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间集新注-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色,清凄动人。
下片点出“长门”人物,“愁起梦难成”,已见一夜不眠,上片全是这
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接着写她的愁容:宿妆有泪,罗衣尘生。李冰若说这首
词“无新意,笔却流折自如”(《栩庄漫记》)。
其二
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出宫墙。玉箫无复理霓裳。金蝉坠,鸾
镜掩休妆。忆昔在昭阳。舞衣红缓带,绣鸳鸯。至今犹惹御炉香。魂梦断,
愁听漏更长。
【注】
玉箫——洞箫。古人称精美之事物常以“玉”为定语,如“玉笛”、“玉
容”、“玉楼”、“玉食”等。
理——治,这里有演奏之意。
霓裳——指《霓裳羽衣曲》,古乐曲名。《乐府诗集》载:《唐逸史》
曰:“罗公远多秘术,尝与玄宗至月宫,仙女数百,皆素练霓衣,舞于广庭,
问其曲,曰《霓裳羽衣》,帝默记其音调而还,明日召乐工,依其音调作《霓
裳羽衣曲》。”一说曰:“开元二十九年中秋夜,帝与叶法善游月宫,听诸
仙奏曲,遂以玉笛接之,曲名《霓裳羽衣》,后传于乐部。”《乐苑》曰:
“《霓裳羽衣曲》,开元中西凉府节度杨敬述进。”郑愚曰:“玄宗至月宫,
闻仙乐,及归,但记其半,会敬述进《婆罗门曲》,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
闻为散序,敬述所进为曲,而名《霓裳羽衣》也。”白居易《长恨歌》:“风
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其舞以曲相伴,即《霓裳羽衣曲》,今
曲已佚亡。
金蝉——一种首饰。
掩——停、止、闭住。班昭《女诫》:“室人和则谤掩。”
休妆——美好的妆束。休:善、美,此处为形容词。
昭阳——汉代宫殿名。据《三辅黄图》载:汉武帝后宫八区,有昭阳殿。
汉成帝时,皇后赵飞燕及其妹昭仪,曾居于昭阳舍,即此殿。
漏更——指滴漏和打更之声。更(gēng 庚):古代计时单位,将一夜分
为五更。
【析】
这首词咏陈皇后失宠之事。
上片写她被遗弃、被幽禁的哀怨。“画梁”句是怨己羡鸟,人不如物;
舞衣不理,金蝉坠落、鸾镜懒照,是其失去生活信念的写照。
下片先追忆昭阳受宠,后写现实中魂梦已断,不堪回首。最后写其长夜
难度的痛苦。全词表现了对陈皇后的无限同情,其实,也隐含着对被侮辱和
被损害者的同情。
离别难
宝马晓鞴雕鞍,罗帷乍别情难。那堪春景媚,送君千万里,半妆珠翠落,
露华寒。红蜡烛,青丝曲,偏能钩引泪阑干。
良夜促,香尘绿,魂欲迷,檀眉半敛愁低。未别,心先咽,欲语情难说
出,芳草路东西。摇袖立,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
【注】
鞴(bèi 倍)——把鞍辔等套在马上,动词。
罗帷——指闺阁之中。
半妆——妆饰散乱,不完备。据《南史?后妃传》载:梁元帝徐妃以元
帝吵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去,这里指送行后
回来卸下残妆。
露华——露凝结而成雪花状。
青丝曲——弦琴所弹的曲调。
泪阑干——泪纵横。
香尘绿——月光下大地一派浅绿色。
檀眉——香眉。又解:檀为颜色一种,浅红色,形容眉色。
樱花——花名。《蕙风词话》载:中国樱花,不繁而实;日本樱花,繁
而不实。薛昭蕴《离别难》云,“樱花杨柳雨凄凄”,此中国樱花也,入词
