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各种*战争依然没有结束,有些战争还需要努尔哈赤亲自上阵指挥。万一他在某次战斗中遭遇不测,他辛苦拼来的江山不会旁落。
三、确定褚英为接班人,断了圈子里类似舒尔哈齐之人的念想。
褚英借着天时、地利,自己的能力,成为建州圈子里的二把手,但事实上,他并不知道二把手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才正确。
在圈子里做好二把手,是不容易的。这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凡事都要掌握好火候,把握好一个度。
做一个圈子里的二把手,有8个原则必须要把握好。
一、准确了解一把手的喜好、忌讳、性格、习惯、追求和需要,把一把手一定要读懂、看透,但还得表现出对一把手的崇拜和敬仰之情。
二、要紧跟一把手,时时、处处维护一把手的利益、观点和立场,彻底领会一把手的经营思想,不折不扣地执行、贯彻一把手的指示精神,不得有与一把手相悖的经营理念。即使有,也要彻底掩饰,不能露半点痕迹。
三、说话、办事一定要把一把手摆在前面,时刻证明自己只是一把手的代表。不能怀疑一把手做出的人事安排、奖惩制度、项目规划,哪怕是错误的。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四、只能体现自己的执行能力和解决意识,不能体现自己的预见能力、决策能力,即使你的正确预见能力很强,任何决策都非常科学、合理。在圈子里,你只能给一把手提供有答案的选择题,不能自己去做判断题。任何事情,事前要请示,事后要汇报。
五、在圈子里,不要刻意发展自己的小圈子,更不能与一把手的奴才公开为敌,与圈子里的每个人都要保持等距离。
六、既要体出自己的能力,又不能显示出自己的能力高于一把手。特别要控制自己在圈子里的影响力,口碑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坏,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影响力超过一把手。
七、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该说的一定要说,不该说的一句也不能说;该知道的一定清楚,不该知道的绝不过问。
多数人的需要抵不上一个人的需要(2)
八、低调做人,低调做事,功劳都是一把手的。
如果把这8点概括成一句话,那就是:正确地做事,而不是做正确的事。
褚英被努尔哈赤确定为建州圈子的接班人、二把手之后,他看到了自己在圈子里大好的前途,于是,他给自己制定了4条做事原则。
一、事事、时时、处处要证明自己有能力、有实力做好建州圈子里的接班人,让父亲放心地把权力交给自己。
二、建州圈子利益第一,绝不允许任何人损害圈子的利益。
三、利用每个机会,证明自己要比同龄时代的父亲有远见、有魄力。
四、战绩、政绩两手抓。如果自己带兵打仗,一定要战无不胜;如果父亲出去打仗,自己负责处理政务,一定要做得漂亮,以显示自己卓越的经营能力。
褚英对自己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舒尔哈齐去世前两个月,也就是1611年6月,努尔哈赤公开宣布褚英为自己的接班人之后,褚英就开始执行自己做接班人的计划。
褚英虽然在军事、政治上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经营能力,但是,在建州圈子里,有很多跟努尔哈赤白手起家的老资格,譬如费英东、额亦都、何和里、扈尔汉、安费扬古。这几个人都是看着褚英长大的。褚英在床上屙屎撒尿的时候,这些人已经为创建建州圈子出生入死了。
褚英认为,他在圈子里,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仅次于父汗努尔哈赤,除了父汗之外,别人对他都得无条件服从。所以,他对这些老资格,也是命令多于商量,支使多于请教。
现在,褚英突然站在他们面前,态度强硬地对他们指手画脚,下命令做指示,让这些老资格很不舒服。
褚英幼稚地想,在圈子里,权力永远是大于资历的,跟年龄、资历无关。如果谁敢挑战他的权威,损害圈子的利益,他一定会毫不客气地祭起权力大棒,打得他心服口服。
在建州圈子里,除了“五大臣”之外,另外3个满洲新贵也迅速成长起来。褚英的3个弟弟,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也开始随努尔哈赤带兵打仗,各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褚英与3个弟弟,年纪相差不多,都是光着屁股玩大的,一起撒尿和泥摔泥巴,一起上树掏过鸟蛋,几乎不分彼此。
现在大哥成了圈子里的二把手,对弟弟们说话、办事讲原则,讲规矩,一切照章执行,丝毫不能通融,这在3个弟弟心里形成了难以接受的巨大落差。
五大臣和3个贝勒,与褚英的关系逐渐形同水火,褚英难以接受。他自认为,他是忠于父汗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维护圈子里的利益,他问心无愧。在其位,就得谋其政,怕惹人就别当官,当官就不能怕惹人。
