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秋列涅夫和参谋很快就得出结论:位于高加索上的德军部队只是小股流散的部队,只要让其它哨所和关卡注意防备就可以了。
他们没想到的是,就在妄自下结论甚至寻找到自以为完美的借口时,第11集团军主力已经越过了高加索山脉到达了巴库后方的林地。
不过秦川等人却没有急着下山,也没有急着对巴库展开进攻。
因为这时是天亮不适合发起突袭。
另一方面,则是第11集团军接连几天的长途跋踄已经精疲力尽严重影响战斗力。
所以,他们就在树林里休息半天。
就等着夜幕的降临再继续朝他们梦寐以求的巴库油田挺进。
而此时,位于巴库的苏军对这些却一无所知。
第六百一十四章 火墙()
当晚,照例是勃兰登堡分队打头阵。
事实上,勃兰登堡分队白天也就是第11集团军休息时就已经出动四处侦察了。
他们侦察到的结果与秦川等人猜的一致,他们将主力分配到了巴库防线正面与里海沿岸,高加索山脉方向驻守的部队则大多都是从前线撤下来的溃兵、伤兵和后勤人员……溃兵和伤兵大多是第392步兵师和第394步兵师的,他们奉命在前线阻止德军推进的速度,但与其说阻止倒不如说是溃逃,被德军一路追着逃到了巴库。
“他们在防线正面安排了三个师!”埃里希指着地图说道:“分别是第406步兵师,第155步兵旅和第242山地师!在里海沿岸布置的就是方面军直属部队,也就是第417步兵师和坦克第52旅。”
“他们显然认为我们会从里海绕过他们的防线!”曼施泰因说:“所以才把精锐部队放在里海沿岸!”
“是的!”瓦格纳少将说:“但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好事!”
曼施泰因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虽然到了现在,德军的突袭已经可以算是成功一半了……直到这时苏军还没有意识到德军已经穿插到了巴库的后方。
但是,敌人兵力差距还是十分悬殊。
苏军有四个完整的步兵一个坦克旅,另外还有两个被打残了在后方休整做预备队的步兵师,初步估计兵力在10万人左右。
而德军严格来说只有两个师三万多的兵力。
“一旦我们攻进巴库!”弗雷科少将说:“敌人扩散在四周的兵力折返后马上就会对我们形成反包围!”
“如果我们有援军的话……”瓦格纳说:“那么我们还可以里应外合击败他们。问题就在于我们没有援军,我们会被他们围困在其中无法动弹!”
“更糟的还是我们没有重武器!”秦川补充道:“而敌人却有一个坦克旅!”
第11集团军因为要翻越高加索,所以重装备全都留在山的那边。否则的话,以德军装甲师素质对阵苏军装甲师还有胜算。
但现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埃里希建议道:“偷袭,炸毁油田炼油厂,然后退守高加索!”
这的确是个很好的建议。
事实上,这也是曼施泰因同意从高加索穿插的原因之一……巴库油田占苏联能源总量的71。5%,只要将这些油田点燃、炼油厂炸毁就能给苏联工业造成相当惨重的损失,这已经可以说是一种胜利了。
然后,德军带着从巴库缴获的补给退守高加索,利用地形的优势挡住苏军的进攻,直到A集团军突破顿河防线夹击高加索。
问题就是,这样一来德军想从巴库得到石油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
“我们或许可以守住巴库!”秦川看着地图说。
“少校!”埃里希反对道:“虽然我也很希望那些油田和炼油厂能为我们所用,但恕我直言,这不是理智的做法!”
瓦格纳也摇头道:“苏联人虽然战斗力不强!其中第242山地师还都是刚组建的新兵,但兵力相差过于悬殊,而且直属方面军的两支部队不容轻视!”
“我们不需要面对这么多部队!”秦川说。
“你是说用我军正面进攻和里海进攻牵制?”弗雷科少将说:“少校,他们有火墙,只需要少量部队就可以把我们的第22装甲师挡在另一边了!”
“我说的就是火墙!”秦川说。
“什么火墙?”曼施泰因问。
“元帅!”秦川指着地图说道:“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苏军在正面或许不只一道火墙。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突破一道火墙后,接着就要面对第二道火墙,然后还有第三道……”
“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曼施泰因问。
“当然有关系,元帅阁下!”秦川回答:“因为我想,这些火墙肯定不是临时挖好的,很可能他们现在就在挖,而且还是在前线部队的后方!”
