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加油吧!吃货!-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柜的咧了嘴:“可是刚才那位小兄弟也没留下住址和名姓,我如何去送包子?况且这一吊钱的包子……”也实在是太多了。是想吃到吐血么……
  小阳一笑:“但他也没说往后不来你这儿吃包子。将来他找你,你就如数给他包子呗。”
  围观的人也都如是附和。甚至还有些人说那少年实在是太没道理,赔俩钱也是应当的。大过节的就跟人找别扭。当然所有人都觉得的了花灯的这个少年真挺有意思,甚至有些年轻人对这个模样不错性格更不错脑袋瓜子绝对不错的少年产生了好感。但一瞧见他身后那位人高马大的“守护者”,就自动自觉地忽略掉了自己不为人知的心理活动。
  一场闹剧过后,小阳乐呵呵地把花灯拿到了手里。挤出人群之后,他立刻把灯递到朱海手里:“送给你!我赢的!”
  朱海没想到小阳会把这么费劲赢来的灯送给自己,顿时激动了:“媳妇儿,你真的送给我了?”
  小阳撇嘴,什么叫我送给你了啊!我是把猪灯送给你!不过也没必要计较这个。刚才矫情那几个谜语就够累得慌的了。“当然啊!我一看到这盏灯就想着要送给你了。你看这猪做得多圆乎。今年咱家的猪一定也能越养越肥越来越壮!”
  接过等,朱海立刻点头,伸手搂住小阳的肩膀:“一定会的!媳妇儿,你真好!”
  小阳撇嘴:“那是!”除了还不长个,我哪里都挺好!但是为啥好几个月了还是没见长啊!太可恨了!!!
  一路走一路逛,吃了不少本地的零食小吃之后,两个人终于回到了牛家杂货铺。一进里屋,就看到木木和二宝已经坐到了屋里。看着木木边上的桌子放着一盏鲤鱼灯,就知道肯定是二宝送的。看起来的确很好看。不过小阳还是觉得自家的猪灯更有意思。至少适合自家的营生。
  “啊啊!居然还有猪型的灯诶!小阳,你是哪里找到的?”果然这种异形花灯就是会惹人眼球,否则小阳也不用赢得那么费劲了。
  小阳笑回:“一家包子铺掌柜的女儿自己做的。你要是喜欢,我保证他们家还能做一个新的给你!”就冲自己让他一口气就赚了一吊钱的面子上,再做一盏灯保证免费!
  木木童鞋显然是经过了二宝兄的提前教育,所以立刻摇了头:“不了。二宝哥送我的鲤鱼灯就很好。”
  “啧啧啧!瞧瞧你这美滋滋的模样!你家二宝哥现在可好了是吧?”小阳忍不住调侃了起来。
  木木顿时就脸红了:“你又熊人!一会儿香花嫂回来你就好看了!”
  小阳顿时捶桌,扭头对自家大壮兄道:“你看到没!木木现在学坏了!学坏了!”
  朱海同志笑了起来:“那咱们这就回去吧。好呗?”
  小阳立刻点头:“好好好!挤了半天实在是挺累的。赶紧回去才是正道理!”说完瞅想王二宝,“木木家的,你还不赶紧去套车!是想带你媳妇儿在城里在客栈住一宿么?”
  二宝立刻咧嘴发笑:“也行啊!”
  不等木木开口,小阳马上扭头:“不回去拉倒!我们家还有一群畜生要喂呢!朱大哥,咱自己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小阳童鞋还是在为身高而怨念,不过长高不是梦想……但太高就是幻觉了……
  说起这个少年,将来也是灰啊灰……【我这里有好多灰,虽然都没啥太大难度就会被泡掉。】
  关于文啥时候完结的时候,还要有一段……段的距离。虽然这不是生子文,但是包子神马的还是会出现的。到底是收养还是收购呢……这是个值得商讨的问题!


