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初当王爷-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王侃却说道:“速速去找些荆条来,今日本官要效仿古人,负荆请罪。”

    而此时军山的军民则开始打扫战场,刚才没摸着上战场杀敌的郭大光头,此时身边儿伴着他那八竿子打不着的老叔,将适才躲避箭雨的炒勺拿出来,当做武器。

    但凡是有个喘气的,便是一炒勺抡过去。

    “这里有个大官,还活着。”

    老叔率先喊了一句。

    “问他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郭大胖子手里的铁锅便是一闪。

    那赵汤刚刚在昏迷中醒来,头上还缠着链子锤,尚未来得及反应,就看眼前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迎面袭来。

    “砰!”

    一声清脆的响声,赵汤的整张脸几乎被拍平了。

    “看见没,这叫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弟兄伙给我绑了这厮。”

    郭大胖子意气风发,摸着大光头知道自己定然是立下了大功了。

    “郭师傅,一会儿吃饭的时候,可得来上一段啊。”

    兄弟们也不跟他抢,今日鏖战每个人都立下不小的功勋,自然没有人跟天天给他们做饭的伙夫去抢夺功劳。

    郭胖子摸着大光回头,洋洋得意笑道:“自然,今日给大家讲一段我是你爹。”

    说着手还习惯性的往老叔身上摸,惹得孩子万分不快,猛地踹了郭胖子两脚。

    “你是谁爹呢!”

    “抓着他们的指挥官了。”

    朱振看了正想去看看,就见王侃赤着背,光着身子缠绕着荆条,鲜血流满了整张背,半跪行礼,“爵爷您以德报怨,卑职心中万千愧疚,特来负荆请罪。”

    朱振看着那些浑身都是伤痕的兵丁,反而问道:“临镇遭到袭击,为何不发兵救援?”

    威虎镇与衡南县毗邻,互成掎角之势,一方丢失便是天大的麻烦。

    罗四上前解释道:“爵爷有所不知,我衡南县兵马不多,若是去救援临镇,怕是衡南县有丢失的风险。”

    其他人皆低下头来,表情很是尴尬。

    其实不是抽不出兵力来,而是大家想着让朱振当替罪羊,所以根本没想过派援兵。

    倒是王侃颇为诚恳,再次行礼道:“我想其中缘由,卑职不说,爵爷也清楚,如今王侃在此,爵爷想打想杀任凭决策。”

    朱振抬起脚,便想踹上一脚,但是想起他们也是热血的男儿,抬起来的脚最终还是收了回来,反而说道:“你们可知道临镇的袍泽拼死而战,无一人头像,最终被贼人将尸体挂成了肉串儿?

    别跟我说你们之前没有发现战事,只是想着嫁祸与我,故意一直引而不发罢了。”

    朱振气势汹汹,这件事情无论如何都必须有人替战死的袍泽背负责任。

    朱振不会去管这个王侃到底是何方人物。

    王侃闻言,心中有万千羞愧,几番想要开口,最终看了一眼所剩不多的袍泽,  一咬牙将腰间的宝刀抽了出来。

    “今日之罪,皆在我王侃一人,我愿意以死谢罪。”

    说着便要横刀自刎。

    却不料手背朱振猛然死死的握住。

    朱振恨铁不成钢的便是一脚踹在王侃腹部。

    王侃瞪大了眸子,指着朱振道:“爵爷,你这是何意?

    我王侃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罪恶,并愿意以死谢罪,你为何还要羞辱我?

    莫非以为我王侃不是热血男儿吗?”

    朱振指着王侃,失望道:“你还好意思自刎,你死了便完事了吗?

    你的罪过可曾有丝毫的弥补?

    你若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死在战场上,也好过自刎而死!”

    尼玛!你死了,你手下的兵马谁指挥?

    你以为这事情一死就能一了百了了?

    朱振与王侃在交谈的功夫,王侃手下的袍泽远远的却发出了一阵阵哭泣声。

    “老刘,你这般战死,家中妻儿老小可如何是好。”

    “我那儿,你死了,我如何与你母亲交代。”

    朱振皱着眉头,问向王侃道:“这是怎么回事?”

    王侃一脸苦涩,解释道:“此战我军损失惨重,兄弟们心中悲戚,家中老无所养,妻儿无人照顾。”

    朱振皱着眉头到:“此等大捷,理应有所封赏吧?”

