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兀术此番渡江,最大的目标其实是陛下。”

    徐还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道:“倘若兀术知道陛下御驾已经出了临安,移跸他处,会不会着急呢?”

    “这”

    众将心中皆是一惊,怎么?难不成徐还要将皇帝当作鱼饵?是不是有些胆大包天,有些过分了?

    徐还见诸将表情,已然心中有数,赶忙道:“诸位切莫误会,陛下安危至关重要,行动绝不容泄露。但御驾前往明州这段却怎么也瞒不住,想必金军探哨也能发现

    趁此机会,不若散布消息,甚至安排人假扮御驾,乘船南下福州。如此既可故布疑阵,让陛下更安全,也能让金军分兵来追,只要金军在江南各地彻底分散开,我们的机会便来了。”

    刘光世沉声道:“有道理,江南之地多河湖水沼,骑兵难有用武之地,无法及时驰援,我们便可分而击之。”

    “原来如此。”韩世忠欣然道:“子归言下之意,我们重点在于杀敌,金军虽然入了江南,但若兵马被歼灭,兵力不足,又岂能在江南长久立足?”

    吕颐浩沉声道:“朝廷已经向江右、淮东和两湖之地的兵马传出勤王诏命,待勤王之师赶来,金军不撤也得撤。到时候,定难保住江南土地顶多让金人掠走些许财货而已。”

    “那怎么行?江南之地,岂能让金人说来就来,想走就走?”徐还冷冷道:“怎么着也得让兀术扒层皮才行。”

    “子归有何妙计?”韩世忠当即笑着询问。

    徐还道:“江南与淮南之间隔着一条长江,金军北撤势必的行舟渡江,韩将军以为他会怎么走?”

    “若兀术真的所谓搜山检海,北归之时必然携带大量财货,自然不会走湖州到建康的陆路。”

    韩世忠看着沙盘凝视片刻,轻声道:“若所料不错,定是乘船从运河入江,北渡扬州。”

    “乘船走运河,入长江,那就必然要经过这里。”徐还拿过一根木棍在沙盘上一指,韩世忠顺势瞧过去,低声道:“镇江!”

    “不错,与扬州遥遥相对的镇江,江南另外一个门户要塞。”徐还沉声道:“若是扼住镇江运河航道,兀术还能顺利北归吗?即便他能逃走,也休想带走我江南民脂民膏。”

    “妙哉!”刘光世惊喜叹道:“金军强于弓马骑射,缺水师战船,亦不熟悉水战。当战场改到水上,我们的优势就更大了。”

    徐还微笑道:“相公所言极是,以我之长,攻敌之短,便是第二招。”

    “果然妙计。”吕颐浩扶额叹道:“以江南财赋和陛下行踪为诱饵,分散金军,使其为财货所累,尔后以水军之利沉重一击,或许能反败为胜。

    至少能将金军赶出江南,使之不敢轻易南下,保全我大宋兴复的根基之地。正如子归所言,暂舍城池土地,以保江山社稷。”

第二二一章搜山检海() 
建康城外,长江之畔。

    金国将军拔离速、万夫长王伯龙、以及刚刚投降的杜充,率领众多将领官员已经恭候多时。

    遥见一艘楼船在众多舟船的护送下缓缓在江畔码头靠岸,岸上众人顿时翘首以盼,面有喜色。

    尤其是一个高大挺拔,威势赫赫的男子站在走出舱门,站在甲板上眺望远方时,众人纷纷跪拜。

    “拜见四太子!”

    没错,来人正是金兀术,金国四太子完颜宗弼。在金军马踏江南的两日后,他这个中路军主帅终于前来亲自坐镇。

    他的到来,也意味着江南宋金战事也全面开始。至于先前金军所谓的休整,一方面是马家渡之战确有损伤疲劳,但更为重要的是等候兀术。

    而今,他来了。

    建康城中,昔日的南唐皇宫,大宋皇帝行宫之中正在欢宴,投降的宋国宣抚使杜充设宴为金兀术接风洗尘。

    杜充举杯含笑道:“四太子英武豪气,臣今日能有幸一睹风采,不胜荣幸。”

    “杜宣抚客气了。”兀术笑了笑,旋即道:“对了,宣抚使是你昔日的宋国官职,而今已经不合时宜,该由我大金给你赐官爵才是。”

    “一切听从四太子吩咐。”杜充欠身施礼,心中颇为欢喜,也颇为期待。

    正被大宋皇帝兴师问罪,无路可逃之时,金兀术竟然伸过来一个橄榄枝,简直是求之不得。

    献城投降,仿张邦昌故事!

