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悠路(完结)-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逸说完这话转身就走,仿佛身后有人追他一样,舒瑶眨巴眨巴眼睛,“二哥,你耳根红了哦。”书逸差一点被门槛搬到,舒瑶清脆的大笑,二哥好有趣,应该是加在亲和力的点数有了加成吧,二哥挺纯情的嘛。

    嬷嬷重新关好门,“六姑娘谁来也不能开门了,您安心在里面败火,水奴婢会定时送进去。”

    “我先睡一觉再说,二哥有给水壶,不用你送了。”

    理直气壮中带着满不在乎的语气,嬷嬷很内伤,就没见过如此败火的姑娘,如果不是书逸给了好处,公爵府风向不明,并且书逸承诺会关照守门嬷嬷的儿子,给他谋个好差事,守门的嬷嬷也不敢让书逸进去,六姑娘一看便知娇生惯养,没吃过苦,送去的水六姑娘是看不上的,正好省事了,”六姑娘有吩咐就叫奴婢,奴婢守在外面。”

    “卤味弄淡了,张厨娘失手艺了。”

    守门的嬷嬷关好门,落锁后不再理会明显不再同一调调上的舒瑶,也许关上一天,六姑娘就会明白何为败火了。

    舒瑶啃了几只凤爪,擦擦嘴,屋子里只有一盏油灯微微发亮,舒瑶竖起耳朵听了听动静,无异常转身就去了空间,“哇哦,萝卜大丰收。”

    舒瑶心情好了,首次感到收获的喜悦,将萝卜拔出后,扔在统一的位置,正好口渴借着井水洗了跟胡萝卜吃,萝卜再次被系统回收,这次留下了两颗珍珠,舒瑶啃着胡萝卜,捡起珍珠,放在荷包里,空间微有震动,舒瑶感到很熟悉,应该是升级了,舒瑶连忙有开垦出一块土地,三块土地,这次不用种萝卜了,可以种地瓜了,空间里烤红薯也是不错的。

    “书逸,你是怎么了?瑶儿不好?”

    瓜尔佳氏见书逸猛喝茶水,很奇怪:”瑶儿出事了?“

    ”妹妹一切都好着,额娘,您放心就是。”书逸想了想说道:“您将来得看着点妹妹,我怕她被人看上了。”

    瓜尔佳氏愣一瞬。笑盈盈的说道:”舒瑶容貌并不出挑。”

    “儿子也不知道怎么说,妹妹啊,太甜了,危险。”

    瓜尔佳氏笑道:“你也得帮额娘看着点。”

    “太太,老夫人回府了,表姑娘留在了宫里。”


第三十九章 分析

    小醉感谢melanie的打赏,继续求收藏。

    瓜尔佳氏没问结果,给儿子书逸又倒了杯茶,“你瞧着舒瑶能不能挨过三日?”

    “儿子看妹妹无恙的。”书逸和瓜尔佳氏说了说舒瑶哎败火屋子里的表现,“别说三日,半个月妹妹都没事,有吃有喝没人打扰,儿子只担心妹妹睡得不知朝夕。”

    舒瑶贪睡懒散,瓜尔佳氏深知,听儿子说了,又问了问屋子里是不是太潮,太阴暗的话容易落下病根,书逸说道:“听说前两年屋子重新修缮一番,比阿玛败火时要好不少,儿子没感觉太潮,给妹妹的被子褥子很厚,三日光景,一晃就过去了。”

    书逸到底年少,较为关心李芷卿被留在宫里的事儿,通报的丫头没有主子发问,不敢回话,忍得着实辛苦,老太太回公爵府后顺风满面,立刻就给了下人打赏,据说还要去寺庙里酬神,公爵府许久不曾如此热闹了。瓜尔佳氏管得严,二房的奴婢不敢乱说话。

    瓜尔佳氏叹息:“老太太去宫里到是快,安亲王府落不下好来,公爵府因李芷卿成为众矢之的,正直多事之秋。”

    “您是说表妹救下了太皇太后?”