褚英讲原则,重实际的办事风格,虽然得不到圈子里高层领导的支持,却维护了圈子里底层大多数人的利益。正因为褚英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理政务,不搞特殊化,让底层的人感到话好说,事好办。同时这些人也觉得,有这样的领导,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就不会因为出身、血统等原因,而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和晋升。因此,褚英在圈子里底层,口碑非常好,得到很多人的拥护。
高级管理层的厌恶、低级官员的拥护,这更刺激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褚英的工作情绪,他发誓努力工作,一定要做出与接班人相匹配的成绩,坚决维护圈子里大多数人的利益。在他的权限之内,对那些想搞特权的人,坚决给予无情的批评和打击。
有群众的支持,褚英在圈子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高过了父汗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有威望,靠的是权力;褚英有威望,靠的是魅力。
褚英是在做正确的事,没错。但是,他却违背了圈子里的潜规则。潜规则要求他,只能正确地做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正事不一定是正确的事(1)
褚英真把自己当成圈子里的负责人,军事、政治、经济一齐抓。努尔哈赤外出时,只要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他就会私下拍板决定。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汇报。
褚英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有利于把建州圈子做大做强。父汗既然给了他权力,他就应该把这些权力用好。他不能当“甩手掌柜”、做“二传手”,上传下达,坐而论道,不干实事。他更不能处事圆滑、好人主义、当瓦匠“和稀泥”、当木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努尔哈赤提拔褚英当二把手,目的很简单,一是想断了那些跟他打天下的老臣的念想,稳定圈子里的局面,二是在他外出打仗时,后方有一个能让他放心的人坐镇。
努尔哈赤理想中的二把手,在他有生之年,应该是他卧室里的一个摆设,他随时可以操纵的提线木偶。
按理说,年纪轻轻的褚英,已经显示出超乎寻常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政事管理天赋,甚至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在圈子里的影响力,已经超过努尔哈赤。对此,努尔哈赤应该高兴才是,其实则不然。褚英与努尔哈赤理想中的二把手相差太远。
努尔哈赤需要执行力、理解力强的二把手,而不是解决意识强、决策能力强的二把手。
最让努尔哈赤恐惧的是,建州圈子里底层的人,已经逐渐向褚英靠拢。底层的人,也就是工作在一线、做具体工作的人,虽然没有多高的职位,不掌握更大的权力,但是,却是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人。
努尔哈赤担心,一旦这些看似不重要、没有多大权力的人,在建州这个大圈子,形成一个小圈子,对他的威胁是足够大的。
最近一段时间,五大臣和三大贝勒,经常在努尔哈赤面前抱怨褚英,说他说话不讲情面,办事不留余地。命令多于请教,胁迫多于协商。
努尔哈赤也觉得,褚英向他请示的次数越来越少,该他拍板的不该他拍板的,他都拍板,越来越不把他这个一把手放在眼里了。
眼看着褚英的圈子越来越大,并有取代努尔哈赤的架势,这让努尔哈赤很不放心,觉得他这个儿子远比舒尔哈齐难对付,已经在逐渐挖他的墙角了。
努尔哈赤天生就是一个嗜权如命的*者,他决不允许与他实力齐鼓相当的人,坐在他的身边,那样他会没有安全感的。
随着次子代善、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在各种战斗中表现突出,多次办差中呈现出卓越的能力,努尔哈赤开始着手培养这3个人,用他们来牵制褚英,减小褚英对他的权力侵蚀。
为了削弱褚英的实力,努尔哈赤想出一招。
有一天,努尔哈赤和褚英在一起闲聊。努尔哈赤叹了一口气说:“人不服老不行啊,最近我经常感觉自己精力大不如以前了。褚英,圈子里的事儿,以后你就多为我操操心。”
褚英说:“请父汗放心,儿臣一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辜负父汗对我的期望。如果父汗感觉身体不适,以后就吩咐儿臣去做就是了。”
努尔哈赤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现在,莽古尔泰、皇太极都能独立带兵打仗,出门办差。你、阿敏、代善3人,都有自己的部众,你的两个弟弟是人才,能力也不差,是不是分一些人口、牲畜让他们管理经营呢?”
褚英想了想,说:“当然可以!等我们征服了乌拉部,把乌拉部的人口和牲畜分给他们吧!”
