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醋君霸爱1-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我们已经把他们的三个大坛监视住,剩余两个部只有他们云家的子孙才能进,所以暂时还没能混入。从中汉国传来的消息说,已经把一个大堂主控制住了,并且让他为我们所用,那个云侯爷身边也已经混入我们的人,相信不用多久,这个云侯爷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开我们的掌握。”

  “云册也算优秀了,不过比不上云渡啊,这个云渡可惜是二侯,将来只能得个男爵之位,不过要是他成了云家之长,我们的事势必还起波澜。”明厚载在堂中缓缓踱步:“好在现在云渡和我都在这里,我还能牵得住他,他没有想到他一手制造出来的阴谋,如今反成了他的绊子吧?让京中和湄城加紧盯视,务要查清这几十万的夹币来源,我看,我们在长可省查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铜炉不在长可省,只不过被人悄然通过某种渠道运到那里,从那里散开来,以此来引开我们的注意力罢了,不要被假像迷惑!那几个大坛的坛主一定要严密监视,把与他们来往的关系人查清,只是如此一来,恐怕京城的万晴门下便不够用了,把长吉省的万晴门暂时也抽调些菁英过来,协助长可省和京城两外。”

  “是!”几个生意人打扮的人齐声应道,接着把在李国经商的帐本递上,“这是在李国遵爷的吩咐开设的客栈、船厂、织厂、石料的帐册清单,今年,李国的商人也有很多想加入石料一行,我们正在考虑是不是把他们也拉进来。”石料一行在李国不受重视,人人皆认为又笨又重,运输又慢,加上人工税费等支出,基本没钱赚,厚载早在几年前就命人把李国的石料行包下来,行成垄断行业,石料一行虽然看起来来钱辛苦,其实,不管是皇宫还是富家府第,还有平民人家,盖房哪有不要石料的,奠基、墙根,这些都是必要,有的庙堂规格高些,也得用石料来顶大梁,这样一个大好的行业,竟被李国商人拱手送给了中汉国来的外乡人,当然不高兴,于是就有人来商议想加入。

  “可以让他们出一定的钱,但是不能插手,年底可以给他们分红,我们的目标不是钱,而是消息。这一点李管事看着办吧。”

  接下来,不再谈论国事,桌上帐簿成山,在厚载的示意下,不时有人在帐册上勾勾点点,决定是留是弃,仿佛这不过是一次单纯的例行的商事会谈,先前有关中汉国的谈论好像从没有发生过。

  外面传来一些杂声,明厚载挑挑眉,停下话头:“世子殿下!世子殿下!”管家一路追着肃旷的脚步跑进来,肃旷一身军戎装扮,提着剑大踏步闯进来,众人惊起。

  肃旷站在大堂中央,面色冷峻,最厚载给众人使了个眼色,众人会意,无声无息地退下。

  “明厚载,你那天究竟对褒若做了什么?”肃旷对明厚载喝道:“为什么她一回来便生病了?”

  “褒儿生病了?”明厚载讶然道:“我实在不知,是什么病?”

  “别假装好人了,你一来李国,我妹妹就不对劲,我不管你们从前有什么瓜葛,我要你马上滚出李国!”肃旷喝道:“否则,我就让你们在李国的所有生意产业化为乌有!”

  明厚载皱起眉道:“我在李国虽不是什么奉命出使的官员,但是我的产业也不是说夺走就夺走的,世子殿下想来对我有误会,不如说个清楚。”

  肃旷满面怒容道:“那日早上她还好好的,你与她出去后,她回府便发烧,这两天更是情绪低落,话也不爱说,难道不是你引起的?”停了停,又道:“还是那句话,自从你出现便没有好事!”

  明厚载听他虽然怒,不过却不急,想来褒若无事,便道:“知道了,我会尽快把事情办完回去,世子殿下不必太着急。”

  肃旷怒道:“越快越好,否则我包围了你住处,在我李国来一两个人还是很容易的!今后,不得再找我郡主,再让我看到你去找她,别怪我剑下无情!”

  褒若数日没有出府,云渡那天回府收到褒若送来的“金蝉丝”后,便一直想约褒若出来说话,只是王府门深,肃旷又严令下人,所有求见褒若的消息都必须透过他,所以,几次来看褒若,都被肃旷的手下打了回来。

  常佳听说此事,也不反对,对她来说,褒若最好不要和中汉国的人来往,所以只是经常派人送些东西给云渡,并且让地方官多关照云渡而已。

  褒若半个月后才恢复如初,眼见得芜儿和菁儿眼中的不安,笑道:“对不起,下次出去再不让你们担心了,不过你们没听说,有病才好,没病积在心里,到时发出来要人命呢。”

  常佳与慧娘见褒若恢复了从前的样子,都大为放心。眼见得褒若眉眼之间比从前更为开朗,不禁又是讶异又是喜欢。

  这天宫中太监来请褒若,说是太后多日不见郡主入宫,听说今日身子已好,召郡主入宫陪伴,褒若即刻打扮起来。随太监进宫。

  进了“德密宫”此处是太后的寝宫,看到廊下一个小皇子正在与底下太监宫女嚷着什么,褒若认得他是皇帝第十五子,年方八岁的箭皇子,不知为了什么事,大发雷霆,走得近来,隐隐听见箭皇子怒道:“滚开,不穿不穿!这么热的天气,再穿这个厚棉大衣,不热死人吗?”

