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氏荣华-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左右看了看,凑近她们压低了声音道:“姑姑虽未明说,但我听那意思,你们多半会没事。”

    尚丹竹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问,“当真?”

    林玉滨想了想后道:“只要来江南主办的是四皇子。”

    尚丹竹和尚丹菊相视一眼,小声道:“早听说四皇子和林姑姑关系好,这是真的吗?”

    林清婉虽未把争位的事与她说,但林玉滨耳濡目染,多少也能猜到些,所以点头道:“四皇子很看重我姑姑。”

    尚丹竹和尚丹菊便松了一口气,拉着林玉滨的手道:“大恩不言谢,现在说谢字倒显得太轻了。”

    林玉滨就握住她们的手道:“我们是姐妹,何必客气?你们要谢也是谢我姑姑。”

    尚丹竹摇头,“你要不跟我们好,林姑姑才不会帮我们呢。”

    尚丹菊心中深以为然,没看他爹出事,祖母连一句求情的话都不敢和林清婉说吗?

    显然也是知道林玉滨跟父亲不亲,所以不好和林清婉开口,两个女孩现在还不知道他们爹私底下做的事。

    本来尚老夫人倒是想提,但在审过长平后,别说和林清婉求情了,她现在只希望林清婉忘记老二这个人。

    纵然心痛,尚老夫人也知道此时不是她能感情用事的时候。和以前的肆意相比,现在尚老夫人可称得上小心翼翼。

    她尚且如此,更别说尚二太太,对着林清婉,她心虚气短不已,生怕她趁此算赵林两家的恩怨,但见她好似忘了一样,心中既松了一口气,却又时时提着,生怕她什么时候就提了起来。

    林清婉收了盒子,交给白枫带好,她道:“定亲的事不急,我们两家这儿先说好,等明杰回来了再办。”

    “这是自然,不能委屈了玉滨。”

    现在尚家正是风雨飘摇之际,此时定亲只怕玉滨和明杰都要遭非议,而且家里能准备的东西也有限。

    不管尚明杰还是林玉滨都是尚老夫人疼爱之人,她哪里舍得他们这么委屈。

    两边说定,林清婉让尚老夫人安心,便提了告辞,至于尚家分家的事则不应由她来提。

    林清婉带着小方氏和林玉滨回去了,尚明远犹豫了还是去找尚老夫人,小方氏说得对,此时分家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反正他们家的爵位肯定是保不住了,再混在一起还有什么意思?

    出了尚府的林清婉没回别院,而是吩咐车夫道:“去刺史府。”

    周刺史并不在刺史府中,长司不敢怠慢,请了林清婉进去坐,毕恭毕敬上了茶后退下,连忙让人去叫周刺史回来。

    林玉滨问,“姑姑是要向周大人求情吗?”

    “通敌大事哪里是周刺史能做主的?”林清婉抿了一口茶道:“我是来问些事情的。”

    “姑姑,”林玉滨忧心的问,“外祖母他们真的能没事吗?”

    “只要周大人在你二舅母说的那些地方找到人,我就能保证他们没事。”即便抓不到人,她也能保他们,可她并不想把话说得太满。

    梁帝仁厚是好事,却不应该被人认为是良善。

    一个皇帝仁厚是明君,良善却不会成就明君。

    京中诸臣同样如此认为,所以哪怕尚平自首,且告发赵捷,可以从轻发落,却不能太过仁慈。

    所以驳回了刑部革职的建议,多位朝臣和皇帝建议,“尚平是无通敌之心,然而其为私利,明知是与敌国商人交易,也依然售卖铁和粮食等战备物资,与通敌无异。臣等认为,即便从轻发落,也不该是以走私罪,而是以通敌罪论处。”

    “不错,不然将来没抓到一个通敌之人,对方都说无心通敌,只是走私,那长久以往国何以为国?”

    他们不谈尚平之前走私的事,就说开春那会儿他做的那笔带有战备物资的交易。

    笑话,朝中多少大臣参与走私生意?

    尤其是那些武将,身上就没一个干净的,用走私罪叛尚平,最多流放,再从轻发落,关牢里两年就放出来了,皇帝又仁厚,再宽一等,得,革职回家就好。

    刑部显然就是出于这样的考量做出这样的刑罚意见的,可朝臣们不乐意,这样一来还有什么震慑作用?