殆自此始。
【析】
这首词写别情。
上片“宝马”写情人备马远行,言将别。这一起句关系全篇。以下则深
入写别情。“罗帷”句写两人感情深挚,“那堪”四句,深入一层,春光明
丽之时,送人远行,悲痛难忍,在己是无心妆扮,在物则花露寒凝,全由情
至。“红烛”以下,为话别的场面,别曲难尽,红烛亦为之落泪。
下片,“良夜”四句,言其相处之短,欲去之速,梦魂迷离,愁眉低垂。
“未别”二句写尽分别一瞬间的内心世界。“芳草路东西”写行者,“摇袖
立”写送者,用“春风急”状离别之情。这是《花间集》中,字数最多的一
首词,写得婉转而流畅,层次井然。情绪真切。汤显祖评道:“咽心之别愈
惨,难说之情转迫;平生无泪落,不洒别离间,应是好话。”
相见欢
罗襦绣袂香红,画堂中,细草平沙番马,小屏风。卷罗幕,凭妆阁,思
无穷。暮雨轻烟,魂断隔帘枕。
【注】
香红——香,指气味,红,状颜色,即罗裙绣袂芳香而红艳。
细草二句——细草、平沙、番马,都是画在屏风上的景物。贵州简字本
将此二句合为一句,今依氓本作“细草平沙番马,小屏风”,则亦可解为室
内挂有“细草平沙番马”的画幅,还有数扇“小屏风”。
【析】
这首词纯是一幅仕女图。
上片“罗襦”点出人物,“画堂中”点出室内的屏风及屏风上的画面。
下片开头三句写女子卷帘凭阁。后面虽也写了她思绪无穷、魂断,但不
知其所由。不过,从“凭妆阁”的行动看,也许是怀远之愁吧!
醉公子
慢绾青丝发,光砑吴绫袜。床上小熏笼,韶州新退红。
叵耐无端处,捻得从头污。恼得眼慵开,问人闲事来。
【注】
绾(wǎn 晚)——绕束成结。
青丝发——如青丝般的头发,言其黑细而光润。
砑(yà亚)——用石块磨光其他物品,称为“砑光”,动词。“砑光”为唐
代口语。据《开元天宝遗事》载:汝阳王琎戴砑光帽打曲,明皇自摘槿花,
置之帽上,帽极滑,久而方安。《花间集》汤显祖注:“昔西王母宴群仙,
戴砑光帽,簪花舞,‘砑光,二字本此。”《玉篇》:“今之布匹及纸,用
石碾砑光滑者,俗名砑光布,砑光纸。”
熏笼——熏香取暖的小烘笼。
韶州句——意思是床上的物品为韶红所染,色彩新鲜。韶州:今广东省
曲江一带,此地所产红色染料著名,称为“韶红”。退红:粉红色。王建《牡
丹》诗:“肉色退红娇。”
叵耐二句——可恶(wù)的是没有原因,就弄脏了全身。叵耐:无可奈
何,引申为“可恶”,“讨厌”。叵(pǒ笸):不可。耐:通奈。敦煌曲子词《鹊
踏枝》:“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无端:无故;说不出原因。
捻(niǎn 碾):用手搓转。从头污:到处都弄脏。
【析】
这首词写出了贵族公子醉生梦死的无聊生活,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当时社
会生活的一点材料。
女冠子
其一
求仙去也,翠钿金蓖尽舍,入崖峦。雾卷黄罗帔,云雕白玉冠。野烟溪
洞冷,林月石桥寒。静夜松风下,礼天坛。
【注】
翠钢金篦——首饰。
尽舍——全都抛弃。
雾卷二句——意思是黄罗绸的披肩如雾飞卷,白玉冠帽如云彩所饰,将
其衣著与云雾配合描写。
礼天坛——登坛拜天,道家的礼仪。
【析】
这首词写女道士求仙,毫无意义。
前三句写女道士“尽舍”人间烟火,“入崖”求仙。接着描绘她求仙的
服饰以及“入崖峦”的景象和天坛礼拜的情形,表现了不同人世的冷寂“仙
气”。
其二
云罗雾縠,新授明威法篆,降真函。髻绾青丝发,冠抽碧玉簪。往来云
过五,去住岛经三。正遇刘郎使,启瑶缄。
【注】
云罗雾縠——写女道士的衣著。縠(hú弧):有绉纹的纱。
明威——同“明畏”,表彰善良,惩罚邪恶。《尚书?皋陶谟》:“天
明畏,自我民明畏。”
法箓——天神所授的符命。箓(lù录):道家所画的符箓。