    郭天赐性子冲,直接说道:“人头没有两三个,如何讨赏,城都被破了,不丢脑袋就不错了。”

    朱振是厌恶透了这些军官。

    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可是他们固然可恨,这些袍泽却是无辜的。

    朱振缓缓摇摇头,对着正在清点战功的杨勋说道:“杨勋,将首级拿出三分之一来,分润给友军,不过只限底层将士,所有军官一个首级军功都不能给。”

    王侃闻言,心中很是感激,一回首身边军官皆明白什么意思,纷纷跪倒在地,感激到:“卑职替兄弟们谢谢爵爷。”

    朱振看着王侃认错态度诚恳,虽然心里有恨,但是却不能说什么了,只是摇头道:“是男人,就别指着别人的恩赐,下次在战场上还给我便是了。”

    说完朱振转身离去,留下一脸怔然的王侃。

    罗四钦佩的摇头晃脑到,“大人,此生若是能够在爵爷手下做事,便是死了也值了。”

    郭天赐也说道:“是啊,大人,活那么大年纪,在战场上厮杀了多少年,也没有遇到过这般讲道义的长官。”

    王侃也点头道:“此等恩情,虽死难报,下次上了战场,某若是为报恩饿死,诸位克知该如何去做吗?”

    诸军官纷纷点头道:“无他,前赴后继而已。”

    军山与朱元璋的军队并不算是一个体系,所以说首级功勋对于朱振来说,并不是多么重要的东西。

    当然,有朝一日,朱元璋登基称帝,自己改旗易帜的时候,这首级便是最重要的军功了。

    “主家,我们抓到了几个了不得人物。”

    朱振正在慰问伤员,对于一些伤重的弟兄,便在战场亲自手术,双手都是血,虎二亲自在一旁擦拭额头的鲜血。

    刚完成一台手术,李进就押着三个人走了过来。

    “给老子走快点儿!”

    朱振很是疲惫,手术这东西比杀人更消耗精神,就说道:“臭小子,不错,把他们先交给杨勋处置,明日再论军功。”

    说起休息,军山大军立刻井然有序的扎营,将被攻破的城墙堵住。

    看着那些面庞冷峻的友军,王侃内心再次涌起感激之意。

    这群人虽然傲气十足,但着实是值得信赖的战友啊。

    相比之下,自己的作为,只能自惭形秽了。

    朱振休息了不消半个时辰,就见杨勋一脸血渍的走进来,杨勋的舌尖舔着脸上的血渍,神采奕奕的说道:“爵爷,这几个人是滁州的人,其中一人唤作刘奇,是邵荣的亲信。”

    这个口供是如何问出来的,朱振自然不会关心,他只是愤怒的踹翻了炭盆,骂道:“彼其娘之,邵荣这老狗竟然来看热闹!看来反意昭然了。”

    杨勋却摇头道:“爵爷,何来看热闹一说,他们是与李伯升交易,恳请李伯升剿灭我们的,只是没想到李伯升胃口那么大,想要将我们一锅烩了。”

    朱振冷笑道:“还想要将我们一锅烩了,我看这邵荣蹦跶不了几天了。”

    说着,朱振似乎想起了什么,对杨勋说道:“将这件事情告诉王侃,并让他写捷报。”

    杨勋皱着眉头说道:“少爷,此战王侃并无多大功劳,若是让他报捷,他若是虚报军功该如何是好?”

    朱振笑道:“不必担心,看到这几个人之后,王侃必然不敢乱写。”

    杨勋有些犹豫,“爵爷,人心难测啊!”

    朱振笑着摇头道:“无妨,还有朱平安呢!别看这家伙阴柔气十足,其实心里也是个硬气的汉子。”

    “那爵爷您还整日取笑他!”

    杨勋更加不解了。

    朱振摇摇头道:“你何时见过与监军关系好的主官?

    况且君不闻这世间有激将法这般说法吗?”

    杨勋听着激将法,心里想的却是朱振刚才话语里的那个君字。

    原来我在爵爷心里也算是个君了啊。

    “算了,还是别想自己的事情了,爵爷这个激将法用的秒啊!”

    杨勋走出大帐,内心很是替朱平安感觉到悲哀,那么一个好好的国公义子,就被爵爷的激将法玩弄于鼓掌之中,可惜了啊。

第二百七十九章 捷报滁州() 
“什么,爵爷竟然让我写捷报?”

    正在一边儿安抚将士,一边儿组织人马准备修补城墙的王侃闻言先是一愣,旋即朝杨勋再施一礼,恭敬道:“爵爷之仁义,王侃服了。

    还请这位大人回禀爵爷,卑职这就去写捷报,待爵爷亲览之后,便送到后方。”

    回到营房之后,王侃自然将自己所见所闻,手书成册。

    其中内容不敢有稍稍懈怠,唯一与实情不同的是,其中己方杀伤占据总杀敌数的四分之一。

    人家敬我,我自然不知道好歹。

    虽然朱振说与己方三分之一的首级,但王侃却不敢全要。

    只是待王侃写完捷报,准备呈朱振亲览的时候,却被祝平安一把抢了过去。

    “此处应该写明爵爷临阵决断之明吧?

