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柔福帝姬是在场的唯一皇族成员,看到祖先的陵寝被破坏,心里多少有些难过,眼睛通红,热泪盈眶。

    徐还看在眼里,却没有再去劝慰,这是正常情绪流露,还是让她宣泄一下为好。

    安葬好宋哲宗之后,他带着人四下巡查,更为狼藉的景象映入眼帘。原来金兵刚开始找不到地宫入口,便率先破坏起周遭的陪葬陵。

    皇陵从来都不只是皇帝一个人的陵墓,陪葬陵也不在少数。当然了,能够陪葬帝陵的都不是寻常人,要么是皇族太子、皇子、公主,便是重要大臣、将领。

    比如唐朝章怀太子便陪葬于乾陵附近,汉朝霍去病早亡之后,汉武帝特意下旨将其陪葬茂陵,坟茔还特意修成了祁连山的形状。

    大宋皇陵自然也不例外,徐还很快在宋哲宗陵墓附近发现了两座被破坏的陪葬陵。裴元衍仔细探查之后,断定墓主人是两个小孩。

    能够陪葬皇陵的孩子自然不是一般人,宋哲宗死后虽然没有子嗣继承皇位,才兄终弟及由弟弟赵佶继位。但宋哲宗并非没有亲生子女,而是自小便夭折了。

    宋哲宗曾有过一个儿子——冲献太子赵茂,三月早夭;嫡出之女邓国公主亦两岁夭折,全都陪葬在永泰陵周边。

    这也符合常例,早逝或是得宠的皇子,以及未出阁的公主才有资格陪葬帝陵。

    不消说,其中的陪葬品已经被金兵挖了出来,棺椁也散落一边。他们已经夭折数十年之久,幼小的遗体也已经腐朽,不成模样。

    徐还看在眼里,轻叹一声!

    这是两个可怜孩子,虽然生在皇家,却并未享受过皇家子女的荣耀与尊崇。若干年后却因为身份虚名,坟茔遭到破坏,不得安宁,难免让人唏嘘。

    宋哲宗已经入土为安,小皇子、小公主自然不能曝尸荒野,徐还立即命人收敛那幼小干枯的遗骨。

    没想到在收殓小公主的遗骨时,一只玉镯掉落下来。好在地上满是荒草,并未摔碎,擦拭干净之后晶莹剔透,质地上佳,显然是皇家精品。

    公主遗骨上有玉镯不奇怪

    不,不对邓国公主夭折时不过两岁,怎会佩戴成年人的玉镯?当然了,做过陪葬品是可能的。

    皇室希望公主在另一个世界长大后佩戴,算是美好的祈愿;抑或者亲人寄托的哀思吧!

    也算幸运,玉镯裹在丝织物下面,没有被掘墓的金贼发现,亦没有损坏。

    徐还轻叹一声,准备将玉镯放回去,不想裴元衍却阻拦道:“徐公子,这只玉镯的你还是拿着吧!”

    “这”徐还不解道:“邓国公主陪葬之物,带走不合适吧?”

    裴元衍道:“是不合适,不过若能物归原主,岂不更好?”

    “物归原主?”徐还看了一眼那个幼小的遗骨,表情有些许不自然。

    裴元衍摇摇头,正色道:“徐公子可知否?邓国公主乃是哲宗嫡女,孟皇后所出!”

    徐还在永安守护皇陵的同时,岳飞阻击张用的过程很顺利。

    张用也是汤阴人,曾经做过弓手,与岳飞有过交情。不过岳飞是个忠诚之人,对主将杜充的命令执行的不折不扣,压根没有顾念同乡之情。

    张用所部虽有数万人之多,但在岳飞数千精锐面前,几乎是不堪一击。这也正是杜充调派岳飞前来的原因。

    岳飞已经成为他手中的一柄尖刀,所向披靡。

    虽然大获全胜,但岳飞的心情却不是很舒坦,尤其是被俘的张用对他破口大骂之时。

    “岳鹏举,你狼心狗肺,你派人来求我,称金兵围了滑州,特意赶来相救,你竟设计害我。”

    张用是赶来救援滑州的?

    之前岳飞就有过这种猜想,可当时任凭他怎么说,杜充就是不相信,他不得不奉命行事。如今看来,事实可能就是如此。

    再和张用交流,终于确认事有人假冒杜充和自己的名义,前去拜访张用。声称滑州遭到金兵围困,急需救援。

    张用此人本就对抗金之事比较用心,又见是杜充主动求援,是个彼此冰释前嫌,得到朝廷认可的好机会。于是便带着兵马前来,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岳飞的迎头痛击。

    哪怕岳飞不断解释自己无可奈何,是奉命行事的一切全是是误会,张用也难以释怀。

    岳飞不免无奈,心中亦满是担心。

    毫无疑问,肯定是金贼的计策,目的显而易见——滑州!

