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初当王爷-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振从腰间解下印玺,示意虎二递给他。

    那书生接过印玺,见上面刻着盱眙县男几个大字,赶忙叩首道:“原来是盱眙县男大驾,小的这就带路。”

    说着起身对乡邻喊道:“大伙不要怕,他们不是什么坏人,是盱眙那边儿来的军山营,军山营知道吗?”

    有乡亲问道:“可是逃荒而去的李老汉孙子来信里提到的军山营?”

    “就是他们。

    这位是盱眙县男,”那书生道。

    朱振见乡亲们的情感真挚,确实不像流寇,这才稍稍放心。

    那书生与乡邻打完招呼,对朱振说道:“爵爷,云香溪离这里不远了,你们这一路辛苦,去我们村子里歇歇脚吧。”

    朱振点头,示意他引路。

    那书生被虎二带上战马,就坐在虎二怀里,由他引路。

    而三千军山将士则分出不少斥候,继续侦查,以防周围有埋伏。

    那书生还是第一次骑马,有些惊慌,待虎二载着他走了一阵之后,这才稍稍放心,不过煞白的脸色却是一时之间缓不回来。

    见虎二一言不发,便扭头去看身后的队伍,见那数千装束怪异的士兵用手杖杵地,脚底下的两块板便开始飞速的在雪地上奔驰,更是惊奇,不过有刚才杨勋训斥的回忆,也不敢瞎问。

    只是感觉这支队伍很厉害的样子。

    而其他村民也坐上了粮车,看着朱振队伍里一袋袋的米面,还有肉食,倒也稍稍放下心来,这看起来像是一支赶路去打仗的部队,不像是要抢劫的样子。

    村路里的百姓似乎被抢劫怕了,见到有马蹄声,早早的就开始从村口集合。

    社长站在村边儿溪头的小桥上,看着一群装束怪异,穿着雪袍的兵士,挥舞着手里的拐杖,大声呼喊道:“有贼兵来了,女人赶紧搀扶着家里的孩子和长辈过桥,男人们跟我一起挡在这里。”

    村里的青壮也闹闹哄哄的,拿着家里的农具,呼喊着,“跟这群乱兵拼了。”

    只是当他们见到这支队伍如同在雪地里翻滚的雪龙一眼望不到尽头,拿着武器的双手也开始止不住瑟瑟发抖。

    “社长,看着规模,今日怕是麻烦了。”

    社长身边是一个老学究,但是很精神,被几个年轻人抱着放在了一颗歪脖子书上,正在眺望这支大军。

    那社长此时倒是平静了许多,笑着说道:“年轻的时候,一直听父亲将起当年他随着大宋文天祥丞相抗击北元鞑子的故事,一直憧憬着做个大英雄。”

    “可一直没有机会,当过几次兵,上了战场都尿了裤子。”

    一群年轻人为了壮胆,纷纷说起了社长的糗事。

    这社长却不是死要面子的人。

    “你们懂个屁,之前怕死,那是因为死了家里老小就没人照顾了,但是今天这场面,我等不死,孩儿们可就麻烦了。

    老东西,今日可敢随某赴死?”

    骑在歪脖子树上的老学究哈哈大笑,颇有几分英雄气概,恍惚间回到了年轻时代崇拜游侠,挂剑出游的场景。

    “怕死?

    拍死也敢当孩儿们的老师吗?”

    说着老学究还像模像样的从腰间解下丝绦,在树上折了根树枝,当做旌旗,挥舞着说道:“孩儿们,看我令旗行事。”

    “老先生,放心吧,我们就算是死,也要弄死几个匪兵。”

    女人们抱着孩子,哭爹骂娘的诅咒者匪兵。

    “这群天杀的王八蛋,前些日子不是刚抢劫过吗?

    怎么还来!”

    “娘,他们看着不像是坏人,像是天兵天将啊!”

    说话的孩子对脚踩雪橇的军山将士很是好奇,畏惧倒是没有多少。

    旁边年纪稍大一些的小家伙立刻给了那孩子脑袋一巴掌,说道:“你傻啊,上次来了一群兵,把家里的粮食都抢了,要不是我家地窖里还有点儿存粮,咱们不都饿死了。”

    “快走,咱们走的快一些,一会儿社长他们或许还有活路。”

    孩子们的奶奶怀里抱着老母鸡,提着鸡蛋对孩子们呼喊道。

    “乡亲们,不要跑,自己人!自己人!”

    那书生见到这种场景,赶紧下马。

    朱振也是第一次在朱元璋辖区遇到这种场面,感觉很是尴尬,也赶紧让兄弟们停下脚步。

    “是李翰文!”

    村长气的用拐杖猛地戳地面。

    老学究翻身想要下树,结果发现屁股被树上的雪渍粘住了,便咒骂道:“小崽子,老夫教你读书,是让你出卖村子的吗?”