    尤其是这次赵捷叛国的影响极其恶劣,他跑到了楚国,他弟弟现在还没被抓到,如今只能拿尚平开刀了。

    所以群臣上折,尚平必须严惩,他自首,陛下仁厚,那就在严惩的基础上从轻发落就好了。

    工部尚书便提议道:“不是已经查明他通敌走私皆是瞒着家里的吗,与其对他从轻发落,不如落在他家人身上,也好警醒世人,哪怕是自首了,有些罪也是不能开脱的。但为了鼓励将来犯事的人自首,倒可以对其无辜的家人网开一面,但凡还有良心,人总是会念着家人的。”

    “通敌乃是诛族之罪,他就算不是有心,家人最轻也得流三千里。”刑部尚书出列道:“从轻发落,或可流六百里或就近关押服劳役。”

    工部尚书抽了抽嘴角,忍不住道:“首犯你只革职,对其家人你竟要流刑?”

    刑部尚书不服气,“我是以走私罪判之,不是你们说不符,要以通敌罪判之吗,这就是通敌的量刑标准。”

    这可和林清婉交代他的相去甚远,但见其他人都一副赞同的模样,工部尚书抽了抽嘴角没说话,反正等四皇子到了江南还得上折讨论,此时太为尚家说情了也不好。

    没有反对意见,基调便定了下来,但这件大案肯定不可能如此轻易就定下,还得等四皇子到了江南调查,收集足够的证据后大家才能最后定案。

    除了庚午之祸,这可是大梁建国以来最大的一个案件了。

    想到当年庚午之祸死的人,此次赵捷叛国虽远远比不上那次,但造成的震动也不小。

    跟赵捷来往甚密,与他同地为官的,没看礼部尚书自事发后就不上朝了吗,其家人如今都被束缚在陈家,轻易不得外出。

    没办法,谁让他闺女是赵捷的妻子呢。

    还有卢真,就算大家都知道卢真与赵捷关系不太好,可他也是他的直属上司,陛下虽未下旨查他,这段时间却没少申饬他,并派了御史前往灵州查案。

    前几天朝臣还担心皇帝会趁此收走卢真手上的兵权,从而引起内斗呢。

    但目前看来双方都很克制,皇帝虽申饬,却没打算收兵权,卢真也老老实实地,并未仗着兵权做什么事。

    皇帝和卢真都不傻,此时辽国蠢蠢欲动,竟然还派人刺杀四皇子嫁祸楚国,而赵捷又跑去了楚国,他们是有多傻才会这时候内斗?

    皇帝既然还信得过卢真,继续将灵州和卢家军交给他,卢真自然会努力守好边关。

    想安安稳稳过一两年的梁帝颇为忧伤,捧着茶叹气道:“算起来,朕这十年来就没过过一天安稳日子,几乎年年都要出些事,本还以为江陵初定,楚国也要休养生息,国内又风调雨顺,今明两年可以过个安稳日子,却没想到还是毁了。”

    刘公公默默地给他添茶。

    看着在茶杯中漂浮然后慢慢下沉的茶叶,梁帝更忧伤了,“朕年纪大了,楚国和西蜀皆定了太子,我大梁却未必定下,若是……”

    “陛下会长命百岁的,”刘公公连忙轻声道:“且几位孩子都孝顺,您实在不必忧心。”

    梁帝摇了摇头道:“孩子们是孝顺,然而治国不是孝顺就可以的,老二……”

    梁帝顿了顿,心里有些梗,他微微转头,掩饰微红的眼角,叹息道:“我一开始倒是属意他,毕竟他占了长,可他心胸太过狭隘,南征时明明不懂军事,却非要插手,这些都可以教,也都能改,可他怎么能为了私仇就置国家百姓不顾,竟然和楚国联合?”

    这才是梁帝最不能接受的一点,他儿子心胸狭窄,他可以教,他不懂军事硬要插手,他也能教,可这联合外敌报私仇他要怎么教?

    国家和百姓是梁帝的底线。

    他重重的叹息一声,“老五那样的性子,别说他年纪小,就是年纪合适我也不敢用啊,老六倒是老实,可就是太老实了。”

第三百五十二章 到达

    刘公公心中一动,便笑道:“那不是还有四殿下吗?”

    “老四啊……”梁帝怅然,“那孩子太优柔寡断了……”

    在以前,梁帝觉得老四也是不错的,可现在有了不一样的期望,他便处处看不上了,叹气道:“还是得教教,那孩子守成还行,可这乱世哪能守成啊,我要是再年轻十岁就好了……”

    刘公公默然不语,知道此时梁帝并不需要他的回答。

    “做父母的总有操不完的心,”梁帝突然问道:“那个做了老四替身重伤的小官是尚平之子?”

    刘公公瞬间便想到了前两天皇帝收到的那封信,背弯了弯,恭敬的道:“是,听说年纪比四殿下还小呢,出了名的青年才俊,倒是可惜了。”

    皇帝微微颔首,“是可惜了。”

    不知想到了什么,嗤笑了一声道:“有比他更可惜的人,然而情之一事……”

    想到皇后,皇帝摇头失笑,“谁能说得清呢?”

