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悠路(完结)-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五十八章 同苦

    收费章节(12点)

    第四百五十八章 同苦

    折子烧成灰烬,康熙皇帝在太子胤礽身边做到了天色大亮,李德全亲自掐灭火烛,康熙看了胤礽一夜,这一夜谁都不知道他想得是什么,李德全正准备退下时,康熙突然发话了,“叫大朝。”

    “遵旨,万岁爷。”

    李德全忙让宫女,内侍进门伺候康熙梳洗,顺便准备龙袍服侍康熙穿戴,宫女全部训练有素,利手利脚的伺候着,李德全奉上朝冠,康熙皇帝对着有有人高的镜子正冠。

    “朕老了?”

    “万岁爷哪能是说老?”

    李德全接话,康熙皇帝眸光晶亮:“朕没老,为何要怕?”

    李德全俯身抚平康熙龙袍一角的褶皱,心知肚明康熙是被四福晋四阿哥给刺激到了,又加上太子爷。。。李德全猜测该有人倒霉了。

    “皇阿玛。。。”胤礽此时睁眼,看着康熙一袭朝服向他走来,听着康熙关切是话语:“胤礽,你身上可还难受?”

    胤礽很少见康熙如此和蔼亲切,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康熙对他疏远了,防备了,再也不像儿时,胤礽并非是小心眼儿容不得人兄弟的人,只要他储君位置稳固,他会善待兄弟,但康熙一次次对大阿哥,对八阿哥的称赞,让胤礽心里犯了嘀咕,他做得再完美也是应该的,因为他是太子,是康熙亲自抚养的太子。

    大阿哥,八阿哥等等有些许的功劳,便被康熙夸得跟朵花似的,在加上揣摩圣意的朝臣推波助澜,胤礽越发感觉步履维艰,想得越多,错得越多,随着康熙越来越疏远,胤礽有时都想着破罐子破摔了,但为了最后的那分对皇位的渴望,胤礽一直坚持着。

    胤礽从龙床上滚下,跪伏在康熙身前,袖口里的折子没了,旁人不敢妄动太子的东西,胤礽猜到是康熙看过了,把心一横,胤礽呜咽道:“儿臣知晓皇阿玛疼儿子,但儿子这虚弱的身子。。。实在是再难以承担储君的位置,求皇阿玛为江山考虑废了儿子的太子之位吧。”

    康熙扶着胤礽的手停下了,眉头紧锁:“胤礽,你说什么?”

    “儿臣恳求皇阿玛废了儿子太子之位,儿臣不适合再当太子了。”

    胤礽拭去眼角的湿润,他不愿在康熙面前落泪,康熙面上露出疲倦,”胤礽,你说得可是实话?”

    “皇阿玛。。。儿臣。。。”胤礽紧抿着嘴唇,同康熙相似的眸子盛满了无奈,痛苦,“儿臣今时今日还有得选吗?儿子身体不好,做事不够利落,朝野上下都再说八王最贤。。。”

    “朕没这么认为。”

    “可您也没否认啊。”胤礽好像一下子放开了,放下了强怕狼后怕虎的心思,难见的果决:“您没否认,就不是默认了?您可知道儿子面对八弟时,如何的难堪,做了二十多年的储君贤明超不过八弟,都说他才学好,才干好,温润如玉,像极了皇阿玛,儿子。。。儿子实在是没看出八弟做了什么了不得大事,他是为皇阿玛分忧了,还是安抚黎民百姓?他是著述教化万民,还是血战疆场定国安邦?如果这些好话说得是四弟,儿子服气的。”

    “淮河大水,四弟赶上了,他好悬被水淹死,化险为夷后安抚受灾的百姓,直言上奏淮河延安的贪官污吏清洗一空,剔除白莲教谋乱,四弟有苦守下盛京,在户部当差时,同志远联手,谁再能从户部借到银子,儿臣佩服他,四弟不如八弟,大哥,三弟等人显眼,但他做的,谁能做到?八弟做不到,儿臣也不见得能做到,儿臣是没四弟果决,难道八弟就有?”

