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当权-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先生。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无妨。”看到孟岩亲自到门口迎接自己,闻独醉的心情稍微好了很多,起码孟岩还是懂的尊老的。

    “闻先生。请!”

    “听闻孟大人喜好美酒,老朽没别的礼物,带了些自家酿造的米酒,请孟大人不吝收下!”

    “闻先生太客气了!”孟岩忙道谢一声,“沈聪,天行,帮忙帮东西卸下来。”

    “请!”

    孟府客厅,孟岩与闻先生分宾主落座,林怡泡茶端了上了。

    “闻先生,请喝茶!”

    “谢谢!”

    “听小雨说,孟大人有事找老朽相谈?”闻独醉喝了一口茶,放下茶盏问道。

    “是的,小雨说您在酿酒方面有着超高的技艺,正好我也想开一个酒坊,就想着咱们两家是否有合作的可能!”孟岩道。

    “合作?”闻独醉有些惊讶,“温大人也要开酒坊?”

    “确切的说是开酒厂!”

    “这有区别吗?”

    “当然,酒坊只是小规模的生产,您在郊外的酒庄一年的产出也就是三五千坛酒,一坛子二十斤,也不过十万斤酒而已,而我的酒厂,每年至少百万斤酒以上!”

    “百万斤,这么多酒,你卖的出去吗?”闻独醉惊呼一声。

    “只要是好酒,有卖不出去的吗?”孟岩呵呵一笑道。

    “话虽如此,可好酒并不是普通百姓能够购买的起的?”闻独醉道,“我的酒庄不是不能够生产出更多的酒,而是老朽算好了,只生产这么多,利润是最大的。”

    物以稀为贵,古人早就懂得这个道理,这一点孟岩并不感到惊讶。

    后世所谓的“饥饿营销”其实就是脱胎于此。

    好的东西一定很贵,但贵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供不应求,所以最贵!

    有时候并不是没有,而是被垄断和控制了,货物的价格自然也就居高不下了!

    据孟岩所知,中国在明代就有蒸馏技术了,市面上的烧酒基本上都是经过蒸馏的,但是度数都不是很高,应该在二三十度上下。

    “闻先生,您说的是高档酒的市场空间,可中低档酒的市场空间何止是它的十倍百倍,乃至千倍呢?”

    “话虽如此,如果酿造出更好的酒,你打算卖多少钱呢?”闻独醉问道,这可是一个很实在的问题。

    “一开始,我们的产能肯定肯不上,自然会卖的贵一些,等产能上去了,自然会把价格降下来。”孟岩道。

    “京城地区恐怕会吃不下这么大的量?”

    “我们背靠大运河,还怕酒卖不出去,河运走不了,我们可以走海运嘛!”孟岩道。

    “看起来,孟大人都想好了!”闻独醉点了点头,“那孟大人打算想跟老朽怎么合作?”

    “闻先生的酒庄入股,占三成股份,我以土地、厂房还有技术入股占五成股份,还有两成,一成给锦衣卫,一成给圣上,这两成算是保护费,不用出钱,占干股!”孟岩道。

    “按照这个方案,那以后我岂不是要给你打工?”闻独醉道。

    “闻先生也是给自己打工。”

    “老朽只有一个条件,只要孟大人答应了,别说三成股份了,就是把酒庄送给你也无妨!”闻独醉道。

    “闻先生请讲!”孟岩表情古怪起来。

    “孟大人若是答应给我老闻家留一个后,你的合作条件我就答应了!”闻独醉道。

    孟岩愣住了,居然是这样一个条件。

    “好。我答应了!”孟岩是后世的灵魂,没有那种过去的封建老思想,孩子非要跟自己姓。

    “你真的答应吗?”

    “我答应了,其实无非是跟爹娘那个姓的问题,跟娘姓的就不是爹的孩子了吗?”孟岩道,“生命的延续不在于跟谁姓,而是孩子的生命是谁赋予的。”

    “有道理!”

    “不过,我可有一条不能答应,孩子可以跟娘的姓,但是绝不过继。”孟岩想到一种情况。赶紧堵嘴道。

    “这个孟大人尽管放心。我只要求孩子跟娘姓就可以了,还要男丁!”闻独醉也补充了一点。

    “成!”

    “那就这么说定了,孟大人的合作条件我答应了!”闻独醉当即爽快的答应下来!

    “闻先生,这个酒厂的细节我还想跟您详细的商谈一下!”孟岩道。

    “好!”

    “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去我的书房如何?”

    “成!”

