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风云之士氏天下-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议事完毕,由戏志才执笔上报众将讨伐上谷乌桓功劳,表黄盖为渔阳都尉,高顺为代郡都尉,鲜于银为辽西都尉,张郃为上谷都尉,荀悦为上谷太守,太史慈为平贼将军,韩忠为讨贼校尉

    “现在公事完毕,也该谈谈私事了,诸位有什么都讲讲吧。”士徽笑道,搞的众人一愣一愣的,不知道士徽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了,这私事还能拿到大家面前说吗?

    “”众人无语。

    “好了,我这里第一个消息就是赵云不久就要成婚,第二个就是给大家放几天假休整休整”士徽见众人都不说话,这场总不能一直冷着吧,预备抛砖引玉一下。

    “切,徽哥这事嫂子昨天都说了!”不用看,听声音就知道是黄叙发话。

    “就你知道的多!不过还有你不知道的。”士徽瞄了一眼黄叙。

    “还有我不知道的?那是什么?”

    “哼哼,不知道了吧。”士徽哼了两声,接着道:“那就是志才、公达、翼德、子义、隽乂限期三个月内完婚,如果没有完婚的,那就别想着上战场”士徽把麾下的谋臣将领凡是没有结婚的都点了个遍。

    “主公!那不成,不带这样的”太史慈、高顺等人嚷道。

    “哈哈,我赞成!我赞成!这下就没人跟我抢功了。”黄叙哈哈大笑。那笑比吃了蜜都甜。

    戏志才没有说话,他知道士徽的用意,自古以来将军难免阵前亡,不过为了麾下这样做的不知道是不是头一份,至少这么明目张胆的是头一份。

    “这事我说了算,丑话说在前头,假完婚的不算,最好是抱个白白胖胖的小子才行。”

    “那没有合适的咋办?”众人见士徽不像是开玩笑,又道。他们何尝不明白主公是为他们好,自然不会因为此事而心中不痛快。

    “对,对,徽哥说的对,没有完婚的,坚决不准上战场。”黄叙可是对士徽大力支持。

    老黄忠微笑着看这群和自己儿子差不多大小的后生们吵吵闹闹,仿佛年轻了几岁。有时候黄忠还真想和这些后生们闹上一闹,只是作为长者,也只能想一想。

126章帝都风云() 
    “周瑜现在怎样了?”士徽轻声问道。

    “公子,周瑜因父丧已经回庐江舒县守孝。”士义道。

    “嗯,派人好好照顾他,交州那边是什么情况?”士徽听闻周瑜父丧,一时间也想起了四年没有回交州了,也不知道那里是什么情况。在士徽的记忆中交州这几年还算是平静,交州刺史应该是叫做丁宫的,对士家还算是不错。

    “公子,交州家主那边情况比较好,家主正任交址太守,老夫人挂念你正准备从交州过来呢。”

    “哦,明天我让士孝派人接应他们一下,你去洛阳通知一下荀衍让他回一趟幽州,让士忠留意一下皇宫中的事情,然后你就去庐江舒县陪着周瑜吧。顺便打听一下此处有什么可用之人。”

    “诺!”士义告退。

    乌桓使者能臣抵之抵达洛阳之后,贿赂汉廷权臣张让、何进等人,俱言乌桓丘力居大人乃是受小人蛊惑才冒犯了大汉,并把张举的头颅作为大礼连同降书一并曾给大汉朝廷。汉帝刘宏大喜,遂赦免乌桓人罪过,责令幽州牧士徽罢兵,令中郎将孟益克日回京。

    上谷乌桓一事汉帝刘宏也是有所耳闻,待士徽捷报传来,心中安定,在收了不少士徽好处的张让等人的建议下,一一准了士徽所奏。

    中平五年十二月,汉帝刘宏病重,群臣请求册立太子,刘宏见长子刘辩为人轻佻,缺乏威仪,有心想立次子刘协为太子,但又担心刘辩舅父何进势大,一时举棋不定。小黄门蹇硕身体健壮,颇有勇略,又有冀州护驾之功,深受刘宏信任,刘宏便把次子刘协托付于他。

    蹇硕欲除何进而后快,暗中密谋调何进出洛阳,把控朝廷,立刘协为太子。与张让、赵忠等商议之后,共同劝说汉帝刘宏派何进西证韩遂。

    中常侍郭胜与何进乃同郡之人,秘使人告知何进,何进知晓其密谋便与袁绍商议。

    袁绍道:“如今圣上病重,说不得什么时候驾崩,那大将军外甥史候就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若此时大将军西征韩遂,那洛阳再无大将军立足之地,所以大将军只需要借口不出,那阉人就奈何不了大将军。”

