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方面来说,国防军就不应该与党卫军编在一支部队里作战。
但战场有时又要求他们必须在一起协同作战,就像现在,第4集团军无法及时完整的从外高加索运来,于是就用战斗力较强的党卫第2装甲军补充。
问题就在于,党卫第2装甲军很难指挥。
这或许也是历史上国防军许多高级军官都明里暗里支持推翻希特勒的原因之一。
第822章 阻滞()
在霍特为党卫军和国防军之间的不和头疼的时候,苏联方面却对德第4装甲集团军在别尔哥罗德方向发起的进攻感到震惊。
参谋拿着电报匆匆走进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瓦图京大将的办公室,为其递上电报后报告道:“瓦图京同志,德国人两支装甲部队均在天黑前抵达第二道防线!”
瓦图京接过电报瞄了一眼,把它放到一边后就接着眉头紧锁的把目光看向地图。
旁边的参谋长卡扎科夫中将忍不住说了句:“他们必定会乘天黑时休息,在夜里做好进攻准备,然后等到凌晨就再次发起进攻!”
“这我知道,卡扎科夫同志!”瓦图京苦恼的回答道:“可是我们现在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抵挡得住他们进攻的东西,我们所有的装备都无法击穿他们坦克的装甲!仅仅是一天的时间,我们就在德国人的进攻下损失了两百多辆坦克,而他们的损失却微乎其微!”
卡扎科夫中将忍不住拿起其中一封电报,上面说苏军击毁了德国人19辆“大象”坦克。
(注:苏军初时不知道“虎式”坦克的名字,由于其皮糙肉厚体积庞大,所以将其称为“大象”)
瓦图京摇了摇头,说道:“忘了它吧,我刚得到情报,德国人一个装甲师只有11辆‘大象’,全军只有33辆左右,如果我们真的击毁了其中的19辆,那么我们根本就不用担心它因为我们明天再摧毁另外14辆就可以了!”
此时的苏联军队谎报战功的情况蔚然成风。
这一方面是苏军高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原因是苏军需要一些“战绩”来鼓舞军队的士气,有时他们还会有意夸大一些。
另一方面,则是谎报战功成本很低。
在战场上打出几发炮弹命中目标,即便是没有将其击毁,但硬说自己将其击伤了谁又能否认?
或者干脆无中生有,说自己在某个位置炸毁一辆“虎式”,而这位置又被德军占领,谁又能验证?
就算证明这是不存在的,也可以用“自己看错了”为借口轻松绕过。
瓦图京做为一名大将,他当然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所以不会相信这些所谓的“战果”。
他自嘲的对卡扎科夫说道:“如果我们相信这些战果,那么你会产生一些错觉德国人就要完蛋了,而我们用不了几天就能取得胜利!”
卡扎科夫中将想笑,但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顿了一会儿,卡扎科夫就说道:“瓦图京同志,我们是否应该将敌人两线之间的部队撤出来了?”
瓦图京大将沉默不语。
就算瓦图京知道德军会发起反攻,而且是从别尔哥罗德地区反攻,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德国人会同时在防线上的两点同时发起进攻。
这样一来在第一道防线被突破后苏军马上就处于被动状态两条公路之间15公里宽的部队随时有被包围的危险。
这可以说完全打乱了瓦图京的作战计划瓦图京的原计划是把德国军队放进来,然后再派出部队包抄其后路将其包围歼灭。
但是现在
德军这样的进攻方式使它根本无法包抄,或者说,在苏军发起反攻之前德军就会将中间地带的苏军包围并吃掉,于是德军就与其后方连成一体。
为了阻止这种局面,苏军不得不在德军前头组织兵力对德军围追堵截,于是一下就全乱了套了。
撤,还是不撤?
撤。
就意味着给了德军很理想的后勤15公里宽的缺口,再加上德两个装甲军本身打开的几公里的宽度,就有二十几公里宽,德军可以放心且快速的在这个缺口里运输物资,到时再想把德军赶出去,那就难上加难了。
不撤。
中间地带可是有一个军的精锐部队,那是近卫步兵第22军,另外还加强了一支拥有50辆坦克的第245坦克团。
它们要是被包围了,苏军本身损失惨重不说,缺口还是会一样形成。
想了想,瓦图京就说道:“不,我们不能撤!”