    其实当时他心中本就已经有降金之意,毕竟唯有面北而臣的才是唯一生路。万万没想到,想瞌睡的时候有枕头送上,兀术竟然给自己送了这份大礼。

    实在求之不得,甚至可以说因祸得福,此刻兀术当殿说什么赐官爵,杜充心里自然无比兴奋。

    然而翘首以盼许久,金兀术只是轻声道:“先给你个相州刺史吧!”

    “呃是!”杜充不由愕然,高涨的情绪瞬间低沉下来,迟疑了好一会才点头答应。心中却嘀咕着,就这样就算完了?

    怎地建康乃江南门户,地位何其重要?怎么着也比得上无关痛痒的济南城。同样是献城之功,刘豫就能当大齐皇帝,自己只能当个相州刺史呢?说好的仿张邦昌故事呢?

    一时间杜充心中好生失落,不由也有几分恼怒,难不成是金人戏耍自己?

    虽然脸色变化只是一瞬间的事,但还是落在了金兀术眼中,只见这位四太子淡淡一笑,轻声道:“杜充啊,只要为我大金效忠,岂能只是个小小的相州刺史?孤虽然有心的给你封赏,却需要报会宁府陛下御批,眼下着急不得。”

    原来如此!

    杜充一颗失落的心顿时满血恢复,满脸堆笑道:“臣定当为大金,为四太子效忠。”

    “嗯!”金兀术轻轻点头道:“孤听闻临安宋军兵败,那赵构曾被迫退位?”

    杜充道:“确有其事,苗傅、刘正彦叛乱,逼迫赵构退位,不过被韩世忠、徐还等人平定眼下赵构已经复位了。”

    “徐还,果然是他!”金兀术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眉头顿时拧起。

    “四太子知晓此人?”杜充小心询问。

    金兀术冷冷道:“知道,此人曾多次坏我大金好事。”

    “原来这个徐还也是四太子的仇人。”杜充颇有窃喜,旋即恨恨道:“这个徐还曾数次为臣为敌,臣也曾劫杀于他,可惜未能成功。”

    兀术轻哼一声,嘴角上扬道:“哼,那你可知他如今已经成为宋国驸马。”

    “四太子果然消息灵通。”

    金兀术笑问道:“杜充啊,你可想找那徐还寻仇?”

    “若有机会,臣恨不得手刃此贼。”

    金兀术道:“那好,孤将亲率兵马经湖州直去临安,你头前引路如何?”

    “为四太子引路,牵马坠镫,乃是臣之荣幸。”杜充连连称是,相当谄媚。

    兀术似也颇为高兴,转身对殿中其他将领道:“此番南下,一为擒杀宋帝赵构,孤将亲自率部前往;其二便是搜山检海,人说江南之地最是富庶,你等便好生搜检,也好为我大金丰盈国库。”

    “遵命!”众将齐刷刷称是。

    兀术欣然点头,端起酒杯,正好祝酒,但见有亲信领着斥候匆匆进殿,神色匆忙。

    “发生何事?”兀术顿时眉头一皱,表情凝重不少。

    斥候道:“回四太子,临安刚刚传回消息,疑似赵构出城前往明州,要经海路南下福州。”

    “确定?”

    “有人在明州附近发现大队宋军,护卫车马前行,明州码头也有官船停泊,听闻是要南下福州想来应该八九不离十。”

    斥候道:“临安的兄弟们正在加紧确认,兹事体大,属下不敢耽搁,立即前来报四太子知晓。”

    “嗯,下去吧!”兀术点点头,略微沉吟,哈哈笑道:“看看,这个宋帝赵构,胆小如鼠,孤的兵马才刚刚过江,他就又要跑,真是软骨头啊!”

    杜充附和道:“那是,四太子威风凛凛,大金兵强马壮,那赵构素来羸弱,胆小畏战,自然望风而逃。”

    “果然是有其君必有其臣啊!”兀术看着杜充哈哈一笑,旋即正色道:“阿里、蒲卢浑何在?”

    “末将在!”两个人高马大的金将当即出列,躬身听命。

    “命你二人为先锋,率军四千追袭赵构,务必在其登船之前将其截杀。”兀术沉声吩咐,他很清楚水军乃是金军短板,赵构若是出海,想要追击就难了。

    “是!”

