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苏泽领命,立即前去安排。
岳云有些不寒而栗,恨恨道:“可恶,也不知是什么人,竟如此卑鄙,行刺王爷!”
“不足为奇,普天之下想让我死的人不在少数。”徐还冷哼一声,表情淡然。
张宪禀告道:“已经封锁城门,包括水门,刺客出不了城,兵马已经出动,全城搜捕,刺客逃不了。”
“只怕想抓到活口也不易。”
徐还沉吟道:“去查近日往来襄阳的商旅,各色人等,以及城中客栈旅店住客,如此多的刺客,总会留下蛛丝马迹,一定能有所收获。”
“是!”
“绝不放过一个刺客,一定给王爷一个交代。”
张宪应声答允,襄阳是他的驻地,徐还在此遇刺,他们着实脸上无光。
岳云补充道:“我已经安排下去了,全城戒备,务必保障王爷的安全。”
“不必,如此百姓会过于紧张,外人听闻我遭遇行刺的消息,也会有所猜疑,谣言四起。”
徐还沉吟道:“为避免节外生枝,不必大张旗鼓,外松内紧便是。”
“岳云考虑不周,王爷恕罪,我马上去安排。”
岳云道:“宪叔,有劳你护送王爷回去。”
“不必,护卫随行即可,你们都回去吧!”
徐还摆摆手,笑道:“这时候,刺客不会傻到回来送死的。”
“还是小心为上,末将护送王爷回府。”
“无妨,不必如此,搜捕之事更为要紧。”
张宪见徐还坚持,说道:“既如此,就有劳苏参军护卫王爷,我派一营兵马随行,并加强王府周遭护卫。”
徐还前来之时,有五百近卫随行,府邸护卫自有他们。若是岳家军靠的太近,无形中会有威胁之意,在这一点上,张宪很有分寸。
“好!”
徐还点点头,在侍卫与兵马的护送下返回府邸。
岳云与张宪则继续指挥兵马,四处搜寻,一时间襄阳城中难免兵马往来,风声鹤唳。
而黑暗中,兀自有暗流涌动,阴谋蕴藏!
第六一七章命悬一线()
有近卫和岳家军将士的保护,徐还一路回到别院再未遭到打扰。
岳家军的将士在府邸自动停下,封锁相关道路,肃清周边。
至于别院之内,苏泽亲自安排护卫加强岗哨与巡查,确认无误之后,前来拜见徐还。
“王爷,守卫已经安排妥当,确保无误,请安心休息吧!”
“不急!”
徐还端着一杯淡香清茶,沉吟道:“兴许一会就有消息了。”
“没错,以张宪的能耐,定不会让王爷失望的。”
司马靖深以为然:“归附之初,王爷遇刺,张宪心中有愧,脸上无光,比谁都想立即将刺客捉拿归案。”
“先生觉得会有活口吗?”
“很难!”
徐还笑道:“那凶手只能靠推断喽?”
“若单从追查而言,左右不过那几个可能,想要确定,还需细节佐证。”
司马靖笑道:“然王爷既能料敌预先,又岂需多此一举,幕后真凶俨然明了。”
“瞧瞧,他们这就按捺不住了。”
“王爷如今气势如虹,威望空前,他们慌了,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采用这等下三滥手段。”
司马靖沉声道:“不过也着实危险,幸好早有消息,提前防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王爷往后出行,还需加强防备才是。”
“虽说是下三滥,但行之有效,今夜本王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只可惜,他们要失望了。”
徐还笑了笑,旋即又摇头道:“先生,好像哪里有些不对?”
“王爷是说?”
“这么大张旗鼓行刺,也忒简单了点,赵构和秦桧不至于如此无能才是。而且,他们不怕本王趁机倒打一耙吗?”
“这王爷所虑不无道理。”
司马靖深以为然:“不过单凭推测,难以确定,等到明日清晨,张宪那边有进展之后,想必会有更多线索,一切将更为明朗。”
“嗯!”
徐还虽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故而只得如此。
“王爷,你先歇息吧!”
“好,有消息及时告诉本王,无论早晚。”
事实上,张宪的速度比想象的更快,半夜时分,便有消息送来。心中惦记着大事,徐还睡的并不沉,故而第一时间知晓。
司马靖笑道:“张宪行动极为迅速,已经擒获大部分刺客,不过无一例外,被擒之时全都自尽了。
加上树林中被当场击杀的,一共三十一人”
“是全部吗?”
