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药女晶晶-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月底,何敬海的王妃胡叶生下小郡主何晴。
    牛老王妃得知后,觉得比得了小孙子还高兴,派人从南地给胡叶送去好多的礼物,并写信嘱咐何敬海对胡叶母女好。
    金城的何敬淼当了娘,生下长子张轩扬,她的夫君张湘奉异常欢喜,小叔子张江亮也是非常高兴。
    李晶晶做为长嫂,除去派了李欢去侍候何敬淼做月子,隔三岔五的去瞧看她,给足了她面子。
    王烟雨给狄玉敏生下了一个大胖儿子,因儿子在金城出生,取名狄金。
    那些妒忌的王烟雨的妇人得知后,都气得说老天不开眼,让这样一个狠毒刻薄的女人一举得男。
    李晶晶见亲朋好友陆续有了儿女当了爹娘,想着这次何敬焱回到金城,就准备要孩子。
    谁知,八月上旬,李炳的大海船船队在从倭国返回定朝的途中,突然间失踪,跟津港失去了联系。
    仲秋节前夕,从津港传出噩耗,派去寻找大海船的渔船船队在海面上发现了大海船的残骸,证实李炳大海船船队在海上遭遇风暴,船队全部沉没,船上的人无一幸免。
    这个消息一路从津港传至河北道、河南道、陕西道,直至长安皇宫。
    早朝时,何冬吐了一大口鲜血晕厥,文武百官乱成一团,何义扬泪流满面叫着太医,把何冬抱出宣政殿。
    一代国士卧虎先生丧命大海,随他同去的龙腾军、狮啸军及融王的一万军队当了陪葬。
    长安茶馆、酒楼的说书人刚编了李炳的大海船船队在倭国大胜特胜的段子,没说几天,就得都停下了,改成说李炳遭了天谴,被大海收了命,可怜几万名定朝将士为了他把命搭上了。
    定朝两支精锐部队龙腾军、狮啸军就这么消失了,前所未有的大海难令整个定朝从高峰一下子陷入低谷。
    太医院传出来风声,说何冬天天梦到李炳,已经病得神智不清,奄奄一息。
    紧接着,匈奴王朝大军压制边境,对北地形成攻击之势。吐蕃国大军发兵至敦煌,要跟虎奔军决出胜负。
    一份份的八百里加急军报从北地、陇北报到了长安皇宫,使得何冬病情更加严重,奄奄一息,连话都说不出来。
    何义扬监国,众位官员见不到何冬,大小国事写成奏折报到东宫。
    开朝余孽在长安、陕西道、河南道、河北道等地九座城府骟动龙腾军、狮啸军的家眷到官府闹事,要求朝廷支付昂贵的抚恤金,如果不给就发生暴动。
    定朝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急时期,更胜过几年前北地大战李炳诈死那次。
    只不过所有的矛头都指向皇室,而不是李家人。
    这天早晨,天降细雨,秋风瑟瑟,长安寺的主持身穿镶有珍贵宝石的袈裟,带着几十位高僧来到皇宫宫门前,要进宫为何冬祈福。
    这些高僧个个都身怀绝世武功,何义扬岂能让他们进宫。
    “我母后乃是大医师,太医院又有几十位大医师,能够治好我父皇的病。无需尔等祈福。”何义扬面色阴沉,下令御林军用上了箭的军用弩对着众位高僧,逼迫他们散去。
    几天之内,长安大街小巷传出能够置慕容英于死地的流言。
    “慕容英乃开朝妖后木皇后转世,惑国泱民。”
    “诛妖后,废太子,立庆王!”
