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棺缘 [出书版完结]-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官一看皇后下手了,急忙全部跪下求请,想以群情救回双王。

“逆臣妄言,污蔑于朕,岂能饶恕!尔等若再敢附合求情等同罪论处!”

述律平拍案而起,厉声呵斥,说罢拂袖而去。

可怜的兰陵王和北王就这样死于非命,愤起众大臣和将军们的愤慨,反对声竟是比原来更高。原来归降的那些部落,见阿保机已死,皇后竟然出来称制,各自率领自己的军队反叛,一时间扶馀城外的各大军营里全都乱成一锅粥,八部将军有一半反了。

是夜,述律平的大帐内,神秘人气的狂声怒吼:“娘娘这是什么意思?为何改立尧骨而非李胡?我们这么多年为的是什么?”

“你给朕闭嘴!你还有脸提往事,你们暗害皇上打乱了我的计划,朕不得不称制稳定朝纲,你还敢叫屈。如今八部叛乱,你能压得住他们吗?朕若立了李胡,尧骨势必要力挺太子,到时,你能抵得住他们兄弟俩吗?你这个没脑子的蠢材,朕真是瞎了眼才会上你的档!”

一番臭骂,把那个神秘人骂的哑口无言。一旁的李胡不服气的道:“母后怎得也小看儿臣,让儿臣带兵去平乱,保准杀他个干干净净,再无人敢造反。”

李胡非常的不爽,抱怨母亲看低自己。

“你给我闭嘴,滚回内帐待着,该你继位的时候自然少不了你的。”

述律平瞪了一眼儿子骂道,李胡见母亲生气吓的一溜烟跑出大帐。

“八部叛乱大闹至此,太子那里只怕已经得到消息,当务之急是要赶在太子到达之前,清除那些逆反分子,立大元帅只为让他们反目,只要除掉太子,皇位还是李胡的。明日起程,你们速去准备……”

述律平看了那神秘人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走了过去拍了拍他的肩,低语了几句,那人立刻应声离去。

次日,述律平下旨扶先皇梓宫(灵柩)西归回京,大元帅率军镇压叛乱分子。

此令为得是,离太子拉开距离,她可以争取到时间收拾那些反对分子。

八部叛乱,听风阁的蛇组和阿保机的鹰卫两下联合百余人,趁乱冲出扶馀城,可他们没想到,述律平狠毒到令人发指,竟在往天福城去的各条路设了埋伏,百余暗卫最后只逃出三人,一路狂奔往东丹国送信。

耶律倍闻知父皇驾崩,一口气没提上来,竟给晕了过去,吓的百官急忙呼救,一边派人请王后。

“父皇啊!”

针灸转醒的耶律倍,这才哭出声来,虽然早有预感觉得再见不到父亲,可竟没想到这么快,这才分开不到半年,就已经是阴阳相隔,再不能想见了,从小崇父如神的他,心痛如绞,不能喘息。

吕不古姐弟三人看着父亲哭,全都跟着大哭起来,芸夕知道风雨将至,此时不是伤心难过的时候,虽然知道倍很悲痛,但不得提醒他:“倍,我知道你很伤心,但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啊!振作起来,蛇影说她已经开始铲除异己,兰陵王、北王兄都以遭毒手,八部叛乱都被尧骨镇压,只怕尧骨已经有心争权了。”

悲痛欲绝的倍心如火焚,听到芸夕的话赤红的双目泛起了恨意,扶起三个儿女,擦掉脸上的泪,正颜道:“我们兄弟俩谁皇帝都行,我也不在乎,可也不能由着母后这般烂杀无辜,如此下去,岂不寒了忠臣的心,还有何人来效忠大契丹国啊!”

“寒,传令听风阁所有成员,火速回国,龙凤虎豹四组向扶馀城集结,其他人员反回京都保护那些忠良之后。”

“臣遵旨!”

