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辆架桥车搭上了洛瓦季河东岸,高度显然是经过计算过的,桥面高度超过东岸半米左右。
这个高度可以说恰到好处,因为如果超过太多了,那么人员和坦克从桥面下来就会有困难。
如果恰好与东岸齐平,那么德军的机枪就能轻松的封锁整个桥面。
但是现在,机枪手的子弹大多都被桥面超出的一载挡住,火箭筒的射界也同样如此。
这让秦川十分意外,因为苏联人的性格大多都是粗枝大叶的那种,他们会没头没脑的往前冲,也可以用粗糙的零件组合出一辆近乎完美的坦克,但他们从来不注重细切问题,就像他们的坦克大多都没安装通讯设备一样。
但是现在,面前的苏军指挥官显然是考虑到这些了。
秦川不知道的是,马特维奇为了这次进攻甚至还做了两次演习他带着部队在距离霍尔姆十三公里外的一个高地上构筑了一道与洛瓦季河相似的防线,然后让部队在那进行攻防演练于是才得到了一些经验。
“我们机会不多!”马特维奇举着望远镜一边看着战场上的战斗一边对彼得诺列夫说。
“我不明白,政委同志!”彼得诺列夫回答:“我们拥有绝对的优势!”
“或许是!”马特维奇回答:“但你没有研究过他们的战例!”
“你的意思是说”
“我从英国人那调来了德国第一步兵团的作战经过,彼得诺列夫同志!”马特维奇朝着正冒着硝烟的战场方向扬了扬头:“他们在非洲和西西里岛,用‘坑道战术’几次以劣势兵力打得占据绝对优势的英国人和美国人毫无办法!”
彼得诺列夫哈哈笑了起来:“那是因为英国人美国人胆小!”
“或许是吧!”马特维奇回答:“但或许是因为我们有了一个不寻常的对手!”
顿了下,马特维奇就自言自语的说道:“我有种预感,如果我们不能在几天内将霍尔姆打下来的话,他们很可能会找到应对的方法!”
马特维奇放下了望远镜接着说道:“到那时,我们就必须要用另一种方法进攻霍尔姆了!”
“放下吧,政委同志!”彼得诺列夫说:“看现在这样的情形,用不了几小时他们的防线就会成为历史了!”
第四百九十六章 反冲锋()
从某方面来说,彼得诺列夫说的还是正确的,因为现在形势正在朝德军不利的一方面发展所有的一切都来得太快了,或者说苏军对这次进攻所做的准备以及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德军根本就没想到苏军会以这种工程兵架桥的这种方式进攻洛瓦季河防线。
也就是说,德军被苏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最主要的就是来自那些工程车的威胁所以也有人说,在攻防战中有时工程车比坦克的威胁还要大。
德军想要用手榴弹炸毁工程车,但下方的架桥车都是在坦克底盘支撑的,上层则是宽大、坚固,足够让几十吨的坦克在上头行驶的钢架结构(注:t34坦克32吨),手榴弹根本就无法对其构成威胁。
几名士兵将手榴弹投到工程车上,能起到的作用也就是让工程车上的桥面晃了晃。
有的德军士兵将炸药包投了下去,但炸药包是带着延时导火索的,很快就让趴在桥面上跟随工程车一同前进的苏军士兵抛开。
还有德军士兵想用火箭筒将其炸毁,但在高处的火箭筒射手以那样的角度根本就无法击中工程车主体,最多就是以其金属射流在桥面上打出几个洞,而这对敌人甚至根本就没有影响。
苏军士兵从防线下成群成群的涌了上来。
由于洛瓦季防线距离落差线只有二十几米远这是出于之前的防御需要,在这个位置德军士兵可以轻松的将手榴弹、炸药包等爆炸物投往落差线阻止苏军攀爬。
但现在这个距离就成为德军致命的弱点:苏军一爬上来距离德军就只有二十几米,更糟糕的还是在这种情况下苏军可以抛手榴弹而德军却无法抛手榴弹德军抛的手榴弹除非是恰好在二十米左右,稍远一些都会从沿着落差线后的斜面滑下去而不会对当前的苏军构成威胁。
更糟糕的,还是苏军坦克在桥面上“隆隆”作响随时都会开上来。
“反坦克炮!”秦川大喊。
炮组人员当即将唯一的一门反坦克拖了出来,他们不假思索机械的开始工作,就像此前无数次演练中所做的那样,一号、二号炮手固定住炮轮,三号和四号炮手将大架分开,瞄准手将炮管降低至水平位置调整着射程。装弹手打开后膛和炮闩,几名搬运人员从地窖里将一箱箱炮弹搬了出来垒在反坦克炮旁。
一名上士大声下达指令:“正前方,射程一百米,坦克开炮!”