    “庆王仁德,称帝之后必会爱民如子。”
    “庆王慈悲心肠,当了皇帝必不会再起战争,令将士死伤流血。”
    庆王府竟是被卷入了这场巨大的阴谋当中,如果慕容英与何义扬对何庆起了疑心杀死他,就会把远在陇北的何敬焱逼得谋反自称为帝。
    何庆、孔叶急得要死,要想去皇宫表忠心,可是已经连着两回去皇宫看望何冬病情被拒,这回去了若是再被拒绝怎么办。
    这时,贺氏跟前的贴身奴婢小晴来到了庆王府,给何庆、孔叶送了一个小坛子及两句口信。
    次日,除去刚出月子的丁柔棠及小婴孩何睛外,何庆、孔叶、何敬鑫及所有的奴婢、亲兵得了传染病天花,脸上肌肤生出大片的红疮,把三个从皇宫里出来的太医瞧得指尖颤抖,都不敢给他们把脉。
    “庆王、孔王妃、鑫郡王患了必死的天花。”
    “听说太医对庆王与丁郡王妃说了准备后事的话,丁郡王妃当时就晕倒过去。”
    “庆王府如今就是个死人坑,里面的人都得死掉。”
    “庆王府的三个管家出去办事都戴着面巾,可是谁敢跟他们说话?”
    “李王府的刘大医师去了庆王府,说是无药可救。”
    “听说庆王夫妻已经长媳写信求救。”
    “估计没等护国公主赶到长安,庆王夫妻就死于天花了。”
    短短的两天,庆王府就有两个老奴婢死于天花,脸上红肿的亲兵把她们的尸体搬到马车上。
    尸体古怪的臭味四处飘散,把那些去盯梢的人吓得半死,生害染上天花,再也不敢出现在庆王府一里之内。
    庆王府发生了这样的事,长安关于立庆王为皇帝的流言自然就消失了。
    在这个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陇北官府、陇北金城书院、湖南道官府、潭州书院等几千人联名书到了长安,纷纷为慕容英正名,承认她是开国皇后,并只认何义扬这个太子。
    黄昏,宣政殿的一间富丽堂皇的卧房之内,面色苍白的何冬躺在宽大的金丝楠木的大床上,床边坐着慕容英正捧着联名书,低声念着书上的签名。
    何冬虽是闭着眼,手指却是轻轻敲着床,似在深思着什么。
    一会儿,何义珏、何义荣、木思国经过宫人禀报,得到慕容英的允许之后,进来后就开始放声嚎哭一场,而后才开始说话。
    慕容英嘱咐道:“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你们都不许出皇宫。”特意瞧了木思国一眼,道:“此次你险些被佛教的人利用,放那些凶僧入宫,万万不可再被他们利用出了宫,被坏人掳去当人质。”
    “是。”木思国羞愧的低下脑袋,一声不吭的点头。
    他刚进皇宫时,跟前任五泉寺主持无意中透露慕容英收集相关木族的一切物品,还在冷宫设有能够祭拜木族族人的灵牌。
    前任五泉寺主持将此事禀报给长安寺主持,佛教暗中查了慕容英整整两年,查出了一些蛛丝马迹,这就有前些天编造出慕容英是木族皇后转世的流言。
    亏得慕容英有道教及李家支持,派出许多信徒及细作到处去说她会精妙的医术,木族皇后并不会,帮她正名,这才没有让文武百官联名废掉她。
    木思国被前任五泉寺主持出卖,将身边的护卫僧人全部赶出皇宫。他经过这次打击,更加难对人生出信任的心思。
    何义荣目光担忧,小声问道:“母后,五叔府里的人真得患了天花吗?”