    “将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李芷卿留在宫里,随身照料太皇太后,外甥女会如愿以偿。”

    书逸不关心李芷卿,问起安亲王府,瓜尔佳氏解释道:“先帝重视安亲王,曾在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过,要传位给安亲王,帝位的传承何其重要,就算是戏言,当今圣上能容得?遂安亲王府被皇上疏远防范,现在因李芷卿再次卷进去,因定三番这点功劳这一次怕是都得折进去,出不了一年,现在的安亲王就得降爵。”

    “表妹是救下了太皇太后···”书逸停口,瓜尔佳氏道:“你们先下去,公爵府里是热闹了,但你们记得给我老实点,不许多言,不许参与。”

    “是。”

    瓜尔佳氏宽宽茶水,”李芷卿看样子时救下了太皇太后,皇上登基二十八年,除鳌拜平三藩,江山稳固乾纲独断,会再需要太皇太后?”

    书逸出了一身冷汗,”皇上是很孝顺太皇太后的。”

    “最是无情帝王家,书逸啊,孝顺这个词不适合用在皇帝,事母极孝者,多为外戚专权,江山不稳。太皇太后出身蒙古科尔沁,大清入主中原后,承制于前明,治下是汉人,蒙古不再重要了,当今圣上喜好汉学儒学,遍览史书,正值壮年不容有人压在他头上。”

    瓜尔佳氏直接切中了要点,书逸目瞪口呆,瓜尔佳氏起身拍拍书逸的肩头,笑呵呵的说道:“儿子,你有的学呢。”

    “额娘,你去做什么?”

    “给你阿玛准备药膏,现是被你玛法打了,我看正在兴头上的老太太也不会轻饶了你阿玛,先备下的好。”

    书逸心存疑问,“您猜到阿玛会被老太太教训,不用拦着吗?”

    瓜尔佳氏有点无奈,“我拦得住?且不说你阿玛并无错处,就说你阿玛这顿打不会白挨的,让皇上知道公爵府里有明白忠君的人。”

    “太太,太太,老爷被老太太抽了。”

    瓜尔佳氏迎出去,两名小厮搀扶着志远,志远口中愤愤不平,”子曰···“

    ”好了,你别曰了。”瓜尔佳氏亲自扶住志远,两名小厮看着健步如飞仿佛将志远夹着走的太太,顿时很佩服,不愧是当时在惠州城一箭惊天的女中豪杰。

    “惠雅,不疼的。”志远靠在床上,看妻子忙来忙去的,心里一暖,拉住瓜尔佳氏的手,“你歇一歇。”

    “还说不疼,老太太这板子也打得太狠了,哪个奴才?你可记得?”

    瓜尔佳氏给丈夫志远上药,满眼的心疼,多年的夫妻,他们之间当得上情深意重,志远咧嘴笑了:”你想去抽人?”

    “别动,我正上药呢,下手也太狠了,不晓得你是主子?”

    瓜尔佳氏有仇必报的性子,容不得她在意的人吃一点的亏,趴在床上的志远,道:“他们下手很有分寸,看似重,一点都不疼,睡一觉明天就好了,这顿板子挨得值得。”

    “李芷卿就留在宫里?没命名分的算是怎么回事?皇上就没给个说法?”

    志远叹道:“老太太她们哪还记得这些?光顾着高兴,外甥女可惜了,她这一进宫谁敢娶?她又够不上选秀,她能救得了太皇太后一次,不见得能救下第二次,万一得罪宫里的贵人,谁护得住她?外甥女虚岁不过九岁,离着成亲的年岁满打满算有三四年,这期间有没有变化?”

    志远是当舅舅的,李芷卿是遗腹女,正直的志远对李芷卿有怜爱,如今她闹这么一出,不是被康熙皇帝收进宫,就是指给皇子,外祖家是公爵府,但父族低微,就算是进宫伺候皇上连个贵人都算不上,太皇太后虽说清醒了,但谁敢保证李芷卿给的药方没后遗症?

