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初当王爷-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混账!”

    茹太素忍不住怒拍桌子,皱着眉头到:“蚂蚁大小的倭国也敢如此屠戮我华夏百姓,他们活的不耐烦了吗?”

    茹太素不似戚祥这般粗人,当他听到倭寇就知道是东边儿倭国再搞鬼。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心中还有热血,尤其是敢于起义反抗北元的读书人,在他们看来,华夏血统何其高贵,如今听戚祥说来,连倭寇都敢在华夏的土地上烧杀抢夺,他如何能够忍受。

    李进也在一旁说道:“伯爷,您下令吧,只要您一声令下,兄弟们定然灭其国,毁其宗庙。”

    戚祥见众人一脸气愤的模样,倒是率先冷静下来,一直偷偷的打量着朱振。

    他要看看,这位伯爷是不是人如其名,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他又是如何解决的。

    如果只是名声大,他倒是也会奉承几句,但是想要让儿子给他卖命,那是断然不可能的。

    朱振并没发现戚祥在打量自己,反而对茹太素等人说道:“慌什么?

    我平日里跟你们说的攘外必先安内,你们都忘了吗?

    欲要解决倭寇,必须先解决淮安本身的问题。

    不然我们大本营都没解决好,便跟倭寇去硬拼,一来是无根之木,二来,若是当地的势力与倭寇有勾结,我们必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要想解决倭寇,必先解决淮安当地问题,欲要解决淮安当地问题,必先理清盐政。

    处理事情要分先后缓急,不然如何成大事?”

    戚祥听了朱振的话,拍了拍戚斌的肩膀道,一脸肃然道:“斌儿,随为父给伯爷叩头,以后咱爷俩的命就交给伯爷了。”

第三百一十章 叫花子组成的队伍() 
一场战争结束,朱振甚至没来得及享受胜利果实,就急匆匆的赶往淮安,军山和盱眙的百姓都有些莫名其妙,生怕刚到手的幸福日子,转眼就没有了。

    不过军山和盱眙虽然没有贴出安民告示,但是军山的防护却上升了数个等级。

    马二爷从盱眙之前的男爵府直接搬回了军山,并从南京的庄子里再次补充了些年轻后生过来,加强训练的同时,也算是加强整个军山的防护。

    马二爷坐在你大厅的椅子上慢条斯理的喝着茶水,囡囡则安静的抱着本书,似乎很认真的样子,只是偶尔往外瞟的小眼神中透露出来的期待,证明这孩子多么的不情愿。

    忽然,大厅的一块砖被顶了起来,朱平安嬉皮笑脸,满头泥土的从地下钻出来,马二爷很是嫌弃,他喜欢朱振这种铁骨铮铮的汉子,却讨厌极了朱平安,实在是太娘了,整日窝在房间里化妆,为了磨砺磨砺他的脾气也好,亦或是为了将这小子赶走也好,马二爷专门给他挑一些又脏又累的活。

    不大一会儿功夫,洞口便被清理干净,几个短衫打扮的年轻小子从地洞里爬出来后对马二爷说道:“老太爷,地道准备的差不多了,是刘伯温先生亲自设计的机关图纸,真的有什么困难,军山的家业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地道转移。”

    马二爷点点头,对一众小家伙说道:“你们主家去了淮安,但是家业大半却留在了军山,这里是他的根基,无论如何都不能有闪失。”

    朱平安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面镜子,静静的梳理着头发,他也是在最困难的日子里走过来的,知道狡兔三窟的道理,只是觉得马二爷是不是太过于紧张了些。

    “振哥儿怎么刚打完胜仗,就去了淮安,你是怎么想的?”

    马夫人抱着日益顽皮的朱小四对着从战场上赶回来,同样是征尘为洗的朱元璋问道。

    朱振是不仅马二爷的干孙子,更是自己家的女婿,这位温柔的夫人是发自内心的关怀着。

    朱元璋有些嫉妒的瞅了一眼马夫人,见夫人有些耍小脾气的样子,内心忍不住有些想笑,但是涉及国事,却由不得他不严肃。

    在马夫人这里,可没有妇人不能干政这个说法。

    朱元璋也从来不避讳这些,但是夫妻二人谈论国事的事情,气愤总归有些严肃。

    朱元璋负手道:“淮安需要人去镇守,一来保证食盐供应,二来锁死张士诚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朱振是最佳人选,眼下既要对付张士诚,又要防备陈友谅,拿不出那么多兵力来了。”

    “之前这孩子也就是山大王,你这一转手让他做封疆大吏,能成吗?”

    “这种事情谁能说得准,本公当初打濠州,打应天,哪一次敢说有把握?

