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这件事,一家人都情绪都不高,傍晚早早的吃过晚饭收拾收拾都上床睡觉了。两个哥哥也发觉气氛不对,也不敢吵闹乖乖睡觉去了,平时哪天不跑到村子里玩到半夜。时间还早,躺在床上,芽儿听着父母小声地讨论着这件事。芽儿估计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在讨论这个问题。现在在乡亲们都兴高采烈的准备过年的时候,咣当一声,浇了一头冷水。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计划经济害死人啊。芽儿想着自己上辈子去世前那些没有赠送出去的物资简直是太浪费了,如果能带过来送给乡亲们该有多好啊。不是自己贪心的还想要那个空间,而是如果空间还存在的话,剩下的那些物资撕掉包装,至少可以让乡亲们过几个丰盛年。正想着,突然噼里啪啦,房间里突然出现几十桶没有包装的花生油,还有一大堆包装好的细白糖和食用盐,把正在说话的杜爹杜妈的吓了一跳,差点尖叫出声。

    突如其来的情况,吓的杜爹杜妈愣了好几分钟,好大一会才回过神来。看看地上炕上的这些东西,两口子心里犯嘀咕,咋想啥来啥,不会是神仙送来的吧。不过这也把芽儿吓了一大跳,难道那个空间跟着自己一起重生了。再说以前要想从里面拿东西出来,自己必须进入空间,接触到这些东西才能拿出来,现在咋只想一想就能拿出来了,看样子空间升级了,自己以后也不能随便乱想了。在没有想好理由之前,不到必要的时候,也不能再随便拿东西出来了,有时间要好好地研究研究空间,不能空有宝物而不会用啊。杜爹杜妈到没有怀疑芽儿,毕竟她还是一个还差几天才一周岁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估计连发生什么事情都不知道,怎么可能跟她有关,他们哪里知道芽儿是再世为人啊。在他们看来唯一的解释就是真的有神仙,这些都是那个过路神仙送的。

    借着昏暗的煤油灯的灯光,杜爹下床看看颜色清亮没有任何沉淀的食用油,打开一桶,花生的香气扑鼻而来,简直是比自家压榨的小磨香油都香。杜妈则拿起一包掉在炕上的白糖,撕开口子,用手指头沾了一点,放到嘴里一尝,真甜,简直要甜到心里去。再三确认是真的后,杜爹杜妈觉得事关重大,尤其是在整天要“破四旧”的特殊时期,一个处理不好,会给自己家里带来灾难的。对这件事情两口子到不害怕,虽说有点吃惊,但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看看还在里面房间里熟睡的两个儿子,杜爹悄悄地把他们房间的门关紧,小孩子口杂,这件事一定不能让他们知道。再看看在床上睁着亮晶晶的大眼看着他们的乖闺女,得,抱着闺女一起找老人商量去吧。

    静么悄的到了爷爷奶奶的房间,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他们。要不说老人经历的事情多见识广呢,看看杜爹手里提着的那一桶油,再看看杜妈手里拿着包装精美的细白糖,爷爷奶奶很快的接受这一事实。这件事虽然不可思议,但大千世界稀奇古怪的事情他们听多了,到比杜爹杜妈淡定的多。现在大家都需要这些东西,这些从天而降的东西自己一家不能独吞,人要学会惜福。但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如果不能给这些东西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同样会给自己家带来灾难。

    还是杜爷爷年长有见识,很快找到解决的方法。本来杜爹就打算这两天去县里的供销社看看有没有这些货,乡亲们的油票糖票还有现金什么的还没有退给他们,还都在杜爹的手里。明天杜爹假装到县城逛一圈,回来的时候估计天都黑了。大冬天的,乡亲们睡得都早,估计也不知道杜爹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样到了后天,杜爹再把这些东西拿出来,说是从县里买回来搭的顺风车运回来的,这样就给这些东西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定下对策后,杜爹和杜妈放下心中的大石,连夜把自己房间里的这些东西搬到爷爷奶奶他们卧室旁边的小屋子里,要不明天哥哥他们一起床就露馅了。在芽儿看来,这个方法还算靠谱,至少芽儿想不出比这更好的方法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杜爹杜妈什么时候搬完的,芽儿就不知道了,因为她睡着了,小孩子你伤不起啊。第二天从爷爷奶奶床上醒来的时候,杜爹已经出发去县城闲逛了。