军官们不由“哦”了一声纷纷点头。
道理很简单,火墙的长度和宽度决定了它的工程量相当大,不可能等到前线部队退下来后再挖,而应该事先挖好做好准备,等前线部队退下来后马上放油接着再点火,这样才能阻止后头的追兵。
埃里希接嘴道:“我们的确侦察到苏联人在挖掘一道壕沟……”
说着埃里希就在地图上找了一会儿,就指着一个位置说道:“在这,距离巴库三里远,大批的苏联百姓在施工,我们还以为是战壕,但现在想起来……这更像是你们说的火墙,因为它没有拐角!”
战壕的挖掘有个特点:为了避免几个敌人机枪手跳进战壕架起一挺机枪就能用火力封锁整条防线,战壕十分忌讳挖成直通通的一条直线,它更应该是锯齿状的。
而火墙就没有这个问题了,甚至为了能够减少工程量增加燃料的流动性,火墙就应该挖成直线。
秦川指着那个位置,说道:“只要我们占领这道火墙并让它燃起大火,那么苏军的三个师就会被挡在火墙之外!”
“它似乎还没有完工!”埃里希说:“它们分成几段,中间有些缺口!”
“这不是问题!”是曼施泰因说:“一方面,我们可以组织俘虏和苏联人抓紧将它们连通。另一方面,如果实在来不及,可以用火力封锁住缺口!”
军官们不由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苏军战斗力本来就不强,如果只能集中在某些缺口冲锋,那么他们的兵力优势就无法发挥,德军要守住这些缺口并不困难。
“那么,正面大约三个师的部队就解决了!”秦川说:“他们会被困在前后两道火墙里无处可去,除非他们进入高加索地区,但他们想像我们一样的翻越高加索再次到达这里至少也要几天之后!”
“还有方面军直属的两支部队!”曼施泰因说:“尤其是坦克旅!”
“我们可以选择战场!”秦川指着地图说:“比如……我们可以在油田之间构筑防线!”
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车站()
第11集团军分成了两个部份。&1;/p》
一部份是瓦格纳带领的第28猎兵师。&1;/p》
他们的任务是巴库防线正面的苏军三个师。&1;/p》
这个任务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他们只需要在勃兰登堡分队的配合下占领苏联百姓正在构筑的壕沟,按部就班的点上火再补上防御缺口就差不多了。&1;/p》
不过在实际实施时还是出了点状况,许多苏联百姓并不配合德军的指挥,甚至在最后关头也就是苏联军队返回时动了一场中等规模的暴动……后来现这其实是有苏军政工人员混在百姓中组织,他们在德军起进攻时就将自己的军装换掉并藏在百姓中,德军一时没能现就给自己造成了不不小的麻烦。&1;/p》
不过德军最终还是渡过了这个危机。毕竟火战壕里已经倒满了石油,点燃后就大致将苏军给挡在了另一头,缺口处又被德军布上了大量的地雷,苏军根本无法迅突破。&1;/p》
另一部份就是曼施泰因带领的第1山地师及第1步兵团。&1;/p》
他们的要目标就是火车站。&1;/p》
火车站位于巴库以北,它是将巴库各个方向炼油厂生产出的汽油、柴油等北向运往苏联的交通杻纽,只要控制了这里就切断了巴库与北面的交通的联系。&1;/p》
同时,因为火车站有许多空置的仓库而巴库其它方向已经人满为患,于是这里就作为从前线退下来的溃兵、伤兵安置点……伤兵是准备运往苏联治疗的,只不过因为苏联前线急需汽油、柴油,所以先把伤兵撂在一边。&1;/p》
这其中也包括在前线被打残正在休整的苏第392、第394步兵师。&1;/p》
德军分成几个部份在黑夜中偷偷摸往火车站。&1;/p》
虽然此时天色已经入黑,但火车站却一片灯火通明,火车站附近到处都是来往的汽车和搬运工的叫喊声……他们正在忙着将柴油、汽油运往苏联前线。&1;/p》
正如之前所说的,巴库生产的能源占苏联全国的71。5%,所以任何时候巴库的铁路线都不会空闲。&1;/p》
但现在这种状况马上就要改变了。&1;/p》
德军士兵一群群的端着枪从黑暗中闯进车站,灯光下来来往往的苏联百姓起初还没注意到德军,他们显然以为那些是自己人的部队,毕竟在车站见到全副武装的部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1;/p》
但是当他们看清这些军人身上穿的是德国军装时,不由吃惊得目瞪口呆。&1;/p》
他们想喊却又不敢喊,因为已经有几名德军士兵用枪指着他们示意其下车。&1;/p》
