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间集新注-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怀,“月明独上溪桥”,充满了诗情画意。
下片头二句,写春去秋来,兰蕙愁死,既是自然界季节的更迭,也是当
年吴国败亡的惨景。结尾二句,是写如今空剩当年风流而又个人伤心之地一
片,再也看不到美丽的西子了。《白雨斋词话》评:“笔致疏冷,‘经春’
二语,凄艳而笔力甚道。”
杨柳枝
其一
阊门风暖落花乾,飞遍江城雪不寒。独有晚来临水驿,闲人多凭赤栏于。
【注】
阊门——苏州西北的城门。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
何事不同归。”
落花乾——落花为风吹尽。
雪不寒——花絮如雪,然而不寒,指杨花柳絮。
【析】
这首词咏柳。
头二句写暮春风暖,江城柳絮纷飞如雪,写景。后二句写临水驿边,人
们凭栏赏柳之闲情,写人。全是一幅春柳图,碧柳红栏,分外好看。
其二
有池有榭即蒙蒙,浸润翻成长养功。恰似有人长点检,着行排立向春风。
【注】
有池句——意思是有池有榭的地方,常常就有柳絮纷飞。榭:在台上盖
的高屋。宋玉《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蒙蒙:这里指柳絮纷飞
如细雨飘洒的样子。
浸润句——意思是池水浸润柳树,反而成就了长期养育柳树的功德。
着行——排成行列。
【析】
这首词也是咏柳。
头二句写柳絮蒙蒙,而柳树要靠池水滋养才能生成。后二句写柳树排立
成行,如有人修剪,迎风婀娜,情意依依。
其三
根抵虽然傍浊河,无妨终日近笙歌。骖骖金带谁堪比?还共黄莺不较多。
【注】
根抵——树根。
骖骖(cāncān 餐餐)——应作“毵毵”(sānsān),枝条细长的样子。
不较多——差不多。指柳丝与黄莺相共,两者均不逊色。较,差的意思。
粱朝柳恽《牡丹》诗:“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今朝始得分明
见,也共戎葵不校多。”皮日休《汴河怀古》诗:“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
论功不较多。”其中“校”与“较”通。
【析】
这首词也是咏柳。
头二句写柳虽生长在浊河之畔,但成长后,也常常接近富豪家的笙歌。
后二句写柳枝美如金带,无与伦比,但与黄鹂相配而存,一静一动,还是很
和谐的春色。柳从“傍浊河”而后“近笙歌”,似有寓意,作者家世业农,
独好学而成材,步入惟幄,与柳颇有相似之处。
其四
万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吴台各自垂。好是淮阴明月里,酒楼横笛不胜吹。
【注】
怨亡隋——隋大业元年,发民十万,开邗渠,入江,筑河堤,植杨柳,
长一千三百里。见毛文锡《柳含烟》“其一”注。这句话的意思是因隋亡而
柳也随之枯槁。
吴台——春秋时吴王所筑台阁。又解:吴公台,今江苏扬州市北,南朝
宋沈庆之攻竟陵王诞时所筑弩台。吴台上多柳树。
淮阴——地名,今江苏省淮阴县西南,隋唐时设郡。
酒楼句——意思是酒楼中,横笛吹不尽《杨柳枝》曲调,不胜吹:吹不
尽,《杨柳枝》为乐府《近代曲》名,白居易《杨柳技二十韵》题下自注:
“《杨柳枝》,洛下新声也。洛之小妓有善歌之者,词章音韵,听可动人。”
因曲调是在古乐府《折杨柳》或《折柳枝》的基础上改编的,又称“新翻《杨
柳枝》”。白居易《杨柳枝》曰:“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
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析】
这首词仍是写柳。
头二句写万株柳树枯槁,仿佛是在责怨已经灭亡了的隋朝。柳枝下垂,
又仿佛是在凭吊吴王古台。后二句是说人们喜爱杨柳,常在明月夜里,吹奏
起以杨柳为题的乐曲,情意不尽。
望梅花
数枝开与短墙平,见雪萼红甜相映,引起谁人边塞情?