    “大将军,此事确如本初所言,操听闻兖州、徐州一带还有黄巾蚁贼作乱,不妨让本初到兖州、徐州平乱之后调集军队西征不迟。”典军校尉曹操道。

    “呵呵,本初、孟德所言有理。进这就上奏圣上。”何进笑道。

    何进以青州、徐州黄巾复起为辞,奏请朝廷以袁绍为将东进青徐,待兵还,再领兵西征。

    蹇硕等闻何进上奏,知事已不可为,乃罢。

    中平六年四月丙辰,汉帝刘宏驾崩于嘉德殿。时,蹇硕正在宫中,蹇硕寻思,若此时不除何进,那将再无机会,待何进立了刘辩为帝,那自己将辜负了汉帝刘宏的信任和期望。

    于是蹇硕派人谎称汉帝刘宏有要事与何进相商,请其入宫。

    何进不疑有他,慌忙乘车进宫,待行至宫门,便遇见蹇硕军中司马潘隐。潘隐与何进有旧,忙以目示之。

    行至僻静之处,潘隐方才急道:“大将军不可入宫,今汉帝刘宏已驾崩,蹇硕与十常侍商议,秘不发丧,矫诏宣国舅入宫,实欲害国舅,以绝后患,册立皇子刘协为帝。”

    何进大惊,忙辞别潘隐,急归大将军府,召众人商议,欲尽诛宦官。

    是时,虎愤中郎将袁术谏曰:“愿借五千精兵,斩关入内,册立新君,尽诛阉竖。扫清朝廷,以安天下!”

    典军校尉曹操道:“如今之计,先宜正君位,然后图贼。”

    何进大喜,遂点兵五千,全身披挂,引袁术、何伯求、郑泰、陈琳等三十余大臣入宫,于汉帝刘宏灵柩前,扶立史候刘辩为帝。何太后临朝听政,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

    蹇硕知事不可为,只得作罢。

    何进亲客张津劝何进道:“黄门、常侍权重日久,又与长乐太后专通奸利,将军宜选拔贤能,整顿天下,为朝廷除害。”何进然之,遂征天下士人。

    蹇硕自此心中不安,遂写信给中常侍赵忠等人“大将军执政专权,现今又与天下党人谋划诛杀我等,只因吾统领禁军,是以犹为得手,宜关闭宫门,急捕杀之。”

    中常侍郭胜,何进同郡人,素来与何氏亲近,遂拒绝蹇硕之计,并把蹇硕的信交予何进。何进使黄门令逮捕蹇硕,将其斩杀,亲统蹇硕禁军。

    汉帝刘宏既薨,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

    大将军何进,恐宦官阴谋,便托病不出,不陪丧又不送葬。

    袁绍劝说何进道:“昔窦武辅政,欲诛宦官而反为其害,盖因谋事不密,五营禁军俱为宦官统领之故,今将军有昔窦武之地位,又奉诏统领禁军,麾下又多贤能之士,此乃天赐良机,将军当为天下除害,名垂后世。”

    何进深以为然,告知何太后。何进之弟何苗及何进之母舞阳君素得宦官贿赂,二人屡次告诉何太后,请何太后庇护宦官,又道:“大将军擅杀帝之左右亲信,专权以弱皇上。”

    何太后疑之,不允,道:“宦官统领禁省,古今皆是,此乃汉室古训,岂可废弃!”

    何进不能违太后意旨,且想诛杀那为首之人。但,何进素知宦官在汉帝身边数十载,封侯贵宠,兼之内外勾结,地位甚为稳固。心中忌惮不已,一时不能决断,招来陈琳、袁绍、曹操等众人谋划。

    中军校尉袁绍道:“将军宜召四方英雄之士,引兵以谏太后,诛尽宦官。”

    何进连呼:“此计大妙!”,欲命人四方传信。

    主簿陈琳劝之曰:“将军不可,俗云:掩目以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何况国之大事?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官宦,犹如烘炉火燎毛发。当速发,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却反檄大臣,临犯京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此乃懦夫之见耳。”何进不以为然,反而嘲笑之。

    典军校尉曹操曰:“将军,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

    “孟德亦怀私意也?”何进怒道。

    尚书卢植、侍御史郑泰皆劝何进此时不宜征召外兵。

    何进迟疑不决,遂以袁绍为司隶校尉,让董卓、丁原等上书,称将进军平乐观中。

    何太后惶恐,罢常侍、黄门,使还里舍,只留何进平素亲近之人,守卫省中。

127章帝都风云2() 
    初,董卓在西凉势力不断膨胀,朝廷为遏制董卓,征召其为无实权的少府,董卓婉言拒绝。汉帝刘宏病重,朝廷急忙召见董卓,拜他为并州牧,所属部队隶属皇甫嵩。野心勃勃的董卓自然对朝廷如此安排和任命不满,便回奏朝廷道:“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拒绝交出兵权,随即率领自己所属部队进驻河东,以观时变。

    今得大将军何进相召,董卓遂带兵前往京城洛阳,及行至渑池。大将军何进经众人劝说,心中也是满腹狐疑,忙派朝中大臣种邵前来劝阻董卓进京。董卓抗命不受,欲斩种邵,种邵毫无惧色,瞪眼怒斥道:“董并州欲反焉!”