    这一天杜妈都显得心不在焉得,屋子里的那堆东西不赶紧处理掉,心里总是不踏实。有大娘婶子来打听杜爹到县城的情况,也都被杜妈草草打发走了。爷爷奶奶则淡定多了,该干嘛干嘛,这些对乡亲们来讲都是好东西,跟乡亲们说透了,肯定能保证一点口风不漏。在这个特殊时期,人们的口风都严的紧。

    到了晚上7点多钟,天黑得透透的时候杜爹风尘仆仆的回来了。杜爹手里提着给自己老爹打得好酒,给老娘买的老花镜,给媳妇买的围巾,给弟弟买的钢笔,给儿子闺女们买的水果糖。大包小包的,怎们也不能白白的浪费一天的工夫不是。再说了,家里的油啊糖啊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省下不少钱呢。一家人看着杜爹买的礼物,都乐呵呵的,芽儿也笑得咧开了小嘴。

    等哥哥们都睡觉后,杜爹杜妈抱着还不睡等着听悄悄话的芽儿又到了爷爷奶奶屋子里。小房间里的那些东西都是白白得来的,但是不能跟乡亲们这么说啊,说了他们也不信,万一传出去就是封建迷信了,到时候还不得挨批斗啊。但是要是原价收他们的钱,心里又过不去,总觉得占了乡亲们的便宜。最后还是杜爷爷说,现在乡亲们都不是很缺钱,而是缺票,没有票再有钱也买不到这些东西。这些油啊糖的家家都缺,最后杜爷爷拍板决定有钱的收钱,有票的收票,反正两样只收一样。就这样,杜妈和奶奶还嘀咕着心里不踏实,总觉得白来的东西收乡亲们钱不地道。还是爷爷说如果什么都不收的话乡亲们就会怀疑,就可能会给自己家带来麻烦。再说虽说是白白得来的东西,但也算是自己家的东西,要不怎么不送到别人家里去。听到这些话杜妈和杜奶奶才稍微安下心来。

    第二天乡亲们就得到杜爹买到食用油的消息,都早早的就来到芽儿家里。得到杜爹的肯定答复后,都夸杜爹这事办得漂亮,一个个又都赶紧回家拿油罐子去了。杜爷爷早早的跟村长通了气,村长把只收钱或者只收票跟乡亲们一说,哪里还有不乐意的呢,都巴不得呢。至于为什么,乡亲们连问都没有问,对村长说的不要外传得叮嘱,都一个个作封口状。从□开始,乡亲们口风都紧着呢,都怕祸从口出。再说了,这是好事,至于为什么大家都不在乎,有油有糖就行。大人们不在乎,那些小娃子们才不管这些事情呢,他们只知道这回终于可以有甜丝丝的糖,香喷喷的饭了。

    东西还是由村长按照当时登记的数量来分,量都足足的。有哪家家里老人小孩多的,再多送包糖,也没有说酸话的,大家伙心里门清,油至少比自家订的多半斤,够吃小半月了。闻着油也比以前吃的香多了,糖也又白又甜。领完东西拿着退回来凭票,大伙都乐呵呵的回家继续准备年货去了,今年一定可以过个好年。现在都缺票的很,那些退回来的票,都在心里琢磨着接济哪家困难的亲戚朋友呢。

    分完东西再看看乡亲们的反应,杜妈彻底的松了一口气。看着里屋里还剩下不少油和糖,就跟杜爹商量着给自家娘家送一些。杜妈娘家兄弟姐妹也不少,日子不如清河湾好过,估摸着正缺这些东西呢。留够自家用的,剩下的油和糖让杜爹连夜送到杜妈娘家一小部分,其余的让小叔叔送到二叔家和两个姑姑家里。由芽儿不小心引起的神奇事件完美解决,芽儿不由得感叹劳动人民智慧多。