“可是,瓦图京同志!”卡扎科夫对此表示担忧:“如果我们不撤的话,就只有将德国人挡住一条路。但我们各种方法都尝试过了”
“还有我们没有尝试过的!”瓦图京打断了卡扎科夫中将的话。
卡扎科夫疑惑的望向瓦图京,他不明白瓦图京所说的没尝试过的是什么。
“我相信德国人在布托沃方向的军队没有‘大象’坦克!”瓦图京说。
“的确是这样的!”卡扎科夫回答:“因为布托沃方向的是德国人的国防军,而在托马罗夫卡方向的是德国的党卫军,他们通常把先进的装备先装备给党卫军!”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这一点呢?”
“你的意思是说”
“我们挡不住‘大象’坦克,那就不要阻挡!”瓦图京说:“我们只需要阻滞。而另一边,对于没有‘大象’坦克的德国人我们就可以集中力量挡住它,这样德国这两支部队就无法在雅科夫列沃公路会合并形成包围圈!”
卡扎科夫闻言不由点了点头,然后就说道:“是个办法,瓦图京同志,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继续用第22军威胁德国人的后方,把他们这两支装甲分割包围!”
“是的!”瓦图京说:“所以,我们不但不能把部队从中间地带撤出来,还应该增强他们的实力,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德国人击溃并相互间取得联系!”
“可是”卡扎科夫接着说道:“我们怎么才能阻滞‘大象’坦克呢?我们的坦克在它面前根本就是靶子!”
想了想,瓦图京就回答道:“把坦克隐藏起来,我是说为它们构筑工事,只露出炮塔。这样敌人坦克就很难远距离击穿我方坦克!近距离,我们的反坦克炮或许能发挥作用!”
卡扎科夫马上就明白瓦图京的意思。
只不过,卡扎科夫并不确定这方法是不是真的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第八百一十六章 上当()
被瓦图京派往布托沃方向的部队是苏近卫坦克第5军。
近卫坦克第5军其实是德军的老对手了,它原来的番号是坦克第4军,曾以参加过基辅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由于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表现优异,于是被批准加入“近卫军”行列。
加入后的番号就是“红军近卫坦克第5军”,下辖的几支部队被分别改为第20、第21、第22近卫坦克旅,及第6近卫摩步化旅。
它被苏军称为最精锐的三支坦克军之一,拥有坦克四百余辆,而且大多数都是T34坦克,只有侦察部队及第6近卫摩步化旅才装备轻型坦克。
在瓦图京的想法里,用这支精锐的坦克第5军去阻挡德军位于布托沃方向的装甲军应该不是问题。
理论上来说这的确不是问题。
因为苏近卫坦克第5军也是久经战场的精锐部队,T34坦克的防御和火力与德军的三号、四号坦克不相上下甚至更优秀。
(注:此时三号、四号坦克已换上75MM口径的反坦克炮,与苏军T34坦克的76MM口径火炮不相上下)
同时德第48装甲军已经在战场打了两天战斗力有所下降,而苏近卫坦克第5军则完全是生力军。
更重要的还是……苏近卫坦克第5军拥有四百余辆坦克,这数量几乎是德第48装甲军的两倍。
瓦图京脑海里甚至都勾画起了一个蓝图,如果苏近卫坦在第5军能挡住右翼的德第48装甲军,甚至还能将其击溃,那么拥有“大象”的那支德装甲军(党卫第2装甲军)就成为一支孤军,到时沃罗涅日方面军就可以像原本计划的那样将党卫第2装甲军放进来并围歼。
但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苏军的反应很快就传到了德军指挥部。
就像瓦图京没想到德军会两路进攻一样,苏军的这些动作同样也出乎霍特将军的意料之外。
想了想,霍特就说道:“苏联人以为他们能挡住我们的进攻!”
“是的!”基希纳中将说道:“我们发现敌人大量坦克在前方集结!”
“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敌人集结的迹像!”瓦尔特中将说:“他们只是将坦克埋在土里,另外再用反坦克炮构筑火力口袋阵。很明显,苏联人是选择战斗力弱的一面发起反攻!”
瓦尔特中将的确是个令人讨厌的“同事”,这些话他根本没必要说出来。虽然从某方面来说它的确是事实,但这并不是因为素质而仅仅只是因为它们是党卫军,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换句话说,秦川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第48装甲军能拥有党卫第2装甲军这样的装备和配置的话,其战斗力会比党卫第2装甲军强得多。
基希纳中将咬了咬牙没说话,他已经学会忍受这个混蛋了。
但秦川却并非如此。
“太好了!”秦川说:“苏联人上当了!”