“朗,传旨皮室军整装待命,调五千精兵随朕前去扶丧。另外传旨:酌左丞相慕容锦,右次相耶律羽之留朝主持政务。由左大相司徒素贤及各部正使随驾奔丧,其他人留守京都,各施其职不得影响正常公务。”

“臣遵旨!”

“倍,派人去接璎王后吧!我们去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京中无人守着只怕不好。”

芸夕提醒倍,这次一去肯定一时回不来的,要早做准备。

“嗯,龙杀,派人带着朕的信去斡鲁朵接萧王后回来!朗,传旨慕容丞相及耶律丞相,遇事可请示萧王后,有大事随时派人禀报朕。”

安排妥当,倍和芸夕连夜起程追赶阿保机梓宫。

而留下平叛的耶律德光也不愧是战神,以最短的时间将所有的叛乱者降服,斩杀了各部的头领将官,收编其部军队,率大军沿途护送先皇梓宫西归。

因此,德光的形象也在众臣中提升了几分,述律平趁机再次提起立大元帅为君的事,但依旧得不到大家的支持,那些跟随阿保机征战多年的老臣子,老将军们,根本就不买述律平的账,令述律平气恼羞成怒。

西归途中,述律平再次提到大元帅继位之事,南院夷离堇耶律迭里出班柬言:“娘娘,太子乃国之根本,帝位理该由太子继承,请娘娘收回另立新君之命!”

“大胆逆贼,竟敢依附东丹王朋党乱政,罪不容诛。来人,将这恶贼押入死牢,炮烙!”

让群臣没想到的是,皇后这次干脆连争持的机会都不给,直接将耶律迭里定罪,再次杀鸡儆猴。

“嘎里吉,八百里加急传旨回京,耶律迭里犯上作乱,朋党乱政,其罪当诛,抄其家产,满门处斩!”

一声令下,百官震惊,嘎里吉面无表情地应了一声走出大帐。

第五卷 第四十八章 太子回朝

第四十八章 太子回朝

在杀了耶律迭里的第三天,看着那些喋喋不休反对自己的大将们,在先皇灵柩前哭嚎不止,深海似的眼眸里闪过一丝狠毒之意,随机问道:“尔等真的想念先帝?”

众将气皇后阴毒斩杀功臣,顾齐声回道:“先皇对臣等恩重如山,岂能不想!”

述律平冷然一笑,直身坐正说道:“既然如此想念先帝的话,就应去见他!,来人,将这些忠于先皇的将军们送去见驾!”

话音一落,从大帐外冲进来数百武士,把那些将军们全部斩杀在先皇的灵柩前。

就这样,不到二十天时间,述律平就杀掉了两位亲王,一位夷离堇,上百位大将军,整个西归的大军中笼罩了一层肃杀之气。

而一路来奔丧的耶律倍,走出天福城几百里才遇上了传讣告的人。为了早日拿到讣告加快脚程,耶律倍派了几路人马,从所有能走的路线拦截传讣告的钦差。因为属国番王无召进京会被杀头。

虽然早就料到途中不平静,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埋伏,简直就是步步惊心,如此打打冲冲耽误了很多时间,等他们到达扶馀城后,人家已经走了有一个月了。

留在扶馀城接应的人早已将皇上行猎遇到巨蟒的事查清,却只查到皇上回营后就昏迷不醒,而且突然间就驾崩。

耶律倍没敢再耽搁下去,当下调集人马补充粮草水囊,连夜狂奔上路。

一月后,述律平扶梓宫达庆云山,阿保机在时就已经建造好了自己陵墓——祖陵。

述律平根本就没打算早早下葬,下旨令人在停灵殿建造了冰屋防腐,又命全皇族、贵族及内命妇全都到祖陵来守制。

在祖陵别宫议政殿第一次正式早朝,述律平以蔑视大行皇帝为由,杀了自己的亲姐姐北院太王妃,还有几位阿保机的兄妹。表面原因就是他们没提前来恭迎先皇灵柩,实际上则是他们坚决反对立大元帅为君。

紧接着述律平挟私报复,皇室宗亲,大将军耶律铎臻就因为曾建议先西讨再东征而与她的想法相左,她杀了自己的姐妹兄弟后,就找茬把他关在祖陵旁的石屋里,诅骂他“铁锁朽,当释汝!”

