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会有期!”秦川对尤莉亚说。
“后会有期!”尤莉亚给了秦川一个笑容。
当秦川与斯莱因上校走在一起的时候,斯莱因上校就朝拍了拍秦川的肩膀感叹道:“知道吗?你很了不起!”
“拜托,上校!”
“我说的是实话!”斯莱因上校说:“我没有这样称赞过一个人,然而……我认为那支法国部队是永远也无法成为一支军队的,我同时也认为坑道只会困死自己无法打败敌人的,但现在才知道,在你手里是没什么不可能的!”
第三百六十四章 油田()
当秦川和斯莱因上校两人赶到隆美尔指挥部时,隆美尔正在和斯特莱克少将等人讨论着什么,让秦川感到意外的是隆美尔的脸上并没有胜利时该有的欣喜,而是惋惜。
“将军!”秦川和斯莱因上校走到隆美尔面前挺身敬礼。
隆美尔抬头见是两人,脸上很快就堆满了笑容,说道:“瞧,我们的英雄来了,欢迎!”
指挥部里的军官自发的鼓起了掌,包括隆美尔在内的几个军官热情的上前与秦川和斯莱因上校握手致意。
“中尉,你做得很好!”隆美尔说:“我说的不只是你在战场上的表现,更是你提的建议和规划,让我们再一次打败了强大的盟军。更重要的还是……如果英国人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的话,我们可以一直在突尼斯利用山地和坑道与他们僵持,也就是说,我们终于找到了一块立足之地。”
“可是将军!”斯莱因上校说:“您似乎……还有不满意的地方!”
斯莱因上校也看出来了。
“是的!”隆美尔点头的同时叹了口气:“知道吗?我们原本可以打回去的!”
“什么?”
“我是说,我们可以进攻的黎波里!”隆美尔说:“然后再像以前一样进攻班加西、托布鲁克、马特鲁……甚至把英国人赶下海!”
“可是……”斯莱因上校看了看秦川,他认为这很困难。
秦川知道隆美尔在想什么,此时的的黎波里是英军的后勤补给港口,如果德军两个装甲师朝那发起突袭……的确有可能收复的黎波里获得大量的物资同时导致盟军全线溃退,就像之前拿下托布鲁克和亚历山大一样。
进攻,同时也是隆美尔的用兵风格。
果然,隆美尔就说道:“只要我们拿下的黎波里并一路沿着滨海大道往前进攻并占领沿海港口,知道会发生什么吗?英国人的装甲部队就得永远呆在这了!”
这的确是有可能的,虽然英军拥有制空权,但德军因为有第27航空联队而且飞行员素质普遍要比英、美飞行员素质好,这其中尤其是与没有多少战斗经验的美国飞行员相比,所以德军可能拥有局部制空权,比如在的黎波里上空掩护德装甲部队的进攻。
“我们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是因为燃油不足,是吗?”秦川问。
隆美尔点了点头,回答道:“这也是我们没能将英国第15装甲师和第7装甲师包围在加夫萨的原因,同样也是我们战机很少出动的原因。”
秦川闻言不由一愣,他知道非洲军团缺油,没想到缺到这地步。
这有些超出秦川的想像,因为阿尔及尔至法国土伦港的交通线已经打通,而且很安全,应该不至于这么缺油才对。
隆美尔似乎看穿了秦川的想法,就解释道:“军舰、战机、坦克、汽车等等,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燃料,柏林方面同时还要供给东线燃料,所以……”
听到这秦川就明白了。
非洲军团缺油或许还与自己有关,史上的非洲军团不应该有这么多的坦克幸存,现在三个装甲师已经有三百辆坦克,虽然还没有满编,但他们比起史上只剩下几十辆坦克要好太多了。
尤其是秦川还缴获了一整支土伦舰队……这些军舰可都是烧油大户。
于是,尽管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安全的运输通道并把燃油源源不断的运来,但还是入不敷出。
同时这也跟时间有关,史上非洲军团撤到突尼斯时是在东线一败涂地希特勒将重点重新转移到北非的情况下,而现在……东线正打得火热,希特勒对北非的补给运输当然不会多。
“知道这场战役我们有多危险吗?”斯特莱克将军说:“我们的燃油已经到了危险线,如果英国人知道这一点再从海上发起一次进攻……我们甚至都无法迎战!”