降真函——降下盛宝箓的套盒。
五云——五色彩云。《云笈七签》:“元洲有绝空之宫,在五云之中。”
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三岛:据说是仙人所居之地,又称“三神山”。《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刘郎使——刘晨所遣的使者。见温庭筠《思帝乡》中注。
启瑶缄——拆开使者所送来的精美信笺。缄(jiān 尖):封闭。这里指
信的封口处,作“启”的宾语。
【析】
这首词写女道士之事。与前一首有联系,上首写“求仙”,这首写“成
仙”。
这首上片写她成仙之后的形象:在外表上她身着云雾般的罗绸,头上发
髻高绾,玉簪插冠;在内心她领受了明成法策,已成正果。
下片先写她来往于神仙境地;后写她遇刘郎使者,而且拆看了情书,客
观上讥讽了她求仙的虚假,仍然忘不了人间的儿女之情。
谒金门
春满院,叠损罗衣金线。睡觉水晶帘未卷,檐前双语燕。
斜掩金铺一扇,满地落花千片,早是相思肠欲断,忍教频梦见。
【注】
叠损——罗衣未脱而睡,故折叠而损坏金线。
金铺——门上衔环的装饰物,称为“铺首”,上刻龙蛇诸兽的形状。《汉
书?扬雄传》:“排玉户而飏金铺兮。”这里指代门。
【析】
这首词写女子相思。
整首词的脉络在“睡觉”与“梦见”。女主人公因心绪不宁,虽是午睡,
也罗衣不解。一觉醒来,衣裳都皱折了,这时,她看到满院春光,或许正是
檐前呢啸的双燕打断了她的美梦!这时她起来半掩房门,门外满地落花,这
不由得她想起了梦中之事,产生了难堪的凄怆之感。后二句说,正是因相思
才伤神的,为什么还偏偏在梦里还梦见他呢?正话反说,尽吐相思之苦。
牛峤(公元850—920 年)年,字松卿,一字延峰,陇西(今甘肃陇西南)
人。是唐宰相牛僧孺的后裔,乾符五年(公元878 年)登进士第四人。历官
拾遗、补阙、校书郎,王建镇西川,辟为判官。王建称帝,拜他为给事中。
在《花间集》词人中,他与韦庄一样,是由他处入仕进蜀的。
牛峤博学有文,以歌诗著名。其词多描写闺情,大都情感真挚;也有一
些如淡雅浅近的民间情歌。尝自言窃慕李贺长歌,举笔辄效之,尤喜制小词。
故李冰若说他“大体皆莹艳缛丽,近于飞卿”。
柳枝
其一
解冻风来未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
【注】
末上青——指柳枝梢头见嫩绿色。末:末梢,树杪。
解垂句——写柳枝飘荡,如舞袖相拜。这是拟人化的写法。卿卿(qīngq
īng 青青):古代爱称。据《世说新语?惑溺》载: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
丰曰:
“妇人卿婿,于礼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
我不卿卿,谁当卿卿?”这里“卿卿”叠用,前一字作动词用,是以“卿”
相称之意,后一“卿”字是代词,指“你”,即王安丰。后人变其义,以“卿
卿”为亲呢(nì匿)之称呼。如韩偓《偶见》诗:“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
便寄卿卿。”此词中“卿卿”亦为亲呢之称。
【析】
这首词名为咏柳,实是写人。
首二句写冬去春来,柳枝绽出鹅黄嫩芽,低垂着如拂袖拜人。后二句在
前两句的基础上,为柳发出了深沉的感慨:为什么在人来人往的大道上,迎
风飘荡,迎送行人度过自己的一生呢?词人把对风尘女子的同情寄寓在对杨
柳的客观描绘之中,神情摇曳,余音不绝。汤显祖评:“《杨枝》、《柳枝》、
《杨柳枝》,总以物托兴;前人无甚分析,但极咏物之致;而能抒作者怀,