“什么?”瓦尔特不由疑惑的望向秦川:“中校,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的话很难理解吗?”秦川回答:“苏联人上当了!”
瓦尔特愣了下,然后就笑了起来:“中校,你的意思是说,你们成功的让苏联人以为第48装甲军是战斗力弱的那一方,所以集中力量去进攻我们的左翼,是吗?”
“是的,将军!”秦川点了点头:“瞧,并不难理解,不是吗?”
“你真幽默,中校!”瓦尔特摆出了他招牌似的带着几分不屑的微笑。
“也许吧!”秦川懒得理会目中无人的瓦尔特,对霍特说道:“将军,我认为现在是让第1步兵团进入阵地的时候了!”
“可是……”霍特说:“他们并没有从中间地带撤出,不仅没有,甚至还加强了那里的防卫,你们的直升机……”
“将军!”秦川回答:“第48装甲军不过深入敌军11公里,而且这段公路一直都在我军的掌控中。也就是说,我们完全不需要直升机,只需要汽车就可以快速且安全的赶到前线!”
霍特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另一边的瓦尔特则打了个哈哈:“所以,中校。你的意思是说,因为有第一步兵团,所以第48装甲军就比我们更强?”
“不可以吗?”秦川反问。
瓦尔特像是看怪物一样看着秦川。
“中校!”瓦尔特说:“虽然我知道你是‘传奇上士’,虽然我知道第一步兵团屡立战功,但是……战场并不是一些小聪明就可以打赢的,我是说,它并不是总那么幸运的!所以我劝你,应该更多的考虑下自己的实力!”
“十分感谢,瓦尔特将军!”秦川回答:“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秦川能理解瓦尔特将军为什么会这么说。
ME63是属于高级机密,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对其它不相关的人都保密,瓦尔特将军当然也是保密的范围之一……这其实也是符合希特勒那道保密命令的精神的。
所以,瓦尔特中将只是简单的以为秦川及其第1步兵团能发挥作用的就应该是利用直升机快速机动。
但现在秦川居然要抛弃直升机而改用汽车开往前线,这就让瓦尔特中将匪夷所思了。
要知道苏联人投入的可是坦克,数百辆坦克。
而第48装甲军这边只投入一个步兵团……数百辆坦克对一个步兵团?
不用想,这肯定是绝对辗压的状态。
但秦川却没有理会瓦尔特,他怎么想是他的事,结果是怎样的……并不会因为瓦尔特的想法而有所改变,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
霍特将军是知道ME63的,不过他也没有解释什么,考虑了一会儿,就说道:“我同意你的请求,中校。不过,我建议你们最好在夜里行军,原因你知道的!”
“是,将军!”秦川回答。
秦川的确知道原因,此时的制空权已不完全在德军手里,尤其是德军大多数战机和轰炸机都用于党卫第2装甲军的协同,这就使第48装甲军的运输线防卫不足。
如果白天搭汽车上路而且还载着ME63……被苏军战机轰炸造成损失显然是不值得的。
第八百一十七章 单兵武器()
当晚,第一步兵团就在斯莱因上校和秦川的带领下出发了。
此时第一步兵团的重点当然不是第一步兵团,而是他们随身携带的ME63。
为此秦川还对部队进行了重新编制……其实秦川不太愿意这么做,因为重新编制后就会在某种程度打乱第1步兵团索降训练和作战时达成的默契。
问题就在于适合做操作员的队员总是不一致,也就是一个排里有时一个操控员也没有,而有的排却出现五、六个甚至更多的操控员。
除此之外,因为战斗减员和补充的原因,有的排人数偏少根本无法凑成三个ME63小组(每小组8人),有的排人数则过多。
于是不得已,秦川只能对部队进行小规模的休整,该调动的调动,该补充的补充,然后再进行几次整训让他们互相熟悉自己的新战友。
幸运的是德军士兵很快就做到了,原因之一是他们原本就都是一个团的士兵彼此并不陌生,同时受的训练也是基本一样的,除了不久前才补充进部队的新兵外其它人都能很快适应。
前线的交通果然就像霍特将军想的那样,公路虽然在德军的控制之下但一直都不太平……远处不断有炮弹朝公路方向炸来,有一发没一发的,虽然命中率很低但偶尔还是会有几发炮弹砸在公路中央。