  72:烤饭团

  关于留宿县城客栈的事情自然是没有得到木木童鞋的首肯,于是赶车的依然是不辞劳苦却又有些遗憾的王二宝同志。
  花灯的光亮实在有限,好在大壮同志没有忘记带上一个风灯。加上陆陆续续往回走的驴车骡车牛车也不少,所以看路基本没有问题。反而让小阳和木木感受了一把从未有过的夜行体验。
  今夜的月色不算明亮,天空中的云遮挡了大半的月光和星色。越是离县城远,四周就越黑,花灯和风灯包括前后同样赶路人的灯光都只能照亮自家车附近的地方。所以天幕之下,树林,高山,天地乃至于路过的村子,都沉浸在一片昏黑当中。若是一两个人在如此环境下行动必然会有些许惧怕的感觉,是人对黑暗本能的抵触。但今天的感觉又大有不同。可能是心情好人也多的关系,远处在天幕中只能辨认出外轮廓的山峰居然有了一种别样的美感。
  回村的路上小阳突然觉得胃不太舒服。他回想起之前在逛灯会的时候吃的各种小吃零食,觉得肯定是吃了不少黏食和油炸的东西的关系,不过瞧木木一副开心得不行,完全没有不舒服的状态,他怀疑最大的原因可能是自己吃多了。这么想着,脑海里就想起了一些能让喂很舒服的吃食。小米粥啦,发面的大馒头啦,热乎乎的汤面啦。越想这些热乎乎的东西,他就越觉得周围的温度更冷。不过也是,深更半夜在外面,四九的节气里怎么可能不冷呢。
  木木晃荡着手里的花灯,扭头见小阳在看着车板发愣,忍不住问:“小阳,你看啥呢?”
  小阳回过神来:“我就是走神了。想喝一碗热乎乎的小米粥。最好配上小黄瓜蘸豆酱。”说完吧嗒了两下嘴。
  天冷的时候,人的食欲就会增加。尤其是今天晚上四个人谁也没有吃到正经的晚饭,所以小阳一说小米粥,这下子所有人都有点儿嘴馋了。尤其以王二宝同志最为严重:“说起来好多日子没喝粥了!不过我家木木做的面条更好吃!”
  朱海撇嘴:“我家小阳做啥都好吃!”
  小阳嘴角抽搐,自家大壮同志这句话虽然包含着吹捧之意,却是着实丢人现眼。所以忍不住瞪了他一眼。“对了木木,你今天走了一大圈,有发现啥好吃的东西没?”
  说到“市场调查”的结果,木木也来了兴致:“我看到好几种点心,有一种外面滚着豆面撒了白糖的切糕很好吃。里面还有大枣和红豆沙。”
  “我也吃了那个了。虽然还不错,但是有点腻吧?”这种凉糕小阳在现代的时候就吃过。不过那时候上面还会铺上核桃仁、大杏仁、葡萄干、葵花籽或者花生碎。反正比起这里卖的要丰富了很多。但是说到味道他倒是觉得这里的更好吃一些。毕竟没有各种添加剂,糕的本身就是纯手工制作的。加上用作原料的大米和糯米的味道都很纯正。可惜的是是白糖太多,豆沙也过于甜了。
  木木点头:“就是有点太甜。我觉得很好吃的。”
  小阳眼珠子一转:“木木,你家还有剩下米饭么?”
  “昨天晚上煮了多半锅,还有不少呢。”对于小阳的问题,木木有些不明所以。难道是真的很饿了,所以想问问自己有没有饭?
  盘算了一下自己家也还有小半锅剩饭,小阳点了点头:“等回去你把剩饭给我拿着,明天晌午我让你们试试新鲜吃食!”
  木木眨眼:“你的意思是用剩饭做新鲜吃食?”
  小阳点头:“是啊。反正你们就擎好吧!对了,今天我买了一斤半黑芝麻馅儿的元宵,咱分分,回去煮了当夜宵吧。”
  二宝马上面露笑容:“被你这们这么一叨咕我还真有点儿饿了。晌午在四香居吃的那碗元宵又咸又甜的,肯定没有这黑芝麻的好吃!”
