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间集新注-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二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搂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注】
一寸句——那怕一寸短短的离肠也郁结着千愁万绪。“一”、“千”、
“万”都是虚数,并非实指,“一”言其短,“千”、“万”言其多。
花似雪——梨花如雪。
烟月——指月色朦胧。
黦(yuè月)——黑黄色,这里是指红袖上泪痕点点。《丹铅总录》:
韦庄《应天长》词云:“泪沾红袖黦”,“黦”字义与“涴”(wò卧,油污弄脏了衣
物)同,而字则读如涴字入声,始得其叶;然《说文》、《玉篇》均无“黦”
字,惟元词中“马骤黦,人语喧”,北音作平,转作入声正叶。《升庵外集》:
黦,黑而有文也。此字文中罕用,惟《花间集》韦庄及毛熙震词中见之;《栩
庄漫记》:此字亦见于《风土记》“梅雨沾衣服皆败黦”,音郁,字一作“■”。
未知所本。日本青山宏的《花间集索引》一书中,将此字读yè(叶),列二
条:毛熙震《后庭花》“画梁尘黦”。韦庄《应天长》“泪沾红袖黦”。
【析】
这首词写别后相思。
上片“别来”一句写别离时间半年而书信全无,故尤思念。“一寸”句
写国思念而痛苦的情状,“一寸”何其小,“千万”何其多,“思念”这一
无形的、抽象的东西,通过千万结的寸寸离肠,表现得具体可感了。“难相
见,易相别”一句,很容易使人想起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但李句
舒缓,韦词急促,读来如倾如诉。“又是”句,以景触情,倍增伤怀。
下片,“暗相思,无处说”,似直而纤,含义有三:一是相思无地方可
以诉说;二是本不想说,但闷在心中更难受,还是说出来,说出来又无人理
会,则更增相思;三是这种相思是用语言表达不了的。“无处说”将相思、
烦恼、零乱的心情合盘托出。“惆怅”三句,由现实到回忆,再又回到现实,
凄苦之情自见。
这首词直接倾吐真情,毫无掩饰。语虽浅直,而情实郁结。
荷叶杯
其一
绝代佳人难得,倾国,花下见无期。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闲
掩翠屏金凤,残梦,罗幕画堂空。碧天无路信难通,惆怅旧房拢。
【注】
绝代佳人——当代独一无二的美人。这里指当年花下相见的女子。
倾国——形容女子容貌绝美,使国人为之倾倒。《古诗源》选李延年歌
一首:“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
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愁黛——带愁绪的眉毛。见温词《菩萨蛮》“其十三”中注。
思惟——相思。
房栊——房里窗户。
【析】
这首词写男子对女子的怀恋。
上片写花下怀旧。起二句写佳人一去,倩影全无,往年是花下相约,现
在是再也不能相见了。痛楚之情,溢于言表。“一双”句是因思念而在眼前
幻化出的美丽女子的形象,又由她的美丽想到她也因离别而痛苦。“不忍”
句收束上片,不是真的不去想她了,而是想后十分伤心,反倒觉得不该想的。
纯是无可奈何之辞。
下片写室内相思。“闲掩”三句紧接上片,写因思念成梦,梦醒堂空。
结末二句进一步写梦后惆怅,旧居徘徊,睹物怀人,碧天茫茫,无路可通的
情怀。《白雨斋词话》评:“‘不忍更思维’五字,凄然欲绝。姬独何人,
能不断肠乎!”
