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新明朝4.8M-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言可畏,千夫所指。反正也无关大局,爱咋样就咋样罢!

    到了中午,孙及过来找李佑。

    “定好了?”李佑问道。

    孙及答复说:“上午找好了一家,就在二水巷巷口旁边不远处,叫做太华楼。但你到底打算出多少钱做东道?”

    “这个…十两够不够?”李佑不确定的说。

    孙及皱眉道:“你请多少客人?我买了三十张帖子。”

    李佑算了算,衙里的诸位典史、几个老资格吏员、还有自己住所左邻右舍几家,以及自己公房内两个手下书吏,大概二十人左右。这些都不好不叫的,漏了谁都会有怨念,确实都得邀请。至于四大老爷,送了帖子估计也不会来的。

    孙及摇头道:“十两怎么够使的,你为何非要在二水巷附近?县东北多是有财有势人家,酒楼都贵得很!不如换个便宜地方。”

    “不!必须在那里。”李佑咬牙道:“我给你二十五两,你看着用,能省则省,尽量少用。”他的心在滴血啊,刚攒了二十多两银子,又要飞了,手里的钱怎么就留不住呢。

    还是那句话,蹿红的太快,没有底蕴。

    孙及靠近李佑低声问道:“不是有禁令不许操办婚嫁喜事?你纳妾合适么?不会影响仕途罢?何况当下你也不是很富裕,过了这阵风头再请罢。”

    “没有问题,我又不举办任何仪礼,只是请同僚吃酒席庆祝而已,禁令可没有不许吃饭。现在请和过阵子请没什么区别的。”李佑毫不在意道。

    孙及很奇怪的看着李佑,良久叹道:“天道不公,天道不公!”

    “你又抽疯了?”李佑同样很奇怪的看着孙及。

    一句话没说好,又刺激的孙及痛苦的攥紧拳头,白皙的脸庞扭曲狰狞,低吼道:“为何你这种世道人情狗屁不通的人也能窃据典史,我却只能浪迹市井胡混?为何!为何?”

    又上前一步紧逼李佑说:“你知不知道!以你地位要办仪典,别人都会随礼,你至少有点进项!现在只请酒席,纯赔钱!你连这都不知道!还白痴一样说没什么区别!”

    李佑猛然拍头,把这遭忘了。上辈子一接到许久不联系的老同学电话,就知道要随礼,没一个不准的。最后自己还没结婚就宅挂了,真真正正亏死了。

    被孙及讽刺的心里恼羞成怒又不好意思,李佑用力按住孙及道:“好了好了,我有不得已的理由,非要现在办不可。你就在这里写帖子,下午写好就送到各房。”反正都是县衙同僚,在公房写了就送也方便。

    “对了!”李佑又吩咐道:“回头你告诉张三李四二人,明天叫他俩去二水巷刘府门口,只要有刘家的人进出,就大声谈论我的事情。”

    孙及听得莫名其妙,“这是什么说头?”

    “其中原因你不知道的好,传扬出去就坏事了。”李佑道。若闹得沸沸扬扬,都知道他纳妾是做给刘家看的,那和公开拒绝、明着打脸有什么区别?刘家自己清楚就好了,既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又顾及了刘家的体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个事要明确下,许多人总以为本书背景是公元18xx年,

    我引子明明写的十八世纪三十年代么,是17xx年啊,

    再说我不想写冒充古代人和外邦蛮夷打交道的桥段,没兴趣。什么年代也无所谓了

    惯例求收藏求推荐求宣传

第四十二章 刘巡检细说端详

    李佑的宴请很成功。众人热忱的说点儿虚情、诚恳的叙点儿假意,高兴的脸上带笑,开心的嘴边有春风,一直从黄昏欢饮到半夜。主要也是近期没有什么别的机会,上次还是端午节,县衙这些吏员也正好借此聚一聚。

    嗯,况且不用出随礼钱,何乐不为,人人皆夸李典史豪迈大方、仗义疏财!

    李佑醉醺醺被孙及送回到住所,小竹给开了门,没有像往常一样缠着老爷说话,却扭头就跑回堂屋了。

    有情况这是,李佑继续摇摇晃晃迈步进了屋,忽然看见母亲朱氏坐于堂上,金宝儿和小竹一左一右低头小心侍候着。

    “啊!母亲来了。”李佑赶紧上前问安。昨天他派人去通知了家里纳妾的事情,没想到母亲今天就过来了,而且这么晚了还没走。

    朱氏点点头,又继续对金宝儿教导说:“我家虽不贫苦,但也不是大户人家。家中女眷皆要习得女红,入得庖厨,你不擅此事,可慢慢学之。”

    说完转头对李佑道:“为娘准了,从今日起,金姑娘便为妾室。”

    直到这时,有了长辈口许,金宝儿的名分才算真正的确定下来。

    当夜母亲住在李佑东屋内,李佑则顺其自然睡到了金宝儿的西屋(其实天天都是)。

    酒后自然是乱性一番,完了李佑便问:“母亲和你说什么了?”

