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间集新注-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几见林抽笋,频惊燕引雏。”
【析】
这首词也是写男子对情人的思念。
上片追忆情人妖娆的姿态,即“醉春朝”时的情景。
下片“别后”一句收束上片,“梦魂劳”写思念之苦。结尾二句把“风
叶萧萧”的迷茫之声与连绵不尽之情,揉合在一起,声情撼人。
生查子
其一
烟雨晚晴天,零落花无语。难话此时心,粱燕双来去。
琴韵对荤风,有恨和情抚。肠断断弦频,泪滴黄金缕。
【注】
琴韵——琴声。
薰风——香风。
抚——弹奏。
断弦频——由于心情痛苦而使琴弦连连折断。
【析】
这首词写抚琴少女的幽怨。
上片“烟雨”句状景,“零落”句起兴,一语双关,景情合写。“难话
此时心”是“无语”的人情再现,又开启“梁燕双来去”一句,用亲昵双燕,
反衬女主人公的孤独。
下片写女子抚琴遣恨,而无声的哀怨、无言的愁恨却依然无法排遣。用
“断弦频”刻画柔肠寸断,虚意实写,可见可感。最后用女子抚琴时的“泪
滴”作结,层层递进,幽怨全出。
其二
寂寞画堂空,深夜垂罗幕。灯暗锦屏欹,月冷珠帘薄。
愁恨梦难成,何处贪欢乐?看看又春来,还是长萧索。
【注】
看看——看着看着,说明已多次虚度春日。
长萧索——久凄凉。王维《奉寄韦太守陟》诗:“荒城自萧索,万里山
河空。”这里指心情孤凄。
【析】
这首词写妇人春思。
上片着意写景,景中有情。室内深夜之景,是“寂寞”与“空”,这也
是“画堂”中人心里的“寂寞”与“空”的感情外化。“灯暗锦屏欹”是主
人公“寂寞”与“空”的具体形象。
下片着意写情,情中带景。“愁恨”句写自己的现实;“何处”句写思
念的人,从想象中情人追欢,深一层写她的深情厚望。末二句点明“春来”,
“看”字叠用,显出盼望长久与急切;“又”与“还”搭配,表现了她失望
与虚度的情怀;“萧索”一词,情景并重,既见女主人公思想上的凄楚孤寂,
又见外界环境的荒凉冷落。
黄钟乐
池塘烟暖草萎萎,惆怅闲宵,含恨愁坐,思堪迷。遥想玉人情事远,音
容浑似隔桃溪。偏记同欢秋月低,帘外论心,花畔和醉,暗相携。何事春来
君不见?梦魂长在锦江西。
【注】
浑似——仿佛。浑:全然、简直。杜甫《春望》诗:“白头搔更短,浑
欲不胜簪。”
桃溪——即“桃花源”。桃花源是虚构的与世隔绝的理想境界。这里用
此典表示难以相见。
论心——谈心。
和醉——共醉。
锦江——在今四川省成都平原,泯江分支之一,当地习称“府河”,传
说古人织锦濯其中,较他水鲜明,故名“锦江”。见牛峤《女冠子》“其二”
注。
【析】
这首词写男子春宵怀人。
上片“池塘”四句既写了烟暖草萎的环境,又写了春宵惆怅的迷茫的心
情。“遥想”二句写出“愁坐”的事由,表达对玉人的思念。“音容”一句
把思念时的恍惚的状态和心理写透。
下片“偏记”直贯到“暗相携”,追忆过去秋月之时,帘外花畔与玉人
的同欢,追忆得愈真切,现实也就愈加凄苦,故后两句发出了痴情的问语,
“春”与“君”并没有必然联系,而想念的人却把它们连在一起,主观以为
春来,君也会来,而现实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所以只有让梦魂去长久
地追伴情人。出语痴而情弥真。
渔歌子
柳如眉,云似发。蛟绡雾縠笼香雪,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注】
蚊绢雾縠——珍贵的纱绸。蚊绡:指蛟人所织之丝绸,见欧阳炯《南乡
子》“其七”注。雾縠:半透明的绉纱。
笼香雪——笼罩着洁白的肌肤。香雪:形容肌肤细腻白净、有香气。
【析】
这首词写少妇闺情。
上片写天晓时少妇的容貌。“柳如眉”三句连用三个比喻极言少妇之美;
“梦魂惊”三句点明时刻,写少妇梦被惊醒所见所闻——“窗外晓莺残月”。
下片“几多情”三句追叙“落花飞絮清明节”时与少年郎分别时依恋的
情状。“落花飞絮”一句,情景交融,荡气回肠。后三句写少妇之怨。
鹿虔扆,生卒籍贯皆不详,他为后蜀进士,在孟昶时仕后蜀为永泰军节
度使,后进检讨太尉,加太保。与欧阳炯、韩琮、阎选、毛文锡五人工小词,
为后主赏识,时人忌之,号称“五鬼”,蜀亡不仕。
鹿虔扆的词近于韦庄,较少浮艳之气。有的词沉痛苍凉;有的词则秀美
疏朗。
临江仙