    “他凭什么号称贤?”

    康熙手握紧了拳头,如胤礽所言,胤祀确实没做出了不得的大事,康熙也说不清楚他怎么就被当做贤王了,“地上凉,胤礽,你先起来。”

    “皇阿玛,儿臣。。。”

    康熙拽起了胤礽,郑重的说:“如果你调养好了身体,胤礽,朕不会废了你的太子名分。”

    胤礽不觉得欣喜,更多是苦涩,从康熙这句话便知道,他是有心废储君的,胤礽茫然说:“儿子的身体怕不会好了,皇阿玛,您还是早作决断吧。”

    “胤礽可知朕今日早朝要说什么?”

    胤礽摇头,康熙揽住胤礽的肩头,深邃的眸子中闪过锐利锋芒,“朕打算准志远所请,勾决所有刑部贪污受贿的官员,怎么?你也被朕吓到了?”

    “儿臣不敢,可皇阿玛到时会不会。。。”

    “天下大乱?他们还没搅动天下大乱的两下子。”康熙拍了拍胤礽的肩头,叹息说:“你是朕教养出来的,像足了三十年后的朕,胤礽,当年朕面对鳌拜的威逼,朕没有怕,照样除去了他,朕面对三番作乱,逆贼吴三桂的领兵都打下了朕的半壁江山,兵临直隶,威胁朕的紫禁城,朕面对满朝文武退居关外的言论,朕同样没有怕,此后平台湾,同罗刹国交战,亲征葛尔丹,朕怕过谁?”

    “朕对你,是有些许不满,你既像朕,又不像朕。”康熙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朕五十开外,不再是年轻气盛无所顾虑的时候了,朕一心求稳,不愿再生波折,整日里血雨腥风,祸事频出,事事需要朕的决决断,朕也会觉得累,想着将江山社稷太太平平的交到你手上,但。。。”

    康熙皇帝身上突然迸发了强劲的魄力,“朕想着太平,总是有奸佞之辈当朕老了,糊涂了,就敢欺负到朕的头上,朕这一辈子怕过谁?”

    “胤礽,随朕上朝。”

    康熙一甩龙袍,迈步走出东暖阁,胤礽眼前有一分迷茫,大踏步离去的人是他的皇阿玛?为何同以前不像?他像三十年后的康熙,那三十年前的皇阿玛是什么样?

    胤礽顾不得发愣,快步跟上了康熙,放下心事的胤礽,心中有几分庆幸,他应该是过关了吧,养好身体。。。虽然难了一些,但不是没有一丁点的希望,如果有一线可能,谁想被废了?胤礽对胤禛格外的感激,胤禛用他罚跪,用他的亲王爵位换来康熙改变主意,胤礽眼热辣的,以后他一定会报答四弟的。

    康熙乘坐御辇向乾清宫行进,不在胤礽当面,康熙神色比方才复杂得多,手扶着把手拍了怕,“胤禛。。。胤礽。。。胤礽。。。胤禛。。。”

    “启禀万岁爷,乾清宫到了。”

    康熙正了正朝冠,下了御辇,回头看了一眼胤礽,太子的威仪还在,康熙回头说:“上朝。”

    在乾清宫门口,内侍甩起了长长的鞭子,绕头时带起呼呼的风声,随后抽打在地上,清脆的‘啪。’‘啪。’‘啪。’声响,沿着甬道,在京的宗室王爷,群臣分两边,走上乾清宫的台阶,走进乾清宫,跪倒后山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震天的山呼声中,康熙脚下踩着刻着腾龙的丹陛,走到龙椅旁边,龙椅,他们是为了这把椅子,康熙蓦然摇头,龙椅虽说做过精良,但并不能代表什么,不是坐在上面就是皇帝。

    康熙一转身,慢慢的坐在龙椅上,手搭着扶手,手指划过扶手上雕刻的腾龙,俯视众生般向下看去,满目的顶戴花翎,他们都在叩拜他,臣服于他,康熙拍了拍扶手,他是大清天子,怕什么?连舒瑶都知道,杀掉一批人,自认还会有人顶上来,英明之君从来没有不敢杀人的,忌讳的是乱杀,枉杀。