    “你们几个赶紧过来,老夫要打死这个王八蛋。”

    几个壮汉喊道:“老先生,如何用您出手,我们便替你弄死这个混账!”

    说着便跑了过去,还不等李翰文解释,便对着李翰文要打,虎二骑马过来,瞬间被一群壮汉包围。

    老社长喊道:“随老夫杀!”

第二百五十九章 村民的难处() 
别看老先生一把年纪,但是动手的时候可不含糊。

    别看虎二人高马大,但是本心却是个善良的人物,如何会忍心对一群可怜村民动手。

    只是连忙解释,“老人家,误会,咱是应天吴国公的兵马。”

    那老村长听后,一点儿都不信,指着虎二身后大军那怪异的装束骂道:“狗杂种,想要骗骗老朽,吴国公的兵都穿大红胖袄,怎么可能是你们这鬼样子,乡亲们给我打。”

    那老学究也在树上摇着旗,大声喊道:“村里的老娘们,给我跑快一些,跑慢了就来不及了。”

    “壮子,你叫几个人守着桥,等我们都死了,就把绳索砍断。”

    虎二委屈,被打了一顿还不敢还手,只能死死的护着自己。

    而那李翰文更是悲惨,一会儿的功夫就鼻青脸肿。

    朱振见虎二解释不清楚,这群乡民肯定是被乱兵欺负怕了,根本听不进去解释。

    于是大手一挥,大军直接压上,也不伤人,只是把所有人围在桥边。

    大军行动,自然效果明显,顷刻间一群人便被驱逐到了溪边。

    一群青壮见事不可为,赶紧将吊桥的绳索砍断。

    不过他们却没有过河,选择与社长他们共存亡。

    虎二被一群斥候救了回去,此时已经鼻青脸肿。

    “大人,您就任凭那群愚民打您,您也不还手?”

    士兵救回虎二之后,帮忙包扎伤口,一脸不平道。

    “还个屁的手!百姓不信任我们,还不是我们自己的过错!”

    说着,虎二又忍不住咒骂了一通张士诚不是人。

    朱振示意家丁拿着印玺和朱元璋的军令前去给那社长看。

    那社长正挥舞着拐杖,放生咒骂着,若不是一群盾兵用盾牌死死的拦着,那老人家还想朝着军士们吐几口吐沫。

    “老人家,这是我们爵爷的印玺和吴国公的军令,您仔细看看,咱们真的是误会了。”

    那老学究到底是见过场面的,见这群兵士只是驱逐揍虎二的乡亲,但是并未下杀手,也许真的不是坏人。

    所以自己想要下树,一翻身被冻着的裤子撕扯开来,有没有腰带,瞬间就被脱掉了裤子,露出了白花花的屁股。

    寒风凛冽,冻得老人家瑟瑟发抖。

    立刻有兵士脱下征袍,扔了一件雪白色的大氅过去。

    老学究心里琢磨,反正今天没准儿也活不过去了,就将棉袄穿在身上,还别说真的暖和,之前穿的羊皮袍子也感觉缝隙里冷飕飕的,结果这兵士的棉袍穿在身上还挺暖和。

    “你那狗屁帽子也给老夫来一顶。”

    那兵士咧嘴一笑,将包裹在头上的狗皮帽子也扔了过去。

    这个时候,这个士兵的外形才完全展现出来,身穿大红色鸳鸯战袄,头戴雁翅亏,腰悬雁翎刀,威风凛凛,英气逼人。

    那老学究离近了一些,这才看的清清楚楚,又上前摸了摸说道:“你们真的是吴国公的兵?”

    那士兵憨笑道:“自然是真的,还能骗老伯不成?”

    那老学究接过印玺和军令,仔细观瞧,这才大吃一惊,赶忙领着社长跪在朱振对面,大声喊道:“老小儿无知,冲撞了爵爷,请爵爷恕罪。”

    那老社长也知道自己领着村民闹了个大乌龙,只是嘴笨舌笨的,不敢乱说话,只是跟着老学究一起磕头。

    朱振笑道:“我们也是为了行军方便和隐秘,这才做了白袍,导致双方误会,也不全怪诸位。

    起来吧。”

    “将军,请随小老儿回村休息。”

    村长憋了半天,这才憋出一句话来。

    朱振挥手,示意大军跟进。

    别看张士诚把朱元璋辖区搞得乱糟糟的,但是提起朱元璋对百姓的仁义,乡亲们还是颇为认可的。

    这也是朱元璋到了应天之后,开始收敛劫掠,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结果。

    百姓们没有多大的追求,只要能过安稳日子,吃上口饭就行。

    之前如此防范,全都是因为被抢劫怕了。

    虎二在老学究的带领下去安排民房住宿,沐英和常茂却领着一群辅兵前去重新修桥,之前的桥梁已经损毁肯定不能用了。

    一群妇人、孩子和老人可怜兮兮的站在小溪对面,若是任凭冷风这样吹着,第二天肯定得感冒。

    李翰文混迹在修桥的队伍中,不时的埋怨,说什么你们眼瞎啊,连吴国公的队伍都不认识,平时不时学过几个大字,连军山都不认识吗?

