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本宫有点烦-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作为储君,未来大晋的皇帝,是萧衍倾注心血最多的,一向高标准严要求,父子俩本就不十分热络。

    加之董氏之死传的风言风语,皇帝对董氏膈应,太子似乎一下子也沉默了许多。

    到底太子对皇帝有没有心结,沈如意不十分清楚,但她整日住在豹房,倒是曾亲眼见过太子前来请安,这对父子的交流实在是让人感觉闷到窒息,都含蓄内敛到让人看着都尴尬的地步。

    这些事情桩桩件件,起因都是因为她。

    她哪怕铁石心肠,也厚不起脸皮,让这样的小皇帝来设身处地来想她了。

    她越想反而越觉得愧疚,冷静下来,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皇帝想要独占她的那种心情了。

    这么霸道,占有欲强到令人窒息的爱……为什么她越想反而越欢喜呢?

    沈如意脸红。(未完待续。。)

219 蹊跷

    豹房不比后宫人多口杂,让陈槐治理的好似铁桶一般,一个个宫人嘴上都跟夹了铁钳子似的,半句话不敢往外面露。

    可是即便这样,宫外还是能够明确地感受到了这一场不小的震荡,归结其原因,皇帝就是个明晃晃的帝妃关系晴雨表,心情好坏都在脸上写着呢。

    但凡皇帝气不顺那都是走哪儿哪儿鸡飞狗跳,一张脸冷的跟浸了冰碴似的,若非横眉冷对就是暴跳如雷;可若是沈妃消停的不和皇帝闹别扭,皇帝那一天天就是春暖花开,更甚者眉飞色舞,脸上的肌肉都要笑僵了。

    其实,这还都不算事,真正标志着沈妃盛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可不只是椒房独宠,不过是怀了四个来月的身孕,皇帝就已经急急忙忙地召礼部筹谋立后等诸事宜了。

    群臣已经无力吐槽他们这位感情丰沛,每一次都全身心投入爱情的皇帝了。

    基于因为西梁细作萧小玉死,君臣关系降入冰点,好不容易彼此都牺牲了刘太后幽禁仁寿宫来平息皇帝的怒火,也算有了交待。直到沈妃重新入宫侍君,皇帝那脸上才总算有点儿笑模样——虽说也是三天笑两天哭,折腾个没完没了。

    他们已经懒得挑剔沈妃作为二婚进宫做妃嫔,兄长还涉嫌买凶杀害她的前任夫婿,在京师闹的沸沸扬扬,连带着皇帝都被免费消费了好几把。

    他们只想皇帝能够认真考虑一下时间……是不是太短。

    以皇帝那些个宠妃平均得宠的寿命算下来,最多都没有超过一年的。就因为意外事故,健康原因,各种天灾**蒙天召宠。一个个排着队赶投胎。

    如今这才多久?皇帝也不嫌心太急了吗?

    皇后不比封个把妃子,那可是国之大事,妃子死也就死了,问题这么频繁地封后真的好么?

    大晋皇帝登基还不到十年就俩皇后,算上这位就三个了,在遥远的未来皇帝一时脑抽指不定还会再封几个……他也不怕史书上留上一笔,被后人笑话……

    群臣们有心无力。也没劲头为了这个和皇帝掐,反正皇帝自己的名声,他不爱惜就不爱惜了。政务别犯抽就行,至于这些个大不见小不见,但在皇帝那里比天还大的事,他们也是不想管了。