能下读者泪,斯其至矣。‘舞送行人’句,正是使人悲惋。”
其二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注】
吴王宫——此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造的馆娃宫,今江苏苏州西南灵岩山
上有灵岩寺,即其故址。宫中多柳,故言“色偏深”。
不愤——不怨。
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才倾士类,容华绝世,其家院多柳。
引郎句——言苏小小多情,曾结同心于松柏树下。古乐府《苏小小歌》:
“我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西陵在钱塘江之
西。今浙江嘉兴县西南有苏小小墓。结同心:用锦带制成的连环回文结,表
示恩爱之意,又称“同心结”。李贺《苏小小墓》诗:“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
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此词引用苏小小的故事,意思
是柳色与松色同青,柳也是多情之物,而苏小小不在柳下结同心,而引入松
下,柳岂不怨乎?然柳却“不怨”,可见柳之情更深厚也。白居易有《杨柳
枝》词十首,现录二首与此词意境相似者:“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
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
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
【析】
这首词是借柳咏情。
一、二句写柳色,一簇簇,一条条,如缕如金,形象娩媚。三、四句是
借题发挥,写柳色与松色一样,而苏小小偏偏要在松下与郎定情,却不在柳
下,对此,一般有情之物都将怪怨苏小小厚此薄彼。而词中的柳却“不愤”,
可见柳之宽厚温柔,能对苏小小之情的体谅。从咏柳中,也称道了人的情操。
其三
桥北桥南千万条,恨伊张绪不相饶,金羁白马临风望,认得张家静婉腰。
【注】
恨伊句——怨那个张绪大风流,与杨柳婀娜之姿媲美而不相让。伊:彼,
那个,指示代词。张绪:南朝齐吴郡人,字思曼,齐武帝时,官至国子祭酒。
据《南齐书?张绪传》载:绪美风姿,清简寡欲,口不言利,但吐纳风流,
听者忘倦。益州献柳数株于武帝,时芳林苑始成,帝以之植于灵和殿前,崇
玩赏咨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这里是说柳怨张绪与己
争美而不相让。
金羁白马——借代少年公子。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
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杨家——南朝梁羊侃家,“杨”当作“羊”。羊侃,梁甫入,好《春秋
左传》和孙吴乒法,性豪侈,姬妾侍列,家巨富。
静婉——南朝梁代名舞女。据《南史?羊侃传》载:舞人张净婉,腰围
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上舞。“静”当作“净”。这里用此典是说:少年
公子临风观柳,见柳枝摇曳起舞,好像见到了羊佩家的舞女张静婉的细腰一
般。
【析】
这首词借咏柳写少年郎对美女的追求。
首二句写桥南桥北千万枝柳条,那吐纳风流的姿态与张绪也不相让。尾
二句写白马少年迎风凝望着柳枝的婀娜,就想起了他心目中的美人,这也是