    金宝儿道:“婆婆叫奴家学针线,奴家打小没学得这些,不过看着有趣,闲来绣花也不错。但…”又很为难的欲言而止。

    “但什么?”李佑又问:“和我不用吞吞吐吐。

    金宝儿犹豫再三,苦着脸道:“奴家真的不想去厨房…”

    李佑笑道:“不去就不去罢,你喜欢整洁我也是知道的,家里不是还有有小竹么,反正明日母亲就走了。再说熏成黄脸婆子,满身油烟,我可就亏大喽。闭眼睡觉!”

    第二日,到了县衙李佑被黄师爷唤去。“听说你纳妾了?”黄师爷见了面便问。

    李佑答道:“是有此事,也给老先生发了帖子。”

    “并非说这些。托付你给县尊寻找合适偏房,至今没有人选,你自己倒先纳了小。”

    啊!把这事给忘了,李佑不由得编个借口叫屈道:“不是不尽力,实在是暂且没找到合适女子,大老爷什么身份,要宁缺毋滥的,在下要仔细挑选。”

    “我也知道这些,只是提醒你罢了,最近日子要祈雨,县尊应当不会着急办这些事。”黄师爷道:“不过你还得多注意些,快两个月了还没办成!”

    李佑称是,回到公房,坐下没多久,却见那不穿官袍却一身箭袖戎衣的刘巡检走了进来,腰间还挎着刀。

    他来得好快!李佑站起来上前迎拜,恭敬道:“刘大人光临,真是蓬荜生辉!小吏有失远迎,罪该万死!早知道小吏便去衙门口迎驾,不至失了大礼!当真是羞愧的很。”

    不能让他找到任何挑理的地儿,李佑暗暗想道。

    那刘巡检,笑眯眯的老脸上看不出什么端倪,但一出口便把李佑呛住了:“贤侄太多礼了,本官此时尚算不得你岳丈,不需以父礼事我,日后如此也不迟。”

    李佑顿时憋了一口气,又问道:“刘大人所为何来?有事只需差遣下人来吩咐便可,何至于亲力亲为。”

    刘巡检哈哈一笑,很开心的恭喜道:“昨夜听闻贤侄纳了小,特来道喜!”

    李佑震惊了,之前设想过对方可能有单刀直入、旁敲侧击、绵里藏针、暗度陈仓、殴打谩骂等无数种反应,却打死也想不到巡检大人居然跑上门来,貌似很诚恳很真心的连声恭喜,一时真不知道如何应对。最后麻木的口中胡乱一句:“同喜同喜…”

    “你这后生晚辈纳妾,本官能同什么喜,我不是外人不计较,以后和别人长辈不可如此说话。”刘老巡检殷殷教诲道。

    惨败!和刘老巡检装傻饶嘴皮子,李佑功力差太多了,还是少说为妙。他又想起父亲说刘巡检凶残、哥哥骂刘巡检横暴,这哪里像了。

    刘巡检绕过李佑,径自来到李佑椅位坐下,此间公房内,以李佑这位置为尊,凭他的身份自然要坐在这里。“连茶也没有一口么?”刘巡检摘下腰刀敲着桌子问。

    李佑无奈,到门外喊杂役提水来。

    “什么破茶!”刘巡检喝了一口就喷出来,都吐到面前桌案上了。又道:“贤侄得空去本官那里拿些好的用,一个典史能连这份体面都没有么,本官都看不下去。”

    我和你很熟?李佑看着巡检只好说:“不敢不敢。”

    “你父亲都对你说了罢?”刘巡检问。

    李佑谨慎答道:“说了。”

    刘巡检忽然长长叹口气,道:“唉!我这个女儿,真是可怜。”

    李佑捧场道:“是啊,是啊。”心道,长的不行又是哑巴还当了望门寡,能不可怜么。

    “你知道个什么!就是啊是啊的!”刘巡检训斥李佑,又来了一句:“想必你父亲都对你说了。别人耳目闭塞不知道,你父亲却不一样。”

    李佑心里明白,刘巡检这句显然指的是那件他杀了准女婿的传闻。这话他可不敢接,您老人家怎么说就是怎么是了,与我无关。当下站稳不语。

    “本官也不怕对你讲清楚。”刘巡检恨恨的说:“谁也不知道那个贼子简直人面兽心!竟然去弓虽。暴我女儿的婢女!”

    还有这等内幕,那哥们居然去弓虽。暴女子,果真是禽兽不如的家伙,活该被沉太湖,李佑心想。不过…他放着未婚妻不去碰,却去弓虽。暴丫鬟,可见刘巡检的女儿…

    刘巡检咬牙切齿的继续说:“那畜生的兽行偏偏被我女儿看个正着,受了惊吓,从此口不能语!”