    “闻先生。你看看这是我设计的酒厂。您看如何?”孟岩拿出一大堆的图纸出来。

    “我看看?”闻独醉凑近了图纸。

    “闻先生,试试这个?”孟岩看闻独醉看到吃力,拉开抽屉。拿出一副做好的老花镜递了上去,那原本是配给蔡晋用的。

    “什么东西?”

    “您戴上一看就知道了!”孟岩微微一笑,做了一个佩戴的手势道。

    闻独醉戴上老花镜,再看那纸上的字和线条,一下子就清晰无比了。

    “这,这是什么东西,怎么我能看的这么清楚了?”

    “这叫老花镜,原理跟光线折射、反射有关,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您觉得看的清楚就行了!”

    “这个东西好,能不能给老朽做一副?”

    “没问题,回头我给您测一下老花的度数,给您定制一副,再给您送过去!”孟岩点了点头。

    “不用那么麻烦,这一副挺好的,我就要这一副好了!”闻独醉道。

    “这……”

    “您要是戴着头不晕的话,这一副您拿去就是了!”孟岩想了一下,闻独醉不经常戴在城内,老蔡随时都可以去再做一副,这一副让给他也没啥。

    “你这个窖池子是怎么回事,还有窖泥,你是打算用新泥呢,还是用旧泥?”

    “我想从四川购买一些窖泥回来,新的,旧的都要,搀和起来用。”孟岩道。

    “代价不小呀,四川距离京城那可是万里路也,这如果走水路,窖泥的品质怕是容易被破坏!”

    “闻先生,这就需要一个懂行的人去把关!”孟岩道,“如果有肯能,我还想买一些酒曲回来。”

    “你打算买多少?”

    “窖泥二十万斤,酒曲有多少买多少,特别是四川宜宾的,买它四五千斤!”

    “窖泥倒是不怎么值钱,酒曲可是不便宜,而且,这一路上运费可不少,沿途税卡也不少,这怕是一大笔银子呢。”

    “闻先生忘了,咱们不是还有两大股东呢,他们不出钱占干股,总的给我们行个方便吧?”孟岩嘿嘿一笑道。

    闻独醉眼睛一亮,对呀,锦衣卫可是遍布全国各地,如果再拿上一道王命旗牌,那这一路上谁敢为难,不但可以省下一大笔过路钱,甚至到了宜宾当地之后,还能少花钱打点,这一反一正,可节约一大笔钱了!

    “买窖泥和酒曲的钱我来出,闻先生帮我算一下,需要多少?”孟岩问道。

    “怎么都也要一万两白银。”

    “一万两,好,就一万两,来回的运费呢?”

    “这就不好说了,我估计怎么的也要雇上二十条大船,一条大船走一个来回,算上沿途的税卡,吃饭花销以及给船工的报酬,怎么也要两百两的银子!”闻独醉道。

    “若是明年开春出发,几时能回?”

    “是五月份吧,最迟不超过七月!”

    “差不多了,有四五个月的建设,酒厂应该一切差不多可以建造完毕了。”孟岩算了一下,正好能够赶回来。

    “闻先生,我有个想法?”

    “孟大人,请说。”

    “我想聘请闻先生为酒厂的厂长?”(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六章:大明朝的官儿没有一个不腹黑的

    “爹,他怎么样,病好些了没有?”

    “我说丫头,你怎么就不问一问你爹好不好呢?”闻独醉十分吃味的道。

    “您这不是好好的嘛?”

    “我什么好好的,我心里难受,很不好!”闻独醉气哼哼的说道。

    “爹,你哪里不舒服,要不要看大夫?”闻小雨有些慌神了,真以为闻独醉身体不适。

    “那还不至于,我就是心里头有些不舒服罢了。”闻独醉道,“摊上这么一个女婿,真不知道是前世修来的?”

    “爹,您说什么呢?”闻小雨顿时脸颊飞起两朵红晕。

    “爹跟他做了一笔生意,不但酒庄没了,还把自个儿给搭进去了。”闻独醉说道。

    “爹,您说您跟他做了一笔生意?”闻小雨大为吃惊的问道。

    “是的,你的未来夫君想跟你爹我合作,他想吞并我的酒庄,我答应了。”闻独醉道。

    “您答应了?”闻小雨惊讶道。

    “我答应了,他提的条件我没办法拒绝。”闻独醉说道,“他如果不做官,一定是一个精明狡猾的商人。”

    “我听这话,您好像是在夸他?”闻小雨嘴角翘起一丝窃喜。

    “丫头,爹就你一个女儿,爹的一切还不都是你的,那个酒庄本来就是爹留给你的嫁妆,现在有人肯娶你,你也肯嫁,爹当然高兴了。”闻独醉道。

    “爹,女儿让你操心了!”