    当此之时,金兵正渡过黄河扑向滑州。

    杜充方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中计了,调走了岳飞,麾下没了猛将,根本难以抵挡金军进攻。

    所幸杜充早就觉得滑州不可守,所以并不觉得意外和难过。他也从未想过与金军对决,或者是死守滑州,于他而言,这里早就是一片绝地,已经没有守卫的价值和意义。

    眼下要紧的是如何尽快撤离,余下的事情,杜充并不在乎。

    可恨岳飞击败张用的速度有点慢,回防不够及时,不能殿后掩护自己撤离。那个叫徐还由去了偃师、永安附近,不过即便他在没用,一个陌生的将领,他不敢信任。

    那么,眼下局势,似乎只有自己想办法来阻击金军,以便尽快撤离。

    可是该怎么办呢?

    正在犯愁的时候,他的儿子杜岩却笑道:“父亲不必着急,阻击金贼有何难?不费一兵一卒即可办到。”

第一四一章何去何从?() 
徐还等人刚刚离开永安,便听说了金兵入侵滑州的消息。

    这个结果,一点也不意外。

    自从岳飞被调离的那天起,徐还和裴元衍就有不好的预感,如今应验了。

    果然是金兵的调虎离山之计,偏生杜充这个草包真的中计将岳飞调走了,结果被金兵趁虚而入。

    没有岳飞在,他杜充绝对守不住滑州。

    逃跑是必然的,这两年不知道有多少大宋将领都是这幅德行,徐还对此已经不抱希望。

    但有一件事,却完全出乎他们意料。

    杜充南撤之时,做了一件大事——掘开黄河!

    黄河是华夏母亲河,但因黄河流域开垦过甚,水土流失严重,自汉朝之后便屡有决口,时常水患。

    尤其是大宋立国的这些年,黄河更是隔三差五地泛滥,不时有决口,甚至改道。大宋百姓为此没少受罪,死伤不少,损失惨重。

    大宋朝廷为治河,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不计其数,就是为了防治黄河水患。如果说北宋王朝是被黄河水患拖死的,其实也不无道理。

    万万没想到,杜充竟然反其道而行,掘开黄河!

    诚然,从战争的角度而言,有时候掘开河流大堤,阻击、延缓敌军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用过,最近比较有名的一次好像也是在黄河,在花园口。

    掘河阻敌的效果到底怎样姑且不论,此举自然导致严重后果,受苦受难的必然是无辜的老百姓。

    杜充掘开黄河大堤之后,黄河水位下降,冰层空虚,金兵无法再继续踏冰过河,这似乎是唯一让人欣慰的作用。

    紧接着汹涌的黄河水冲入泗水河道,然后冲入淮河,东流入海。

    从这一天开始,黄河改道!

    本来流经河北平原的黄河改道向南,夺淮入海,入海口从燕云附近的渤海,变成了苏北一带的黄海。

    这个一局面,沿袭数百年,直到近代才改为自齐鲁入渤海。

    黄河改道,自然也意味着巨大的水患,黄河以南的大片区域顿时成为一片泽国。房舍、道路、田地被淹没。

    而且事出突然,谁也没想到寒冬季节,新岁元日,黄河水毫无征兆地冲过来,猝不及防,沿岸死伤惨重。

    按照裴元衍的估计,死伤恐怕不下二三十万,更有成千上万的黄淮百姓家园被毁,无家可归。

    这便是杜充,一个手握重兵,驻防中原的东京留守的阻敌之策。

    有没有淹死几个金兵不知道,但黄淮一代无数无辜的大宋百姓成了亡魂,更多人则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则是事实。

    哼哼!

    徐还连连冷笑,心情一团糟糕。

    他不是优柔寡断之人,如果是万不得已,为了大局需要牺牲些许百姓,他也会这么做。

    但杜充此举,必要性和最终结果都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一个畏惧敌军,贪生怕死,偏偏不将百姓生死放在心上的将领,却偏偏手握重兵。

    这样的大宋,让人不寒而栗!

    不过,徐还更为关心的问题是,岳飞去哪了?

    击败张用之后,岳飞察觉到金兵调虎离岸的计策,心中无比忧虑,本欲第一时赶回滑州的。

    没想到不等他动身,金兵渡河,滑州失守的消息便传了过来,为之晚矣。

    杜充掘开黄河的消息,更让他震惊不已。

    岳飞是相州汤阴人,黄河水患的受害区,幼年曾经历过,对其危害程度十分了解。一听说消息后,他便浑身颤抖,许久默然无语,

    当此之时,岳飞心神激荡,某些曾经坚定无比的信念也微微动摇。

    身为军人,尽忠职守,奉命行事乃是本分。可是,此次杜充的命令以及作为,未免

    遇到这等不称职的主将,或者是下达了错误了命令,仍旧要奉命行事吗?