一开始场面还算可控,一队队百姓被德军押着集中在一起看管,直到一队苏巡逻队走上来现情况有异,举枪就要还击……德军士兵的枪才响了起来。&1;/p》
霎车站就乱成一团,百姓四处逃跑到处躲闪,其中还有许多没搞清楚状况的苏军士兵马上抓起枪朝德军方向跑来……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这是大规模德军的进攻,还以为是某些渗透进来的敌人或是偷袭的游击队。&1;/p》
(注:苏联内部也有许多反政府武装,比如乌克兰的夜莺游击队,德国勃兰登堡部队很擅长与这些游击队合作,甚至有时还会组织营救被俘的游击队成员)&1;/p》
这些苏军愚蠢的举动当然就是飞蛾扑火,冲上来没几下就被德军打倒在血泊中。&1;/p》
德军士兵分成几个部份分别朝车站各个方向涌去,他们需要在最快的时间里解决战斗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1;/p》
第一步兵团负责的是仓库。&1;/p》
对于火车站来说仓库永远都是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地方,因为它存储着大量军需物资,甚至一些空置的仓库还做为散兵的临时宿舍。&1;/p》
这一点秦川等人很快就认识到了,因为他在跨过铁轨奔向目标时就遭到对面苏军火力的阻击。&1;/p》
“迫击炮!”秦川大声命令:“三连火力掩护,一连、二连从两翼冲过去,注意利用火车掩护!”&1;/p》
“是!”秦川手下的几个上尉应了声,然后就各自带着自己的部下做好战斗准备。&1;/p》
随着“轰轰”一阵迫击炮的爆炸声,三连士兵就从藏身处冒出头来朝对面“哗哗”的打出一排排子弹。&1;/p》
虽然这是在黑夜基本看不到目标,但p43打出的密集子弹还是能将对面的苏军压得抬不起头来。&1;/p》
秦川一挥手,分布在两翼的一连、二连就端着枪朝苏军包抄上去。&1;/p》
二连连长就是毒蛇库恩,有很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危急时刻也总能保持冷静……从这方面来说,一名指挥官的需要的东西与狙击手是差不多的,所以库恩也会是一名很好的指挥官。&1;/p》
一连连长是个叫里夏德上尉,从简历中秦川知道他是个参加过一战的老兵。&1;/p》
确切的说,里夏德也不能说参加过一战……因为他刚上战场不久德国就投降了。&1;/p》
用里夏德的话说,就是:“我似乎就是被派上去向敌人投降的,没有杀过人、没有打过仗,如果不是朝一根烂木头开了两枪,我或许还会成为一个没开过枪就成为俘虏的士兵!”&1;/p》
“这并不是一种荣耀!”里夏德说:“但我把它记在了心里,我希望能把这些耻辱还给那些将《凡尔塞条约》强加在我们身上的人!”&1;/p》
那一年里夏德才16岁,现在已经4o岁可以算是个老兵了,但身体素质比起年轻人来依旧不惶多让,这归功于他这么多年来从未放弃过煅炼。&1;/p》
两支部队一左一右的分散开来,依靠着火车的掩护在子弹和炮弹间向前跃进,很快就逼近了苏军防线,然后打出一通5o迫击炮炮弹之后,就端着p43冲了上去。&1;/p》
对面只有枪响却没有子弹朝这边打来,于是秦川就知道一连、二连已经成功的突破了苏军的防线。&1;/p》
“上!”秦川一挥手,就带着负责火力掩护的三连冲了上去。&1;/p》
训练有素的德军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了,甚至就连每个步兵往哪个位置展开要掩护哪个单位都有明确的规定,这或许可以说是一种刻板,但在战场上却十分有效。&1;/p》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六百一十六章 烛台()
在军靴踩着铁路上碎石发出的“咯嚓咯嚓”响声中,秦川带领着三连冲到了对面。
到处都是苏军士兵的尸体,从那些尸体身上可以看出他们的装备十分简单,除了一把步枪和几发子弹外几乎什么都没有……这并不奇怪,苏军大量兵力在德军进攻时被俘以及在莫斯科保卫战中伤亡,所以紧急动员了许多兵力。
另一方面,苏联的工业又全面东移,于是很难为这些紧急动员起来的兵力补齐必要的装备。
秦川相信,如果不是因为外高加索有一定的工业能力,这些士兵可能连步枪都没有。
“一连、二连继续进攻!”秦川下令:“三连清除房屋!”