其二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
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注】
水堂——临近水池的堂屋。
相期——相约会。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音尘——消息。隔音尘,即音信断绝。
因——缘由,这里指机会。
【析】
这首词也是写男子对女子的忆念。
上片追叙与情人初次相见倾心的情景。“记得”二字,直贯而下。“深
夜”是相会的时刻;“水堂西面”的“花下”是相会的地方;“画帘垂”照
映深夜人静,“携手”句写两情相投。
下片是痛苦的画面,写他与女子的分别。“晓莺残月”状离别的凄清环
境。“从此”以下,为别后情状:人各一方,音信断绝,无由相见。
据杨偍《古今词话》记载说,韦庄有宠姬,姿质艳丽,兼擅词翰,被蜀
主王建夺去,于是作《荷叶杯》、《小重山》等词,词流入禁宫,姬闻之不
食而死。据夏承焘《韦端己年谱》考定庄留蜀时,年已七十左右,故杨说不
足信。但不管这种记载的真实可靠性如何,这儿首词倒确实是写得语淡而悲,
情意深长的。
清平乐
其一
春愁南陌,故国音书隔。细雨霏霏梨花白,燕拂画帘金额。
尽日相望王孙,尘满衣上泪痕。谁向桥边吹笛?驻马西望消魂。
【注】
南陌——南郊,主人公思乡时所在地。
故国——故乡。
燕拂句——燕子轻盈地从画帘的金额上掠过。金额:用金彩妆饰的门扁,
在帘的上面,故称“帘额”。
尽日——整日。
驻马——停住马。
【析】
这首词写游子怀乡。
上片由“春愁”领起。细雨霏霏,梨花盛开,燕拂画帘,是“春”的写
照;“故国音书隔”是愁的原由。
下片即由“春愁”生发开去。写在外飘泊的王孙,整日怀归,遥望故乡。
“尘满衣上泪痕”是“尽日相望”的结果。这二句写出游子颠沛之状,这也
是作者的自况。“谁向桥边吹笛”,是虚写一笔,使人想起李白的“此夜曲
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最后用“驻马西望销魂”作结,笛声
感人,乡情无限。
其二
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
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注】
暗老——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人已衰老。
罗带句——懊悔当年用罗带打结,表示双方爱慕之心。见温词《更漏子》
“其四”中注。
风触鸣琴——风触动琴而使之鸣。“鸣”,使动用法。
【析】
这首词写思妇伤情。
这首词的结构比较特殊,写了两层意思。第一层写思妇凭栏思深:上片
直到下片头两句,是所思的具体内容。野花盛开,芳草萋萋,柳吐金丝,莺
声不断,是写暮春之景,以时暮衬托出“香闺暗老”,而况关山道上,消息
全无,使人惆怅,憔悴苍老,产生了“悔结同心”的轻怨。第二层是由思深
而成梦,梦后而伤情。梦境略去了,梦后也只是用“斜月”、“风触鸣琴”
这一富有寓意的图画表现的,有声有色,耐人咀嚼。
其三
何处游女?蜀国多云雨。云解有情花解语,窣地绣罗金缕。
妆成不整金钿,含羞待月秋千。住在绿槐阴里,门临春水桥边。
【注】
游女——指郊游的女子。《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
思。”朱熹注:“江汉之俗,其女好游,汉魏以后犹然,如大堤之曲可见也。”
蜀国句——四川一带多云雨。云雨:这里是双关语,表面指自然界云雨,
实指男女欢合游冶之事,见韦词《归国遥》“其三”中注。
云解句——游女们如含情之云,如知语的花。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解
语花》:唐玄宗于秋八月,在太液池与贵戚欢宴,池中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
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怎)如我解语花?”后多用
“解语花”比喻美人。
窣地句——绣罗裙、金丝带,垂曳着地。窣(sù苏):勃窣,原意是缓
行的样子。司马相如《子虚赋》:“媻姗勃窣,上乎金堤。”颜师古注:“媻姗、
勃窣,谓行于丛薄之间也。”胡绍英说:“媻姗”、“勃窣”,皆谓缓行之貌。这
里的“窣地”,是拖扫于地之意。
金钿——头上妆饰品。
【析】
这首词写蜀地女子的美丽多情。语言清丽,造型柔美,充满了诗情画意。
末二句把人带进了意境之中,留连难舍。
其四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注】
落花时节——指暮春。
金扉(fēi 非)——装饰华丽的门扉。扉,门扇。
去路二句——在郎离去的路上,不必扫掉他留下的香尘;扫掉了就意味
着郎走后将迟迟不归。李白《长干行》:“门前旧行迹,——生绿苔;苔深
不能扫,落叶秋风早。”意思与此相似。
【析】
这首词写女子送丈夫远行。
上片写送别,“莺啼残月”与后面的“落花时节”,既有显示分别时的