    少有几位耿直的上折子。请皇帝暂缓行事。起码等沈妃生下孩子,养足月子之后再议不迟。

    语气且算委婉,不过是叫皇帝顾忌着沈妃的身子,不宜劳累,方方面面为帝妃考虑的周全,实则还是怕沈妃也没那福份,禁不住皇帝的克,就怕她凤冠还没戴热乎嘎巴就死了——

    那才叫人生一大惨剧。也是章和帝赤果果的笑话。

    可皇帝不领情,当天就批阅了奏折。扬扬洒洒回了两千字,写的比大臣折子上的字还要多,后面那字间距越来越小,看样子要不是没地方再写估计还能再写。

    皇帝人家日子算计的才叫一个精准,沈妃来年三月份左右生产,加上坐月子,大概四月中旬到五月初举行封后大典,皇帝要赶到来年祭天直接上表告祭苍天厚土,祖宗十八代。

    现在之所以急忙忙地要他们准备,就是给他们宽裕的时间准备,各种礼节,还有吉服,一切井然有序地进行。

    大臣们表示,难道等沈妃坐完月子,完好无缺地站在他们面前,然后再议立后之事,再行开始筹备还晚吗?

    他们只怕现如今大张旗鼓地准备了,也妥当了,万一在中途……沈妃不禁克,没熬到立后大典,难道皇帝没有想过丢人的是他自己吗?

    那就是老天爷啪啪地在打他们皇帝的脸啊。

    大臣们抗议无效,只好按皇帝的意思来,好在这也只是皇帝心血来潮的念头,十月就是皇帝的万寿,整个前朝后宫都忙活皇帝,他们也可以明目张胆地将立后诸事人为拖延一阵了。

    皇帝住在豹房,刘太后幽居仁寿宫,一潭死水似的后宫全权交由娄昭容和王修仪共同管理。

    反倒是后宫第一人沈如意当起了甩手自在王,什么事也不管,成天吃了睡睡了吃,连皇帝都忍不住吧唧嘴直羡慕她这种猪一般的生活,是何等的逍遥自在。

    如果不是顾及皇帝脆弱的小心灵又自行扭曲,沈如意真想一枕头扔他脸上狠狠砸过去,打的他满脸桃花开。

    当她是有多享受这种生活吗?!

    不过四个多月肚子就鼓起来了,吃饭走路都觉得像捧了个球,挨不得碰不得,她身心焦虑好么?

    不照顾她的情绪也就罢了,还明目张胆地嘲讽,真有下辈子让他做女人,她做男人看又是怎么样,他还笑不笑得出来!

    “如果陛下想,把孩子就挪你肚子里试试,你就知道什么感觉了!”

    萧衍呵呵,“我看你还是挺享受的。”

    “你也可以享受试试。”

    “……你精神还正常吗?这怎么试?从哪里塞进来?”

    “我不正常!我的精神早就不正常了!”

    “你最近……脾气暴躁,你意识到了哈?”

    “……嗯。”

    萧衍也是服了,现在他们正走进长乐宫,里里外外的内外命妇跪了一地,他不过就是随口说一句看她大着肚子的感觉好幸福,他就噼里啪啦来这么一通,总有股气势,一言不和好像她的手就招呼上来了。

    沈如意坐在高台之上往下一看,顿时跟受了惊的家雀似的,俩眼珠子瞪溜圆。

    那下面内外命妇着装打扮也太过壁垒分明了。

    外命妇一律按等级穿着,而宫里的妃嫔们可谓是五彩斑斓。赤橙黄绿青蓝紫齐活儿了,脑袋上的金钗步摇保守估计是把全副身家都插上了。

    待皇帝叫起,沈如意再一看。那些个妃嫔一个个描眉画鬓,浓妆艳抹,小眼神是风含情水含俏,欲语还休,媚眼如丝,似乎眼睛都带着勾子,啪啪就往皇帝向上砸。

    “……”

    沈如意表示。到底这些妃嫔还是耐不住后宫寂寞,也再不顾忌着小命,不敢和皇帝勾搭。生怕让他给克死了?

