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面前演讲提高自己的声望,海德里希的行事作风就像他所控制的盖世太保一样……总是隐身幕后。
以至于直到海德里希被刺身亡希特勒为其举行盛大葬礼时,许多德国人才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同时意识到原来第三帝国还有一个这样位高权重的大人物。
但更困难的还不是这个,更困难的是海德里希手里拥有“盖世太保”,也就是身着便衣的秘密警察……于是军队、工厂、学校,甚至在你家里都有可能有一个盖世太保的密探。
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一名将军利用自己的职权为身在前线的儿子送去几件衣物,结果几小时后这个情报就放在海德里希的桌面上了……将军的妻子向盖世太保告的秘。
因此,科赫上校对这件事只能慎之又慎,否则一不小心,这件事就会被海德里希发现并引起他的警觉。
“我在波西米亚能绝对信任的人只有两个!”科赫说:“但他们都无法接近目标!”
想了想,秦川就说道:“上校,我们不需要接近目标!”
“不接近他又怎么预先知道他的行踪?”科赫上校不解的问。
“下个月的‘国际游行示威日’!”秦川说:“他会回柏林吗?”
科赫上校不由半张着嘴巴,然后点了点头:“也许吧,我不确定!”
“我们假定他会回柏林!”秦川说:“然后因为他总有一天会返回波西米亚!”
“是的!”科赫上校说:“他是个工作狂,很快就会返回波西米亚的!”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秦川说:“我们需要的不是在波西米亚的人,而是在柏林的人!”
“盯住柏林机场?”科赫上校说。
“是的!”秦川点了点头:“然后我们就知道他返回波西米亚的大致时间,接着就可以在他由机场返回住宅的路线上设伏!”
“好主意!”科赫上校点了点头:“这样一来事情就好办多了!”
科赫上校说的没错,波西米亚毕竟山高皇帝远,科赫上校的势力很难波及,柏林毕竟是德国,布置起来要方便得多,何况还不需要接近目标只是观察目标什么时候登机。
“不要在任何地方与任何人谈起这件事!”科赫上校低声交待了秦川一句,接着就匆匆离开了。
第五百三十七章 邀请()
应该说,秦川的心情还是很复杂的。
如果从德国利益角度考虑,或许应该让海德里希继续活下去,要扳倒的更应该是希姆莱。
原因是希姆莱能身居高位更多的是因为早期跟对了希特勒而不是因为才华……希姆莱是个典型的种族主义者,他选人用人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就看是不是金发碧眼血统是否纯正。
因此,海德里希其实并不把希姆莱放在眼里,他曾背地里嘲笑:“党卫队充斥着金发碧眼的笨蛋!”、“德国损失了一个多么优秀的小学校长!”。
(注:希姆莱小学校长出身,海德里希这话的意思是指希姆莱更适合做小学校长而不适合做全国领袖)
相比起希姆莱这种带有偏见和政治色彩的用人方式,海德里希的用人方式就是不拘一格……无论种族、党派,甚至是否仇视德国,只要是人才就一律重用,这也是盖世太保在海德里希手里能成为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警察机构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在他手里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趋于稳定的原因。
如果继续让海德里希这样发展下去的话,至少德国内部甚至德国占领的几个国家都会相对稳定……海德里希是个用恐惧和利益收买人心的好手,他会防范危机于未然,会让百姓生活在一种若有若无的恐惧中不敢越雷池半步。
但问题是,海德里希此时的作为已让秦川没有退路。
首先是几个盖世太保死在秦川手里,秦川及其家人都有性命之忧。
其次是海德里希因为一己之私阻止印制伪钞……这虽然符合德国利益,但却不符合海德里希的利益。
更要命的还是希姆莱这个老奸巨滑的家伙在知道这其中的关系后还在暗中推波助澜以秦川为诱饵。
现在海德里希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阻止秦川和科赫上校制造伪钞。
另一个,则是坐视秦川等人生产出伪钞并让希姆莱重新把权力掌握在手中……这是很明显的,秦川也是后来才想到这一点:假钞对于德国来说或许就是补给和物资,但对于希姆莱和海德里希这些人来说就是情报甚至权力,因为它不仅意味着可以在希特勒面前狠狠的表现一把,更意味着可以用一箱一箱的钱去收买境内、境外情报人员扩大自己的情报网甚至培植自己的势力。
原因很简单,假钞研制成功几乎就意味着拥有取之不尽的财富……只要用纸就能印出钱,这钱就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了。
这是海德里希绝不允许的。
所以,除非海德里希像历史一样死于非命,盖世太保掌握在希姆莱手里,否则秦川将永无宁日。
“上尉!”在秦川沉思的时候,科赫上校就敲门走了进来,他手里拿着一份电报,带着一丝不可思议的表情对秦川说道:“知道这封电报是谁发来的吗?”