    康熙目光在皇子身上游移,哪怕他们装得再像,对他突然能上朝也是有一分吃惊的,毕竟康熙召见他们的时候,好像病得很重。。。康熙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微笑,他们都没有算计过他,和在一起都不是他的对手。。。康熙下意识的寻找胤禛,唯有他们夫妻让自己不好受,在皇子队伍的最后发现了胤禛,康熙眉头皱紧,他身后是刚刚有资格上朝的十六阿哥等小阿哥。

    胤禛跪在他们前面,康熙不觉得好笑,而是有几分心疼,往日亲王朝服换成了寻常皇子的衣服,在朝堂上不是按照年岁而是爵位站立,胤禛光头阿哥已经沦为小阿哥一样了,十四阿哥不安的动了动身体,他是被胤禛命令不准乱动的,但胤祯哪是听话的主儿,抬眼看向前面不见熟悉的四哥,胤祯不舒服之极,仿佛主心骨没了一样。

    胤祯抬头时正好同康熙望向胤禛的目光碰到了一起,康熙眼里的心疼,让胤祯略略安心,皇阿玛没厌弃四哥,没准是考验四哥荣辱不惊的态度,但身为嫡亲的兄弟,胤祯觉得很有必要为胤禛出头,他直接站起身,不管不顾的跪在胤禛身后,胤禛气得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回去。”

    “就不回。”

    “你不是在帮我,是在害我知道吗?”

    “没四哥帮衬,弟弟我做不到郡王,皇阿玛如果看咱们兄弟不顺眼的话,尽管把我的爵位也削去,都做光头阿哥。”

    “胡闹。”

    “就胡闹,怎么着吧,四哥,皇阿玛就不是胡闹,好好的亲王说给噜就噜了,咱们都是皇阿玛的儿子,这不叫胡闹,以皇阿玛为榜样——跟进。”

    “。。。”

    胤祯的声音越来越大,在寂静的乾清宫很多人都听见了,他们拿眼儿瞄着康熙皇帝,果然听见他发话了:“老十四,你回不回去?”

    “回皇阿玛,儿臣觉得跟着四哥挺好的——踏实。”

    简亲王等人忍住笑,康熙眯了眯眼睛,“好,朕成全你,除去他的顶戴,朕让他同老四一起做光头阿哥。”

    “谢皇阿玛隆恩。”

    胤祯毫无留恋的摘下顶戴,康熙闭了一下眼睛,离得近的李德全好像看见万岁爷嘴角是上扬的。。。

    ps努力更新多小醉求粉红,多多支持小醉啊。明日还是双更,敬请期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五十九章 风暴

    收费章节(12点)

    第四百五十九章 风暴

    不是所有人都如同胤祯一样舍得头顶上的王爵,胤禛为太子直言康熙的错处,被康熙骂为不孝子,削了爵位,胤祯又主动的为胤禛热闹了康熙,同样失去郡王的爵位,这对嫡亲的亲兄弟的表现,有些人在心中嘀咕着——一对二百五。

    胤禛瞪了十四一眼,心里难免有热辣火烫的感觉,十四没白关照,往后。。。往后。。。胤禛皱了皱眉,暗自叹了一口气,他也关照不了十四,但十四的爵位怎么也得想个法子恢复了,只要是对他好的人,胤禛如何都会护着。