帘外欲三更,吹断离愁月正明,空听隔江声。
【注】
数枝——指梅花。
雪萼红跗——写梅花形态,晶莹的花萼,红色的花房。附(fu 夫),通
“柎”。本为花的萼房。《管子?地员》:“朱跗黄实。”尹知章注:“跗,
花足也。”沈约《郊居赋》:“衔素蕊于青跗。”萼房即指“花托”,其色
多为青色,此言“红跗”,是就梅花整个颜色而言,不必拘泥于“花托”。
吹断二句——意思是明月照耀,离愁索绕,又闻隔江吹奏梅花曲调,其
音凄清,断断续续,更令人销魂,这里的梅花曲调是指以梅花为题的曲子,
如汉横吹曲有《梅花落》等。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
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析】
这首词咏梅花。
上片写梅花数枝,横子短墙,红白相间,不知引起了多少闺妇的思边之
情。
下片写在月明之夜,闻隔江传来的梅花小曲,声音断续,离情别绪,深
含在这清凄的笙笛之中。
渔歌子
其一
草芊芊,波漾漾。湖边草色连波涨。沿蓼岸,泊枫汀,天际玉轮初上。
扣舷歌,联极望。桨声伊轧知何向?黄鹄叫,白鸥眠,谁似侬家疏旷?
【注】
芊芊——芳草茂盛的样子。
漾漾——水波动荡的样子。
连波涨——意思是草色与波浪相映连成一片。
泊枫汀——船停泊于有枫树的水汀边。
玉轮——明月。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玉轮涵地开,剑匣
连星起。”
联极望——向四边远望。
伊轧——象声词,摇桨之声,同“咿呀”。
黄鹄(hù胡)——天鹅,游禽类,体长三尺多,形似鹅,颈长,上嘴有
黄色之瘤,多为白色,栖于水滨。
侬家——我,自称。
疏旷——自由自在,旷达放纵。
【析】
这首词抒写渔家情怀。
上片头三句写湖上风光,突出了湖上的草色浓郁。“沿蓼岸”三句,写
舟泊枫汀,月华初上,境界开阔静美,水天一色。
下片写渔家之乐。扣舷而歌,骋目而望,摇着桨儿在湖上自由自在地荡
漾。听着黄鹄的叫声,见到白鸥栖息,渔人更感到自己同鸟儿一样的自由,
于是就有“谁似依家疏旷”之感。
其二
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声宿雁霜时节。经霅水,过松江,尽属依家日月。
【注】
流萤——飞行的萤火虫。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
扇扑流萤。”
金波——月光遍洒如金波。《汉书?郊把志》:“月穆穆兮金波。”
杜若——香草名,又称“社蘅”。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
若,将以遗兮下女。”
霅(zhà乍)水——即霅溪,水名,在今浙江省吴兴县一带,东北流入
太湖。
松江——即吴松江,今江苏吴县一带,是太湖最大的支流。
【析】
这首词写渔人泛舟的情景。
上片写秋夜泛舟东湾,感夜凉水冷,见流萤明灭,迎浩荡江风,
听寥寥笛声,在辽阔无际的万顷月光里,渔家是感到那么开朗舒坦。
下片写渔人的情怀,在寂静的江夜里,水洲上送过来杜若的芬芳,时而
也听到宿雁的叫声。渔人在清秋霜寒中,乘着轻舟,经霅水,过松江,江上
万物,都入其心目,好不囱在自乐,所以有“尽属侬家日月”之感。
魏承斑,生卒未详,字里无考。据《十国春秋》所载,只知他是王建养
子齐王王宗弼(原姓魏,名弘夫)之子。承斑仕蜀为驸马都尉,宫至太尉。
他的词如李冰若在《栩庄漫记》中所评:“浓艳处近飞卿,间有清朗之
作,特不多耳。”
菩萨蛮
其一
