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末日"的真相:末世预言大揭秘-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及防,可以说当时正处于希特勒第三帝国的顶峰。戈培尔当时是希特勒的得力助手,主要负责意识形态的工作。有一天戈培尔发现他的夫人在专心致志地阅读着一本神秘的书。这是一本几百年前年出版的一部文学作品,其中屡次提到一位名叫诺查丹玛斯的人所写的若干则预言。当时戈培尔已经入睡,然而,由于妻子因为所读到的几则预言兴奋不已,以致于忘我地喊叫起来,这吵醒了戈培尔,在好奇心的勾引之下,戈培尔夫妇共同研读起书中的神秘文字。预言的内容也使戈培尔亦为之震惊。他随即命令部下雇来一位占星术师,命其利用诺查丹玛斯的预言资料,对所占领的欧洲战区展开心理扰乱战。果然戈培尔的这个措施收到了不小的效果,以至于英国人专门还对此进行了反宣传活动。诺查丹玛斯这样一个简单的历史预言竟会引起纳粹决策层的注意,并使得英国的谍报机关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去从事报复性反宣传费用。

《诸世纪》:诺查丹玛斯的预言(2)
诺查丹玛斯其人
  前面我们已经注意到诺查丹玛斯预言的巨大影响和神奇的效用,那诺查丹玛斯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对于西方人影响如此之大。这就要从诺查丹玛斯这个人说起。
  诺查丹玛斯本名叫米歇尔?德?诺斯特达拉姆,而人们所熟知的诺查丹玛斯这一拉丁语风格的名字其实是他的化名。诺查丹玛斯于1503年出生在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区一个极其平凡的犹太人家庭,后来随着历史的流逝,诺查丹玛斯不断被人神秘化,以至于诺查丹玛斯的家庭被传为一个宫廷贵族家庭。他的祖父出身贫寒,但是与粮商的女儿结成连理,这之后,他的祖父才逐渐发达起来,成为镇上小有名气的富翁,后来他们生下一子,取名叫儒姆,这就是诺查丹玛斯的父亲。后来诺查丹玛斯的父亲放弃家业,移居到圣雷米,与祖父曾经当过医生的尼艾尔结婚,并在当地谋求到一份税官的职业,生活才稳定下来。诺查丹玛斯一家的宗教信仰反复改变,这种环境也许对于小诺查丹玛斯后来的成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家作为犹太人原本奉信犹太教。当诺查丹玛斯*岁时,全家又皈依天主教。几年之后,诺查丹玛斯的父母又改信基督教新教,并加入了新基督教教会,成为新教徒。可以说诺查丹玛斯从小就深深地受到了多种文化,尤其是犹太和基督教神秘文学的影响。
  诺查丹玛斯的非凡才能从他幼小的时候起就十分引人注目。他所受的教育主要来自于他的祖父,而且是出奇的广泛,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数学,以及被称之为天体学的占星术等,可谓是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学,无所不通。祖父去世后,诺查丹玛斯被送到当时的宗教和教育中心阿维尼翁去学习。在阿维尼翁读书的时候,诺查丹玛斯对占星术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在同学们中间,有关占星术的讨论常常成为共同的话题,他往往是这个话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导者。后来他改学医学,被送到了蒙彼利埃,3年之后,他轻轻松松地获得了学士学位。在那里,他结识了几位进步的医学人士,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情,这对于他以后的成长也有很大的作用。毕业之后,他拿到开业许可证,决定离开大学返回故里,去救助可怜的传染病的牺牲者。
  诺查丹玛斯一生毁誉参半,他在医学与占星术方面的成就最为人称道。诺查丹玛斯取得医学学位后本打算留校,进一步深入研究,但是他与众不同的学术见解,遭到了众多学院派人士的非议,由于在医学部树敌过多,他的新理论很难获得深入研究与发表途径。故此,他的教学生涯仅维持了一年多,便不得不灰头土脸地结束。此后,他回到了故乡,并开始了自己的游医生涯,经常游走在洛林、威尼西亚、西西里等地。在各地结交了不少的药剂师,通过与他们切磋交流,他的医学水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尤其令人称道的是,诺查丹玛斯在病疫防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他当时所处的时代,欧洲炭疽病非常流行,是当时人们为之色变的一种疾病,一经传染,死亡率极高,恰如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中世纪的黑死病一样。诺查丹玛斯理论与实践结合,走街串巷,并研治出若干种独特的治疗方法。1554年11月,普罗旺斯地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洪水。洪水过后,各种疫疾迅速蔓延。诺查丹玛斯应市政当局请求前往救援。他面对疾病的勇气,对患者倾注的爱心,对贫困者的宽容,得到了时人的称赞,获得了很高的声望,并被人称为“圣者”。