    董卓女婿李儒知此时若杀种邵,必将引起朝廷戒心,便与董卓耳语道:“岳父大人,万不可杀此人,若杀此人,则为天下敌矣,不若放其归,岳父大人屯兵渑池以观京师。”

    董卓细思,若要问鼎京阙,此时还真不宜摆明车马。于是放种邵回京复命。

    何太后不经意间闻听董太后与他人有云:何进乃屠猪宰狗之辈,杀其易如反掌。是时,董太后之侄官至骠骑将军。

    何太后怒而召何进于宫中俱言其事,何进知董氏虽见蹇硕身死,但也绝不会就此甘心,其立陈留王刘协之心未死。

    来日早朝,何进使廷臣奏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宫中,合仍迁于河间安置,限期即出国门。大将军何进一面遣人起送董太后,于驿站中赐鸩酒而死,一面点禁军围骠骑将军董重府宅,追索印绶。董重知事急,自刎于后堂。家人举哀,军士方散。

    董氏既然除去,汉少帝刘辩之位渐渐稳固,何进心中稍安。

    却说那司隶校尉袁绍恐大将军何进,摇摆不定,反悔先前之计,便假称何进之命令,责令州郡抓捕宦官亲属归案定罪。

    十常侍张让、赵忠、郭胜等人获得消息,纠集数十人,暗藏利刃埋伏于嘉德殿外,,便以归乡临别为由,最后一次侍奉何太后、少帝刘辩。

    俄而,张让出,假传何太后诏命,召何进进宫议事。

    主簿陈琳谏曰:“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切不可去。去必有祸。”

    何进曰:“太后诏我,有何祸事?”袁绍曰:“今谋已泄,事已露,将军尚欲入宫耶?”

    曹操曰:“先召十常侍出,然后可入。”

    何进笑曰:“此小儿之见也。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

    袁绍曰:“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护从,以防不测。”

    于是袁绍、曹操各选精兵五百,命袁绍之弟袁术领之。袁术全身披挂,引兵布列青琐门外。

    黄门传懿旨云:“太后特宣大将军,余人不许辄入。”

    将袁绍、曹操等都阻住宫门外。

    何进以为太后依其所议,又有袁术、吴匡、袁绍、曹操等人带兵护送至宫门前。方才放心入宫觐见,及行至嘉德殿前,被张让等人挡住。张让责之曰:“灵帝国葬,托疾不出!董太后何罪,妄以鸩死?天下大乱,非只我等之罪,先帝尝欲废太后,乃得我等解救,以致荣贵,我等不求其他,只想依托于何氏门下,今将军不思报恩,而欲灭我等亲族,何其过也!宫中污秽肮脏,然公卿忠诚廉洁其谁?”

    何进无言以对。

    于是尚方监渠穆拔剑斩何进。

    张让、段珪等矫诏,以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尚书台得诏板,怀疑有假,回复道:“请大将军共议。”

    宫中掷下何进脑袋道:“何进谋反,已诛之。”

    虎愤中郎将袁术、何进部将吴匡在宫门外闻听何进被杀,忙引军直攻宫中,纵火烧毁南宫青琐门。

    袁绍与叔父袁隗假称奉诏杀死宦官亲近之人樊陵、许相等人,袁绍亦引兵杀入宫中,俘虏宦官赵忠,赵忠曾贿赂大将军之弟何苗,与之亲善,遂向其呼救。

    袁绍怒何苗亲近宦官,一并斩之。

    张让、段珪等人见火势猛烈、照耀宫廷,顿觉惊心,忙对何太后言道:“大将军麾下将领叛乱。”太后不知何进已死,及近前,被张让、段珪等人劫住,并及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往北宫逃去。

