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间集新注-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点明地域。十一字将时、地、景写出,而又浑然无迹。“日暮”两句,
时间、视线都收缩了,如摄影中缩小了光圈,境界深化了,着眼于“海南天”
的“日暮江享”的一个近景。这里的一个“春”字,用得十分巧妙,既是春
末夏初之“春”;又是万物生机蓬发之“春”。故作者没有写“春水绿”,
而写成“春影绿”,一字之易,点铁成金,五月水深澄碧,倒影如画,满眼
繁华,全在这三字之中。然后缀以鸳鸯戏水这一特有的海南风物,更使画面
活跃。最后一句是对全章的总结,也是对海南江天的无限赞叹,到此,可谓
气足神完。
《栩庄漫记》对欧阳炯的《南乡子》八首作了一个总评曰:“《南乡子》
八首,多写炎方风物,不知其以何因缘而注意及此?炯蜀人,岂曾南游耶?
然其词写物真切,朴而不俚,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为写景纪俗之词,与李
珣可谓笙罄同音者矣。”的确,在《花间集》中,这样朴质清新的风土人情
词作,是别具韵味的。
其二
画舸亭桡,槿花篱外竹横桥。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注】
画舸(gě各)——彩饰的大船。
亭桡——指船边曲栏杆。又解:“亭”与“停”不通用。如依晁本作“停”,
则“停桡”应作“停船”解,“桡”(ráo 饶),为船桨。《淮南子?主术》:
“而七尺之桡而制船之左右者,以水为资。”
槿花——木槿花,夏秋之间开花,红白色,人多植之以为篱。
芭蕉——我国南方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丈,叶大成长扇形。
【析】
这首词刻画了一幅南方农村小景。
“画舸”两句是南方农村素描:竹篱、槿花、小桥、流水、船横;“水
上”三句是这素描画中的点景人物:“水上游人”就是“画舸”上之人,应
是男性,“沙上女”为村姑;“回顾”二字,写出“游人”与“女”的嬉问
之状;结尾一句,既维妙维肖地展示了“沙上女”的活泼多情,又用“芭蕉
林里”再现南方佳景,与开头呼应。
其三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注】
孔雀三句——孔雀喜爱它自己的金光闪耀的翠尾,临水照影,见行人来,
仿佛早已相识,毫不惊恐。
【析】
这首词是南方傍晚的水边即景。
“岸远”两句,从远处、高处着笔:归路日斜,晚霞映照远岸平沙,历
历如绘。“孔雀”二句为点景动物,不只独具地域特色,而且物有人情,临
水照翠尾,是怜己,也是爱晚霞。最后一句作逆笔收束,用语顿挫。
其四
洞口谁家?木兰船系木兰花。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
语。
【注】
木兰句——木兰船还系在开着花的木兰树上。木兰:乔木,又名杜兰、
林兰,状如捕树,木质似柏树而较疏,可造船,晚春开花。任《述异记》下:
“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
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
为船的美称。潘岳《西征赋》:“门礠石而梁木兰兮,构阿房之屈奇。”柳
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诗:“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相引去——相互邀约而去。引:招引。
【析】
这首词写南方少女的欢情。
以虚拟问句开头,以“木兰船系木兰花”写洞口之家的实景,流露出无
比赞美之情。“红袖”三句继续写洞口之家的人事,活现南方少女相引相招,
相依相偎,亲昵欢快地游春谈笑的场面。
其五
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莲。耳坠金环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头招远
客。
【注】
二八花钿——戴着花钿的少女。二八:十六岁。古常用“二八佳人”,
即美丽的少女之意。花钿:首饰,此以首饰借代为戴首饰之人。
瑟瑟(sèsè涩涩)——珠玉的一种。《唐书?于阗国传》:“德宗遣内
给事朱如玉之安西,求玉于于阗,得瑟瑟百斤。”《叠雅》:“瑟瑟,碧珠
