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朝醉游记-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锡若怔怔道:“或许吧……”
  十五阿哥却急了起来,一把揪住锡若说道:“那就坏了!你不知道我八哥这人,轻易不和人翻脸,可一旦真的翻了脸,再要让他回心转意可就难上加难了。你赶紧追上去认个错儿,道个歉吧。兴许他看你心诚,还能原谅你。”
  锡若却转过脸看着十五阿哥问道:“我犯了什么错?”
  十五阿哥愣了一下,却气得推了锡若一把说道:“我怎么知道?我十四哥说得不错,你这人真是不识好歹!”
  锡若却呆呆地说道:“他也这么说我么?是了,我以前也听他这么说过。看来我真是个不识好歹的人,竟把别人的一片真心当作了歹意。”
  十五阿哥看见锡若这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却又有些担心了起来,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问道:“喂,你没事吧?是不是又生病了?”
  锡若居然真的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我是病了。”
  十五阿哥着急地问道:“什么病?要不要找太医看看。”
  锡若避开十五阿哥的手,脚步有些虚浮地朝御花园外面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神经病加心病,没得治的……”
  锡若短时间经历了大喜大悲的起落,整个人都有些懵了,也不去找福琳,就闷头在宫道上乱走,走了一阵觉得身上直冒汗,这才放缓了脚步,坐在御花园外面的万春亭里发起呆来。
  不知过了多久,老康的声音从亭子外面传了进来,却说道:“你怎么坐在这里发呆?朕还派人到处找你呢。”
  锡若猛地回过神来,连忙翻身拜倒,起来的时候却仍旧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老康见他这样自是奇怪,便朝锡若问道:“早上见你的时候还欢天喜地的,这会子怎么就跟霜打过的茄子一样――蔫了?”
  锡若见老康身边除了李德全也没有别人,他也从来不在老康面前隐瞒自己与八阿哥交好的事,就蔫头耷脑地说道:“奴才跟八阿哥犯了生分,心里不太自在。”
  老康有些惊讶地看了锡若一眼,也走进万春亭里坐下,又朝锡若问道:“你和胤禩不是一直都挺合得来的吗?早几天他还在朕跟前儿说你要大婚了,要帮着筹划筹划呢。”
  锡若不想在老康面前撒谎,就垂头道:“是我说错了话,惹得八爷生气了。”
  老康颇为惊讶地说道:“你竟能惹得胤禩生气!朕还一直觉得他脾气好得有些过头了呢。”
  锡若心里一动,咂咂嘴说道:“奴才也一直觉得八爷脾气好。大约就因为这样,所以说话益发没了分寸。还是改天去登门给他赔个不是吧。”
  老康打量了锡若两眼,却转开话题说道:“朕来找你,是想让你跟朕一块去见见几个西洋来的旅行家,说是有英吉利国的,也有昂里亚国的。你西洋文学得好,这就陪着朕去见见。”
  锡若连忙抹了一把脸说道:“耽误皇上的事了。皇上要是想现在就去,奴才这就跟着。”
  老康点点头站起身来,还亲切地拍了拍锡若的肩膀说道:“你很快就是朕的半子了。对君父心怀恭谨固然不错,也不需要时时刻刻都这样小心谨慎。你是朕看着长大的,没外人的时候,用不着这么多虚礼。你心里有朕就行了!”
  锡若知道这是老康的这句“半子”,是给了自己天大的面子,却越发小心翼翼地跟着在了他身后,凝神笑道:“说句忤逆的话,奴才心里也没把皇上当外人,可是该有的礼数奴才还是一点不敢少的。不然的话更该有人说奴才仗了皇上的势,气焰嚣张起来了。”
  老康笑看了锡若一眼,说道:“我听说今早年羹尧在乾清宫外头叫你四叔?你还说自己年纪轻,他又是四川巡抚、封疆大吏什么的,这么个叫法儿不合适?”