“谁?”
“元首!”科赫上校说:“他邀请你到柏林参加‘国际游行示威日’!”
秦川接过电报,然后突然想到了什么,不由意外的望向科赫上校。
“是的!”科赫上校说:“这件事你就可以完成!”
秦川知道科赫上校指的是什么,他可能会在柏林与海德里希碰面,然后……他也不难知道海德里希会在什么时候离开柏林。
“你只需要给我们打个电话!”科赫上校说:“向你家人报个平安,然后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秦川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个计划可以说天衣无缝,即便是电话被窃听也不会露出破绽。
由于“国际游行示威日”就在三天后,所以秦川准备当天夜里就出发……由于物资紧缺,国内和平地区除非是像希姆莱、海德里希那种级别的官员可以搭乘飞机,其它将军、上校之流一般只能搭乘专用汽车,而像秦川这样的上尉就只能跟百姓一样挤火车了。
(注:火车是烧煤的,而德国鲁尔区煤矿资源丰富,这也是德国发明煤液化制造石油的技术的原因之一)
出发前秦川当然不会忘了与家人道别。
“上帝,元首的邀请!”雷曼听到秦川的解释就不由瞪大了眼睛:“哥哥,这么说你会见到元首了?”
“之前我就见过元首了!”秦川回答。
“是吗?可我从没听你说过!”雷曼吃惊得下巴都差点掉了下来:“告诉我,你是什么时候见过元首的?”
秦川只是耸了耸肩,他不知道那些事是否合适告诉雷曼。
“哦,我知道!”雷曼像捣蒜似的点着头:“那是机密,是吗?你放心,我不会说出去的,一个字都不会!”
“雷曼!”施密特阻止道:“闭上你的嘴!”
接着施密特就转向秦川,交待道:“照顾好你自己!”
“我会的!”秦川回答。
卡伦忍不住问了声:“他们有派几个警卫和你一起去吗?”
“当然,妈妈!”秦川回答:“别担心,这是德国,而且没有人知道我的行程,我不会有事的!”
秦川这说的是实话也不是实话,科赫的确打算派几个人跟秦川一起去,但秦川拒绝了。
有句话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盖世太保是属于暗箭,秦川一个人时反倒不会那么显眼,他只要在夜色里混在一辆装满警卫的汽车里开出保安局,然后乘人不注意时走上火车……就算盖世太保在周围监视也未必能发现得了秦川已经在前往柏林的路上了。
当然,秦川不会这么跟家人说的,他们甚至还以为威胁秦川生命的是苏联特工。
接着,秦川就这么做了,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他甚至在走上火车前换上了一身便装,除此之外还带着一顶宽檐帽另外还粘上了一副假胡子。
这些同样也是科赫上校的建议,它们看起来似乎是些老套,但在这个没有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及监控系统的时代还真是又简单有实用的方法。
为了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秦川也勉为其难照着做了。
第五百三十八章 少年团()
今天喝了点酒,只有一更了,明天补上,抱歉!
***********
德国的火车很容易会让秦川回忆起现代的绿皮火车……一样的轨距(1435MM)使火车内部相差不大,一边是三座另一边两座,中间一条细长过道。
这与苏联宽轨列车有所不同,苏联火车是1520MM,每排有六个座位,过道两边分别是三个座位。
虽然这看起来只是一个很小的区别,但在战时却发挥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德国发起巴巴罗萨计划进攻苏联时,就因为火车轨距不同所有的德国火车都无法驶上苏联铁路,这使德国在战争初期的进攻速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其实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苏联的铁轨大多是粗制滥造质量不过关的一战时期留下的老古董,这使苏联铁路在德军眼里就是很难被利用的废物。
前往柏林的火车在这时显得有些拥挤,初时秦川还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直到半途上来的一名十几岁的少年坐在对面问着秦川:“嘿,你也是去柏林见元首的吗?”