并以各种理由诛杀功臣和反对者,静安王耶律阿辣葛里就对述律平称制有看法,加上生性桀骜不驯,报怨先皇为何要让皇后称制,述律平借此声称:“你说的朕也想知道,不如你去帮朕传话给先皇吧!”

便又杀了两位耶律氏王爷,从住进祖陵后,天天都有以此名目被杀的大臣王爷或是家眷。

进入祖陵的第七天,耶律倍率领东丹国百官达到了庆云山祖陵。

“龙杀,你带将士们驻扎在山外,听候命令!其他人随驾入陵!”

山外耶律倍提前让自己的兵马止步,不给别人留下口食,换了孝服直奔祖陵。

早有探子回报,说太子回国扶丧,百官听闻太子回国,暗暗为太子的命运担忧,不约而同地到山外迎接太子。气的述律平大骂不已,但也没办法阻止他们,毕竟自己再能杀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何况太子本来就是国之储君,这会儿他们自然要给自己找靠山,想到这里,述律平冷笑道:“哼嗯,太子,既然如此就别怪母后心狠了,你不死母后心难安呐!”

密召李胡转告神秘人开始行动。

而风尘仆仆的倍和芸夕,带着吕不古三姐弟及东丹百官,什么话都没说,直奔阿保机梓宫大哭不停。臣工们见太子痛哭先帝,更加认为太子是天下做儿子的典范,也不禁眼泪流满面,更加崇敬。

“父皇,儿臣不孝,回来迟了,竟是见不到父皇最后一面啊,呜呜……,分别不过半载,父皇竟是龙驭归天,您让儿臣痛死也!”

耶律倍把这一路的心酸全数吼了出去,儿子为父扶丧都要被阻拦,这是什么世道啊?

德光见哥嫂哭成这样,忍不住上前兄弟俩抱头痛哭起来。文武百官见此,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时不知道德光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也不敢吱声。想起那些枉死的功臣,一个个心里愤慨不已,只等一会儿向太子诉苦。

韩知古陪兄弟俩哭了一会儿后,劝道:“太子殿下,大元帅,节哀啊!女皇陛下还等着见太子呢!”

倍抬头看了一眼韩知古,这位他非常敬重的汉大臣,没想到他也投靠了母后。太子那犀利的眼神令韩知古感觉自己好像被看穿了一般,心生愧意,低下了头不敢直视。

“韩大人请,本王随后就到!”

倍扶起芸夕牵着儿女,一家人走出灵堂往御帐走去。

“儿臣/臣媳/孙儿参见母后/皇奶奶!”

“臣等参见女皇陛下!”

倍率领自己的大臣觐见母亲,如今述律平已经称制就是皇上,倍虽然是太子却还是臣子。

倍跪下磕头,那股心酸使他几乎要疯掉了,在抬头看了一眼母亲后,由不得泣不成声,吕不古姐弟三人见父母又哭,更是哇哇大哭。

见儿孙都哭成一团,述律平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没想到我们分离不到半年,你父皇就离我们而去啦,呜呜呜……!”

芸夕心里暗骂这个狠毒的女人,还真是会装。

“请母后,节哀,父皇既然已仙逝,您要保重身体才是!”德光见母亲哭的气息不畅,急忙出声劝慰。

“唉!母后心痛如绞,要不是你父皇临终有遗旨,让母后称制暂管军政,母后就随他而去了,呜呜呜……如今你回来了,身为长子理应主持葬礼之事,母后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啦!”

述律平表现出一种很是无奈的样子,暗示儿子母后是不得已替你承担这份责任的,你不要不识好歹。

而她说出来的话又一次激起民愤,安平王耶律苏和左次相耶律吼出班纠正道:“陛下,人皇王是先皇早已选定的国之储君,先皇大行之礼理应是太子主持!”