罗据薄薄秋波染,眉间画时山两点。相见绮筵时,深情暗共知。翠翘云
鬓动,敛态弹金凤。宴罢入兰房,邀人解佩珰。
【注】
秋波染——如碧波之色染成,即深蓝色。
山两点——指眉画得如远山两点,眉色美丽。
绔筵——华丽的筵席上。
弹金凤——弹奏饰有金凤图形的琴。
兰房——芳香华丽之房。
佩珰——指代妆束。
【析】
这首词写一女子宴罢纵情。
上片写宴上传情。“罗裾”二句,用她在筵宴上的装束,显示其美丽:
薄裙深蓝,如秋水染成,眉色娟秀。如黛山两点。她不仅是个美女,而且是个
情女,“相见”二句就是写她与情人在筵宴上眉目传情。
下片写宴后纵情。“翠翘”二句,紧接上片的美女、情女,写其还是个
才女。在她“敛态”抚琴的媚姿中,似乎可以体察出她卓越的琴艺,听到她
委婉动听的琴声,表达了她心中的厚意深情。最后两句写其邀人纵情。
其二
罗衣隐约金泥画,玳筵一曲当秋夜。声战觑人娇,云鬟袅翠翘。酒醇红
玉软,眉翠秋山远。绣幌麝烟沉,谁人知两心?
【注】
罗衣句——罗衣上隐约可见泥金的绣饰。金泥:涂金色。
耿筵二句——秋夜之时,在富丽堂皇的筵席上,她一曲清歌,声音微颤,
含情相视,无限娇烧可爱。
酒醺句——酒气薰薰,使她的面容更加妩媚。红玉:指女子脸色。《西
京杂记》:“赵后(飞燕)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女弟昭仪不能及也;但
昭仪弱骨丰肌,尤工笑语,二人并色如红玉。”
【析】
这首词写酒宴上的美人。
上片写她筵上清歌。首句以服饰之美写出人物之美。后三句写她秋夜当
筵清歌,含情动人,以及其歌唱时姿态的妩媚。
下片写她酒后的玉容形象和她难以倾诉的心曲。“谁人知两心”,隐藏
着环境不能使她与情人自由相爱的苦衷。
魏承斑 十三首
满宫花
其一
雪霏霏,风凛凛,玉郎何处狂饮?醉时想得纵风流,罗帐香帷鸳寝。春
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少年何事负初心?泪滴缕金双衽。
【注】
霏霏——雨雪密布纷飞的样子。《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毛传:“霏霏,甚也。”
风凛凛(lǐn 凛)——北风凛冽。
缕金双衽(rèn 任)——金线绣的双袖。衽:本为衣襟。这里说“双衽”,
可理解为“双袖”。《说文通训定声》:“凡衽,皆言两旁衣际裳际,正当
手下垂之处,故转而名袂。”《列女传?鲁季敬姜》:“文伯引衽攮卷而亲
馈之。”
【析】
这首词写少妇的哀怨。
上片首二句对举成文,境界凄冷,是女主人公周遭的环境,与后面所表
现的她内心的凄寂和谐地统一起来。“玉郎”三句,为女主人公的想象之辞,
用“玉郎”在外纵情,反衬自己的孤独。
下片二句是上片感情的直接抒发,“春朝秋夜”,喻时日之长。哀怨之
深。“少年”二句,痴情反问,曲尽怨恨,而怨愈重,情弥深。
木兰花
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闭宝匣,掩金铺,倚屏拖袖愁如醉。
迟迟好景烟花媚,曲渚鸳鸯眠锦翅。凝然愁望静相思,一双笑靥嚬香蕊。
【注】
旖旎(yǐnǐ以尼)——繁茂的样子。宋玉《九辩》:“窃悲夫惠华之曾
敷兮,丝旖旎乎都房。”
宝匣——梳妆盒。
金铺——门上装饰,借代为门。
烟花雾霭中的花朵。韦应物《因省风俗与从侄成绪游山水中道先归寄示》
诗:“阴壑云松埋,阳崖烟花媚。”
一双句——对饰有香蕊的酒窝含着愁意。香蕊:酒窝上的妆饰。见温庭
筠《归国遥》“其二”注。
【析】
这首词写美女相思。
上片首三句明写荷花,实写美人,以“碧玉堂深”点出美人所居之地;