环境的作用,又可与“绣阁香灯灭”组成离别时两人终宵不眠,难舍难分的
画面。
下片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表达女子对丈夫的依恋与忠贞。“不画蛾眉”,
“香尘莫扫”,这是女子的表白。女为悦己者容,人还未去,就盼快回,是
极富有生活的真实感的。汤显祖评道:“情与时会,倍觉其惨。”
望远行
欲别无言倚画屏,含恨暗伤情。谢家庭树锦鸡鸣,残月落边城。人欲别,
马频嘶,绿槐千里长堤。出门芳草路萋萋,云雨别来易东西。不忍别君后,
却入旧香闺。
【注】
锦鸡——公鸡。或指山鸡。
马频嘶——马连续嘶叫。
却入——又进到。却:还、又,副词。刘禹锡《竹枝》:“东边日头西
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
这首词写女子清晨送别的凄怆悱恻之情。
上片写女子临别时的情状:无言倚屏,含恨伤情。“残月”、“鸣鸡”,
既是分别的时刻,又有渲染分别时的凄清气氛的作用。
下片先写马嘶人去,只留下绿槐长堤、芳草萋萋;后写女子的感叹,云
飞雨散,别易会难,不忍回房,免得空闺伤人。全词情感真切,末二句语浅
意深,多情之人,都有此种感觉。
谒金门
其一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
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注】
春漏促——春夜滴漏声急促。
金烬——灯烛燃后的余灰。
娇娆——形容美丽妩媚。这里指代美女。
寻旧曲——寻求往日与情人共赏的曲调。
远山句——眉黛如远山翠绿。《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
山,脸际常若芙蓉。”
【析】
这首词抒写了女子的孤独哀怨。
上片写女子春宵不眠,是通过她的感受表达的。因为夜深,又不能入睡,
所以感到特别寂静;因为静也就感到漏壶的滴声特别响。特别是“促”字,
份量相当重,它不是指时间过得快,而是表达女主人公的不安和烦躁。“金
烬”句,从女主人公的行动中显示了她长夜不眠。灯暗了又挑,挑了又暗,
直到烛残火烬。她的行动是无聊的,情绪是纷乱的。“一夜”二句情景合写。
诗人将女子的孤独难眠之状,织入断断续续的竹声之中,把帘前风响与魂牵
梦绕交融在一起,韵致无穷。
下片点出女子的状态和表情。“有个”二句是上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
物,“娇娆”是借代,以见女子的美丽。然而这样艳美的人儿,都是“夜夜
绣屏孤宿”。一个“孤”字,不单是“孤独”,而是上片女子复杂心绪的凝
结。这两句从女主人公外表的“美”与她处境的“孤”的矛盾中,显示了她
内心的怨情。“闲抱”句是上片“金烬暗挑”行动的持续,是上句“孤宿”
的进一步刻画,突现了她的凄凉。以往可能是高高兴兴地弹奏,而现在只是
无聊地抱起了旧日的琵琶。“寻旧曲”也是对过去欢乐时刻的回忆,并想借
回忆来冲淡眼下的孤独与凄凉,但回忆也解脱不了困境,而只能更增加孤苦。
“远山眉黛绿”一句结尾,以貌写情,女主人公的愁容怨态跃然纸上。
其二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
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注】
无计——没有办法。
寄书句——意思是本想请嫦娥代为传书,但因不相识,而无处寻找她。
觉(jué决)——醒。
把伊书迹——把她的手迹看。把:拿。伊:她,代词,指所怀者。
【析】
这首词写男子对女子的怀想。
上片是直吐衷肠。看似平常的“相忆”二字,前面修饰以“空”字,就
显得极不平常,既见男子对女子怀想已久,又见无可奈何之情。“无计得传
消息”为“空”字补充了更深一层意思。“天上嫦娥人不识”又深一层,表
明他的情人可望而不可及,如月中嫦娥。但月中嫦娥到底有谁认识呢?设想
奇特而又合理,并由此曲转出“寄书何处觅”!人不相识,书信就难传到,
她也无法寻找书信,从对方着想,尤为深切,上片平白写来,层层推进,曲
转自然。
下片换头二句写“空相忆”的情状。百无聊赖,虽然说不忍看她的书信,
实则是已看了更增相思。结尾两句,放开人事而写景,以景结情,融情于景,
春光将尽,落花满院,芳草凄碧,与无限相思合二而一,不言情而情自现。
江城子
其一
恩重娇多情易伤,漏更长,解鸳鸯。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缓揭绣衾
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
【注】
解鸳鸯——解开绣有鸳鸯的衣裳。
口脂——口红,唇上胭脂。
凤枕——绣有凤凰图案的枕头。
潘郎——本指潘岳。据《晋书?潘岳传》载: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也。
岳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举秀才。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