    李佑好像上辈子在网络上见过这个病,叫失语症,以这年头的医学水平,怕是治不好了。

    “我恨不能手刃此贼!”刘巡检越说越激动,刷的拔出腰刀。

    面对明晃晃的刀刃,李佑暗暗退后两步。他对此心情却是能理解,要是自家女儿本来就那啥,还这样莫名其妙的变成哑巴,哪个当父亲的也受不了,刘巡检暴虐杀人倒也情有可原。

    又听那刘巡检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官秉着良善之心,也嫌杀他污了我的宝刀。便将此贼装入竹笼,丢至太湖,让他自生自灭,死活看天意,教他怨不得我。”

    您这是杀了人还要立牌坊罢,李佑小声问道:“竹笼里是不是还装了大块石头若干?”

    刘巡检惊讶的看李佑道:“莫非贤侄也做过此等事?”

    李佑急忙答道:“不曾!不曾!”

    “哦,你家学渊源,能知道这个也不奇怪。”刘巡检恍然大悟道:“本官对你父亲也是仰慕的很,还要讨教一二。”

    这还用家学渊源么,上辈子只要是李佑这样看过上海滩故事的,谁不知道绑石头装麻袋沉黄浦江的段子。

第四十三章 最近比较烦

    李佑算明白了,难怪刘巡检搞死他那准女婿后一点麻烦也没有。一是杀的低调有情趣,知道的人不多,尸体都没人见得到。二来这人确实犯了罪,还是在这年头经常被动用私刑的那种罪,知情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三来刘巡检这身份摆着,县里头谁没事干去为一个罪人出头,看样子还不是什么有背景的罪人。

    “本官这把年纪了,幼子尚小没甚事情,唯有这女儿令人牵挂,这一年来也寻不到般配好人家。如今见…”刘巡检情绪渐渐缓和下来,似乎开始真正步入正题。

    “吉人自有天相,刘大人不必过于忧烦。”李佑突然插嘴安慰说。

    刘巡检哑然失笑道:“小子何须作态!本官就是看中了你。你且放心,纳妾之事,本官乐见其成,真心恭喜你的。”

    李佑不敢相信世上真的会有如此宽容厚道的老丈人。

    刘巡检解释道:“我这女儿,自从那件事之后,除了口不能言,日常里其他倒也无碍。只是见不得床事了,更何论行那夫妻敦伦的事情。”

    什么叫见不得床事?难道您老人家开明到到特意找人表演一番床事给女儿看?李佑好奇的问:“恕在下打断,您怎么知道见不得那个…床事?”

    刘巡检无奈说:“丫鬟偷偷藏过几幅春宫画,我女儿偶然见了便极其惊吓恐惧,浑身僵直颤抖,仿佛恶梦一般。所以你纳妾我是不反对的,总不能因为我女儿缘故叫你守活寡。”

    李佑心道,这是她守活寡好不好,小爷还能缺了床伴!不光哑巴,精神还出了毛病,就是这年头的人不知道精神疾病这种说法。

    虽然你家女儿很令人同情,你的行为我也能理解,但这都不足以说服我来献身接盘啊!遂委婉的说:“在下无品无德,轻薄无行,不求上进,委实不是良选,配不上贵府小姐。”

    “常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良配不良配的,你说了也不算,待我再去寻你父亲议定了此事。今日前来只是与你絮叨絮叨,本官秉着良善之心,知道这盲婚哑嫁的害处,所以费这些口舌教你了解我家女儿。”

    李佑恨恨想道,你方才提到秉着良善之心,后面就沉了准女婿,这次又说秉着良善之心,是在威胁小爷我吗?

    看刘巡检这意思,此事根本没想过不成的问题…他有什么把握?难道真以为凭着势力就能逼得李家认命?即使勉强成了,那不受待见的女儿嫁过来,在夫家岂不也是受罪?刘巡检不至于想不到这些罢?

    刘巡检又谆谆教诲道:“还得提醒一句,少年人好色纳妾老夫是理解的,但切忌狂嫖滥淫、纵欲无度而毁掉终生。切记,切记。”

    说罢施施然走了,留下了李佑独自苦坐发愁,父亲大人你一定要顶住啊。他忙乎半天,敢情在刘家眼里,纳妾根本不算是问题啊…真是一场辛苦为谁忙,刘家到底图的啥啊?

    我的名声还不够坏!李佑痛心疾首对自己说,难道真要逼我去当一个滥交机器自毁名声么?

    又呆坐了一上午,临近午时,一个门子站房门禀报说:“李先生,有人急着找你。”

    “何人?”