    “讹鲁补、术列,命你二人直奔越州,取下城池,阻断往明州的道路,防止宋军支援。”

    “遵命。”

    兀术又道:“拔离速,你率部经太湖南下,沿途各城,一个都不要放过。”

    “末将定不负四太子所托。”

    “如此甚好。”兀术点头,旋即笑道:“杜充啊,你头前引路,孤亲率主力,经湖州往临安。虽然赵构跑了,但临安城还是要走一遭,孤要亲自去搜山检海。

    对了,听闻临安有个西湖,在冠绝人间的美景,孤定要好好欣赏一番,顺道饮马钱江。”

第二二二章娘子军() 
军事会议结束之后,徐还匆匆回府。

    自打成为云麾将军之后,赵构便在临安城中赐了一座府邸给徐还,作为暂居之所。等到和柔福帝姬大婚之后,将搬到敕造的公主府中居住。

    然而金军突然来袭,工部官员不知去了何处,营造公主府也就遥遥无期了。不过也好,若临安保不住,再好的府邸也可能毁于兵祸。

    纵然是眼下这座将军府,恐怕也难以保全,只求人安全便好。眼下裴元衍、辛赞一家,以及牛皋老家那几个孩子,都居住在此间。

    “辛兄,安排一下,把嫂夫人和孩子们送去衢州的吧,那处群山环绕,相对安全。”徐还转身吩咐一句,辛赞如今成为他的亲信助手,负责传递消息,处理紧要事宜,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机要秘书。

    “谢公子。”辛赞还是习惯性地称呼徐还为公子,毕竟官爵职位变化起来很快,只是公子二字更多的了些许家臣的意味,辛赞心知肚明,却习以为常,更不曾让徐还为自己安排官职,足以说明问题。

    徐还道:“谢什么,应该的,府上之人一个都不能少。”

    “是,不过”

    见辛赞突然有所迟疑,徐还诧然道:“怎么了?”

    “长公主也要护送去衢州吗?”

    “什么?”徐还脸色一变,沉声道:“长公主没有跟随陛下出海吗?”

    “原本应该同行的,结果我刚刚接到消息,长公主此刻在就在府上等候公子。”事情虽然有些突然,有些严峻,但辛赞始终四平八稳,不慌不忙。

    所谓关心则乱,眼看着临安就要兵荒马乱,柔福帝姬留在这里着实危险,徐还自然也就不淡定了,三步并作两步匆匆入府。

    后园之中,辛夫人正陪着柔福帝姬说话,瞧见徐还进来,心领神会地施了一礼,便匆匆离开了。

    “徐郎!”柔福帝姬转身便扑了过来,一头扎进了徐还怀里。

    徐还本来还想责怪几句她擅作主张,但此刻见到柔福帝姬的依恋神情,恼怒便荡然无存。

    “嬛嬛,你为何不跟着太后一起走?”

    “你不走,我也不走。”柔福帝姬撒娇一般道:“放心好了,我偷偷溜走时给太后留了书函。”

    “你呀,调皮!”徐还轻轻一刮柔福帝姬的鼻头,佯作皱眉道:“你以为留了书函就没事了?仔细太后与陛下回来后与你算账?”

    “我才不怕。”柔福帝姬笑道:“只要大家都平安无事,纵有责罚也无妨。”

    “顽皮!”徐还将柔福帝姬揽在怀中,温存片刻后轻声道:“嬛嬛,你和辛夫人一道去衢州暂避几日吧,临安终究不安稳。”

    “不,不去”

    “嬛嬛,听话!”

    “不去,否则我何必留下来?”柔福帝姬紧紧将徐还抱住,坚持道:“反正我不管,你在哪,我便在哪。”

    徐还当即拒绝道:“那怎么行,前线凶营中尽是男子,你一个女儿家不方便,我可舍不得我的小娇妻受那些兵汉们的腌臜气。”

    不想柔福帝姬道:“跟着你,不一定要在你营中啊!”

    “哦?此话怎讲?”

    柔福帝姬欣然道:“你还不知道吧,红玉姐姐哦,韩夫人在城中招募了些许女子,组成了一支娘子军,我已经报名了。”

    “这不是”徐还本想说胡闹,但转念一想,虽说保家卫国首先是男人的责任,却也不能阻止巾帼英雄们的报国之心,更不能剥夺她们的资格。

    梁红玉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在原本历史上黄天荡一战,便是她亲自擂鼓激励士气。红玉击鼓也因此传为佳话,没想到她还专门成立了一支娘子军。

    “韩将军同意了吗?”

    “原本不同意,后来拗不过的韩夫人,也便答允了。”柔福帝姬沉声道:“他们夫妻可以并肩作战,我们自然也可以。”

    “好吧,事已至此,便依了你。”徐还沉吟片刻,脑中浮现过许多念头后,沉声道:“不过有一点,千万保护好自己,记住,你的安危至关重要。”

    “嗯!”柔福帝姬只当是徐还关心自己,并未在意其他,欣然点点头,亦叮嘱道:“徐郎,你也是,千万小心。”

    徐还柔声安慰道:“放心好了,从北国归来,一路那样多的艰险我们都过来了,而今这点风浪,不算什么。”

    “嗯!”柔福帝姬依在徐还胸前,悠悠道:“早点把金贼赶走,我可不想被他们误了婚期。”

    徐还笑道:“怎么?这么想早点嫁过来?”

