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药女晶晶-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下的小娘都这样,都得嫁人。”李晶晶望着第一个要嫁人的闺蜜哭得稀里哗啦,陪着落了几滴眼泪。
    大宫女又重新给何盼上了妆。
    几位公主、郡主陆续来了,都送了礼物添妆,无不用羡慕的目光瞧着何盼,就是有着妒忌心思的也都不表露出来。
    慕容英以继奶奶的身份,当着众女的面,跟何盼道:“狄驸马貌比潘安,才华横溢,出身望族,书香门第,天下没有比他更适合你的男子。”
    何盼点点头。
    慕容英嘱咐道:“你去了蜀地,要时刻记着已是狄家媳,要孝顺长辈,遵守狄族族规,早些为狄家开枝散叶。”
    何盼恭敬的道:“是。孙女受教了。”
    那边何冬以嫡亲爷爷的身份跟狄家人及狄玉杰说着话。
    狄玉杰身着红艳的喜服,衬得略发的英俊,道:“臣与公主在蜀地呆到明年开春,就会返回长安。”
    何冬笑道:“甚好!”
    月牙门前,何义扬拦住了狄玉杰,邪笑道:“我今个来,是等着听你叫一声叔叔。”
    李云霄呵呵笑着。
    狄玉杰面无表情,道:“你们两个不是在府里养伤吗,怎么跑出来了?”
    何义扬瞪眼急道:“都养了好些天了。”
    李云霄恳求道:“师父,我们想跟你去蜀地。小瘦子送盼公主,我去迎我婶婶。”
    狄玉杰摇头道:“我可做不了你们的主。”
    酒宴开桌前,庆王妃孔叶踩着饭点时间到了,送给何盼一套蓝宝石头面。
    她穿着杏红色的长裙,梳着简单的堕马髻,髻上戴着凤头金钗、绿色翡翠蝉型簪子,清秀脸蛋上麋鹿似的大眼睛始终瞧着地面,十分拘紧的慕容英、两位皇妃、几位王妃坐了一桌。
    胡贤妃问道:“庆王未来可是病着了?”
    孔叶点点头,声如蚊音,道:“他原是要来的,昨个得了伤寒,今个就不来了。”
    “皇室的家宴回回庆王都病着,他的身子可要多保重。”胡贤妃跟坐在旁边的王淑妃使了个眼色,无奈后者不上她的当。
    胡族托她跟何庆夫妻提亲事,要将嫡女胡雪岚嫁给何敬焱当王妃。她在宫里出不来,派宫人传召孔叶三回,都被何庆以孔叶病着为由拒绝。
    她只是个庶女,在宫里能做正一品的贤妃,完全是靠着背后的胡族。
    她的嫡哥刑部尚书胡凯见她连这点事都办不了,以为她是故意的,便自己登门跟何庆提了此事,竟是被非常直白的拒绝,气得又以为她得罪了何庆夫妻,导致何庆对胡族印象很差。
    邓王妃瞟了胡贤妃一眼,讥讽道:“五弟的身子好不好,轮不你关心。”
    “你坐到我跟前。”曲氏特意拉着孔叶坐在旁边。
    开宴后,众人都吃得不多,曲氏是临出门吃了碗三鲜米粉来的,也就吃了十几筷子,见孔叶只动了几筷子,等酒宴结束,笑着悄悄问道:“你可是吃了面出门的?”
    孔叶飞快的抬头望了曲氏一眼,憨笑着点点头。
    “我是吃了一大碗米粉出门的。”曲氏的双手在桌子下面比划着碗的大小。
    孔叶小声道:“俺吃的比你多。俺吃了两大碗。”
    两妇人不愿呆在大厅里,就去轩王府里转转。
    孔叶一离开众位贵妇,头就抬起来了,脸上带着笑容跟曲氏说话。
    “陛下说俺儿子回来,就将立王府赐给他大婚。”
    “我没去过立王府,比这里大吗?”
    “大的。立王府比俺们家还大些,能住许多的人。”
    曲氏敏感的问道:“敬焱大婚以后府里要住许多人?”
