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佳看了一眼唐易,又对高太明说道:“等蒋主任来了再说吧!”
孙晓伟一直在大吃,话并不多。能一直在征集办干,然后内升至副主任,这孙晓伟恐怕也有过人的本领,只是唐易还没看出来他到底有什么专长。
吃完了早饭,孙晓伟说要出去逛逛送仙桥古玩市场,但是高太明却表示要回房补觉,文佳遇上了一个“专业性挑战”,也表示没心情闲逛。
唐易笑道,“本来我想陪你逛逛,但是我昨天刚逛了。”
“现在是早上,好东西多,闲着也是闲着,一个人逛没意思!”孙晓伟一听唐易的拒绝最含蓄,马上力劝。
“让孙主任见识一下你的眼力呗。”文佳在一旁笑道。
“走走走!”孙晓伟大大咧咧。
唐易一想,反正也没什么事儿,既然这样,那就再去逛逛吧。
进了市场,孙晓伟似乎兴致很大,左看右看,而且,还是一副认真的样子。
走到一个拐角处的摊子,孙晓伟突然停下了,指了指摊主身后的一个麻袋包,“我说,什么好东西,卖么?”
摊主是个长脸汉子,看了看孙晓伟和唐易,“刚才有个老乡放这里代卖的东西,还没看,生的熟的不知道。”
唐易一听,既然这么说,那指定是生坑的东西,也就是出土不久的东西。生的,就是生坑,熟的,就是熟坑,也就是传世的。说这一套,主要是怕出事儿,真要有人查,也不是自己的东西,也没看,没什么把柄。
看着麻袋包鼓起的形状,块头儿还不小。
孙晓伟对这一套当然也是门儿清,“那我自己看看,看好了再说。”
摊主点了点头,“你俩到后边来看吧,别脱了麻袋。”
唐易和孙晓伟到了摊子后面,开口对光一看,原来是一件青铜器,上面绿锈斑驳,真假且不说,定然是生坑的东西无疑。
“战国青铜鉴,还挺精美。”孙晓伟低声嘟囔了一句。唐易仔细看了看,透过绿锈,能看出工艺的确挺细致,鉴口将近半米,高也得二十多厘米,三面兽首衔环,鉴身分三层纹饰,繁简得当,规整大气。
鉴,是一种大型盛水器,说白了就是个大水盆。青铜鉴是春秋中期出现的,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很流行,到了西汉以后就基本没有了。所以说,只要是真品青铜鉴,绝大部分是春秋战国的东西。
盆就是盆,干嘛要叫鉴?因为它是盛水的,盛了水之后,水面平稳,可以当镜子用,这鉴,就是镜子的意思。《说文》中的解释就是这样:鉴,大盆也,一曰鉴诸,可以取明水于月。人家不说镜子,说“可以取明水于月”。
你听听,古人多有雅趣,要不说古玩爱好者乐此不疲,光是研究各种器物的称呼,就能得到不少乐子。
唐易扫了几眼之后,直接走到了摊子前面,又扫了扫摊主的其他东西,一看的确没有可以上手的,便点了一支烟,等着孙晓伟。
孙晓伟还在那研究呢。过了一会儿看完了,他还想问问价儿,可是一看唐易那状态,便重新放好麻袋,走到了唐易面前,“不旧?”
第739章 事不宜迟
不旧,不真,都是圈里常说的话,不说新的,假的,能稍微好听点儿,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了顺耳。新的,假的,听起来的确有点儿刺耳。
“要是旧的,你还不得联合蜀都警方给抄了?”唐易笑着递给了孙晓伟一支烟。
孙晓伟也笑了笑,“要是捡漏,我自掏腰包捐献国家显得多有境界?”
唐易向前走了两步,“民国仿的,中原省的老活儿,工艺都是顶级的,做锈都要整整一年。一般人还真容易打眼,但是怎么也不会瞒过孙主任的法眼吧?”说完,又直接向前走去。
摊主也没多问,这东西比较特殊,多问容易出事儿,而且真买主会主动询价的。
孙晓伟脸色一变,说实话,他是觉得有点儿不对,但是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出确凿的点,没想到唐易这么干脆利索!
“怪不得连蒋主任这样的大拿都对这小伙儿推崇备至,还真是有两把刷子!”
如此想着,孙晓伟紧走几步跟上了唐易,突然压低声音道:“玄域圣环在你手里?”
唐易想了想,“这事儿你得问蒋主任。”
“他下午才到。”孙晓伟刚要接着说,唐易突然一下子闪身到了一间店铺的廊柱后面,同时朝孙晓伟眨了眨眼睛。
孙晓伟反应不慢,随即不再看向唐易,而是装成一个人闲逛的样子。
相隔二十多米,两名男子正在闲逛着,正是河野平和他的助理友田丰三!他提前一步到了蜀都,昨晚已经和风吕疏桐会合,住在租下的一处别墅里,而河野治明天将从长安赶到蜀都!