  小阳对此深有同感:“说真的,四香居那个元宵新奇是新奇了,味道还真是差了不少啊。”其实如果咸蛋黄不那么咸,里面只掺豆沙不放糖的话,味道会直上上升的。
  一夜休息无话,第二天小阳起了个大早。
  按照这些日子以来的习惯,起床之后收拾被褥,亲自给那窝兔子调配饲料。当然了,那两只母鸡现在跟兔子吃的东西一样,倒是也长肥了不少,整天在院子里乱窜。喂完兔子后开始做早饭。这时候朱海同志肯定也已经把猪食做好拿去喂猪了。然后俩人吃完早饭后就闲着无聊了。
  但是今天吃完早饭,小阳就开始忙活了起来。
  家里没有杵和臼,所以小阳拿起了面盆和擀面杖。杵熟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因为米熟了之后带有黏性,越杵黏性就越强,需要用的力气就越大。不过好在小阳不想做粘糕,倒也不需要俺么费力。当然了,这力气大壮童鞋是舍不得自家小羊羔来费的,所以自保奋勇抄起了擀面杖。以他的气力和体力,杵这么多半盆熟米饭到还剩下一半米粒的情形,也不过就是四分之一个时辰的事。为了吃,他认为那是绝对值得的。
  小阳从昨天晚上开始就预备着今天要做烤饭团了。至于他为啥会做这个,还要归功于自己吃货的本质。相信没有吃货不爱看饮食类的料理节目,小阳自然不例外。这个烤饭团就是他看过一个岛国节目后自己拿手头上的东西“改良”也可以说是凑合出来的。
  小阳琢磨出来的做法当然是方便家常制作和食用的。所以方法简单得不得了。把吃剩的米饭捣个七七八八,然后像捏面团一样弄成一个个跟手掌心差不多大小的米饼。把剩菜或者火腿肠这样的配料放到米饼中间,然后把米饼合拢,最后揉成一个椭圆形的饭团。以前在现代的时候他没有微波炉也没有烤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在油锅里煎,后来咬牙买了一卷锡纸,就比油煎健康了一些。关键是口感也大有不同了。把锅里倒上油,将锡纸裁好大小放到油上,再把饭团放上去加热,既沾不到油也能有一种烤制的口感。
  当然到了这里,锡纸是不存在的,但这么大的灶坑,不用烤炉只用铁网就可以把饭团轻松烤出来了。
  馅料不是问题。小阳把三种肉松都拿了出来,决定做三样馅料的饭团。
  多半盆饭最后变成了二十一个饭团。小阳让朱海把烤炉上的那个烤网拿来放到小灶上,然后开始一个个摆放饭团。放好之后他突然想起调一些料汁,刷在饭团上烤一定会更有滋味儿。
  一点盐、一点糖、一勺酱油、一点辣椒面、一勺豆酱、一勺芝麻、还有一勺猪油。用小铁碗将这些东西放到大灶坑边上,一边看着小灶上的火,一边搅拌着这一碗调料汁。没用多一会儿,猪油和盐糖就融化了,当然那铁碗也是完全不能用手碰了的。
  这猪鬃毛做的刷子是自家大壮同志的手工制品,按照小阳的要求,比刷油漆的刷子小,又比普通写字的毛笔大很多,毛不稀不密,刚好可以用来刷调料或是油。这是那时候吃烤肉觉得撒盐太不均匀,小阳才想起来的古老法子。当然刷子神马的在这里也是很普通的东西,只是懒得进城去买罢了。
  饭团上调料汁的香味儿很快就透过微微地白烟窜进了人的鼻孔。朱海坐在媳妇儿边上,深深地吸了口气。“真香。”
  小阳也对这灶火烤出来的味道相当满意:“因为有猪油嘛,所以烤出来才这么香。不过这东西不能常吃。”
  “这么好的东西为啥不能常吃?”虽然还没吃到嘴里,朱海已经可以百分白肯定这个烤饭团的美味程度了。
  小阳用筷子把饭馆翻了个面:“大米多贵啊!不过下次我可以参一些苞米茬子和小米试试。再说,烤着吃的东西对身体不是太好,又硬,吃多了伤胃。”当然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米虽然不是稀罕物,但是真的还是比玉米,高粱米,小米等等其他米要贵一倍的。看来下次要去买大米的时候一定要买一半糙米,一来省些钱,二来他是觉得在这里的生活简直比在现代的时候还要油性大,不补充点儿粗纤维将来便秘可肿么办!自己那小菊花已经很可怜很可怜很可怜了……
  饭团刚刚飘出香味儿不就,二宝和木木就进了老朱家的大门。
  闻到味道,二宝立刻瞪大了眼睛:“这就是用剩饭做的哇?好家伙了,我都想天天煮饭剩下了!”