  “可是殿下,您要是不穿,会着凉的。这是宫中规矩,不到惊蜇,就算是天气暖和,还是得穿棉袍啊!”

  “不穿,昨天皇叔他们来,我见他们都穿上夹袍了,为什么我非得穿这劳什子?”

  “宫中有宫中的规矩,殿下,请让奴才为您披上……”


  箭皇子争辩不过,只得委委屈屈地把厚棉袍穿上,一张小嘴嘟得老高。

  褒若看了那个为首太监一眼,这样的太监一般在皇子分府后便会成了皇子府的管家,权力极大,有时连皇子也会受控于他们,这个太监面容狭长,皮肤白净,只是两颊的肉有些下垂,因为太监被去了根,体内缺乏雄激素,皮肤便会软趴趴的不结实,看样子,不过三十岁,但是箭皇子不过七八岁,可以想而知之,箭皇子将来恐怕也免不了被这样的利害太监控制,就褒若所知,有的太监权力大到皇子皇妃都可以被他们管辖的程序,不禁轻轻叹了口气,所谓贵极无比的皇子身份,其实也并不见得怎么样令人舒适。宫中规矩大如山,行差走错都要命,像这样的孩子在宫中,简直是种可悲而可怜的囚禁。

  那个太监见有看着他,抬起头见褒若向太后宫走来,忙跪下行礼:“奴才给郡主请安!”

  褒若点点头,对箭皇子福了一福:“箭皇子安好。”

  箭皇子犹自不开心,也不说话,只是点点头,就走了,褒若停下脚步看着那个可怜的孩子,穿着鼓鼓囊囊的棉袄,走路甚是不便,这天气虽然还有春寒,但是夹袍已经完全可以避寒,宫中规矩实在不近人情。

  只是……她看着那个太监微微皱眉,“郡主,请这边走!”小太监轻轻提醒,褒若回过神来,笑应道:“好。”

  睿太后今年也不过五十,虽说是太后,其实也并不是皇上和凌王的亲生母亲,而应当算是养母,真正的太后命薄,没等到两个儿子为她挣来太后的荣耀,便在宫斗中一命呜呼,当今太后,当年无子的仪妃便收养了两个孩子,一生心血都灌注在两个孩子身上,和两个孩子经历了惨烈的王权斗争后,终于坐上了太后宝座,成者为王败者寇,当年呼声最高的张妃和他的儿子,却化为一坯黄土。


  第七十二章 太后之计

  她面色微黎,这个年纪了,就算的当年白如雪,现在也无可避免染上些许岁月的痕迹,眼角和额头的皱纹再经心掩饰也抹之不去,只是眼里的世情通达却是岁月给她的最宝贵的礼物。

  坐在太后宝座上,宝坐上的宝蝠飞凤金玉雕的椅背金光灿灿,褒若却知道,那看起来是天下嘴尊贵的女人才能坐的宝座,实际上却并不舒适,那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嵌着玉雕的饰背像一个个石头一般,硌得人不能靠,只能维持着永远的“母仪天下”的风范,笔直着腰,到了冬天,这些金玉雕冷得像冰一般,坐在上面,除非隔着厚软垫也并不是就安然无忧,太后穿的是一层层滑腻的丝绸绵缎,坐在厚垫上,不经意间会慢慢往下滑,所以要用脚支着地,如此一来,既要小心下滑,又要一动不动,腰挺得像木头一样直,这就造就了母仪天下的风范,看起来至尊的太后,也不过是一个受罪的女人而已,这个皇宫,真是个华丽的监牢!

  “来呀,坐到我身边来。听说你病了,今儿可好了?”请过安,太后招呼道,下面人随既拖过一黑檀椅,放在太后下首,包拓斜签着身子坐了,笑笑吟吟地看着太后:“太后最近越来越年轻了,乍一看,像三十的人!”

  太后也笑了:“哪有这么好的事,你这丫头会讨好人!”