    慕容英伸手摸摸小儿子的头发,低声道:“天花也不是治不好的病。”
    千里之外的金城焱王府,李晶晶正坐在书房里闭目思索着这些天发生的一件件大事。
    自从李炳的大海船船队毁于海难之后,李云青给李晶晶的信达到了一天一封。
    李晶晶一开始就不信大海船遇到海难的事,但是消息是从津港传出,并且说得有板有眼,慌得差点失了分寸赶去津港。
    她收到李云青的信之后,才知道李炳的大海船船队在回国时遇到了高丽国的海船攻击。
    李炳一怒之下灭掉高丽国的海船,而后登陆攻打高丽国。
    李云青掌握的信息截止到李炳登陆高丽国,后面的事情,不知李炳那边又出了什么状况,没有了消息。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津港出了问题。
    现在何义扬已下令何融的军队去津港换下邓家军。邓镜认为邓家军有内奸,正在彻查此事。
    李晶晶不敢想象邓家若是谋反,在高丽国与河北道交界设下陷阱,要置李炳等人于死地。
    她手里有三千虎奔军,真想带着他们去迎救李炳。可是李炳现在不知道是在高丽国,还是已经在回到津港的途中。
    李喜进来禀报道:“公主,匈奴王朝王后亲信持世子爷的信物求见。”
    李云霄此时不在陇北与吐蕃的交界处,而是去了北地的草原。
    原来匈奴王朝派出三万匈奴铁骑至两国交界的北地草原。
    何敬焱派李云霄去退兵。
    李云霄领三千虎奔军疾奔去了北地,跟定朝派去匈奴的王后秦月联系上之后,让她将匈奴铁骑军大将军的家人抓进大牢,而后派高手于途中把前去营救家人的大将军杀死。
    匈奴铁骑不知道大将军已死,秦月派人持大将军的军符把三万铁骑军队带到李云霄指定的地方,被李云霄率虎奔军歼灭。
    秦月的亲信就是定朝皇宫的一个太监,自是忠于定朝皇帝何冬。
    他手持李晶晶送给李云霄的一个古白玉扳指,跪下用尖细的声音道:“世子同意了王后的请求,将陇北的十万斤粮食送给匈奴王朝。”
    李晶晶接过古白玉扳指收好,又接过太监呈上李云霄的亲笔信,一目十行看完,道:“十万斤粮食将会于十一月之前,分成三批送往北地与匈奴王朝的交界,让秦月派军队去接收。”
    秦月与李云霄联手,一下子干掉了匈奴王朝这几年秘密培养出来的三万铁骑军队。
    陇北的十万斤粮食不是白给的,这是李云霄下令秦月用此做为诱饵,让匈奴王朝的几支军队去抢,自相残杀。
    当年何冬与李炳在匈奴王朝设下秦月这枚棋子,直到关键时刻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太监大喜磕头谢过。
    李晶晶立即下令吩咐官员去办此事,而后给何义扬、李云青写下密信禀报此事。
    李云霄在北地立下大功,余下扫尾事务交给了何敬海,而后带虎奔军返回敦煌。
    九月底,敦煌传来大捷,何敬焱率虎奔军大败吐蕃*队,斩敌首十万,并要一鼓作气打到吐蕃国国都。
    吐蕃国派出使者带着吐蕃太子侧妃胡冰月前来谈判,使者把吐蕃国派军队攻打定朝的责任都推到了胡冰月身上,说是她向吐蕃太子与国王进言,联合匈奴王朝、高丽国、倭国、回屹部落瓜分定朝,还让吐蕃太子给拉则写信,让拉则寻找机会毒死何冬。
    胡冰月浑身血迹斑斑,已被吐蕃太子用皮鞭打得只剩下一口气,连话都说不说来,见到何敬焱及凶神恶煞般的虎奔军,惊恐无比咽气死了。
    不过,吐蕃使者带来了胡族族长给吐蕃国王写的亲笔信。
    何敬焱看完十二封信件,大怒道:“胡族叛国,当诛九族!”停顿一下,凤眸射出凶狠目光,盯着使者,道:“吐蕃国敢与我堂堂定朝帝国为敌,当灭!”
    ------题外话------
    亲们,已经到下旬了,请把所有的票投下来,助本文上月票榜。谢!

