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间集新注-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惹——引出,这里是带着的意思。
【析】
这首词写一荡秋千女子的残春伤感。
上片开头两句铺写女主人公想荡秋千,但觉无力,想教人送而又不敢的
怦怦不安的心情。“画堂”句点明这时的地点:“画堂”前;环境:“月明
风”,由此开出下片。
过片“此夜”顶承“月明风”,明写女子的感慨:良辰美景,谁不尽情
享受?随之,思路又转移到物象上——“隔墙梨雪又玲珑”。看似与上句脱
节,实则意脉不断。以梨花开得洁白透亮,显示花繁春残,加强了“此夜有
情”句的份量。最后用女子的憔悴微红面容,表现其微弱的感伤情味。
其三
惆怅梦馀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小搂高阁谢娘家。暗想玉容何所似?
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注】
背窗纱——掩闭着窗纱。
谢娘家——所恋女方之家,见温庭筠词《更漏子》“其一”中注。
簇(cù促)——聚集一团。
【析】
这首词写一青年对所钟情的女子的怀念。
上片起笔“惆怅梦馀”四字,刻画了他因思念而成梦,梦醒后又惆怅的
心理变化。“山月”以下是梦后室外、室内的环境。这环境与梦后的心情是
一致的。“小楼”句既是梦中之境,又为玉容所居之地。
下片“暗想”句,补足“小楼”句意,领起下片,写梦后又想象其人,
一问提起,两句作答,“一枝”二句刻画女子,形象鲜明,以物比人,妙于
形容。
其四
绿树藏莺莺正啼,柳丝斜拂白铜堤,弄珠江上草萋萋。
日暮饮归何处客?绣鞍骢马一声嘶,满身兰麝醉如泥。
【注】
白铜堤——原为乐府曲名,写为《白铜堤》或《襄阳踏铜蹄》。据《隋
书?音乐志》载,梁武帝之在雍,镇有童谣云:“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
识者言白铜蹄谓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买以铁骑,扬州之士皆面缚,
果如谣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又令沈约为三曲以被弦
管。李白《襄阳歌》:“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堤》。”这里的
“白铜堤”,不是指乐曲,而是泛指堤岸。因“鞮”、“蹄”与“堤”同音,
故借用。
弄珠江——泛指江流。《韩诗外传》:“郑交甫将南适楚,遵彼汉皋台
下,遇二女,佩两珠,交甫目而挑之,二女解佩赠之。”
草萋萋——形容春草茂密青翠。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古人常用芳草萋萋来烘托离情别绪。
饮归——宴饮后归去。
骢马——青白色的马。
【析】
这首词写襄阳醉客。
上片写环境,白铜堤畔,弄珠江上,柳丝斜拂,春草萋萋,黄莺啼叫,
一派清丽之景。
下片写日暮一客,烂醉如泥,马鸣而归。
其五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米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注】
更漏残——夜已将尽。
咫尺句——画堂不过咫尺,但深远好像海一般。咫(zhǐ指):古代称八
寸为咫,折合今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形容距离很短。
忆来句——想念时只有把往日所寄的信札看。旧书:指往日的信札。
【析】
这首词写一青年对女子的相思之情。
上片开头两句直吐衷肠,把因长久相思而辗转难眠、日夜凭栏遥望的思
想活动,细致写出。“伤心”是这两句的感情焦点,不眠伤心,凭栏也伤心。
第三句透过一层,放开一笔,不想自己如何想念对方,而由己推人,代人念