  小阳看了二宝兄一眼:“糟蹋粮食有罪!”
  木木附和点头,但嘴里的话却是:“但是真的非常香啊!能吃了么?”
  其实木木越来越放得开的性格让小阳很欣慰。但有时候他真的是很真诚的在咆哮王二宝把好好的林木木给教坏了。“还不行,刚烤上没多一会儿。不过饭是熟的,也用不了多一会儿。你们俩晌午想吃啥?”
  木木道:“想吃酸菜了,过会儿我来炒吧。看看你教出来的手艺如何。”
  小阳也不推辞:“那我就等吃现成的了!啊对了,我也馋你做的饼了,一会儿再烙点儿薄饼吧,咱卷着朝酸菜吃!”
  木木笑着点头:“成!那等你烤好了我再去捞酸菜。”说完眼神还停留在飘着香气的饭团上。
  瞧边上的仨人全是眼馋到不行的模样,小阳内心黑线。难道真的是物以类聚么?还是说吃货始终病,会传染的?不过好笑归好笑,饭团的诱惑还是难以抵抗的。用筷子戳了戳饭团,再看看已经有焦黄部分的饭团,小阳相信这留个饭团已经烤好了。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第一个成果不交给自家大壮兄,后果会很“严重”。
  如愿以偿地拿到一个烤好的饭团,大壮这一次没有急于吃进嘴里,而是掰下一块放到鼻子下闻了闻,又吹了吹,伸手送到媳妇儿的嘴边:“你先吃。”
  小阳感动了。在吃货眼里自己比吃的重要这是多么感人的事情啊!嘴里的饭团外焦里嫩,外皮淡淡的香味儿和肉香,真真是跟以前用锡纸“烤”出来的大有区别啊!如果用炭或是果木来烤肯定味道会更棒!不过……“给我咬口带馅儿的!”