其一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
随风。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
泣香红。
【注】
绮窗——华美的窗户。王维《扶南曲歌词》:“朝日照绔窗,佳人坐临
镜。”又《杂诗》:“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翠华——多指帝王仪仗,即用翠色羽毛装饰的旗子。此处借代为帝王。
歌吹——歌唱声和吹奏管乐的声音。吹(chuì旧读吹去声):吹笙箫之
类。
香红——借代荷花。
【析】
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词。
上片四层,将过去的显赫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凄清,在每句中简洁地对比
写出,尤其“声断已随风”五字,收束上片,把昔日的荣华一笔勾消。在低
回沉吟中,寄托了诗人的无穷感叹,蕴藉深厚。
下片,从怨烟月不知人事而依旧夜照深宫的侧面,寄托了景物永恒、世
态变迁的深沉追怀,读来令人俯首沉吟。最后三句把野塘藕花拟人化,它清
晨的露珠也像是暗伤亡国而流的眼泪,表达了词人的家国之恨。
李冰若说:“此阕之妙,妙在以暗伤亡国托之藕花,无知之物,
尚且泣露啼红,与上句‘烟月还照深宫’相衬而愈加悲惋。其全词布置
之密,感喟之深,实出后主晚凉天净一词之上。”(《栩庄漫记》)
其二
回回冈无赖晓莺惊梦断,起来残醉初醒。映窗丝柳袅烟青。翠帘慵卷,
约砌杏花零。一自玉郎游冶去,莲凋月惨仪形。暮天微雨洒闲庭。手挼裙带,
无语倚云屏。
【注】
无赖——放刁,无道理。徐陵《乌栖曲》:“唯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
落犹争啼。”
约砌——曲阶。
莲凋月惨——形容女子的仪容憔悴。莲与月:喻女子形貌。
挼——捻、撚。
云屏——云母装饰的屏风。
【析】
这首词写女子终日相思。
上片首句由金昌绪《闺怨》一首而来。“起来”以下四句,写柳丝袅于
青烟,残红受约晨风的无力、零落的形象,刻画了女主人公梦断早起时的慵
倦情态,极婉款妍倩之致。
下片首二句写情郎一去,女主人公因相思而形容憔悴。“暮天”句既是
写景,又显示了时间从早至晚的进程。最后两句从女主人公挼裙、无语、倚
屏的行动中,豁露她终日的相思之情。
女冠子
其一
凤楼琪树,惆怅刘郎一去,正春深。洞里愁空结,人间信莫寻。竹疏斋
殿迥,松密醮坛阴。倚云低首望,可知心?
【注】
琪树——仙境中的玉树。白居易《牡丹芳》诗:“仙人琪树白无色,王
母桃花小不香。”
刘郎——刘晨。见皇甫松《天仙子》“其一”注。
斋殿迥——佛殿幽深。
可知心——能知道我的心意么?
【析】
这首词写女道士的心曲。
上片写仙境用刘晨阮肇故事,暗点出女道士内心的秘密。
下片,首二句描绘道院环境,末二句传出女道士的心曲,陈词滥调,无
可赏析。
其二
步虚坛上,绛节霓旌相向,引真仙。玉佩摇蟾影,金炉袅麝烟。露浓霜
简湿,风紧羽衣偏。欲留难得往,却归天。
【注】
步虚——道士诵经之声。刘敬叔《异苑》卷五:“陈思王(曹植)游山,
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
虚声。”
绛节霓族——都是道士祭神的符节和旗帜。
蟾影——月光。
霜简——白色竹简,道士所用之手版。
羽衣——道士所穿的法衣。《汉书?郊祀志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
颜师古注:“羽衣,以鸟羽为衣,取其神仙飞翔之意也。”后人常称道士或
神仙所穿之衣为羽衣。白居易《梦仙》诗:“坐乘一白鹤,前引双红旌。羽
衣忽飘飘,玉鸾俄铮铮。”
【析】
这首词纯粹写女道士的生涯,别无情致。
思越人
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双带绣寞窠锦荐,泪侵花暗香消。珊
瑚枕腻鸦鬟乱,玉纤慵整云散。苦是适来新梦见,离肠怎不千断?
【注】
双带句——绣着花团的双带,垂在锦席之上。绣窠:绣的花朵图案。盘:
垂落、盘置。
鸦鬟——鬟髻的形状。
玉纤——晶润、纤细的手指。
云散——指头发散乱。
苦是二句——意思是:最痛苦的是刚才还梦见过,醒来却不见人,怎不
教人离肠千断?