原因当然是没有足够的燃油,后来秦川才知道,德军两个装甲师都是装作担心遭到英军轰炸行动缓慢,实际上他们是油料不足。
“我们不能让任何知道这一点!”隆美尔严肃的说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秦川和斯莱因上校不约而同的挺身回答:“是,将军!”
“这种情况只怕在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改变!”隆美尔有些担忧的说道:“柏林方面每个月分配给我们的燃油仅仅只够我们勉强打一场战斗!也就是说,如果英国人在一个月内发起两次大规模进攻……那么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想了想,秦川就问了声:“将军,我们不是从柏林调了一支地质堪探队吗?”
“你的意思是在阿尔及利亚找石油?”隆美尔不由笑了起来:“拜托中尉,这里是沙漠,有的只有沙子和尸体,不会有石油的!”
“哦,是的!”秦川回答:“我只是问问!”
正如之前所说的,这时代的科技对石油的形成进入一个误区,他们以为石油是海底於泥长期渗入地底形成的,所以想当然的以为石油应该在海边。
这或许是发现的几个大油田恰好都靠近海边的原因……比如欧洲的石油主要集中在沿海国家罗马尼亚,它同时也是德国和意大利的主要石油进口国。再比如苏联的石油基地高加索油田,它就在黑海与里海之间。
于是地质学家总是在海边寻找石油,这也是非洲这个石油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国家直到1950年以后才被发现油田并开发的主要原因,他们普遍认为在非洲这样干旱贫瘠的土地上是不会有石油的。
思虑再三,秦川认为利用坑道防御已经能守住突尼斯,就算开采油田也不会落入盟军手里。
另一方面,他认为德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必定也会拼尽全力保守这个秘密……毕竟这事关德国的命运,他们当然会谨慎再谨慎。
但是,该怎么告诉他们内陆也有石油呢?不仅有石油而且储量丰富质量好,不仅质量好还大多是容易开采的自喷井……
对北非颇有研究的秦川甚至还知道几个大油田,比如突尼斯的博尔马油田,阿尔及利亚的哈西迈萨乌德油田。
第三百六十五章 海洋(求月票)()
下午还有两章,每天五章,不会再嫌少了吧!月票月票月票……
**********
“中尉,中尉?”
隆美尔的叫声把秦川从沉思中拉了回来,秦川赶忙应了声:“是,将军!”
“这支地质堪探队在我的部队里!”隆美尔说:“他们跟着我一路撤下来的,你是否需要跟他们谈谈?”
“哦,不,将军!”秦川回答:“我想不用了,他们都是专家不是吗?”
其实是秦川还没想好该怎么说。
直接告诉他们在博尔马和迈萨乌德有大油田吗?
不,这样只会被他们当作疯子,就算真的堪探到了油田证明秦川说的没错,那秦川距离被审问甚至被当作外星人解剖也不远了。
“为什么不呢?”隆美尔把手一摊,说道:“反正我们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堪探队的那些人也没活可干!”
说着隆美尔转头对参谋说道:“叫巴克豪斯教授来一趟!”
“是,将军!”
没过多久,一个戴着牛仔帽满嘴胳腮胡的老人出现在指挥部的门口,他走到门口敲了敲门,拿下嘴里的烟斗,说道:“我可以进来吗?将军!”
“当然!”隆美尔摆出一副热情的样子起身欢迎这个老人。
“我来介绍下!”隆美尔一边邀着老人进来一边说道:“这位是堪探队的巴克豪斯教授!”
巴克豪斯教授摘下帽子朝军官们微微颔首致意:“向你们致敬,勇士们,你们再一次用胜利证明了我们军队的实力!”
“教授!”接着隆美尔就像巴克豪斯教授说道:“向你介绍下弗里克中尉,我想你一定听说过他!”
巴克豪斯闻言不由一愣。
“你好,教授!”秦川上前与巴克豪斯握了握手。
“哇哦!”巴克豪斯教授眼里闪过一丝异色:“当然,我听说过你,你就是那个‘传奇上士’?”
“是的,教授!”秦川说:“很荣幸认识你!”
“教授说起过你!”隆美尔笑着对秦川说:“他说你是个有智慧打仗的军官!”
“是的!”巴克豪斯教授点头说道:“虽然我对军事一窍不通,但是中尉……我相信我们的军队更需要的是像你这样的军官!”