7 欢欢喜喜过大年

    第二天一大早,杜爹从外婆赶了回来,手里提着一包袱姥姥蒸的粘豆包还有给芽儿做的新棉袄棉裤。这天正是腊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从这一天开始,就进入大年倒计时,也正式开始忙活着过年。

    一大早,外面就响起野小子疯丫头们念叨的顺口溜:“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虽说现在不让贴灶君神像,但偷偷的祭拜一下灶君还是可以的。这天一大早杜爷爷带着赶回来的杜爹,小叔和两个哥哥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烧掉。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使灶神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希望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杜妈和杜奶奶两个是不能参加祭灶的,两人只好负责包饺子,这里有小年夜吃饺子的习俗,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一年到头也就过年的时候能吃顿饺子,今天的饺子是白菜猪肉馅的,馅大皮薄,香喷喷,哥哥们连着吃了两大碗,芽儿也吃了四个,最后还是杜妈怕她晚上吃多了积了食才作罢。

    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祭灶后的第二天,就要扫尘了。这次要彻底打扫卫生。杜爹带着小叔彻底清理房顶,箱、柜、炕席底下的尘土,哥哥们负责擦桌子擦窗户擦门。一上午,杜爹把屋里屋外,屋前屋后,边边角角打扫得干干净净。打扫完卫生杜爹开始给哥哥们洗澡,剃头。杜妈则负责拆洗被褥、洗澡换下来的衣服、窗帘什么的。连锅盖,菜筐子什么的都被杜妈洗得干干净净。打扫卫生的时候,杜爷爷一般是不参与,就抱着芽儿满大街溜达。当有人跟杜爷爷夸芽儿长得可爱,这个不诚实的老头嘴里谦虚说着哪里哪里,可上弯的嘴角泄露了他的好心情,现在的芽儿可是代替了哥哥和堂哥们在爷爷心中的位置,是杜爷爷最喜欢的孙子辈呢。

    扫尘完后杜妈和杜奶奶越发地忙碌起来,忙着蒸花馍,蒸豆包、糖包、菜包,是用玉米面和小麦面掺着包的,还纯用白面包了满满一大锅的馒头,留着待客用。连着包了两天,据杜奶奶讲正月十五之前是不开伙,还好现在天气冷,也放不坏。晚上的时候,奶奶就开始剪窗花,杜奶奶的手特别巧,剪的窗花栩栩如生,图案有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等。看着奶奶左扭右扭一剪刀下来,一个漂亮的窗花就出来了,怪不得现代人申请剪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在芽儿看来这简直就是一种表演,一种艺术。

    虽说不敢贴对联什么的,但是贴个窗花和福字还是可以的。到了大年三十这天,哥哥们早早的起床换上新衣服,先放两个杜爹给他们买的鞭炮,然后缠着杜奶奶要去贴窗花,他们可是眼馋小叔叔能贴窗花好几年了。前几年贴窗花贴对联一直是小叔叔的任务。杜爹也早早的捉了一只老母鸡准备年夜饭的时候吃。等芽儿起床时已经杀好了,这会功夫,杜爹正当当当的在案板上剁饺子馅呢。

    上午的时候二叔二婶带着两个堂哥也来了。虽说二叔一家平时和二婶的父母住在一起,但在这注重孝道的时代,还是要到婆家过年的。二叔来的时候手里提着一只大公鸡和两瓶酒。大公鸡是专门留到过年吃的,要不公鸡也不下蛋,谁还专门养公鸡啊。二婶是个性子爽利的人,杜妈则性格比较温柔,虽说性格不一样,但妯娌两个你敬我让的,相处倒是十分融洽。两家虽说不住在一起,但是关系好的很。芽儿的两个堂哥是双胞胎,跟芽儿的二哥同岁。二婶在生双胞胎的时候伤了身体,只能有这两个男孩子了,所以二婶对芽儿这个漂亮可爱的小丫头十分喜爱,来得时候还带了一双特意给芽儿做的兔子棉鞋。看着细细的针脚,芽儿知道这每一针都包含着深深的情意。对比上辈子那个社会发达、经济富裕但人际关系冷漠的时代,芽儿更喜欢这个虽然贫穷但人情温暖的年代。