“是,少校!”
几个上尉应了声,就各自带着自己的部队往前推进。
不远处,几个三连的士兵朝建筑内投进了一枚手榴弹,然后端着枪就闯了进去。
一阵枪响后,三连连长就向秦川报告道:“少校,屋内清除干净了!”
“嗯!”秦川点了点头,就带着几名警卫和三连连长走了进去,他需要一个地方做为指挥部好与其它部队协同并指挥部下作战。
还没跨进房门就迎面涌来一股浓烈的硝烟味和血腥味,但这对秦川来说算不了什么,他没有半点迟疑的大踏步走了进去。
几个士兵将尸体拖到一边,警卫用黑布将窗户和房门的缝隙掩上,接着再打着了手电摆上地图和电台……
就在这时突然从黑呼呼的地上跳起一个人来“腾”的扑向秦川,秦川习惯性的将往前一挡,一把明晃晃的军刺就在自己面前,距离自己的眼睛只有几厘米,秦川甚至都能感觉到军刺上发出的阵阵寒意,对方剧烈呼吸时喷出的浓浓的酒味差点没让秦川吐了出来。
德军官兵叫喊着想上来帮忙,但那名苏军士兵显然是个行家,他用尽全力在地板上翻滚着使德军根本就分不清敌我。
那一刻,秦川突然意识到他只能靠自己了。
但秦川身上什么都没有……事实上,秦川腰部别着一把瓦尔特手枪,但他却无法腾出手来使用它,因为秦川一只手无法支撑那么长的时间。
正苦恼的时候,秦川在翻滚时借着手电的光线瞥见左侧桌上摆了一个烛台,于是脚下用了点力改变了翻滚的方向……
“绷”的一声,两人撞到了桌脚,烛台在桌子的震动下翻倒并掉在了地面上。
秦川没有多想,伸手抓起了烛台就连着其上的半根蜡烛一起扎向对方……
一声惨叫,秦川感到手里的力道弱了些,但秦川不敢掉以轻心,依旧抓着烛台一次又一次的朝对方扎去,直到对方抓着军刺的手已经完全没了力气。
秦川气喘吁吁的从地上站了起来,手里拿着一个烛台,蜡烛早已碎裂,用来插蜡烛的尖端正不断的往下淌着鲜血。
看了看周围目瞪口呆的官兵,秦川随手把烛台往旁边一丢,就发出一阵“铿铿锵锵”的声音。
“少校!”三连连长赶忙走上来,紧张的说道:“抱歉,是我的失职,没有发现……”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上尉!”秦川打断了他的话:“继续你的工作,下一次不要再犯这个错误了!”
“是,少校!”三连连长挺身回答。
三连连长是个叫弗格曼的上尉,也是秦川属下连长中最年轻的一个,军校毕业安排到第一步兵团来担任连长的。
从某方面来说,秦川不喜欢这种军校毕业出来就做军官的人,因为这样的军官没有多少战斗经验,另一方面是德国的军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全都停办了(因为《凡尔塞条约》),直到1935年后才陆续开办,这样一来能教给学员的军事知识就十分有限甚至有可能是落后的一战知识。就比如之前秦川看到的培训狙击手的教材。
不过很幸运,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弗格曼上尉身上看来这些,除了偶尔会犯一点小错之外……只不过这次的小错差点把秦川害死了。
秦川不知道的是,这件事的重点根本就不是这些,而是秦川那种让人无法想像的思维上的敏锐。
以至于警卫把事情传出去的时候还一阵阵感叹:
“你认为……少校是有意撞到桌子拿到烛台的吗?”
“不,这不可能,要知道那是生死关头,一把军刺在面前随时都会要了他的命,而他却会想着把烛台撞下来成为他的武器?”
“不管你信不信,我们是亲眼所见!”警卫回答:“少校改变了翻滚的方向,撞下烛台,然后就抓起烛台扎进那个布尔什维克份子的眼睛里……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任何停顿!”
“是的!”另一名警卫说道:“我认为少校是有意这么做的,当时我们所有的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另外,屋里光线很暗,如果少校不是有意这么做的话,根本就不会知道从桌上掉下来的是可以做为武器的烛台!所以只有一个可能……他事先看到了烛台,然后有意识的这么做!”
“难以想像!”听到这事的德军士兵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