“当然!”隆美尔不由哈哈笑了起来:“如果我们的队伍里再多几个像中尉这样军官,英国人只怕早就被我们赶下海了!”
指挥部里的军官们不由跟着笑了起来,只不过有几个人笑得比较尴尬,因为这话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他们不如秦川。
“教授!”隆美尔说:“你知道的,中尉为我们提了许多很有建设性的建议,让人吃惊的是……许多人在刚听到他的建议时都不敢相信也不认同,甚至还有人强烈反对,比如在这场战斗使用的坑道战术!”
“嗯哼!”巴克豪斯回答:“我听说了,将军。可是……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吗?”
“是的,教授!”隆美尔瞄了秦川一眼,说道:“他认为阿尔及利亚有石油!”
巴克豪斯愣住了,秦川也愣住了……他记得自己并没有这么说。
不过秦川很快就明白隆美尔为什么会这么说了。
隆美尔是个聪明人,他听出了秦川这话里的意思,更重要的还是……隆美尔也明白一点:在这种情况下,要使非洲军团摆脱危险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在阿尔及利亚找到石油。
于是,隆美尔就设了套把秦川和巴克豪斯套在里头。
巴克豪斯不由笑了起来,接着还咳了几声。
“将军!”笑了一阵巴克豪斯就回答道:“你知道的,如果沙漠里有石油,它们也早就被晒干了吧!”
军官们也跟着发出了一阵笑声,从常理上讲巴克豪斯说的也的确是对的。
“教授!”秦川说:“它们或许藏在更深的地方!”
“我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中尉!”巴克豪斯教授回答:“事实上,在此之前我们在埃及和利比亚也堪探过,但事实证明这里没有石油!”
“你们一定是在海边堪探,是吗?”秦川问。
“我们不应该这么做吗?”巴克豪斯教授反问。
想了想,秦川就回答道:“你认为石油是怎么形成的呢?”
巴克豪斯教授愣了下,叼着烟斗抽了几下,然后才慢吞吞的回答道:“现在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中尉,许多人认为是海底於泥形成的,但我认为不会这么简单。”
秦川闻言不由一愣,没想到巴克豪斯还是个敢于怀疑、敢于挑战现行理论的教授。
“我认为它们可能是海洋生物形成的!”巴克豪斯教授说:“你知道,海洋里有许多植物、动物,他们的尸体沉积在海底的於泥里,经过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在一定的温度和条件下,就有可能形成石油。同样的,陆地上的植物被埋入地下经过长时间的高压和一定的温度,就形成煤!”
秦川不由点了点头,巴克豪斯教授这想法与现代地质学家的公认的想法也相去不远了。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石油就是由海洋生物形成的,而陆地生物就一定形成煤……因为众所周知,地底有丰富的地下水,在潮湿的环境下埋在地底的生物也能形成石油。
大庆油田就是这种学说明证,因为大庆油田的位置大同就是大陆板块,曾经被西方断定为无油或是贫油地区,但偏偏就是这地方有着储量惊人的石油。
当然,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就算是现代还没有定论。
重点是……秦川要说服巴克豪斯教授到远离海岸线的区域去堪探,因为那里才有石油。
“教授!”秦川问:“石油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吧!”
“是的!”巴克豪斯教授说:“至少需要几百万年!”
“那么……教授!”秦川说:“如果在几百万年前,沙漠曾经是一片海洋呢?”
斯特莱克将军不由笑了起来:“这么说,我们现在是在海底与英国人打仗了?”
军官们不由笑了起来。
但巴克豪斯教授却没有笑,他带着意外的眼神望了秦川一眼,点头说道:“是的,你说的有道理,如果几百万前这里是一片海洋……”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上尉(求月票)()
事实上,现代科学家认为撒哈拉沙漠在4000万年前就是一片海洋,因为他们在沙漠里找到许多海洋生物的化石。
“这个想法很有趣,中尉!”巴克豪斯教授说:“所以,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换一种思路,也就是在内陆某些地方进行堪探,是吗?”
“是的,教授!”秦川回答。
“我会试试的!”巴克豪斯教授说:“不过,我们不能对此抱太大的期望!”
