻尖部揉,一上一下不停揉动,每次30个来回。
  四法:按迎香穴
  用两手指指尖紧按迎香穴,边按边振动。每次10分钟。
  推摩迎香穴也可以,具体方法是:两手微握拳,用屈曲的拇指指背面平贴在鼻梁的两侧。然后做上至鼻根,下至迎香穴两侧推摩动作,两手同时操作约20~30次,每日2~3次。
  五法:抹全鼻
  右手拇指、食指指面从鼻根部、鼻梁部向鼻翼部抹动,用力均匀,每分钟抹60次,每日5分钟。
  六法:揉素髎穴
  拇指或食指指腹压住素髎穴。施力揉按,每次5分钟,每日2~3次,力度自行掌握。素髎穴位置在鼻尖的正中。
  七法:洗鼻腔
  每日早晚用凉水和温水交替洗鼻,增强鼻腔的适应能力,可预防感冒。此法应注意防止呛水。
  八法:捏鼻翼
  用拇指、食指捏按鼻翼及鼻中膈,每次10~20下,每日数次,可宣通鼻窍。
  口腔保健二法
  一法:叩齿保健
  口唇微闭,上下牙齿有节律地叩击,门齿与嚼齿交替进行,每分钟100次左右,力度可自行掌握,每次5~10分钟。此法具有固齿的作用,能防治牙病。还具有滋生津液、香口的作用,并可排除杂念,有利入境,能防治口干、唇燥、口臭等。
  二法:吞津保健
  口唇微闭,舌顶上腭运动,然后将津液徐徐咽下,每次5~10分钟。遵循一定的方法,将口水当做食饵服下称咽津。进行咽津练习的功法,就叫咽津功。
  现代研究表明,正常人唾液分泌量每日约1500毫升,其中是水分,%为固体物,%为有机物,内含黏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溶酶菌、麦芽糖酶、淀粉酶、蛋白分解酶、多种氨基酸、尿素等,它们具有免疫、杀菌、助消化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日本学者绪方知三郎等人发现,唾液中尚含有“腮腺激素”,其量虽微,但作用很大,它影响着纤维结缔组织、网状内皮组织、软骨和骨组织的发育和营养。
  咽津功适用于:
  阴虚不足的咽干、唇燥、口渴少津、皮肤干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
  心肾不交所致虚烦不眠、心悸健忘、头昏耳鸣、咽干、腰脖酸软、梦遗、潮热盗汗等;
  阴虚阳亢所见形体消瘦、口燥咽干、眩晕、失眠、五心烦热等;
  皮肤疮疡痤疾等;
  面目黧黑、皱纹多者。
  总体来说咽津功有预防、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作用,常用于咽炎、扁桃体炎、风湿病、胃炎、感冒、牙周炎、龋齿、胃溃疡、便秘、唇炎、舌炎、阿弗他口腔炎、白塞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等疾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讲 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3)
叩齿与吞津常常需要一起做,古人有说:“齿之有疾,乃脾胃之火熏蒸,侵晨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通,以舌搅牙龈之上,不论遍数,津液满口,方可咽下,每做三次乃止,及凡小解时,闭口紧叩其齿,解闭方开,永无齿疾。”逍遥子云:“热极风生齿不宁,寝晨叩齿自惺惺,若教运用无暌隔,还许他年老复丁。”
  通二阴
  我们都知道便秘不好,憋尿也不好,所以,要保持大便通畅,平时也要适量地用一些利湿药物或者食品。
  利湿一身轻。利湿说白点就是利尿,最常用的利湿中药有薏苡仁、红小豆、冬瓜、扁豆、荷叶、黄瓜、泽泻、白茅根等。还有化湿的中药,像藿香、佩兰等都是化湿的。利湿对男性的前列腺有好处,对女性来说,化湿可以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通大便的中药都有哪些?巴豆(肥鼠子)、决明子(草决明)等都是通大便的。大黄、芒硝、番泻叶也是通大便的,但这些不提倡大家用,因为泻下力量太大,会产生毒副作用。我们应该尽量选择平和的、没有毒副作用的、药食两用的中药,这样不会产生依赖性,比如尽量选用郁李仁、麻子仁、栀子、牛蒡等缓和通便之品。
  九种体质,养生各异
  体质是如何形成的
  体质有身体素质、形体质量、个体特质等多种含义。在中医体质学中,体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指父母)遗传、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中医学一贯重视对体质的研究,早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里,就对体质学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黄帝内经》不仅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体质作了若干分类。如《阴阳二十五人篇》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人的肤色、体型、禀性、态度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归纳出木、土、火、金、水五种不同的体质类型。再根据五音太少、阴阳属性以及手足三阴经的左右上下、气血多少的差异,将上述每一类再分为五类,即五五二十五种体质类型。
