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又错了!”巴德上校说:“如果要保持公路畅通,至少要把周围几公里范围内的敌方高地全部封锁!”
第三百六十一章 坑道防御(五)()
但是要同时封锁多个高地又谈何容易,这甚至都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总会有几门迫击炮架在某个隐蔽的位置一时无法发现,而德军迫炮手需要做的就是在炮兵观察员的引导下用最快的速度将炮弹发射出去再重新躲回坑道。
也就是说,这条是英军补给线同时也是退路的公路,从此就属于半封锁状态……从这里经过的英军至少都要被剥层皮。
这还不是最糟的,巴德上校和蒙哥马利都没意识到坑道工事在夜晚对他们的危险……
当年抗美援朝战场上有句话,就是“白天是属于敌人的,黑夜是属于志愿军的!”
这话的意思说的不只是敌人的装备比如飞机、坦克在夜晚无法发挥作用,更是志愿军从坑道里出来活动的时候。
秦川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凌晨一点,在英军官兵睡得正熟的时候,德军士兵就一个个从坑道中钻了出来……最先出来的是侦察兵,他们在外面观察了下情况,确定安全时发信号给其它部队。
不多时,月光下就到处都是猫着腰提着步枪朝山顶阵地掩去身影。
与此同时,山顶阵地上也冒出几个黑暗,接着越来越多……
几个英军哨兵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沙漠地区夜晚的气温原本就低,高地上风势又大,这使放哨的英军有些无法适应。
“这该死的天气!”一名士兵抱怨道:“真希望能生堆火煮上一杯咖啡!”
“算了吧,汤姆!”另一名士兵回应道:“德国人的炮弹会把我们都炸上天的!”
“相比起炮弹,我担心的是脚下!”汤姆回答:“这些该死的德国人……我们对他们毫无办法,不是吗?”
“至少我们现在不用担心这个,他们大多坑道口都被我们炸塌了!”
“我可不这么认为!”汤姆说:“上一回,第三步兵营的人也是这么想的,结果他们只有一百多人活着!”
“这不是一回事,我们构筑了一道防线……”
话还没说完他的声音就嘎然而止,汤姆回过头来惊愕的发现有个黑影捂着战友的嘴,一把锋利的军刺插进他的脖子并飙出一股像喷泉似的鲜血。
汤姆正要喊出声,猛然间一只大手从后头捂住他的嘴,接着后心一痛……然后挣扎几下就再也不动了。
解决掉这两名英军哨兵的是德军侦察兵,他们受过专业的训练,知道用什么方法找到敌人的哨兵,然后无声无息的靠近并将他们干掉。
侦察兵朝黑暗中招了招手,黑暗中就爬出了许多黑影,就像蚂蚁似的朝敌人所在的山顶阵地和反斜面爬去,步枪已经上好了刺刀,在微弱的月光下发出摄人心魂的闪闪寒光。
突然“砰”的一声枪响,显然是某个侦察兵失手了让英军哨兵有机会开枪示警。
斯莱因上校马上就以这声枪响为信号,立起身来大喊一声:“士兵们,进攻!”
“进攻!”
……
德军士兵们大喊一声就从地上爬起来朝山顶阵地冲去。
英军士兵慌忙从战壕里爬起来准备战斗,但这时才有反应已经太迟了,一排排冒着青烟的手榴弹从黑暗中投了上来,只听“轰轰”的一阵乱响,战壕里的英军就被炸得东倒西歪。
幸存的英军士兵挣扎着起身试图反抗,但还没等他们端起枪,几把刺刀就毫不容情的将他们一个钉在地上。
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德军士兵就攻陷了山顶阵地,驻守其上的一个英军步兵营大多数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倒在血泊中,只有三百余名反应快的或是阵地相对靠后的英军暂时来得及逃跑。
但也仅仅只是“暂时来得及”而已。
攻下山顶阵地德军没有停留,继续挺着步枪朝另一个斜面冲去。
澳大利亚第六步兵师第十三步兵团团长柏宜斯上校慌慌张张的从帐蓬里钻了出来,看到警卫时就大声下令道:“照明弹!”
照明弹一升空,气势汹汹、杀气腾腾的德军士兵就出现在他面前,黑压压的一片整个山头都是。
“上帝!”柏宜斯叫了声,接着就下令道:“做好战斗准备!”
“上校!”很快就有士兵回答:“最前面的是英国人!”