    现在头上悬着一柄宝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志远长叹,“外甥女和瑶儿同岁,赶不上咱们丫头一分,太能惹祸了。”

    有人夸女儿瓜尔佳氏本应很高兴,一想到舒瑶的懒散,她能告诉志远,不是女儿不惹事,是她懒得惹事吗?“我估摸皇上不会瞧上外甥女,宫里的贵人不容易做,外甥女怕是另有心思。”

    “她是不是看上太子了?”

    “难说,谁知道那丫头怎么想的,我可听说外甥女进宫每次都会拜见永和宫德妃娘娘,除了大阿哥大婚外,其余阿哥都住在宫里呢,阿哥们定会去给太皇太后请安,外甥女就在太皇太后跟前,她看重一个还好,若是左摇右摆,不清不楚的,别看她现在年岁小,也就是一碗毒酒的事儿。”

    “夫人,她会不会牵连到瑶儿身上,咱们闺女名节不能有损。”

    瓜尔佳氏摇摇头,道:”希望李芷卿念着公爵府的养育之恩,舒瑶好在长在惠州,不是和李芷卿一处长大,影响不会太大,府里的其她姑娘,怕是···尤其是即将选秀的。”

    对女子的束缚,瓜尔佳氏看不上,如今是大清,不是盛唐,瓜尔佳氏只得适应。


第四十章 康熙

    紫禁城乾清宫内殿,太医跪伏于地,康熙皇帝坐在铺陈黄段子的炕上,手搭着炕桌,鹰隼环视,“太皇太后可有性命之危?”

    “回万岁爷的话,李姑娘献上的人参有千年灵气,为难得灵根,入药后太皇太后想必会康复。”

    “灵根?”

    太医忙向康熙皇帝解释一番何为灵根,引经据典卖弄学问,全无费当初对太皇太后病情素手无策的局促,康熙皇帝耐着性子,等他说完后,直接问道:“灵根用药后有剩?”

    太医摇头道:“千年人参从玉匣中取出,灵气消散,太皇太后凤体沉重,用药极多,只剩下几根灵须。”

    ”能救下太皇太后,为祖宗庇护,朕以心满意足。”康熙皇帝龙颜大悦,因太皇太后的病情好转,爽朗的大笑:“赏,李德全赏赐有功之人,李···李什么···”

    “万岁爷是李芷卿。”李德全在一旁提醒,“是忠勇公舒穆禄吉哈的外孙女,和安亲王老福晋一起入的宫,太皇太后清醒后便将她留在宫中。”

    “忠勇公···吉哈···”康熙皇帝抿着嘴唇,“这名字朕许久不曾听见了,他尚在?”

    太医耷拉下脑袋,恨不得把耳朵给缝上,听皇上的意思,对忠勇公不是满意,但忠勇公的二儿子舒穆禄志远荣升回京,就算再有本事,短短十几年从七品窜升上三品大员堪称奇迹,无人关照是做不到的,忠勇公爵府早已淡出朝堂,据说舒穆禄志远脾气耿直,不得老公爵喜欢,十余年对他不管不问,舒穆禄志远不是靠着家族庇护,他怎么升上来的?无一人下绊子,混迹官场不容易。

    ”万岁爷,年前时便是这位李芷卿用人参救下了忠勇公。”

    ”李太医,你不是说灵根很难得?”康熙皇帝慢悠悠的问道,“李芷卿还有没有人参?”

    “回皇上,据李姑娘说是最后一根千年人参。”

    康熙皇帝失望的神色一闪而过,“你下去,太皇太后的病情如再有变化,朕摘了你的顶戴。”

    “喳。”

    太医弓着身子,一步一步倒退,直到退出门外,康熙皇帝眼眸深邃,“李德全,忠勇公爵府到底怎么回事?李什么怎会有千年灵根?”

    “万岁爷,奴婢着实不清楚,李芷卿不过八九岁,按说不会有灵根人参的。”

    “谍报呢?朕都成了聋子瞎子了,他们一个个都是吃干饭的?”