司马靖摇头道:“根据城门盘查记录,以及追查城中商旅客店,这批人应该是昨日潜入城中。总计人数应该是三十二人,尚有一人逃脱,兵丁两次围捕,都功亏一篑,似是领头之人,身手异常敏锐。”
“难怪。”
徐还沉吟道:“知会张宪,将士们都辛苦了,夜里动静太大,搜寻难度也高,暂且收兵,明日再从长计议。”
“张宪也是这个意思,将刺客堵在一片街区,严密封锁四周,其他将士先撤了。”
“嗯,先这样。”
徐还点点头,轻声道:“你们也都辛苦了,歇会吧!”
“王爷,大事不妙!”
徐还话音刚落,苏泽匆匆而来,神情慌张无比。
“发生何事?”
“岳云岳云少将军回府时遇刺,胸口中箭,生死未卜。”
“什么?”
徐还蹭地站起身来,震惊无比。
今夜的襄阳,喋血惊变,注定无眠。
前半夜徐还遭遇行刺未遂,襄阳兵马出动,全城搜捕,几乎擒杀所有刺客。
唯独暂时逃脱的一名刺客被困在一片街区之中,因民众过多,又是深夜,不便搜索。故而张宪只是派兵封锁街区,确保让刺客插翅难逃,只待天明,一举搜捕擒获。
街上除了正常巡夜的兵马,其他人等都撤离了,忙活了一晚上的岳云也暂时松了口气,返回府邸休息。
谁曾想,在距离襄阳州府不过咫尺之遥时,遇刺了。
按理说襄阳潜入刺客,应该更加小心谨慎才是,但偏偏因此大意了。
毕竟刺客大都被擒杀,唯一逃脱的也被围困,故而紧绷的弦难免有些放松。加之折腾了大半夜,无论是岳云本人还是随行扈从都有些疲乏。
而且几乎所有人都不曾料到岳云会成为行刺目标,虽说是岳家军少帅,但到底只有是十几岁。况且岳飞已死,部属归附徐还,杀他毫无意义。
徐还遇刺几乎吸引了所有的目光,让他们下意识认定高阳郡王才是行刺目标,自身的防备反倒疏忽了。
更刁钻的是刺客选择的动手地点,襄阳州府衙门左近,此处平素兵马往来最多,多有巡查,故而下意识被认定为安全区域。
哪怕是徐还遇刺后,开始全城搜捕,此处也或多或少被忽略,至少搜查力度远不如别处。故而并未发觉潜藏的刺客。
加之心理放松,疏于防备,当岳云策马经过时,弩箭破空而来,来不及反应便已中箭,旋即坠落马下。
侍卫们匆匆将岳云抬回州府,同时飞速禀报徐还和张宪,同时也震惊了整个襄阳。
当徐还赶到州府时,内外已经聚集了大量岳家军将校,他们都是岳飞当初提拔的心腹。岳飞死后,对岳飞的崇敬与感激全都转移到岳云身上。
岳帅之子,众人看着长大的岳云遇刺了。
他们自然恼怒无比,格外关切担忧,一边有人率兵前去搜捕刺客,一边有人请医者施救,大部分人则守卫在州府门外,焦急询问情况。
徐还赶来时,众人纷纷让开,拱手见礼。旋即目光全都转回灯火通明的州府,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担忧。
“岳云呢,怎么样?”
徐还顾不得其他,冲到病房前询问。
主持局面的张宪快步而来,虎目通红道:“伤势严峻,血流不止,人已昏迷,医者正在其中施救。”
“伤势如何?”
医者从房中出来,给出了回答:“回王爷,少将军箭中胸口,不幸中的万幸没有伤及心脉,然”
“怎样?”
“为今之计,必须尽快取出箭镞,然箭镞距离心脉不过寸许,稍有不慎会伤及心脉或出血过多,实是凶险无比,并无绝对把握。”
须发半白的医者含泪道:“换言之,少将军眼下命悬一线。”
第六一八章全城搜捕()
命悬一线!
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心头一紧。
徐还脸色惨白,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实在始料未及,猝不及防。
岳飞死了,悲剧没能阻止。
唯一庆幸的是保住了岳云,没让他英年早逝。
谁曾想今天却突然遭此劫难,好像无法抗衡的宿命一样。
岳云能撑过这一关吗?