《诸世纪》:诺查丹玛斯的预言(3)
但是诺查丹玛斯最为后世所知的还是他的占星术和神秘预言,如果说医学还在某种程度上是诺查丹玛斯的一种职业和谋生手段,则占星术不仅仅是诺查丹玛斯谋生的手段,更是其一生的兴趣所在。前面也曾经提到,少年时期的诺查丹玛斯就对占星术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也经常与同学展开热切的讨论。据说当时他甚至宣扬在当时还算是异端邪说和大逆不道的关于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天体论学说。这在神学笼罩下的欧洲社会是很危险的,这由稍晚些布鲁诺与伽利略的遭遇可以想见。诺查丹玛斯的父母十分担心他会因此被当成异端分子而受到残酷的对待,只好把他送到蒙彼利埃学习医学,希望可以消弭他对占星术的狂热。但是在多年的游医生涯中,他对占星术的兴趣不减,仍投入了很多精力,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晚年的诺查丹玛斯定居沙隆后,更是将大部分心力放在研究占星术和撰写预言诗集上。诺查丹玛斯对占星术的兴趣给他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他被当局看成是异端分子,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辗转浪迹于教会管辖不到的地区,过着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日子;也曾被巴黎警方追缉,理由即是他妖言惑众,破坏社会治安,并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但是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代,诺查丹玛斯作为一个预言家,而非医生为人们所知,人们渐渐忘记了作为医生的诺查丹玛斯,而作为占星师与预言家的诺查丹玛斯人们却耳熟能详。若是诺查丹玛斯天上有知,对此也唯有苦笑而已。
  预言圣经《诸世纪》
  诺查丹玛斯最令人缅怀的贡献就是创作了他的预言经典《诸世纪》,在西方《诸世纪》被称为“预言圣经”。
  诺查丹玛斯因为其预言的天才和对于占星术的出色掌握和了解,逐渐成为当世的一个很有名望的人,法国人对他十分信服仰慕,连法王亨利二世都召请他入宫,以便为国家预言吉凶祸福。五年之后,他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感到他应该为后世留下一点东西。于是他离开法国宫廷,来到了沙隆,花了四年的时间完成一本奇书。这部书,就是预言名著《诸世纪》。
  《诸世纪》是他以中世纪占星术为基础写成的。《诸世纪》也叫《百诗集》,法文名称是Les Propheties,意思是“诗集”。是诺查丹玛斯晚年以四行体诗写成的预言集,全书共12卷,各卷都收有100篇四句诗,它被误译为《诸世纪》,这一称呼似乎流传得更广。全书共有1000首预言诗,这些诗写的非常具有神秘性,而且很晦涩,很难为常人所理解,然而正是因为他的诗比较晦涩难懂,后世有人试图将世上发生的一些事件与《诸世纪》预言诗句联系起来,以求找出预言的灵验之处,并且屡试不爽。
  《诸世纪》从内容上看显得较为混乱庞杂,据说这因它的不同早期印刷版本所致,也有人说是诺查丹玛斯在故弄玄虚,故意给人造成一种混乱的假象。《诸世纪》出版之后,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便在社会上更加广泛的流传。由于书中准确预言了当时的事情,即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死亡,这更使得很多人对他的预言深信不疑,在法国乃至欧洲都产生很大的反响。
  《诸世纪》在诺查丹玛斯逝世至今的四百余年中,再版次数之多大概只有《圣经》可以与之相比。致力于解读《诸世纪》预言的人多如过江之鲫,赞成与信仰者众多,声称诺查丹玛斯“准确无误”地预言了诸多历史事件,如飞机上天、汽车出现、原子弹爆炸、法国大革命的胜利、希特勒崛起等。当然,它也不乏批评与怀疑者,这些人认为,诺查丹玛斯预言的信仰者在解读的过程中,随意地增加、删除、重排词语,有意无意地误译,以及对象征、比喻的任意解释,试图将之与已发生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这种充满主观想象的解读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这个预言的准确性来源于人们对于这个预言的不断附会和事后诸葛亮式的重新解读。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诸世纪》:诺查丹玛斯的预言(4)