章节、32牲畜孙儿杀祖父母 太子平乱李炳归长安

十月初,定朝虎奔军神不知鬼不觉的攻进吐蕃国国都拉萨城府,吐蕃国王、太子逃走,皇室及贵族的人被何敬焱下令杀光。
    虎奔军在拉萨城府抢劫一空之后,放火焚城,而后返回敦煌,延途抢光所有的值钱的物品,烧焚城府,将吐蕃国打得差点灭国。
    若不是天气渐渐寒冷,一些军士有高原反应,何敬焱会把吐蕃国直接灭掉。
    此次战役史上称为“吐蕃之难”,何敬焱为定朝帝国立威,扬定朝军队大名,保了陇地百年不被吐蕃侵略。
    匈奴王朝文武百官正在逼宫,要废掉王后秦月,吐蕃国的战况传来,生怕何敬焱下一步要把匈奴王朝给灭了,哪里还敢提废后的事。
    陇北的第一批粮食送到了北地与匈奴王朝的交界处,秦月垂帘听政,让交界处距离最近的军队去取粮食,没有点名是哪支军队。
    于是方圆千里的匈奴军队都去取粮食,粮少兵多,导致五支军队抢粮打起来,又死了几千人。
    虎奔军收服回屹部落、大胜匈奴王朝铁骑军队、毁灭吐蕃国拉萨等五座城府,立下盖世军功。
    陇北军报传到了长安,长安百姓欢喜无比纷纷上街敲锣打鼓庆祝。
    同时,河北道传来巨大好消息,李炳的军队出现在高丽国与河北道的交界。
    原来李炳的大海船船队在跟高丽国海船海上作战时,有了损伤,无法远航需要修理,船上养得信鸽受到惊吓,无法送信需要调养。
    大海船及信鸽是李炳的至宝,把他吓坏了。
    李炳恼怒高丽国王派海军偷袭,下令在仁川镇靠岸,而后登陆直接打进国都汉城府,活捉国王、王后、太子,挟天子以令诸侯,传召各城府官员至汉城府,违者视为叛国。
    李炳在高丽国呆了两个多月,搜括到高丽国所有的宝物,临走时从汉城府开始放火,将所署的二十七座城府全部烧毁,下令百姓去定朝居住,成为定朝人。
    整个高丽国就此灭亡消失。(本文架空。不要纠结高丽国国都是汉城府。)
    李炳带着龙腾军、狮啸军从陆地返回津港,接替何融的军队,而后解除了邓家军险入内奸门的危机。
    邓镜为了内奸门的事,愁得老了十几岁,背都有些驼了。
    李炳一见到邓镜,便道:“津港的信息出了问题,不是邓家军有内奸,而是信鸽受到惊吓无法飞行传信。我会就此事向陛下禀明。”
    谁能想到大海船船队消息传不出去,是因为信鸽出了问题。
    邓镜激动无比,热泪盈眶的哭道:“先生,你可算回来了,不然我们邓家军跳进大海都洗不清罪名。”
    这些天邓镜比谁都盼着李炳能活着回来,他宁愿立刻就死,换来李炳生,都比让邓家军失去何冬的信任被定朝人污蔑成谋逆强。
    此次李炳行军,破例带上了曲氏。估计回到长安之后,会被御史疯狂的弹劾。他也不后悔。
    凤夫人见到了曲氏,跟见到了亲姐妹一样,哭得稀里哗啦。
    九岁的李云飞经历了定朝跟倭国、高丽国两场大战,特别是灭掉高丽国的战争长达两个月之久,李炳用到的除去战术还有谋略,让李云飞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李炳点名要见邓十七郎的夫人田素素,邓镜见李炳面色凝重,心里自是察觉到田家出了重大的事情。
    田素素最近做了许多恶梦,导致流产,现在还没出小月子。
    李炳见田素素眼眶乌青,想到曾经携手帮何冬打天下的田庆,心里便是一阵悲痛,道:“素娘,我刚得到长安的消息,你的爷爷、奶奶、爹爹、大哥已被你大堂哥田业丰害死。你这与十七郎一起随我去长安。”
    此言一出,众人内心无比震憾。
    曲氏做为李炳的夫人,也是目瞪口呆。
    曲氏与田庆的夫人洪氏关系一般,不过也是认识得,想不到洪氏竟是死在嫡亲的长孙手里。这是何等悲惨的事情。
    田素素张嘴吐了一口血,晕倒在邓十七郎的怀里。
    邓镜失声道:“先生,田业丰那个牲畜是不是带着田家军反了?”