    她遗憾啊,皇帝这层纯天然的保护膜,防止妃嫔勾搭的利器,就这么败给了时间。

    “都坐下。”萧衍什么人。立马就察觉了以往那些恨不得眼神都不敢和他对上,生怕被他看上眼的妃嫔们,如今赤果果在勾搭他,分分钟生扑上来。

    “赶紧开宴吧。”他冲陈槐摆手,不自觉地就打了个寒颤。

    “陛下魅力无边。”沈如意低声掩口道。

    萧衍瞥了她一眼,忽地一笑,那一口大白牙好悬没晃瞎了沈如意的眼睛,眼神里是满满的得意。

    “你以为呢。”他挑眉。“难道你爱上我,不是因为我有魅力?”

    “……是。”沈如意哑巴吃黄莲。

    她如果说她爱上他。是因为他对她好,着实把她一颗心给捂化了,不知道他听了会不会把她皮给扒下来。

    姑且就让皇帝那么认为吧,沈如意愉快地决定。

    “我能文能武,相貌也是一表人材,配你难道不是绰绰有余?”不要以为他看不出她那欲言又止的小眼神,萧衍知道,通常这个眼神之后说出来的话都是不怎么中听,让人膈应的。

    沈如意笑眯眯地道:“咱俩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刚刚好。”

    呕!

    陈槐万幸自己早上吃的少,现在消化的差不多,否则当场失仪吐出来,脑袋就要搬家。

    他怒摔,难道这俩作货说话不能有时有晌,在有人近身服侍的时候搂着唠?给他们条活路吧,让皇帝蹉磨就够呛,可别生生想要生生膈应死他们啊——这算怎么个死法?

    死后见了阎王爷都不好报备。

    一众妃嫔倒是没让帝妃给膈应死,也是气涨到嗓子眼儿了。

    都是伺候皇帝的,她们以前不开事儿躲着皇帝,生生将好机会拱手送人,那么好的一颗大金白菜就让这二婚的猪给拱了。

    好不容易她们想开了,二婚猪也怀孕了,她们只想着趁这机会皇帝没人服侍的空档,哪怕和皇帝睡上一宿半夜的,也算没来后宫这一遭,等老死了也有个念想,当然万一皇帝食髓知味看上了她们,荣华富贵宠着,那更是再好也没有了——

    可是,这俩货是八字欠说,五行缺聊吗?

    在豹房里成天腻腻歪歪,她们连点肉腥儿都闻不到,都悲催成什么样了?

    可下趁着皇帝万寿,她们得以一睹天颜,就让她们施展施展咋了?老天爷偏心眼啊!

    沈如意不是没瞧见一众妃嫔的不满,她只是懒得搭理她们,皇帝连看都不看她们一眼,她们却好像是她的错一样,她也是醉了好吗?

    她闷头只管吃,没多久就饱了,抬头一看皇帝,却见他身边的陈槐嘀嘀咕咕不知在报备什么,皇帝那脸一沉几乎砸到脚面上,一片铁青。

    沈如意顿时心里咯噔一声,“阿衍?”

    “太后身体不适,在仁寿宫大闹,宫人不知如何处理,就报到了我这里。”萧衍压低声音,和她说了是怕她多想。他叹了口气起身,“我去看看,你吃好了,便叫御轿自行回豹房吧,也不知道太后要闹到什么时候,就不让你在这里等我了。”

    “晚上和群臣还有饮宴,你先歇息。”

    说完几步就下了高台,陈槐跟在后面出了长乐宫。

    刘太后也算得百折不挠了,总要在大喜的日子闹出点儿动静秀秀存在感,就是膈应膈应皇帝也是好的,沈如意知道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就如皇帝所说,指不定作到什么时辰。

    近来封她为后的消息一经传出,大臣们只有少数的反对声,实在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她一直以为就她这悲催的体质,从来好事多磨,坏事成双。

    只不过更在她意料之外的,大臣们很少反对,估计是让皇帝一次次出格的行为给训练出来习惯了,刘太后反而闹了起来,据仁寿宫的宫人回的,太后十分反对立她为后。

    只这一招就看出来刘太后白瞎了在先帝身边十几二十年,半点儿政治眼光也没熏出来。

    大晋的规矩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现今太子继位之争董氏就封了皇后,可谓又是嫡又是长,理所当然的继位资格。