时至今日,《诸世纪》预言的影响至今仍旧十分显著,我们经历过的全球性污染、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及印尼海啸等重大事件发生后,都会有人声称这在诺查丹玛斯《诸世纪》中早有预言。
  但是诺查丹玛斯最著名也是最后的预言—即人类的灭绝的预言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出现。
  诺查丹玛斯的几个经典预言
  在诺查丹玛斯所写的《诸世纪》中预言了世界上要发生的许多大事,有的已经发生,有的迄今为止尚未发生。
  当然最为有趣的一个预言是关于他自己的死亡的,在诺查丹玛斯最后的时光里,他长期忍受病痛的折磨,也许是诺查丹玛斯意识到自己不会活得太久,于是在弥留之际他做下了最后的一个预言。他对看望他的朋友说:“我再也不会活着见到你了,很快我就会僵硬地躺在椅子与床之间。”果不其然,第二天早上,当人们发现他的遗体时,正如他本人所预言的那样,他已然去世了,临死时的姿势与预言丝毫不差。
  诺查丹玛斯在世时最令人震惊的预言是:他对当时的法国国王亨利二世之死的预测。他在一首四行诗中这样写到:
  年青的狮子将战胜年老的,
  在一场单对单的战斗里,
  他将刺破金笼中的双目,
  两个伤口合成一个,
  他死于残酷的死亡。
  在当时的欧洲,狮子一般用来形容国王或者贵族,可见这个预言不仅预言了国王将遭到不测,而且还预言了国王死于决斗。果然四年后的1559年,法王亨利二世在一次婚宴上同一名年轻贵族击枪为乐时发生了意外,枪头折断并刺穿了亨利二世头盔,深陷入眼中。后来亨利二世在极度痛苦中死亡。这一预言的应验使得一些人对诺查丹玛斯很生气,但其他的人则对其预言能力感到震惊。
  令人惊奇的是诺查丹玛斯还对法国大革命中的事件做了一个精确的预言。在这则预言之中诺查丹玛斯预言了法国大革命中国王路易十六的命运,在《诸世纪》之中关于这次预言内容是这样的:
  贪享安逸,原本得到的江山,
  却因过分的宽容和怠慢,
  在瞬间被夸大轻信那看起来忠实的妻子,
  慈悲之心只能把她送上绝路。
  诗文描写的人物是个性格软弱、优柔寡断、毫无魄力;听命于愚蠢粗俗的妻子枕边风,却又有着善良慈悲等人性闪光点的可笑角色,显然就是后来法国的统治者路易十六。路易十六登基之后,大权受来自奥地利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左右,不过这位王后也根本不懂政治,只喜欢奢侈华丽的享受,比如化妆、开舞会、装修别墅、布置花园。她的昏庸统治使法国专制制度陷入严重危机,宫廷大臣互相争权,社会矛盾尖锐,国库空虚,债台高筑。曾先后任用杜尔哥、内克等为财政总监,实行财政改革,均遭失败。后来在大革命之中,夫妇两人双双被送上断头台。诺查丹玛斯预言此人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使得“江山”易主,王位轻易被夺。
  此外,诺查丹玛斯还预言了拿破仑在西班牙的失败。在拿破仑当政之后,他带领法国军队不断的南征北伐,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几乎整个欧洲都要臣服在他的脚下,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趁西班牙内乱之际,对之进行了入侵。对于拿破仑的这次军事活动,诺查丹玛斯并不是很看好,在预言中他是这样预测的:
  军旗摇憾在西班牙的内地,

《诸世纪》:诺查丹玛斯的预言(5)
呐喊的队伍一角的边境传来,
  纷争通过了勒尼桥的附近,
  军团被群众击退。
  19世纪初,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鼓动之下,西班牙爆发内部*,西班牙国王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反对。在这种情形之下,拿破仑乘机入侵了西班牙,并让其长兄约瑟夫?波拿巴成为西班牙国王。但是这个举动遭到了西班牙人的反对,拿破仑根本无法平息当地的暴动。后来英国介入西班牙争端,英国人从葡萄牙蒙得戈湾登陆,不久之后占领了整个葡萄牙。在他们的鼓动之下,西班牙人逐渐掀起了抵抗拿破仑军队的狂潮,逐步将法军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法国入侵西班牙对拿破仑的政治生涯产生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在这次战争中法国几乎没有获得任何好处,相反却损兵折将,甚至成为拿破仑帝国由胜转衰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个预言记载的就是以上的情节。第三行的“勒尼桥”是西班牙的一个地方,据说战争之中西班牙人民曾一度在此取得了关键的一场胜利。