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
车而归。后来,就用“潘郎”,泛指少年俊美的男子。
【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的欢合之情。是《花间集》中比较妖冶顽艳的作品。全
词从女方的口中说出,抒情、叙事融为一体,流畅自然,语句明快。
其二
髻鬟狼藉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露冷月残
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
【注】
狼藉——或作“狼籍”,散乱不整的样子。《史记?滑稽列传》:“履
舃交错,杯盘狼藉。”《通俗编》引《苏氏演义》云:“狼藉草而卧,去则
灭乱,故凡物之纵横散乱者谓之狼藉。”
兰房——香闺绣阁。
檀郎——潘岳小名为檀奴,所以妇女称自己所欢者为檀郎。又解:檀有
香之意,檀郎是对所爱者的美称。清褚人获《坚瓠集》:“诗词中多用檀郎
字,檀喻其香也。”
微茫——稀疏而模糊。
【析】
这首词写男女欢会后的离别。
开头三句写得很平庸。后几句写得倒比较清丽。角声呜咽,星斗微茫,
露冷月残,这是晓别光景,与主人公因离别而伤心落泪融成一片。
河传
其一
何处?烟雨,隋堤春暮,柳色葱笼。画桡金缕,翠旗高飐香风,水光融。
青娥殿脚春妆媚,轻云里,绰约司花妓。江都宫阙,清淮月映迷楼,古今愁。
【注】
隋堤——隋炀帝开运河时沿河道所筑之堤。据唐韩偓《开河记》载:隋
大业年间,开汴河,筑堤自大梁至灌口,龙舟所过,香闻百里。炀帝诏造大
船,泛江沿淮而下,于是吴越间取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
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而
行牵之。《河传》为开河时传唱曲。
葱茏——草木茂盛苍翠的样子。
画桡(rao 饶)——画有花彩的船桨。
金缕——船桨上垂的金丝穗子。
飐(zhan 詹)——风吹物动,这里有迎风招展之意。《花间集》中,用
“飐”字凡七处,均有“飘动”之意。
青娥——少女,见温词《女冠子》“其一”中注。
绰约——美丽轻盈之态。《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
子。”司花妓:管花的姑娘,隋炀帝曾命袁宝儿作司花女。司:主管。
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宫阙:古代皇官门上两边有楼的叫阙,
后称帝王所居的宫殿为宫阙。
迷楼——隋宫名。据唐韩偓《迷楼记》载:炀帝诏有司,供具材木,凡
役夫数万,经岁而成。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楯;互相连
属,回环四合,曲屋自通。千门万户,上下金碧。人误入者,虽终日不能出。
帝幸之,大喜,顾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楼。”
旧址在今江都县西北。
【析】
这首词写隋炀帝乘船沿运河南游之事。在客观的描述中隐含着幽讽。
上片写隋炀帝在暮春烟雨蒙蒙之中出游,金柳画桡,翠旗迎风,水光相
接的景况。
下片前三句写其荒淫,后三句写“江都”现实的清冷,繁华已逝,空余
宫阙楼阁。结尾只用“古今愁”三字露出贬意。《白雨斋词话》评道:“《浣
花集》中,此词最有骨,苍凉。”
其二
春晚,风暖,锦城花满,狂杀游人。玉鞭金勒,寻胜驰骤轻尘,惜良晨。
翠娥争劝邛酒,纤纤手,拂面垂丝柳。归时烟里,钟鼓正是黄昏,暗销魂。
【注】
锦城——又称锦官城,因织锦出名,旧址在四川成都市南。李白《蜀道
难》:“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狂杀游人——意思是春景使游人喜极若狂。
寻胜——与寻芳意同。
驰骤轻尘——马驰扬起细尘。骤(zhou 昼):马快跑。
翠娥——指当炉卖酒的姑娘。
临邛——古代县名,今四川省邛崃县。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曾在此处卖
酒。见韦词《菩萨蛮》“其二”中注。
暗销魂——暗然伤神。
【析】
这首词写锦城晚春胜游。
上片开头三句写锦城晚春风和日暖,满城花开的繁华景象。后几句写游
人的狂态;玉鞭指胜,金勒驰尘,全是一幅闹嚷喧腾的图画。后一句轻轻点
出游人轻狂的原因:“惜良辰”,同时也用以承上起下。
下面为闹市中的一个恬静场面,别具情味。酒舍前柳丝拂面,女店主美
丽殷勤。未三句写一天寻胜归来,黄昏钟鼓,暮烟弥漫,热闹换来了凄清,
倩影又惹人怀想,一种无名的伤感油然而生。《蕙风词话》评:“‘归时烟
里’三句,尤极融景入情之妙。”
其三
锦浦,春女,绣衣金缕,雾薄云轻。花深柳暗,时节正是清明,雨初晴。
玉鞭魂断烟霞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