    之后无论皇帝心血来潮封多少个皇后,太子的地位是无人可以动摇的,只要太子不犯下严重的罪行,包括皇帝都不可以轻言罢黜。这也是为何百官并未见如之前强大的反对声浪,太子的地位固若金汤——至少在目前看来。

    刘太后偏要在皇帝万寿来闹这一出,有没有实际的作用姑且不说,就已经够恶心人的了。

    沈如意本就罢了,经刘太后一事更是胃口全无,对着下面花枝招展的妃嫔更是由衷的反胃,她一招手叫来琳琅便要回豹房。

    正待这时,有个矮胖的小太监忽匆匆上前低声回禀:“太子从豹房给皇帝请安回东宫后,腹泻不止,东宫不敢怠慢,特来回报。”

    沈如意不禁皱眉,一个赛一个的出事,巧到一处了。

    “皇上去了仁寿宫,太后身子不爽利,你现在派人去禀告皇上吧。”紧接着她问:“可请了御医吗?”

    “回娘娘,来报的小太监说……有要事当面禀告娘娘。”矮胖太监犹犹豫豫地道。

    他说的忐忑,一个东宫太监和一个新近就要走马上任的继皇后,这捏在一处随随便便就能编出一万八千多种阴谋论。奈何他也是最近手里太紧,那眉清目秀娘娘腔小太监出手又太阔绰,他这钱要是不接就会后悔终生。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反正他钱拿了话说了,皇后不见就不是他的关系了。

    “见我?”沈如意垂眸,越发感觉蹊跷。

    她不敢说太子会不会因为她是继任皇后,占了他死鬼娘的位置而心里膈应,想要给他下套,问题是东宫太监见她又有什么别开声面的话题?

    沈如意一边想一边缓缓起身,伸手扶住琳琅递过来的手:

    “带人到暖阁,我倒要瞧瞧他不急着去见皇上,反而见我是要说出什么花样来。”(未完待续。。)

220 怪异

    皇帝与板上钉钉的准皇后相继离场,让一众卯足了劲儿想要表现的妃嫔顿时兴味索然,只觉得竹篮打水一场空,顿时化悲愤为食量,吃了个风卷残云。

    只能寄希望于沈妃顶好还是符合皇帝宠妃的死亡规律,差不多死了就得了,给她们这些幡然悔悟的人儿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到那时节,她们用生命起誓,决不再蹉跎时光,使出浑身解数也要把皇帝给睡了!

    整个宫宴的气氛为之一变,妃嫔们内命妇这一边整个都颓了,外命妇们倒是松了一口气,只仍不敢放松警惕,生怕在宫里规矩出了错,凭地叫人笑话。

    唯有忠勇侯夫人徐氏那嘴角忍不住都要翘到耳朵根下边,露出一口小白牙。

    以前她是有眼无珠才会觉得自家二妹不得皇帝的宠,生怕庇佑不了她家侯爷,挺着大肚子成天担惊受怕,念完心经念金刚经,就想求得全家平安顺遂。

    到底是侯爷眼光独到,早就安慰她不会出事,皇帝心里有数着呢,只不过是别不过那辙,也不至于真拿他祭刀。

    偏她以为自家侯爷是安慰她的,做不得真,但是整件事分明是照着他家侯爷的话来的。

    没多久忠勇侯便在买凶杀人一案中因证据不足脱身,反倒是那个杀人因污蔑皇亲国戚而被判斩立决,姜达之父则是念在他失儿心切,误听人言给哄出大堂,不了了之。没有追究后续责任。