以“水”兼写“小芙蓉”及美人所在玉堂的清姜环境。后三句连用“闭”、
“掩”、“倚”、“拖”四个有独特含意的动词,把女主人公如痴如醉如怨
的情状淋漓写出。
下片“迟迟”二句以乐景写愁情,以鸳鸯兴相思。结尾二句,是女主人
公对上二句“凝望”后的瞬间表情,如梦如幻,以笑写愁,笑得愈沉醉,愁
情也愈酸楚。
玉楼春
其一
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帘横数扇。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儿片。
愁倚锦屏低雪面,泪滴绣罗金缕线。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
【注】
高卷句——翠帘高卷,横列屏风数扇。
雪面——面目白皙。
为是——因是。
【析】
这首词抒写闺怨。
上片写卷帘所见,怨情油然而生。首句用梁间燕语,表现“画堂”“寂
寂”,以动写静,人物情感也寓于其中;“高卷”句在结构上是过渡;后两
句是触景伤情:帘外“一庭春色”,本人公感到并不为己所有,故有“恼人”
之感;而“满地落花”则又使她想到青春难再!
下片首二句用“愁倚”、“泪滴”写她触景伤精时的容态;结尾二句,
点出原由。对月怀人,深为“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难全而伤
心。
其二
轻敛翠蛾呈皓齿,莺啭一枝花影里。声声清迥遏行云,寂寂画梁尘暗起。
玉斝满斟情未已,促坐王孙公子醉,春风筵上贯珠匀,艳龟韶颜娇旖旎。
【注】
莺啭三句——意思是花影里传来的歌声,清脆悠远,能遏云绕梁。遏(ě
厄)行云:《列子?汤问》:秦青善歌,送薛谭之时,饯于郊衢,抚节悲歌,
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见《花间集叙》注。尘暗起:刘向《别录》:鲁人虞
公发声清越,歌动梁尘。
玉斝(jiǎ甲)——古代盛酒的器皿,圆口,三足。
促坐——促使在坐者。
贯珠匀——形容歌声如串珠那般圆润连续。
艳色韶颜——指女子美丽的容颜。
【析】
这首词写歌女的美丽及其高超的歌唱艺术。
全词分片而意不断,首句写歌女之美。中间六句写歌声之动听:“莺啭”
一句暗喻歌声如月下花影里传来的流莺啼啭,清甜动人;“声声”二句用夸
张的手法写歌声美妙;“玉斝”二句从侧面写“王孙公子”如痴如醉的状况,
烘托了歌唱者歌艺的高超;“春风”,句又用暗喻进一步描绘了歌唱者的圆
润歌喉。最后一句又写歌唱者的仪容,与首句呼应,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
这首词可以说是词中的《琵琶行》和《听颖师弹琴》,汤显祖评道:“无
一败笔??足恣其浑洒也。”
诉哀情
其一
高歌宴罢月初盈,诗情引恨情。烟露冷,水流轻,思想梦难
成。罗帐袅香平,恨频生。思君无计睡还醒,隔层城。
【注】
月初盈——月初圆。
层城——城楼重重。
【析】
这首词写少妇对郎君的思念。
开篇以明月起兴,饮酒赋诗,一轮圆月,使她触景伤怀,“恨情”顿生。
“诗情引恨情”一句,把酒兴正浓,诗怀无限而又恨情缕缕如丝这种感情发
展的微妙过程,概括已尽。“烟露”二句,极写凄清之景,以衬凄清之情。
最后一句以情作结,直写思念郎君,想在梦中相会,无奈梦境难成,苦愁至
极。
下片全由上片“梦难成”生发,写“睡还醒”的思君之情状,真是难忘
难望难及,无可奈何!
其二
春深花簇小楼台,风飘锦绣开。新睡觉,步香阶,山枕印红腮。鬓乱坠
金钗,语檀偎。临行执手重重嘱,几千回!