    孔叶笑道:“俺不知道。俺做不了俺儿子的主。俺家的大事都是俺儿子做主。俺跟俺夫君都听俺儿子的。”
    曲氏在庆王府住了近一个月,庆王府管家有意无意的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有这一条。
    何庆、孔叶这一辈子大事上头没有做过主。太皇太后、皇太后在世时,大事小事都给他们夫妻拿主意,去世之后,大事就由何敬焱拿主意,小事就由他们夫妻商量着办。
    何庆、孔叶将李家人接到王府避难,也是按着何敬焱信里所说做的。
    他们夫妻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压根不觉得这是件丢面子尴尬的事。
    曲氏问道:“我听说敬焱还有个弟弟、妹妹,怎么一直未见到他们?”
    孔叶麋鹿似的大眼睛溢满泪水,可怜兮兮瞧着曲氏,嘴唇紧闭。
    曲氏忙哄道:“你莫哭。我听说两个孩子有病,就想着让我的晶妹子给他们瞧看,说不定能治好了。”
    “俺知道你是好意。谢谢你。俺那两个儿女实在是见不得人,你莫问了。”孔叶说完这话,在曲氏满脸歉意赔不是声中将眼泪收了回去。
    何盼与狄云杰从长安启程去千里之外的蜀地狄家拜堂成亲,轩王妃胡静送行至百里外。
    李老实、李去病、李云青与狄云杰夫妻同起去蜀地,将狄蓉迎回长安与李去病大婚。
    何义扬、李云霄到底没去成蜀地,沮丧的天天在曲氏、贺氏耳边念叨,被李晶晶大骂一顿,这才老实了。
    九月上旬,天气渐渐转冷,北地再次传来大喜讯。李炳与匈奴皇族使者谈判圆满结束,即日率大军押送匈奴皇帝、太子班师回朝。
    ------题外话------
    本周愉快!
    亲们,有票票全部投给本文。谢!

章节、29 李炳签青城条约 君臣肝胆相照

定朝二十三年秋,李炳率大军大败匈奴皇朝,活捉皇帝、太子,焚烧匈奴皇朝国都。
    两国使者于青城签约。李炳做为定朝唯一的使者,气势绝对性压倒匈奴皇朝由五名使者组成的代表队。
    在谈判期间,李炳只让匈奴皇朝远远的瞧到匈奴皇帝、太子,而后派何敬焱带着五万大军攻打匈奴皇朝的城府。
    何敬焱连着攻下两座城府,派亲兵将守城大将的头颅送到青城。
    李炳直接将两颗硕大的头颅摆在了谈判桌上。
    匈奴皇朝使者队实在承受不了压力,终于在两国合约书上签字。
    战败国匈奴皇朝自此降为匈奴王朝,匈奴皇帝改称为匈奴王。
    匈奴王尊称定朝皇帝为“叔父”。
    匈奴王朝将皇都南部千里的九座城府及追风草原割给定朝,每年进贡草原良马三千匹、黄金百万两。
    史上称此合约为“青城条约”。
    匈奴王朝自此进入衰弱期。定朝向成为天下第一大帝国迈了坚实沉稳的一步。
    深秋,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北地通往长安的官道,越往南走天气越温暖。
    此时若在北地深处的追风草原已经下起了大雪,而在长安百里外,官道两边漫山遍野枫叶火红,野柿子树挂满金灿灿的柿子,带着寒意的风从西边而至袭卷大地落叶纷飞。
    一支步、骑兵混合非常有秩序的军队在官道上行走,长长忘不到尽头。
    走在最前面穿着银色盔甲人高马大的旗手举着印有巨虎图案的旗帜,走在军队中间的旗手举着飞龙图案的旗帜,最后一名旗手举得旗帜上面图案是猛狮。
    风吹得旗帜呼呼作响,将士个个风尘仆仆,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目光期待望向长安方向。
    前面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在此等候多时的当地县令按照军队前锋命令送上五百个囚笼。
    三军总指挥李炳下令大军在此停下调整半个时辰,用过便饭,将匈奴的王、太子、王室成员、高官将领一个个的关进囚笼里,按照官职高低,从低往高排了。
    大军押着五百个匈奴王朝的五百名高级战俘启程,一个时辰到达距长安十里处,见到了出城十里相迎的何冬及文武百官。
    李炳墨眉将要入鬓,双目深遂炯炯有神,高鼻朱唇,肌肤如玉,气质儒雅,身着银甲,又多了一分霸气,不怒而威。
    他的目光扫过群臣,那些曾经攻击过李家的官员想到他火烧匈奴王都焚杀百万人,直觉得头皮发麻,双腿发软,内心恐惧,差点晕倒在地。
    他瞧到了被众臣簇拥穿着明黄龙袍的何冬,激动的热泪盈眶,立即下马带何敬焱、何敬青及众位将领快步行至,跪下磕头高声道:“臣李炳见过陛下,万岁万万岁!”