己,深得杜甫“今夜鄜州月”之法,语弥淡而情弥深。
下片三句,说出本事。主人公与女子相隔很近,但只是不能自由往来,
画堂深幽,有咫尺天涯之叹。“咫尺”与“深似海”对照成文,极言其情愫
难通。“忆来”二句,既写现在,又盼望将来。现在音问难达,以至于看旧
日书信也是莫大的安慰;“携手入长安”虽不可期,但誓约永在,两情不忘。
汤显祖评:“‘想君’、‘忆来’二句,皆意中意,言外言也。水中着盐,
甘苦自知。”
菩萨蛮
其一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
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注】
红楼——富豪家的楼阁。白居易《秦中吟》:“红楼富家女。”
别夜——离别之夜。
堪——忍受。
香灯句——香灯照着半卷的罗帐。流苏帐:妆饰着彩须花缕的帐子。王
维《扶南曲》:“翠羽流苏帐。”
琵琶二句——用翠羽金钗拨弹琵琶,宛如黄莺歌唱。又解:金翠羽为琵
琶上绘有金翠色鸟形的妆饰。
劝我二句——劝我早日归家,绿窗中尚有如花之人等待着。
【析】
这首词是回忆年轻时离开家,到江南漫游和妻子分别时的情形。
上片突出清晓临别。开头一句直抒情怀,且用“红楼”、“夜”点明地
点、时间。次句是“红楼”内的景物描写,“灯”、“帐”是夜晚最突出的
事物,这样点景,把离别的气氛渲染得格外凄寂,且是“半卷流苏”,含蓄
写出离别双方彻夜未眠。三、四句写随着时间的进展,离别就在眼前,“残
月”句是分别时一瞬的自然景况,“美人”句是写分别时一瞬的人物表情,
并于这残月在天、妻子含泪送别的场面中,体现了夫妻感情的温柔融洽。感
情愈深,分别则愈难堪。
下片写客地思归。“琵琶”句是主人公对妻子形象的回忆,这形象是用
妻子弹琵琶的一瞬来表现的,声情并茂;结尾两句,不说自己想念妻子,而
写自己没有忘记分别时妻子的含泪叮咛,情致特别深厚。唐圭璋先生在《唐
宋词简释》中对此作了十分精到的评述:“前事历历,思之惨痛,而欲归之
心,亦愈迫切。”
其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炉边人
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
只合——只应该。
碧于天——比蓝天更澄碧。
炉边二句——酒炉边的女子像月亮那样明媚可爱,双腕洁白如雪。炉:
酒炉。这里暗甲卓文君当炉卖酒的典故,比喻女子美丽多情。《史记?司马
相如传》:“而令文君当炉。”卓文君,西汉临邛人,卓王孙之女,有文学
修养,司马相如饮于卓氏家,文君新寡,相如以琴挑之,文君夜奔相如。相
如尽卖己车骑,开设酒店,文君当炉沽酒,相如则做杂务。皓腕:洁白的手
臂。双雪:双腕如雪白。
【析】
这首词是追忆初到江南时的心情。
上片用白描的手法写江南春景,清朗明媚。“人人”二句是对江南的赞
叹,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忧郁的伤感。“只合”二字,感情繁复,无限凄怆: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也只能老于江南了,实非心甘情愿,只是由于丧乱、
飘泊,有家难归而已。“春水”二句是对“江南好”的具体描绘,十个字活
画出江南水乡风貌。
下片开头二句也由“江南好”而来,前写江南风物之美,这里写人物之
美。末二句也是强作欢快语,无限的乡愁自在其中,只是家乡乱离残破,目
击伤心而并未写出。然泪溢中肠,隐曲难言。全词分三层、分片处而意不断。
《白雨斋词话》评:“端己《菩萨蛮》‘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又‘凝
恨对斜晖,忆君君不知’;《归国谣》云:‘别后知相忆,泪珠难远寄’;
《应天长》云:‘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皆留蜀后思君之辞。时中
原鼎沸,欲归不得,端己人品未为高,然其情亦可哀矣!”