    “难道你不想尽早娶我?”柔福帝姬凤目微瞪,佯作嗔怒。

    “当然想啊,自然是想早些将我的小娇妻娶回家,便可日日这般,正大光明地将你抱在怀里。”徐还揽着柔福的纤腰,嘴角浮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嗯!”柔福帝姬脸上泛起些许红晕,悠悠道:“先前瞧见红玉姐韩夫人的孩子,白白胖胖,甚是可爱。若能早日嫁过来,我便也能为徐郎早些添上一儿半女。”

    心中欲望与恻隐同时被触动,徐还很想说一句“这还不容易?”但旋即想到大敌当前,哪能这般分心?

    再者,虽说与柔福帝姬已经有过夫妻之实,但终究尚未公开成婚。这年头没有靠谱的安全措施,若是一不小心未婚先孕可就尴尬了,因而只好压下心情。

    收拾心情,徐还正色道:“嬛嬛,待会我教你一些清洗、包扎伤口的方法,以及军营卫生条例,你好生学着,记牢了,然后去找韩夫人,教给所有的娘子军。”

    “包扎伤口?什么卫生条例学这些干嘛?”柔福帝姬一头雾水。

    徐还道:“我知你们娘子军巾帼不让须眉,但冲锋陷阵还是让男人来吧!娘子军便随军而行,作为医护兵,救治伤员便是。”

    “这样啊”

    “救治伤员也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作用不比冲锋陷阵差多少,尤其是我教你的这些东西。此事做好了,你们娘子军绝对是大功一件。”

    徐还神色凝重,叮嘱道:“你转告韩夫人便是,她出身将门,又跟随韩将军久在军旅,定然省得这个道理。”

第二二三章曹娥江() 
江南战事,果然一触即发。

    在吕颐浩的统领下,宋军将领这边才刚刚分头布置,前线便传来消息。

    金兀术亲率兵马直取湖州,和预料的相似,显然是冲着临安而来。与此同时两路前锋一个往明州,一个往越州。

    明州便是后世的宁波,皇帝赵构而今更前往那处,准备登船出海,金军此举意图何在再明显不过。

    越州则是山阴绍兴,是前往明州的必经之地,金军进攻此处,不外乎两个目的。其一是防守临安方向的宋军支援明州,摆明了是要置赵构于死地;其二,拿下越州,等于截断了从临安南撤的道路。

    金兀术的意图十分明显,赵构和临安,欲二者兼得。

    情势紧急,吕颐浩赶忙调兵遣将,因为如此局势早有预料,甚至可以说是他们期待情景,故而众将不慌不乱,立即从容布置。

    刘光世二话不说,便率领兵马赶去湖州,虽说城池并不高大,水乡平原也无险可守。但作为到达临安前的一道门户,湖州多少还是要守的,哪怕只是一两日。

    至于其他将领,也都各司其职,宋金兵马交锋在即,大战一触即发。

    阿里与浦卢浑是兀术麾下的两员大将,此番担任征伐江南的先锋。

    他们率领四千轻骑兵,轻装简行,快速奔袭,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早赶到明州,拦住意欲出海的宋帝赵构。

    临走之时,四太子曾千叮万嘱,兵贵神速,让他们尽快确定赵构的行踪,最好是在陆地上捉到赵构。

    兀术也心里有数,作为白山黑水间崛起的游牧民族,他们的骑射功夫一流,骑兵在陆地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

    然而一旦到了水上,他们的劣势便很明显。说句实话,如果不是杜充先是参与兵败无心防守,而后倒戈相向的话,金军渡江并非易事。

    大宋若以水师战船严密防守,凭借长江天险,完全可以一战。金军虽然攻占淮南,抢夺到些许战船,但全无水师作战经验,与江南宋军相去甚远。

    江河之上尚且如此,海上就更不必说了,若让赵构出海,再想擒杀绝非易事。兀术心里很清楚,想要灭宋必须以最快速度擒杀赵构。

    否则只要皇帝仍在,便能聚集到汉人为其效忠,抵御金军。虽说兀术很自信金国有实力一直打到南海之滨,但战线无疑会拉得更长,需要耗费的时间更多。汉人有句话说的没错,迟则生变,他不希望看到那样的局面。

    所以,能在陆地上解决最好不过。

    阿里作为心腹骁勇战将,很好地领会到了兀术的意图,一路几乎没有停歇,绕开湖州、临安一线,直奔明州。

    尤其是在路上确认了赵构逃往明州,意图乘船南下福州的消息后,且随行嫔妃官员众多,车驾行驶缓慢。

    阿里闻讯,颇为信息,赵构这般拖家带口,龟速前行,无疑给了他成功追杀的可能性,自然更加不敢耽搁。

    他们运气也不错,宋军主力似乎都集中在湖州、临安一线,他们绕道而行。一路上除了些许小股宋军之外,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