    众目睽睽之下,何冬落下两行热泪,竟是激动的忘记上前去扶李炳,直到众位将士齐声高呼,这才缓过神来。
    李炳唤道:“陛下。”
    何冬连忙跑上前双手将李炳扶起来,竟是失态的拥抱了他,失声道:“先生,我们阔别二十二年又三个月。”
    二十二年来,君臣之间联系全靠着飞鸽传信,彼此信任从未怀疑过对方,就这样夺回了定朝失去的二十几座城池、将匈奴王朝的千里之地变成定朝的疆土。
    这样真挚的君臣情谊纵观千年,独此一份。
    李炳朗笑几声,道:“陛下除去两鬓多了些白发,风采依旧。”
    何冬感慨万端道:“我已是知天命的人。”又故意问道:“先生跟多年前我们初见时一样俊朗,可是用了什么灵丹妙药?”
    李炳反问道:“我们初见时,臣被发疯的老黄牛追得满地里跑,狼狈不堪哪来的俊朗?”
    何冬仰天大笑几声,紧紧握着李炳的双手,不让众人靠近跟他说话,激动的道:“自你去了北地,我每到夜深人静就会想到你多年来为我出谋划策、出生入死数不胜数的事。你终于从北地回来。”
    当年何冬只是个胸怀大志的少年,经人推荐去北地找到已是青年的李炳。
    何冬跟李炳谈了三天三夜,最后说天下大乱,他要当一方霸主,保一方安定。
    李炳讥讽说,你要么就立志当皇帝,要么就回家种地。
    何冬说,我只有三千人,还都是土匪强盗出身的杂兵,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怎么能称霸天下?
    李炳说,只要你信我,我便以命助你得天下,成为千古一帝。
    何冬当即用剑割了一块手指肌肤,对天发了血誓。
    李炳同样发了血誓忠心辅佐何冬。
    李炳出山入世,头一个找的就是不屈服匈奴皇朝惨遭追杀逃到洛阳一带的邓族幸存的族人,请邓族人出面一起去说服了北地四大几百年的家族,而后独自南下游说当时已有义军三千的秦雄晃归顺,再后来获得道教支持有了军费。
    李炳遵守诺言,何冬同样如此。
    李炳定定望着何冬,道:“臣回来了。陛下的大军也凯旋归来,这次他们立下了大功。”扭头让何敬焱、何敬青几位大将上前来。
    何冬这才去跟皇侄何敬焱、何敬青说话,又问候了众位将士,至于匈奴王、匈奴太子已是阶下囚,以后有的是时间奚落他们。
    李炳快步走到了文武百官当中,跟四位国公及熟人打了招呼,而后走到了分别五年多的家人跟前。
    曲氏见到容貌恢复了十成穿着盔甲英俊不凡的李炳,惊喜交集泣不成声,唤道:“炳哥。”
    李炳目光怜惜,一把握住了曲氏的双手,柔声道:“珠娘,你清减了。前些天我害你忧心忡忡得了大病,真是对不住。”
    曲氏激动的道:“你如今回来就对得住我了。”
    李炳见爱妻这么轻易原谅他,心里更是感动,笑道:“大哥一家要在年前才回来。他们让我代问你好。”
    “爹,祝贺您为本朝立下汗马功劳被陛下册封为一字并肩王。”贺氏带着龙凤胎、孪生子过来给李炳磕头。
    李晶晶磕头起来就开始板着脸数落,“爷爷,你的胆子略发的大了。这回竟是诈死骗了天下人。奶奶为了你大病一场。”心说:臭爷爷又俊又帅,比五年前离开潭州时还精神。
    李炳忙道:“下不为例。”又笑道:“我的晶娘长大了。”
    “你也变老了,更显得我奶奶年青了。”李晶晶可是听说匈奴王朝给李炳送了十个美女,包括王室刚成年十六岁非常漂亮的郡主,只是被李炳拒绝。他敢焚烧百万匈奴人,不敢睡匈奴的小郡主。
    孪生子挥舞着小胳膊,叫道:“爷爷!”“爷爷抱抱我!”