    康熙一会进封皇子的爵位,一会削爵,本来听说是病着,现在皇上又很精神的坐在龙椅上叫大朝,太子面上也看不出什么了来,宗室大臣彻底被弄糟了。

    八阿哥等人消息灵通,虽然不知道太子昨夜在宫中发生了什么,但是知道太子在康熙身边待半宿,他们一定是详谈过了,大阿哥心里有些苦涩,他做得再多也换不来康熙对太子党一分,他才是如今的皇长子,因续娶了继福晋劝着,大阿哥倒也没像过去那般喜怒行于色,既然是长兄,大阿哥在康熙没说话之前,说道:“皇阿玛,四弟虽然行事欠缺考量,他也是为了太子爷才冒犯的您,削爵。。。儿子以为是皇阿玛处置的正确,但儿子身为长兄,理应照料弟弟,四弟,十四弟已经大婚,花销全指着俸禄银子,儿臣愿意将亲王爵俸禄分给四弟,十四弟。”

    宫中的小阿哥花费可从康熙手中取,走得是内务府的账本,但开府大婚的皇子,就代表成年了,谁也磨不开脸在去官康熙要零花钱,大阿哥此举充分显示了关爱弟弟的长兄风范,即便他知道胤禛兄弟不差钱,但面子名声上得了满堂彩,谁也说不出大阿哥的不是来。

    在康熙身边的胤礽垂下了眼帘,八阿哥等人也像是不认识的一般看着曾经莽撞自傲的大阿哥,康熙将儿子们,朝臣们的心思尽收眼底,康熙眼里滑过一丝的无奈,对胤礽更多了一分的同情,难道是他错了?

    “胤禛,你说说吧。”

    康熙虽然对胤禛说话,但目光却没有看向他,胤禛抬头说:”儿臣谢大哥的厚爱,然儿臣失去亲王的俸禄,还有衙门里的俸禄,儿臣府上花费不多,又有皇阿玛赏赐的庄子出息,儿臣福晋有是个会持家的,如果儿臣有难处,一定去向兄长求助。”

    胤禛不出意外的婉拒了,康熙抿了抿嘴唇,“与难处也可去找太子,也可进宫找朕。”

    “是,皇阿玛。”

    众人纳闷了,皇上这是喜欢四爷,还是讨厌四爷?十四眨巴眨巴嘴说,“四哥家大业大不犯愁,大哥,弟弟往后去您府上借银子使使。”

    大阿哥点头说:“十四弟尽管来,兄弟之间哪用得上说借?”

    康熙明显看见胤禛暗自踢了十四一脚,而十四在胤禛的警告下,瘪嘴嘟囔了一句,便不再说话了,他们兄弟。。。让康熙的心理泛起了一丝暖意,他还是养了两个懂事的好儿子的。

    “刑部尚书何在?”

    “奴才在。”

    志远出列跪倒,“恭听圣训。”

    乾清宫寂静无声,正戏来了,志远上的厚厚的折子他们是知道的,康熙会像以前一样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还是会处罚冷落太子?八阿哥紧张的握紧了拳头,他算是领教了志远的耿直,虽然有他推波助澜,但志远写的折子上名字首罪是拥护太子党的人,拥戴他,对他亲近的大臣一样没跑了,胤祀为了这次能扳倒太子,损失也不小,纵容志远查下去的结果便是,他同样损兵折将。

    胤祀暗示志远能否通融,志远恭敬的告诉他,秉公处理。胤祀再说不出别的,只能看着他将名单交给康熙,他在刑部下的功夫,即便康熙绕过折子上的大臣,胤祀对刑部在没有任何的影响力了,应该说凡是志远待过的衙门,想要再有影响力就一个字——难。

    既然衙门里的官员对胤祀表忠心,但想做什么以权谋私的事情,有志远留下的条例在,也是非常的困难的,不能办实事,光是嘴上说支持,胤祀所领导的八爷党实力并非想想的那般大。但如果能扳倒太子,胤祀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立嫡立长,大阿哥当着康熙的面说过,他不如八弟,如此便可立贤。。。胤祀有贤惠的福晋,有众人的支持,有承袭康熙皇帝的宽厚博学,为什么不能成为太子呢。

    康熙说道:”圣训?为了你上的折子,朕三日没起来。”

    志远将头更低了,康熙深吸一口气,语调挑高,伸手时,“承上来。”

    李德全双手奉上志远写的奏折,康熙展开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念着,整整一百多人,从康熙口中念出来,“这是京城,直隶等处的涉案贪污无视大清律例的官员,江南等地的。。。刑部尚书还没彻底查清楚。”

    “回皇上,奴才苦熬了几日,往年报到刑部的诏狱,奴才都摸清楚了,请皇上御览。”

    志远将折子捧过头顶,康熙盯了志远许久,他就不怕做噩梦?“拿来。”

    折子展开后,康熙倒吸了一口凉气,工整的蝇头小楷写满了名字,跟在名字后面的是他们犯的过错,康熙大体扫了一眼,真是罪无可赦的人,“志远,你不怕?”