【析】
这首词写女子思怀别感。
上片写深夜愁思。“翠屏”三句是女主人公深夜掩屏、背烛的形象和她
感到夜长难熬的心境。“双带”句写她当时的服饰。“泪浸”句是因伤心而
憔悴的写照,以“花暗香消”暗喻。
下片首二句写她梦醒后的慵倦姿态。结尾二句用平白语道出了深深的思
怀别感。
虞美人
卷荷香淡浮烟渚,绿嫩擎新雨。琐窗疏透晓风清,象床珍重冷光轻,水
纹平。九疑黛色屏斜掩,枕上眉心敛。不堪相望病将成,钿昏檀粉泪纵横,
不胜情。
【注】
卷荷——未开的荷花。
擎——撑住。
象床珍簟——精美的床和垫席。《初学记?器物部》:“战国策曰:“孟
尝君出行五国,至楚,献象牙床。”
水纹——簟席上的花纹。
九疑——山名,今湖南宁远县南,传说舜葬于此。《水经注?湘水》:
“蟠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
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或作“九嶷山”。
钿昏句——首饰钗钿久未修饰而光泽暗淡,香粉面上常常啼泪纵横。
【析】
这首词写妇人的相思之苦。
上片连用四组镜头,从外到内描绘女主人公所生活的凄清的环境,从这
环境中透露她的凄凉的心情。
下片由景及人及情。“九疑”二句从黛山写到“眉心”,有承转作用。
下面则直说离愁相思之苦。
阎选,生平不详,他似未曾做过官,故《花间集》称其为阎处土。
他的词也崇尚浓艳,颇近温庭筠,然平淡无深趣,“与毛文锡伯仲耳”
(《栩庄漫记》)。
虞美人
其一
粉融红腻莲房绽,脸动双波慢。小鱼衔玉鬓钗横,石榴裙染象纱轻,转
娉婷。偷期锦浪荷深处,一梦云兼雨。臂留檀印齿痕香,深秋不寐漏初长,
尽思量。
【注】
莲房——莲蓬,内有莲子,各子分隔,故称“莲房”。杜甫《秋兴》诗:
“露冷莲房坠粉红。”这里是以莲花比喻美人面容。
双波慢——两眼凝神的样子。
小鱼衔玉——首饰的形状。
石榴裙——朱红色的裙子。梁元帝《乌栖曲》:“交龙成锦斗凤纹,芙
蓉为带石榴裙。”
象纱——纱之一种,做裙子的轻料。
娉婷——娇艳。
偷期——暗地约会。
檀印——口红的印迹。
【析】
这首词写女子秋夜情思。
上片首二句以”莲”写脸面,以“波”写眼光;以“粉”、“红”敷色,
以“动”、“慢”传情,描绘了女子娇艳的容颜。“小鱼”三句写女子服饰
之美及其轻盈妩媚。
下片“偷期”二句是女主人公回忆“锦浪荷深处”与情郎的欢会。结尾
三句直写女子深秋夜长的情思。
其二
楚腰蛴领团香玉,鬓叠深深绿。月蛾星眼笑微嚬,柳妖桃艳不胜春,晚
妆匀。水纹簟映青纱帐,雾罩秋波上。一技娇卧醉芙蓉,良宵不得与君同,
恨忡忡。
【注】
楚腰——泛指女子细腰。《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
多饿人。”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蛴领——领项白而欣长。蛴:蝤蛴,木中的蝎虫,体白而长,以比喻女
人颈项。见和疑《采桑子》注。
团香玉——形容肌肤白嫩而有光泽。
鬓叠——鬓发重叠,言其厚密。
月蛾星眼——如弯月之眉,如明星之眼。
笑徽嚬——笑而略带愁意。嚬,通颦,皱眉头。
柳妖桃艳——如柳枝妖娆,如桃花艳丽,形容女子的容态。
忡忡(chōngchōng 冲冲)——忧愁的样子。《诗经?召南?草虫》:“未
见君子,忧心忡忡。”
【析】
这首词也是写女子良宵相思。
上片写女子晚妆后的美丽动人的形象。
下片先写室内蕈帐之精美,次写美人醉卧如芙蓉一枝,相思不尽。词藻
艳丽,然意义平庸。
临江仙
其一
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物华空有旧池塘。不逢仙子,何处梦
襄王?珍簟对欹鸳枕冷,此来尘暗凄凉。欲凭危槛恨偏长。藕花珠缀,犹似
汗凝妆。
【注】
荷芰——荷花和菱花。芰(jì技):菱。《国语?楚语上》:“屈到嗜芰。”
韦昭注:“芰,菱也。”
逗——招引、带来。
物华——美好的景物。杜甫《曲江陪郑南史饮》诗:“自知白发非春事,
且尽芳尊恋物华。”
不逢二句——意思是:没有遇见神女,楚襄王又在何处做梦呢?