“哦,是的!”秦川回答。
“太棒了!”那名少年回答,然后兴奋的对身后的一群人挥手道:“我们又多了一个伙伴了!”
“你好,欢迎你!”
“很高兴你加入我们!”
……
一个个少年兴致勃勃的探身上来与秦川打着招呼。
从教育方面来说德国人还是很成功的,就像眼前这些少年,他们从小就接受半军事化的斯巴达式训练,穿着一样的希特勒少年团制服,实施集体主义教育和标准化训练……他们甚至就连钓鱼都是规定尺寸的,不合尺寸的必须放回河里。
(注:从1936年起,德国以法律的形势规定所有雅利安青少年必须加入希特勒青年团,10至14岁进入少年团,14岁至18进入青年团。由青年团组建起的部队以勇猛和狂热闻名,比如“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团装甲师”)
这样的教育如果从今天看来似乎是太死板了,用条条框框把每个人都限制住,每个人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似的缺乏个性,但在这时期,却是为德国军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而优秀的生力军。
“我叫迈耶,来自沃尔夫!”坐在对面的少年脸上洋溢着阳光的笑容,大方的伸出手来问秦川:“你叫什么名字?”
“哦,我叫雷曼!”秦川回答:“来自法兰克福!”
秦川这是借用了弟弟的名字。
“很高兴认识你,雷曼先生!”青年握了握秦川的手:“这已经是我第三次见元首了,你呢?”
“这是我第二次吧!”秦川随口回答。
但青年脸上的微笑很快就黯淡了下来:“那么,雷曼先生,你是法兰克福人吗?”
“是的!”秦川点了点头,反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你一直都在法兰克福没有离开过?”迈耶又问。
“是的!”秦川有些不耐烦了,迈耶的语气就像是审问。
“据我所知,雷曼先生!”迈耶说:“元首曾经两次在法兰克福的罗马广场面向所有人发表演讲,而你却说这是你第二次见元首……”
闻言秦川这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法兰克福是德国重要的金融和工业中心,希特勒在那面向大众有过两次演讲是很正常的,所以如果自己有足够热情的话,至少应该见过希特勒两次,哪怕只是远远的望上一眼。
想到这里秦川不由暗骂了一声,这些小兔嵬子,真有一种“阶级斗争时刻都不能松懈”的样子。
“我错过了一次!”秦川想糊混过去。
“哪一次?”迈耶追问,同时向后方招了招手,十几个小毛孩呼啦一下就围了上来。
其中一人还十分严肃的对秦川说道:“如果你回答不出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你是敌人潜伏在我们中间的情报人员!”
这下秦川是阴沟里翻船了,因为秦川根本就不知道希特勒什么时候去法兰克福做过演讲,而这个问题想要猜对却是不可能的。
“好吧!”秦川有些无奈的回答:“你们可以看看我的证件,但是不能说出来……”
“等等!”迈耶阻止了秦川将手伸往内衬兜的动作。
迈耶的警惕性很高,他显然是担心秦川兜里藏有手枪,于是用搜身的方式将秦川的证件掏了出来。
秦川翻了翻白眼,他是彻底认栽了。
迈耶翻开了秦川的证件,然后眼神马上就亮了起来,他带着难以置信的目光对照了下秦川后,就吃惊的说道:“你是……”
“嘘!”秦川比了一个噤声的动作,迈耶赶忙将剩下的话吞回肚子里。
“你知道我化妆的原因吧!”秦川压低声音说。
“是的,长官,我知道!”迈耶眼里闪出崇拜,朝四周望了望就压低声音回答道:“卑鄙无耻的敌人在战场上无法战胜您,他们就希望用不光彩的手段刺杀你!”
“嗯哼!”秦川点了点头:“所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回到你们的座位上去,明白吗?”
“是,长官!”迈耶说着向其它少年小声耳语了几句,那一众少年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望向秦川。
反应过来后就忙不迭的各自返回自己的座位。
“您的证件,长官!”迈耶把证件递了上来:“抱歉长官,我不知道……”
“没关系!”秦川收回证件就它放回兜里:“你们做得很好!”