也。”《唐书?明皇贵妃杨氏传》:“帝幸清华宫,五宅车骑皆从,遗钿坠
舄,瑟瑟、玑琲,狼藉于道,香闻数十里。”
霞衣窄——彩衣苗条。
【析】
这首词写南方少女的美丽多情。“笑倚江头招远客”一句,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着笔朴质自然。
其六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
手。
【注】
南中——泛指我国南方。王勃《蜀中九日登玄武山旅眺》诗:“人情已
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桄(guang 光)榔——南方常绿乔木,树干高大。据《述异记》载:西
蜀石门山,有树曰桄榔,皮里出屑如面,用作饼,食之,与面相似。因谓之
桄榔面。蓼:水草之一种。
红豆——红豆树产于岭南,秋日开花,其实成豆荚状,内有如碗豆大的
子,色鲜红,古代以此象征相思之物。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
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析】
这首词写南方水村的一个劳动场面。
首句点明地区,次句写“南中”桄榔枝叶茂密阴浓、蓼花淡红的自然环
境。后面三句,范围愈来愈小:由“南中”到河边两岸人家;从“微雨后”
到“收红立”。“树底纤纤抬素手”,最具情致,是劳动场面的集中写照,
形象生动,欢快之情自见。
其七
袖敛鲛绡,采香深洞笑相邀。藤杖枝头芦酒滴,铺葵蔗,豆蔻花间趖晚
日。
【注】
鲛(jiao 交)绡——薄绸名。传说这种绡是为鲛人所织。《述异记》卷
上:“南海出鲛绡纱,泉室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服,入水不
濡。”鲛人是传说中的美人鱼。张华《博物志》:“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
日,卖绡而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左思《吴都赋》:
“泉室潜织而卷绡。”
藤杖二句——以藤所制手杖,悬着酒壶,酒溢出来了,将葵草所编之席
铺地而坐。豆蔻句——夕阳西下,散步于豆蔻花间。(suō梭):走,散步之
意。
【析】
这首词写南方老人之乐。
开头二句写他们挽袖采香,相逢于洞里,笑语相约。“藤杖”句从拄杖
携酒两方面写出了老人的特征和神情,恬然自乐。最后两句写他们酌酒于葵
席之上,漫步于豆蔻之间,乐而忘归。
其八
翡翠䴔䴖,白蘋香里小沙汀。岛上阴阴秋雨色,芦花扑,数只渔船何处
宿?
【注】
翡翠䴔䴖——碧蓝色的䴔䴖乌。䴔䴖(jiaojing 交精):水鸟名,头颈
赤褐色,体上面多白,胸部有蓑毛,杂碧绿色,喙长脚高,产于我国南方。
芦花扑——芦苇花白,如柳絮,风吹四散,故曰“扑”。
【析】
这首词是南方秋雨水滨的写照。
“翡翠”两句写水中沙洲,䴔䴖和白蘋是近景。“岛上”二句从高处、
远处写来,织成秋雨绵绵、芦花飞扑的迷离之景。最后一句,以问语虚写渔
船,加强了朦胧的气氛,特具水乡烟波风情,余韵悠远。
欧阳炯的《南乡子》八首,都是描绘南方风物,真切自然,朴而不俗,
全无粉脂气息,独有清新情调,是《花间集》中难得的一组好词。汤显祖曾
对这几首词的写法作过总的评价:“短词之难,难于起得不自然,结得不悠
远。诸词起句无一重复,而结语皆有余思,允称令作。”
献衷心
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搂深阁,春景重重。三
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
飞舞帘拢。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
【注】
三五夜——十五之夜,即月圆之夜。
【析】
这首词写女子春怨。
上片写女子的美丽和她在月圆时的幽恨。开头四句,双管齐下,花人并
写,分不出哪是鲜花,哪是人面,“争笑东风”四字,将“花”写活,将人
写艳。“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二句,点出女主人公的身份和春景浓郁的
环境,为下片张目。“三五夜”三句是写女主人公独守深闺,见月圆而生恨。
下片抒发美人迟暮,空阁怀人的春怨。全由上片“恨”字生发。“情未
已”三句写与情人两地相思,情不能达,终日红泪沾衣,此其一恨;“恨不