    这个时代,最考验本事,我们能给他们的只有机会,能不能成看他们自己的手段。

    就拿标儿来说,才多大的年纪,不也跟着我驰骋疆场吗?”

    朱振虽然一不是朱元璋的旧部,二不是朱元璋的义子,但是朱元璋对于朱振的欣赏却比自己的义子,甚至手下的得力臣子更加欣赏。

    之前朱标被擒,应天没有人能解决,朱振硬是凭借出使平江,不依靠应天的任何力量,将死棋下活。

    就这一条,朱元璋其实打心底就感觉朱振,他知道这孩子虽然年轻,但是可以托付大事。

    后来去了军山,虽然有盱眙县男,江南行省枢密副使的称号,但是实际上还是光杆司令,但是人家却能在那里自己打下一片江山来。

    更不要说,衡阳站场,朱振舍命救了朱标一命。

    此等恩情,甚至到了朱元璋都知道该如何偿还的地步。

    从这一点儿来看,朱振比起自己家的孩子,什么朱文正,李文忠来说,都要强很多。

    这也让朱元璋很是忧虑。

    毕竟是外人,再大的本事,也不是那么放心啊。

    马夫人是个很贴心的女人,她一眼就看出了丈夫对于自己手下孩子们的忧虑,将玩儿累了,有些昏昏沉沉的朱小四放在床榻上,整理了一下衣襟说道:“驴哥儿他们不如朱振,这点儿妾身知道,可是他们也都很努力,你看看平安和沐英,甚至驴哥儿,在朱振身边儿呆了一段时间之后,都上进了许多,你就知足吧。”

    “夫人,你信不信,这洪都在驴哥儿手里,他顶多做个看家犬,指着他进取太难了,搞不好最后还得让陈友谅活捉,我给他的可真不少,大都督那是三军之长不说,连朱振的左膀右臂张大舍都给他了,他要是还守不住洪都,以后就跟平安一样,伺候老爷子去吧。”

    正在朱元璋与夫人谈话的时候,有亲卫送来一个锦盒,是锦衣卫的密函,朱元璋看了看,就扬扬手里的密函说道:“我就知道,这小子不会让本公失望。

    不过啊,这小子那么大的本事,让我也是很忧虑啊。”

    其他人的心思朱振不知道,也没有功夫管,因为他遇到了另外一件烦心事。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戚祥所言虽然非虚,但是他看到的海州,乃至淮安,只是他视角中的那一部分。

    眼下,朱振就见到了另外一面。

    在邱斌加入队伍之后,戚祥和戚凤被接到山阳,而朱振则继续巡视淮安。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地的盐商、盐枭还没有找自己麻烦,另外一支力量却迎头而来。

    在山沟里,密密麻麻的盗匪手持农具和竹枪出现在朱振视线中。

    朱振想起了宋濂跟自己提起过的一个历朝历代都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流民和山民。

    很多百姓在不堪朝廷的压迫情况下,会放弃自己的土地,成为没有户籍的人口,这样虽然没有了朝廷的保障,但是相应的,也避免了各种沉重的赋税。

    先前马二爷自然也是属于这种人,那还是在应天脚下。

    更不要说淮安这种远离政权控制中心的存在,朱振能看得出来,领头的山大王,明显是杀过不少人的。

    流民的特性之一,杀人放火,劫掠为生。

    “伯爷,这些都是些乌合之众,末将保证,别管来多少人,只要您将您的亲卫队交给我,我都能一气破之。”

    戚斌一身崭新护卫服饰,瘸着腿凑到朱振面前说道。

    “流民便不是人了吗?

    让他们缺衣少食,那本身就是上位者的过错,今日本伯就让他们敞开了抢了便是。

    别告诉我,你害怕这些流民,想要先下手为强。”

    朱振转头调侃戚斌,别看这厮腿受伤了,但是十个十足的杀才,自己手下的李进等人合伙,也不是他的对手。

    而且这厮还颇懂得战阵之术,加入自己没多久,就让自己的手下隐隐有了一种更上一层楼的趋势。

    “伯爷说笑了,末将怕他们作甚?

    这些人只不过是仗着人多罢了,末将就是有些忧虑伯爷的安危,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末将怕战事一起,突然间末将照顾不到伯爷。”

    “不打紧,你瞅瞅这些流贼山民都是什么人构成的?

    你看看那个拿着锄头的姑娘,有锄头高吗?