想想暂时没什么事儿,河野平和助理便慕名来逛逛古玩市场。
“他怎么来了?难道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唐易低骂一句。
过了一会儿,河野平和友田丰三进了一家店铺。唐易立即对孙晓伟说道,“不能逛了,东京史料馆也来人了!”
孙晓伟一听,立即点点头,两人迅速悄悄离开了市场,回到了酒店。孙晓伟一起来到了唐易的房间。
“难道他们也要找大西宝藏?”孙晓伟问道。
“大西宝藏如此隐秘,藏宝图只有一张,他们凭什么找?”唐易挠了挠头,“也有可能是来开拓西部市场,最近燕京和山州,河野兄弟俩混不下去了,前一阵他们还在长安出手了,现在又到蜀都来了。”
“这可不好说,我听蒋主任说,藏宝图可能有两张,他们万一得到了另一张大致范围的图,也有可能来!”孙晓伟沉吟道。
“卧槽,如果真是这样,这事儿得你们联系相关部门出手,阻挡一下,别让他们搅了!”唐易接口道。
“怎么阻挡?他们是外宾,人家来‘游山玩水’,你管得着么?要是有证据,文调局那帮人早就出手了!”孙晓伟似乎有些发愁。
唐易看了看孙晓伟,突然眉头一展,“既然现在那地方如此凶邪,如果他们真要是去,说不定不是一件坏事儿!”
“嗯?”孙晓伟也看了看唐易,但是并没有多说,“这事儿,还是让蒋主任定夺吧!”
蒋英年下午到的,到了之后组织大家在他住的房间里开了个小会。在开小会之前,唐易和文佳把推断的情况先给他说了。
开小会的时候,蒋英年直接让唐易拿出了玄域圣环,让孙晓伟和高太明看了下,“这东西,怎么说呢,我的认定,目前是唐易的私人物品。但是唐易带来了,也就是说,如果破解阵法用的着,他会用上。但是,如果事后完好无损,还是唐易的私人物品,你们没意见吧?”
这算是定了个调子。
孙晓伟和高太明都点点头,没有任何异议。
“这事儿不要外传了,不管是征集办,还是民间。”蒋英年又强调了一下。而后,问高太明道,“太明,现在很清楚了,玄域圣环就是原先平衡阵法的金性法器,现在里面的情况不容乐观,你有什么看法?”
高太明直接摇头,“暂时没有。”
文佳不等蒋英年发问,“实在不行,就到了地方看看再说,具体会是如何的凶邪程度,现在干想也没用。”
蒋英年沉吟。
唐易却又说道,“上午在送仙桥碰到河野平的事儿,想必孙主任已经跟您说了,要不我们当一回黄雀,先让螳螂捕蝉?”
“你这不是想让他们螳螂捕蝉,你这是想让他们飞蛾扑火。”蒋英年表情严肃,“别的事儿或许可以,大西宝藏不行!万一他们带了高人,没被火烧,那就成了飞蛾取火!这事儿我们就被动了!”
“文佳和老高都束手无策,倭国鬼子能有什么好办法?”孙晓伟插了一句。
“总之一句话,不能有闪失!”蒋英年提高了声音,“不要小看东京史料馆,如果是为了大西宝藏来的,就必定会带着高人。1926年,东京史料馆曾派人轻取一个宋代墓葬,这个墓葬之前出现过十几个盗洞,留下人命也没被盗挖,但是东京史料馆派来的人成了,实力可见一斑!”
孙晓伟琢磨了一下,“那现在怎么办?如何阻止他们?”
蒋英年摆摆手,“我联系有关部门盯他们一下吧,他们肯定号称自助游什么的,又是外宾身份,强制措施肯定没法搞了。我们只能相机而动。”
“嗯。为今之计,只能先去现场,看看具体情况再说。”高太明沉吟了一下。
“本来还能再斟酌一下,但现在事不宜迟,你们抓紧收拾一下,立即出发。我已经给你们调用了一辆警用牌照的越野车,小孙技术好,开车。我在蜀都协调各方面关系,咱们随时联系!”蒋英年拍了拍桌子,“安全第一,进不去就先别进,有什么问题随时向我汇报!”