    尚书卢植远远看见张让等人拥逼太后,厉声喝道:“逆贼,害死大将军,安敢劫持太后!”太后闻言,慌不择路,从窗外跳出,被卢植救下。

    袁绍、袁术、吴匡等人关闭宫门尽杀宦官亲属,无论长幼,有白面无须者也不得幸免,死者两千余人。

    曹操一面救灭宫中之火,请何太后摄政,遣兵追袭张让等。

    至夜半,张让、段珪等人逃至小平津渡,被河南中部椽闵贡、尚书卢植等追及。张让等人见无路可逃,遂投河自杀。

    尚书卢植等人护得汉少帝刘辩、陈留王二人连夜逐流萤南行,欲返洛阳皇宫。行至半路始见农庄,众人使些钱财购得百姓车马,吃些食物,方才骑乘南还。一路不断有公卿前来护驾。

    陈兵渑池的董卓,望见帝都方向,一片火海,知道情况有变,忙引军前往京师洛阳。半路之上打听到宦官张让等人劫持少帝于小平津渡口,忙转道北邙,正遇众公卿护送汉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回京。忙引兵上前。

    众人行至天明,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支大军到来。

    百官尽皆大惊失色,独尚书卢植不惧,拍马上前道:“何人领兵到此?”

    旌旗之下,一将飞出,卢植一看乃西凉董卓是也。

    只见那董卓高声道:“原来是卢尚书,不知天子何在?”

    尚书卢植忙引董卓至汉少帝刘辩身前。

    董卓威风凛凛,并不下马,大摇大摆前去参见少帝,并言及洛阳之事。

    “”汉少帝刘辩战战兢兢语无伦次。

    “汝来何意?保驾耶?劫驾耶?”站立一旁的陈留王刘协道。

    “吾来,自是保驾。”董卓道。

    “既然保驾,天子在此,何不下马?”陈留王斥责道。

    董卓大惊,慌忙下马,拜于道旁。

    陈留王刘协,见董卓服软,方才抚慰一番,并把洛阳之事大致说于董卓。董卓见陈留王条理清楚,心中甚奇之,加之陈留王刘协又是董太后抚养长大,甚喜,董卓自认乃董氏一族,于是便起了废汉少帝刘辩另立陈留王刘协之心。

    是日还宫,众人参见何太后,皆痛哭不已。

128章帝都风云…董卓欲废立() 
    董卓自持迎驾之功,屯兵于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出入宫庭,肆无忌惮。比之何进有过之而无不及焉!

    董卓私下谓女婿李儒道:“吾欲行伊尹霍光故事,恐百官不服,如之奈何?”

    李儒道:“以兵为后盾,执掌京阙,顺者生,逆者亡。”

    “奈何兵力不足!”董卓喟然道。

    这京师洛阳,有北军五校,西园八军,合计六万余人,董卓此次急入洛阳不过三千余人,董卓心中底气不足。

    李儒知董卓何意,思索片刻便道:“岳父大人,可为疑兵之计,朝廷皆知我西凉大军数万人驻军河东,此次入京只是先锋而已,不妨趁夜潜出,来日入城,以造成我军源源不断的从河东增援而来之印象。”

    “此计甚妙!”董卓深以为然。

    “此举虽能迷惑一时,断不能长久。岳父大人应一面召河东驻军前来洛阳,一面收拢朝中兵马,想那何进大将军及大将军之弟何苗如今群龙无首不妨以利诱之。若能尽得洛阳之兵,则大事可图!”李儒笑道。

    “就依文优之计!”董卓大笑。

    于是董卓便命张济、牛辅、徐荣、郭汜所部晚上悄悄溜出洛阳,第二天早上再浩浩荡荡开进洛阳,战鼓震天,旌旗招展,俨然千军万马源源不断。

    李儒得董卓命令,以利诱之,尽得何进、何苗麾下之兵。

    时,大将军麾下后军校尉鲍信奉何进之命募兵归来,见董卓如此行事,便知其必有野心,便前去拜见袁绍、王允等人道:“董卓拥有强兵,素有野心,如果现在不想办法除掉他,今后必将受其牵制。如今董卓军队人员混杂,军心不稳,组织不严,正可趁早除掉。”

    袁绍、王允等人皆道:“朝廷新定,未可轻动,且容后再议。”

    鲍信见朝廷无人出头,董卓收拢洛阳之兵甚急,知京师洛阳非久留之地,便引本部兵马投济南泰山去了。

    李儒见兵马齐备,便对董卓道:“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来日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

    董卓大喜道:“文尤之言甚合吾意,看何人胆敢逆吾董仲颖!”

    来日大摆筵席,遍请公卿。公卿俱怕董卓,莫敢不从。

    待到菜过五味酒过三巡,董卓喝停歌舞声乐,道:“吾有一言,与诸公共讨!”

    群臣莫不侧耳倾听。

    董卓愤首道:“少帝刘辩,举止轻佻,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今吾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陈留王,何如?”

    公卿以下皆惶恐,莫敢对。

    此刻,董卓之心昭然若揭。

    “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发大语?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一人须发皆白,龙骧虎步,挺立于宴前,视之,乃原并州刺史今执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