其三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
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注】
红袖——指代少女。梁简文帝《采莲赋》:“素腕举,红袖长。”这里
指青楼中妓女之类。
金屈曲——屏风的折叠处反射着金光。
花丛———指代游冶处的艳丽境界。
花枝——比喻所钟爱的女子。
【析】
这首词也是追忆词人于翩翩少年之时,在江南冶游生活,反映了封建时
代文人学士的某些生活侧面,表现了他们的一些消极情趣,不过,我们更应
该从词的表面看到一些内涵。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中所说:“语虽
决绝,而意实伤痛。”张惠言《词选》评:“上云‘未老莫还乡’,犹冀老
而还乡也。其后朱温篡成,中原愈乱,遂决劝进之志。故曰‘如今却忆江南
乐’,又曰‘白头誓不归’,则此词之作,其在相蜀时乎!”《栩庄漫记》
云:“端己此二首自是佳词,其妙处如芙蓉出水,自然秀艳。按韦曾二度至
江南,此或在中和时作,与入蜀后无关,张氏《词选》好为附会,其言不足
据也。”
其四
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
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注】
樽前——酒席前。樽(zùn 尊):古代盛酒器具。《淮南子》:“圣人
之道,犹中衢而设樽耶,过者斟酌,各得其宜。”
须愁句——应愁时光短促。漏:刻漏,指代时间。
莫诉——不要推辞。
呵呵(huōhuō嚄嚄)——笑声。这里是指“得过且过”,勉强作乐。
【析】
这首词借主人劝酒,抒写了词人心中的难言的隐痛。
词表现了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这也是社会现实与词人自身
遭遇的反映。满腔悲愤,故作达语。
其五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
水绿,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注】
洛阳——古称东都,今河南洛阳县境内。
魏王堤——在洛阳县南魏王池上,为当地名胜。唐代洛水流过洛阳皇城
端门,经尚善、旌善二坊之北,向南流注成池,唐太宗将此池赐给魏王泰,
故名魏王池,池边有堤与洛水相隔,故名魏王堤。堤上多柳。白居易《魏王
堤》诗:“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
魏王堤。”
【析】
这首词是词人异乡为客的一种想象之辞,也是代他在洛阳的年轻妻子写
的一首怀念词人的词章。
全词从春日触景生情写出。上片由春光好而思及游子长期不归,“洛阳
才子”,原指西汉贾谊,这里借来作妻对夫的爱称。又用魏王堤上柳色如烟
的景象和思妇的茫然心境融合在一起,含蓄耐读。
下片以桃花春水,鸯鸳对浴,衬出妻子的孤独。末二句以残晖中思妇凝
愁带恨的形象,突出她对丈夫的怀念,体现她情感忠贞笃厚。
对于韦庄的五首《菩萨蛮》,历来索解纷纭。我们则认为这五首词是他
暮年在蜀的作品,可以看成一组完整的组词。“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
春衫薄”就表明时间已经过去很长,而现在的年龄也相当老大了。并且也意
味着词不是在江南写的,身在江南,怎么能说“如今却忆江南乐”呢?同样,
“洛阳才子他乡老”也说明了词不是在洛阳写的。而只能是暮年在蜀时写的。
第一首回忆他从前离开洛阳到江南漫游和妻子分别时的情形,表现了夫
妻感情的融洽深厚;第二首是回忆过去到了江南后,因留连“春水碧于天”
的江南风光,又醉心于“皓腕凝双雪”的江南佳丽,对妻子的感情产生了变
化,忘记了临别时妻子所寄予的厚望;第三首回忆那时自己正是翩翩年少,
在江南浪迹花丛,对妻子的感情更加淡漠,决心老死江南;第四首是写这组
词时的具体环境和心情。词人在异乡——蜀地作客,妻子去世,爱妾被夺,
非常苦闷,就在这种特定的境况中,想起了前三首所写的往事,产生了无限
的内疚,而借友人劝酒,故作达语;第五首写得更加婉转曲折,是回忆作客
江南时,妻子对他是何等怀念!是代妻子写的一首思夫的词章,表现了妻子
对浪荡江南的丈夫感情的忠贞笃厚,非常曲折地表达了词人对从前辜负了妻
子的追悔。
这组词充满了惜别、忘怀、追悔等复杂的沉痛心理,感情是比较真实深
刻的,是唐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一幅形象图画。
归国谣
其一
春欲暮,满地落花红带雨。惆怅玉笼鹦鹉,单栖无伴侣。
南望去程何许?问花花不语。早晚得同归去,恨无双翠羽。
【注】
红带雨——落花夹杂着雨点。
鹦鹉——供玩赏的鸟,羽毛美丽,有白、赤、黄、绿等色,舌肉质而柔
软,气管部有特别构造,故能模仿人说话。古诗文中,多出现此鸟名。单栖:
独处。
何许——何处。李白《杨叛儿》诗:“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早晚——何时,哪一天。令狐楚《远别离》诗:“春来消息断,早晚是
归时?”《花间集》中用“早晚”一词共三处,均为“何时”之意。如温庭
筠《女冠子》“早晚乘鸾去”,顾敻《虞美人》“早晚别三清”及此处。
双翠羽——双翅。又解:翠羽指“青鸟”,《艺文类聚》卷九十一引《汉