【注】
花簇——鲜花丛聚在小楼台周围。
锦绣——指帐子。
新睡觉——刚刚睡醒。觉(jié决):觉醒。
语檀偎——私语时与郎相依偎。檀:檀郎。《栩庄漫记》说:“语檀偎
三字殊拙。”
【析】
这首词写女子与情人欢会后的离别。
上片首二句用“小楼台”点明欢会的地方;用“春深花簇”写欢会的环
境,以衬托欢会时的深情;“风飘绵绣开”一句合写景与人,开启下面对女
主人公的描绘。“新睡觉”到过片处“语檀偎”写女子欢会后的娇柔依恋。
“临行”二句写送别情人,寄语情深。
其三
银汉云晴玉漏长,蛩声悄画堂。筠簟冷,碧窗凉,红蜡泪飘香。皓月泻
寒光,割人肠。那堪独自步池塘,对鸳鸯。
【注】
银汉——天河、银河。
蛩声——蟋蟀叫声。
筠簟——竹席。筠(yún 云):竹子的青皮。
泻寒光——洒下清冷的光。
【析】
这首词写闺怨。
上片写怨妇生活的环境,从外界写到室内。用“银汉”点明夜间;“玉
漏长”一个“长”字,已融进女主人公的怨情;“蛩声”是“画堂”之静,
再配之以“簟冷”、“窗凉”、“蜡泪”,用艳辞写凄境,尤为感人。
下片,“皓月”二句是对上片景与情的总揽。“那堪”二句,以女主人
公的“独自步池塘,对鸳鸯”对比写来,不言怨而怨已出。
其四
金风轻透碧窗纱,银釭焰影斜。倚枕卧,恨何赊?山掩小屏霞。云雨别
吴娃,想容华。梦成几度绕天涯,到君家。
【注】
金风——秋风。古时以阴阳五行来配季节演变,秋属金,故称秋风为金
风。唐代诗人戎星《宿湘江》诗:“金风浦上吹黄叶,一夜纷纷满客舟。”
银釭影——银灯的光影。
赊——悠远无尽之意。李中《旅夜闻笛》诗:“长笛起谁家,秋凉夜漏
赊。”韩愈《赠译经僧》:“万里休言道路赊。”
山掩句——小屏风上的霞光与山色相掩映。
云雨句——带着云雨深情而与吴娃相别。
吴娃——泛指吴地的美女。《文选?吴都赋》:“‘幸乎馆娃之宫。’
刘良注:‘吴俗谓好女为娃。’”李白《经乱离后忆旧游书怀赠韦太守》诗: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析】
这首词写男子对女子的思念。
上片写男子室内之景与情,重心在“倚枕卧,恨何赊”二句上。
下片首二句揭出所恨之由,在一“别”一“想”。结尾二句写思念成梦,
把梦说成如丝如线的缠绕,见其恋情之深长可知。
其五
春情满眼脸红绡,娇妒索人饶。星靥小,玉珰摇,几共醉春朝。别后忆
纤腰,梦魂劳。如今风叶又萧萧,恨迢迢。
【注】
红绡——形容面色红润细腻。
娇妒——娇美、妩媚。
索人饶——得到人的怜爱。饶:怜爱。唐宋诗人惯用“饶”字。白居易
《喜小楼西新柳抽条》诗:“为报金堤千万树,饶伊未敢苦争春。”宋黄庭
坚《次韵高子勉》诗:“篓蒿穿雪动,杨柳索春饶。”《花间集》中,和凝
《河满子》“含情惯得人饶”。其中“饶”均为“怜爱”之意。星靥——酒
窝上的妆饰。
珰——耳朵上垂的珠饰。
几共——屡次相共。李颀《采莲曲》:“时逢岛屿泊,几伴鸳鸯眠。”
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几见林抽笋,频惊燕引雏。”
【析】
这首词也是写男子对情人的思念。
上片追忆情人妖娆的姿态,即“醉春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