    作为被攀诬的一方,忠勇侯夫人其实是不服的,要知道他家侯爷正值壮年。名声被污那可是直接可能影响到仕途的。

    不过她家侯爷不愿追究,只说错在姜达,至于姜父便随他去了。

    紧接着礼部就传出消息皇帝要立沈二姑娘为后,明年开春后就是封后大典,喜的忠勇侯夫人也无暇他顾。

    要说皇恩浩荡可是真真的,沈氏一门出俩皇后,那是旁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加之忠勇侯无事一身轻,连官职都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依然身居高位。沈家在整个京师算是风头一时无两,堪比当年刘太后一家。

    便是今日排序,沈家也是与刘家平起平坐,比之董家的位置还要更高——

    当然。这要是按元后沈如意的排位来绝对是没有任何异议。问题就是。以往别说皇帝万寿这样的大日子,就是普通宫宴也绝对见不着沈家的人。

    皇帝厌恶沈家人已经成了众所周知的秘密,只是不知道又哪根筋抽了,居然看上的还是当年挤破脑袋想进宫的沈二姑娘……皇帝的审美取向太过醉人,一般凡夫俗子委实理解不来。

    这种排位一看就是按那沈妃来的,董家几个命妇却是敢怒不敢言,董皇后死了,虽然太子在位。毕竟还小,众所周知皇帝宠一个妃子就是宠上了天。谁都得靠边站,他们董家目前没了董皇后的庇护却不敢多惹是非,毕竟董皇后在位时董家没少干些阴私事。

    近来皇帝越来越倚仗锦衣卫,偏锦衣卫无孔不入,董家还生怕哪天就被人把事儿给撅出去,到时候吃不了兜着走。

    谁也料不到董家隐忍了,倒是刘家那位寿安侯夫人细长的一张脸抽成了过冬的冻黄瓜一般,青青绿绿没好眼神瞅徐氏:

    “沈家大喜可要恭喜忠勇侯夫人了,沈家也算是总算得偿所愿,沈二姑娘辗转终于还是得侍君王,光耀了沈家门楣。”

    这话音儿可半点儿没压着,周围四五桌都听得真真切切。

    说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沈家出了俩皇后,可是长脑袋的都听得出来寿安侯夫人那话里的意思可不是套近乎,分明是赤果果地打脸,指沈家卖女求荣,以此翻了身。

    而且众所周知,当年沈家为了沈吉祥进宫,走的可是刘太后的路子。

    只可惜,路是没走通,让皇帝抬了顶轿子给撵出了宫。

    风水轮流转,再没人想得到,沈二姑娘被骗了一次婚反而入了皇帝的眼,身份水涨船高,居然飞上枝头还真当了凤凰,一下子就将刘董两家都给压了下去。

    而忠勇侯也是个翻脸不认人的,刘家不是没有暗中递话,希望沈妃能够看在以往的情份上尽量在皇帝面前说说好话,缓解一下长乐宫和仁寿宫的关系,总那么僵持着也不是那么回事,倒霉的是可不只是宫里软禁着的刘太后,刘家在外面早被董家势力剪的七零八落,如今日子过的越发艰难。

    可沈万家那货装傻,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就是打着哈哈,意图却很明显。

    这些个世家有一个算一个,都防着锦衣卫的耳目,生怕将来落人话柄。

    寿安侯夫人心里憋着一口气,不吐不快。

    徐氏如何听不出这话里的冷嘲热讽,只是沈家正在风头浪尖,她家侯爷也才从官司中抽身,不欲惹事,便笑呵呵地佯装听不出来:“谢老夫人,这可能就是缘份吧。”

    寿安侯夫人一听就火了,她娘家爹是个粗野将军,自小学的就是直来直往的招式,多少年来在寿安侯面前也是说一不二,说不过手就上去了,然后世界就安静了,从来不受这个。

    “好大的缘份,姐妹共侍一夫,沈家是有这样的传统还是习惯啊。”

    没等徐氏反应过来,坐在寿安侯旁边的永昌侯夫人就先听不下去了,她不同于那位火爆脾气的弟妹惯是个息事宁人的,而且连自家侯爷那炮筒子都嘱咐近些日子安稳些别惹事,可见事态严重,她根本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