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易突然停了筷子,仔细看了几眼许一琳。这时候,他突然想起了林娉婷告诉过他说,许一琳喜欢他。
许一琳有些不好意思,慌乱道:“看什么看?”
“我知道了,你是不是想突破普通朋友这层关系?”唐易嘿嘿笑道。
“啊?”许一琳也没想到唐易居然突然来了这么一句,猛地吃了一惊,心却没来由地跳了起来,连忙拿起了水杯,送到了嘴边。
“你想拜我为师,学习古玩!”唐易又跟了一句。
“咳咳!”许一琳猛地被水呛了一口,剧烈咳嗽起来,好在喝的水不多,喘了几口气,就平稳了下来。
“被我说中了吧?你老是采访收藏界和文化界,但是不懂古玩啊,所以有了这个想法。你还真是个工作狂啊!”唐易表情得意。
许一琳哭笑不得,“你还真是有创意!”
唐易脸上得意,心里却暗叫一声好险,幸亏娉婷给我说过,不然说错什么让人误会就不好了。顺带还给自己的机智默默点了个赞。
“对了,你不是想写写这次古玉展么?我给你介绍一下。”唐易随即引开了话题。
“好。”许一琳表情微露尴尬,但很快调整了过来。
吃完了饭,两人各怀心事,各自回去了。
唐易最近千头万绪,其实本来没多想这件事儿,但是这顿饭吃的他有些心猿意马。他不是个圣人,美人青睐的诱惑也自是有些心旌摇曳。
不过,莫说脚踩两只船的事儿唐易干不出来,他心里只有林娉婷一个人。就是他想干,许一琳要的也肯定不是这样。所以,这事儿,唐易能做的就是拒绝。
虽然这个拒绝很隐晦,但是许一琳如何能看不出来?
人的感情有时候很微妙,或许,今后的朋友之路也会因此有些尴尬,甚或是,接触越来越少,渐渐疏远。
唐易当然不想这样。古玩圈里,人心沉浮,争名逐利,尔虞我诈的事太多。唐易身处圈中,在圈里圈外难得有几个意气相投的好朋友,不管是男是女,都是值得珍惜的。
“走一步看一步吧!”唐易自言自语道,忽而又笑了,这句话他说过太多次了。这世上,又有多少事能谋后而定,不是走一步看一步呢?
唐易默默走回了省博。思绪,也因为这一件事,慢慢蔓延开来。
快要走到大门口的时候,他才觉得天色好像已经暗了很久。
寒风骤起,紧接着,细碎的雪花飘落下来。
雪越下越大,等到唐易站在省博大楼的门廊下,回首望时,已白茫茫覆了薄薄一层。
想起那个酷暑之日,唐易站在阁宝多的门前,空空的可乐瓶子撞击玻璃门的声音,皱巴巴的红塔山烟盒,被汗水湿透的衣衫,发红欲泪的双眼。小富之家突然陷入困顿,老爸住进了医院,他自己,还逃了论文答辩,前程未卜。
一个落拓的少年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子,却因为一块神秘莫测的龟甲改变了命运。
看着漫天的雪花,唐易轻轻摇了摇头。
“瑞雪兆丰年!”旁边传来一声欣喜的感叹。
唐易一扭头,原来是老谭。
“老谭,你为了收藏,手里几乎没有过余钱,守着金山银山,却甘心受穷,那你收藏,到底是为了什么?”唐易沉默了一会儿,掏出了烟盒,递给老谭一支烟。
“省博不让抽烟。”老谭笑了笑。
“噢,我倒忘了。”唐易收起了烟盒。
“这个世界上,有人为名,有人为利,有人为了理想,有人为了道义。而我,都不是!”老谭前趋几步,伸手接了几片雪花,“我为的东西,就和雪花在掌心消融的瞬间一样。”
唐易楞住了,“老谭,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情调?”
“谭家的人,几乎没有不喜欢玉器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虽然也有我儿子这么败德的。但是我的心里,玉器所带给我心灵的那种浸润和喜悦,是什么东西都不能比的。”老谭走回到唐易面前,“小伙子,就像你,虽然眼力过人,但是对古玩,还没到痴迷的境地,不是么?”
“那你觉得,我是为了什么呢?”唐易认真地看着老谭。
“你?你站在我的面前,我却看不透你。你有年轻人的朝气与冲动,有时候却又给人感觉深不可测,你不为名利所动,却又想把控古玩圈。”
“把控?我只不过是一个小老板,何谈把控?”