话语间明白的告诉述律平,你不可以剥夺他的太子身份,他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正是,自古帝国者,皇帝之家私也;自古太子者,储备之皇帝也。先皇驾崩,理就太子继位。太子未归,先皇遗命也是要皇后娘娘暂代一时。如今太子回朝,皇后娘娘理应还政于太子才对。”

耶律苏的话更加直接,这令早就恨他入骨的述律平恼羞成怒,“叭”的一拍御案怒骂道:“放肆,朕与先皇打下这万里江山,以你之说朕就没有做主权吗?如今先皇驾崩,吐峪浑、突厥、【。52dzs。】党项女真各部纷纷造反,这样的非常时期,只有大元帅才能压的住他们。先皇早已料到此事,这才命朕称制,另立新君。尔等一再质疑朕,看来你对先皇遗命非常的不满,那就去找先皇问个清楚吧!来人,送安平王和丞相去见先皇!”

一声令下,大殿武士冲上来就要拖走二人。耶律倍哪里顾还得上伤心难过,急声阻止道:“母后,开恩!安平王和丞相只是言词过激而已,求母后看在他们有功于社稷的份上,饶他们这一回吧!”

倍不愿再让无辜者为自己送命,现在能保住一个是一个,先稳住母后再说。

“你没看到他们对朕无礼吗?还是你本身就希望他们这样顶撞朕啊?”

述律平大怒,正等着他出声求救找茬呢。

“母后,儿臣只想为我契丹保住几个肱股之臣而已。母后,您如今称制不还是为了我大契丹长久不衰嘛!这些有功之臣都是我契丹国的中流砥柱,不管是母后称制,还是儿臣和其他人登基,都是需要忠心耿耿的良臣辅佐,才能使国家发展下去。若母后就因为几句话就杀了他们,虽然天下才俊多不甚数,如果听到母后这般对待功臣良将,谁还敢为我契丹国卖命效忠啊?请母后看在国家需要忠良的份上,饶恕丞相和王爷吧!”

耶律倍没有太过的指责母亲,而是宛转的劝说提醒她。

“请陛下开恩吧!”

百官一见马上跟随请求,能救下一位是一位吧,如今死了一二百位官员,大家都有唇亡齿寒之感,也不论什么政敌还是朋友了,能保就保吧。

“哦!太子这是在威胁朕吗?”

述律平见状更加生气,阴鸷的双眼喷出两道寒箭似的目光,冷冰冰的问道。

“儿臣不敢,儿臣从小就把母后当神明一样的崇拜,母后称制也是顺应天时,儿臣自当遵从母后。而母后称制也需要有人辅佐,如今已经少了许多良臣,就请母后饶了他们吧!”

耶律倍为保两位忠臣,只得表露出自己承认她这个临时皇帝,听从她的旨意。

第五卷 第四十九章 先皇遗召

第四十九章 先皇遗召

“哼嗯,你们俩个狗奴才,今日看在太子的面上,饶你们不死,但死罪可饶,活罪难逃,拉下去杖责一百!”

述律平听到自己想听的话,满意的暗笑,这才开恩。

“母后,丞相年迈怎禁得住一百杖,请母后开恩免了杖责之苦吧!”

芸夕一见要打六七十岁的人,急的忙开口求情,快的倍都来不急阻止。

“太子妃,朕已经是格外开恩了,不必多言。退朝!”

述律平连眼睛都不眨一眼,扔下一句话便离开了。

气的芸夕连话都说不出来,皇权令这个女子变的心如蛇蝎了。

行宫太子别院,一群大臣还有内命女不顾杀头的危险,来到太子住所,向太子诉冤:“太子殿下,请您为臣妇做主啊!将军他死的好冤啊!”