如双燕,飞舞帘栊”,是怨人不如燕那样享受自由与幸福的爱情生活,此其
二恨;“春欲暮”三句写韶光即逝,红颜难保,白白送走了好天良夜,此其
三恨。全词超忽而来,茫然而去,毫端神妙,感人肺腑。
贺明朝
其一
忆昔花间初识面,红袖半遮,妆脸轻转。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
双凤金线。碧梧桐锁深深院,谁料得两情,何日教谴绻?羡春来双燕,飞到
玉楼,朝暮相见。
【注】
石榴裙带——石榴花色的裙带,即鲜红色。
缱绻(qiǎnquǎn 遣犬)——感情融洽,难分难舍。韩愈《赠别元十八协
律》诗:“临当背面时,裁诗示缱绻。”
【析】
这首词写男子对情人的怀念。
上片追忆与女子初次见面的情景,由“忆昔”领起,“花间初识面”,
含义有二:一是所见之地在花下;二是所见之人,面亦如花。“红袖”二句
正面写女子的娇羞之态;“石榴裙带”三句写其细微动作,侧面表现她的柔
媚之情。
下片是现实的怀想,分两层写出:“碧梧”三句,念及情人深闺难出,
缱绻无期;“羡春来双燕”三句,就眼前景,人与物比,羡双燕朝暮双飞,
衬托自己的孤独;同时也含有双燕自由而多情,朝暮能与自己相会,而所爱
之人却难相见。
其二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人前不解,巧传心事,别来依
旧,辜负春昼。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选岷弁浮O肷匮辗蔷茫
终是为伊,只恁偷瘦。
【注】
蹙(cù促)——收缩,这里指折叠后出现了皱纹。
选▂ì邑)——沾湿,浸染之意。
韶颜——年轻美丽的容颜。
恁(nèn 嫩)——这样。
【析】
这首词是写女子思念男子。
上片“忆昔”直贯到“巧传心事”,追忆花间定情。“别来”二句是对
现实即分别后的感叹:两情虽然深厚,可惜不能共处而辜负了春光。
下片也分两层,第一层是睹罗衣上的对对鸳鸯而怀念情人,泪湿衣襟;
第二层从反面表达女主人公对男子的忠贞爱情,虽青春不常,但为他憔悴,
也不后悔。语言坚决,情感真挚。
欧阳炯的这两首《贺明朝》极为浓艳,上接温庭筠,下开柳屯田。
江城子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
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
金陵——古地名,今南京市。战国时楚威王灭越置金陵邑,秦改为秣陵,
两汉仍用此称,三国时孙权建都于此,更名建业,晋更为建康,唐武德八年,
又名金陵,位于长江南岸。
六代——这里指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代。李白《留
别金陵诸公》诗:“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
姑苏台——吴王夫差所筑,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姑苏山上,见薛昭蕴《浣
溪沙》“其七”注。
如西子二句——宛如昔年西施的妆镜,照映江城。
【析】
这是一首怀古的词章。
全词以写金陵的现实境况为主。开头三句点出金陵之地,写出岸草平远,
落霞明灭,水声不断,给人凄清之感。“水无情”一句又带出“六代繁华”
二句,诗人有恨,连及流水无情,历代繁华的金陵,是被逝波暗暗带走,亡
国之痛,夹入其间。最后两句,由月想及西子镜,望见姑苏台,无限感慨。
前面着一“空”字,深含景物依旧,江城虽在,世态已变的沧桑之感。
凤楼春
风譬绿云丛,深掩房拢,锦书通。梦中相见觉来情,匀面泪脸珠融。因
想玉郎何处去,对淑景谁同?小楼中,春思无穷。倚栏颙望,暗牵愁绪,柳
花飞起东风。斜日照帘,罗幌香冷粉屏空。海棠零落,莺语残红。
【注】
绿云丛——头发蓬松细腻。
觉来慵——醒来后神情倦怠。
匀面句——擦面时脸上泪珠消融。
淑景——美景。
颙望——聚精会神地望着。颙(yóng 佣阳平):昂头,或不转头。
【析】
这首词写闺中春思。
上片春闺梦醒后的愁思。“梦中相见觉来慵”句,是上片的主干,“梦
中相见”并未写明,但已在“锦书通”、“玉郎何处去”中暗暗作了回答;
重心放在“觉来慵”三字上。“凤髻”二句是“慵”,“匀面泪脸珠融”也
是“慵”,“对淑景谁同”则更“慵”。由“慵”而“思”,由“思”而“愁”,
笔墨暗藏其间。
下片写小楼相思。因“思”而“望”,“柳花”以下,皆为望中之景,
寄寓了春思之情。结尾二句,情在景中,零落残红,岂非泪痕血点!