    李德全噗通跪地,”万岁爷息怒,万岁爷息怒,是谍报疏忽,谁也没料到公爵府除了志远大人尚有意外。”

    “哼。”康熙皇帝手握成全敲着炕桌,“忠勇公爵府重新列入监察范围。”

    “喳。”

    李德全悄声退出,康熙皇帝摇头叹道:“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康熙收声,无心思批阅奏折,宽茶叶陷入沉思中,乾清宫寂静无声,宫女太监垂首默立,怕打皇上的思绪。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李德全重新进门,禀告:”万岁爷,舒穆禄志远先是被忠勇公打黑了眼眶,后被老夫人打了板子。”

    “哦,说说看。”

    李德全见康熙皇帝兴趣正浓,道:“据说是因族学的事儿,忠勇公说不过儿子,便动了手教训儿子,至于老夫人···”李德全偷瞄康熙皇帝,看不出额外的情绪,压低声音:“是因李芷卿显灵根人参的事儿···”

    “他反对将人参给太皇太后?”

    “回皇上并不全是。”李德全连连摇头,“听在志远大人身边的人回报,他怕灵根儿有后遗症,就算没后遗症,是极难得的人参也应该献给万岁爷,由万岁爷定夺。”

    言下之意反对李芷卿和老太太去安亲王府带着千年人参直奔慈宁宫,越过万民主宰的康熙皇帝志远相当不赞同,康熙道:“被他嫡母打了?”

    “是,打了十板子,奴婢听说是公爵夫人恼羞成怒了,志远大人认为,老夫人不应将李芷卿被留在宫里。”

    “行了。“康熙摆手,李德全立刻闭嘴,康熙皇帝提御笔批奏折子,就当李德全以为万岁爷不会再关注此事时,康熙突然说道:”赏忠勇公夫人锦缎十匹,追封李什么···”

    “李氏芷卿。”李德全再次提醒,看来救了太皇太后,李芷卿照样在皇上面前没任何地位,反倒···李德全不敢深想,在万岁爷身边伺候,主子说什么,就听什么,圣心难测。

    “她父亲赏个进士出身。”

    “喳。”

    康熙皇帝握笔的手顿了顿,“命人打听清楚她的灵根人参从哪得的,小小年纪怀此异宝,不知珍惜,无福之人。”

    “喳。”

    ”舒穆禄志远,他···“康熙放下御笔,努力回想上朝时见到远远见到过志远,面容模糊,仅能从安排下的人得知他的消息,“朕得找个机会见见他,志远这顿打没白挨。”

    李德全深以为然,聪明的向所有人表示只忠于皇上,担心太皇太后病情,却不莽撞行事,考虑到方方面面,老成稳重,李德全瞧着万岁爷的意思,如舒穆禄志远合了圣心,必能委以重任,李芷卿进献人参的事儿是瞒不住的,志远挨打也瞒不住,皇上习惯高高在上,不愿朝臣揣摩圣意,可在有些事上,万岁爷是希望朝臣勋贵们知道谁才是他们的主子,才好交代聪明人办事。

    京城宗室王府,真正是聪明人的不仅仅只有一个舒穆禄志远,因李芷卿去巴结公爵府的人,皇上是不会看上眼的,另外公爵府老太太有难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登门去要人参。

    “他在工部监管河堤?”

    李德全回道:“是,工部堂官,仅在侍郎之下。”

    “传旨,命舒穆禄志远去查看黄河河堤。”

    “遵旨。”

    康熙皇帝继续吩咐:“命四妃轮流侍奉太皇太后,命皇子代朕侍疾。”

    “遵旨。”

    康熙一连下了好几道旨意,弄得人糊涂,瓜尔佳氏随着志远接旨后,佟佳氏等人面露讥笑,志成脸上暗喜,瓜尔佳氏冷笑的扶着志远回院落,志远纳闷:“夫人啊,皇上对我是不是太好点?”

    瓜尔佳氏差一点一个踉跄,合着自己丈夫猜透了皇上此举的深意,”老爷,圣心在不是很好?”