    林玉滨配他是可惜了,但感情的事说不清,何况他们的事还不止是感情而已。

    当年他娶皇后也是闹了好一场,好多朝臣都上书,明里暗里的表示他要是娶了皇后以后不会幸福的,最后还是林颖做主帮他娶了皇后。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夫妻间虽有遗憾,却从不后悔,皇帝眉眼间都柔了下来,对刘公公道:“给江陵去旨,给那两孩子半年假期,让他们回家去吧。”

    “陛下说的是小尚大人和小林大人?”

    “不是他们还是谁?”皇帝笑道:“他们年纪也不小了,正好回去娶亲。”

    刘公公就笑,“陛下也太疼林郡主了,她就那么提了一嘴儿,这尚家到底落下了,要是以后林郡主心中又后悔怎么办?”

    “她不会后悔的,”皇帝自信的道:“她做这么多不就是想成全了侄女,又给林家留一条血脉吗?朕说呢,好端端的,老四怎么想起说要把爵田给她当永业田,原来在这儿等着朕呢。”

    林清婉来信为尚家求情,公私皆说明了情由,梁帝虽未回信,但心里是认同的。

    反正他本来也没想严惩尚家。

    毕竟尚家跟赵家不一样,牵涉其中的只有尚平一人,甚至尚平自己也没有主观通敌,又主动自首,本来他还想给她一个面子轻判尚平的。

    不过听工部尚书的话,林清婉并不希望尚平被轻判太多。

    皇帝原先还不解,但心思一转便明白了。

    尚平要是安然无恙的回了江南,只怕玉滨的孩子很难姓林了,且纠纷还多。

    尚平不回去,那尚家就是尚明杰和林玉滨做主,几个孩子姓林,几个孩子姓尚,还不是他们小夫妻说了算?

    皇帝微微一笑,“这孩子越发算无遗策了,以前手段还稚嫩得很,现在,只怕朝中那些老臣都及不上他了。”

    刘公公就笑,“这也是陛下教得好,郡主刚上京时还诚惶诚恐呢,结果您和娘娘调教了半年就把人调教出来了。”

    皇帝也摸着下巴道:“这孩子是越发自信了,我也只不过给她撑过几次腰罢了,她怎么就这么有底气了?要是老四也能和他一样就好了。”

    刘公公继续给他倒茶,“四殿下就是顾虑太多了。”

    “他是皇子,婉姐儿一个姑娘都豁得出去,他一个男子顾虑这么多做什么?”

    说到底梁帝还是对四皇子不满意,他要是再果断一点就好了,最好再英武一些,作为乱世君王,武可比文重要。

    “只希望他去了江南能多跟婉姐儿多学学。”

    四皇子可不知道他爹正对他很不满,他此时刚到江南呢,他是快马加鞭跑来的。

    鲁侍郎等使团的人都留在了江陵,他带了一队兵马过来。

    没有径直去江都,而是先来了苏州,周刺史带着官员们迎出了十里,林清婉想了想,觉得也要去刷一刷好感度,于是拉着林玉滨也去了。

    四皇子很疲惫,并无心应付地方官员,所以勉力了大家几句便看向林清婉,“三妹,哥哥的宿食可就拜托你了。”

    林清婉见他眼睛通红,灰头土脸的,便让开一步道:“那就请四殿下上车吧,正巧,我家别院离这里不远。”

    哪里是不远啊,十里长亭再过去一点就是林家别院了,此时举目望去,左手一边就全是她的爵田。

    四皇子虽未来过,却也知道她有一大片的爵田就在西郊。

    上了马车,他撩开帘子四望,问道:“这边就是三妹的爵田?”

    林清婉颔首,“正是,四殿下是怎么看得出来的?”

    “看这地里劳作的人井然有序便看出了,且举目望去,能在地上如此大规模的种桑植果的能有几人?”

    林清婉微微一笑,给他倒了一杯茶,然后撩开帘子对正犹豫不决的周刺史道:“周大人也去我那儿坐坐吧。”

    周刺史便松了一口气,他还有许多事要汇报呢,可看四皇子累成那样,他不知是不是该继续跟着。

    但那件事却不能等,而他手上人手不够,见四皇子带了这么多兵马来,他这才动了心思。

    本还在为难,听林清婉让他跟着,他便不由对她微微行礼,感激她的善解人意。

    四皇子看到他们的互动,微微一笑,等马车走出了一段才道:“三妹与周大人倒是相处得融洽,难怪不愿意换个苏州刺史。”

    林清婉就笑,“说起来这事还未谢过殿下呢,要不是你从中周旋,周大人也留不下。”