  锡若心道,老康好灵动的耳目!一边又琢磨着回道:“奴才听年大人这么叫,心里虽然高兴,可还真不敢在他面前愣充长辈。”
  老康不知锡若心中所想,便赞道:“你能这么明白事理,不枉朕平日里对你的督导!”
  锡若却心道,我倒不是多明白事理。只是这年大巡抚起码还有好几十年的风光,现在虽然还在上升期,可是如果为了讨点口头便宜就得罪了他,那也是大大地不划算。他心里有鬼,面对老康的赞扬就不自觉地笑得有点发虚。
  好在此时他们已经来到养心殿,老康惦记着里头的那几个老外,也就没怎么注意到锡若的脸色。锡若一肚皮的心事跟着康熙进到殿里,却看见三个长得很有《加勒比海盗》风格的大胡子正在前殿里瞎转悠。锡若心里一乐,见老康朝自己使了个眼色,便走上前用英语大吼了一声:“你们在这里干什么?!”
  几个大胡子被吓了一跳,回过身来看见老康和锡若的时候,也不下跪,却交头接耳了一阵,最后领先一个长得贼像马克思爷爷的大胡子走了上来,朝老康单膝盖跪地,操着生硬的汉语说道:“我是英吉利国的子爵,‘黄金梅利’号船长鲁菲。 爱德华。伯克利。波特曼。”
  嘎?“黄金梅利”?路飞船长?海贼王?!
  锡若顿时又乐歪了嘴。

  西欧来的“海贼王”

  老康有些奇怪地看了笑得合不拢嘴的锡若一眼,朝地上的鲁菲船长和他身后同样单膝跪地行礼的老外说道:“起来吧。朕知道你们洋人的规矩是跪单膝的,恕你们无罪。
  锡若却几步踮了过来,见老康心情不错,便大着胆子朝鲁菲船长后面的两个大胡子问道:“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见他们露出一脸茫然的表情,又用英语问了一遍。
  这下那两个大胡子很快反应了过来,一个说:“我叫索隆。”一个说:“我叫山吉士。”锡若差点没笑得背过气去,只是碍于老康在眼前不敢放声,却忍笑忍得万分辛苦。
  老康用眼角瞟着锡若扭曲的表情,咳嗽了一声说道:“你洋文说得好,替朕问问他们,此番千里迢迢来代我天朝上国,所为何事。”
  锡若连忙答应了一声,照直把老康的话翻译了过去。很快鲁菲船长就回答道:“我们三人是皇家商人,因为有生意上的来往故而结伴同行。此次来到贵国,是想和大清国皇帝陛下做一笔交易,顺带向您表达我国国王的问候。”
  锡若心里一惊,却不动声色地把鲁菲的话翻译了回去。老康果然听得皱起了眉头,对锡若说道:“告诉他,我只接受外邦的朝贺和进贡。在这个前提下,可以恩准他们与大清商人开展互市,各取所需。”
  锡若在心里暗笑了一声,又把老康的话译了回去。鲁菲船长和他的两个同伴面面相觑,又叽里咕噜地商量了一番,最后还是由鲁菲船长出面,表示同意了。
  老康又问了鲁菲船长一些海外的风土人情,然后指着锡若朝他说道:“具体的进贡和通商事宜你就和他商讨吧。”
  鲁菲船长早就注意到锡若在康熙皇帝面前谈笑自若,衣饰看起来也不俗,以为他是康熙的哪个儿子,便将手放在胸口上,又朝锡若鞠了一躬说道:“那就有劳王子殿下了。”
  锡若吓得往旁边跳了一步,连连摆手道:“你弄错了你弄错了。我不是什么王子,只是皇上身边的侍卫。”
  鲁菲船长不禁露出诧异的神色来,又用询问的目光看向老康。锡若心里暗自叫糟,却见老康露出和气的神情说道:“你只说对了一半。他就快要是我的半个儿子,所以也不算全错了。”
  鲁菲船长嘀咕了一句“HALF SON?”随即便明白了过来,指着锡若说道:“他会成为您女儿的丈夫?”