  大壮才意识到方才那块完全没有馅料。所以赶紧又吹了吹开了口子的饭团,然后递了过去。看着小阳咬了一口再咽下去,他忍不住吞了口口水。当然小阳以为朱海同志是在馋饭团,其实大壮兄的内心是在馋媳妇儿。
  当然了,二宝兄和木木童鞋也没有甘居人后的打算。既然饭团已经好了,那还用得找非得旁人给自己夹么?所以二宝同志立刻自己上手,在险些把“爪子烫伤的情况下抄起了一个饭团,紧跟着就放到了木木递来的碗里。鉴于看着大壮和小阳俩人亲亲热热地吃着一个饭团,二宝同志羡慕嫉妒恨了。所以他也开始了实践之旅。当然是掰着饭团,一口一口的喂起了自家小媳妇儿。而木木同学完全是被动的只能接受。不过好在当饭团进到嘴里,味道被咀嚼开来的时候,他就把自家二宝哥的行径给抛到了脑后。这样的米饭,他还是头一次吃到啊!里面放了鱼肉松,这么烤起来居然没有一点儿鱼腥味儿了,真是香!除了香还是个香!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不管是烤什么。都不能在有烟的时候把食物放上去。很破坏外观的。本来烤东西吃就不那么健康了,咱们不能让他更不安全……
  但偶尔吃一吃烧烤也还是很不错的。
  其实烤饭团或者是馒头、蘑菇、土豆等等东西的时候,刷料汁里最好带点儿动物性脂肪,就是油啦。会更香。不过推荐鸭油或者鸡油。平常买鸡腿之类的,上面带着的油我都会剃下来,然后放到冰箱里冻上。需要用的时候再耗。
  写到这里,过年的部分就结束了。接下来就要开始新一年的生活了。新鲜蔬果会有的,养猪场会有的,小包子也会有的!当然婚礼是更会有的。
  再PS一下:炮灰们会逐渐在出场,然后其实都是一片欢笑声。
  再再PS一下:本文的宗旨就是“吃”,感情线路上不会有什么波折,但生活上还是不可能一直平淡下去的~~~


  73:春风吹又生

  正月一过,日子也好像开始过得快了起来。倒不至于日月穿梭,但对以耕种为生的农民来说,新年过后就要开始算计着开春种地了。
  虽然这里的冬季比小阳以前生活的地方长了一个来月,但那并不表示春耕的准备也要延迟一个来月。其实只要河水开化了,地就能够翻得动了。当然了,这时候的每家每户也是最忙碌的时候。
  小阳在这段日子里除了做酥饼的馅和卤豆干之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研究那些种子上。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刚来的时候跟朱海说自己会农活就是个扯淡。卖种子这一个月,学习到的知识是有的,但是那基本上连纸上谈兵都算不上。毕竟在现代,有得是催产的化肥和灭害的农药,还有那些完全不用人力畜力的生产设备。那些种子说明书上的内容,哪里有用哪里是没用他还要挑挑拣拣的看。
  但好在样品种里对土壤和温度等等要求都写得很清楚,育苗神马的朱海也是干惯了的。当然进过讨论这件事,小阳才知道自家大壮的庄稼之所以会收成比较好,是因为他种地前比其他家多了一项工作,就是筛选种子。这样一来自然就会为收成增色不少。
  对于小阳和木木的那四亩新地,朱海和王二宝一致决定全都种上玉米。一来这是所有粮食里收成最高的,即便交出去一半剩得也比其他种作物多。二来是好打理,本地自从N多年前那场蝗灾之后就再也没有闹过虫害。而且以北山坡上那块地离水源很近,只要通好渠,灌溉就省力多了。等过了三年,他们觉得可以按照小阳的建议,把哪里改成稻田,水稻或者旱稻都可以试试。到时候卖白米那可是相当可观的一笔收入。就是稻种需要从省城买,也不知道能不能种得成。反正小阳是说他的家乡北方的稻田虽然一只收一季,但是米的质量却是极好的。当然了,这也都是几年后的后话了。
  在预备粮种的同时,两家人跟村里的其他人家一样,开始了翻地的艰苦劳作。
  这时候老王家大灰成了两家人的主要劳动力。当然了,主人家必然是要先用的,所以四个人先从王二宝的那四亩地开始翻起,然后是朱海的那四亩,最后才是木木和小阳在山坡上的那四亩地。
  如果是在现代,这十几亩地一天就翻完了,但是在全靠人和牲畜的情况下,可就是需要些时间了。好在气温很照顾勤勤恳恳的农民,打二月初四开始,天气就一天比一天暖和,自然这冻了一冬的黑土地就融化得快了一些。
  踩在刚刚翻过的土地上,就跟踩了棉被似的软乎乎地。闻着空气里非常明显的泥土味儿,小阳深吸了口气,觉得从里到外都那么舒坦。“先别干啦,过来吃饭吧!”
  打开始干上了农活,小阳和木木就开始轮流做午饭。当然地还是要跟着一起翻的。虽然大壮和二宝都不乐意让自家的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