    “要不是三妹能让王祭酒先上书,我也不好贸然提起。”毕竟有结党营私的嫌疑。

    不过想到这一调换后发生的事,四皇子都忍不住感叹林清婉的高瞻远瞩。

    “三妹是早知道江陵会发生的事,这才把王宴调去江陵,留下周聪?”不然以周聪的性格为人去了江陵,只怕要被赵捷连骨头都吞了。

    林清婉却摇头道:“我哪有那本事,不过是凑巧罢了。不过我知道周大人是一定不适合江陵的。”

    “我与他相识近六年,熟知他的秉性,他这样的人就适合苏州这样的平和之地,若是去了边关,尤其是被人把持权利的边关,倒不是说他没有能力,而是他的手段……”林清婉想了想道:“嗯,不够凌厉?”

    四皇子想到王宴的为人和手段,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知道,是不够无耻,三妹不知道王刺史到江陵后的那些手段,江陵那些士绅和豪族可是被他弄得灰头土脸的,就是赵捷也没讨了好去。”

    林清婉点头,“但王宴这样的人要是来了苏州,虽然也不会太差,可苏州一定不会像现在那么平和。”

    四皇子一想也是,苏州多士绅,尤其是现在聚集了不少读书人在此,只怕有不少人看不过王宴的那些手段。

    “所以当官不是只看手段品性的,还要看适不适合,”林清婉趁机道:“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周刺史和王刺史,谁也不能说他们谁比谁差,可若把周刺史调去江陵,王刺史放在苏州,他们肯定不会有现在这么好。”

    四皇子若有所思,片刻后看向林清婉笑道:“多谢三妹教我了。”

    林清婉一笑,“是殿下好学,且这种事陛下肯定有教您,我不过白多嘴一句。”

    说着话,一行人便回到了别院,林清婉让人领着四皇子去洗漱,这才又回前院,林玉滨正在招待周刺史。

    见林清婉过来连忙起身,“林郡主,殿下那里……”

    “殿下连日奔波,先下去洗漱了,一会儿会召见的。”林清婉看向林玉滨道:“你去读书吧,再过不久就要毕业了,可不能松懈了。”

    林玉滨知道姑姑不想她听这些事,便行了礼后退下。

    周刺史看她离开,忍不住问,“上次郡主商议尚家的事时不是还让县主听吗,怎么这次……”

    “那是让她学习的,这次她却不必学。”

    周刺史略一思索便了然,此次他们针对的是辽国的细作,可不只是捉拿而已,讯问,或不能活捉时怎么解决,太过血腥了,的确不适合一个小姑娘听。

    四皇子知道周聪肯定有急事,不然不会赶着这时候给他禀报,所以简单的洗漱过后就捏着一块点心便吃便出来。

    三方坐下,周聪开始汇报他这两天查到的消息,根据尚二太太列出的地方,他们一一派出谨慎的人去调查,果然发现了辽人的踪迹。

    而且他们似乎笃信不会有人发现这些据点,有两个地方的人搬走了,其他地方的人皆没有动静。

    而且他们顺藤摸瓜还寻摸到了好几个尚二太太没有说的地方。

    周聪认为这样的地方肯定还有,只是他们一时查不到而已,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没有动手。

    “最好一次性拿住他们,这样才能封锁住消息,审问后好牵出更多的据点,”周刺史道:“可这样一来我们的兵马就不够用了,毕竟我们查到的地方好几个都不在苏州,而是遍布江南各地。”

    四皇子脸色阴沉,忍不住拍桌子道:“借着赵家,江南都快成了辽人的后院了,而我们却一无所知。”

    周刺史羞愧的低下头去。

第三百五十三章 掺合

    周刺史借到了兵马,联合各地的衙役,驻军,几以雷霆手段抓捕在江南的辽细作,甚至将整个江南封锁。

    封锁道路,但难得的,百姓并未恐慌,反而积极的发挥自己的特长,辨认陌生人,帮着衙门抓了好几个侥幸逃走的辽细作。

    周刺史连夜派人审问,又摸出了其他地方的据点,整个大梁都开始在拔除辽国的据点。

    辽国经营三十多年的情报网瞬间瘫痪,四皇子很开心,“看他们下次还怎么刺杀孤!”

    这次他在江陵遇刺,许多信息便是这些细作传回去的。

    林清婉想了想问:“殿下知道是辽人下的手,可告知楚国了?”

    “当然没有,”四皇子又不傻,只要这事一日找不到证据是辽人做的,那楚国就理亏一日,他理直气壮的道:“刺杀是在楚国发生的,自然得楚国给我们一个交代,所以他们在找证据呢。”

    “楚国未必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