确切的说是英国逃兵,他们挡住了少澳军的视野……应该说是德军在黑夜中已经与英军逃兵混在一起,这使澳军投鼠忌器。
柏宜斯正确的选择是下令开枪,否则敌人很快就会借着英军逃兵的掩护冲散澳军的阵地。
但问题是这些逃兵是英国人,是上等人,澳大利亚军可以说是他们的仆从军,这种在心理上的自卑使柏宜斯下达了一个让士兵们感到匪夷所思的命令。
“上刺刀!”柏宜斯下令。
他显然是想与德军进行肉搏战。
“上校!”一名参谋叫了声表示对柏宜斯这命令的质疑。
但官并没有让柏宜斯上校改变主意,他豪气万丈的大声下令,似乎担心英国官兵听不见他的喊声:“掩护友军撤退,不许让敌人跨过防线一步!”
“是,长官!”澳大利亚士兵们只能为自己的步枪装上刺刀。
但战争就是战争,它不会因为某个军官的惺惺作态就有所改变。随着一阵“隆隆”声,一排密集的的炮弹就狠狠的砸在澳军的防线上……那是德军的近战利器50MM迫击炮。
这轮炮弹一落地就炸得澳军一片哀嚎,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德军的手榴弹又越过英军逃兵抛进了他们的阵地。
悲哀的是,这些一开打就被德军炸得稀里哗啦的澳大利亚士兵直到此时还是不敢轻易开枪,因为在他们面前的依旧是英军逃兵……
可想而知的是,当德军从后面杀上来时,这些原本战斗力不弱的澳大利亚士兵却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秦川在这一战中没有动手。
他带着法籍营的士兵远远跟在德军的后头……法籍营虽然接受过训练甚至还打过一场胜仗,但他们毕竟是新兵。
他们需要休息,也需要学习,此时就是他们最好的学习机会。
第三百六十二章 重点()
筒子们,元旦快乐!
你们准备好月票了吗?明天就开始爆更了……月票月票月票!
****************
英军白天打了一整天,好不容易在高地上站稳了脚跟,结果夜里一场战斗就被德军赶下了高地。
被赶下高地还是小事,毕竟第二天可以继续占领,重要的是英、澳军在这一仗中死伤惨重,巴德上校的第一空降团在这一天的进攻中死319人,伤532人,另35人失踪。澳大利亚第13步兵团伤亡一千余人,团长柏宜斯上校受伤被俘。
此时的柏宜斯上校只怕心里有一万匹草泥马呼啸而过……原本想在英国主子面前表现下自己的“大公无私”的,为了英国人而宁愿牺牲澳大利亚人的性命,谁想到居然会被俘!!!
消息传到第八集团军指挥部,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不由目瞪口呆,他们怎么也想不这一仗打下来会是这样的结果:仅仅只进攻一天,一个精锐的伞兵团及战力不俗的澳大利亚步兵团就失去了战斗力。
确切的说,他们并不是失去了战斗力,而是失去了战斗信心。
巴德上校有气无力的向蒙哥马利报告道:“将军,很抱歉,我们各种方法都尝试过了,但还是出现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在没有找到更适合的战术之前,贸然进攻这些高地都是毫无意义的!”
蒙哥马利听出了巴德上校这话里的意思,那就是第一空降团拒绝再进攻德军驻守的高地了。
蒙哥马利还能怎么做?派另一支部队上去?那只怕会重复第一空降团的悲剧。
“将军!”这时一名参谋拿着一封电报报告道:“瓦吉德和阿布恩出现德国人的装甲部队!”
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当即紧张起来,他们在地图上分别找到参谋所说的两个地点后就更是脸色苍白。
“将军!”艾森豪威尔说:“很明显,他们把装甲部队调回来了!”
蒙哥马利默默的点了点头。
“将军!”德甘冈在旁请求道:“下命令吧,再不撤退就来不及了!”
德甘冈说的是对的,德军将装甲部队从两端调回来,它们的目标很明显就是加夫萨。
如果加夫萨被德军装甲师占领,再配合加贝斯防线以及纵深这些变态的高地……英军退路就彻底被关上了。
沉默了好一会儿,蒙哥马利才咬着牙下令道:“撤退!”