一辆t34坦克正好从桥面“隆隆”爬起将自己的最薄弱的腹部暴露在了反坦克炮面前,于是只听“轰”的一声,坦克腹部就被炸开了一个大洞,坦克就像是受了惊吓的巨兽似的震颤一下然后就停止不动了。
反坦克炮或是火箭筒在这时候攻击坦克是能起作用的,甚至它们打坏了敌人坦克后还会将某个斜面堵住使其后续部队无法进攻。
问题就是苏联人太多了,就像蚂蚁一般的从防线上连绵不断的朝德军防线压来,他们朝德军抛来手雷,或是一边冲锋一边抱着手中的波波莎冲锋枪疯狂的扫射,接着空中又有十几架苏军战机加入了战团冲着德军阵地一阵狂轰滥炸。
“上尉!”格哈德一边用手枪朝敌人射击一边朝秦川大叫:“我们挡不住了,撤退吧!”
“不,不能撤退!”秦川回答。
格哈德是因为没有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敌我之间只距离二十几米的情况下绝不能撤退的,否则那群有如狼群般的苏军马上就会从后头追上来将所有的德军都消灭干净。
“那我们还能怎么办?”格哈德问。
秦川没再迟疑,大声回应道:“反攻!”
“什么?”格哈德没听清,又或许是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
“反攻!”秦川下令道:“只有发起反冲锋将他们打下去,我们才有活路,明白吗?”
“是,上尉!”接着格哈德就不再迟疑了,他大声下着命令:“所有人,前进,冲啊!”
“冲啊!”
德军士兵纷纷从战壕里跳了出来朝苏军冲去,他们甚至就连刺刀都来不及上,完全就是突然爆发的一次随性冲锋。
但事实又证明秦川是正确的。
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原本一点优势都没有,甚至因为手榴弹的问题还处在劣势。
按常理德军应该尽量避免与苏军发生肉搏战,这不仅是因为德军兵力少,更因为苏军习惯于在雪地里作战尤其他们面对的这些苏西北方面军还是从最严寒的西伯利亚调来的。再加上德军素质普遍优于苏军苏军许多士兵都是百姓直接转换而来,许多人甚至连武器都没有需要捡起前方战死战友手里的步枪进行作战。
因此肉搏战对德军来说明显不划算。
但凡事都有例外。
首先是在这种情况下肉搏战已无法避免。
其次苏军空中有飞机、地上有坦克,远处还有马克泌机枪和迫击炮对进行压制。而德军却什么都没有如果说有什么的话,那就是躲藏在废墟中的几辆缴获的坦克,但因为没有制空权所以这几辆坦克根本就不敢露面(一露面不是被苏军炮火炸毁就是要被其战机追杀)。
在这种情况下,主动发起肉搏战就是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两军混在一起苏军的飞机、坦克还有马克泌就无法发挥作用了,尤其苏军还处在低处而德军在高处,尤其脚下踩的还是光滑的雪地
“冲啊!”秦川大喊一声挺着步枪跟着部队冲了上去。
面前的苏军士兵显然没想到德国人会主动迎上来,而且似乎刚打完自己的子弹,一时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就像之前所说的,苏军士兵素质普遍较差,他们缺乏那种在危急时的快速反应能力。
秦川用最快的速度冲了上去,然后抡起枪托狠狠地砸在这名苏军的胸前将所有冲量都传递到他身上。
第四百九十七章 伤员()
苏军士兵惨叫一声滚出老远,附带着还将其身后的几名苏军士兵一起带了下去。
这就是在雪地上居高临下发起冲锋的好处,这时比拼的已不是力气,而是速度和重量。
凯勒跟在秦川旁,端着冲锋枪一抬手就扫倒两个,露出了后头一个正拉开手榴弹弦要往前投的苏军士兵……这个苏军士兵显然有些后知后觉,或者也可以说这是地形的限制,刚从落差线爬出来而且还落在后头的他还不知道德国人已经发起冲锋,依旧以为目标在二十几米外的战壕内。
秦川没有迟疑,猛地用步枪往抵住他的胸前然后狠狠一推……苏军士兵立时就失去平衡掉回斜面。
这或许算不上什么,他身后到处都是正往上冲的苏军,有那么多人肉垫掉回去一点都不疼。
问题就在于他手里还抓着一枚没来得急抛出去的手榴弹,因为身体失去了平衡一时又无法抛出,这名苏军急得“哇哇”大叫,但其它苏军士却不知道他在喊什么。
不久,只听“轰”手榴弹爆了开来将一片苏军炸倒在地。
接着机枪手就在斜面上架起了机枪,然后“哗哗哗”的就朝斜面上打出一排子弹……鲜血飞溅、惨叫迭起,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苏军成片成片的倒在德军密集的子弹下,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另一边,正在斜面上往上冲坦克也都被德军炸毁。
坦克在斜面上往上开时是最容易被攻击的,因为这时它有一个天然的仰角,而且还是大角度的,炮手和机枪手能看到的就只有天空,对外完全没有感知能力和攻击力。
于是,德军士兵可以轻易的靠近它,然后将集束手榴弹或是炸药包塞进它的底盘下……
不久,苏军士兵就有如潮水般的退了下去。
“撤退!”秦川大喊。
这时撤退才是可行的,乘着苏军被打退的时候。
于是士兵们就在苏军炮火的轰炸和战机的追杀下退到地窖和第二道防线中。
刚跑回地窖秦川就下令道:“准炸毁地道口!”