    “为大清尽忠,为皇上分忧,奴才不惧,为何要怕?万岁爷是明君,在明君治下唯有小人奸佞怕忠臣干将,何曾有颠倒过来的?”

    “后世人会如何说你?”

    志远仰着脑袋,自豪的说:“铁面无私,刚正不阿。”

    “不怕他们的姻亲故旧?不怕你将来惹怒朕,无人为你求情?”

    “法不容情,奴才一旦犯错,不需要任何人求情,奴才甘领责罚。”

    志远说道:“奴才知晓皇上一片爱护之心,奴才的妻儿因奴才的俸禄享受了荣华,奴才官居刑部尚书,他们自会承担风险,奴才会尽全力保护他们,然不会因为将来可能会面对的风险,行徇私舞弊之事,大清朗朗乾坤,奴才不信有谁敢于行刺奴才的家眷,公道——自在人心,受银钱卖命的亡命之徒,奴才何须怕?“

    “你不怕,朕如果畏惧了,不是辜负了你一片忠心?”康熙将两本折子都扔给李德全,“传旨,涉案官员,无论是谁,无论曾经有何功劳,按大清律条处罚,罪大恶极之人,杀无赦。”

    “皇上。”

    所有都料到康熙会很生气,但从未想过康熙会下如此重的狠手,都加起来总共二百多人,牵连的许是多达近千人,这不是官场答案,是席卷天下的大案。

    即便早有此想法的胤禛也不由的抬头看向了龙椅上的康熙皇帝,他不认识皇阿玛了,胤礽眼睑跳动,仿佛明白了康熙今晨的话,天下太平时康熙很少举起屠刀,但在三番之乱时,康熙杀掉人很多,不必今日少,他少了康熙的魄力,胤礽胸口一热,他可还来得及?

    “万岁爷。。。皇阿玛。。。”

    震惊之后,朝臣皇子都想说点什么,康熙冷笑,眸子泛着冷厉,“求情者,同罪。”

    所有的反对声音消失了,这边是处在金字塔顶端的皇帝之威,康熙又说,“明年再开恩课,八旗子弟可择优入仕,朕警告诸位,朕不会再养着酒囊饭袋,你们的儿子有才学的大可为官,无能之辈担心丢了性命。”

    官位腾空了,康熙自然会补上,大清不缺做官的人,一场大案,料想折蠢蠢欲动的人会老实几年,康熙已经下令密探随时注意动向,就是怕谋逆之人借此钻空子。

    “朕三日会携太子去太庙,告天地祖宗,朕太过宽和,放纵大臣,朕错了。”

    康熙再下罪己诏,朝臣们呜咽的说:“是奴才的错,是奴才的错。”

    志远叩首说:“万岁爷圣明。”

    刑部大案以二百多颗人头落地,几百官员被发配而结束,大清吏治为之一清,百姓称颂康熙为明君,虽然有些地方趁着官员贪污的行径被揭穿,官员不齐,有人谋反,但少了百姓的盲从支持,很快被康熙指派的兵勇镇压下去,看似官场清洗简单,但康熙废了很多的精力,这场大风波直到三个月后才有了些许平静,等到科举应试后,填补齐了官员的位置,才有可能彻底的平静。

    在这三个月中,康熙都带着太子处理政务,他们父子仿佛恢复了从前的信任亲近,胤礽的表现也颇得康熙的赞赏,曾经的有些倾斜的储位稳定了许多,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