然而,真在下令撤退的时候蒙哥马利才发现连撤退都不容易。
这说的不是第15装甲师。
第15装甲师要撤走还是可以做得到的,毕竟那是皮糙肉厚的“谢尔曼”坦克,德军的迫击炮打在这些坦克的装甲上也就是一个白点……只不过他们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至少装甲师的汽车和装甲车要突破被封锁路段就需要很大的勇气。
与这些装备相比,空降兵要撤退就容易得多,他们可以分散通过……德军迫炮手不会为了这样的目标浪费坑道里的炮弹储量的。
困难处在于深入突尼斯纵深的第7装甲师。
从时间上来说,第7装甲师要撤出来也来得及……德军装甲师被英、美强大的空中力量压着在白天不敢行军,夜晚行军速度又不敢太快,甚至还要提防英、美空中力量会在夜里实施轰炸。
虽说这时代的战机没有夜战能力,但美军却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夜战方法:用侦察机低空寻找目标,比如坦克和汽车的车头灯。
一旦找到了目标,侦察机就会配合轰炸机实施夜间轰炸,比如在目标区域投下燃烧弹为轰炸机指示目标位置。
这使德军装甲部队至少需要两天才能赶到加夫萨。
英军在拥有制空权的情况下,第7装甲师星夜兼程在两天内赶到加夫萨不是问题。
燃油方面勉强够用,这段时间美军运输机几乎一刻不停的将燃油空投给第七装甲师,而且在返回的路上还可以得到持续的燃油补给……这也就是拥有制空仅的好处,就算在陆地上已经形成了实际意义的包围圈,但盟军还是能得到足够的燃油。
问题还是在沿途的高地上……
第七装甲师师长波顿少将其实已经考虑到自己后路的问题,所以一路上都在要点布署下兵力防守,有些要地甚至还留下几辆坦克协防。
这些要点也一直都在英军手里,这也是波顿少将和蒙哥马利相信第七装甲师能撤回去的原因。
但很快波顿少将就发现他错了……德军的迟滞第七装甲师的重点根本就不在那些看起来是要点的要点上,他们的重点就在高地,公路边的高地。
这倒不是说德军在这些高地上构筑有坑道工事,虽然这些高地上的确有坑道,但数量不多也没能形成规模。
问题就在于德这手里似乎有数不清的火箭筒……坦克在公路上开着,拐弯减速时,冷不防路边草丛里就打出两枚火箭弹。
“谢尔曼”坦克的装甲虽厚,但火箭筒的穿深却有200MM,几乎可以说只要打中了就没有不穿的,就算是击中正面装甲也一样……之所以有时命中了而没有穿透,是因为火箭弹有时在击中坦克的倾斜装甲时会被弹开而没有引爆。
德军很显然一早就做好了准备,打完火箭筒后一转身就进入交通壕然后就消失在了丛林里。
这就造成了第7装甲师举步维艰,期间不断要派出侦察兵前出侦察。
但侦察也没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原因是德军总是能设下埋伏将侦察兵打得损失惨重……毕竟这里是山地,公路两侧到处都是高地,而在高地的植被中埋伏是很容易而且还占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将军!”波顿少将有些着急的向蒙哥马利报告道:“我们在半天内已经损失了十三辆坦克,而且这还是在白天,如果是夜里行军……我相信损失会更大!这样下去,只怕我们还没赶到加夫萨,坦克就要折损过半了!”
“不管用什么方法!”蒙哥马利愤怒的回答道:“把那些坦克都带回来!”
“是,将军!”波顿少将回答。
但他心里却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百六十三章 胜利()
兄弟们,新兵安康!新的一年士兵也要努力更新了,欢迎大家的月票一堆堆的砸过来!