  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法国和英国一直是处于一种较为敌对的关系。不论是在欧洲大陆的争霸还是对于殖民地的掠夺,两国之间一直是一种针锋相对的关系。在预言诗中,作为法国人的诺查丹玛斯并没有放过老对手,而是对于法国的夙敌英帝国也进行了诅咒。
  王族的领导者不得已也俯身低头,
  口中喷出鲜血,血流如柱。
  英国国教的支配者让王国喘息,
  如被砍断的树枝失去生命力在突尼斯苟延残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虽然没有像法国一样受到入侵和占领,但是也饱受了德国空军的轰炸,工业设施遭到重创,国民经济基础毁于一旦,最后借助美国的帮助才打败德国,但大英帝国已经雄风不再。况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受压迫民族独立情绪高涨,英国在海外的大量殖民地相继独立。而英国在工业革命中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掠夺到了殖民地国家廉价的生产资料,以及对殖民地的物资倾销。尽管曾经是世界霸主和最大的殖民国,称霸世界达200年之久,但是它最终也无法摆脱衰落的命运。这首诗就是预言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必将没落衰败。这首诗在描写英国失去昔日的辉煌和风光。领导者力不从心地苦撑危局,最终偌大的日不落帝国将会颓然倒塌,只留下后人在悲叹。正如预言书中所说的“如被砍断的树枝失去生命力在突尼斯苟延残喘”。
  9?11和世界末日的预言
  东西方的预言都喜欢对人类的命运做一个预测,但是东方古代预言大体遵从这个模式:预言的开始往往是各种的灾难和苦厄的命运,但是当人民度尽劫难之后,必然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存在于历史的尽头,这一点不论是在《马前课》中,还是《推背图》、《烧饼歌》中都体现得很明显。
  相较于东方的预言对于人类未来的一种美好的希望,西方的预言则是一种永无尽头的黑夜,在人类经历痛苦和灾难之后,还有更大的痛苦和灾难会出现,一直到世界的尽头,末日的大审判。作为西方预言代表的诺查丹玛斯预言显然对于人类的未来持一种比较悲观的态度。在诺查丹玛斯预言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对于世纪末日猜想。正如同玛雅预言之中的2012一样,诺查丹玛斯也预言了世界最终有结束的一天。例如在《诸世纪》之中有一首诗:“1999年,7月,恐怖的大王从天而降,致使安哥鲁靡阿大王为之复活,前后由马尔斯借幸福之名统治四方。”有人认为这是在预言1999是世界末日,我们人类将无法安全度过20世纪这个千禧之年。但是事实却证实,我们人类不仅安然地度过了20世纪,这个末世的预言也不攻自破。但是21世纪来得并不是一帆风顺,2001年9月11日,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恐怖性袭击。这事件进一步刺激了人们紧绷的神经。此后一段时间,人们再度掀起了对诺查丹玛斯及其预言的热情。

《诸世纪》:诺查丹玛斯的预言(6)
据诺查丹玛斯的一些信奉者说,诺查丹玛斯预见了纽约市以及导致世贸中心大厦倒塌的袭击。在一些诗文中,他描述了“新城”(也就是纽约,在西方世界之中,这类称呼一般指美国的城市,尤其是纽约),并常常暗示它将遭遇袭击。此外,他还提到了“中空的山峦”,许多人认为此处暗指摩天大楼。
  一则在美国广为流传的说法,认为诺查丹玛斯对这次毁灭性的事件进行了详尽而准确的预言。其中这些说法往往引用《诸世纪》中的如下这些诗文:
  在上帝之城将有雷声轰鸣,
  两兄弟被混乱毁灭,
  碉堡苦苦挣扎,伟大的领袖却就此屈服。
  大都会一旦燃烧,第三次大战就将爆发。
  从字面上看,“两兄弟”指的是在恐怖袭击中受难的世界贸易中心的双子大厦,而“碉堡”指的是美国国防部的五角大楼,在恐怖袭击中五角大楼幸运躲过了原本袭向它的袭击。“伟大的领袖”意指布什总统,在美国遭遇恐怖袭击的时候,他正是在任的总统。“大都会”则意指纽约。
  接着美国又出现了另外一些有关诺查丹玛斯的说法。其中的一封描述了“铁鸟”闯入“两座高大的雕像”,另外一些还提到了“约克城”(也就是纽约),其中有一种流传甚广的四句的诗句:
  新千年的九月,
  恐怖的大王从天而降。
  四十五度上空将会燃烧。
  火焰蔓延到伟大的新城。
  尽管后来有人证实这首四行诗并非诺查丹玛斯的作品,而是由后人根据他的作品拼凑的,这首诗由两首不同的诗文拼凑而成:
  其中第一首诗是这样说的:
  一九九九年七月,
  恐怖的大王从天而降。
  致使安哥鲁靡阿大王为之复活,
  在其前后的期间,马尔斯在幸福之名下统治。
  第二首诗由以下几句构成:
  四十五度上空将会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