    “这就是我的继业、飞郎,都是好小郎。”李炳一手一个抱着初次见面孪生子,目光宠爱,亲了两个小家伙的脸颊,非常痛快的同意带他们骑大马进长安城。
    他知道李老实兄弟及李云青去了蜀地,再过一个月就能见到他们。
    何义扬穿着皇子朝袍在人群里格外醒目,跟何敬焱打过招呼,飞跑而至,向李炳跪下,目光满怀期待的道:“爷爷,求您收我为徒。”
    无数双眼睛盯了过来,李炳收起笑容,肃容低声道:“这些年你做的蠢事不少也不多,今天这件就算是蠢事。你先起来,回长安再说。”
    何义扬惶恐的站起来。
    李云霄胳膊肘捅捅何义扬的胸膛,低声道:“小瘦子,等到了府里,我帮你求我爷爷。”
    “敬焱见过师母、嫂嫂。”何敬焱从人群里走过来,向曲氏鞠躬行礼。
    李云霄亢奋的抱住了何敬焱的手臂,大声叫道:“焱哥哥!”
    何敬焱古铜色脸上露出笑容,拍拍李云霄的肩膀,朗声道:“霄郎模样变化大,瘦了许多,扬弟以后不能再叫他小胖子。”
    李云霄目光崇拜狂热,傻乐道:“我还得再瘦些,要变得跟你一样英俊。”
    李晶晶上前行礼,娇声道:“晶娘见过焱哥哥。”
    她打量着何敬焱,剑眉星目,下巴生着硬硬的胡子,猿背蜂腰,容貌非常俊朗,比五年前成熟稳重,变化最大的是将杀气戾气全部隐藏起来,根本瞧不出常年出入尸海,双手沾满鲜血。
    他的气质当中有五成像李炳,藏住锋芒,将吃人的利齿爪牙都收起来迷惑众生。
    何敬焱星目一下子精亮起来,笑容比刚才灿烂,表情非常激动,似有千言万语要跟李晶晶说,然何冬高声下令大军前行进长安城府,只有匆匆道:“晶娘,等我去找你。”
    李晶晶望着何敬焱远去的背影,心说:他找我什么事?