    “孟岩这个小子。爹虽然看不出来他将来如何,但是爹几十年观人的眼光,他是个说到做到的人。”闻独醉道,“所以爹向他也提了一个条件。”

    “爹,你提了什么条件?”闻小雨低下头,眼神左顾右盼,脸颊一片酡红。

    “爹提出来,你们生的第一个男孩子要继承我闻家的衣钵。”闻独醉。

    “爹,您怎么跟他提这个?”

    “怎么不能提了,我闻独醉可是五代单传。可不能到了你这一代就没了香火。那样我到了下面怎么去见闻家的列祖列宗?”闻独醉郑正色说道。

    “爹,您这提的也太直接了!”闻小雨不好意思道。

    “我现在不说,什么时候说,等你们生米煮成熟饭。孩子都生了再说?”

    “爹。我不是那个意思。”

    “都说女生外向。果然一点儿都没错,爹一个糟老头子,我还是回酒庄好了。省的你眼不见,心不烦……”

    “爹,女儿不是那个意思,爹,你听我跟你解释……”

    “不听,我要睡一觉,跟孟岩这小子说话太费脑子,我一个老人家,他犯得着跟我玩那么多心机吗?”闻独醉关上门,嘟嘟囔囔的说道。

    门外闻小雨仔细听了一会儿后,原本都快要哭出来的表情突然一收,嘴角流露出意思笑容。

    “这老马也有失蹄的时候,嘿嘿……”

    教忠坊,府学胡同,杨府。

    近半个月的治疗,杨阁老已经转危为安,虽然恢复的慢,但起码大小便能够自控了,能自主进食了。

    杨旦每天上午都会亲自抱着父亲坐到院子里的软榻上,晒上一个时辰左右的太阳。

    然后帮他活动一些腿脚,保持机体关节的活动能力!

    这些自然都是孟岩教的,杨旦遵照一一做了之后,发现老人的很喜欢。

    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杨阁老说话吐词还不清晰,但已经大体上可以说话了!

    杨府上下,尤其是杨旦对孟岩的医术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杨溥在朝中门生故旧一大堆,他又是内阁首辅,影响力和势力自然不小。

    孟岩带人抄了瓦剌贡使团这件事,朝中不少自命不凡的清流可是上了不少奏疏弹劾的。

    但是这些弹劾都没有什么用,这里面杨溥可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他不能视事,可那些人重要来看他吧,通过儿子杨旦的口,只要稍微透露一点儿风。

    这些人自然明白,当然要绑着孟岩挡枪了。

    朝廷的事,基本上没有什么秘密,何况孟岩是锦衣卫身,自然知道,出于感激,他才让人给杨溥做了一个轮椅,让沈聪松了过去。

    谭木匠的手艺那是极好的,一看孟岩的设计图,就明白这是干啥用的,在经过他的细化和理解之后,弄出了大明朝第一张轮椅!

    “爹,这孟大人不但医术高超,还是一个如此心灵手巧之人,您看他设计的这个轮椅,简直绝了,这样,我就可以推着您到处转悠,还不用那么麻烦了!”杨旦对孟岩派人送来的轮椅那是赞不绝口。

    “旦,旦儿,你怨不怨恨爹不让你做这个官儿?”杨溥坐在轮椅上,缓缓的问道。

    “爹,没有什么怨恨的,孩儿就不是当官的料。”

    “你,你嘴里这么说,其实心里还是很想当官的,当官意味着手里有权,别人就得怕你,敬你,畏你,是不是?”

    “爹说的有道理,不过不当官这几年,孩儿想通了,其实过普通人的生活也不错,起码不要那么劳心劳力了,您的病不就是操劳出来的?”

    “朝堂之上是个是非之地,你能有这样的想法,很好。”杨溥道,“爹是不行了,爹退不了了,只能老死在任上了。”

    “爹,要不等您病好些,您告老还乡吧,我陪着您?”杨旦道。

    “爹跟你不一样,怕是想走也走不了呀!”杨溥道,“圣上年纪尚轻,不谙政务,朝廷大事被王振把持,迟早会出事儿的。”

    “爹,这一阵子王振的日子并不好过!”杨旦道。

    “我听你说了,王振侄子王林的一个小妾的哥哥跟会昌伯的孙子因为争风吃醋。差点儿把人给杀了?”

    “是的,那孙链还被阉了,这可是大快人心的一件事。”

    “狗咬狗,对吗?”