    还有此处应该写爵爷亲临军阵,身先士卒吧?

    怎么你这捷报,一丁点儿爵爷的威风都没有写出来呢?”

    王侃大囧,立刻收回捷报,慌慌张张的回去重新写捷报。

    心里暗道,自己怎么那么无知,爵爷让自己写捷报,无非就是保证捷报的“真实性”,以及让自己做做宣传吗?

    不然这般战绩说出去谁会信呢?

    反正若不是亲眼所见,自己无论如何也难以相信三千人的步兵竟然灭了三千骑兵的战绩。

    朱平安见王侃回去之后,入朱振营帐,告饶道:“还请爵爷莫要怪在下自作主张。”

    这一次朱振并未嘲讽祝平安,反而是颔首微笑表示感谢。

    自己率领三千军山儿郎鏖战沙场,不求重利,若是连点儿名声都不求了,那人也着实过于无欲无求了。

    烽火连三月,捷报抵万金。

    几匹骏马朝着朱元璋的驻地冲去,背上插着的八百里加急的护背旗,让驻地的兵马根本无人敢阻拦。

    途径正在修整中的大营,马背上军事立刻呼喊道,“大捷。”

    辕门处持矛而立的军士立刻让开道路,搬开鹿角,看着冲锋的骑士,忍不住说道:“怎么回事儿?

    不是刚说前线拿下衡南县后,主力立刻撤退,只留下部分队伍坚守吗?

    怎么这么快就有捷报了?”

    要知道大量的部队在进攻了一次衡南县之后,就放弃了主动进攻计划,等待主力部队或者名将来指挥了。

    大家着实搞不懂,单凭衡南县那点儿人如何能够打下大捷来。

    “大捷?”

    从前线退下来的指挥官管军总管杨兴正在积蓄力量,准备等到朱元璋大军来了之后,就先与吴国公剪掉扬州的屏蔽,拿下衡阳,然后进一步吃掉扬州。

    结果有八百里加急经过大声呼喊了一顿。

    “捷报!我军衡南县一战杀敌三千余!”

    “大捷!衡南县一战歼灭李伯升主力骑兵三千余!”

    几名骑兵在行辕内呼喊了几嗓子之后,就翻身下马,对管事的军官说道:“衡南县一战,军山大营与王侃前后夹击,灭李伯升主力骑兵三千人,卑职乃是爵爷报捷的家将李进,恳请大人帮忙换几匹骏马。”

    那管事一边儿吩咐人去牵马,一边儿看着这年轻的家将,一脸不信道:“真的假的?

    还三千骑兵,莫不是歼灭了三千的乞活营的贼寇吧?”

    李进昂首自信道:“此地何来乞活营?

    莫非贵军连匪冦都不能尽数剿灭吗?”

    那管事讪讪一笑,却不敢得罪军山的兵马,要知道现在军中不少补给,例如香烟和绷带,那可是军山运输来的,得罪不起。

    换了战马后,李进一个呼哨,带着数名亲兵策马就走。

    接到这个消息之后,行辕的兵马立刻欢呼起来。

    只有杨兴听到这个消息后,若有所思,“既然军山的战斗力如此之高,是不是可以与自己配合,与李伯升再次掰掰手腕呢?

    上一次从衡南县撤退,自己心里可是憋着一口气呢。”

    李进沿途送信,但凡遇到城池军营,必然会呼唤一阵。

    那些当初将朱振拒之门外的军队主官,纷纷跳脚大骂邵荣。

    “你这个老东西,真的是害死人了!”

    。。。。。。。。。。。。。。。。滁州大营。

    这里是军山和应天物资的重要集结地,同时又是各地大军的集结地,邵荣作为地方名义上的最高长官,一时间风头无双。

    可是此刻,邵荣却如何也傲气不起来。

    因为朱元璋来了。

    谁都没有想到,朱元璋第一站选择地点竟然是滁州。

    邵荣的左右暗中数次与邵荣商议是否在军中杀掉朱元璋,邵荣也屡次动心,但是看到朱元璋随军的数千锦衣卫之后,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

    大军之中猝不及防,虽然可以让不少人跟着动手,但是要知道朱元璋在红巾军之中威望颇高,一旦不能短时间消灭朱元璋,援军便会从应天直接扑过来,而自己的士兵是否跟自己一条道走到黑,邵荣也不敢瞎估计。

