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宠 皓月公子 新版-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番赵匡胤再度北伐,又是御驾亲征,郭无为降宋的念头就更加坚决了。早在宋军还没有正式北伐前,郭无为就当众做过一次自杀表演。表演的目的,当然是为降宋做铺垫。
    那是在北汉君臣的一次酒宴上,郭无为喝着喝着突然号啕大哭起来,刘继元忙问其故,郭无为抽抽噎噎地言道“皇上啊,听说赵匡胤就要派百万大军来攻打了!我等这弹丸之地,恐难逃灭顶之灾了!每念于此,臣忧心如焚!臣死不足惜,可皇上及百姓将何以堪?万望皇上三思啊!”
    见郭无为那么一副痛哭流涕的模样,刘继元只好走到郭无为的身边,拉起他的手百般的安慰。谁知,郭无为突然拔出腰间佩刀,作势自刎,慌得刘继元连忙抱住郭无为的腰身,众人又七手八脚地卸了郭无为的佩刀,郭无为的表演才算是结束。
    当时,刘继元还没有想到郭无为的这番表演是为降宋做准备。因为不管怎么说,他刘继元是在郭无为的扶持下才得以当上北汉皇帝的。但有一人却看出了郭无为的意图,这个人就是宦官辛瑞。辛瑞以为,郭无为过去想降宋,现在依然想降宋。于是,辛瑞便开始备加注意郭无为的行动来。这一备加注意,郭无为就渐渐地露出了马脚。
    李继勋率二万宋军骑兵攻入北汉境内后,有一个叫惠璨的人走进了太原城。惠璨说自己是宋朝的殿前都指挥使,因为犯了罪,所以来投北汉。其实呢,惠璨并非什么宋朝殿前都指挥使,更无什么犯罪之事,他是赵匡胤派出的间谍,到太原城来侦察情况的。由此也可看出,赵匡胤为攻破太原、征服北汉,确是花了不少的心机。
    包括辛瑞在内,许多人都看出了惠璨的身份可疑。然而,郭无为却把惠璨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并让惠璨做了供奉官。李继勋率宋军打到潇河岸边的时候,惠璨溜出了太原城,想向李继勋汇报情况。没成想,惠璨在半道上被一个叫李超的北汉军官及手下抓住了。李超审出了惠璨的真实身份,便把惠璨押回了太原。刘继元很震怒,令郭无为认真审理此事。郭无为根本没有审理,而是把惠璨偷偷放了,并且为了灭口,还把李超杀死了。刘继元一直被蒙在鼓里,但辛瑞知道,只是一时没有明说。
    赵匡胤率宋军把太原城围起来的当天晚上,郭无为向刘继元请求率一支军队出城,说是要趁宋军立足未稳之机发动袭击。刘继元同意了,还令刘继业与郭无为同行。辛瑞看出了郭无为的用心想率一支军队降宋。于是,辛瑞就找到了刘继业,如此如此地耳语了一番。夜里,郭无为和刘继业率一支军队出城了,可出城不多久,刘继业便擅自把军队又带回了城里。郭无为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在夜色中兜了一圈后,也返回了太原城。
    如果郭无为当时就投奔了赵匡胤,也许辛瑞就不会向刘继元揭发郭无为释放惠璨之事。可是,郭无为偏偏回城了,辛瑞便觉得不说不行了。于是,辛瑞就对刘继元说出了惠璨一事,还说郭无为此番主动要求率军出城袭击宋军,实际上是想带着军队投奔赵匡胤。
    刘继元相信了辛瑞的话。因为上次宋军北伐的时候,郭无为就领着一帮大臣劝说他投降。现在再想想郭无为的那次自杀表演,显然也有鼓励朝臣降宋之意。于是,刘继元也没审问,就叫辛瑞带人把郭无为杀了。刘继元做皇帝是郭无为一手扶持的,可到头来,郭无为却死于刘继元之手。
    郭无为之死对赵匡胤攻打太原城是有很大影响的。如果郭无为活着,那太原城内就会有相当一批人存有降宋之心,而郭无为死后,太原城内的降宋之心便也随之消失了。没有了降宋之心,太原城内的北汉军民就一心想着抵抗宋军了。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