***********
虽然波顿少将不希望事情会像他希望的那样,但情况却进一步恶化……公路上出现了反坦克地雷,而且数量还不少,几辆“谢尔曼”已经被反坦克地雷炸成了一堆废铁。
这对第7装甲师来说简直就是恶梦,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让侦察兵一边在前头探雷一边侦察路边是否有火箭筒射手,于是第7装甲师的行军速度就成级数慢了下来。
最终,蒙哥马利认识到了想要把坦克全都带回来是不现实的,这只会让第7装甲师全部被封锁在突尼斯永远也出不来。
于是蒙哥马利在当天晚上就改变了主意,命令第7装甲师炸毁坦克,全体人员包括坦克乘员在内的换乘汽车而且改变行军路线迅速返回。
这一着倒是走得很漂亮。
原因是德军需要提前在第7装甲师即将经过的路线上布设地雷或是埋伏下火箭筒射手,如果以英军坦克的行军速度,德军还赶得急布置。
但英军却全体搭乘汽车而且突然改变路线舍近求远……德军一时没反应过来就被抛在后头来不及布置了。
而英军的这个动作实际上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
德军之所以一直都没有大规模的埋伏英第7装甲师,忌惮的就是“谢尔曼”的火力和防御,现在他们却抛弃“谢尔曼”以纯步兵的形式行军……—旦被德军堵上那很可能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英军很幸运,德军主力全都分布在加贝斯防线一带,在加夫萨公路活动的只是一个步兵团,他们最终也没能追上仓皇逃窜的英军。
只不过在英军离开前,他们再一次上演了托布鲁克那一幕……炸毁自己的坦克,与之前炸毁“玛蒂尔达”坦克不同的是,这一回他们炸毁的是性能优秀的“谢尔曼”坦克,一共有139辆。
在坑道里的秦川当然并不知道这些。
事实上,坑道防御战打响后对他们这些躲在坑道里的人反而轻松了些……战斗没打响前,所有人都只能呆在坑道里发呆,打响之后至少还有些乐趣了,比如用香烟开庄赌英国人下一次进攻会死几个人,再比如轮换着进狙击室打狙击。
原本秦川以为维尔纳这种好动型的在坑道里会很痛苦,没想到的是好动的人不管到哪里都会找到自己的乐趣,比如此时的他就跟凯勒两人分别捉了一支蝎子并用木板围成了一个“豪华”竞技场斗着玩。
维尔纳还给这两支蝎子取了名字:一支叫蒙哥马利一支叫传奇上士。
于是维尔纳就在那喊着:“上,传奇上士,打败它!咬它!”
“我听见了,维尔纳!”秦川听到这叫声不由有些啼笑皆非。
维尔纳抬起头来看到秦川,眼里闪过一阵尴尬后就回答道:“抱歉,中尉!我赌传奇上士会赢,你应该问凯勒,他赌蒙哥马利赢!”
“哄”的一声,士兵们忍不住爆出一阵笑声。
“中尉!”面包师报告道:“一个不好的消息,我们剩下的食物不多了!”
“嗯!”秦川点了点头,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原本坑道里就只准备一周的食物,现在已经过去九天了。
“还有多少水?”秦川问。
“水量够我们再用五天!”面包师回答。
“所以……”秦川说:“今晚我们出去找英国人麻烦的时候,你们应该多收集些英国人的食物,明白吗?”
“是,中尉!”
不过秦川很快就发现这其实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通讯兵已经跑到秦川面前说道:“中尉,英国人撤退了!”
“什么?”面包师有些不相信的问了声:“你确定?”
“是的!”通讯兵回答:“千真万确,英国人已经全部撤出加夫萨,我们胜利了!”
“胜利!”
士兵们高声欢呼着拥抱在一起,如果不是因为坑道高度低只怕他们又要跳起来了。
维尔纳迫不及待的就掘开了再次被英军炸塌的坑道口,小心翼翼的探出身一看,接着就欢呼起来:“是的,他们撤退了,我们再一次打败了他们!”
士兵们兴奋的钻出了坑道,秦川也是其中之一。
在看到阳光的一霎那,真实的有种重见天日的感觉,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起,还从没有哪一天在看到太阳时会这么愉快过。
一队队的德军士兵接二连三的从各自的坑道里钻了出来,一个个都蓬头洉面,但脸上却是喜悦、自豪和兴奋,甚至还人跪在地上喜极而泣……
秦川能理解他们的感受,这是一场与往常都不一样的战斗,虽然第一步兵团身经百战,但他们还从未像这次一样呆在坑道里经受这种心理上的折磨,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我想我该谢谢你,中尉!”尤莉亚走到秦川面前。
“我不认为你有什么需要谢我的地方!”秦川表示疑惑:“如果你指的是这场战争的话……我不得不这么做!”
“不,不只是这个!”尤莉亚回答:“我学到了什么,虽然我不确定那是什么,但我相信这个经历对我很有用!”
秦川点了点头,说道:“那么,你该回柏林了!”
“不!”尤莉亚笑着回答:“我想我会选择呆在这里!”
“为什么?”秦川有些不解:“这里并不适合你!”
“谁知道呢?”尤莉亚望着秦川说:“说不定这里适合我!”
“中尉!”这时斯莱因上校在几米外朝秦川招了招手,叫道:“隆美尔将军要见你!”
“后会有期!”秦川对尤莉亚说。
“后会有期!”尤莉亚给了秦川一个笑容。
当秦川与斯莱因上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