    还有,现在自己该何去何从?

    杜充已经带着兵马一路南撤,自己也要随同南撤吗?

    一时间,岳飞有些迷惘!

    轻取滑州,比预想更为顺利。

    完颜挞懒对此很高兴,因为收获的不只是一所城池。

    杜充南撤,临走时还对义军王勇所部沉痛一击,黄河沿岸再无抗金宋军,这可是意外之喜。

    更没想到,杜充竟然掘开了黄河。

    阻击自己南下吗?完颜挞懒笑了,河内的粮仓被烧毁,进攻滑州算是报复,对上下有个交代。至于南征,确实有此打算,却不至如此仓促,尤其是粮草被焚毁之后。

    杜充此举,难免有些仓促了,让黄淮这块宋国耐以生存的屏障之地遭到破坏,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帮忙。

    如此甚好!

    完颜挞懒很满意,对献计的秦桧自然多有夸奖。看来粘罕说的没错,这个宋国降臣头脑活络,如今也能为我所用,到真是个南征幕僚的好人选。

    得到完颜挞懒的认可与赞赏,秦桧自然是心情大好,辛苦谋划总算有了些许结果,有所收获。不过很可惜,前去宋皇陵的那队人马却出了差错,难免美中不足。

    不想完颜挞懒却不以为意道:“皇陵始终在那,不会跑何时乐意,何时去掘便是。”

    秦桧赞同道:“都统说的是,拿下滑州掘陵之事还是先暂时搁置。”

    “秦桧啊,你以为本都统下一步该当如何是好?”

    听到完颜挞懒的询问,秦桧心中一动,谨慎道:“想必都统已有万全之计”

    “我要你说!”完颜挞懒脸色一沉,气温陡然降低稍许。

    秦桧已经领略过他这等喜怒无常的风格,当即道:“桧以为眼下一方面该进攻济南府,彻底拿下齐鲁之地。

    听说东京附近还有宋军活动,最好是趁此机会,将其一句铲除,免除后患。”

    “齐鲁宋国原来的京东路?”

    秦桧点头道:“是的,唯有如此,才能彻底后顾无忧,纵马南下。”

    完颜挞懒皱眉道:“东京汴梁那边,自从张邦昌死后,着实也有点乱据说那个岳飞,如今就在东京附近。”

    秦桧笑道:“小小岳飞,自然不是都统对手的至于汴梁城,既然没了张邦昌,用个李邦昌也行啊!”

第一四二章第一声春雷() 
一场北风之后,低沉的乌云弥漫在黄河两岸,雪花飘飘洒洒。

    瑞雪兆丰年,如果是太平年间,这一定是个好兆头。

    但是此刻,恰恰相反。

    黄河决口,黄淮一代的百姓正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一场大雪无疑会让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尤其恰逢辞旧迎新的除夕夜,显得格外悲凉,路有冻死骨几乎不可避免。

    徐还等人暂时在永安附近停留,一来是担心金兵杀个回马枪,再次破坏皇陵;二来是因滑州失守,黄河决口,局势尚不明朗,所以暂时按兵不动。

    从五马寨到滑州,再到永安皇陵,士兵们奔波日久,也都比较疲惫,确实需要休息几日。加之恰好临近除夕,徐还便索性驻守永安,等“过了年”再说。

    傍晚的时候,他们先陪着柔福帝姬去祭拜了七帝八陵。虽说按照礼法,祭祀应该由男性后裔进行,但靖康之变大宋皇族几乎被一网打尽,除了身在扬州的赵构父子,唯有柔福帝姬。

    作为唯一在皇陵在皇族后裔,自然有这个资格。当然了,或许有点强词夺理,但徐还就这么干了。

    本来熟知礼节的裴元衍有所迟疑,但见到徐还坚持后也便点头了,不是朝廷正式祭祀典礼,也不对外公开,倒也无妨。

    只是

    裴元衍也说不清楚,脑海中隐约有种疑惑,却难以捉摸,说不清,道不明

    祭祀之后,众人便在附近扎营,架起锅炉,烹煮饭食,再佐以些许酒水,一顿年夜饭便成了。

    一份饭,两个简单菜肴,一碗肉汤,很简单,但在这乱世中已经算得上丰盛了。

    很多将士在动碗筷之前,都会红着眼睛,夹起一点饭食,或者倒上一杯酒水在地上,祭奠他们死去的亲人。

    是的,他们之前的大多数都是孤身一人,家人或是死于天灾,或者是亡于金国入侵的兵祸。

    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团圆的除夕夜,多以不少兵卒的心情都颇为沉重,这顿年夜饭自然也不是那么有滋味。

    徐还对此完全理解,没有打扰任何一个士兵的乡愁,一个端着一杯酒,站在角落下凝望天空。

    许久之后,对着天空轻轻举杯遥祝!