    正文 第五卷 功败垂成 第六十七章() 颓废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7…27 23:21:57 本章()字数:2568
    赵匡胤当时并不知道郭无为被杀一事。即使知道,他也仍然是要对太原城发起攻击的。大军都围住太原了,岂有不攻之理?于是,在一天早晨,赵匡胤一声令下,宋军便开始了攻打太原之战。
    赵匡胤本是想速战速决的,所以,在最初的几日里,党进、李继勋、赵赞和曹彬分别率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太原城发动了全面进攻。然而,全面进攻并不奏效。赵匡胤就又改为重点进攻,把大部宋军都调往城北,由“良将”曹彬统率攻城。
    可是,“良将”这回也失灵了。曹彬率数万宋军一连猛攻了十数日,不仅未能攻入城里半步,自己的左胳膊上还中了一箭,所幸中箭不深,并无大碍。

()免费电子书下载
    重点进攻也不行,赵匡胤就又改为全面进攻。一连攻了十余日,太原城依然是可望而不可及。
    太原城久攻不下,赵匡胤自然有些着急。他不禁想起赵普所说过的话太原城内的百姓当不可小觑。可不是吗?城墙上到处都有老百姓的身影,甚至,一些妇女和小孩也跑到城墙上帮助北汉军守城。也就是说,宋军不是在同北汉军作战,而是在同太原城内的所有人作战。太原城内的所有人加在一起,可是要比宋军多得多啊!
    可是,着急归着急,赵匡胤却没想过要放弃攻打太原。因为他坚信,太原城终究是会被攻克的。就在这时,那赵普为赵匡胤出了一个攻城的点子。
    流经太原城西侧的汾河,在这一带地势较高。赵普对赵匡胤言道“如果把河堤决开,那河水就会流进城里……”
    赵匡胤闻言大喜道“对!妙!城里只要灌足了水,太原当不攻自下!”
    于是,赵匡胤就命赵赞带人挖河堤,又吩咐曹彬道“你多准备一些弓箭手,埋伏在高地上,只要刘继业派人堵水道,你就放箭!”
    赵赞很快就带人将汾河大堤挖了一个大口子,河水翻腾着直往太原里灌。因为河水很急,不到半天工夫,整个太原城就浸了一层没踝的河水,城内的水位还在眼看着往上涨。
    这下子,太原城内的北汉军民就慌了神。刘继元急忙下令“在城西堵水,从城东放水。”
    然而,放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城内街道高低不平,且房屋纵横交错,若想顺利地放水,那就必须毁掉许多建筑,这显然难以办到。而最不容易的,还是堵水。城外地势高,不管在城内怎么堵,河水照样溢进城里。要想使河水不流进城,那就必须到城外去堵住水道,叫河水流向别的地方。
    太原城的西门打开了。数以千计的北汉官兵和老百姓冲出城外,拿着工具去堵水道。那曹彬看得真切,一声令下,三千多名弓箭手一起放箭,冲出城外的北汉官兵和老百姓纷纷中箭倒地。
    河水依然不停地往城里灌。一批又一批的北汉官兵和老百姓冲出城外,企图堵死水道。但结果,至少有数千名北汉官兵和老百姓中箭倒在了西门之外,尸体都堆成了小山,河水道依然没能堵住。
    这期间,赵匡胤和赵普是一直站在曹彬身边的。看着一批批的北汉军民冲出城外又倒在城外,尤其是看着那些虽然中了箭却一时尚未死去的在尸体丛中痛苦挣扎的人,曹彬的心中委实有些不忍。心中不忍了,嘴里也就说出了相应的话。曹彬低低地对赵匡胤言道“皇上恕臣无礼,臣总觉得,此情此景,多少有点残忍……”
    赵匡胤挺认真地言道“曹爱卿,你说得没错,这的确有些残忍,但这怨不得朕,挖堤放水,这是宰相为朕出的主意!”