  体质受先天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的制约。先天因素,包括种族、家族遗传、婚育、种子以及养胎、护胎、胎教等,后天因素如地理环境、生活起居、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及疾病等,对一个人的体质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体质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环境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体质在人的一生中随着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一个缓慢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正因为体质是可变的,所以正常体质可以变成病理体质,反之,病理体质也可以返回到正常体质。这也是食疗可以影响体质的理论基础。因此,所谓“养生”,包括优生、优育、优境、长寿等,实质上都是利用体质的可变性去优化体质的问题。
  疾病与体质的关系
  疾病与体质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疾病对个体的体质改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一些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不仅可以损害人体各个部位,还可以使脏腑失和,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影响体质状态。疾病通过损伤人体的正气而改变人体的体质。疾病的发生、发展、恶化或痊愈的整个过程,都是人体正气与病邪作斗争的过程,如病邪过强或正邪斗争日久反复,势必损伤人体正气,造成体质亏虚。所谓“久病多虚”,慢性病症病势迁延,正邪斗争旷日持久,造成正气渐耗,体质亏损。

第九讲 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4)
疾病之病机不外乎正邪斗争及阴阳失调两大方面。邪气本身可以伤正,而正气在与邪气长期斗争过程中也会逐渐消耗,如早期不能及时消除邪气,或在后期不适时补养正气的话,必定会造成正气渐亏,体质下降。而阴阳失调之病机,早期可能是阴盛抑阳或阳盛抑阴,这种失调如果不能及时纠正而长期发展下去,势必会导致阴阳一方的亏损,最终会造成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局面,日久形成虚损体质。
  另一方面,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证候的形成等密切相关。体质是个体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是正气在个体的特殊表现形式。个体的体质特点不同,在同样的致病条件下,有病与不病、病热病寒、病情演变或转归等不同。一方面,特殊体质的疾病源于特定的体质基础,由于体质的遗传性或过敏性,可以直接形成某些遗传性或过敏性疾病证候,如痰迷心窍的遗传性癫狂病症,痰饮停肺的过敏性哮喘等;另一方面,体质的特异性往往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发病后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从而影响着后天疾病的证候类型,如阳虚、痰湿体质易感受寒湿之邪,阴虚、阳盛体质易感受温热之邪,气郁、血淤体质易伤于七情等。因此,由于证候各不相同,即使感受同一种致病因素,由于体质的不同,邪随体化,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疾病证候。相反,即使感受不同的致病因素,由于体质的相同,邪随体化,有时也会表现出相同的疾病证候,例如有些阳盛体质之人,不论春夏秋冬、感寒感热,多表现为风热表证。这些充分说明,不同的证候表现是由于体质不同所造成的。
  饮食与体质的关系
  饮食营养是体质形成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饮食有四性,分别为寒性、热性、温性和凉性四种,饮食还有五味,分别是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饮食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一个人长期的饮食习惯和相对固定的膳食结构,都可能通过脾胃运化影响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偏颇,从而形成稳定的功能趋向和体质特征。科学的饮食习惯,合理的膳食结构,全面而充足的营养,可以增强人的体质,甚至可以使某些偏颇体质转变为平和体质。