    传令下去,不许伤人,让他们抢。”

    戚斌低声应允,但是依然嘱咐李进小心保护朱振,茹太素看向这些流民,眼神之中都是怜悯之色。

    端木雨荷早就见惯了这种民间辛苦,倒是王玉落一脸好奇,偷偷的掀开车帘,不时拿炭笔在纸张上写些什么  。

    一个身材魁梧的秃头汉子,手持一把铡刀,一看就是力气浑厚之辈,大步向前喊道:“我们就是一群吃不上饭的穷百姓,不想杀人,你们是富贵人,比我们惜命。

    把钱财拿出来,这事情就算是了结了。

    否则,这老爷谷就是你们的葬身之地。”

    秃头大汉警惕性十足的看着眼前这支商队,当他们包围这支队伍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不对劲,不光是这支商队没有相识以前别抢劫的商队那样大呼小叫,更是因为这支队伍的护队看起来,比他们更像是强盗。

    尤其是那个瘸腿儿的汉子,眼睛里的神色,就跟刀子一样。

    到了车队,他已经做好厮杀的准备,今天无论如何都会有一场恶战,这么多护卫不可能不反抗的,不过自己没有选择,不拼命自己的乡亲们就活不下去,反正自己人多,用人堆也能得到这些货物。

    看到自己的部下已经控制了马车,大汉这才稍稍放下心来,看这些人都挺壮实的,自己心里还有点儿担忧,没想到竟然是一群怂货,害的自己白担心一场了。

    挥了挥手,那些男女老少推车小推车,风一样的涌了过来,不一会儿,车队周围就挤满了搜刮财物的人。

    他们这还带就地分赃的,朱振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戚斌守在风险系数最高的端木雨荷和王玉落的车厢门口,感觉身后的丑陋女子是添头,还不如不下车,对着来着皱着眉头说道:“今日算你们好命,我们家老爷不让动粗,拿了财货赶紧走,不要惊动了我家老爷。”

    那秃头大汉刚想咒骂两句,就看到身子一凉,一根银针不知道什么时候扎紧了自己的穴道,身子骨的力气瞬间卸了一大半。

    宛娘自从认识了范希尧夫妇,学了不少终南山的手艺。

    这银针使得是越发熟稔了。

    秃头大汉心里一凉,知道自己遇到硬茬子了,赶忙老老实实的退了下去。

    虽然不知道对面既然那么厉害,为什么还让自己抢,但是只要有饭吃,管他那么多干啥。

    秃头大汉刚想约束手下,却不料一个拿着擀面杖的黄面小丫头,一擀面杖悄无声息的敲在了戚斌的受伤的腿上。

    她心里琢磨着,等待着戚斌疼的龇牙咧嘴蹲下的时候,自己拿着擀面杖再给他后脑勺一下,今晚就可以吃面皮汤了。

    她混迹在这抢劫队伍里,用这一招可抢了不少战利品。

    只是让她没有想到的,那个护卫的表情可以看得出非常痛苦,但是却文丝未动,只是表情有些阴冷的可怕。

    那黄面小丫头头发乱糟糟的,举着擀面杖大声喊道:“你们这些丧天良的坏人,我们到现在流落山林都是你们害的。

    今天就是你们还债的日子。”

    小丫头明显非常仇视有钱人,手中的擀面杖竟然再次朝着戚斌砸了过去,戚斌手中的刀猛地出鞘,寒光闪闪,是商品的雁翎刀。

    小丫头明显是吓坏了,呆愣在哪里,一动不动。

    但是戚斌却没有下刀,因为从这小妮子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闺女的影子。

    如果条件但凡允许,这么小的孩子,如何会出来抢劫呢?

    “让那个姑娘过来。”

    朱振的声音传来,戚斌点点头,一把抢过了小姑娘的擀面杖,提着小丫头往朱振那里走,秃头大汉一看不好,想要抢回小丫头,却被邱斌一个膝盖顶在了腹部,铡刀掉在地上,整个人不住的抽搐。

    “谢了。”

    邱斌回头朝着宛娘示意,厚着则看都没看戚斌一眼,重新退回马车。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根小草() 
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让人出乎意料。

    秃头大汉被打倒在地,正在忙碌着搬运货物的流民,竟然没人发现。

    就算是有人发现了,也会睁着眼睛当瞎子,假装看不见。

    他们才不管谁是首领呢,只要不耽误他们搬运货物就行。

    大家都饥饿寒酸太久了,有那么一支肥羊不容易。

    他们不会考虑这肥羊为何如此心甘情愿的被宰杀,他们只考虑,有了今日的收货,他们可以换取多少粮食,可以过多久的好日子。

    而在邱斌看来,如同小鸡子一般提在手里的小丫头,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威胁到别人的。

    可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小丫头竟然在落地的那一刻,从怀里掏出一把竹刀,竹刀上满是乌黑的血渍,很明显是宰杀过什么东西的,小丫头举着竹刀对着朱振萌凶萌凶的说道:“放过老大,拿出钱财,饶你不死!”