  老康笑着点了点头。锡若心想,这“海贼王”还不笨嘛。他见鲁菲船长言语直爽,个性豪放,有什么疑问就会直接问出来的样子,倒是很喜欢,觉得跟这里的人比起来,这个大胡子老外的性格和二十一世纪的人性格要接近得多,便巴不得早早地和他单聊。
  老康见锡若一副猴急的模样,便拍了一下他的手,低声训斥道:“稳重些。这样哪是我大清官员接见外番使臣的样子。”
  锡若在心里吐了吐舌头,连忙做出一副严肃的表情来。三个大胡子老外却看得呵呵直笑了起来,倒让锡若真有几分不好意思了,也学着老康咳嗽了一声说道:“那就请三位使臣随我移步到偏厅详谈吧。”
  到了偏厅里,锡若立刻松开了绷着的面孔,自己找了张椅子坐下之后,又示意三个老外随便坐,然后朝鲁菲船长问道:“你们从欧洲到这里来,花了多上时间?”
  鲁菲船长略微思忖了一下,回答道:“大概用了一年的时间吧。”
  锡若吃了一惊,问道:“怎么这么久?”
  鲁菲船长摸了摸嘴边修剪得很齐整的小胡子说道:“我们中途还做了不少买卖,所以走得并不快。如果天气正常的话,应该几个月就能到了。”
  锡若这才点了点头,歪在太师椅上笑道:“这还差不多。”想了想又问道:“你们现在用的应该还是帆船吧?我记得蒸汽机船现在应该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
  鲁菲船长有些惊讶地看了锡若一眼,因为他拿不准锡若是什么爵位,就含糊地说道:“阁下说的不错。虽然法国人S?戴高斯早在1615年就试验了船用蒸汽机,不过这项技术还不够成熟,还无法用于实际的海上航行。”
  锡若一手撑在膝盖上托住下巴,凝神笑道:“有这么多国家的人在不停地改进实验,距离实用阶段也不会太远了。很快你们的国家……不,是整个欧洲就会进入蒸汽时代,而我们的国家却要在工业技术上落后了。”
  鲁菲船长此时的神情已经从惊异转成了钦佩,随后又一脸疑惑地问道:“既然您的目光已经看到了那么遥远的地方,为何不向您的皇帝陛下建议也发展这些技术呢?”
  锡若摩挲着下巴说道:“我们的国家非常古老,所以这里的人们都倾向于保护和修订已有的东西,而不是一口气做出大的变革。但是总有一天……”他看了看鲁菲船长和他金发碧眼的同伴,想起仅仅两百年后脚下的这块土地所要承受的蹂躏,不禁闭了闭眼睛,然后才接着说道:“总有一天,这里的人们也会主动去追赶世界的步伐,而不是等着外面的世界来靠近自己……”
  说到这里,锡若忽然觉得有些意兴阑珊。他空有二十一世纪带来的知识和想法,却无法真正将这些理念与这个时代的人共享。鲁菲船长见他说着说着忽然没了声,有些奇怪地问道:“阁下为什么不说下去了?”
  锡若咂咂嘴,说道:“有些渴了。”旁边的七喜立刻送上来一杯茶。锡若朝他眨眨眼睛,七喜立刻会意地给鲁菲船长他们也换了一杯茶。
  锡若拿起茶碗拨了拨,转开话题说道:“子爵大人准备和我国进行什么贸易?”
  一谈到贸易,鲁菲船长立刻露出纯粹商人的表情说道:“我想从贵国进口丝绸、瓷器和茶叶等特产,转卖到我的国家和欧洲其他地方去。”
  锡若将茶碗放到一边,又问道:“货款用什么结算?”