“当然!”秦川点了点头。
秦川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接着就看非洲军团的运气了。
等巴克豪斯教授离开后,斯特莱克将军有些意外的望着秦川,说道:“中尉,没想到你对地质学也有研究!”
“不,只是有点兴趣而已!”秦川说。
不过秦川还真有些研究……考古学与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等都是分不开的。
斯莱因上校则翻了翻白眼,说道:“我对中尉的惊人之举已一点都不感到意外了。事实上,有一天没有意外……那才应该意外!”
军官们不由再次笑了起来。
“我这还有个意外!”隆美尔给秦川递上了一个本子。
“这是……”秦川疑惑的接过本子,翻开一看,却是个军官证。
“上尉连长?”
“是的!”隆美尔说:“我从斯莱因上校那了解道,巴泽尔上尉已经升任营长了,二连连长的人选……我认为非你莫属,我相信斯莱因上校也不会有意见的,是吗?”
“当然!”斯莱因上校回答:“事实上,只要不是抢了我的位置,我都不会有意见的!”
“上校!”隆美尔笑道:“上尉当然不会抢你的位置,不过我相信上尉有一天会成为你的上级的!”
“好吧!”斯莱因上校回答:“那么……我现在是不是该练习下怎么向上级敬礼了?”
军官们再次笑成了一团。
回到部队后,秦川就得适应下自己的新职务了。
上尉连长,虽然算不上多大的军官,但在德军部队里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为一名连长……这速度说是坐火箭也不过份了。
应该说,秦川对做连长不是很有信心。
因为以德军的制度秦川应该做副连长,就像库恩一样在巴泽尔身边学习一段时间,然后才能得心应手……但现在却直接由排长升为连长,这可以说是跨级提升了。
不过幸运的是,库恩依旧是副连长,这至少使秦川有个助手。
“上尉!”库恩站在秦川面前敬了个礼,就给秦川递上了一份文件,说道:“这是二连全体人员名册,一共一百三十七人!”
秦川随手翻了翻名册,记录的都是士兵们的立功表现及特长等……德国军队在这些方面做得很细致,其档案甚至能追朔到上学时的表现。
而同时期的中国,往往是随便在街上或是田里看到几个青壮男人绑了就强拖到军队里就成为一个兵了。
据说也是因为这严格的档案制度,德国人才能准确的区分出谁是犹太人。
秦川好奇的翻到了自己档案,在家人那一栏里发现自己居然还有个弟弟。
这是种很奇怪的感觉,秦川从没见过他们,但他们却是自己的家人……如果有一天能回去,秦川还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们。
不过秦川似乎并不用担心这一点,因为此时北非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德军士兵除非是负伤,否则几乎不可能得到假期。
再翻翻自己的表现,果然就像秦川所想像的那样……平凡无奇,甚至还可以说是拖后腿的,因为在训练期教官给的评语是“反应迟钝”,这虽然算不上什么缺点,但对于一名士兵来说却是致命的,甚至可以说很快就会在战场上被无情的淘汰掉。
事实上,弗里克似乎的确被淘汰掉了,因为继续生存下来并发挥作用的是秦川。
“希望你不会为此感到尴尬,中尉!”秦川一边翻着文件一边说。
“什么?”库恩不明白秦川说的话。
“我是说……”秦川摊了摊手,不知道该怎么说。
秦川指的是库恩曾经是自己的长官,不久前秦川还在向库恩敬礼。
“哦,不!”库恩明白了秦川的意思:“当然不会,长官!事实上,我很清楚你有一天会成为我的长官。”
秦川点了点头。
部队里就是这么回事,尤其是打仗的时候,谁能打胜仗谁就有机会提升,所以互换上下级的身份其实经常发生,秦川应该习惯这些。
“我在想一个问题!”秦川说:“如果我在这里指挥二连,那么法籍营怎么安排?”
“我想少校会有安排的!”库恩回答。
“少校?”愣了下,秦川才想起库恩说的这个“少校”指的是巴泽尔。
不过这一点库恩却没有猜对,因为法籍营的事一直都是由斯莱因上校负责。
正说着,秦川就接到一个来自斯莱因上校的电话。
“好消息!”斯莱因上校说:“我们要回阿尔及尔了!”
“为什么?”秦川不由有些意外。
虽然德军已经取得了胜利,但突尼斯的战局却还没稳定,英军随时都会再次对加贝斯防线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