和凝(公元898 年—955 年),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旧五代
史》说他“幼而聪敏,姿状秀拔,神采射人。少好学,韦一览者,咸达其大
义。年十七举明经??十九登进士第”。他官运亨通,历事梁、唐、晋、汉、
周五朝。
和凝所作诗文甚富,曾有集百余卷。少好为曲子,布于汴洛,时号为“曲
子相公”。他的词也是以描写艳情见长,其中更有一些歌颂升平的可厌句子;
但也有清新疏淡之作,“清中含艳,愈艳愈清”,“能状难状之情景”(况
周颐语),其词风介于温韦之间。
小重山
其一
春入神京万木芳。禁林莺语滑,蝶飞狂。晓花擎露妒啼妆。红日永,风
和百花香。烟锁柳丝长。御沟澄碧水,转池塘。时时微雨洗风光。天衢远,
到处引笙簧。
【注】
神京——京都。
禁林——皇城中的丛林。
莺语滑——莺啼声流利清脆。白居易《琵琶行》:“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流泉冰下难。”
擎(qíng 晴)露——托着露珠。
妒啼妆——娇美含泪的姿态。
洗风光——洗涤着大自然。
天衢远——皇城中的道路深远。
【析】
这首词写京都春景。
上片描绘了春日神京的明媚春色。首句点明时地,接着用“木”、“花”、
“露”、“红日”构成了一幅春景画,又用“莺语滑”、“蝶飞狂”和“风”,
使静景增添动态。“滑”、“狂”二字,可闻声睹形。“晓花擎露”句,把
花捧玉露比拟成少女娇妒含泪之态,堪称细腻。
下片着重写皇宫周遭的春光:烟柳如丝,沟池澄碧,微雨洗尘,景象清
丽。“御沟”与上片“禁林”相映,“微雨”与上片“红日”间出,时晴时
雨,别有情致。最后两句,把自然景色与人间升平景象结合起来了,春光大
好,笙歌飞扬。全词妙声艳色,境界明朗,正如杨慎《词品》所评:“藻丽
有富贵气。”
其二
正是神京烂熳时。群仙初折得,郄诜枝。乌犀白纻最相宜。精神出,御
陌袖鞭垂。柳色展愁眉。管弦分响亮,探花期。光阴占断曲江池,新榜上,
名姓彻丹墀。
【注】
神京——京都。
群仙——指新及第的进士。
郄诜枝——登科的意思。郄诜(quèshēn 却身,诜或读xīn 辛):人名。
据《晋书?郄诜传》载:郄诜对武帝曰:“臣举贤良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
一枝,昆山之一片玉。”帝笑。
乌犀白纻——乌黑色的带钩,洁白的夏布衫。写新进士的穿着。乌犀(x
ī西):带钩。白纻(zhù):用苎麻纤维织成的白色夏布。
精神出——意气风发的样子。
御陌——京城中的道路。
分响亮——分外响亮。分(fèn 奋):格外。
探花期——及第之后在曲江上宴饮之时。据《陔余丛考》载:唐代殿试
及第曲江宴,以榜中最年少者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得名花,
则二人受罚。宋初犹然,非指及第第三人。
光阴句——宴饮的热闹场面占尽曲江池畔。光阴:光景,指新进士游宴
之情景。
彻——通,这里有传布的意思。
丹墀(chì池)——宫殿台阶上的平地以红漆涂之,呈丹色,故称“丹墀”。
【析】
这首词写新及第的进士的欢快情景。
上片刻画这些才子们中进士之后得意洋洋的情态。他们穿着白纻春衫,
于春花烂漫之时,在京都垂鞭策马,精神抖擞。
下片紧接上片而写,由于他们的欢快,柳也为之展眉,管弦也分外响亮,
为他们在曲江畔的游宴而助兴。结尾两句,将欢快的原由点出,是因为在朝
廷发布的新榜上,有着他们的名姓。全词给人畅快舒坦之感。和凝曾主持过
贡举之事,所取皆一时之秀,故有此作。
临江仙
其一
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涳濛。翠鬟初出绣帘中,麝烟鸾佩惹蘋风。
碾玉钗摇■■战,雪肌云鬓将融。含情遥指碧波东,越王台殿蓼花红。
【注】
香老——香尽花残。
雾縠——如薄纱的雾气。
涳濛(kōngméng 空蒙)—迷茫的样子。
翠鬟——女子发髻,借代为闺中少女。
鸾佩——女子佩饰的玉器。
碾玉句——用碾玉石做成饰有■■的金钗,随风抖动。
越王台——春秋时越王勾践的宫殿,在今浙江绍兴一带。
【析】
这首词写了闺妇的无名思绪。
上片头二句,设置了一个春残花老、雾笼小楼的幽静环境。“翠鬟初出”
二句,写女主人公出帘,但她此刻沉默无语,只有香烟袅袅,微风拂拂,境
界沉寂。
下片“碾玉钗摇”二句,写她的头饰华丽和肌肤白嫩,笔墨平庸。结尾
二句,出人意外的设想,显得情意深远,意境开阔。是追古,还是怀远,给
读者以充分想象的余地。
其二
披袍窣地红宫锦,莺语时啭轻音。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飐步摇金。
肌骨细匀红玉软,脸波微送春心。娇羞不肯入鸳衾,兰膏光里两情深。
【注】
披袍——长衣。
宫锦——宫庭中所用的高级绸料。
碧罗冠子——凤冠名。
犀簪——用犀角制的簪。
凤凰句——凤凰钗、金步摇,随步抖动,二者都是首饰。
红玉软——肤色柔美。《西京杂记》:“赵飞燕与女弟昭仪,皆色如红
玉,为当时第一,并宠后宫。”
兰膏光——灯光。
【析】
这首词是写闺中男女合欢之事。
上片用了“红宫锦”、“碧罗冠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