  鲁菲船长立刻回答道:“我国铸造的金币和银币。”说着呈上了一枚英国皇家玫瑰的金币和一英镑的银币。锡若接过来掂了一下,转手交给七喜说道:“一会儿拿到宝泉局去测一下。验准了成色和重量以后报给我知道。”七喜连忙接过那两枚英国钱币出去了。
  锡若又转过头看着鲁菲船长笑道:“说句实话,大清国也不缺金银,而且我国进口外国的东西非常少,赚来的这些钱一大半也花不出去。如果你想长期和我国进行贸易,甚至是拿到更优惠的贸易条件的话,恐怕还需要更好的东西来打动我们的皇帝陛下才行。”
  鲁菲船长愣了一下,下意识地问道:“您指的是奢侈品?我们船上的确有一些奇珍异宝,回头都送进来供贵国皇帝陛下挑选吧。”
  锡若笑着摆摆手。鲁菲船长却误会了他的意思,以为他是在索要个人好处,便压低了声音说道:“当然也少不了阁下的那份。”
  锡若摇摇头,露出有趣的笑容看着鲁菲船长说道:“你多给我们皇上带些你们那里最新的书籍、仪器和机械模型就行了。”
  鲁菲船长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连连夸赞中国皇帝博学和有眼光。锡若却想道,老康啊老康,你既然派了我这差事,就让我也打一回你的旗号要点好东西吧。反正这也不是什么金银宝贝,想来那帮御史大人也不会闲得发霉到参上我一本。
  想到这里,锡若便从太师椅上站起身来,语气轻快地说道:“回头我去起草一份通商条例出来。我们皇帝陛下看过以后没什么异议的话,就照那个办理吧。”
  鲁菲船长等人又交头接耳了一阵,点头同意了。锡若心道,这可比几百年后跟老外签外贸协议容易多了,纯粹是单方面的霸王条款呀,哈哈。
  锡若心情大好,脸上笑得越发开心地朝鲁菲船长问道:“你们的船停靠在哪里?”
  鲁菲船长此刻已经完全不敢小看这个年轻人,便恭恭敬敬地答道:“停在天津塘沽港了。”
  锡若点头轻笑道:“行。回头我有空,去你们船上参观参观,你们可欢迎?”
  鲁菲船长把生意谈定,心情大好,哪有说不欢迎的道理。锡若又和他们说笑了一阵,这才吩咐小太监把他们送出宫去了。

  理藩院侍郎

  锡若替老康接见过鲁菲船长一行之后,拟出来的通商条例,老康同志也只略微改了改细节,又在文辞上润色了一下,就命他拿出去照章办理。
  这是锡若第一次单独办理政务,就得了老康的夸奖和一件任何时候都可以穿出来炫耀的黄马褂做酬谢,自是十分得意。不过他嫌那黄马褂的颜色晃眼睛,天热的时候更加不愿意在长袍马褂外面再添上一件,所以回家就把那件黄马褂扔在了箱子底下。老康问起的时候,就推说是舍不得穿,怕自己毛手毛脚地给挂破了,倒是被老康嘲笑了一通他的小气。
  自那之后,老康但凡有类似的接见外国使臣和与他们谈判的场合,几乎都会带上锡若出场,有时候因为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就索性放手让他去办了。一来二去,锡若已经俨然是大清帝国外经贸部帮办,还被福琳取笑说他这个御前侍卫不干正事,反倒去抢人家理藩院的生意。
  福琳的话不知怎么传到了老康耳朵里。结果某日老康真的把锡若找去,说是要给他在理藩院里挂个头衔,以后也好名正言顺地办差。
  锡若从乾清宫里出来以后,特地找十四阿哥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原来理藩院是在六部之外,专门管理内、外蒙古、察哈尔、青海、西藏、新疆以及西南地区土司各少数民族事务的机关,同时还兼办部分与外国通商及外事交接事务,可以说是现代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外交部和外经贸部的合体,不过在具体职能划分上有些区别罢了。
  理藩院的官制体统与六部相同,也是在尚书和左右侍郎以下,设有郎中、员外郎和主事等司堂官儿,不同的是还额外增设了一位蒙古侍郎,以蒙古贝勒、贝子之贤能者任之,以示对蒙古的重视。
  锡若原以为康熙最多给自己一个正五品的郎中或者从五品的员外郎头衔挂着,不想几天以后吏部的票拟出来,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老康竟是直接点了锡若当理藩院的右侍郎。
  锡若在乾清宫旁边的庑房里一觉醒来,就被来道贺的七喜吓了一跳,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以后,立刻跳下床抹了把脸,就飞快地跑进乾清宫里去找老康。
  老康也正在床边洗漱,一见锡若心急火燎地跑进来,反倒先笑了起来。他用青盐刷完牙以后,又接过李德全递来的水漱了口,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们先说好,这身侍郎的袍服顶戴花翎,是朕借你的。如果差使办砸了,你不但要把顶戴袍服还回来,还得挨罚。”
  锡若苦着脸说道:“皇上,您能不能给奴才一个小点儿的官做?”