这让汽车一路摇摇晃晃的,有时还不得不停下来寻找另一条路绕过去,因为有的弹坑实在太大而且一时半会没能修好。
在汽车里偶尔还能听见密集的枪声,有时还会有几发子弹在帆布上的打出几个弹洞……那是苏军乘着黑夜对德军的后勤实施袭扰,只不过因为德军控制了附近的高地并拉上铁丝网埋上地雷,然后再装上探照灯以火力压制,使这些袭扰都无法有效的威胁到正常的运输。
不过还是听说有人中弹的,因为秦川得到报告,二连的两名士兵就被流弹命中,一个当场毙命另一个轻伤。
很巧合的是这两名还都是操控员,这瞬间就使一个ME63小组失去了作用。秦川只能将这个小组携带的两枚ME63做为后备弹药。
全程不过11公里,部队行军一个多小时才到达。
到达前线后就更是一番热闹的景像了,炮弹时不时的就在附近炸开,从呼啸声你可以清楚的辩别它们有的是迫击炮有的是榴弹炮,也就是说这些炮弹完全是苏联人没有目标随机发射的……德军在夜里也这么干,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对方无法睡上一场好觉,而且说不定哪发炮弹就能瞎猫碰到死老鼠炸到什么。
“上校,中校!”一名参谋带着几个卫兵猫着腰从黑暗中钻了出来,他提醒着斯莱因上校和秦川:“你们最好命令部下马上把装备搬下来然后把汽车开到别的地方,否则这里不久后就会被苏联人的炮火覆盖了!”
其实根本用不着参谋提醒,第一步兵团的士兵已经在做这些了……他们都是老兵,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些什么,而且一点都不能延迟。
参谋带着斯莱因上校和秦川钻进交通壕,然后在交通壕里左拐右拐……没一会儿方向感不强的秦川就有些晕乎乎的了。
这其实不能怪秦川,如果是在地面上行走那还好,战壕里的东西几乎都是一样的,除了土还是土,整个就像迷宫一样。偶尔会看到几个伤兵,但他们很快就会被转移到其它地方,根本就无法作为记住地形的参照物,更何况这还是在夜里。
所以,刚上战场的士兵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战壕,否则就算逃跑都不知道该往哪跑。
两人被带进了一个土木工事里,一闻到里头的臭味就知道这个工事是苏联人留下的……德国人普遍更讲卫生些,他们不可能在一、两天内就把工事弄得如此臭气熏天而且还带着一股伏特加的味道。
穿过蒙在外的几重黑布,才看到里头的煤油灯昏暗的光线,斯特莱克将军和奥尔布里奇上校正在里头对着地图讨论着什么。
见斯莱因上校和秦川进来,斯特莱克将军就朝两人招了招手示意他们靠近,然后担忧的问道:“很高兴你们及时赶到了,上校、中校。我向他们求援……事实上,是劳歇特将军请求增援,他告诉我说,我们的增援部队就是第1步兵团?”
斯特莱克将军也不知道ME63的存在,所以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满脸疑虑。
“是的,将军!”秦川回答。
“这太可笑了!”斯特莱克将军说:“抱歉,中校……我这不是对第1步兵团的不屑,而是他们怎么能这样做?第一步兵团原本就是我的部队,而他们却有我的部队来敷衍我!”
奥尔布里奇上校有些无奈的解释道:“中校,敌人调了一个坦克军来拦截我们,这是一支精锐的坦克部队,拥有比我们多得多的T34坦克!”
“我知道,上校!”秦川回答。
“所以,我们在就在这了!”斯莱因上校回答。
“可是……”奥尔布里奇上校不解的说:“我们需要的是坦克,是部队!”
斯莱因上校耸了耸肩,说道:“这件事,还是由中校来解释吧!”
斯特莱克将军和奥尔布里奇上校就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了秦川。
“这么说吧!”秦川解释道:“我们拥有了一款新式武器,可以在一千米甚至更远的距离上击毁敌人的坦克!”
斯特莱克将军与奥尔布里奇上校对望一眼,两人还是没听懂。
“这并不是什么新式武器吧,中校!”奥尔布里奇上校说:“我们有很多装备能在一千米甚至更远的距离击毁敌人坦克,比如88炮……”
“不,上校!”秦川说:“我说的是单兵武器!”
“单兵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