“朱元璋当年还是个要饭的小和尚呢!我总觉得,你的身上,冥冥中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很奇怪,说是与生俱来的,但又好像是从天而降的。说是强加的,却又好像是激发了你原有的血气根底。”老谭花白的头发在风中微微抖动。
唐易看了看老谭。看来,这谭家的血脉不是白流的。谁能想到,一个在古玩街上摆摊,抖抖索索和人为了百八十块讨价还价的老头子,居然能意味深长地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那我应该怎么办?”唐易接着问道。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你自己能掌控的,可能就是读书了吧?你的学识我见识过了,读的书已经够了。”老谭露出了一个微笑。
这样的话,在论及与古玩的机缘的时候,秦老也曾对唐易讲过。
“那我什么都不用做了?”
“以无法为有法。当年,唐掌门也曾迷茫过。”老谭的身体突然变得笔直,朗声说道。
“什么?!”唐易猛地抓住了老谭的胳膊,“你也知道唐掌门?”
“岂止是知道,我的古玉鉴赏水平,若没有唐掌门的指点,又如何能到今日的地步?”老谭看着唐易,“我总觉得,你和他很像。”
“你不是从小就从燕京跟着令堂来到山州了么?如何见到的唐掌门?”唐易急道。
第531章 两件玉圭
老谭看了看唐易箍紧的双手,“你能不抓着我说么?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哪经得起你这壮小伙儿折腾?”
唐易连忙松开了手,“对不住啊,老谭。”
“你好像对唐掌门的事儿知道的很多。我想,就是谭家长房嫡孙谭千尺,也没有你知道的多吧?”老谭笑了笑。
“机缘巧合。不瞒你说,不光是唐掌门,还有五古封灯,而我现在想做的的,就是建立一个五古封灯古玩研究会,目的是为了规范整个古玩大市场,形成良性循环。”唐易一见老谭知道唐掌门的事儿,当下对此事也没隐瞒。
老谭耐心听唐易介绍完,才问道:“看来是有官方的支持了?”
“对。要想做成这件事,光靠民间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唐易郑重说道,顿了顿,又嘱咐老谭:“老谭,我告诉你的,你可千万得保密啊!”
“保密?遇到唐掌门的事儿,我就保了四十年了,你看我还能再活四十年么?”老谭又向前走了几步,“出去走走吧,下雪了,来看展览的不多。”
唐易点点头。走出博物馆的大门,老谭伸了伸手。
“什么?”唐易一愣。
“现在可以抽烟了!”老谭笑了笑。
两人都点了一根烟。省博门前的人行道上,雪地上留下了一串脚印。
“那是四十年前。我呢,刚参加工作。那个年代,你肯定不了解,想收件古玉,哪有那么容易?必须得偷偷摸摸的。而且当时我的水平还不咋地,手头的确是紧哪!”老谭吐出一口烟圈。
“那时候还没有古玩街,是一条土路,附近好大一片都是小平房,和现在自然是没法比了。我当时约了一个人,现在都叫货主。他说他手里有两件玉石板子,是他母亲用来缠毛线的。我们约的地方,就是在距离古玩街不远的一条胡同里。”
“当时是夏天,午饭后的光景,胡同里没人,他把两件玉石板子装在黄布包里带来了,我们在胡同中间的一棵树边上交易。他把板子拿出来,我一看,五六公分宽,十几公分长,都是青玉,一头尖一头方。都微微发黄,上面还有白色的沁点子。”
唐易听到此处,忍不住插了一句:“玉圭?”
“没错。”老谭说道:“当时,他想要两块钱,一件一块,可是我只带了一块三,还价两件一块钱,他有点儿不愿意。”
唐易又忍不住插了一句,“两块钱?”
“当时猪肉的价格是几毛钱一斤,而且有几个人懂古玩?这样的东西,要不是我,他一毛钱也未必能卖出去!不过,他可能提前打听到了点儿什么,知道我喜欢玉器,所以才要了这么个价儿,当时的两块钱,就算是高价了!”
“最后,他提出少了一块五不卖,还说这事儿要被他母亲知道还会数落他呢!我最后也加到了一块三,这已经是我身上所有的钱了。可是他还是有点儿不愿意,我们俩就有点儿僵持。”
“这个时候,有个老头儿从胡同里走了过来,白绸衫,圆口黑布鞋,走到我俩面前。货主慌忙又将东西放进黄布包,老头儿若有若无地看了一眼,然后问:请问这里是不是神仙巷?”
“老头儿一口地道的京腔儿,一看不是山州本地人。我们所在的胡同,的确就叫神仙巷,我便告诉了他。他道谢后又往前走去,可是走了两步又折了回来,看着我问道:你想买包里的东西?”