    一群青壮心里虽然愧疚,但是嘴上却不饶人,谁让每次张贼来抢劫,你都是跪在地上哀嚎,连反抗的用意都没有。

    有的年轻人则跟在李翰文身旁,小声嘀咕,“瀚文,你跟刚才那些军爷认识,能不能给咱介绍介绍,咱也想参军,太威风了。”

    李翰文无语道:“刚揍了我,还想进军山大营,做你的大梦去吧。”

    刚才虽然闹了一场大误会,但是军山大营帮忙修桥,双腿踩在冰冷的溪水里,懂得瑟瑟发抖的样子,确实赢得了乡亲们的尊重。

    雪后溪水确实结了冰,但是很薄,双脚踩上去,小溪上的冰立刻就会开裂。

    中央处甚至能到腰间,可是为了百姓,军山的汉子依然咬牙坚持帮忙打完桩,重新做了一座临时的木桥,将乡亲们接了回来。

    这乱世大家都求活,见到这种给人安全感的男人就稀罕的紧。

    不一会儿的功夫,沐英这种大小眼的家伙,就已经被村中的寡妇上下摸了个遍,还将家里所剩不多的面饼给了一块给沐英。

    至于相貌英俊些的傅子介,则蹲在墙根底下擦拭身体,本来寻思拖了衣服干活爽利些,谁曾想到一会儿的功夫,都被摸青了。

    朱振被请到了老社长的家中,社长的夫人是个五十岁的老妪。

    从别人家借了点粗茶,给朱振沏了壶茶,用粗瓷碗乘着。

    老社长现在依然有点儿后怕,但是又有些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朱振肯定不会为难老人家,便开口问道:“前些日子让乱兵祸害,虽然买了些粮食,接下来的日子可还能撑过这个冬天。”

    听闻朱振提及此事,老社长一脸艰难,摇头苦涩的说道:“不瞒爵爷,莫说是现在新买来的这些粮食,便是之前有存粮的时候,也不一定够乡亲们度过这个冬天,这几年老天爷不开眼,长庄稼的时候大旱,等冬天的时候又下大雪,大家想出去找点儿食儿都难。”

    朱振点点头,说道:“社长,你们丢失了粮草,我们也有责任。

    不过我们大军即将开拔,确实没有时间和机会帮你们剿灭这些贼兵,只能是给你们留下些粮草,以度艰难。”

    老社长闻言,期翼的神色变得有些暗淡。

    但是他也理解,像是军山这种精锐行军,肯定是有他的军令在身。

    若是在自己这里耽误了时间可是要杀头的。

    便起身要拜,态度诚恳道:“老小儿替乡亲们谢过爵爷了。”

    朱振赶紧搀扶起社长,想着自己走后,这些乡亲们的日子依然艰难,朱振的心里就出奇的难过。

    这操蛋的日子什么时候能够结束,什么时候能够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

    心中有愧,便不愿意再与社长多谈,饮了茶水,便出门巡视队伍。

    刚出门没多久,就听常茂说道:“振哥儿,我已经排查了,村子里没有可疑人物,也没有人偷偷去外面说些什么。

    不过在村西的山上发现了战马的脚印,我怀疑是敌人的斥候。”

    朱振望着星空,“立下命人连夜去查,如果距离不远,我们就捎带者把这些畜生给吃了。”

    一群可爱的孩童正围着在他们家里借宿的士兵打转,大眼睛很是好奇的看着雪橇。

    “大哥哥,我们玩玩儿你的这个车吗?”

    在孩子的眼里,能够在地上跑的,应该就叫车。

    杨勋也是出身寒门,对待百姓态度倒是很好,别人累的腰酸背疼懒得动,他却愿意蹲在地上小心翼翼的给孩子系上绳子。

    然后交代孩子该怎么在平地滑动雪橇,该怎么注意安全。

    不远处朱振看着小心翼翼教导孩子滑雪的杨勋,嘴角却是泛起一抹笑意。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是不容易发现而已。

    不知道什么时候,傅子介看到了正在远远出神的朱振,也倚在墙根避风,跟朱振小声说道:“爵爷,这群百姓家里苦啊,刚才看到他们分配的存粮,根本不够他们度过这个冬天的。”

    朱振点点头道:“我知道。”

    “爵爷,咱们的兄弟们借宿,乡亲们把他们珍藏的鸡蛋都拿出来给兄弟们吃了,说要报答咱们的修桥之恩。”

    朱振亦点头道:“我也知道。”

    “爵爷。”

    傅子介忽然大声说了一声。

    “你想说什么?”