伤在胸口,箭镞距离心脏不过寸许,在这个没有精准外科手术的年代,救治风险很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
毫不夸张地说,岳云现在半只脚已经进了鬼门关,想要再走回来有点难。
徐还沉声道:“拜托先生,无论如何,请救救岳云。”
“是啊,何先生,你是军中最好的医者,你定有办法的”张宪的声音已然有些哽咽。
“求先生救救少将军。”将校们也都围上前来,恳求拜托。
须发花白的何先生道:“老夫在营中多年,蒙王爷及诸位将军信任,自当竭尽全力。望鄂国公在天之灵保佑,平安无事。”
“先生尽快施救吧,我等去灵堂祷告。”
众将校闻言,纷纷前去灵堂,或祈求岳飞在天之灵,或祈求满天神佛保佑岳云平安。
司马靖看在眼里,一语不发,但脑海里已经飞速旋转。这一晚的事情太多,也惊险,也绝不简单,必须尽快理出个头绪来。
“先生不要有压力,尽力施救便是,本王带来了上好止血药,其他若有任何药材需求,尽管吩咐。”
苏家在襄阳城中有产业,药材便是其中之一,得知徐还前来襄阳时,提前预备了各种名贵药材。
“是,老夫这就施救。”何先生深吸一口气,再度进了房间。
徐还与张宪仍旧站在门口,等待着消息。
张宪很自责,觉是自己疏忽大意,没有保护好岳云,有愧岳飞的信任与恩情。捂脸坐在台阶上,沉默不语。
徐还则抬头望天,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岳云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他一定会于心不安。
而且心中隐约有种感觉,今夜之事绝不简单,似乎有一张满是阴谋的大网,正在向自己扑来。
已经是后半夜,何先生进去救治的时间也不算很长,可外面的人却仿佛已过经年。
终于,在天边泛起熹微晨光时,何先生终于推门出来。额上满是汗珠,整个人仿佛苍老了许多,足可见压力之大。
徐还、张宪,以及众多将校立即围了上去,问道:“情况如何?”
何先生长出一口气,说道:“箭镞已经取出,万幸不曾伤及心脉,箭头亦无喂毒。”
“那就好。”
众人也都长松一口气,然而何先生话锋一转,众人的心再度提到了嗓子眼。
“然虽有王爷给的灵药成功止血,但伤势严重,失血不少,且肺脉有所损伤”
“何先生,你给句准话,少将军到底如何?”
一帮急脾气的武人不通医理,有些耐不住性子,急忙追问。
何先生道:“尚在昏迷,挺过三日,若无高热应当无大碍,苏醒之后只需将养数月,便可逐渐复原。”
原来,还有三日危险期。
徐还对此表示理解,后世手术之后,病人往往需要送进icu观察,这年头更不用说了。但愿精心护理,能够确保岳云平安度过危险。
下面的将校难免有些担忧,这三天毫无疑问会度日如年,惶惶不安。
“有劳何先生好生照料,一应药材用度尽管开口。”
“是,老夫自当尽力。”
天亮了,但太阳照耀下的襄阳城却冷冰冰的。
岳云虽然没有完全脱离危险,但多少让人松了口气,于是乎关注的重点自然从救治变成了追捕刺客,调查元凶。
原本徐还等人还有顾忌,为避免扰民和引起不必要的猜疑,采取了外松内紧的方式。但现在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一来兹事体大,二来岳家军将士群情激奋,根本控制不住。
兵马全部动了起来,开始全城搜捕。
但很奇怪,无论是昨晚被围困在街区的刺客首领,还是在州府左近冷箭暗伤岳云的杀手,一时间都好像失去了踪迹。
人没了!
这怎么可能?没有人能接受这个事实。
徐还与张宪当即下令,全城挨家挨户,地毯式搜查。百姓得知高王郡王与岳云少将军先后遭遇行刺后,倒也理解配合。
一时间,襄阳上下鸡飞狗跳。
徐还半夜无眠,阴沉着脸回到府邸,一种无力感与愤怒萦绕在胸口,久久无法释怀。
“先生,岳云也是他们的目标吗?”
萦绕心头半夜的疑问,此刻终于有机会仔细思索。
“两次行刺是否为同一批刺客尚且不得而知,暂时也不好妄下结论。”司马靖沉吟片刻,并未轻率下结论。
徐还冷声道:“如果是同一批呢?我总感觉,这件事和临安脱不开干系。”
“那问题就严重了,不同于行刺王爷,针对岳云的意图何在?单从事情本身而言,毫无意义。”
司马靖分析道:“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行刺岳云并非目的,只是手段。”
“手段?”