努尔哈赤说:“我老了,精力不足,管不了那么多。我想把我属下的一半给莽古尔泰,把你属下的一半分给皇太极。这样一下,既便于管理,也有利于发展壮大。”。 最好的txt下载网
正事不一定是正确的事(2)
以前,在建州圈子里,努尔哈赤、舒尔哈齐、褚英各掌管圈子里1/3的股份。舒尔哈齐死后,代善、阿敏均分了舒尔哈齐的股份,两个人各占总股份的1/6。努尔哈赤和褚英属于大股东,代善、阿敏属于小股东。
现在,努尔哈赤提出,他和褚英各让出一半的股份,给莽古尔泰和皇太极,无形中,使褚英的股份从1/3变成1/6,缩水一半,势力、实力就减小一半。
褚英听到努尔哈赤这个建议,不假思索地表示反对。他认为,如果莽古尔泰、皇太极得到这些股份,那么,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4人,在实力上已经与他这个二把手相当。代善还好一点,尤其是莽古尔泰、皇太极两个人,眼里只有父汗,没有他这个哥哥,处处给他出难题。如果两个人实力和他一样,他的工作很难开展。
努尔哈赤见褚英强烈反对他的建议,心里非常不满,愤怒地说:“我还没老呢,还是建州之王,说话就不好使了吗?”
褚英也是个硬汉子,见努尔哈赤勃然大怒,赶忙跪下说:“儿臣有罪!您是建州之主,可以任意处理建州任何政务。但是,在儿臣代父汗处理政务时,莽古尔泰和皇太极,包括五大臣,不论什么事情,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的利益,处处为难儿臣。这样自私、狭隘的人,一旦拥有权力,恐怕更难调度!”
努尔哈赤冷笑着说:“难道整个建州,只有你一个人正确吗?你别忘了,这片土地是谁打下来的!”
褚英紧跟了一句,说:“儿臣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建州!也许您比儿臣还要清楚,我们身边的人,依仗自己是有功之臣,或者身为贵族,就目无法纪,狂攫暴敛,滥杀无辜。现在建州属地很多地方的汉人与满人的矛盾日益激化,汉人不是聚啸山林以死相抗,就是纷纷逃离,东投朝鲜,南下归明,导致很多地方百里无人,土地荒芜。如果我们对满人不加以约束,任其所为,后果不堪设想!”
褚英说的是事实,考虑也深远。但是,这些话在努尔哈赤那里,就非常不受用。褚英把现在的建州圈子说得一无是处,这不是变相指责努尔哈赤管理无方、治国无能吗?
圈子里的领导,向来都认为自己一贯正确,不允许别人对他的能力产生置疑。即使他真的错了,也不愿意别人公开指出。如果有人这样做,那就是与他对立,或者对抗。
努尔哈赤向褚英挥挥手,说:“你先下去,这件事我会认真考虑的。”
褚英退出。在他心目中,父汗努尔哈赤是英武、睿智的人,会考虑他的正确建议。从建州发展的角度出发,父汗会支持他的。
褚英不明白,努尔哈赤做这样的人事调整,并不是从建设建州方面考虑,而是从巩固他的权力考虑的,目的就是分化褚英的权力,防止褚英短时间内做大,与他分庭抗礼。
在努尔哈赤的成长过程中,他一直认为亲情是靠不住的。他的那么亲人、亲戚,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为了自己的前途、财富,依然把他出卖给他的敌人。他认为,世界上唯一靠得住的,就是权力和实力。只有拥有了这两样东西,才能有地位、财富、美女,才会有人追随。
努尔哈赤手中的权力,是他用命换来的战利品,只能独享而不能分享。为此,他处死了与他出生入死的亲弟弟。
努尔哈赤扶持起来的褚英,现在看来,要比舒尔哈齐更让他担心。年轻的褚英,在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同龄时的努尔哈赤。最可怕的是,褚英居然在掌权的很短时间内,在圈子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圈子里的底层,褚英的支持率,要远远高过努尔哈赤。
假以时日,恐怕建州圈子里的人,只知有褚英,不知有努尔哈赤了。
汗位一定要让儿子继承的,但那必须是努尔哈赤归天之后。只要努尔哈赤在世一天,他就不允许别人与他分享掌权的快乐,哪怕这个人是他的亲儿子。
褚英被确定为二把手才几天,他就敢不服从一把手的建议。要是等他羽翼丰满,有了他的小圈子,那么努尔哈赤是不是第二个舒尔哈齐?