    “不清不楚的,我心不踏实。”

    瓜尔佳氏福志远上塌,劝道:”皇上不会明摆着和太皇太后打对台,老爷简在帝心,以本事才学立足朝堂,不用不踏实。”

    “为夫受教了。”

    ps回答亲的留言,志远挨打不是因为阻挡献给人参,既然要给的也要给康熙皇帝,康熙不想让人猜出心思,可在一些大事上,康熙还是希望有个懂他心思的大臣存在,这样办起事来很容易,话也不用挑明,志远聪明,京城里真正能屹立不倒王府重臣同样是聪明人那。希望这一章的解释能让亲明白,志远啊,他的底子很厚滴,有助于舒瑶悠哉的米虫生活,再次强调这是个拼爹,拼娘,拼家世的时代。


第四十一章 离京

    小醉感谢Susan飞的打赏,感谢yunchen14评价票,继续求收藏。

    公爵府的下人手底下有数,哪敢伤到志远?瓜尔佳氏精心照料,志远的挨那几板子无关痛痒,收拾行装,准备离开京城去巡视黄河正在修建的堤坝,在志成等人眼中,是康熙皇帝‘发配’志远离看京城作为处罚,没看当今圣上赏赐绸缎给老夫人了?

    瓜尔佳氏给春风面面的老夫人请安后,不曾理会佟佳氏的冷言冷语,佟佳氏看了志远许是就不能在回京了,直接被皇上派去监看河堤,佟佳氏可是很清楚,监看河堤是件苦差事,河道衙门油水充足,河堤偷工减料极容易决口,到时志远就是替罪羊,昨夜佟佳氏听志成分析过,越发有底气,对即将落难的瓜尔佳氏很看不上,甩了甩帕子,哼道:“傲什么?有你哭的时候。”

    瓜尔佳氏回头,佟佳氏被口水呛到,咳嗽个不停,“咳咳,咳咳咳。”

    瓜尔佳氏似笑非笑,”三弟妹,最近风向变化莫测,你当心点好。”瓜尔佳氏实在是懒得和佟佳氏一般见识,她惦记着回去给丈夫收拾行囊,还得看看大儿子书轩,是不是又看书忘记了用膳,小女儿舒瑶也该回到自己身边了,瓜尔佳氏很忙的。

    ”阿玛多带两本书,路上好解闷。”

    瓜尔佳氏刚跨进屋门,书轩将书本递给志远,眼里露出一分的不舍,别误会不是对志远,是对他送出的书籍,“您多爱护些,有了感悟写在宣纸上。”

    孤本书册是书轩的命,志远虽然也偏爱读书,但却将书本向儿子面前推了推,“你留着看吧,我用不上,在黄河边上看管河堤,书本蒙尘反而不美。”

    书轩听话的收了书本,“阿玛回来再看也是一样的,您可别像小妹,上一次我送的诗经被她垫桌脚去了。”

    志远理解了夫人瓜尔佳氏的不容易,他们夫妻二人是怎么生出这三个性格迥异的兄妹的?瓜尔佳氏道:”书轩,你用膳了?“

    ”吃了两个包子,一碗豆浆。”书轩看了看外面,“老师还没起身?我尚有许多不解之处。”

    志远对书轩请回来的老师深感同情,这位老师是汉人中学识丰富之人,通读四书五经,做得一手好文章,但性子清高不愿下科场应试,在京城读书人中颇有威望,听闻志远一家回京,书轩连中小三元,他便起了心思,毕竟在汉人眼中,八旗勋贵在学识赶不上汉人,他好奇之下主动赖公爵府和书轩谈书论道。

    书轩扎实的功底,对四书五经独到的见解,让这位轻意不肯收徒的人起了爱才之心,志远听说过他的名头,正愁给书轩请不到师傅,和妻子瓜尔佳氏一合计,瓜尔佳氏亲自使激将法留下了他,专门教导书轩,瓜尔佳氏也不盼着书轩中状元,既然儿子执意要走科举之路,瓜尔佳氏当然赞成,总比不学无术混日子纨绔子弟强。

    师傅找到了,书轩如鱼得水,瓜尔佳氏道:”儿子,你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