“没错,行刺岳云,意在王爷,此事必有后招。”
司马靖道:“不过目前只是老夫的推断,具体后招何在,一时间却也没有头绪。”
苏泽道:“先生,会不会想多了?”
“老夫倒宁愿是想多了。”
司马靖叹道:“仔细想想,凶手暗箭伤人,只要箭镞喂毒,岳云还有命在吗?可他们为何不这么做?
可见岳云最终是生是死不重要,那么,什么才重要呢?”
“有人打算拿岳云遇刺做文章,意图对王爷不利?”苏泽后知后觉,不由吓了一跳。
“没错,这正是我所担心的。”
司马靖道:“可是目前,一无所获,还不知道对方怎么出招。也许,能在那几个逃掉的刺客身上找到答案。”
徐还悠悠道:“但这个答案,祸福难料,也许我们而言不见得是好事。”
“所以,王爷,要不要提前有所准备,以防万一?”
“万一?”
司马靖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襄阳已是是非之地,万一有什么变故,也好有所应对。”
第六一九章苏记货栈()
林子义在水沟里潜了许久,确认搜寻的兵丁已经彻底走远后,才悄悄摸上来,潜入了附近一户小院里。
昨晚行刺徐还失败后,他们便开始了逃亡生涯,三十多个兄弟或被杀,或自尽,全部殒命。
即便是他,也几次遭到围捕,仗着身手巧妙,经验丰富,才得以侥幸逃脱。
其实到了这个地步,对他而言最好的选择其实是死,只要咬下牙槽里的毒药便可一命呜呼。
但他没有,并非贪生怕死,也并非想要拼到最后一刻。而是想活着,格外想活着,因为他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
他坚信,只要带着这个消息回去,主人没有杀的理由,甚至会奖赏,至少不虚此行。
如此自信,是因为他有一个重要发现。
迅速遭到追捕后,在树林里袭杀徐还时的那个疑惑,终于得到确认。
袭杀失败,襄阳岳家军迅速驰援,然后全城搜捕,这一切都好像提前安排好的一样。
这就说明什么呢?
此刻想来,那辆马车里的人并非徐还,完全就是个诱饵,是个陷阱,等着有人钻进去。结果自己一行人毫无察觉,一头撞了进去,宛如飞蛾扑火。
料敌预先?听说高阳王在战场上有过类似举动,号称用兵如神。
但他不是神仙,什么会算到有人暗杀呢?合理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早有察觉,提前防备。
林子义自负自己一行人行迹掩藏极好,并未引起怀疑。
那么,徐还是怎么知道的呢?消息从何处走漏?
这些对他本人而言意义不大,但东京的那些大人物或许很在乎,若是因此查出泄露消息,害了他行刺失败,损失惨重之人,倒也很不错。
还有,今日在逃亡的过程里,他隐约听到一个颇为震惊的消息,岳云遇刺重伤,性命垂危。
一晚上两次行刺,针对不同目标。
难道主人还派了另外一批人?抑或者还有其他势力派人潜入襄阳行刺?只是目标为何是岳云那个毛头小子呢?
林子义想不通,但觉得其中可能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所以他心中求生欲望格外强烈,希望能活下去,将这些消息带回东京。过程注定很艰难,能否逃过此劫也很难说,但他想要努力一搏。
林子义像幽灵一样躲藏在襄阳城里,岳家军将士找了许久不见踪影,不免有些焦躁。
让他们更为焦躁的是另外一批人,行刺岳云的凶手,有迹象表明另有其人,追寻了半晚上却突然消失了。
岳云生死难料,岳家军将士群情激奋,相对而言对这伙刺客更为恼恨,自然也追捕的格外卖力用心。
挨家挨户,地毯式搜索正在推进,将士们的态度很明确,挖地三尺也得找到他们。
徐庆是岳家军将领,汤阴人,与岳飞是同乡,关系亲密,算是自小看着岳云长大的长辈。
岳云遇刺,生死未卜对徐庆是个不小的刺激,在病房外守了一夜,确定岳云暂无生命危险后,立即带着兵马在展开搜捕。
他们搜索的区域是襄阳北城一代,因有河渠直接连通汉水,此处有些货栈码头,三教九流,鱼龙混杂。
无疑是个凶徒藏身的好地方,徐庆自然也就格外注意,每一处货栈,每一条船都严格搜查。
自己则骑着马,来回巡查监督,不多一会就发现了问题。
一处货栈前,兵卒们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