尘暗——气氛昏暗。
危槛——高楼上的栏杆。危:高耸的样子。《庄子?田子方》:“尝与
汝登高山,履危石。”
藕花二句——荷花上面点缀着露水,好像是美人红面上凝聚的汗珠,缀
(zhuì赘):点缀。犹似:好似。犹与若、似意同,作同义词叠用。孔欣《置
酒高楼上》诗:“生犹悬水溜,死若波澜停。”
【析】
这首词写男子对女子的思念。
上片首二句写雨后荷塘景色。“物华”句承上启下,感荷塘依旧,而怀
仙子。“不逢”,“何处”,加重了“空”的含义。
下片先写男子室内凄冷的环境,衬托出他“恨偏长”的心情。“藕花”
二句由物及人,形象娟美,可见思念之深。
其二
十二高峰天外寒,竹梢轻拂仙坛。宝衣行雨在云端。画帘深殿,香雾冷
风残。欲问楚王何处去?翠屏犹掩金鸾。猿啼明月照空滩。孤舟行客,惊梦
亦艰难。
【注】
十二高峰——巫山十二峰。见皇甫松《天仙子》“其二”注。
宝衣句——指巫山神女穿着珍贵的神衣而于云间施雨。
欲问二句——意思是楚王与神女相会后,又往何处去了?他已回到了人
间,翠色的山屏仿佛掩映着他的金鸾。金鸾:皇帝的车驾。
惊梦句——意思是猿啼惊断归梦,情感上也很难受。
【析】
这首词描绘了神女庙的景色,抒发了行客的感受。
上片从高到低,由远到近,由外到内写神女庙的凄情景色,为下片抒情
作了铺垫。
下片“欲问”二句从上片而来,已寓孤苦之叹。“猿啼”以下,情景交
融,文情凄楚,行役之苦自在言外。全阕将神话故事与现实景物交错写出,
意境清空而含蓄。
浣溪沙
寂寞流苏冷绣茵,倚屏山枕惹香尘,小庭花露泣浓春。
刘阮信非仙洞客,婶娥终是月中人,此生无路访东邻。
【注】
流苏——帐上的垂须,此借代为帐子。
绣茵——绣花垫褥。
惹香尘——这里是带着芳香的气味之意。香尘:香雾。
信非——确实不是。信,诚然。
东邻——借代为美女之称,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臣里之美者,莫
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大短,着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
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又司马相如《美人赋》:
“臣之东邻,有一女子,玄发丰艳,蛾眉皓齿。”
【析】
这首词抒发了男子对情人的怀想。
上片描绘了主人公所在的孤寂环境:流苏寂寞、绣茵清冷、屏枕惹香、
庭花泣露。这一客观环境,实际上带着主人公思念情人的强烈主观色彩与切
身的感受。
下片是主人公直接吐露思念之情:“刘阮”是自比,“信非”与“终是”
对偶,不仅感情跌宕起伏,缠绵尽致,而且结构曲折多姿,耐人吟咏。思念
的情人如月中嫦娥、东邻美女,可望而不可及,深怀人神相隔、无缘相逢的
遗恨。
八拍蛮
其一
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光景不胜闺阁恨,行行坐坐黛眉攒。
【注】
嫩黄——指柳色。
光景句——意思是风光明秀,而引起了无限的闺阁怨情。光景:风光景
色。李白《越女词》之五:“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又解:“光景”
作“光影”,时光的意思。这句话可说是时光渐逝,而闺怨无穷。
行行坐坐——空虚无聊,行坐不安。
攒——皱、收缩。
【析】
这首词写闺阁春怨。
“云锁”二句描绘春日风光:细柳嫩黄,烟雾笼罩,春风吹来,红梅调
残。这是初春的光景。“光景”一词,承上转下,写风光越美,春怨也就越
深。最后一句用无所事事之状和黛眉紧锁之容,写出了怨情。
其二
愁锁黛眉烟易惨,泪飘红脸粉难匀。憔悴不知缘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注】
烟易惨——面上的胭脂也易于显出惨淡之色。“烟”通“胭”,即“胭
脂”,或写作“烟支”。《史记?匈奴列传》司马贞索隐引习凿齿《与燕王
书》云:“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不?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馁取其上
英鲜者,作烟支,妇人采将用为颜色。”
粉难匀——因泪洒脸上,故徐粉难匀。
缘底事——因何事。底:何,疑问代词。杜甫《解闷十二首》之七:“陶
冶性灵在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推道——推说,托辞。
【析】
这首词也是写春怨的。
首二句刻画女主人公愁怨的形象愁眉紧锁,粉面飘泪,脸色暗淡,第三
句用问语承上启下,结尾句不说因怨使人憔悴,而说不适宜春天的气候环境,
却更为凄苦愁怨,含蓄委婉。
河 传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几回邀约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