实际上秦川真不知道他们这样是好还是不好。
说是好吧,战争时代的确需要培养像他们这样这样青少年。
说不好吧,他们脸上少了少年应有的天真无邪,多了一些老成干练。
“放心吧,长官!”接着迈耶补充道:“我们会保护您安全的到达目的地的,他们如果想要伤害您,就必须从我们身上跨过!”
秦川不由笑了笑,自己如果需要这些孩子来保护,那又算什么?!
如果换在其它场合,秦川要么会把这当作一个笑话,要么就以为这不过是迈耶的童言无忌。
但从迈耶脸上坚定的表情来看却并非如此,甚至迈耶和他的伙伴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第五百三十九章 总理府()
秦川没想到的是,这些少年团还真发挥了一点作用。
迈耶在知道秦川身份之后,就一脸崇拜的望着秦川,甚至不知有意还是无意的学习秦川的动作。
这不禁让秦川想起希特勒针对德国教育说的一些话:“这些年轻人什么也不必学,他们只要按照德国人的样子去学习,去行动!”
这话的本质,指的是优秀的德国人就会成为年轻人的楷模,他们只要以这些楷模为目标去做就可以了。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连动作都要学习,这让秦川感到有些别扭。
“你可以不像这样盯着我吗?”秦川说。
“遵命,长官!”迈耶小声回答,然后就把头别往一边。
但这同样也让秦川感到难受,因为过了一会儿他都在担心这个孩子脖子会受不了了。
“算了吧!”秦川说:“你想怎么样就怎么吧!”
“太好了!”迈耶回过头来:“我可以问几个问题吗?”
“不能!”
“可是长官,你刚刚告诉我可以的!”
秦川对迈耶有些无语了。
同时不只迈耶是这样,其它几个小孩也时不时的就探头朝这边望来,被秦川发现后才赶忙缩回头去。
如果车厢里真有盖世太保的话,只怕秦川早就被发现了。
火车到了波茨坦,这个人口只有十几万的小城以后会很出名,因为战后苏美英三国在这里开了个会,然后就有了《波茨坦公告》。
当然,这时候它还是名不见经传,只是到了这里后距离柏林也就不远了,它与柏林距离35公里。
这时秦川突然发现几个人在车厢外朝里头张望,秦川不由眉头一皱……盖世大保,而且人数还不少。
显然,他们已经得到了秦川离开法兰克福的消息,然后到这里拦截了。
迈耶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一点,紧张而又期待的问:“长官,是敌人?”
秦川看了看周围,然后微微点了点头。
他相信盖世太保能把自己认出来,就算自己化了妆,原因是德国大量年青人都应征入伍了,车厢里坐着的不是老人、女人就是小孩,仅有的几个年轻人只要稍对照下照片就不难发现破绽。
想了想,迈耶就朝后招了招手,叫道:“伙伴们,让我们来为元首唱一首《旗帜高扬》!”
少年团的十几个孩子立时就应声聚了过来,迈耶示意几个孩子站在秦川周围将秦川挡在了角落里,甚至还有个小孩站在椅子上完全将秦川挡在了里头。
“旗帜高举!队伍整齐!
我们将以镇定坚毅的步伐前进。
同志们被反动派杀害,
灵魂也将随着光辉迈进。
……”
在歌声中几个盖世太保走上车,他们仔细的检查了座位上的每一个人,摇了摇头后又从另一边下车了。
显然,他们并不确定秦川是在哪一列火车上,所以他们还要等着搜索下一列火车。
等火车再次启动时,秦川才松了一口气。
而少年团则是把这首歌唱完才停下的,迈耶兴奋的望着秦川,问:“我们做得怎么样,长官?”
“很好!”秦川回答:“我会向元首汇报你们对我的帮助的!”
少年们兴奋得差点就叫出声来,还好迈耶及时阻止了他们。
到了柏林后秦川就与少年团分开了。
虽然少年团一再要求“护送”秦川到目的地……但秦川却知道这只会让盖世太保更容易发现自己,敷洐了几句就婉拒了。
下了火车后秦川不敢怠慢,叫了辆马车后就直奔“帝国总理府”,那是希特勒在柏林生活和办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