    “皇上冤枉微臣了!”赵普连忙道,“微臣只是建议皇上开堤放水,根本与开弓放箭无关!而命令曹彬大人放箭杀人的,恰是皇上的旨意!”
    “赵爱卿,”赵匡胤张大了眼,“你这就是在推卸责任了!你既然向朕建议开堤放水,那就等于是向朕建议开弓放箭。不然,开堤放水又有何用?”
    赵普赶紧道“皇上,臣以为,开堤放水是一回事,而开弓放箭则又是另一回事!”
    赵匡胤却道了“在朕看来,开堤放水与开弓放箭就是一回事!”
    那曹彬慌忙言道“皇上,宰相大人,请允许微臣言说……微臣以为,眼前的景象虽然有些残忍,但这怨不得宰相大人,更怨不得皇上,只怨那死不改悔的刘继元太不知好歹了……”
    曹彬之所以这么说,乃因为他觉得皇上与宰相之间的争执是由自己引起的,他有责任将话题岔开。而赵普也顺势言道“曹大人言之有理!只怨那刘继元顽固透顶、拒不投降,不然,又如何累及这么许多无辜的百姓?”
    赵匡胤哈哈一笑道“两位爱卿所言甚是!朕倒要看一看,那刘继元还能支撑多久!”
    刘继元真的快要支撑不住了。太原城内的水位越来越高,平均水位恐已没膝,而西城门内外的河水最深处已达腰部。照这种情形发展下去的话,要不了几天,太原城就将变成一片汪洋。
    那是一个黄昏,刘继元颓然地坐在寝殿里。他的身边,除围绕着一大帮妃嫔外,还站着宦官辛瑞和大将刘继业。辛瑞因检举揭发郭无为叛国罪有功,已经荣升为北汉大内都点检。
    刘继元只那么颓然地坐着,不言语,辛瑞和刘继业便也不做声,而那些嫔妃就更是噤若寒蝉,皇后王茹也在其中。寝殿里的气氛,自然十分凝重。所幸这寝殿的地势较高,一时还没有浸水,但寝殿之外的地面上,早已是波光荡漾。
    忽然,刘继元抬头问辛瑞道“爱卿,朕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朕登基伊始时,那赵匡胤曾发来一封诏书,说是要封朕为平卢节度使……朕没有记错吧?”
    辛瑞一惊,刘继业也一惊。上次,张俊率宋军围住太原城的时候,,赵匡胤的确晓谕过刘继元如果刘继元献城归降,可任大宋平卢节度使,那郭无为可任邢州节度使,其他北汉大臣也都有封赏。但问题是刘继元为何要在此时此刻提出这个问题?莫非刘继元的心中已经有了降宋之念?
    想到此,辛瑞赶紧言道“皇上,那赵匡胤的确说过此话,但臣以为,赵匡胤只不过是在欺骗而已!赵匡胤的目的,就是想欺骗皇上拱手让出太原城。皇上上次没买赵匡胤的帐,誓与太原共存亡,结果,宋兵大败而归,我大汉都城巍然屹立,刘继业大人率军一直打到了黄河岸边……”
    正文 第五卷 功败垂成 第六十八章() 堵水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7…27 23:21:57 本章()字数:2337
    刘继元“唉”了一声道“辛爱卿,诚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上次,有辽人相救,可今日……朕真是忧心如焚啊!”
    “皇上,”那刘继业言道,“臣以为,纵然没有辽人相援,我等也能保卫太原!”

()免费TXT小说下载
    刘继元摇头道“刘爱卿啊,你智勇双全,朕是知道的,你说能够保卫太原,朕也相信,可事到如今,朕也是出于无奈啊……”
    刘继元真的有降宋之心了,只差没有明说了。辛瑞急忙言道“皇上可还记得蜀国的那个孟昶?他降宋之后,赵匡胤封他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还封他为秦国公,可到头来,孟昶却不明不白地死去,孟昶的母亲也绝食而终……皇上,赵匡胤的话可千万不能相信啊!”