    李炳带着两个小孙子骑上战马,下令三军启程,跟随何冬与文武百官浩浩荡荡自官道行了十里,从庄严巍峨的长安北正门进入,受到了全城百姓无比热烈激情的夹道欢迎。
    已是知天命年龄的匈奴王身体非常魁梧,肤色微黑,长眉蚕目,鹰钩鼻阔嘴,瞧上去顶多四十岁。
    匈奴王血统很纯正,其生母是上上任匈奴皇帝的元后,他是杀了上任匈奴皇帝也就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得了皇位。
    这样一个踏着亲兄弟尸首登基的人,除去足智多谋,手段狠辣,心肠又冷又硬。
    他曾经诈病杀死何义轩及万余名龙腾军、狮啸军。
    李炳为了突现匈奴王的身份,特意令他穿上匈奴龙袍。
    此人就算是被抓变成战俘,亲眼瞧着皇宫、皇都化为灰烬,精神也没有崩溃,在长安百姓人人喊杀的叫声中仍是坐是笔直,仿佛囚笼是龙椅,而这些连绵雷声般的吼叫声是赞美。
    匈奴太子今年二十一岁,年青力壮,在匈奴人的眼里是非常英俊。
    他是匈奴王霸占了上任匈奴皇帝元后也就是亲嫂子所生下的儿子。他名叫阿古达木,在匈奴语的意思是广阔。
    匈奴王给太子起这个名字,就是想着吞并定朝,彊土更加的广阔。岂料一切反之,定朝吞并了匈奴千里彊土。
    阿古达木有三十八个兄弟,能被匈奴王册封为太子,除去生母深得匈奴王宠爱,本身很优秀,文武双全,会领军打仗,还懂定朝及三国的语言文化。
    现在他的眼睛里含着无比耻辱的泪水,双拳紧握,浑身散发出凶兽的气息。
    这让围观的百姓更加的亢奋激动,纷纷拿着早就准备好的臭鸡蛋、软软的秋柿子砸向他。
    阿古达木愤怒的爆发,额头布满青筋,狼一般的嚎叫出声“啊!”竟是把近处的十几个百姓吓得哭了。
    他一路怒吼直到将嗓子喊破,还不甘心的叫着。
    他身后的匈奴将领同样发出悲愤的嚎鸣,却是被几十万定朝百姓的叫嚷声盖住了。
    “几百年来匈奴大军杀死我们的将士百姓多达几千万,现在老天终于开眼,让他们遭到了了应!”
    “我们比匈奴人体弱,一样能够打败他们。”
    “我朝威武!”
    陕西道、洛阳道、山西道等方圆几百里的达官贵人为了看到千载难逢的献俘,亲眼目睹匈奴王、太子是长着三头六臂还是跟普通人一样,提前几天就赶到了长安。
    今日他们如愿以偿,看到了长长的匈奴战俘囚车队伍,今后说起来都是一个谈资。
    何敬焱带着二十名亲兵回到庆王府。何庆、孔叶从早上就开始等着,终于见到他,均是喜极而泣。
    何敬焱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起身动容道:“爹、娘,我不在府里,你们按着我信里所说将师父全家人都接过来庇护,此事做的非常好。”
    在那样的局势下,胆小懦弱的何庆、孔叶能顶着极大的压力几次去李府请李家人,并把他们接到庆王府,完全是出于对何敬焱的爱。
    何庆却是自责道:“俺跟你娘去的晚了。你师母生了一场大病,你师父的家人受到很大的惊吓与伤害。”
    “你跟娘去了就是好的。”何敬焱扶着何庆、孔叶坐下,激动的道:“我师父得知此事,对我连说了几次感谢的话。”
    “你去把盔甲脱了洗把脸。”孔叶目光慈祥,仰视着如同天一样的长子。
    何敬焱的亲兵纷纷跟着王府管家去了每次指定的院子卸了盔甲。
    “未将见过王爷!”
    “近日可好?”
    “回王爷的话,除去三个兄弟仍在重病之中,其余的都好。”
    这些天吕道明天天去白云观看望养伤的虎奔军将士,今个知道何敬焱回来,特意提前回府。
    何敬焱担忧的问道:“他们可有性命之忧?”
    吕道明长叹一声,前所未有过的焦虑,道:“白云观的几位大医师道长诊断结果是活死人,以后断不了气,也醒不过来。”
    何敬焱缓缓问道:“家眷可曾在观里守着他们?”
    “他们的家人得知后立刻赶了过去。”吕道明点点头,目光悲切,道:“三个兄弟当中有一个是家里的独子,上有高堂还未成亲,有两个是道士出身成了亲有几个岁数很小的儿女。”
    何敬焱停下脚步抬头望着湛蓝的天空,痛声道:“此次我们虎奔军阵亡的兄弟五百人,重伤一千九百人。”
    吕道明轻声道:“王爷,若没有护国公主提供的药,我们虎奔军死亡的人数何至这些?”
    “那是。连我师父都说晶娘是此战头等功臣!”何敬焱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