  “人说,相由心生,太后心念仁慈,必然有神佛保佑,所以就长得越来越年轻了。”褒若笑着道,太后的眼睛虽慈祥,却让她敏锐地嗅到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今日太后必定有事,先拍两个马屁,就算不能堵她的嘴,也能让后面的风暴来得和缓些。

  “褒若,你今年也有十六了吧?”她拉着褒若的手,和蔼地道,轻轻抚着褒若年轻的手:“真好,这么年轻,又这么漂亮,想哀家娘亲那会儿,可也比不上你啊!”

  “太后谬赞了。”

  褒若小心翼翼地回答,在心中不断地猜测着太后的意图。

  太后的手依然柔滑细腻,但是带着一种老年人的松弛,毕竟岁月已过,再美的人也不美了,手上一颗精细的宝珠戒指闪动着诱人的光芒,这是太后仅有的东西,除了权势、地位、还有若隐若现的皱纹,已经没有什么可剩下,什么年轻啊,美梦啊,爱侣啊,都是空谈,不知在梦里有没有出现年轻时的事,褒若看着五官依旧清丽的太后,忍不住想。

  太后轻轻抚摸她的手,褒若一脸浅笑看着她,等她开口,“听说,你曾在中汉国有过婚约?怎么从不见你提起?”太后突然问道。

  褒若心里一阵发紧,不知太后这话何意,答道:“确实有过,只是已经各自单飞,再说这种事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便没有提起。”

  “是怎么回事?”太后看似慈蔼,但却深明该追则紧之意,步步紧逼,面上却显得关切无比:“是哪家公子?为什么离了?”

  褒若越发觉得不对,太后从来见到她都是笑眯眯的,这次却紧打猛追,恐怖是得到什么风声,思绪刹那间转了几道,心一横,回道:“是……是一个经商的明家的公子,因为褒若生性好妒,与小妾相争,所以被休。”

  “善妒虽不好,不过也可以理解。”太后的话让褒若一愣,抬起头看见太后若有所思的眼:“小小年纪就遇到此事,可怜的孩子。离就离吧,没有什么大不了,不用放在心上。只是你当年才十四吧,合房了吗?”

  褒若脸一红,低下头来:“没有。”

  太后哦了一声,道:“也好,没想到你挺有骨气的,不错!”

  她抚着玉如意,玉如意上镌这一行“长熙永乐”,叹道:“谁不想长熙永乐,,可是却不是人人做得到。女人以家为天下,家中女人多了便起乱,你能这么决断,这很好。我也是今天才听你的事,所以来找你问你究竟。”

  褒若问道:“不知是听何人所说?”

  太后不答,只反问:“你将来有何打算?”

  “褒若只想先这样陪爹娘过过安稳日子,婚姻之事,这两年在说。”褒若摸不清她的意图,小心回答。

  太后点点头道:“虽是这样,不过有好的男人也不能错过了,爹娘面前自然要孝顺,但是也不能误了女子大事,我看你也才十六,又没有合房,不如为你选一门亲事如何?”

  果然来了!

  褒若心里明白,果然是此事,正要开口,太后已经接了下去:“国舅之子,现任御前三品龙尉将军,是皇上跟前的信任之人,去年将军夫人亡故,我想他人品好,对人又是有义气的,年轻与你也相当,不过才二十五,你嫁过去,必不吃亏,你从前在中汉国,如果归国,当然得好好享享福,你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太后一脸的笑意,仿佛只是商量,但语气和神色间已然定下,毫无转寰余地,俨然已经亲事定了下了一半,褒若知道反对无用,如今身在朝廷,不比从前在中汉国可以胡来,心念一转,一脸娇羞:“太后!这种事,当然要父王出面啦,没有经过父王同意,褒若怎么敢擅专。”

  她低着头扯着膝上的裙褶,脸上红晕淡淡,简直抬不起来头,太后笑着拍着她的手道:“好好好,姑娘长大了,会害羞了!行,这事儿我和凌王说说。”

  褒若陪她聊了些外面的新鲜事,又献上一个紫竹箫,箫呈紫色,音调极是优美,太后素来喜欢音韵,自然石喜欢的,然后便辞了出来。

  从太后处出来,褒若一路上想着她的话,心惊不已,太后为什么突然要为她择婿?虽说她已经适龄,但是朝中和她一样年龄的,一样尊贵的郡主或是公主也并不少,那个龙尉将军听说风头很劲,自然再婚也能找一个未出过阁的女子,为什么找她?

  自古皇室子女的婚姻都事关着国家大事,代后此举莫非有什么意思?

  猜不透,回到王府,凌王还没有回来,便和常佳慧娘说了这事,常佳与慧娘也猜不透,只觉得有些忧心,“没想到到了李国,还得为你的事烦恼,你呀,褒若,我真要快快把你嫁出去了!”常佳点着她的头道。

  慧娘和常佳只等凌王回来问个究竟,谁知凌王这日上早朝,知道午后才回来,回来时,分不清脸上是什么表情,似忧似喜,见到家人才露出一些笑意:“怎么都在堂上坐着,褒若不出去玩?”