武故事》曰:“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
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二青鸟
如乌,侠侍王母旁。”兹后,诗文中常以“青鸟”来作为传信之鸟。
【析】
这首词写思妇独宿的孤苦。
上片“春欲暮”交待时间,“满地”句用写景加重了暮春的色彩,同时
又使女主人公兴起迟暮之感是极为自然的。三、四句,“惆怅”直贯而下。
“玉笼鹦鹉,单栖无伴侣”是女主人公所见,是她对鹦鹉的同情,也是自怜,
是其孤苦生活的曲折写照。
下片是她在孤苦生活中产生的对远行丈夫的想念心情。“南望”二句,
问而不答,相怨于花,无理有情。“早晚”二句,想象合理,情痴情真。
其二
金翡翠,为我南飞传我意: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
别后只知相愧,泪珠难远寄。罗幕绣帷鸳被,旧欢如梦
【注】
金翡翠——原为鸟名,称翡翠。李时珍《本草纲目》:“《尔雅》谓之
鹬,出交、广、南越诸地,饮啄水侧,穴居,生子亦巢于水,似鱼狗稍大,
或云前身翡,后身翠,或曰雄为翡,其色多赤;雌为翠,其色多青。”这里
是指传信的青鸟。
罨(yǎn 眼)画——画家称彩色画为“罨画”。
相愧(kèi 溃)——相互感到惭愧。“相”,这里偏重于己方,有自感
惭愧之意。
【析】
这首词写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
上片开头二句以南飞的翡翠鸟起兴,并与鸟对言,托鸟传意,这全由极
度思念所致。“罨画”二句,对景怀人:罨画桥边,春水依旧,曾几何时,
人远千里。
下片写她与丈夫分别后的许多难言之痛,以泪珠难寄来表达这种心理,
出语新淡而情特深。末二句睹物怀人,梦里旧欢,现实新愁,一笔写出。
其三
春欲晚,戏蝶游蜂花烂熳。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
睡觉绿鬟风乱,画屏云雨散。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
【注】
谢家池馆——即谢娘家之意,见温词《更漏子》“其一”中注。这里是
指妓女家。
金缕断——指柳丝被行人折断用以赠别。金缕:形容柳条细柔。
风乱——纷乱。如风吹散的意思。
云雨——本意是山中的云雾之气。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
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
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游于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
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而幸之。去
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
之下。’”所以,后人常用“云雨”来表示男女欢合,有时也用“高唐”、
“巫山”、“阳台”等,表示这一意思。“画屏云雨散”,是指在画屏掩蔽
下,男女欢情已经消散。
博山——香炉。宋吕大防《考古图》:“博山香炉者,炉像海中博山,
下盘贮汤,涧气蒸香,像海之四环,故名之。”《花间集》中,“博山”一
词共出现五次,皆指香炉。
【析】
这首词写女主人公因离别而伤心。
上片写离别。“春欲晚”是离别的时间,“戏蝶”句是对“春欲晚”的
具体描绘,反衬在此时离别的难堪。“日落谢家池馆”,是离别的地点和时
刻,“柳丝”句点明送别。
下片写别后伤心。首二句写女主人公早起的神态,已将良辰已逝的苦痛
心情寓于其中。末二句写其遥思远人,泪流沾腕,是对其伤心的刻画。
应天长
其一
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春昼午。画帘垂,金凤舞,寂寞绣屏香一炷。
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
【注】
春昼午——春季白天正午的时候。
金凤舞——指画帘上绘的金凤凰,经风吹动,宛如起舞。
一炷香——指一支点燃着的香。炷(zhù住):量词。
碧天云——这里用以比喻所怀念的人。
空有句──人未归来,只在梦境中见看来去,所以用“空有”二字。“来
去”,意偏重在“来”字。
绿窗——华丽的窗户。唐冯贽《南部烟花记》:“隋文帝为蔡容华作潇
湘绿绮窗、上饰黄金芙蓉花,琉璃网户,文杏为梁,雕刻飞走,动值千金。”
信:相信,这里有君能否理解和体贴我的意思。
【析】
这首词写女子怀人。
上片全是写景。“绿槐”二句是室外之景,境界宁静;“画帘”三句是
室内之景,境界幽绝。这些看似客观描写,而却是女主人公的感受,于宁静、
幽绝之中可见女子的狐独。
下片以夜色表达女子的相思。“碧天云”既是所见的夜色,又暗指她所
怀的漂流在外的人。“夜夜”句用风雨摇窗,深夜梦醒的典型环境,表达她
对远人的深沉眷恋。末句是哀切的呼唤。叶嘉莹在《嘉陵论词丛稿》中评道:
“恳挚深厚,真乃直入人心,无所抗拒,且不仅直入人心,更且盘旋郁结,
久久而不能去。”
其二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搂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