“这时候,货主非常警惕。他却笑了笑,让我们放心,他说自己也喜欢玉石什么的。这货主转弯儿倒快,竟然也不怕生事,又把两件玉圭拿出来,问老头两块钱要不要,老头儿只是随便瞟了一眼,竟然真的掏出了两块钱给了货主!”
“货主一把拿过钱,一溜烟儿就跑了!把我给气的啊!而后对老头儿说道,这两块玉圭是我先看上的!老头儿笑了笑,问我能看出是什么年代的么?我说约莫着汉代的,青圭礼东方,应该是礼器!”
“老头儿有点儿吃惊,接着对我说,小伙子不错啊,这是西汉的青玉圭,应该出土很多年了,上面又有了包浆,不过包浆两头重,中间若有若无,还有些细毛,可能被人缠毛线用了吧!”
“当时我直接被震了,这才多大会儿工夫啊,这老头儿眼力也太毒了吧!立刻就很尊敬地又请教了几句玉器知识。最后,老头儿将两件玉圭塞到我带的包里,说送给我了!”
“这哪行!不过我确实也是喜欢,掏出身上的一块三毛钱,塞给老头儿,还让他留个联系方式,找机会再还给他七毛钱。没想到,他就是不收,还说能不能到我家坐坐,让我帮个忙!”
“我当时年轻,又穷,多少有那么点儿小心思,心想他从燕京来的,外地人可能想找人或者办事儿,我要是帮了他,那就算两清了,我这钱就省了!就把他带到了家里。那时候我母亲去世了,我还没结婚,一个人住,倒也方便。”
唐易接口道:“这个人想必就是唐掌门了,他竟然来过山州!”
老谭的眼中露出仰慕的光彩,“长得真是丰神英姿啊!”
“那他让你帮什么忙?”
“他要找一个姓郇的女人,这个姓很少见,所以我记得很清楚。这个女人当年也得六十多岁了吧,他说应该就住在神仙巷。我呢,因为白收了他两件玉圭,所以自告奋勇要帮他打听,并让他在家里住。帮他打听是真心,留在家里住我是客气一下,没想到他真的应承下来,一口答应了。”
“姓郇的女人?”唐易不由自言自语跟了句。
老谭继续说道:“我打听了三四天,也没打听到神仙巷有个姓郇的女人。倒是他把我的底子摸得一清二楚,人家也没白住,除了指点我玉器鉴定知识,天天出去买好吃的回来,花的钱住国营大旅社也绰绰有余。”
唐易点点头,“我明白了,他知道了你是五古封灯土门长老谭厚土的孙子,所以才告诉你他的真实身份!”
“也是也不是。”老谭说,“他一开始肯定是不想说的。但是临走的那天,他出去一整天,很晚才回来,好像心情很不好,手里还拎着酒和熟食,让我陪他喝两盅。”
第532章 天理紫龙
“喝着喝着,他突然说我和我爷爷不一样。我当时一想,对啊,他是燕京来的,又懂玉器,说不定是我爷爷的朋友!便缠着他问来问去。他最后喝高了,才给我讲了他的身份,还说自己早已经退出五古封灯,也没多少日子了,所以才告诉我。”
“他的身份和五古封灯的事儿他倒是讲的不多,主要讲了什么呢?就是你今天的困惑。他先是感慨,说古玩圈民国年间经历过一段繁荣期,也是造假和外流**。眼下虽然因为大环境,古玩陷入低谷,但是总有再度繁荣的一天。”
“我当时喝了点儿酒,说话也有点儿随意了,便说了一句不太礼貌的话:你都这把年纪了,还能等到这一天么?”
听到这里,唐易也忍不住皱了皱眉,这话岂止是不太礼貌,实在是太难听了。
“没想到他一点儿也不气恼,说他等不到这一天不要紧,可惜后继无人。然后,又说,真要到了古玩圈重新繁荣那一天,恐怕造假和珍品外流还会跟着出现。”
“我说,你能有什么办法?人的欲壑难填,就这样。他挺吃惊,说我年纪轻轻还有点儿见识。而后又说,以无法为有法,想做到的确很难。”
“我当时根本听不懂,说人的**有什么有法无法的,那都是天生的,没什么道理可讲。结果他又说,天理就是人欲,只要明白了天理之玄机,就能控制人欲。”
“说的我是云里雾里,最后我俩都睡了,醒来的时候,他已经走了。不过,他比我喝得多,也睡得早,临睡前,我还听他嘟囔了 一句,听不太清楚,就听到了几个词,什么玄黄神灯,什么天理紫龙图,什么扭转乱局,基本就这三个词儿。”
听到这里,唐易的身体猛然一震,玄黄神灯?天理紫龙图?