  “今天出什么了?”常佳上前接过他的冕冠,交给一旁的太监,凌王就穿着朝袍在堂前坐下,叹道:“我就知道那个明公子来得蹊跷,”褒若心停跳了一刻,有听凌王接着道:“果然不出其然,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通过什么手段,竟然和皇上进行了一次密谈,谈的是盐矿之事,你们知道,我们李国周边都是湖泊,国中产盐甚少,一向依赖其他国家输入盐,他这一下是正打到皇上心坎里啊,而且给的价钱又低廉,只有平时的十之七八,这样算下来,如果能够达成愿望,国家每年单就盐业一事就省去许多银两!如果事成了,我们李国的内陆百姓也能有充足的盐供应了。”

  “这是好事啊。”常佳道,凌王看了褒若一眼,不说话,常佳明白了:“他以褒若为条件?”

  凌王点头道:“今日下朝后,皇上召我入宫详谈,可不正为了这事,我看皇上是心动了;目前,这事还只是皇上和我知道,要是传到朝中,褒若想不嫁都不成。”

  这事牵涉到皇帝,事情可就闹大了,褒若想到厚载强取豪夺的手段,心里一阵愠怒,道:“那个明厚载,他总是这样,总以为他想要的都能得到,从前如此,现在还是如此!他说他对不起我,就是用这种手段来表达歉意的吗?他根本没有悔改!”


  “褒若,其实退后一步想,你和他……”凌王拈着鬓须沉吟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矛盾,他这样舍这样巨大的到手利益,只是向皇上要一个女子,也算是难得啊。”

  褒若怒道:“当然难得哪,他就是这样,把别人当妻子,要做什么从不顾虑别人的感受,一脸正人君子,其实背地里搞什么黑把戏,什么红颜知己啦,什么听琴啦,阴着哪!不要,宁要龙尉将军也不要他!”

  “龙尉将军?怎么突然提到他?”凌王问道。

  “今天上午,太后突然召见我,说要给我找个夫婿呢。”

  褒若把今天上午的事说了一遍,凌王面色凝重起来,常佳担心地望着他:“怎么?事情严重?”

  “也不算严重,只能说有得措手不及,这个龙尉其实也不错的。”凌王笑了起来:“褒若其实大可以考虑考虑,家中只有两个侍妾,听说他不得宠,对已故的夫人情深意重,要是嫁了他,也算得上相配,就不知褒若意下如何?”

  常佳幽幽在心中叹了口气,与慧娘两人一齐蹙眉不语,凌王当然是开玩笑的,他怎么不知道褒若的性格?

  “此事先不论,明天我见过太后再说。”凌王拍了拍褒若的头:“放心,爹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次日凌王下朝后,在朝廊下果然被太后派来的太后截个正着:“凌王殿下,太后宣召您入宫一叙。”

  随着太监来到太后寝宫,太后已经等会多时,见到凌王,微微笑道:“今日下朝得倒早,渴了吗?”

  “儿臣不渴,母后今日召儿臣来有什么事?”

  “此事,我想褒若可能已经对你说了吧?为的就是她的亲事。她好容易回到李国,年纪又差不多,我想也该让她有个夫家了。”

  太后缓缓地把国舅送来的龙尉打的庚辰帖递给凌王,仔细看凌王的表情,凌王既有欢喜之色,也无反对之色,只是接过庚辰帖看了一眼道:“龙尉此人儿臣倒是知道的,是个不错的人,儿臣其实也在观察他,不过儿臣也有一句实话,便是褒若的脾气,”他顿了顿,又道:“想必太后知道褒若是因何而被休的吧?”

  “我听说的消息可是她休了人家,好个有性格的孩子,我就喜欢!想当年,我要是也和你娘一样那样委曲求全,哪有今天的日子?有些事,该争就争,别跟那些没见识的小户人家的女儿一样,唯唯诺诺。”太后手中的一串琥珀串在她手中一粒一粒地转动:“这事,我看挺好。”

  凌王昨夜已经有了主意,不慌不忙地道:“方才说到褒若的脾气,正是这件事的不谐所在,龙尉将军虽好,可是家中却有两个小妾,这事便是黄了。”

  “小妾并不打紧,送到其他地方去便是。”

  “她从前的夫婿不过和别的女人多说了两句话而已!太后,褒若性格奇妒,怕是嫁不了世家大贵,我已经决定给她找个小官就好,省的闯祸,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儿女德尔亲事,那便是国家大事,以褒若的性格,如果嫁的太显赫,将来不但会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