    简单吃过午饭后,杜妈和二婶开始准备年夜饭,杜奶奶则被两个儿媳妇送出厨房,一年到头至少这一天该让老人休息一下。叮叮当当,妯娌两个在厨房里好一阵忙活,好吃的一股脑的准备端到饭桌上。傍晚的时候杜爷爷带着杜爹等家中男子汉们焚香致礼,敬天地、祭祖先,这时候厨房里的年夜饭也准备好了。

    在这个年代,虽说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清苦,但过年的氛围要比21世纪浓厚的多。主妇们把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一股脑的弄出来摆上饭桌。杜家的家常饭平时都是玉米面饼子窝窝头就咸菜,一年到头也吃不到几次大肉菜,平时打个野味什么的大人也都舍不得吃,全吃进孩子们的肚子里,而年夜饭全是大肉菜,把平时吃不到的全部拿出来。

    杜妈和二婶上菜的时候,杜奶奶指着这些饭菜,嘴里说着吉祥话。主菜有,红烧鲤鱼,是指年年有余;小公鸡炖蘑菇,是大吉大利;糯米肉丸子,是团团圆圆;鱼头豆腐汤,是鸿运当头;炒年糕,是步步高升;还有一个狍子肉火锅,则是日子红红火火,在配上一个干豆角炒腊肉,主食是大白馒头。在二十一世纪估计家家户户的年夜饭都有十几二十几道菜,这六菜一汤可能显得有些寒酸,但芽儿知道,这是这个家庭能拿出来的最好饭菜了。

    饭桌摆在两个老人的屋里,先请两位长辈上座,然后是杜爹,二叔,小叔他们,再然后是哥哥堂哥们,杜妈和二婶坐在最下手。一家人大大小小12口,把大圆饭桌围的满满的。看着饭桌上热腾腾香喷喷的年夜饭,几个男孩子早就按耐不住。不过杜爷爷不发话,谁也不敢第一个伸筷子,都急的抓耳挠腮的。小叔叔给所有大人都斟上酒,喝了第一杯团圆酒后,杜爷爷才第一个伸筷子,看到爷爷夹起第一口菜,几个男孩子终于解放了,筷子飞快地往自己喜欢的菜盘子里伸,看着孩子们吃得香甜,大人们也很高兴。

    饭桌太高,芽儿还是由杜妈抱在怀里吃。杜妈知道自家的小丫头最近不管嚼不嚼得动就爱吃一些有滋味的菜,这回也不问她了,每样菜都捣的碎一些夹给她吃。说笑声,酒杯碰撞声,筷子碰到盘子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吃着丰盛的年夜,说着吉祥话,气氛温馨撩人。上辈子的杜萱瑾每年春节都是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家,没有团聚,没有祝福,没有憧憬。那种一个人的孤独的滋味,现在想起来还从内心深处发冷。看着眼前一家人围坐饭桌旁,共吃团圆饭,芽儿愿意用一切去保护这份温馨,保护这个温暖的家,从此再也没有21世纪的杜萱瑾,有的只是60年代偏远小山村里杜芽儿。

    一顿团圆饭,吃了将近3个小时。几个男孩子撑得坐不下椅子,趟在爷爷奶奶床上揉肚子。接下来就是孩子们最期盼的时候了,要发压岁钱了。哥哥堂哥们用眼神交流,齐齐的走到大人面前一起喊道“爷爷,奶奶,爹,娘,大爷(叔叔),大娘(婶婶),小叔,新年好”,说着还有模有样的行了个大礼。看的几个长辈笑得合不拢嘴,纷纷从兜里掏出用红纸包好的压岁钱。加上小叔叔给的,一人得了七个。