    刘继元的身体一震,但没有言语。刘继业又道“皇上,臣敢保证,只要再坚守月余,待盛夏来临,宋军定不战自退!”
    刘继元仍旧闭着口。辛瑞压低嗓门言道“皇上,臣等死不足惜,但如果让赵匡胤的阴谋得逞,皇上将何以堪?这些皇妃娘娘又将何以堪?”
    刘继元闻言,不禁朝着周围的那些嫔妃们看了几眼。是啊,那些嫔妃们一个个如花似玉,特别是他最宠爱的皇后王茹,如果给了别人,也着实难以割舍本书转载ㄧб文学网wαр①κсΝ。那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不是被赵匡胤纳入自己怀中玩弄至死了吗?
    想到此,刘继元不禁对着辛瑞和刘继业长叹道“爱卿啊,你们以为朕真的忍心放弃太原吗?可不忍心放弃又能如何?刘爱卿适才说要再坚守月余,可照此情形发展下去,用不了十日,太原就将被汾河之水淹没!”
    辛瑞咬牙切齿地言道“皇上,堵水之事,由臣来负责,臣若堵不住河水,提头来见皇上!”
    刘继业也信誓旦旦地对刘继元言道“皇上,只要辛大人能够堵住河水,臣就一定不让宋军跨入城内一步!”
    “好!”刘继元终于打起了精神,站了起来,“两位爱卿既如此说,那朕就重复上次所说过的话誓与太原共存亡!”
    这个刘继元,应当说还是颇有骨气的。个中主要原因,自然是他刚刚入主北汉便饱受赵宋的威胁。如果这种威胁一旦消除,北汉天下太平了,刘继元是否是位明君,那就只能另当别论了。不过,若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刘继元终亦不如赵匡胤那么富有雄才大略,尽管赵匡胤也时常犯错误。
    辛瑞在刘继元的面前立下军令状之后,就忙着去想堵水的方法了。他一个人自然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的,若想得出,水早堵上了。于是,辛瑞就利用手中的权力,把北汉宫中的大小太监全召集到一起,令他们为自己出主意想办法。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俗语又云众人拾柴火焰高。更何况宫中的太监,总是不乏聪慧之人的。所以,北汉宫中的那些大小太监,七嘴八舌地讨论了一番之后,还真的为辛瑞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什么好办法?就是用成捆成捆的草漂浮在水面上,人推着草捆往前移动,因草捆很厚,宋军的箭无力穿出,又因草捆上浸有河水,即是火箭也奈何不得。这样一来,掩在草捆后的人就可以堵水道了。
    还别说,辛瑞的这个办法收到了奇效。大约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太原西门外的几条水道就全部被北汉官兵和百姓封堵死了。因为西门外到处都是河水,宋军无法冲过来截杀那些封堵水道的北汉军民,勉勉强强地有些宋军泅水过来,却被城墙上的北汉弓箭手给射了回去。这恐怕就是赵匡胤和赵普等人始料未及的了。本想用汾河水掩灌太原城逼刘继元投降,没成想,西门外汪积汾河水,反倒成了宋军攻城的一道莫大障碍。
    赵匡胤差点没气炸了肺。他一边急令赵赞带人把决开的汾河重新堵上,一边忙着命党进、李继勋和曹彬率军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对太原城发动猛攻。待城西汪积的河水都流尽了之后,赵匡胤又令赵赞也投入了攻城之中。
    可是,太原城内的北汉军民实在是太顽强了,北汉大将刘继业、张崇训、郑进、卫俦等人自不必说,就是那胆小的北汉皇弟刘继钦也整日地奔波在城墙之上。而刘继元则带着新任宰相张昭敏、大内都点检辛瑞等一干朝中大臣领着宫女太监及老弱妇幼百姓往城墙上运送吃喝之物。完全可以这么说,当时的太原城内已经是全民皆兵、众志成城了。
    这样一来,宋军就只能是光打雷不下雨了。一连猛攻了月余,宋军虽然杀伤了数以万计的北汉军民,也屡次攻上了城墙,但最终,太原依旧握在刘继元的手中。更主要的,宋军的伤亡也数以万计,而且大将李继勋也负了伤,伤势还比较严重。
    赵普认为自己不能不站出来说话了。他找到赵匡胤言道“皇上,臣以为,不能再攻下去了……汉匪个个都在拼命,且占有地利之势,我大宋军队不能如此硬拼啊!”