一种艺术的联想。
其四
狂雪随风扑马飞,惹烟无力被春欺。莫教移入灵和殿,宫女三千又妒伊。
【注】
狂雪——比喻柳絮纷飞如雪。
惹烟句——意思是柳枝缠绕着烟雾,显得娇柔无力,被春风吹得摇曳不
定。被春欺:春风吹柳,柳随风摆,所以说“被春欺”。
莫教句——见前首“恨伊张绪”注。
【析】
这首词写柳絮的轻盈。
首句写柳絮如雪,随风飞舞,二句着力刻划柳絮惹烟含情,柔软无力,
无比风流蕴藉。三、四两句,以人写物,希望不要把柳移植到灵和殿中,免
得其风流惹起三千宫女的嫉妒!这二句似含有词人的身世之感,不愿到那些
“是非之地”去。
其五
袅翠笼烟拂暖波,舞裙新染■尘罗。章华台畔隋堤上,傍得春风尔许多。
【注】
袅翠句——翠柳袅娜,绿烟笼罩,拂动在春水之上。
舞裙句——柳枝如新染的■黄色罗裙,翩翩起舞。■(qú曲)尘:或写
作“曲尘”,酒曲所生的细菌,色淡黄如尘,故称淡黄色为“曲尘”。《周礼?天
官?内司服》鞠衣”注:“黄桑服也,色如鞠尘,像桑叶始生。”古代“鞠”
与“■”通。刘禹锡《杨柳枝》:“凤阙轻遮翡翠帏,龙墀遥望■尘丝。御
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
章华台——楚灵王所筑之台名。《左传?昭公七年》:“楚子城章华之
台,愿以诸侯落之。”旧址于湖北监利县西北,此地多柳。
隋堤——隋场帝开通济渠,沿渠筑堤,堤上植柳。冯贽《南部烟花记》:
“炀帝树堤,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
尔许——如许,如此。
【析】
这首词是咏柳的。
“袅翠”刻画柳的形状:翠绿色的柳枝笼罩在烟雾之中,飘拂在清波之
上,“舞裙”是描绘柳的色泽,又像淡黄的罗裙在轻轻地飘动。“章台”“隋
堤”明点柳,然也藏而不露。“傍得”句总揽全篇,柳枝这样妩媚多姿,迎
风摇曳,像是占了无限的春光。
女冠子
其一
绿云高譬,点翠匀红时世,月如眉。浅笑含双靥,低声唱小词。眼看唯
恐化,魂荡欲相随。玉趾回娇步,约佳期。
【注】
点翠匀红时世——妆饰入时的意思。
双靥——两个“酒窝”。
玉趾——指女子精美的足履。
【析】
这首词写女子与男子的约会。
全词从男子的眼中写出。上片是男子所见的女子的形象:绿发高髻,点
翠匀红,细眉深靥,含笑歌唱,活泼美丽。
下片先写男子的心情,“眼看”句既说得尽,又含蓄近情,把男子对女
郎的爱慕深情,通过魂牵梦绕,无所适从的举动表达出来。最后写女子的一
个特写镜头:回步依恋,顾盼多情,缠绵无尽,再约佳期。
其二
锦江烟水,卓女烧春浓美,小檀霞。绣带芙蓉帐,金钗芍药花。额黄侵
腻发,臂钏透红纱。柳暗莺啼处,认郎家。
【注】
锦江——又名浊锦江,四川境内,岷江的支流。杜甫《登楼》:“锦江
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卓女——卓文君,这里泛指美女。
烧春——酒名。李肇《国史补》“酒则有剑南之烧春。”此句用“文君
当炉”的典故,状蜀女之美而多情。
小檀霞——指女妆紫红鲜丽,如彩霞一片。檀:紫红色。
芙蓉帐——绣有荷花的罗帐。鲍照《拟行路难》:“七彩芙蓉之羽帐,
九华葡萄之锦衾。”白居易《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
宵。”
额黄——六朝以来妇女的面饰,涂黄于额间。梁简文帝《丽人行》:“同
安鬟里拨,巽作额间黄。”
臂钏——手臂上戴的镯子。
【析】
这首词写一女子赴约。
词意不以片分。从“锦江”至“红纱”,皆写女子服饰浓美。最后二句
揭出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