想到这里,努尔哈赤还真的有些担心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要想扳倒对手,首先制造混乱(1)
努尔哈赤把褚英提拔上来,是想让他多一个帮手——服从他意志的帮手。没想到,他的这个帮手能力太强,在很多方面,两个人的政见又不同,甚至是冲突的。
努尔哈赤隐约感觉到,褚英在作战、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他,这让他很不甘心。他是征服欲望非常强烈的人,只能指挥别人,不能被别人指挥。
这个圈子,是他用枪杆子蘸着鲜血画出来的,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在他活着的时候,是绝对不允许别人取代他在圈子里的位置,儿子也不行。
褚英既然不是他需要的,那么,褚英在他面前就是多余的,或者是碍事的。对这个敢于挑战一把手权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人,他只能将其拿掉,别无选择。
努尔哈赤不是把他的希望、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他从不妄想别人能为他做出改变,而是习惯靠权力改变别人。
对努尔哈赤来说,剥夺褚英二把手的权力,就是说一句话那么简单,毕竟他是一把手。但是,提拔褚英为圈子里的二把手,是他的主意,现在他全面否定褚英,就意味着他承认,他先前的决定是错误的。
因此,努尔哈赤不能把褚英直接拿下。师出无名,必有混乱。既然他能光明正大地把褚英提上去,就依然能光明正大地把他拿下来。
在圈子里,一把手是一贯正确的。即使错了,需要调整,他也不会公开承认错误,继而改正错误。一把手习惯用一个错误去修正另一个错误,而不是用正确的办法改正错误。因为这样,才符合他维护自己一贯正确形象的需要。
作为圈子里的一把手,努尔哈赤深谙圈子里斗争技巧。在圈子里,要想扳倒自己的对手,首先是激化矛盾,制造混乱,利用矛盾和混乱逼对手出错,然后再利用圈子里的规则,将其拿下。
努尔哈赤派人找来莽古尔泰和皇太极。两个儿子给努尔哈赤请过安之后,站在威严的父汗面前,垂耳听训。
努尔哈赤说:“你们两个已经长大成人,也非常有出息,上马杀敌以一当百,下马治国俯伏四方。看着你们成长起来,我是倍感欣慰啊!但是,一人不成事,孤木不成林。现在,褚英、代善、阿敏都已经开府治事,各统一方人马。处于公平起见,我也想给你们一些人口、牲畜。你们意下如何啊?”
在那个靠枪杆子说话的年代,有人有枪就意味着有一切。莽古尔泰、皇太极盼望父汗说这句话,都盼了好几年了。现在努尔哈赤答应给他们人马,两个人自然不胜感激。
两人再次跪倒,齐说:“儿臣愿为父汗效犬马之劳!”
努尔哈赤叹了一口气说:“在建州,能分出人马给你们,只有我和褚英。前几天我和褚英商量这件事,没想到你们的这位大哥心胸狭隘、心理龌龊,找不到自己的准确位置,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了,不愿意分人口给你们管理。为此,我们还吵了一架,气得我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真是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啊!”
莽古尔泰是一个暴脾气、直性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贪财好利、嗜杀成性的人。他听到褚英竟敢阻止父汗把人口、牲畜、财富分给自己,顿时火冒三丈。
“父汗,褚英不把您放在眼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仗着您给他的权力,把我们都当成奴隶,呼来喝去,一旦不随他意,就肆意惩罚。”
努尔哈赤看了莽古尔汉一眼说:“你说的是真的吗?”
要想扳倒对手,首先制造混乱(2)
皇太极说:“老五说的都是事实。大哥不仅对我们这些亲兄弟如此,对功高盖世的五大臣也是如此。”
努尔哈赤一拍桌子,大怒道:“褚英既然如此仗势欺人,你们为什么不向我汇报?”
皇太极低声说:“不论褚英做什么,都说是您的意思。他处处都打着您的旗号,我们怎么敢向您汇报呢?万一真的是您的意思呢?我们只能信其有,不能信其无!”
皇太极这句话,让努尔哈赤觉得褚英不能不除,不得不除。
皇太极是一个头脑灵活、预见准确、诡计多端、城府颇深、野心勃勃、善于经营的人。他早就看出努尔哈赤已经对褚英不满,褚英被废是迟早的事情。
皇太极给圈子里的人排过座次,依次为努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