    “爹,这话可不能随便说,那孙链可是太后的亲侄子!”杨旦小声道,虽然周围没有人,可杨府之内肯定有东厂的密探。

    “不用你提醒,爹还没老糊涂。”

    这一点,宦海沉浮数十年的杨阁老岂能不清楚。

    “这件事明显背后有人。孙链是京城有名的浪荡公子。还是太后的亲侄子,如果是个什么愣头青不认识他,干出这样的事情来,我还能相信。可王林又是个什么人。他的手下会不认识。何况那个人还是个小头目,他敢吗?

    “爹,这件案子在兵马司那边已经结案了。凶手已经畏罪自杀,孙家人也没有继续深究,您这是……“

    “爹才不会没事找事儿,爹只是想告诫你,朝廷这水下混着呢,你不是那块料!”

    “爹教训的是,孩儿明白!”

    “大公子,老爷,胡老大人来访!”老管家杨安从院子口一路小跑进来了。

    “胡源洁,旦儿,你代我去门口迎接一下!”杨溥吩咐一声。

    “是,爹!”杨旦答应一声,跟杨安一起出去了。

    “杨兄,今天气色不错,看样子离痊愈要不了多久了。”看到杨溥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脸部也比前几天柔和多了,胡濙很是惊喜。

    “有劳胡兄记挂了!”杨溥淡淡的一笑,缓缓说道。

    “杨兄说话的声音更清晰了,也更有力了,好,太好了!”胡濙十分高兴。

    “刚过鬼门关,奈何桥走了一半儿,让人给拉回来了。”杨溥呵呵一笑。

    “旦儿,还不给胡伯伯沏茶去?”

    “是,爹!”杨旦答应一声,看得出来,父亲和胡濙有话要谈,故意的将他支开呢!

    “你胡源洁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什么事儿?”

    “今儿个圣上召见,问起了内阁首辅的人选问题,让臣工门推荐人选。”

    “陈循不是干的不错,他应该能够胜任内阁首辅的位置。”

    “关键是陈大人年纪也不小了,身体也不好,今儿个还告病,没有上朝。”

    “马愉怎么了?”

    “感染了风寒,问题倒是不大。”胡濙道,“我瞧圣上的意思想要启用新人。”

    “启用新人那是应该的,我们这些人都老了,不中用,还留在朝堂上不挪地儿,下面的人该有怨言了!”

    “杨兄这一病,倒是可以置身事外了,可内阁没有您主持大局,王振手下的党羽已经开始串联了!”

    “都有谁想入阁?”

    “兵部尚书徐晞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文,还有一个工部右侍郎王佑?”

    “王佑,那个没有胡子的王侍郎?”

    “正是!”

    “此等无耻阿谀之辈还想入阁,痴心妄想!”杨溥十分生气的说道。

    “这三人当中,兵部尚书徐晞和左都御史王文都是有希望入阁的。”

    “王文还在陕西吧?”

    “在的,不过今儿个圣上已经下旨,召他回京叙职!”

    “这应该是王振的主意。”

    “这么说来,王振是想推王文入阁了?”

    “照现在的迹象看,王文的机会比较大,虽然王文远离中枢,可镇守西北功劳很大,如果王振真的背后力挺支持的话,他入阁倒是一个很强劲的对手。”

    “胡兄,你就明说吧,有什么人选?”杨溥略微思索了一下问道。

    “都察院右都御史陈镒和兵部右侍郎于廷益!”

    杨溥一愣,迅即摇头一笑:“你这不是让人家闹内讧吗,王振那边推出来的是兵部尚书和左都御史,你呢,选了一个兵部侍郎和一个右都御史,这不是让他们衙门里自己先打起来吗?”

    “陈镒刚刚审结张苞案,朝廷和民间反响强烈,他本人为官正直清廉,他要是入阁,也是合情合理的。”胡濙解释道。

    “那这个于廷益呢?”

    “于廷益跟王振关系不睦,这朝野皆知,可当年他被王振诬陷抓起来,多少人保他,阁老可还有印象?”

    “恩,我知道,当年保他的人不乏朝中的王侯公卿,王振迫于压力,才放的人,随后又官复原职了,据说王振是嫌他碍眼,眼不见为清,才让他官复原职的。”杨溥笑了笑道。(未完待续。。)

    ps:  求订阅,求月票!

第一百九十七章:锦衣卫俸禄福利制度改革

    “查南衙匠作司副千户于寿城,百户何友贵等人伙同冶铁所匠户目田不归……冒领材料,欺下瞒上,偷偷变卖,贪赃枉法……”

    “来人,将于寿城等人拿下!”锦衣卫百户王启年一声令下,如狼似虎的南衙侦缉司行动队的锦衣卫扑了上去,将于寿城等一干要犯全部捆绑起来!

    “冤枉呀……”

    “有冤的到锦衣卫大堂喊去,全部给我带走!”王启年可不管这些,厉声命令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