    “徐郎想家人了?”柔福帝姬不知和时出现在身后,柔声询问。

    “是!”徐还轻轻点头,此时此景,谁也不例外。

    柔福帝姬小声道:“此处离京兆府长安不远,不若你回去看看家人。”

    徐还略微沉吟,摇头道:“长安将来自然是要回去的,只是家人他们都在星空彼岸。”

    “哦!”柔福帝姬轻轻点头,上前拉住徐还的手,柔声道:“世间事多不如意,徐郎切莫伤心”

    “没事,不必担心!”徐还知道柔福帝姬误会了“星空彼岸”的意思,奈何无法解释,只好将错就错。

    柔福帝姬道:“要不我帮你准备些许香烛,你祭奠一下”

    “这个不用不用,遥祝一杯酒便是了。”徐还干笑两声,连忙推辞过去。

    柔福帝姬点点头,以为徐还仍旧伤感,赶忙岔开话题道:“对了徐郎,你老家除夕的时候都做点什么?”

    徐还下意识道:“看春晚,吃饺子”

    “春晚?饺子?那是什么?”柔福帝姬瞪着眼眸,十分好奇。

    徐还尴尬道:“呃春晚呢,就是很多人的歌舞一类的演出饺子是一种面食,面皮里面裹着肉馅东京好似称作扁食。”

    “哦,原来你家除夕要吃扁食。”

    “是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吃饺子守岁”徐还嘴上说着,心中不免有些许感慨,时空相隔,再也不会有这种机会了。

    “一家人围坐一起,多好啊!”柔福帝姬叹道:“以前在宫里,除夕的时候虽然也有团圆宴,父皇领着皇子们在前殿;我们和王妃们陪皇后娘娘在后殿。

    虽说也有歌舞,珍馐美味无数,一起吃屠苏酒庆贺,然而看似热闹,其实也孤单的紧”

    柔福帝姬叹息一声,旋即笑道:“其实一年中,最为热闹的是上元节,连续四五天,东京城里灯火辉煌。不过很可惜,我们不能像民间女子一样可以上街去观灯最多只能站在皇宫的城墙上看一眼。”

    “你很想去看灯?”

    “是啊,可惜再也没有机会了。”柔福帝姬叹息一声,怅然若失。

    “非也,机会还是有的。过几日,我便带你去东京看灯!”徐还暗叹一声,虽说东京曾被攻破,但并未遭到太过严重的破坏,城中百姓生活仍旧照常,去岁的上元灯会仍旧照常进行,今年也许仍会照旧吧!

    二帝蒙尘,皇室被俘,江山岌岌可危,东京百姓却仍旧乐呵呵地上元观灯,惬意自在。

    从这件事便看得出来,百姓是健忘的,或者说“忠诚”度有限。上面改朝换代,只要他们安宁生活不受影响,老百姓似乎并不是很在乎统治者是谁。

    显然,这不是百姓的错。

    想要百姓忠诚,首先需要自身强大才行。

    杜充已经撤离,如果宋军将来不能及时北伐,中原的百姓或许真的会忘记大宋

    徐还想到的,岳飞也想到了。

    杜充撤的很仓皇,直接放弃了许多的城池州县,直接撤向淮河以南。

    对此岳飞并不理解,大片国土就这样扔给金人,似乎有些

    此刻与杜充联系不上,无法向其劝谏,当然也无法得到杜充的最新命令。

    岳飞曾茫然过,该何去何从?

    他思量着也许杜充是希望自己也立即南撤,但是就这样做逃兵,岳飞自然不甘心。

    倒不如

    思前想后,岳飞终于做出一个决定。

    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既然没有杜充的最新军令,那么作为这支兵马的主将,自己应该有权见机行事。

    这不算违令,也不悖忠诚。

    于是乎,除夕夜,雪花飘飘洒洒,岳飞带着兵马出发了。

    他记得很清楚,东京汴梁城,南薰门外有一支驻守的金兵

    伴随着隆隆的马蹄声,云层中的隐有冬雷声,不,是建炎三年的第一声春雷

第一四三章送你一场富贵() 
辞旧迎新,时间的脚步来到建炎三年。

    徐还在永安举杯遥祝,岳飞率兵奔赴东京南薰门外,完颜挞懒与秦桧则在大明湖畔饮酒作乐。

    攻取滑州之后,在秦桧的建议下,完颜挞懒率部进入齐鲁之地,这是金兵首次进入大宋京东路。

    建炎初年的宋金局势很复杂,可谓是犬牙呲互,其实当时河朔、齐鲁很多地方都没有失守。

    根据金国的来年计划,南征几乎是必然,那么南下之前肯定要料理齐鲁之地。对此完颜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