“是,上尉!”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洛瓦季河防线在苏军工程车的进攻下已经失去它应有的防御力了,只有放弃。
“等等,等等……”维尔纳一边叫着一边跑了进来,后头来拖着一个正惨叫着的伤兵。
几个人赶忙上去帮忙将伤兵拖了进来,火光下可以看到他的右小腿处一片血肉模糊,显然是被子弹击中了。
“马上把医护兵叫来!”秦川对托马斯下令。
“是,上尉!”托马斯应了声转身就钻进了地道。
乘着这时候,秦川就和士兵们对伤员做初步的处理,比如剪开伤员的裤脚用温水擦拭使伤口处结成冰的血液融化。
不一会儿医护兵和托马斯就赶到了。
医护兵对伤员的腿部做了个简单的检查,然后就对这条腿判了死刑:“我需要马上实施截肢!”
“不,我不想变成瘸子!”伤员表示反对。
“你可以选择带着它死去!”医护兵面无表情的回答,手里就麻利的用橡皮带将伤员的腿部绑上。
“你是说就在这?”秦川有些不可思议:“在这种条件下进行截肢手术?”
“你有更好的建议吗,上尉?”医护兵反问:“如果你有办法的话,可以把他抬到指挥部去!”
于是秦川就明白了,外头是苏军的炮火和战机的轰炸,而且苏军很快就会再次发起进攻并占领秦川等人头顶上的位置,从外走走不通。
另一条路也就是地窖间的通道或许可以,但它太小了,仅能容一个人通过,伤员只会把通道堵上而且时间也来不急。
“你们把他按住!”医护兵说着就在伤员脚下垫上了一块木板。
接着医护兵拿出的东西就把所有人都吓住了,一把短锯……
“抱歉,下士!”医护兵往伤员嘴里塞了一根木条,说道:“我们的吗啡已经所剩无几了,你知道的,为了尽可能多的送些弹药和粮食过来,他们只能减少其它物资的运输量。我们只能把吗啡留给重伤员……”
“所以!”托马斯有些难以置信的望着医护兵:“你是说截肢是轻伤?”
医护兵举起了短锯对准了伤员的脚,回答:“你会这么问是因为你没见过重伤员!”
说着医护兵就动手了,伤亡从喉头发出了痛苦的呜咽声,但让人感到恐怖的并不是这个,而是伤员用尽全力的挣扎和颤抖,以及短锯锯到骨头时发出“咯咯”声,那让人产生一种错觉,那把短锯是锯在自己的脚上,那声音会让附近所有人都感觉来自内心深处的颤栗和恐惧的。
托马斯忍不住大声叫了起来,似乎是想把心里的恐惧释放出来,但这显然没什么效果,因为秦川看到他的面孔已经因为痛苦而扭曲了。
几分钟后这个过程才结束,伤员已经昏了过去,托马斯手里则多了一截断腿……他拿着那截断腿愣了一会儿,然后突然间将其丢下就在墙角处大声呕吐起来。
“手术算是成功了吗?”库恩问着医护兵。
“我能做的就只是给他开些药!”医护兵回答:“能不能活下来只能看他自己!”
库恩默默的点了下头。
等医护兵离开后,托马斯才有气无力的走了回来在地面坐下。
脸上也不知道是泪水还是呕吐物,稀里糊涂的一片。
“抱歉,上尉!”托马斯说:“我控制不住自己!”