    不过随着前线的形势越发的紧张,邵荣心里清楚朱元璋早晚是要走的。

    只要他前线打了大败仗,威望跌落,邵荣就准备干一番大的。

    一想到前途的光明,邵荣心情就不错,呼唤手下弄来些许小酒。

    “大捷,军山大营衡南县一战,歼敌三千。”

    啪!酒碗摔裂,邵荣的脸色青紫,一时间没有了兴致。

    军中之前纷纷看好邵荣的军将皆私下讨论,“这小平章大人坐不住了。”

    -----------趁着自己西征,张士诚袭击自己后背,让朱元璋损失惨重,扬州本来是作为陷阱的地方丢了不说,扬州区域大量沦陷,搞得朱元璋内心火气很大。

    从应天出发,各地巡视部队,检查仓储,其余时间全都与身边的谋士和将领们讨论战局,琢磨着怎么给张士诚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

    刘基等人又是扔乌龟壳,又是掐手指装疯卖傻一顿,说朱元璋这两年就能在江南登基称帝。

    将士们瞪大了眼睛,幸福感满满,心里琢磨着朱元璋当了皇帝,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弄个国公侯爷当当。

    而朱元璋心里虽然美的不行,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要先自立为王,但是嘴里还是出言训斥刘基,让他不要妄自忖度天意,自己起兵只是吊民伐罪,替天行道。

    用凉水洗了把脸,这才将吴王这个想法抛在脑后的朱元璋,有些疲惫的躺在椅子上。

    而朱标则听了一肚子的军事计划,正在做整理工作。

    今天邵荣提出不应该将全部兵力囤积向东线,导致西线的摇摇欲坠。

    可是对于接下来的战事该怎么打,他却一点儿建议都没有。

    如果朱振这家伙在这里,他会怎么说呢?

    这小子打仗可是把好手。

    “大捷!”

    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朱元璋的眸子忽然睁开,露出一道锋芒,“快去看看。”

    何文辉立刻走出大帐去查看情况。

    朱标皱着眉头说道:“是不是前线作假?

    不是说杨兴已经退下来了吗?

    难道他还有本事再次打回去不成?”

    要知道朱元璋治军极其严格,即便是今年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人敢假传军功,让朱元璋愉快愉快。

    所以不仅朱标疑惑,连朱元璋都有些恼火,因为在他的布局里,短时间内不会再有大规模的冲突。

    李伯升忙着围困耿炳文、蓝玉也不会抽出太多的兵力再次放肆。

    他们放弃衡南县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杨兴也是自己手底下的老人了,他不会不顾自己的命令,再次大规模的出击。

    还说说今年年头不好,手底下人想要造反?

    朱元璋摇摇头,准备看看谁胡说八道,到时候自己饶不了他。

    很快何文辉领着一行人走了进来,躬身道:“义父,有报捷的将士到了。”

    作为朱元璋的义子,何文辉紧守本分,不骄不躁,其他义子都外放做大事去了,他却可以安守本心,一心一意的做朱元璋的戍卫工作,可谓劳苦功高。

    当李进进入大帐之后,一股沉重的压力扑面而来,让这个骄傲的小家伙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甚至连抬头看朱元璋一眼他都不敢。

    朱标看着李进呆呆的模样,有些想笑,却看到了君山大营独特的肩章,然后就问道:“你可是盱眙县男的部下?”

    李进见不远处那尊贵的少年问起,立刻记起朱振的交代,瞬间将腰板挺直,昂首道:“军山大营信使李进见过国公,见过世子。”

    何文辉干咳一声道:“见到国公还不下跪,成何体统。”

    朱元璋却瞪了何文辉一眼,笑着说道:“小家伙,你不用紧张,跟我说说,捷报何来?”

    朱元璋出身行伍,对于这种年轻精神的军士非常喜欢,再加上他此时不卑不亢的神色,让朱元璋不由得想起了那个许久未见的少年,心里自然更多了几分欢喜。

    “国公,十天前,李伯升帐下三千精骑,夜袭衡南县,县男亲军军山大营救援,一战全歼敌军。

    “全歼?”

    朱元璋一愣,旋即想到是朱振的队伍,便有些信了。

    再看李进,见着少年精气神十足,眼神灵动,一看就是个好苗子,接过何文辉递过来的捷报,也不堪,反而是放到一边儿,问道:“你叫李进?

    今年多大年纪?

    这一战可立下什么功勋啊!”

    朱元璋对待底层军士一向很是宽和,这样这士兵回去之后,肯定会向自己的袍泽宣扬,这种不需要花费便可以收买人心的手段,朱元璋用的很是熟稔。

    这也是邵荣虽然代表着很多红巾军老人,却不敢贸然躁动的原因。

    因为朱元璋在军队里的威望,确实不是他能比的。

    “国公,小的今年十五,此战不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