当时他面对玄黄神灯之时,他的脑中,的确出现过一个紫色龙形,他也摸不透到底什么!
难道,只要找到了玄黄神灯的黄宫地体,加上日珠月珠的映射,就会出现天理紫龙图?
而这天理紫龙图,肯定是立体的图影,还会有相应的衍生变化!而且,不仅仅能反映帝王之气数!换句话说,天理紫龙图的玄机只要参破,其实就是掌握了一种“术”!
这种“术”,大可参详江山社稷,小能治乱定局!
唐易脑洞大开,身体不由自主地发起抖来!老谭还以为太冷了,“回去吧,就这些了。既然唐掌门都没有参透,你也只能顺其自然,边走边看了!”
“嗯。”唐易回过神来,心想玄黄神灯的事儿,还是不跟老谭说了,“谢谢你老谭!”
“你真不会客气。要不是你知道唐掌门那么多事儿,我才不会告诉你呢!而且你们都姓唐,说不定还有什么渊源。对了,我现在也不知道唐掌门叫什么名字,你应该知道吧?”老谭拍了拍唐易,示意他往回走。
唐易又是一愣,想了想,还是如实说道:“唐易,字天变。”
这下子轮到老谭也抖了一下,“你们,你们竟然重名?”
唐易苦笑了一声,“是啊。你刚才说有没有渊源,这算是渊源么?”
老谭砸了咂嘴,“可惜了,唐掌门自己都说了后继无人,不然,我都怀疑你是他失散的后人了!”
唐易默默往前走去。心里却叹息一声:他说的后继无人,不是这个意思。
到了古玉展厅闭馆,雪仍没有要停的意思。唐易回到了家里,依然心事重重。
“爸,你听说过神仙巷么?”吃饭的时候,唐易突然放下筷子问道。
“神仙巷?我们家以前就住在神仙巷啊!”唐中峰一愣,“噢,是我小时候,后来拆迁改造,这条街就消失了。原先就在古玩街西南方向那一片儿。”
“那你听说过神仙巷有个姓郇的女人么?就是一个旬加右耳那个郇。”唐易一听,立即问道。
“郇?我还真没听说过。多大年纪呢?”
“这个就大了,要是活着,恐怕得一百岁了!”
“嗐,就是你奶奶活着,也就是七十多岁,我怎么能知道这么一个女人呢!”唐中峰摇了摇头,“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唐易原原本本把事情给唐中峰说了一遍。
“这种陈年旧事,恐怕没几个人知道了,不过你要真想打听,我可以帮你问问当年住在神仙巷的老人。”唐中峰应道。
“那爷爷奶奶当年一直住在神仙巷么?”唐易复又问道。
“你爷爷的身世我确实不知道,但是曾经在燕京工作过,后来到的山州。你奶奶自然是山州人,但也没什么亲戚。那套房子的房产证我记得好像是在你爷爷名下,可能是他到了山州又买的吧。”唐中峰努力回忆道。
“噢。”唐易点了点头,想想也没什么可问的了。
第二天上午,华夏珍品古玉展圆满结束,唐易忙着将这批玉器装箱先送回到了阁宝多,又悄悄运回到了老谭家里。忙乎完了,已经下午两点多了,可是还没吃饭。
于是,他便请老谭到了一家饭店,小酌了两杯。
吃完了饭,唐易刚回到阁宝多,就接到了唐中峰的电话,“真有个姓郇的女人,你说巧不巧,咱家那老房子,最早还是她买的!”
“啊?”唐易连忙问道:“爸您在哪儿呢?”
“我刚从岳奶奶家出来,一会儿就到阁宝多!”唐中峰道,“见面再说吧!”
毛逐去翡翠专柜了,唐易自己在阁宝多,沏好了茶,等唐中峰过来。
“我今天突然想起来了,街上开店的老岳他奶奶在神仙巷住了大半辈子,我小时候还吃过她做的槐花饭呢!一问老岳,老太太还在世,九十高龄了,但精神头儿还不错!”唐中峰来了之后,刚一坐下就给唐易介绍了一遍。
“那岳奶奶怎么说?”唐易将茶杯递给唐中峰。
唐中峰呷了口茶,“岳奶奶说,这事儿除了她,还真没人知道,这都是七八十年前的事儿了!当时一个女人带着一个车夫一个丫鬟,就买了咱们家的那个小院!”
第533章 说出私密
“那女人还大着肚子,好像要生了!果然,住了不到一个月,就生了个大胖小子。你岳奶奶的姑姑当年是个接生婆,就是她接生的。你岳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