    门子很猥亵的笑道:“自称是谢妈妈。”

    这不就是谢老鸨么,能有什么好事。李佑拍案怒喝道:“混账!你收了多少好处,这样人物你也敢在公事时间来通报!不想干了?”

    门子不以为意回答道:“先生多虑了,谢老鸨她说是有公事,并非其他。”

    “她能有什么鸟公事?你是帮她说情罢。”

    “小的不知,但拿着张呈文,看着确实有事情。”

    这么正式?李佑挥手道:“那就领进来罢。”

    不多时,那谢老鸨进来就喊:“李先生要给做主啊!”一边拜见一边把手里的呈文送到案上。

    李佑展开草草看了一遍内容,后面又有十几个签名画押。

    还真是鸟公事!

    这得从本府衙门的五项禁令说起,苏州府城由于有老知府亲自坐镇,令行禁止颇为严格,包括风尘业关张歇业的禁令,很是杀了几只鸡给猴看,没使得家家闭门户户歇业也差不多了。

    但其他各县就宽松多了,如虚江县这样法令形同虚设的也真不少。就导致了一个后果,苏州府城的大小妓家纷纷上了带卧室的那种花船画舫,漂至各个比较繁华的县去做生意。

    其中号称小姑苏的虚江县首当其冲。这虚江县县城常在人口早已经过了十万,又处水路要津,堪称是有数的繁华之地了。近日,常有二三十艘大小不一的花舫聚集成群停靠北关外水面上,居然生生的开辟出了一个临时的水上花港。

    虚江县不知为何,花船画舫这方面一直不很时兴,大约是县城内水道比较窄,县城外水路又是大量商旅往来舟船杂乱的原因。府城的大量花船一到,成群结势的占了北面一片水域,竟然也成了气候。

    不但那府城里忍不住寂寞的人追着来了不少,而且本县的男人也图新鲜哪,都去船上凑热闹了。结果本地许多妓家生意冷清下来,那些敢来异地撬生意的,货色都不会差,主要影响到的便是本地高端妓家。这些老鸨们便在白眉神(管青楼的神仙)小庙碰了头,联名写了呈文,叫谢老鸨来李佑这里求助。

    关我鸟事…李佑嫌麻烦得很。

    “有知府大老爷的禁令,请求李先生去查禁她们!”谢老鸨道。

    李佑道:“照章办事,要查禁也得先查禁你们!”

    谢老鸨策动银弹攻势道:“老身同行们愿出银子助本县祈雨。”

    李佑推脱道:“你先回去,容我仔细考虑考虑。”

    李佑也不是傻子,这年头过江龙谁背后没点势力?谁知道这里面水多深?没点背景实力就敢来异地经营么。尤其是从府城里来的,苏州城号称天下最繁华都市,那里面达官贵人数不胜数,在府城他们要卖知府大老爷面子,但到了这县里哪里会看得上自己。更何况谢老鸨不是背靠周县丞吗,他李佑又何苦胡乱出头。

    这周县丞倒是刚刚从南京回来,谢老鸨找过他的。但周县丞一听这事归李佑差遣,立刻躲了。这就是天下所有佐贰官的悲哀啊,没有正印官撑腰,面对强势小吏就硬气不起来。

    但有些事,真是命中注定躲不开的。

    到了午后,李佑手下的书吏袁明慌里慌张跑进来,对李佑道:“祭台那边有点状况。”原来这两日他被打发去当建造祭台的督工了。

    “慌什么?应该要完工了罢?怎么就出了问题?”李佑连忙问道,这可都是他的责任,出了问题他第一个跑不掉。

    袁明答道:“祭台本身没有问题,但周边出了问题。”

    若要祭天,别的县没准就不用造祭台,找个高处就能对付了。虚江县地势低平,就必须得造祭台了。那位置也是算过风水的,位于县城北关外不远处,一处河曲弯流地方,祭台便位于这凸进河心的小半岛上。据说周围水气足,求雨灵验。

    然而近日,府城的花船大舰队沿河漂来了,所以,你懂得…

    李佑还是的面对那些花船去,他烦的以手拍额,最近自己造了什么孽,麻烦事情接踵而来。

第四十四章 何不食肉糜的老少爷

    仍然有人不明白为何祭台出了状况?

    登上祭台就一目了然了!眼往下瞅,只见底下绕台一圈水面上,那真是一溜儿的花团锦簇,彩旗绣帘,莺莺燕燕,情情爱爱,欢声笑语,笙鼓箫歌,间或夹杂些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船震。到半夜也是灯火通明,光影交错的。

    这是祭天呢还是勾引神仙思凡呢?二十一世纪的看官切身想象一下罢,若你住在三层楼上,楼底下一排特种行业门面对着你家阳台艳帜高张的场面。

    最近麻烦多,难道是因为打了和尚遭报应?李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