    “不错。”李炳点头,冷哼一声,道:“田业丰与胡族勾结想要谋了陛下的天下。陛下是真命天子,岂能让他们这些跳梁小丑阴谋得逞。”
    邓家老大道:“海王的一万五千名狼杀军如今就在长安城外,田家军五万人马,想要夺下长安城,必会有一战血战。”
    “血什么战?”李炳摇头,“难道田家军个个是蠢货,就没有明白的人吗?此时只要有人站出来杀了田业丰,就是奇功一件。”
    邓镜把李炳请到偏厅去,小声问道:“先生,陛下的龙体?”
    “陛下比你康健的多。”李炳伸手拍拍邓镜的背,道:“陛下对你信任无比,你不要多想。”
    邓镜感动的落泪,双手抓着李炳的袖子,道:“先生,你回来一切都好了。我是真高兴啊。”
    邓家做为太子妃的娘家,为了不被御史弹劾,邓镜到了河北道之后将子孙个个都管住了。
    邓十九郎在金城出事那真是意外,除此之外,邓家再无人闹出丑闻来。
    邓芸又生了一个儿子,太子妃的位置更加的牢固,邓家被许多人盯着,邓镜生怕邓家出事累及邓芸被废,两个小外孙失去生母,又定出几条家规,其中包括禁止子孙去青楼。
    李炳握住邓镜骨结突出皮肤粗糙的大手,道:“你把身子养好了。正月我在长安等着你吃酒。”
    夜深人静,卧室里面凤夫人与邓镜躺着无法入睡。
    田家经过这一回完了。邓家绝对不能出这样的事情。
    邓家的子孙人数是田家的数倍,若是管教不严,出了田业丰这样的子孙,整个家族都会灭亡。
    邓家家规不但要改,而且要改得更严。
    “我看就用上先生家的家规。”邓镜握紧了拳头,道:“无论是谁违背家规就得严惩。”
    凤夫人以前最是疼爱子孙,现在有了田家这个例子,再也不会心软了。
    邓镜缓缓道:“素娘娘家毁了,这回小十七陪着她去长安,等她回来,你与她婆婆好好劝劝她。”
    凤夫人真心喜欢田素素的温婉聪慧大气,道:“她没有娘家,还有我们这个婆家。我自是不会亏待她。”
    李炳率虎腾军、狮啸军自河北道进入河南道,那河南道的都督正是胡族的胡凯,一日前调了所有的驻军军队去了长安要与田家军汇合围攻长安城。
    河南道众位官员生怕李炳降罪,吓得出城二十里跪迎。
    洛阳白族族长白栋带着几十个族人骑马与李炳匆匆见了一面,被李炳任命为河南道代都督,稳固人心。
    李炳立即派两万三千名虎腾军、狮啸军急行军去解长安之危。
    且说长安城府,如今已被五万田家军及两万河南道军队团团围住。
    驻守在长安远郊的狼杀军全部撤进长安城,将长安城大门紧闭,死守着城门,不让叛军进来。
    田业丰与胡凯已知道李炳赶往长安城,只有抢在他之前破城擒住了帝后、太子及李家人,才能要挟他退兵。
    于是两人下令军队攻打长安城府。
    “胡凯,你瞧瞧他们是谁?”何义扬亲自参战,下令将胡族的人一个个推到城头,往下面丢去。
    头一个丢得就是胡凯的生父胡族长,而后是胡凯的生母。
    胡族的人早就被李云青派细作给盯住了,在胡族长与吐蕃国王通敌的信送至皇宫之后,就全部被御林军抓起来送进天牢。
    胡凯是河南道都督,去抓他的御林军在路上就被他带得河南道军队给杀了。
    何义扬令千人在城头高声呐喊道:“陛下有旨,田家军、河南道军队速速放下武器,否则诛杀九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