从蜀都到西岭县,全程三百多公里,但并不是全程高速,所以,开车到县城,最快也得五六个小时。根据图上的标示和蒋英年的指示,大西宝藏的位置,在西岭县的南部山区的一处山谷,不少路段都是盘山路。
从县城,开车到山谷靠藏宝地点最近的一个入口,也得三个小时左右。
第740章 鬼都害怕
越野车上了路。开始走高速,还是很快很平稳的,唐易像是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蒋主任坐镇后方,什么时候才能来跟我们会合?”
“领导就是领导,这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孙晓伟开着车,嘴里嚼着口香糖。
“他随时可能会来。不过现在,他得协调各方面关系,还得盯着东京史料馆的人。”高太明不紧不慢地搭了一句。
“根据情况,从山谷最近的入口,到标示的地点,直线距离大约十公里,但是我们得步行,山谷里没路,具体走多远不好说。而且,可能有毒虫野兽,到时候听我的。你们几个连毒蛇的种类都分不清吧?”孙晓伟说道。
唐易这才明白,敢情这位孙副主任,最强的不是鉴宝,而是野外探险,征集办的活儿,自然很多需要这等本事。
眼下要去的这处山谷,不比天寿山的环境那般平稳,而是山高林密,靠近城市又远,可谓人迹罕至,路难走不说,光是毒虫野兽也够提防的了。
唐易同时也明白了,蒋英年为什么一开始不想让他去。他眼力行,但是这方面基本上处于拖后腿的水平,唯一值得宽慰的就是年轻力壮,体力还可以。
警用牌照的车子,倒是让他们畅通无阻,但是到了西岭县城,也是晚上了,他们住进了县里的招待所,准备早早休息,第二天一早出发。
第二天天刚亮,他们就开车出发了。到了山谷最近入口,斜向的山腰处居然有一条能开车的路,通向一个小山村。孙晓伟下车把车牌摘了,把车开到了村里一片树林后的一户院子旁。
孙晓伟敲开了这户人家的院门,开门的是一位老太婆,看上去有六七十岁了,随后一个老汉也走到了门口。
“老人家,我们是来玩的,车先放你们家旁边行吗?”孙晓伟说着,掏出了一百块钱,塞到了老太婆手里。
“放就是了,不要不要!”老太婆连连推挡。孙晓伟却很有技巧的塞进了老太婆的上衣侧口袋。
“让人家进来喝口水啊!”老汉却在一旁喊道。
老太婆也没有再把钱掏出来,“行,这车,下雨不怕淋了吧?”
“没事儿。”孙晓伟说着,朝唐易他们使了个眼色,众人来到院里的小马扎上坐下。老汉在木桌上摆了几个碗,拿起铁皮暖壶,都倒上了水。聊了几句,才知道老汉的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家也安在了外面。
唐易给老头儿敬了一支烟,老汉讪笑着接过来,夹在了耳朵上,却掏出了旱烟袋,点上,吧嗒吧嗒抽了起来。唐易一看,干脆又摸出一盒没开封的烟,塞给了老汉。
推了几下,没推过唐易,老汉最终乐呵呵的收下了,“你们几个,是那什么骡友吧?这荒山,有什么好玩的?”
“呃。”唐易解释道,“对,是来玩的,不过是驴友,不是骡友。”
“骡子可比驴有耐力多了,你们爬山钻洞的,不就是靠个耐力吗?”老汉道,“这都快晌午了,家里吃了饭再去玩吧!”
唐易看了看时间,才9点半,这老汉也忒没时间观念了,“不用了,老人家,我们打算野餐。我打听一下啊,旁边下去这山谷,有什么好玩的么?”
“什么?你们爬山可以,这山谷可千万去不得!”老汉手里挥着旱烟杆,连连摆手,这烟袋锅子从唐易眼前划过,幸亏唐易躲得快。
其他三人也都是一愣,老汉明显很慌张。
“这山谷怎么就去不得?”孙晓伟立即问道。
正在晒萝卜干的老太婆这时候也停了手,“你们个小年轻,可不知道轻重,老头子,你快给他们讲讲,咱们村那块大石头!”
“就是村口那块竖起来的两米多高的石头?”文佳问道,“上面好像还刻了几个符号,但是当时我在车上没看清。”
“是啊,那是挡鬼石!”老汉放下烟袋,从耳朵上拿起唐易给的烟卷。唐易立即掏出火机给点上了,“那这山谷里有鬼不成?”
“不是有鬼,是鬼都害怕的东西!这挡鬼石,就是挡住被吓着的鬼跑到村里来。”老汉狠抽了一口烟,“这山谷啊,地图上叫什么我不知道,听老辈儿人讲,叫大jian沟!”
文佳脸色一变,“老人家,你说的jian;写出来可是上面一个渐,下面一个耳?”