“图欲啊!你姨夫死的好惨呐!他就为你说了一句话,便被她给杀了呀!呜呜………”

众女子一看到太子,立刻哭嚎诉冤,静安王妃更是抱着外甥哭晕过去。

刑过杖责的耶律吼和耶律苏被送到太子别院,倍为他们刚诊治完,苦主们就来诉苦了。

静安王妃被救醒后,拉着芸夕诉说道:“太子妃呀,你可不知道那个恶妇有多狠毒,有多么蛮横无理啊!她说:‘朕如今寡居一人,尔等如何能有丈夫?果真效忠朕的人,自当陪同朕一起守寡才对’。你大姨母北王太妃哭老王爷和少王爷,她就说:‘你既然如此想念他们,那就去见他们吧。’图欲啊,你看看她哪里还有人性啊!你大舅舅、舅母、大伯父、堂叔,小舅、舅母全被她杀了啦!呜呜呜……”

听罢这些,倍内疚的闭上了双眼,这样的母后才是真正的她吧?以前父皇在的时候,她才把自己的手段隐藏起来,如今没人压得住她了,所有的本性全都暴露出来了。

芸夕看到莫朗从外回进来,直眨眼,知道有紧急的事,便出声劝慰大家:“各位大人,请听我一言,如今皇后娘娘已经大权在握,你们这样直白的反抗只能给自己招来灾难。从现在起,朝堂上谁也不要在逆着她的话,沉默是金,一切等先皇下葬后再说,好吗?”

在芸夕的劝说下众人离去,莫朗这才进来禀报:“王,边境有消息传来,吐峪浑、党项、诅卜等部已经调集精兵向我边境压来,连李存勖也虎视眈眈盯着我们,他们都在等机会呢!还有,大元帅的八十万大军已经在向东丹国移动,我们山下的五千精兵也被属珊军围困了。”

“殿下,您乃是先皇钦定的太子,这江山本该是你的,臣愿意为太子殿下肝脑涂地再所不辞。”

重伤的耶律苏闻言抬起头来表示道。

“大战一触即发,我契丹国要面临大乱之时啦!”

耶律倍盯着屋内的契丹地图,沉思不语。

丞相耶律吼摇着头说道:“如果太子和大元帅相争,不论谁胜谁负,其他国家和部落必定会趁机进攻我契丹。到那时,契丹国将面临灭顶之灾啊!那时,先皇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五朝将会四分五裂,冰消瓦解了。

可是,若让皇后得逞,只怕大元帅登基也是个晃子,最终继位的人,怕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李胡啊!”

耶律吼的话令所有人无言以对,这是事实,别人就等着他们兄弟相残,坐收渔人之利呢。

是争还是让,进退两难,耶律倍一语不发离开了大厅,大家知道他心烦,需要静一静,索性都告退离去。

送走了大家,芸夕转回内室,倍抿了抿嘴长叹一声抬头望着爱妻,半晌后才说道:“芸儿,父皇临行之时,曾给我留下一个玉盒,要我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再打开,并要求我不得告诉任何人,所以我没让你知道。”

“哦!那现在不正是时候嘛,快打开看吧,是不是我不能知道啊?那我先出去。”

芸夕一听连忙催促,怕是机密便转身要走。

“不要,这个时候没什么要瞒你的,陪我一起看吧。”

倍起身拉住芸夕,从行囊里拿出那只碧玉盒来,慢慢的打开,里面有一个蓝色锦囊,还有火漆封着。

等拿出里面的纱绢上面写着几个字:“国为重,和为贵!”

看到这几个字,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道,一切都是天意,自己刚才演算的天数,已经清楚的告诉自己,只有让国才能保住契丹,如今看到父亲的遗命,就更加坚定了自己让国的决心:“芸儿,上天注定我得不到皇位,父皇应该早有所察觉,所以才会留此谕。为了天下百姓安宁,我们保尧骨登基吧!由他来做皇帝定能完成父皇的心愿。”

此话一出,芸夕惊愕不已,什么叫上天注定?难道?

“倍,你是说你已经能演算出天命啦?!!!”

倍点了点头无奈的笑了笑自嘲道:“呵呵,是啊!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