    面对努力把自己变得看起来凶煞的小丫头,朱振内心何其苦涩,百姓过得如此艰辛,这小丫头也就是面对自己,如果遇到别人,她现在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她是不知道,她面对自己的时候,所要承担的风险吗?

    不,她是被逼的彻底没有了活路,不得已而为之。

    陈涉当年喊,今天造反也是死,不造反也是死,都是死,为了吃口饭而死好么?

    最后身死,被太史公依然记录下来,这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代表了一种普遍现象。

    人在绝境中爆发出来的状态,是普遍性的。

    由此可见,自己未来的道路将是何其沉重。

    随着在元末波涛挣扎,朱振越发感觉自己这艘船的责任感。

    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递给小姑娘,也不顾危险,甚至摸了摸小丫头的乱糟糟的头发。

    暴怒的小狮子见到银子之后,凶狠的眸子瞬间眯成一条线,手里紧紧的攥着银子,对着乡邻大声喊道:“我抢到银子啦。

    是银子!银子!”

    孩子免不了显摆的天性,可是众人连他们的首领被人俘虏了都不知道,如何会关心这个小姑娘。

    银子有个屁用,又不顶饭吃,都是山民你有机会花银子吗?

    小丫头将银子贴身放好,刚要转身离去,却看到了茹太素,眼珠子一转,“你是读书人,读书人最有钱,你也交钱。”

    说着拿着竹刀,像模像样的围着茹太素打转。

    “噗嗤。”

    不远处的马车上传来阵阵银铃般的笑声,她感觉脑子不够用了。

    堂堂的大宋帝国伯爵,竟然被一个小妮子给打劫了。

    还抢走了一锭银子。

    茹太素面对着竹刀,表情怜悯的看着小妮子,学着朱振的样子,去摸小妮子的脑袋。

    “丑人,不许碰我,你没有刚才那个哥哥好看。”

    小姑娘后退两步,奶凶奶凶道。

    茹太素一脸尴尬,这都有外貌歧视的吗?

    不过茹太素无论如何都不会跟一个孩子计较,转头看向朱振,“爷,拿银子吧,再不给这小姑奶奶要杀人了。”

    朱振又从怀里摸出一锭银子递给小姑娘,茹太素大为不满到:“爷,我就值一锭银子吗?

    人家小姑奶奶都说了,读书人值钱。”

    朱振无奈的摇摇头,又从口袋里掏出一锭银子递了过去。

    小姑娘顷刻间就对在她看来丑陋无比的书生充满了好感,将银子再次贴身放好,想跟茹太素说两句感谢的话。

    话到嘴边儿就感觉有些不妥,自己是替天行道的女侠,而对面是一群满肚子肥肠的坏人,怎么能跟他们说感谢的话呢?

    想到这一点儿,又往前走了一步,将竹刀直接抵在了茹太素的腰上,“不行,涨价啦,我要金子。”

    毕竟还是个孩子,这种话到了嘴边儿,竟然感觉到了羞耻,脸颊微微有些泛红了。

    “好孩子啊!我在你这般大的时候,竟然只知道读书,要是知道抢劫来钱那么快,我肯定拉着张大舍那憨货去打家劫舍,这比贩卖文字来钱快多了。”

    “我管张大舍是哪个,不给钱你就死定了。”

    听了小妮子的话,朱振发现这个小丫头真的是在泥潭里挣扎了太久了,唯有金钱才能带给她丝丝的安全感。

    其实她哪里知道,越多的钱财,对于她来说,其实是一把随时可能会要了她命的刀。

    朱振从怀里拿出一枚金叶子递了过去,这一次是先经过茹太素的手,放在小姑娘手里柔情问道:“小姑娘,你家里还有什么人么?

    这么小,就出来拼命,太危险了。”

    这句话彻底勾起了小妮子的辛酸史,朱振温柔的像是邻居家的儒雅大哥哥,而张大舍则是那种体恤人的夫子模样,丑虽然是丑了点儿,但是一点儿都不像是坏人。

    当下小妮子忍不住说道:“小草爹娘死了,爷爷奶奶死了,没有吃的了,我就跟着乡亲们出来找吃的,平日里的车队我们不敢打劫的,但谁让你们是外来的,我已经决定了,拿着银子去买一缸米,剩下的都埋在地里,我也能过好日喽。”

    “你这么小,会做饭吃吗?”

    茹太素笑着问道,丝毫没有被打劫者的觉悟。

    “当然会做,当初奶奶教我的辣味的糯米饭,可好吃了。”

    “啧啧啧,”茹太素听了一脸回味的表情,“当年我当乞丐的时候,有个去北方做生意的商人曾经送我一碗辣味糯米饭,上面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