    芽儿一看不干了,怎么不叫她一起呢,几个哥哥太不仗义了。芽儿赶紧的挣扎着从杜妈怀里滑下来,小短腿倒腾着走到长辈站定,字正腔圆、吐词清晰、孩子特有的稚嫩嫩的童音“爷爷,奶奶,爹,娘,叔叔,婶婶,小叔叔,新年好。芽儿给您们拜年啦!”,边说边学着刚才哥哥们的动作行礼。可惜的是,个子太矮,穿的太厚,怎么也弯不下去。看在众人眼里,就是一个穿的红彤彤,白嫩漂亮的胖娃娃,像个不倒翁似的给他们摆年,怎么看怎么乐。乐得杜奶奶一把抱起芽儿,嘴里喊着奶奶的小心肝哦,笑得小叔叔直喊肚子疼。得了,赶紧给小宝贝发压岁钱吧。看着到手的7个红包,乐得芽儿原本圆溜溜的大眼睛只剩下一条缝,这是自己第一次得到的压岁钱呢,一定要好好保存,留作纪念。

    这边几个大人还在笑刚才芽儿的拜年,那边哥哥唐哥们又在交头接耳的商量着什么了。最后,大哥做代表,先问杜妈,哥哥是不是也是长辈,得到肯定回答后,走到芽儿跟前道,“芽儿,我们是哥哥,也是长辈,你要是给我们拜年的话我们也给你发压岁钱。”,说完挺挺小胸脯期盼的看着芽儿。芽儿本来不想搭理大哥这个小屁孩的,但看看哥哥们期盼的目光,得,就当彩衣娱亲了。看着芽儿又似模似样的拜了一次年,结果就是又一阵哄堂大笑。芽儿也心安理得的从几个哥哥手里接过压岁钱。哇,一共11个红包了。

    发完压岁钱摆出瓜子糖果,接着就要守岁了,芽儿刚才表演的太累,不知不觉地在杜妈怀里睡着了。等她被外面劈劈啪啪的鞭炮声吵醒的时候,芽儿知道新的一年开始了。

8 大拜年

    大年初一一大早,杜奶奶就把杜爹买回来的糖果,还有自己家炒的花生瓜子板栗什么的拿出来摆在桌子上,这都是那些孩子们的最爱。杜妈给被鞭炮声吵醒的芽儿穿上杜奶奶特意给做的新棉衣,大红色碎花的,里面絮的新棉花,又松又软,针脚细密,很合身。两个哥哥也都收拾得整整齐齐,穿着新衣服,臭美的不得了。

    等二叔他们也收拾的整整齐齐来到芽儿家,由杜爷爷领着先拜祭天地,再拜祭祖先,最后请爷爷奶奶上座,杜爹和二叔各自领着自家人给两位老人叩首拜年。依次拜过后,两个哥哥和两个堂哥再依次给杜爹,杜妈,二叔二婶叩首拜年。拜过年后,杜妈和二婶赶紧到厨房把昨天下午包好的酸菜猪肉馅的饺子煮到锅里。

    俗话说“坐着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煮好后的饺子,一个个白胖胖的像元宝,香而不腻。吃过热腾腾的饺子,杜爹带着家里的男人和男孩子们出去给村子里的长辈拜年,杜妈和二婶则和其他的婶子大娘们一起去。爷爷奶奶留在家里等着别人来拜年,芽儿也想跟杜妈去的,被杜妈以年纪太小拒绝了,说等晚两年肯定带她一起去。

    整整一上午,芽儿就觉得人来人往,叔叔大爷,婶婶大娘们络绎不绝,看到芽儿都免不了捏捏她的小脸,不大工夫小脸就被捏的红通通的。如果来的是小娃子,杜奶奶就抓一把瓜子糖果塞到他们兜里。芽儿估计去不了几家,所有的兜都得装的满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