  老康闻言却失笑道:“别人都是嫌官儿小,你反倒嫌官儿大?真是奇哉怪也!”
  锡若心道,我不嫌弃才怪了!娘哎,这、这是国家副部长级别的官儿啊!虽说自己原来就是正三品的一等侍卫,可是众所周知武官大多是衔高职低,跟文官的权力根本就没法儿比。就我这小身板儿,还不得被理藩院侍郎那顶沉甸甸的大帽子压死?
  想到这里,锡若便仍旧蹭在老康身前不肯走,嘴上就跟抹了蜜似的哄着老康道:“皇上,您想想,奴才要是真去做了这侍郎,那不是得天天去理藩院上班……呃,坐堂。奴才一天到晚都看不见皇上,心里头不踏实!”
  锡若最后一句,倒也是由衷之言。只不过他看不见老康不踏实的原因,却是因为那些此刻已经为皇位杀红了眼的阿哥们。他深知部院不比深宫,事多,是非也多。自己十年来一直是在皇宫里打混,贸然去趟那不知深浅的混水,又没有老康直接罩着,保不齐就要淹死在里头!
  老康哪知道锡若心里打的这歪主意,见他这么离不了自己,心里倒有种难得的触动,心肠一软便说道:“你既然不愿意去理藩院坐堂,那朕就特许你这个侍郎,跟在朕的身边办差!这总行了吧?”。
  锡若一愣,下一刻立即反应过来,自己非但不用天天起早贪黑地去理藩院报道,还愣是要当这个国家副部长!不过这头奖还是开得有点太大了,等到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被李德全强摁下去磕了头,只得顺势谢了恩。
  锡若直到披上侍郎的外皮走出乾清宫的时候,脑子里还是晕晕乎乎的。他看着门口那些穿着前一刻还在自己身上套着的侍卫制服的人,只觉得一切都像是老天跟他开了个大玩笑。
  不当值的侍卫们一见锡若走出乾清宫,立刻一窝蜂地拥了上来给他道喜,又闹哄哄地要讨他的彩头。锡若只得朝四面打躬作揖,还是险些被这些侍卫们当场拉去灌酒。好在隆科多眼明手快地一把抢了他出来,又挡在他身前说道:“你们怎么这么不晓事?纳兰大人刚刚接受任命,这会儿说什么也应该先去衙门里应个卯,同顶头上司理藩院的尚书大人说过话以后,然后才是庆贺的事情。回头要是耽误了他的正事,看皇上怎么收拾你们!”
  侍卫们听了隆科多的话,这才又闹哄哄地散了。锡若等人群散去之后,抹了一把额头上方才急出来的汗珠,用衣袖扇着风朝隆科多道谢道:“多亏隆大人救我一命。不然我看那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