    朱振问道。

    傅子介看向朱振,一脸不解道:“爵爷,您也是心善的人,怎么能看着这群乡亲们受苦受难,却不出手呢?”

    朱振看了看傅子介,“你先下去休息,我自有打算。”

    “哎!”

    傅子介无奈长叹一声,看着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心里更是难受,但他也知道朱振的难处,大军行军,如果完不成任务,那是要接受严厉的处罚的。

    尤其是蓝玉、耿炳文他们身陷重围,更容不得朱振耽误一丁点时间。

    可是一想起这个村子很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他心里就万分的难受。

    朱振望着村子里零星的星火,喃喃自语,“希望你们别让我失望。”

第二百六十章 乞活营() 
雪夜孤寂,寒冬中的卧牛山仿佛一只被冻死在寒风中的老牛。

    从山脚下的碎石到山顶的古松,仿佛都陷入死已经的寂静。

    寰宇间仿佛除了阵阵寒风,就再也没有了其他的声音。

    在山顶偏西,临近北崖顶的地方,有一块几十米高的望天石,仿佛老牛临死前对老天爷发出的最后呐喊。

    按照风水先生的说法,这卧牛山藏风纳气,过几十没准儿能生出龙脉。

    所以不少山贼都在这里立过门户,乞活营便在此扎下大营。

    说起乞活营,确实多半要归结于朱振。

    就是他在姑苏的一通操作,先后带动了陈家、朱文正两个人以流寇闻名江南,也让很多大势力意识到,那些丢弃了户籍和土地,四处奔走而讨生活的人,其实也可以成为一股庞大的力量。

    再加上军山连战连捷,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些乱世中没有依托的流民,只要给口饭吃,他们就能给你卖命,所以张士诚也毫无顾忌的跟着学。

    只是张士诚毕竟不是朱振,他不敢无条件的将那些流民全部收养起来。

    做到了张士诚这个位置,其实就算是很多时候他想,也不得不依靠屁股来决定脑袋。

    没办法的事情,拥护他的人,都是姑苏最有实力的富绅名流,别看大家平日里大排宴宴,吟诗作对,畅谈千古风流的时候,都露出和煦春风般的笑脸。

    一旦自己触犯了他们的利益,这群富绅名流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将自己赶下台。

    所以张士诚即便是想利用流民,也只能是小范围的利用,但却也挑选了不少精壮的汉子。

    于是,乞活营应运而生。

    眼前这座大营其实只是张士诚手下数十乞活营的一座,在北崖之下,规模大小有个两千来人营地,在中央大帐零零星星的点着些灯笼。

    崖底的位置是库房,里面堆满了他们从各地抢劫来的粮草和牲畜。

    这些粮草会由这些乞活营想尽办法,突破防线运输到张士诚的营地。

    库房旁边儿则是几间漏风的木屋,里面不时的传来女子的哀嚎声和拍打门房的声音。

    里面的女子全都是他们从各地掠夺来的良家女子,供他们享乐。

    乞活营不算是正规军队,物资也由他们自己筹措。

    而且因为他们在朱元璋辖区活动的缘故,所以他们平日里行事,真的可以用肆无忌惮来形容。

    而且但凡是被选拔进入乞活营的成年男子,其家人都可以被张士诚收养在姑苏城外的大营之中,其家人一天两餐,能够勉强有粥食度日。

    若是在乞活营中立下战功,家里人还能吃上三天的肉饭。

    若是不幸战死,家里人则会被分配田地,纳入黄册,成为张士诚治下的正式顺民。

    所以这群残暴的乞活营士卒战斗力竟然出奇的强悍,甚至不少乞活营战斗力比张士诚的正规军都要强。

    只是这些人强梢抢劫,奸淫妇女早就习惯了,根本不能受正规军的约束,不然张士诚甚至有心把他们编入正规军。

    中央帐篷算是此处唯一有灯光的区域,里面不时的传来一阵肆意的残忍笑声,以及女子的哀嚎声。

    大帐中央点着炭火,因为天气潮湿的原因,炭火冒着滚滚浓烟,屋内的汉子们也不在乎,时而猜拳,摇色子,时而端起酒碗猛地喝上几口。

    中央桌子后面趴着个敦实的汉子,满是腿毛的大腿支撑在地上,墙壁上挂着一对铁锤,看样子得有个四五十斤。

    他周围围拢着都是这支乞活营的军官,喝的尽兴也不顾天气,全都坦胸露乳,一边儿喝着一边儿肆无忌惮的讲着荤段子。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