  如果饮食失调,就会影响脾胃功能,造成阴阳气血失调,或使体内某些营养物质缺乏,从而使人体体质发生不良改变。如果饮食长期摄入不足,就会影响气血的生化,从而导致营养不良,使体质虚弱;如果饱食无度,久而久之就会损伤脾胃,从而可能形成形盛气虚的体质;如果偏爱某种饮食,就可能造成人体内营养成分的不均衡,出现一部分营养成分过剩,另一部分营养成分缺乏,从而引起脏腑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进而形成偏倾体质。
  比如,长期喜欢吃一些寒凉的饮食,就容易导致阳虚阴盛体质;长期喜欢吃一些温热的饮食,就容易导致阳盛阴虚体质;偏嗜辛辣则易化火伤津,形成阴虚火旺体质;偏嗜甘甜可助湿生痰,形成痰湿体质;过食咸则损血伤心,形成心气虚弱体质;嗜食肥腻,易致痰湿内盛,或化热生火,多形成痰湿或湿热体质;贪恋醇酒,易内生湿热,损伤肝脾。
  总之,饮食营养因素对体质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应注意饮食的搭配、节制,从个体体质特征出发,确立适宜的食养原则。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九讲 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5)
一般来说,体质偏热者,进食宜凉而忌温;体质偏寒者,进食宜温而忌凉;平体之人,宜进平衡饮食而忌偏。总之,从个体体质特征出发进行饮食调养,加上起居有规律,劳逸有限度,一定能增强正气,保持身体健康。
  如何辨别体质
  辨别体质的内容
  认识与辨析体质,必须依据个体的肤色、形态、举止、饮食习惯、性格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对季节的适应性、对疾病的易感性等方面所表现的特征。概括地说,辨别体质的内容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神气状态和心理特征这三个方面。
  形态特征包括体格、体型、姿势、营养状况等。人体的形态结构是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的基础,又是精气盛衰和代谢情况的外在表现,因此人体形态结构上的差异是个体体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主要通过望诊观察形态、体型、体态、头面、五官、躯干、四肢、皮肤面色、毛发及舌象等,来重点了解个体的体质状况及体质差异。
  神气状态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其他生理功能状况。辨别神气是辨别体质的重要内容之一。神气是脏腑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辨别神气状态,主要通过望目光、色泽、神情、体态,以及呼吸、舌象、脉象等,重点了解个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对外界的反应和适应能力、自我调节能力、防病抗病能力、新陈代谢情况等,从而可以判断机体各脏腑生理功能的个体差异性。
  心理特征包括气质、人格等。心理活动以脏腑精气为物质基础,但脏腑精气藏于内而不能直接得以观察,精气显象于外可以形成相应的心理活动,一般来说不同体质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中医辨别心理特征,主要通过观察情绪倾向、感*彩、认知速度、意志强弱、行为表现等方面,来了解人体气质特点与人格倾向。比如,火型体质的人性情开朗随和,善于与人沟通,乐观热情,善解人意,反应敏捷。
  辨别体质的原则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人的体质判断必须遵循共同的原则,从整体观出发,全面审察其神、色、形、态、舌、脉等体征及性格、饮食、二便等情况,结合中医临床辨体论治的实际经验进行综合分析。
  整体性原则。整体观是中医体质诊断强调整体审察的认识论基础。人体的外部结构与内部脏腑是有机相关的,整个人体又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医体质辨证中的整体性原则,一方面要求利用望、闻、问、切的手段广泛而全面地收集体质资料,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体质状况;另一方面要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并结合时、地、病的特殊性,对人体体质状态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形神结合原则。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惫,人的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常能显示出体质的强弱。神色是五脏气血盛衰的表现,体质健康的人,五脏无偏胜,气血调和,阴平阳秘,必然精神健旺,气色明润,目光有神,语音响亮,耳听聪敏。反之,非正常体质必然反映出不同气色。人体的形态结构与心理特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