“用不着道歉,中士!”秦川回答:“你会习惯这一切的!”
“说真的,中士!”阿尔佛雷多插嘴道:“你的表现比我们刚来时的表现好多了!”
维尔纳则带着些开玩笑的味道给托马斯递上了一盒牛肉罐头,问:“你不想来点吗?”
刚平复下心情的托马斯一看到牛肉马上又忍不住,再次冲到角落去一阵干呕。
“够了,维尔纳!”面包师对维尔纳的做法有些不满。
“什么?”维尔纳摊了摊手回答:“我只是想让他尽快适应!”
士兵们不由发出一片笑声。
第四百九十八章 地道()
正如秦川想像的那样,苏军很快就再次组织起了进攻,这一次他们成功的越过了洛瓦季河防线。
但越过了洛瓦季河防线并不代表苏军就能势如破竹将德军防区一分为二。
虽然苏军甚至就连马特维奇都是这么想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原因一方面是德军在霍尔姆构筑了地下工事,使苏军总得防备身旁甚至是身后会突然冒出一队敌人出来对他们实施杀伤在这方面应该说积雪会是一个很好的掩护,许多地道口只需要加块木板然后从外头用积雪堆上,苏军就很难发现地道口的位置。
另一方面,则是霍尔姆到处都是被苏军火炮炸出的废墟。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建筑被炸塌后的确可以使德军失去御寒的地方(事实上这个战略目的也没能达到),但同时街道上一个个几米深的弹坑以及整幢楼房倒塌时堆砌在街道中的钢筋水泥却起到了很好的拦截作用首先是坦克就很难通行,其次就是德军士兵可以利用这些废墟做为掩体或是工事与苏军作战。
于是霍尔姆战役很快就转变成残酷的巷战和拉锯战,苏军不得不在废墟和残亘断壁中与德军反复争夺展开拉锯战。
但局面对德军却不容乐观。
“主要是因为我们兵力不足!”秦川在会议上皱着眉头说道:“虽然我们每一名士兵都可以换取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敌人,但问题是我们总兵力只有五千余人,现在只有四千余人,而苏联人却是源源不断几乎没有尽头!”
“是的!”格哈德接嘴道:“正如上尉说的,我们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但同时距离失败也越来越近了,尤其我们只有几里宽的战略纵深,一旦让苏联人把我们从中间拦腰切断情况会急剧恶化!”
斯莱因上校点了点头:“到时,只怕连滑翔机都没有够的降落空间了!”
这才是重中之中,如果连滑翔机都无法降落,德军两天后就得用石头与苏军对抗了。
“重点还是洛瓦季河防线!”斯莱因上校接着说道:“那道防线可以避免我们与苏联人陷入这愚蠢的拉锯战和消耗战里!”
“问题是洛瓦季河防线已经成为过去了,上校!”巴泽尔说:“他们用工程车和积雪把高度差填上了,我们对此毫无办法!”
会议室里不由沉默了下来。
“或许我们可以请求空中支援!”哈特曼少将说:“斯图卡轰炸机能把它们炸开的!”
“这或许是个办法!”斯莱因上校说道:“我们的确可以这么做,但却没有意义!”
哈特曼少将不满的摊了下手,问:“上校,我倒想知道这为什么没有意义?”
“因为这不是长久之计,将军!”斯莱因上校很淡定的回答:“首先你要知道,斯图卡轰炸机很难将整条苏联人铺设在洛瓦季河的积雪精确的炸开。其次,即便我们派出大量的轰炸机用了数不清的炸弹将其全部炸开了对苏联人来说也只是再堆一次积雪或是再派几辆架桥车上来的问题。所以,你真以为我们应该这样做吗?”
哈特曼少将闻言就没话说了。
“所以!”格哈德赞同道:“我们需要的是长期的,能彻底破坏这些积雪堆积甚至能让苏联人无法再次使用这种战术的方法!”
“是的!”斯莱因上校说:“可是我们做不到!”
“或许我们能做到!”秦川说。
“怎么做?”斯莱因上校将目光投向秦川。
“苏联人始终把进攻重点放在地面上!”秦川说。
“是的,我们知道!”斯莱因上校回答。
苏联人的想法很直接,他们认为地面上的战斗才是关键,所以如果发现什么地道的话,他们的做法就是用炸药包将其炸塌封死。
事实上他们这种做法还是对的,因为德军的补给是依靠地面上的滑翔机,只要苏军成功的压缩德军地面上的生存空间,那么地下的德军就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