“怎么写我不知道,就是这么个读法儿。我只知道里面的东西,鬼见了都害怕,人怎么敢下去?这挡鬼石听说是大明朝亡国那会儿就立下了,几百年了!”
大聻沟。
唐易看了一眼文佳。孙晓伟和高太明则是对视了一眼。
人死为鬼,鬼死为聻。
人死了变鬼,鬼轮回之后再变成人。但是,鬼如果不入轮回,也是会死的,鬼死了,就会变成聻。
如果照这个说法,人和聻隔了两层,是见不到聻的,但是聻却成了鬼最怕的东西。所以,如果这山谷里真的有聻,人进去了似乎问题不大。但是,既然是鬼都怕的东西,村口还立了挡鬼石,老百姓自然不会懂那么多,当然不敢下去了!
聻这种说法,在玄门中并不稀奇,古代道士驱鬼,嘴里的口诀就常常是这个“聻”字。
如果仔细看一下,这个字儿要是带着几分艺术气息画出来,是不是有点儿像个虎头?有的驱鬼符,冷不伶仃看一眼,有点儿像个虎头,其实就是画了这个聻字。有人也因此误以为虎头能驱邪避鬼,会直接画个虎头出来用。
还有一种误传,因为聻字读jian,和贱同音,有人就以为鬼怕下贱的东西,什么屎尿啊,狗血啊,都用来泼鬼。
唐易自然知道聻,因为不止一本史料里有过记载,远的生僻的文献就不说了,就连《聊斋志异》里都有。
清代文人袁枚还写过一本《子不语》,因为记载的都是一些怪力乱神的事情,所以“子所不语也”。这其中,就具体讲了鬼的三种命运:老老实实,能轮回;若是在阴间也不老实,那么就会变成聻;最倒霉的,是犯了大罪,那就就直接灰飞烟灭,连聻也做不成了。
“老人家,这山谷,几百年来,真的就没听说有人下去过?”唐易定了定神,尽量轻松地问道。
第741章 是一个人
“我也不会天天盯着,而且这山谷又不止这里一个入口,怎么会知道?”老汉倒也严谨,“不过,四十年前,有个和尚想要下去,但是最后却走了!”
“和尚?”唐易手里的烟一个没拿稳,掉在了地上,“就他一个人吗?”
老太婆得了孙晓伟一百块钱,老汉得了唐易一包好烟,心情似乎不错。老汉见唐易问得急切,当下便原原本本说了:“当时我还是个小伙子,那和尚年纪也不算很大,但肯定比我大,盯着村口的大石头看了半天,我正好回家经过。”
“他问我,说什么时候立的石头,我就把传说告诉他了!他没说话,转身向山下走去,我还朝他喊了一嗓子:别不信,那地方可邪乎!”
“过了半个点,我又出来,站在村口,远远看着这和尚向外走了,但不是他自己,身上还背了一个人!远远的看不清是什么人,但应该是个男的,因为头发不长!”
老汉抓了抓额角,“第二天我要去县城买东西,走到村口外的路上,钥匙掉在了地上,拿起来的时候,发现土里好像还有干了的血迹。”
“后来呢?”唐易的声音有点儿发颤。
“后来我也没当回事儿,想想可能是那和尚背的那个人受伤了,但是我也没听说村里有谁受伤,也没有再见到那个和尚。我猜,可能是和尚准备下到大聻沟,但是碰上一个受伤的,就把他救走了,那个受伤的人就有可能进去过!和尚知道厉害了,就不敢再来了!”
老汉仿佛很努力地在想,“这事儿,我只跟村里的老村长说过,但是老村长说,那个受伤的要么死了,要么不可能进去过,进了大聻沟,哪能活着出来?他还叮嘱我,这么大的事儿,千万不要说出去,以免惹祸上身。”
“再后来呢?”唐易又跟着问道。
“我就知道这么多了!要不是看小伙子你面善,老村长又去了这么多年了,这事儿我是不能说的!”
唐易还想再问,却被文佳一把拉住了,“这么多年了,老人家能记得这些,已经不少了。”
唐易默默点了一支烟,抽了几口才道,“谢谢了,老人家。”
“谢啥子?你们知道厉害就好!可千万不要到大聻沟里去!”
孙晓伟朝众人使了个眼色,“好,老人家,我们记住了。我们也不耽搁工夫了,这就去爬山,车我锁了,不用特意看!”
“真不吃饭了?”老太婆捏着上衣口袋的外面,里面是孙晓伟给的一百块钱。
“时间还早呢,别客气了,车放在你们家旁边就够麻烦的了!”孙晓伟摆摆手,领头走出了院子。
几人出了院,看到老人关了门,这才从车里拿出了背包背上,简单归置了一些常用工具。
孙晓伟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