    赵匡胤冷冷地言道“汉匪既然敢拼命,朕的军队岂有不敢拼命之理?朕就不相信,那刘继元会一直拼到底!待太原城内无一兵一卒的时候,那刘继元还拿什么与朕拼命?”
    看起来,赵匡胤是决心与刘继元一拼到底了。赵普连忙道“皇上,这可不是拼与不拼的问题啊!现在已入夏季,臣闻这一带盛夏多雨,到那个时候,淫雨绵绵不断,小说整理发布于ωарㄧбΚС臣担心我大宋军队不战而溃啊!”
    赵匡胤没好气地问道“依你之见,现当如何?”
    赵普回道“臣之愚见,当速速撤军回朝!”
    “不行!”赵匡胤斩钉截铁地道,“不攻破太原,朕决不罢休!”
    赵普无力改变赵匡胤的意志,只得长叹一声作罢。这样,宋军就继续鼓足力量对着太原城猛攻猛打了。只是无论如何猛攻如何猛打,终也不果。
    正文 第五卷 功败垂成 第六十九章() 大雨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7…27 23:21:57 本章()字数:2463
    五月来临。果如赵普所言,太原一带下起了大雨,且大雨一连十数日不断。也真的是大雨,雨点落在地面上能砸起多大的一个坑。雨点还很密,有时侯,人与人面对面站立,都看不清对方。当然了,在这种雨天下站立,几乎没有人敢睁眼的。
    连睁眼都不敢睁了,还如何攻城?不仅不能攻城了,连吃饭休息都成了问题。那么大的雨有时还夹杂着那么大的风,饭没法烧,觉也没法睡。守军的帐篷,大半都已进风漏雨。一开始还能忍受,时间一长,许多人就忍受不了了。
    忍受不了就要患病。在这种环境下,只要有人患病,就会迅速地传染蔓延开去。至五月下旬,宋军官兵发烧、拉稀的已愈万人。
    赵普再次请求赵匡胤道“皇上,不能再支撑下去了,赶紧撤军吧……不然,后果的确是堪忧啊!”
    赵匡胤绷着脸言道“不,朕不撤军!朕的处境困难,刘继元的处境也不会好!”

()好看的txt电子书
    赵匡胤此言多少有强词夺理之嫌了。除去军队数量之外,刘继元不管在哪个方面的处境都要比赵匡胤好。可是,赵普除了长叹一声外,也别无良策。
    ……
    “这是什么鬼天气啊!连续下了一个月的雨还没下够!看来我们回中原可真回的不是时候!”张俊等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北汉北面边境上的一个小镇,这时的张俊,正坐在小酒馆里抱怨。
    “俊弟,你就别再抱怨了,你每天躲在马车里睡觉还抱怨这么多,我赶车每天被雨淋都还没有一句怨言呢。”苏飞道。
    “谁说我没被淋雨,我的衣裳都湿了,你看!”张俊辩道。
    “年轻人,你们被雨淋湿衣裳算得了什么,在太原那边打仗的将士才辛苦呢,听说很多人都得了病,瘟疫正在太原蔓延。”酒馆掌柜道。
    “你说什么?太原又开战了?是和谁打?”张俊急忙问道。
    “还能和谁,当然是和赵宋打呀!听说宋朝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